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美术教育学概论

合集下载

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概论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概论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概论美术教育!一、美术教育的涵义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

它适直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丽渐趋成熟。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八的精神与肉体,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正是在这种互动联系中,美术教育与人类及其社会形成了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

美术教育虽然历史久远,但这一术语的出现则是19世纪的事,它最早起源予德国。

“类术教育”一词在德文中为Kunstereziehung od Kunstlerisohe Erziehung,在英文中为Art Education。

可以说,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是一个历史事实;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科目、则是近代教育的产物。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

作为近代美术教育发源地的德国,从19世纪开始就比较重视美术对人的零质的影响,将美术教育视为一种文化哲学的应用学科。

其目的在于纠正科学理性主义殆社会及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情操,提高民众的审美趣睬。

德国艺术教育运动的先驱利希德瓦克就是针对唯理主义独霸欧洲,人间生活唯理是则、寡无情趣,而极力倡导艺术敬育的。

美国美术教育则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其目标主要是为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及识图、作图能力的劳动者。

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的工业图画法案.以及英国人史密斯在该州的美术教育牾动典型地体现出这一倾向。

同时,美国的美术教育也帮助人们从美的角度选择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美化环境,欣赏和评价各类美术作品,发展个人创造力。

另外,美术教育的种类也因目的、对象的不同存在种种差异。

摇英国《牛津艺术指南》的划分,美术教育包括“专业画家和雕塑家的教育、爱好者的教育,工业设计或手艺人的教育。

以及作为儿童普通教育一部分的儿童教育”。

(完整版)美术教育学新编

(完整版)美术教育学新编

(完整版)美术教育学新编第⼀章美术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第⼀节美术教学的实质——教育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意图:发出指令——指导和要求学⽣完成⼀系列的学习⾏为传播知识——获得知识,形成进⼀步⽣发的知识结构传授技能——获得完成特定⾏为的⽅法、程序和处理材料的技能传达情感——形成喜爱、厌恶等情感与态度传递价值观——形成好与坏、有⽤与⽆⽤的价值态度第⼆节完成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分析教材⽂字类:课题、主课⽂、提⽰、说明、解释、祈使图像类:主题图、活动场景图、欣赏范作、步骤图、学⽣作品范例⼆了解学⽣◎学⽣的发展分期:⑴⼉童时期(6-12岁)⼩学阶段·⾝体发育迅速——黄⾦时期·记忆⼒发展迅速,能够逐渐理解抽象概念。

11岁左右,能够系统理解事物;12岁能⾃由组织抽象思维·热衷于与同学交往,“结党期”。

9岁开始,⾃我意识减弱,开始理解他⼈⽴场和思维⽅式⑵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体发育的第⼆次⾼峰,关注异性和⾃⼰在异性眼中的形象。

·最⼤特征是⾃我意识的觉醒·关注⾃⼰的⾝体、容貌、能⼒、性格和家庭环境,是从孩⼦到成⼈的发展阶段,控制⼒差,易冲动·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抽象思维为主导,但具体形象在思维中仍占重要地位⑶青年时期(14、15岁-17、18岁),⾼中时期·发育接近成熟·形成⾼度概括化的观察能⼒·记忆⼒成熟·形成抽象思维逻辑能⼒·语⾔成熟·热情、易激动,情感持续时间长·⾃我意识基本成熟◎学⽣美术能⼒发展:⑴涂鸦期:2-5岁,动觉快感⑵图式期:5-8岁,概括图式表现事物⑶写实期:9岁开始,尊重视觉感受三教案撰写※教案的要素与形式课题年级授课⼈教学⽬标(认知、情感、技能领域)教学⽅法(讲述法、⽰范法、演⽰法、实践指导法、提问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指导法、问题发现和探索指导)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新课、学习新课、布置活动、⼩结)课后反思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五常⽤的美术教学⽅法第⼆章理解美术教育第⼀节美术教育的构成第⼆节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分类任何学科教育都是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构成的。

小学美术概论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小学美术概论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文化素养
良好的沟通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具备广泛的文化素养, 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的特点,以及中 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多方进行有效 沟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教师的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
创新能力
评价与反思能力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具备优秀的 教学组织能力,能够根据学生 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 学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创造力。
评价与激励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小学美术教师的 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Part
04
小学美术教育的未来展望
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多元化发展
个性化教学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小学美术教 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文化视 野,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艺术。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小学美 术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以充 分挖掘每个学生的艺术潜力和创造力 。
科技融合
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融入美术教育,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 (AR)等技术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如何平衡传统美术技能与现代创新教学方法,如何应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挑战,以及如 何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机遇
随着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将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重视跨学科整合
未来小学美术教育将更加注重与 其他学科的整合,如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等相结合,以培养学

《美术教学论》PPT课件

《美术教学论》PPT课件

教师是“咨询员” 其缺点:丧失集体所具有的教育力量
班级教学为基础的部分改造
教师是“指导员” 其缺点:缺乏灵活性,互动少
h
4
第八章美术教学的组织——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
• 1.1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
– 1.1.1班级制教学
• 班级制教学是指把学生按年龄、学业程度编成固定人 数的教学班,按照统一的课程计划共同接受教师的指 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 1.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 2.制订计划,讲究实效 • 3.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 1.4.4课外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 1.开展常规教学,组织外出写生 • 2.美化校园环境 • 3.举办画廊、美展 • 4.参与美术展览和比赛
h
21
h
22
少儿课外写生作品
h
23
h
24
相关学习资料
• 国外美术课堂组织图片 •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 • 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 •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 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 艺术到底教些什么
– 1.1.4个别化教学
• 个别化教学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
– 1.1.5集体创作
• 美术教学中的集体创作是指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共同 创作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形式。是非常独特的教 学形式。具体可分为几种形式:
– 1.共同参与的个体创作 – 2.小组合作 – 3.集体共同创作
– 1.1.6写生教学
h
13
第八章美术教学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相关资料
• 小组合作学习相关资料
–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 《谈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 –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

美术概论 ppt课件

美术概论 ppt课件
• 清末吴昌硕成为承前 启后的一座丰碑。他 将金石篆刻的技法融 入绘画使其作品雄浑 饱满,使大写意花鸟 画达到新的高峰。
《桃实图轴》
• 齐白石继承了吴昌硕的艺 术,将文人画变得更加平 民化,表现的内容题材十 分广泛,具有浓郁的生活 气息。
• 张大千有“画坛奇才”之 称,其人物、山水、花鸟 皆精。晚年采用泼墨、泼 彩技法,使作品色墨交融、 淋漓酣畅、生机盎然。
《写生珍禽图》黄荃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荆浩《匡庐图》
➢ 山水形成南北两大阵营。 (构图、表现内容、笔墨)
董源《潇湘图》
七、宋代美术
• 与唐代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广泛。 作画讲究法度。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八、元代美术
• 文人画占据了画坛的主要地位。 “元四家”山水代表画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
百出迭山)启)()))
花新变水


齐),)










一、原始社会
原始美术以彩陶艺术为代表,器型精炼朴实,浑厚大气。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型
西安半坡《人面鱼纹盆》
河南陕县庙底沟 原点勾叶纹彩陶盆
二、先秦美术
• 包括夏、商、周三代美术。这期间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艺术和 玉器雕刻方面。青铜器纹饰主要有饕餮纹、凤鸟纹理。
美术概论
学前教育专业
知识框架
美术概论
第一节 美术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中国美术史概要
第三节 西方美术史概要
第一节 美术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美术?
美术——美化生活的艺术 从广义上讲,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 现代设计),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艺术。

美术概论(一).doc

美术概论(一).doc

美术概论一、美术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和瞬间性。

(一)造型性是美术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具有一种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二)视觉性是就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美术的创造和欣赏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进行。

(三)空间性和瞬间性是美术的存在方式和普遍的存在状态。

二、美术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在美术的三大功能中,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美术的教育功能是指人美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和激发效能,启发欣赏着的感知意识和情感活动,在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下,思想上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促使观赏者在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他们能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从伦理意义上提高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次,从而达到思想,品德和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目的。

三、美术门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四大类)根据视觉形式和形态的不同,美术可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一)具象美术的主要特征是艺术家所表现的形象基本上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人或事物的一种较为客观的反应(二)意象美术是艺术家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人的情感、主观感受、幻想、梦境等的再现,创作出发点不再是为了较为客观的再现现实。

(三)抽象美术是指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艺术家情感的一种绘画形式。

根据功能不同,美术分为纯美术(雕塑、绘画、书法、篆刻等)和实用美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和设计等)。

(一)绘画从使用工具和技法划分:水墨画、油画、版画、水粉画、素描等。

从题材内容分: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军事画、宗教画、动物画等。

从画画形式分:岩画、笔画、单幅画、连环画、组画、架上画等。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1)直观性。

绘画属于空间视觉造型艺术,直观形象是绘画的典型特征。

(2)形式感。

绘画的主要造型语言是线条、色彩与构图。

线条构成绘画艺术的基本风格,色彩也是=重要元素之一,构图是画家对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在画面上的安排和组织。

【电子书】美术教育学概论

【电子书】美术教育学概论

【电子书】美术教育学概论美术教育学概论序论【内容提要】总论第一节论述了美术教育的涵义.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分别对应于专业美术教育和普通美术教育。

第二节以学科的独立性作为学科教育学发展的前提,在学科教育学发展的背景下,描述了我国美术教育学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就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作了阐述。

第一节、美术教育概论美术教育一、美术教育的涵义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

它适直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丽渐趋成熟。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八的精神与肉体,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正是在这种互动联系中,美术教育与人类及其社会形成了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

美术教育虽然历史久远,但这一术语的出现则是19世纪的事,它最早起源予德国。

“类术教育”一词在德文中为Kunstereziehung 和Kunstlerisohe Erziehung,在英文中为Art Education。

可以说,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是一个历史事实;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科目、则是近代教育的产物。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

作为近代美术教育发源地的德国,从19世纪开始就比较重视美术对人的零质的影响,将美术教育视为一种文化哲学的应用学科。

其目的在于纠正科学理性主义殆社会及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情操,提高民众的审美趣睬。

德国艺术教育运动的先驱利希德瓦克就是针对唯理主义独霸欧洲,人间生活唯理是则、寡无情趣,而极力倡导艺术敬育的。

美国美术教育则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其目标主要是为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及识图、作图能力的劳动者。

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的工业图画法案.以及英国人史密斯在该州的美术教育牾动典型地体现出这一倾向。

美术概论——精选推荐

美术概论——精选推荐

美术概论第⼀章本质论第⼀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关于美术的本质,历来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和美术家已经从不同的⾓度做出过许许多多不同的解释和回答。

他们的解答,有的是谈论绘画的,有的是谈论建筑和雕塑的,也有的是谈论包括美术在内的整个艺术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有价值的理论成分,但由于谈论问题的⾓度不同,层⾯不同,思想⽅法和观点不同,⼜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和缺点,不能令⼈满意。

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的说法虽然五花⼋门,各执⼀词,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三种⾓度进⾏解释的:⼀、从美术家或创作主体的⾓度解释美术;⼆、从美术家与现实的关系或主客体的关系解释美术;三、从美术本体——形式⾓度解释美术。

解释的⾓度不同,答案⾃然相左,不过即使解释的⾓度相同或相近,各说的结论也⼤相径庭,这⼜关系到各家哲学思想和美学观点的差异。

下⾯我们把历史上和当代⽐较有代表性⽽且⾄今仍有影响的⼏种主要说法,作⼀简单的评述。

⼀、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美术是⼈创造的,在整个美术创造活动中,⼈——创作主体的作⽤是第⼀重要的。

作为创作的作⽤是第⼀重要的。

作为创作主体的美术家,其思想情感、个性品格、审美修养等,直接影响到美术作品的价值⾼下与成功失败。

因此,重视⼈,重视⼈的主观能动作⽤,重视美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性,在考察美术本质问题时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我们从以下⼏例可以看到,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的各说,⼤都是从主观唯⼼主义出发的。

(⼀)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情感说的流⾏同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运动相关,如法国美学家维隆给艺术下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达”。

情感说的代表⼈物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在其美学著作《艺术论》中说:“⼈们⽤语⾔互相传达思想,⽽⼈们⽤艺术互相传达感情。

”他认为,⼀个⼈在现实中或想像中体验到痛苦和快乐,把这种感情在画布上或⼤理⽯上表现出来,并使其他⼈为这些感情所感染,这就是艺术。

(⼆)表现说:认为美术是⼼灵的表现表现说的代表⼈物有意⼤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其影响波及西⽅近现代美术以⾄20世纪世界美术的发展。

目录【电子书】美术教育学

目录【电子书】美术教育学

美术教育学目录总论第一节、美术教育概论美术教育一、美术教育的涵义(一)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三)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学科性二、美术教育的分类(一)一般的分类1、从年龄段上分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育、大学美术教育、老年美术教育2、从教育的场所方面可分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二)根据美术教育涵义进行的分类按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分:以技能传授为主,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美术教育和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美术素质为目的的普通美术教育这2种美术教育类型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目标2、本体性与工具性3、对象4、内容5、评价第二节、美术教育学概论一、美术教育学的形成(一)美术教育学形成的背景(二)美术学科教育理论及课程发展二、美术教育学的性质和方法(一)美术教育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美术教育学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理论性2、应用性3、综合性(二)美术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教学方法1、美术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方法论基础(2)一般方法(3)具体方法2、美术教育学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阅读法(3)观摩法(4)讨论法(5)实践法第一章美术教育的发展第一节、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人们往往能从更普遍的意义上对待和进行美术教育,其中有着特殊的原因:其一,中国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但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种政教合一的严酷的宗教统治,而且中国还有影响至深至广的老庄思想。

其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系统思维,古代称之为“一体”或“统体”。

二、经济目的与经济状况美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美术在造型性上与非美术的造型活动相同,从而使美术教育在造型能力的培养上能满足广泛的经济生活的要求,反过来说,广泛的经济生活的种种需求也将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产品都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性质,在实用性赶体接近的情况下,审美性就会成为商品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审美趣味和品质在商品上的反映,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

美术教育学概论-美术教育学的形成

美术教育学概论-美术教育学的形成

美术教育学概论-美术教育学的形成(一)美术教育学形成的背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认为,敦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起源于人类传授生产劳动和生活经验的需要。

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文化科学知识也相对贫乏,因此,教育的内容往往是综合性的,而且这种综合性是以一种低水平的面貌呈现的。

教育的基本内容由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常识糅杂而成,独立的学科知识尚未出现。

有鉴于此,严格意义的学科教育在原始社会还不可能出现。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力持续发展,文字开始产生,文化科学知识也日益丰富。

人们不可能、也无必要将全部知识不加分别地传授给所有的人。

文化知识的分化,也即学科化倾向的日趋明显.导致了学科的产生,并由此顺理成章地导致了学科教育的出现。

可见,学科的独立是学科教育产生的必然前提。

学科的形成经历过漫长的过程。

早在西周;我国就形成了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系统。

教学内容由德、行、艺、仪4个方面构成,面学科教育则形成了札、乐、射、御、书、数6个基本学科,由此开启了我国学科教育的源流。

到了封建社会,我国的教育内容除了儒家经典外,进一步涉及到科学与艺术,如唐代就包括算学、天文、医学、律学等,宋代则设有律学、箅学、医学、画学、武学等。

鸦片战争以后,置于西方科学文化的传人,我国学科教育更趋丰富。

譬如,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学堂的必修科目包括: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簿记)、博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和生理卫生)、理化(物理、化学)、法制、理财、图画、体操。

辛亥革命以后至今,我国学科教育的内容仍以综合、式不断变化与调整,新学科逐步得到补充,总的趋势是向合理和科学方面发展、变化。

在国外,最早的学科起源可溯自古埃及:天文学、算术与几何学科产生于计算尼罗河水涨落期,以及土地的测量与计算的需要。

然而,西方奴隶社会学科教育的真正源流,则应从古希腊算起,柏拉图根据“锻炼身体”与“陶冶心灵”的不同原则,将学科区分为初级与高级两类,当时的学科就包括游戏、音乐、舞蹈、算术、几何学、天文学。

《美术教育学》课件

《美术教育学》课件

教学资源开发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未 来美术教育将进一步开发丰 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数字 教材、在线课程等。
跨界合作拓展
未来美术教育将积极寻求与 其他领域、行业的跨界合作 ,以拓展教育的边界和可能 性。
质量监控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与评估 体系,以确保美术教育的质 量和效果,是未来美术教育 发展的重要保障。
美术教育学涉及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方法、课程设计、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旨 在为美术教师提供全面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
美术教育学的重要性
培养审美意识
美术教育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 创作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 意识和审美判断力,提高个人素 质和综合素养。
促进社会交流与沟通
美术作品可以成为人们交流与沟 通的桥梁,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 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
评价美术教育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 和认知水平,是否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 。
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
评价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是否能够有效地 传授知识和技能。
评价美术教育的教学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否能够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美术教育的评价方法
促进创造力发展
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承文化
美术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 过美术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 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感。
美术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美术教育
古代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承 技艺和满足社会需求,如中国的 书画教育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Part
02
美术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免费下载】美术概论第二部分

【免费下载】美术概论第二部分
材料二:王沂东作品特点 王沂东是当今中国最具实力的油画艺术家之一。他游刃有余地将西方古典 油画的精湛技法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融于一体,成功地再现了自己独特 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笔法精细严谨、造型线条分明、形体结构准确并擅长表 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古朴凝重而又俏丽灵动的艺术魅力扣人心弦。 王沂东成长于民风纯朴、山川如画的鲁南乡村。故乡的山水赋予了他那具 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刻精神内涵的艺术气质。他的作品深情地辉映着他所深 深眷恋的那片热土。王沂东对古典主义大师的表现技法兼收并蓄,融汇中国传 统文化的艺术语言,将油画创作的基本技巧与作品的情致结合起来,以金色、 白色、黑色和红色等几种主要的对比与渗透,实现了画面凝重而不呆滞,强烈 而不生硬的艺术效果,具有一种含蓄而动人的内在美。王沂东的画于静态中展 现动态,在稳重中挥洒灵秀,从色彩中寄托内涵,犹如一坛陈年佳酿,洋溢着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采的醇厚,回味着中国宋代工笔流韵的清香。 从 1984 年《历史系大学生》开始的肖像画系列展示了较为纯正的古典风格, 同时作品呈现出一种共同的目标:寻找民族的特色。人物背景中的飞天、仕女 营造了中国式的情境;在那些背景单纯的作品中,本民族的艺术风格与写实技 巧的协调往往使观众忽略了王沂东油画中的另一个事实:对 19 世纪西方写实画 风的超越,他崇仰更早期的大师。《缝》、《刘二叔》、《铁蛋》造型与用光得益于 拉斐尔、伦勃朗的艺术,这种返祖式的借鉴令其画面呈现出一种超越技巧的精 神性存在。王沂东凭借古典油画的精湛技法向乡土题材的回归,初步的尝试是
小心翼翼的,在这个阶段中王沂东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偏爱古怪的长相。雪景 仍使人物保持某种肖像化,但形象依据真实空间的达成变得丰富而有活力。画 面中王沂东“更多地靠具体的形的对比来说话”,对造型的偏重,导致画家更强 调色彩的整体布局处理;同时王沂东试图在一个很写实的画面里发现很抽象的 感觉,这种抽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抽象,也不是纯粹为了刺激人的感官, 而是为了服务于整体画面所要传达的某种感情或情绪。于是作品中单纯的黑、 白色彩与中性的褐色调构成了艺术上的纯净,也给作品蒙上了一层苦涩的情绪。

美术教育学_教学课件_3

美术教育学_教学课件_3
• ◎成人美术教育:泛指针对成人(包括青 年)进行的美术教育;
• ◎老年美术教育:大多数情况指针对离退 休人员进行的美术教育。
• 按目的划分——职业美术教育(也称专业 的美术教育)、普通美术教育(也称基础 美术教育)
• ◎职业美术教育:指大中专的专业美术教 育,学生通过美术教育后,以自己的专业 知识与技能,谋求以美术教育有关的职业。
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具体方法如下: • (1)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 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 • (2)采取“1+2”模式。例如,先选择“美术鉴赏”模块,修习18学时, 获得第1个学分,然后转修“绘画·雕塑”模块,获得第2学分,再转修 “现代媒体艺术”模块,获得第3个学分。
• ◎普通美术教育:指在中小学和其他场所 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美术教 育。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总目标
•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 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 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 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 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 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 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 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 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总目标
•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 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 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 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 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 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 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 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 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 世界多元文化。

高等教育美术概论

高等教育美术概论

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情感说、表现说、无意识说、游戏说、自娱说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表达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他在其《艺术论》中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

”他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中或想象中体验到痛苦和快乐,把这种感情在画布上或大理石上表现出来,并使其他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这就是艺术。

他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并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转移)的核心,是一种本能欲望所控制的潜在冲动,是意识的对立物,而这种本能欲望就是性的欲望。

他认为,艺术家是一种能够借助艺术创作使被压抑的性本能欲望表现出来并转移到作品中去的人,而艺术创作则是艺术家的原始性本能欲望转化到一种新的方向上去的升华过程。

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理念说、模仿说、巫术说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宗炳柏~认为,现实是美术的直接根源,理念是美术的最终根源;只有理念才说最高的真实;一切现实事物都是摹访理念的;而美术又是摹访现实事物的,因此美术离“理念”隔着三层,是“理念”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黑~认为,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是理念的感性形象的显现,比之自然是具有真正的美的。

宗~认为,自然界中的形和色本身并不真实,都是根源于“道”,只有“道”才是绝对真实的,所以美术的最终也根源于“道”。

模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访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赫~曾说:“艺术模仿自然,显然也是如此: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

”苏~认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

借助颜色摹访凹陷与凸起,阴影与光亮,坚硬与柔软,平与不平,准确地把他们再现出来。

(完整版)美术教育学

(完整版)美术教育学

美术教育学1.教育家陶行知在1919年2月发表的《教学合一》一文中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授法”2.1933年郭绍刚、范凯熹著的《美术教育方法论》3.1944年王大根著《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4.研究美术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研究美术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和理解美术教育的价值和美术教育的规律,并能利用其规律去教育培养人。

作为一门学科,美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研究全面发展人的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揭示美术教育中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5.为什么说美术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通过学习美术教育学,使教育者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特点、课程及内容、美术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美术教育的学习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评价问题和管理问题以及过节对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明确了教师自身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美术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

6.美术与一般教育学的关系?有人提出美术教育学是否重复一般教育学,笔者以为一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理,是研究人类的教育现象和培养人的基本规律。

相对于此,美术教育学更具体、更注重和强调学科性。

他是借助与一般教育学的普通原理来具体研究美术学科教育的特殊规律7.美术教育不仅与(人类起源)有关,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

8.学校教育开始于奴隶社会(西周)9.(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

10.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美术教育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精神享受。

11.名词解释“直接师承和间接师承”的意思?“直接师承”即师从某人,耳提面命,亲聆教诲。

“间接师承”也称隔代师承,即择取某一人画法和风格予以仿效。

12.论述:师生及血缘对中国美术的影响?中国美式教育是通过画家和工匠的言传身教得以发展,这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主流。

然而在“奴隶主贵族们奉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念,对以物质性为特征的百工技艺,采取了鄙薄和轻视的态度,从而使得这一内容的传授只能以父子相传,世代相继的方法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育学概论序论【内容提要】总论第一节论述了美术教育的涵义.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分别对应于专业美术教育和普通美术教育。

第二节以学科的独立性作为学科教育学发展的前提,在学科教育学发展的背景下,描述了我国美术教育学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就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作了阐述。

第一节、美术教育概论美术教育一、美术教育的涵义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

它适直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丽渐趋成熟。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八的精神与肉体,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正是在这种互动联系中,美术教育与人类及其社会形成了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

美术教育虽然历史久远,但这一术语的出现则是19世纪的事,它最早起源予德国。

“类术教育”一词在德文中为Kunstereziehung 和Kunstlerisohe Erziehung,在英文中为Art Education。

可以说,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是一个历史事实;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科目、则是近代教育的产物。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

作为近代美术教育发源地的德国,从19世纪开始就比较重视美术对人的零质的影响,将美术教育视为一种文化哲学的应用学科。

其目的在于纠正科学理性主义殆社会及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情操,提高民众的审美趣睬。

德国艺术教育运动的先驱利希德瓦克就是针对唯理主义独霸欧洲,人间生活唯理是则、寡无情趣,而极力倡导艺术敬育的。

美国美术教育则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其目标主要是为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及识图、作图能力的劳动者。

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的工业图画法案.以及英国人史密斯在该州的美术教育牾动典型地体现出这一倾向。

同时,美国的美术教育也帮助人们从美的角度选择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美化环境,欣赏和评价各类美术作品,发展个人创造力。

另外,美术教育的种类也因目的、对象的不同存在种种差异。

摇英国《牛津艺术指南》的划分,美术教育包括“专业画家和雕塑家的教育、爱好者的教育,工业设计或手艺人的教育。

以及作为儿童普通教育一部分的儿童教育”。

要进一步确立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准确把握其本质,全面而充分地实现其价值,首要条件就是正确理解美术教育的涵义。

尽管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轴心和基点,但它基本上是由美术和教育合二而一。

因此,美术教育的涵义可以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

根据对两者的不同倚重,我们可以相应她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一)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这种美术教育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

换句话说,即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发展。

美术是最明显的人类行为之一,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是由视觉形式记录的。

创造和运用美术交流、表达观念,传递心愿和感情,在整个历史中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行为;美术是人类获得想象形式、美化环境的基本方法。

作为人类文化托重要门类,美术诞生于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世界的不断交往中,在人们适应、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人自身的充实、完善和进化起着极大的催化作用。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劳动经验的传授,造型活动是这类劳动经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美术教育就发轫于劳动经验的传授。

譬如,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能打制各种粗石器,如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这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造型活动。

当然,以审美性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造型尚未从中分离出来。

随后,实用性和审美性可能溶台在一起,或者说,人们_在考虑造型的实用性的同时,也在考虑造型的审美意义和其他象征功能。

这一点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西安半坡文化的遗物中,已表现得十分明显。

这时石器的打制工艺已发展到蘑制工艺,出现了各种光滑、锋利,制造随心所欲的细石器。

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陶器工艺的出现。

这些陶器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品。

它们因实际用途不同而分为盆、碗、壶、钵、瓮、罐、甑等,丰富多变的步卜部形态十分符合其功能要求。

陶器表面的纹饰更是丰富多样——奔跑的鹿,飞翔的鸟,游动的鱼,以及水波纹和人面纹等。

这类早期彩殉艺术的辉煌成就,是通过数代人的不断积累和探索而形成的。

在发展过程中,它所蕴含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的增值,是通过教育的方式而获得的。

像制陶这类专门技艺,一般由有经验的妇女掌握,然后由她们有意识地向年轻一代传授。

当然,无论是美术还是教育,在原始时代都尚未独立于生活之外,原始人几乎都是美术家,他们总是运用敏锐的感受力,发挥生动的想象力,在制造工具、装饰生活和宗教仪式等活动中,将神秘的观念、跃动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愿望,以一些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出来。

原始美术教育同样是自然形态的,没有相应的教学机构和规范。

教学大都是在一些前辈和能者的指导下,边实践边进行的。

因此,广泛的社会性和生活化可以说是原始美术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

原始美术教育的另一个特征是由直接的目的性导致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非形式化。

现代社会的活动普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表现在方法与终极目的之间包含着许多中介环节。

这些中介环节.既可被看作是多重方法,也可被视为不同的前级目的。

人们在追求终极目的的时候,必须按一定的梯度达到若干前级目的。

这样,当这些前级目的被作为多重方法看待时,其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人们在这些阶段留连、玩味,致使中介环节的意义独立起来,并赋之以模式化或形式化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研究某种方法的学问体系。

而在早期人类活动中,方法与目的的关系十分简单和直接,_人的活动往往直指意识到的最终目的。

原始美术教育也是如此,其目的简单而明确——传授完成某种美术活动的技能。

相对而吉,美术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却往往显得并不重要,以致未能发展到一种相对独立形式的高度。

与现代美术教育比较,原始美术教育只能算是一种隐性教育。

原始美术教育虽然处于低级水平,但其作用不可小觑。

它直接促进了美术文化由粗至精、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在以后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又推进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术与西方美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是个博大精深的体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其形成非一日之功。

仅从已发现的战国帛画推算,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再上溯至我国北方广泛发现的原始岩画,则有近5000年的历史。

中国画在这漫长的进程中,不仅保持,而且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造型特色和各种笔墨技法,这是历代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并由教育来联结、承转。

西方写实美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有赖于美术教育。

仅就作为写实美术基础的狭义透视学(以焦点透视系统为特征)的诞生而言,我们就难以否认教育的作用。

狭义透视学是在14世纪逐渐成熟的,在此之前,世界上广泛运用着广义透视学方法,这在约3万年前的原始洞穴壁画中就已见端倪。

广义透视学方法包括斜透视、重叠法、近大远小法、近缩法、空气透视法和色彩透视法。

人们为了使绘画更好地再现客观物象,在广义透视学基础上进行了承前启后、始终不渝的探索,终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创立了线性透视法则,使西方写实性绘画向科学化和客观化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在绘画透视科学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离开了教育的作用,是难以为继的。

现代社会中,美术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普及,这一切均得益于美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进步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效用。

首先是教学内容及门类的多样化。

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容日益分化,分门别类地对美术文化的局部领域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展现。

这些领域包括绘画、工艺、建筑、雕刻、设计、服装、陶瓷等,而且各自还可以作更细的分化。

专业院校和系科的设立,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此外,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等作为美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体系也能通过一定的教育机构向学生传播。

这种集中时间、精力于美术文化专门领域的研究和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其向精深发展。

其次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现代美术教育能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方面刺激人的感官,激发思维.训练技能,其强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已往不可比拟的。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讲授、示范、写生、临摹、记忆、创作、讨论等。

教学设备则包括教室、画室、工作室、幻灯、影视、电脑、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资料等。

在现代社会里,美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美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美术院校承担的。

但在美术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中,普通学校的美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

普通学校的美术教育虽不以美术专门人才的培葬为己任,但它不仅为美术院校积累了取之不尽的丰富的人才资源,更重要的是为美术文化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美术文化有较强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

他们是多样性的美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没有这一土壤,美术文化就不可能有较大的社会性,其自身的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综上所述,作为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主要方式的美术教育,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美术教育尤其要注意汲取有价值的知识,优化教学内容,发现和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推进美术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与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不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即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治疗等。

任何教育科目都有双重功能,即除了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会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和行为特点发生相应的改变。

这种改变,首先是适应某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需要的副产品。

譬如,对数学的学习就能培养人思维的弘密性和~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对美术的学习则能培养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

教育的一个进步就是人们不断发现某种教育学科在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和促动力.并将其作为一个教育目的而积极地追求.这种现象电几乎毫无例外地出现在美术教育中。

纵观中外美术教育的发展,最早被主观追求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功能.道德习俗的教育在原始社会郎已存在。

当时,教育的职能不仅是传播生产和生活的技能,而且必须将一定的道德习俗灌输给氏族成员,以维系一种稳定的氏族关系.在严酷的环境中协力为生存而奋斗。

美术形式芷是以其生动的直观的形象性,对道德教化起着很好的宣导作用.在我国,美术理论的功用说最早见于《左传》对夏朝青铜器的记载。

其中认为青铜图纹的社会作用是“使民知神奸”,很明显,强调的正是道德教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