材料力学性能-第7章

合集下载

第7章 聚合物的粘弹性

第7章  聚合物的粘弹性

• 例2: : • 对于作为防震材料,要求在常温附 对于作为防震材料, 近有较大的力学损耗( 近有较大的力学损耗(吸收振动能 并转化为热能) 并转化为热能) • 对于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要求在 对于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 音频范围内有较大的力学损耗( 音频范围内有较大的力学损耗(当 然也不能内耗太大,否则发热过多, 然也不能内耗太大,否则发热过多, 材料易于热态化) 材料易于热态化)
第7 章
聚合物的粘弹性
• 实际材料同时显示弹性和粘性,即所谓粘弹性。 • 由服从虎克定律的线性弹性行为和服从牛顿流动定律的线性粘性 行为的组合来描述,则称之为线性粘弹性;否则,称之为非线性 粘弹性。 • ①在一定温度和恒定应力作用下,观察试样应变随时间增加 而逐渐增大的蠕变现象; • ②在一定温度和恒定应变条件下,观察试样内部的应力随时 间增加而逐渐衰减的应力松弛现象; • ③在一定温度和循环(交变)应力作用下,观察试样应变滞后 于应力变化的滞后现象。 • 以上3种现象统称聚合物的力学松弛现象。根据应力或应变是 否是交变的,蠕变、应力松弛属于静态粘弹性,滞后现象属于动 态粘弹性。
7.1.3 滞后现象与内耗
• 对硫化的天然橡胶试条, 对硫化的天然橡胶试条, 如果用拉力机在恒温下尽 可能地慢慢拉伸后又慢慢 回复,其应力—应变曲线 回复,其应力 应变曲线 • 发生滞后现象时,拉伸曲 线上的应变达不到与其应 力相对应的平衡应变值, 回缩曲线上的应变大于与 其应力相对应的平衡应变 值。
• 例1:对于作轮胎的橡胶,则希望它有最 :对于作轮胎的橡胶, 小的力学损耗才好 • 顺丁胶:内耗小,结构简单,没有侧基, 顺丁胶:内耗小,结构简单,没有侧基, 链段运动的内摩擦较小 • 丁苯胶:内耗大,结构含有较大刚性的 丁苯胶:内耗大, 苯基, 苯基,链段运动的内摩擦较大 • 丁晴胶:内耗大,结构含有极性较强的 丁晴胶:内耗大, 氰基, 氰基,链段运动的内摩擦较大 • 丁基胶:内耗比上面几种都大,侧基数 丁基胶:内耗比上面几种都大, 目多, 目多,链段运动的内摩擦更大

1_第07章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7-学生-答案

1_第07章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7-学生-答案

第七章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1、解释下列名词[1]蠕变: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应力作用下,即使应力小于屈服强度,也会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

[2]蠕变曲线:通过应力、温度、时间、蠕变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等参量描述蠕变变形规律的曲线。

[3]蠕变速度:通常指恒速(稳定)蠕变阶段的速度。

[4]持久塑性:持久塑性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及恒定试验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

用蠕变断裂后试样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

[5]持久强度:在给定温度T下,恰好使材料经过规定的时间发生断裂的应力值。

[6]蠕变脆性:由于蠕变而导致材料塑性降低以及在蠕变过程中发生的低应力蠕变断裂的现象。

[7]高温应力松弛:恒定应变下,材料内部的应力随时间降低的现象。

[8]等强温度:使晶粒与晶界两者强度相等的温度。

[9]蠕变极限: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对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

[10]应力松弛:零件或材料在总应变保持不变时,其中的应力随着时间延长而自行降低的现象。

[11]应力松弛曲线:给定温度和总应变条件下,应力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

[12]松弛稳定性:金属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性能。

[13]高温疲劳:高于再结晶温度所发生的疲劳。

[14]热暴露(高温浸润):材料在高温下即使不受力,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也可使其力学性能发生变化,通常导致室温和高温强度下降,脆性增加。

原因是材料的组织发生变化、环境中的氧化和腐蚀导致力学性能发生变化。

2、问答题[1]简述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的特点。

答:材料在高温下不仅强度降低,而且塑性也降低:载荷作用时间越长,引起变形的抗力越小;应变速率越低,作用时间越长,塑性降低越显著,甚至出现脆性断裂;变形速度的增加而等强温度升高。

[2]与常温下力学性能相比,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答:1 首先,材料在高温和恒定应力的持续作用下将发生蠕变现象;2材料在高温下不仅强度降低,而且塑性先增加后降低。

3 应变速率越低,载荷作用时间越长,塑性降低得越显著。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7章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20
11三.4、.3 腐腐蚀蚀磨磨损损
腐蚀磨损是摩擦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形成 的腐蚀产物并在摩擦过程中被剥离出来而造成的磨损。实际上, 可以认为,它是同时发生了两个过程:腐蚀和机械磨损。
各类金属零件中经常见到的是氧化磨损。摩擦状态下氧化反 应速反比未受变形时的速度快。
第7章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7章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2
▪任何机器运转时,相互接触的零件之间都将因相对运动而 产生摩擦,而磨损正是由于摩擦产生的结果。由于磨损, 将造成表层材料的损耗,零件尺寸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了 零件的使用寿命。 本章主要内容: ▪摩擦磨损形式及磨损机理; ▪影响磨损速率的因素; ▪控制磨损的途径; ▪接触疲劳类型及破坏机理; ▪影响接触疲劳抗力的因素。
▪转移的碎屑脱落下来形成 磨屑。
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7章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12
▪ 2.磨损量的估算
V KFlt KFlt
9 sc
H
K 磨屑形成几率
F 作用于表面的法向力
lt 总滑动距离
系数
H 材料硬度(较软的一方的硬度)
▪粘着磨损体积磨损量与法向力、滑动距离成正比,与软 方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或硬度)成反比,而与表观接 触面积无关。
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7章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21
§7.3 磨损实验方法
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大明
材料力学性能 第7章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22

材料力学:第七章 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第七章 弯曲变形
刚度设计依据
(1) 挠度w大小取决于M, E, I三个参数 应该取较小的M, 较大的E, I
(2) 弯矩M大小取决于载荷\约束分布及梁跨度大小
(3) 截面惯性矩I 大小和截面形状有关,
弹性模量E大小和材料有关
Iz =
y2dA,
A
当A大小一定时, y越大, I 越大
梁的合理刚度设计
选择I 较大的薄壁横截面形状
1 度静不定 选 FBy 为多余力, 去约 束, 写出位移边界条件
-变形协调条件 -物理方程
利用边界条件 解出未知力
列平衡方程,求其他约束力:
-补充方程
分析方法与步骤:
判断梁的静不定度
用多余力代替多余约
束的作用,得相当系统
相当系统
相当系统有多种选择:
计算相当系统在多余约
束处的位移,并根据变形 协调条件建立补充方程。
例题
解:
()
()
例题
例题
解:
()
()
()
例题
图示组合梁,EI=常数,求 wB 与qA
例题
解:
P378, 情况8
()
P377, 情况1,2
()
例题
图示刚架,求截面 C 的铅垂位移
例题
解:
位移w1包括AB弯曲 和AB扭转两部分
例题
矩形截面梁, 自由端承受集中载荷F作用, 该载荷与对 称轴y的夹角为θ, 用叠加法计算自由端求自由端截面形心C
的位移d
解:
例题
一般情况下
挠曲轴与外力作用面一般不重合
§6 简单静不定梁
静不定度与多余约束 简单静不定梁分析方法
静不定度与多余约束
静不定度 4-3= 1

材料的力学性能最新课件

材料的力学性能最新课件
形成原因:纤维状是由于塑性变形过程中,众多微细裂 纹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造成的,而暗灰色是纤维断口表 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很弱所致。
举例:一些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在室温 下的静拉伸断裂具有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脆性断裂定义:是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 形,没有明显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因 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图 3.21 压痕相似原理图
F1 D12
D F222
D F2
常数
材料物理与性能
洛氏硬度试验
HR k h 0.002
HRA、HRB、 HRC
图 3.22 洛氏硬度试验过程示意图 a) 加初始实验力 b) 加主实验力 c) 卸除试验力
材料物理与性能
0.20F4 s in 136
HV 0.10F2
20.189 F1
(6)应变速率与应力状态:应变速率对金属材料的屈服强 度有明显的影响。应变速率高,金属材料的屈服应力显著提高; 应力状态对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是:切应力分量越大, 越有利于塑性变形,屈服强度就越低。
应变硬化应变硬化源自变硬化应变硬化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实验力所对应的 应力。其值等于最大拉力Fb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A0, 抗拉强度用σb表示,即 σb=Fb/A0
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是两种不同的微观断裂方式,是材料 断裂的两种重要微观机理。
剪切断裂: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 而造成的断裂。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 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断裂称为解理断裂。
材料物理与性能
剪切断裂的另一种形式为微孔 聚集型断裂,微孔聚集型断裂 是材料韧性断裂的普通方式, 其断口在宏观上常呈现暗灰色、 纤维状,微观断口特征花样则 是断口上分布大量“韧窝”, 如图1-26所示,微孔聚集断裂 过程包括微孔形核、长大、聚 合直至断裂。

材料力学性能课件

材料力学性能课件

当应力低于σe 时,应力与试样的应变成正比,应力去除,变形消失,即 试样处于弹性变形阶段,σe 为材料的弹性极限,它表示材料保持完全弹 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当应力超过σe 后,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直线关系被破坏,并出现屈服
平台或屈服齿。如果卸载,试样的变形只能部分恢复,而保留一部分残
余变形,即塑性变形,这说明钢的变形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σs称为材
第四节 金属的断裂
磨损、腐蚀、断裂是机件的三种主要失效形式。 裂纹过程包括:裂纹形式与扩展。
一、断裂的类型 根据断裂前塑性变化大小分类:
(一)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韧性断裂:指金属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
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消 耗能量。
中、低强度钢的光滑圆柱试样在室温下的 静拉伸断裂是典型的韧性断裂。
料的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
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

当应力超过σs后,试样发生明显而均匀的塑性变形,若使试样的应
变增大,则必须增加应力值,这种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
不断增加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当应力达到σb时试样的均匀
变形阶段即告终止,此最大应力σb称为材料的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它
弹性模量
定义: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量即为弹性应力,即 产生100%弹性变形时所需要的应力。
这个定义对金属来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是因为金属材 料所能产生的弹性变形量是很小的。
在弹性变形阶段,大多数金属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符合虎克 定律的正比关系。它表示材料在外载荷下抵抗弹性变形的 能力。
韧性断裂的宏观断口同时具有上述三个区域,而脆性断口纤 维区很小,剪切唇几乎没有。

7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7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 可设计性强
通过改变纤维、基体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纤维集合形式及排 布方式等可满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设计要求。 复合材料的高比强度、高模量的特点,是由于这种材料受力 时高强度、高模量的增强纤维承受了大部分载荷,基体只是 作为传递和分散载荷给纤维的媒介引起的。

第二节 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 钢的冲击断裂机理是穿晶解理或微孔聚集断裂,复合 材料的冲击断裂是各类损伤的积累或非积累破坏。 (3) 高弹性模量复合材料往往比低弹性模量复合材料的冲 击韧性差,如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环氧复 合材料的冲击韧性。 前者以纤维断裂为主要损伤模式,断裂扩展能低,后者 以纤维拔出和分层裂纹为损伤模式,断裂扩展能高。

是垂直于裂纹扩展方向的纤维,当其应变达到断裂应变时发生的。 在复合材料受载早期就有个别纤维产生这种损伤,随着载荷增加, 断裂纤维数也增加。
(2) 基体变形和开裂

复合材料中,基体因强度低,所以在材料受载时先于纤维变形, 到复合材料完全断裂时,纤维周围的基体也随之断裂。
(3) 纤维脱胶

若裂纹穿过基体扩展遇到纤维时,裂纹可能分叉,转向平行于纤 维方向扩展。裂纹可在基体内,也可沿界面扩展,取决于界面与 基体的相对强度。如果界面结合较弱,就将使纤维与基体脱胶。
Vf>Vfmin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才按此式计算:
(二)纵向抗压强度

屈曲的形式有两种: (1)挤压型 纤维彼此间反向弯曲,使基 体产生横向拉伸或压缩应变; 当纤维间距离相当大,即纤 维体积分数很小时,这种屈 曲模式才可能发生。 (2)剪切型 纤维之间同向弯曲,基体主 要产生剪切变形,这种屈曲 模式较为常见。
一、基体与纤维间的应力传递

《材料的力学性能》课件

《材料的力学性能》课件
《材料的力学性能》PPT 课件
#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简介
材料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力或变形时所表现出的力学行为。具体包括弹性模量、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疲劳性能以及韧性等多个方面。
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它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如张拉试验、压缩试验等。弹性模量的 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材料的设计和优化。
硬度
硬度是材料抵抗外界物体对其表面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硬度的测量方法有 多种,如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等。不同硬度对应不同材料类型,可以用于材 料的鉴定。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抗拉强度是材料抵抗外界拉伸力量的能力,延伸率表示材料在被拉伸后能够 变长的程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的性能 评估和周期性荷载作用时的抗性能。疲劳性能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 应力集中、引入缺陷等。预测和评估疲劳寿命对材料的可靠性设计至关重要。
韧性
韧性是材料在受力时能够吸收大量能量而不断变形的能力。韧性的测量方法 有多种,如冲击试验等。韧性的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需要抵抗冲击的工程 材料。
总结
材料力学性能是衡量材料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通过评估材料的弹性、 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疲劳性能以及韧性等性能指标,可以为材料的选 择、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展望未来,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趋势包括多功能 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以及对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性要求。

2013-工程材料-第7章-铸铁

2013-工程材料-第7章-铸铁

球墨铸铁与可锻铸铁相比
生产工艺简单 生产周期短 不受铸件尺寸限制 可热处理
C%=3.8~4.0%,Si%=2.0~2.8%,Mn%=0.6~0.8%,P%≤0.1 %,S≤0.04%,较高的碳当量有利于石墨球化。常用球化剂有Mg、稀土、
稀土镁等,孕育剂为硅铁或硅钙合金。
敦 德 励 学
知 行 相 长
知 行 相 长
6–工业用钢 球墨铸铁广泛用于受力复 杂,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要求 高的零件,如汽车、机床、管 道等。 核燃料贮存运输 容器(QT350-22)
常见牌号:铁素体基 QT400-15 、铁素体 + 珠光体基 QT500-7、珠光体基QT700-2、 贝氏体或回火马氏体基QT9002。
铸铁曲轴
沉淀硬化不锈钢:如0Cr17Ni7Al等。奥氏体+马氏体+碳化物,高强度、
高硬度。
敦 德 励 学
知 行 相 长
7.2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加热时分解得到。
6–工业用钢
铸铁中的石墨可以在结晶中直接析出,也可以由渗碳体
第一阶段石墨化:在P′S′K′线以上发生的石墨化,包括从过共 晶的铁液中直接析出初生石墨、在共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共晶石墨及 A冷却析出的二次石墨; 第二阶段石墨化:在P′S′K′线以下发生的石墨化,指共析转变 过程中形成的共析石墨。
1级>95%,极少量团絮状
2级90~95%,余为团絮状
3级80~90%,团絮状+蠕虫状
4级70~80% ,团絮状+蠕虫状
5级60~70%
6级不规定,蠕虫状+片状+团絮状敦 德 励 学知 行 相 长6–工业用钢
由于球状石墨危害程度小,因此可以对球墨铸铁进行各种

第7章 高分子材料的热学性能

第7章 高分子材料的热学性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平均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材料从温度T1到T2所吸 收的热量的平均值
Q 1 C均 T2 T1 m
T1~T2范围愈大,精度愈差 T2无限接近T1时
Q 1 C真 T m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Cp和Cv
比定压热容(Cp)
Q 1 H 1 cp T p m T p m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7
R V m ,u 1 1 0 (1 112 ) Tm Tm H u Vm ,l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1.膨胀计法
比 容 υ
比容 υ
自由体积υf
占有体积υ0
Tg 温度 度
图7-4 膨胀计示意图
图7-5典型的比容-温度曲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8
2.示差扫描量热(DSC)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4
7.4 高聚物的形变-温度曲线
形 变
玻璃态 高弹态
粘流态
Tg
Tf 温 度
图7-2线形非晶态聚合物的形变-温度曲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log E
tan δ



Tg
CH3 n C CH3 O O C O CH2 n
Tm
CH3 C COO n H
图7-3 结晶高分子和非晶高分子的E-T曲线与tanδ-T曲线的典型例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7.3 热传导
一、材料的热传导 当固体材料一端的温度比另一端高时,热量会 从热端自动地传向冷端,这个现象称为热传导 傅里叶定律:
dT Q A t dx
它只适用于稳定传热的条件,即ΔQ/Δt是常数

高温及环境下的材料力学性能概述(PPT 49张)

高温及环境下的材料力学性能概述(PPT 49张)

在使用上,选用哪种表示方法应视蠕变速率与服役时间而定。
(2)持久强度极限
持久强度极限定义:材料在高温长时载荷作用下的断裂 强度。 蠕变极限表征的是蠕变变形抗力,持久强度极限表征断 裂抗力,是两种不同的性能指标。
持久强度极限表示方法:


t
--在规定温度(t)下,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τ抵抗断裂 的最大应力。
各种耐热钢及高温合金对冶炼工艺的要求较高, 钢中的夹杂物和某些冶金缺陷会使材料的持久强 度极限降低。 高温合金对杂质元素及气体含量要求很严格,即 使含量只有十万分之一,当其在晶界偏聚后,会 导致晶界的严重弱化,使热弹性降低。
(3)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如:珠光体耐热钢一般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工 艺,正火温度较高,以促使C化物充分溶于奥 氏体中,回火温度高于使用温度100-150℃, 以提高使用温度下的组织稳定性。
蠕变速度:


d d
按蠕变速率的变化,蠕变
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金属、陶瓷的典型蠕变曲线
第一阶段(ab):蠕变速率随时间减小--减速蠕变或过渡蠕 变阶段。
第二阶段(bc):蠕变速率Βιβλιοθήκη 变且最小--稳态蠕变或恒速蠕 变阶段。
第三阶段(cd):时间延长,蠕变速度逐渐增大,直至d点产生 蠕变断裂--加速蠕变阶段。
延滞断裂 静载疲劳
一、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SCC)--金属在拉应 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 应力脆断现象。 应力腐蚀的危险性在于它常发生在相当缓和的介质和不大的 应力状态下,往往事先没有明显的预兆,故常造成灾难性的事 故。
要降低蠕变速度提高蠕变极限,必须控制位错 攀移的速度; 要提高断裂抗力,即提高持久强度,必须抑制 晶界的滑动。

工程力学M-第7章23535

工程力学M-第7章23535

拉伸与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对于脆性材料,从开始加载直至试样被拉断, 试样的变形都很小。而且,大多数脆性材料拉伸 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 乎没有塑性变形,也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现象, 因而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b 。
A
(7-1)
例7-2 图示为一小吊车架。设拉杆AB 的截面为圆形,
直径为15mm,求其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
•求拉杆AB 的轴力,由 Mc 0 得到其轴力

18.4 0.6
FN
1.2sin 30
18.4 kN
•求AB 杆的应力,可得
FN 18.4102 104.18106 N/m2 A 1 (0.015)2 4
拉伸与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韧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s 屈服强度
拉伸与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韧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 屈服阶段
屈服应力
许多韧性材料的应力一应变曲线中,在弹性 阶段之后,出现近似的水平段,这一阶段中应力 几乎不变,而变形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例如图7-15中所示曲线的BC段。这一阶段曲线的 最低点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应力或屈服强度,用 表示。s
F′
F
(a) 轴线
F′
F
(b)
F′
F
(a)
F′
F
(b)
工程力学
§7.2 轴力与轴力图
轴力的计算
m
假想的m-m面将杆切开,
(a) F A
F mB
留取其中任意一段,列
平衡方程,计算出轴力
(b) F
m FN
x
FN 。

材料力学性能第七章金属的磨损ppt课件

材料力学性能第七章金属的磨损ppt课件
➢形态特征:小针状或痘状凹坑, 45 贝壳状
➢ 根据剥落裂纹起始位置及形态不同,分为:
➢ (1) 麻点剥落(点蚀)
➢ (2) 浅层剥落

(3) 深层剥落(表面压碎)
46
2. 接触应力
➢ 两物体相互接触时,在表面上产生的局部压入应力称 为接触应力,也称为赫兹应力。
➢ 线接触(齿轮)与点接触(滚珠轴承)
上图为温度对胶合磨损的影响,可以看出, 当表面温度达到临界值(约80℃)时, 磨损量 和摩擦系数都急剧增加。
17
润滑油、润滑脂的影响
在润滑油、润滑脂中加人油性或极压添加剂能提高润 滑油膜吸附能力及油膜强度,能成倍地提高抗粘着磨 损能力。
油性添加剂是由极性非常强的分子组成,在常温条件 下,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边界润滑膜,防止金属表 面的直接接触,保持摩擦面的良好润滑状态。
磨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6
机件正常运行的磨损过程
(a)磨损量与 时间或行程关系曲线;
(b)磨损速率与 时间或行程关系曲线
7
3. 磨损的分类方法
粘着磨损 磨粒磨损
冲蚀磨损 疲劳磨损 微动磨损 腐蚀磨损
8
§7.2 磨损模型
一、粘着磨损 1. 磨损机理 ➢定义: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当摩擦副相对滑动速 度较小(钢小于1m/s)时发生的, ➢原因:缺乏润滑油,摩擦副表面无氧化膜,且单 位法向载荷很大,σ接触>σs又称咬合磨损
36
主轴转速 : 60r/min ~ 12000r/min
主轴转速示值准确度: ± 2r/min
高温炉温度范围: 室温~ 800℃;
高温炉密封性能: 在连续充入氮气(纯度
99.9%以上)的条件下,炉内 氧气含量应能达到1%以下。 最大负荷:

材料性能学课件第七章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材料性能学课件第七章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蠕变极限,记作
T /t
,其中T表示测试温度,
ε/t 表示在给定的时间t内产生的蠕变应变为ε。
在蠕变时间短而蠕变速率又较大的情况下,
一般采用这种定义方法。
2.持久强度
某些在高温下工作的机件,蠕变变形很小或对 变形要求不严格,只要求机件在使用期内不发生断 裂。在这种情况下,要用持久强度作为评价材料、 设计机件的主要依据。
⑷ 粘弹性机理 高分子材料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分子链由卷
曲状态逐渐伸展,发生蠕变变形,这是体系熵值 减小的过程。当外力减小或去除后,体系自发地 趋向熵值增大的状态,分子链由伸展状态向卷曲 状态回复,表现为高分子材料的蠕变回复特性。
2.蠕变断裂机理
蠕变断裂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对于那些不含裂纹的高温机件,
低温下由空位扩散导致的这种断裂过程 十分缓慢,实际上观察不到断裂的发生。
金属材料蠕变断裂断口的宏观特征为: 一是在断口附近产生塑性变形,有很多裂纹,使断 裂机件表面出现龟裂现象; 另一个特征是由于高温氧化,一层氧化膜所覆盖。
微观特征主要是冰糖状花样的沿晶断裂。
三、蠕变性能指标
蠕变极限、持久强度、松弛稳定性等 1.蠕变极限
在高应力高应变速率下,温度低时,金属材 料通常发生滑移引起的解理断裂或晶间断裂,这 属于一种脆性断裂方式,其断裂应变小。温度高 于韧脆转变温度时,断裂方式从脆性解理和晶间 断裂转变为韧性穿晶断裂。
在较低应力和较高温度下,通过在晶界 空位聚集形成空洞和空洞长大的方式发生晶 界蠕变断裂,这种断裂是由扩散控制的。
1. 蠕变变形机理 位错滑移、原子扩散和晶界滑动
高分子材料:分子 链段沿外力的舒展
⑴ 位错滑移蠕变机理
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是由于位错的滑移引起 的。在一定的载荷作用下,滑移面上的位错运动 到一定程度后,位错运动受阻发生塞积,就不能 继续滑移,也就是只能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蠕变、松弛)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蠕变、松弛)

第7章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7.1 材料在高温下力学性能的特点有许多机件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如高压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以及化工厂的反应容器等,对于这些机件的性能要求,就不能以常温下的力学性能来衡量。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明显地不同于室温。

首先,材料在高温将发生蠕变现象。

即在应力恒定的情况下,材料在应力的持续作用下不断地发生变形。

这样,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便与载荷作用的时间有关了。

载荷作用的时间越长,引起一定变形速率(如)或变形量的形变抗力(蠕变极限)以及断裂抗力(持久强度)就越低。

粗略地说,发生蠕变现象的温度,对金属材料约为T>0.3-0.4TM ;(TM为材料的熔点以绝对温度K计);对陶瓷约为T>0.4-0.5TM ;对高分子材料为T>Tg,Tg为玻璃化温度,多数高分子材料在室温下就发生蠕变。

由于蠕变的产生,我们就不能笼统地说材料在某一高温下其强度是多少,因为高温强度与时间这一因素有关。

而材料在常温下的强度是不考虑时间因素的。

除非试验时加载的应变速率非常高。

材料在高温下不仅强度降低,而且塑性也降低。

应变速率越低,载荷作用时间越长,塑性降低得越显著。

和蠕变现象相伴随的还有高温应力松驰。

一个紧固螺栓在高温长时间作用下,其初始预紧力逐渐下降,这种现象也是由蠕变造成的。

另外,蠕变还会产生疲劳损伤,使高温疲劳强度下降,为此,必须研究蠕变和疲劳的交互作用。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特点都是和蠕变过程紧密相连的。

第一,材料在变形时首先总是引起形变强化,蠕变之所以能发生,必然还伴随着一个变形的软化过程,这个软化过程就是高温回复。

第二,蠕变的变形机制必然与在常温下的不同。

材料在常温下的变形可通过位错的滑动产生滑移和孪晶两种变形型式。

而在高温下位错还可通过攀移,使位错遇到障碍时作垂直于滑移面的运动,如图7-0所示。

这样位错便不会阻塞在障碍面前,而使得变形能继续下去,这就是一个变形的软化过程。

可以粗略地说,蠕变就是位错的滑移和攀移交替进行的结果。

工程力学-第7章

工程力学-第7章

圆轴扭转时的剪应力分析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表达式-例题 1 例题
实心轴 空心轴
d1=45 mm D2=46 mm d2=23 mm
解:确定实心轴与空心轴的重量之比 解:确定实心轴与空心轴的重量之比 长度相同的情形下,二轴的重量之比即为横截面面积之比:
1 A d 45×10 1 = 2 1 2 = = .28 1 × 3 2 A2 D2 (1α ) 46×10 1 0.5
τ =τ′
D
z
剪应力互等定理
y
切应力互等定理
τ′
如果在微元的一对面上存在剪 应力,另一对与剪应力作用线互 相垂直的面上必然垂直大小相等 相垂直的面上必然垂直大小相等 、方向或相对(两剪应力的箭头相 x 方向或相对( 对)或相背(两剪应力的箭尾相对) 或相背(两剪应力的箭尾相对) ,以使微元保持平衡。这种相互 关系称为剪应力互等定理或 关系称为剪应力互等定理或剪应 力成对定理。 力成对定理。
圆轴扭转时的剪应力分析
弹性范围内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
于是,上式表明,横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与点到横截面中 心的距离成正比,即剪应力沿横截面的半径呈线性分布。
τ = Gγ = Gρ
d dx
圆轴扭转时的剪应力分析
静力学方程
圆轴扭转时的剪应力分析
静力学方程
作用在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形成一分布力系,这一力系向 截面中心简化结果为一力偶,其力偶矩即为该截面上的扭 截面中心简化结果为一力偶,其力偶矩即为该截面上的扭 矩。于是有
平面假定
变 形 应变分布
物性关系
应力分布
静力方程
应力公式
圆轴扭转时的剪应力分析
变形协调方程 弹性范围内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 静力学方程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表达式

第七章 高聚物的力学性质(修改2)

第七章 高聚物的力学性质(修改2)

⑴. 简单拉伸
(7-1) (7-2)
(7-3)
(7-4)
式中,F是垂直于截面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作用力;l0为 材料起始的长度;l为变形后材料的长度;ε为拉伸应变;ζ为应力; A0为材料起始的横截面积;A为在拉力F的作用下,材料变形后 真实的截面积;δ为真应变。
⑵. 简单剪切
偏斜角θ 的正切定义为切应变:
④ T>Tg,高弹态,不出现
屈服点,出现很大的高弹 形变
2. 玻璃态高聚物的强迫高弹形变 玻璃态高聚物在大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很大的形变称 为强迫高弹形变。
影响强迫高弹形变的因素:
⑴.外力的大小 玻璃态高聚物,外力作用的松弛时间η与应力ζ的关 系:
⑵.温度的影响
脆化温度:其是一个特征温度,用 Tb 表示,当温 度低于 Tb 时,玻璃态高聚物不能发生强迫高弹形变, 而必定发生脆性断裂,因此称 Tb 为脆化温度。 玻璃态 高聚物只有在 Tb ~ Tg 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在外力 作用下实现强迫高弹形变,而强迫高弹形变又是塑料 具有韧性的原因,因此 Tb 是塑料使用的最低温度。 ⑶.外力作用速度的影响
在试样上施加压缩载荷至其破裂(脆性材料)或产生 屈服现象(非脆性材料)时,原单位横截面上所能承 受的载荷称为压缩强度。
压缩强度:
压缩模量:
压缩模量等于拉伸模量
一般而言,塑性材料抵抗拉伸应力能力强,而脆性材 料抵抗压缩应力能力强。
3. 弯曲强度(也称为挠曲强度)
在两支点间的试样上施加集中载荷,使试样变形直至 破裂时的载荷称为弯曲强度。
ζβn = ζ0 cos2β= ζ0 sin2α ζβs = ζ0 sin2β/2= -ζ0 sin2α/2
ζαn + ζβn = ζ0

材料力学性能07_温度环境

材料力学性能07_温度环境

在给定温度T(℃)和规定时间t(h)内,使试样产生一定蠕变应变量ε(%)的应力值,

表示。
500 1/105
100MPa
表示使材料在500℃、10万小时后的蠕变应变量为1% 时的应力值为100MPa。
2020/7/9
11/25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衡量材料高温蠕变性能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是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
2020/7/9
10/25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衡量材料高温蠕变性能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是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
蠕变极限是高温长时载荷下材料对变形的抗力指标。
在给定温度T(℃)下,使试样产生规定的第二阶段蠕变速率

表示。
的应力值,
600 110-5
650MPa
表示使材料在600℃、规定蠕变速率为1×10-5 %/h时 的应力值为650MPa。
=A n
t=B m
2020/7/9
13/25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当规定时间较长时,通常可借助短时间的试验测定值,通过外推法给出指标估计值。 2、时间—温度参数法
=A0eQ/(RT )
T (lg t C1)=P
2020/7/9
14/25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材料总应变保持不变,但其中的应力随时间自行降低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高温条件下材料会出现明显的应力松弛现象,例如高温条件工作的紧固螺栓和弹簧 都会发生应力松弛现象。
材料总应变ε可写作弹性应变εe和塑性应变εp之和: ε=εe十εp=常数
由于随时间增长,一部分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 即弹性应变εe不断减小,所以材料中的应力相应地 降低。
应力松弛曲线是在给定温度和总应变条件下,测定 的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若干常用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 试件和裂纹的几何形状、加载方式不同,KI的表达 式也不相同。下面抄录若干常用的应力强度因子表 达式。 含中心穿透裂纹的有限宽板 如图7-3所示, 当拉应力垂直于裂纹面时,Feddesen给出KI表达式 如下
KI=σ√πa√sec(πa/W) (7-4)
图7-3 中心穿透裂纹试件
2)控制钢的成分和组织 3)热处理
7.9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CTOD(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来间接表示应变量的大小;用临界张开位移δc来表征材 料的断裂韧性。
7.9.1 线弹性条件下CTOD的意义及表达式 裂纹长度的概念: 裂纹尖端由O点虚移到O’点( 见图7-13),裂纹长度由a变为a*=a+ry。由图看出, 原裂纹尖端O处要张开,张开位移量为2V.这个张开位 移就是CTOD,即δ。根据公式(7-2),可求得,在平 面应力条件下
7.2.2 I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与位移场 设有一无限大板,含有一长为2a的中心穿透裂纹,在 无限远处作用有均布的双向拉应力。线弹性断裂力学 给出裂纹尖端附近任意点P(r,θ)的各应力分量的解。
yx
K
3 K 3 cos sin sin ] y cos [1 sin sin ] 2 2 2 2 2 2 2r 2r
如果,将裂纹顶点由O虚移到O’点,则在虚拟的裂纹 顶点O‘以外的弹性应力分布曲线为GEH,与线弹性断 裂力学的分析结果符合;而在EF段,则与实际应力分 布曲线重合。这样,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分析结果仍然 有效。但在计算KI时,要采用等效裂纹长度代替实际 裂纹长度,即 (7-31) 计算表明,修正量ry,正好等于应力松驰后的塑性区 宽度R0的一半,即ry= r0,虚拟的裂纹顶点在塑性区的 中心。
(7-53)
JI为I型裂纹的能量线积分。在线弹性条件下 JI=GI=KI2/E, 或 JI=GI (7-54)
可以证明,在弹塑性小应变条件下,也是成立的。 还可证明,在小应变条件下,J积分和路径Γ无关, 即J的守恒性。
J积分也可用能量率的形式来表达,即在弹塑性小应 变条件下,式(7-54) 成立,这是用试验方法测定JIC
7.10.1 J积分的意义和特性
如图所示,设有一单位厚度(B=1)的I型裂纹体,逆时针 取一回路Γ,其所包围的体积内应变能密度为ω,Γ回 路上任一点作用应力为T.
图7-23 J积分的定义
在弹塑性条件下,如将应变能密度ω定义为弹塑性应变能 密度,也存在该式等号右端的能量线积分,称为J 积分。
u J (dy Tds) x
σr=
(7-22)
已知: KIc和构件的工作应力σr,则可由下式求得构件的 临界裂纹尺寸,即允许的最大的裂纹尺寸
ac=
(7-23)
式中Y是由裂纹体几何和加载方式确定的参数。
[例1] 火箭壳体材料的选用及安全性预测.有一火箭壳体
承受很高的工作应力,其周向工作拉应力σ=1400 MPa
。壳体用超高强度钢制造,其σ0.2=1700 MPa,KIC=78 MPa√m。焊接后出现纵向半椭圆裂纹,尺寸为a=1.0 mm,a/2c=0.3,问是否安全。[K1=1.1б(лa/Q)1/2,
B>2.5(KIC/σ0.2)2,W=2B,a=0.45-0.55W,W-a=0.45-0.55W
即韧带尺寸比R0大20倍以上。 实验教学录象
7.7 金属的韧化
高强度结构材料断裂韧性的提高,对保证构件的 安全,是很重要的。但是,某些韧化技术虽能有效地 提高KIC,而付出的代价却很高。因此,要综合考虑韧 化技术的技术经济效益,以决定取舍。 1)提高冶金质量
若为薄板,裂纹尖端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若为厚板,裂纹尖端处于平面应变状态,
σz=0 σz=ν(σx+σy)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7-1a)
I型裂纹尖端处于三向拉伸应力状态,应力状态柔度系数很 小,因而是危险的应力状态。 由虎克定律,可求出裂纹尖端的各应变分量;然后积 分,求得各方向的位移分量。下面仅写出沿y方向位移分量 V的表达式。 在平面应力状态下 : 在平面应变状态下 :
由上式可以看出,裂纹尖端任一点的应力和位移分量 取决于该点的坐标(r,θ),材料的弹性常数以及参量KI 。对于图7-2a所示的情况,KI可用下式表示
KI=σ·√πα (7-3)
若裂纹体的材料一定,且裂纹尖端附近某一点 的位置(r,θ)给定时,则该点的各应力分量唯一地决定 于KI之值; KI之值愈大,该点各应力,位移分量之值愈高。 KI反映了裂纹尖端区域应力场的强度,故称为 应力强度因子。 它综合反映了外加应力裂纹长度对裂纹尖端应 力场强度的影响。
对比可以看,对于脆性材料,有
GIC=2γ
(7-19)
这表明: 脆性材料对裂纹扩展的抗力是形成断裂面所需的 表面能或表面张力。 金属材料,断裂前要消耗一部分塑性功Wp,故有
GIC =2(γ十Wp)
(7-20)
表面能或塑性功Wp都是材料的性能常数,故GIC也是 材料的性能常数。GIC的单位为J/mm2,与冲击韧性 的相同,故可将GIC称为断裂韧性。
断裂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裂纹尖端的应力和应变分 析;建立新的断裂判据;断裂力学参量的计算与实验测 定,断裂机制和提高材料断裂韧性的途径等。
7.2 裂纹的应力分析 7.2.1 裂纹体的三种变形模式 1)Ⅰ型或张开型 外加拉应力与裂纹面垂直,使裂纹 张开,即为Ⅰ型或张开型,如图7-1(a)所示。 2)Ⅱ型或滑开型 外加切应力平行于裂纹面并垂直于 裂纹前缘线,即为Ⅱ型或滑开型,如图7-1(b)所示。 3)Ⅲ型或撕开型 外加切应力既平行于裂纹面又平行 于裂纹前缘线,即为Ⅲ型或撕开型,如图7-1(c)所示 。
(平面应变) 因此,需要参照实验结果将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塑性区宽 度进行修正。
7.5.2 裂纹尖端塑性区修正
图7-12 应力松弛后 的塑性区
图7-13 等效裂 纹法修正 KI
考虑到应力松弛的影响, 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扩大了一倍。
(7-30)
塑性变形,改变了应力分布。为使线弹性断裂力学 的分析仍然适用,必须对塑性区的影响进行修正 按弹性断裂力学计算得到的σy分布曲线为ADB, 屈服并应力松驰后的σy分布曲线为CDEF, 此时的塑性 区宽度为R0(见图7-13)。
δ=2V=
(7-39)
可见,δ与KI,GI可以定量换算。在小幅范围内, KI≥KIC,GI≥GIC既然可以作为断裂判据,则δ≥δC亦可 作为断裂判。
图7-21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7.9.2 弹塑性条件下CTOD的意义及表达式
对大范围屈服,KI与GI已不适用,但CTOD仍不失其 使用价值.
7.10 J积分
的理论根据。
1 U 1 U J lim( ) ( ) B a B a
G a
若外力之功W=0,则有
GI=-ΔUe/Δa=- Ue/ a (7-13)
这表明在外力之功为零的情况下,裂纹扩展所需之功, 要依靠裂纹体内弹性能的释放来补偿。因此,GI又可称 为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
GI的概念: 缓慢地加载,裂纹不扩展。外力与加载点位移δ 之间呈线性关系。外力所做之功为Pδ/2。 部分释放的能量即作为裂纹扩展所需之功。
7.5 裂纹尖端塑性区
7.5.1 塑性区的形状和尺寸 问题: 当r→0时,σx,σy,σz,τxy等各应力分量均趋于无穷大 。 Irwin计算出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形状和尺寸 (7-26)
式(7-26)为塑性区的边界线表 达式,其图形如图7-11所示。
在x轴上,θ=0,塑性区宽度为 (平面应力) (7-27)
a)受拉的中心裂纹板 b)伸长δ后固定边界使裂纹扩展Δa,
c)弹性能的变化
图7-10 裂纹扩展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在Griffith理论中,释放的弹性能为 平面应力状态下 GI=KI2/E (7-16) 平面应变状态下 GI=(1-ν2)KI2/E (7-17) 上面是用简单的比较法,给出GI与KI间的关系式。 7.4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7.4.1 断裂韧性的物理概念 当GI增大,达到材料对裂纹扩展的极限抗力时 ,裂纹体处于临界状态。此时,GI达到临界值GIC,裂 纹体发生断裂,故裂纹体的断裂应力σc可由式(7-16)求 得 (7-18)
ac=0.25(KIC/σ)2
(7-24)
(1)超高强度钢 这类钢的屈服强度高而断裂韧性低。若某 构件的工作应力为1500 MPa,而材料的KIC=75MPa√m,则
ac=0.25(75/1500)2=0.625 mm
(2)中低强度钢 这类钢在低温下发生韧脆转变。 在韧性区,KIC可高达150 MPa√m。 而在脆性区,则只有30-40 MPa√m,甚至更低。 这类钢的设计工作应力很低,往往在200 MPa以下。取工 作应力为200 MPa,则在韧性区,ac=0.25(150/200)2=140 mm 。 因用中低强度钢制造构件,在韧性区不会发生舱断 ;即使出现裂纹,也易于检测和修理。而在脆性区 ac=0.25(30/200)2=5.6 mm。所以中低强度钢在脆性区仍有 脆断的可能。
图7-4 紧凑拉伸试件
a)三点弯曲试件
b)四点弯曲试件
图7-5 单边裂纹弯曲试件
7.3 裂纹扩展力或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 7.3.1 裂纹扩展力 断裂力学处理裂纹体问题有两种方法: 设想一含有单边穿透裂纹的板,受拉力P的作用, 在其裂纹前缘线的单位长度上有一作用力GI,驱使裂纹 前缘向前运动,故可将GI称为裂纹扩展力。 材料有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即阻力R,仅当 GI≥R时,裂纹才会向前扩展。
a)受拉的裂纹板 b)裂纹面及GI 图7-9 裂纹扩展力GI原理示意图
7.3.2 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 设裂纹在GI的作用下向前扩展一段距Δa,则由裂纹扩展力 所做的功为GI×B×Δa, B为裂纹前线线长度,即试件厚 度;若B=1,则裂纹扩展功为GI×Δa.若外力对裂纹体所 作之功为W,并使裂纹扩展了Δa,则外力所做功的一部分 消耗于裂纹扩展,剩余部分储存于裂纹体内,提高了弹性 体的内能ΔUe,故 W=GI×Δa十ΔUe (711) 所以: (7-12) W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