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研究进展及不足

合集下载

教育学中的职业教育研究

教育学中的职业教育研究

教育学中的职业教育研究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职业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培养专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推动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中的职业教育研究,包括其意义、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职业教育研究的意义职业教育研究在教育学领域中的意义举足轻重。

首先,职业教育研究能够为教育机构和从业者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深入研究各个职业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可以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为学员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准备。

其次,职业教育研究有助于构建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通过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从理论上系统地梳理职业教育的内涵、目标、方法和评价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职业教育研究也能够深化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推动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最后,职业教育研究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研究职业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职业领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

二、职业教育研究的现状目前,职业教育研究在教育学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待提高。

由于职业教育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仅仅依靠少数研究者的努力难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科间的协作,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开展,提高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职业教育研究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一定的脱节。

有些职业教育研究成果难以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研究的应用性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职业教育研究的实效性。

另外,职业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较低。

虽然一些国家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仍然不够充分。

第二讲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要点与提升

第二讲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要点与提升

术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
从学士到博士后的纵向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总体来看,学科人 才培养的数量还远远不够,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实际需求还 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硕士点有48个 (华师大,1988年),博士点10 (华师大,2002年;2006年, 天大)个,相对于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来 看,职业技术教育博士和硕士点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职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研究”这个词来源于法语recheicher(周游或调
查),它是指为发现和确立事实及关系而采取的 周密的、系统的调查 。 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问题又有两类:一类是经 验问题,另一类是概念问题。 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 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 辑和分析研究工作(美国资源委员会)。一般程 序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 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 。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还不够成熟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在构建上主要还是
简单地临摹教育学现有的体系,或者模仿职业教育的
工作体系。一方面缺乏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自身的特色, 另一方面又降低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体系的理论层次,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基本还 停留在经验水平,这是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理 论体系框架还显得单薄和粗浅,拓展性和创新性都还 不够。
(二)职教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还有待提高 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然比较欠缺, 在学科体系构建上模仿普通教育学的痕迹很重,对 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自身的特殊性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职业技术教育交叉学科的研究,如职业教育经
济学, 职业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职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焊接工高凤林的手、钳工顾秋亮的手、捞纸工周东红的手……今年“五一”小长假,一部讲述8位顶级技工用巧手和匠心筑梦的《大国工匠》让无数国人感动。

没有名牌大学为他们背书,他们有的只是传承和钻研、专注和坚守。

他们超越了世俗对于成功的评判,却在追求自身职业技能完美和极致的不经意间,受到了众人的瞩目,成为国之瑰宝。

从《大国重器》的震撼,到《大国工匠》的感动,人们清晰地感觉到,一股“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清新之风,正在吹散几千年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浓雾重霾,“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逐步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再次为这股时代风尚增添了一个注脚。

大国尚技,这样的榜样感召,这样的氛围营造,在中国制造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有着别样的意义。

因为在向“中国制造2025”挺进的征程中,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成为制造强国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

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前所未有的重视出境旅游的国人多有这种体验,千里迢迢背回的奢侈品或日用品,在其不显眼处,通常印着一个“Made in China”的标签。

数字回应着人们的这种感受。

在这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度,超过200种工业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大到高铁、轮船,小到纽扣、签字笔,全世界人民都在享受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

不过,强大的中国制造也有自己的尴尬。

我们的航天员可以坐着中国制造的飞船上天,但我们的百姓却常为国产马桶的漏水而抱怨。

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重要一条是,我们可以为保证一艘宇宙飞船的焊接质量而找到高凤林这样的顶级焊接工,但我们却无法保证每一个工厂雇用的都是受过职业训练的技能工人。

因为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的数量还不足5%。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研究背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知名度、学科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职业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就业难度大、社会认知度不高等,这些问题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繁荣和蓬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针对广东省的职业教育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不同受调查者(学生、教师、企业)的问卷,通过网络、邮寄等方式告知调查对象。

问卷主要涉及职业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学生就业情况、就业岗位需求、教学质量等方面。

实地走访:本次调研组在广东省随机选择了5所职业学校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与学生、教师、校长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来了解职业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职业学校之间的差异。

调研结果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广东省的职业教育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各类职业教育学科和专业设置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大赛、技能评定等各种赛事也逐渐兴起。

同时,职业教育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意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质量问题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较弱,教学管理存在缺陷,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够有效。

部分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学习难度较高,学不到实用的技能。

学生就业及需求问题问卷调查反映,目前职业教育就业率整体较高,但存在就业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部分学生反映难找到对口职位,甚至不得不接受同等学历的普通高中生的工作。

此外,就业岗位需求越来越复杂多样化,职业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专业设置来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轨迹、热点及未来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轨迹、热点及未来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轨迹、热点及未来趋势作者:王亚南成军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21年第02期[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时间、作者、机构三个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动因及价值、职业教育专业群的概念界定及内涵本质、职业教育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及技术路径等七个方面;知识演进主要经历了办学实践经验总结为主的初步探索期、专业群建设关键要素研究为主的深化拓展期、高水平专业群研究为主的质量提升期三个阶段。

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应确立“产业—知识—管理”三维逻辑主线,加强实证研究,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紧密互动,进一步拓展研究边界。

[关键词]专业群;研究轨迹;职业教育[作者简介]王亚南(1986- ),男,河北磁县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浙江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成军(1963- ),女,浙江兰溪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浙江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金华浙江 321000)[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人才链匹配产业链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构的内在机理及实施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BJA190103,项目主持人:成军)[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3-0005-08“双高计划”出台后,国家又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职业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并遴选了一大批高水平专业群进行重点支持,专业群研究随即成为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选题。

但专业群的研究并不是突然兴起的,在专业群建设正式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集体行动之前,关于专业群的研究便已经零星开展。

围绕专业群的概念界定、组群原则、建设路径等基本问题,一批学者已展开了先期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时下,在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与实践正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十分有必要针对专业群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回答关于专业群研究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如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遵循什么轨迹、职业教育专业研究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热点有哪些、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未来趋势如何等。

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梁卿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
【年(卷),期】2007(000)028
【摘要】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表现为多样化的研究取向的存在,包括技术哲学在内的多种哲学资源等的运用.但在研究队伍建设、研究水平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了促进职教哲学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对职教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在坚持多元化研究取向的同时重点支持研究的问题取向,加强基于技术哲学的职教哲学研究.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梁卿
【作者单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管理系,天津,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我国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 [J], 王彬;罗丽君
2.我国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 [J], 王彬
3.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意义、问题与应然进路 [J], 徐宏伟
4.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例 [J], 廖毅强
5.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意义、问题与应然进路 [J], 徐宏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一、专业老师工程实践能力问题基于教学工作实际要求和校企合作保障,南洋理工学院对在职教师职业能力继续培养和知识体系更新得到了有效实施。

“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最主要的教学特色,教学工厂的核心要求是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实时对接。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教师自编讲义为主,大都没有固定教材。

教师讲义内容源自教师本人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深入理解,并以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和企业实际项目作为支撑。

“教学工厂”理念框架下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实时掌握企业技术进展状况,否则就达不到教学要求,无法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项目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需要。

南洋理工学院每学期都设有“学期项目”,其目的在于以“学期项目”为引领,对本学期的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性应用训练。

“学期项目”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企业岗位工作实景,或者项目教学内容直接源自企业实际需求,项目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工程实景。

在学制三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设有为期6周的“毕业项目”。

“毕业项目”更是通过教师将企业实际需求引进教学过程,由教师联合学生依据专业技能予以实现。

“毕业项目”解决的是企业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的能力必须高于企业员工、学校的硬件设备必须优于企业设备,这样学校才有能力为企业提供项目服务,同时这样的教学要求保证了教师职业能力与社会企业技术革新之间必须实时同步,甚至提前。

这种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职业能力,否则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

我国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源自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企业经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薄弱是现阶段严重阻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校企合作问题“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这是南洋理工学院校园文化的另一条重要理念。

作为国际物流与金融中心,新加坡具有得天独厚的校企合作条件,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将总部设在新加坡。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基于2005~2009年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文章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基于2005~2009年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文章

=职业教育研究>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基于2005~2009年人大复印资料5职业技术教育6转载文章的分析陈鹏,庞学光(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天津300070)[摘要]文章通过对人大复印资料5职业技术教育62005~2009年全文转载论文的梳理,概括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五个主要研究热点,即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双师型0教师研究、项目课程开发研究、集团化办学研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望了未来研究热点的可能走向,包括职业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研究、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集团化办学主体的互动发展与机制保障研究等七个方面。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走向[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277-(2010)03-0030-06在2004年6月国务院批准七部委作出的5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6之时,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低谷进入到持续发展时期。

而自从2005年11月国务院在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6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便赢得了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最好时期。

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深深牵动着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转向,职业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也不断催生着理论研究成果的涌现。

本文拟基于对人大复印资料5职业技术教育62005~2009年全文转载的论文的整理,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研究热点及未来走向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梳理与剖析: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综析经过笔者的梳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5职业技术教育6 2005~2009年全文转载的论文共535篇。

这535篇论文分属于6种不同的研究大类,其中宏观改革与发展研究175篇(占32.71%)、基本理论研究60篇(占11.21%)、课程与教学研究72篇(占13.46%)、管理研究72篇(占13.46%)、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研究63篇(占11.78%)、比较研究93篇(占17.38%)。

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进路探索

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进路探索



职 业教 育学 学科建 设研 究的现 状
职 业 教 育 研 究 既 包 括 针 对 职 业 教 育 问题 的研 究 ,也 包括 为 了建立 职业教 育学 而专 门进行 的理 论 探讨 ( 了更 好 地 区 别 这两 者 , 文 采 用 “ 业 教 为 本 职
条 件 、人才 培养 和科 学研 究等 方面 加大 力度进 行建 设 , 成优 势和 特色 。具 体地讲 , 形 学科建 设应 当包 括
方法 意识淡 漠 , 没有 形成 自己独 特 的研 究方 法 ; 四是 创新 意识 干瘪 ,缺乏 理论 创新且 很难 给政 府决 策与
件 建设 、 才培养 和科 学研究 。 义的学 科建设 则是 人 狭 指 明确界定 学科 的研 究对 象和 边界 ,确 立它 的基 本 研 究方 法 , 构建 它 的基本 理论 、 畴和严 密 的逻辑体 范
Jn
余 婉 娜
( 山师范学 院 教 务处 , 韩 广东 潮 州 5 14 ) 2 0 1
摘 要 : 狭 义 上 看 , 业教 育 学 学科 建 设 就 是 通过 对职 业教 育 研 究 的 实践 经验 和 理 论 知 识进 行 抽 象和 综 合 , 之 成 为 系统 、 从 职 使
学逻 辑起 点 的讨 论 ; 职业教 育学学 科身 份 的争 论 ; 对 对 职业教 育学研 究方法 的探 讨 ( 参见余 婉娜 《 于职 关 业教 育学学 科建 设若 干理论 问题 的综述 》 黑龙 江高 ,
教研 究 , 0 7年第 1 ) 但 是 , 学科 发展角 度看 , 20 期 。 从
具体 问题进 行 了较 深人 的研究 ,但 能够对 整个 学科
职业 教育 学学 科建设 研 究 的可能进 路 ,以期 能进 一 步推 动和完 善 职业教 育学 学科 建设 。

国内学术职业的研究进展述评

国内学术职业的研究进展述评

“ 术 职 业 ” 关 的文 献 1 学 有 6篇 , 据 笔 者 目前 查 阅 的文 根
献 资 料 来 看 这 是 不 够 完 整 的 ,不 过 的 确 是 比 较 有 代 表
性。
的多 , 于 这 方 面 的研 究 也 就 多 得 多 , 关 比如 对 高 等 学 校 教师 的研究 就有很 多 , 及 到聘任 制 、 业化 、 术 自 涉 专 学 由 、 术 权 力 等 等 , 是 我 们 最 终 锁 定 在 以 “ 术 职业 ” 学 但 学
关 于 学 术 职 业 的研 究 ,华 中科 技 大 学 张 英 丽 博 士 此 就 不 多 讲 。 及 沈 红 教 授 已经 对 1 9 9 7年 至 2 0 0 6年 1 0年 间 的研 究 实 际 上 根 据 我 们 目前 x 学 术 职 业 的 内涵 理 解 , - , J 学 做 过 综 述 , 且 发 表 在 《 学 ・ 究 与 评 价 》 0 7年 第 4 术 职 业 目前 专 指 高 等 学 校 教 师 所 从 事 的 以 高 深 知 识 为 并 大 研 20 期 上 , 目为 《 术 职 业 : 内 研 究 进 展 与 文 献 述 评 》 工 作 对 象 的 职 业 , 一 概 念 已经 成 为 普 遍 共 识 , 而 只 题 学 国 。 这 因 文 章 相对 详 细 地对 1 0年 间 ( 0 6年 1 20 0月 之 前 ) 术 职 要 涉 及 大学 教 师 职 业 范 围 内 的研 究 都 可 以称 为 “ 术 学 学 业 的研 究 做 了梳 理 , 出 了这 1 列 0年 来 我 国学 者 发 表 与 职业 ” 的研 究 , 样 说 来 时 间 维 度 、 究 广 度 就 要 放 宽 这 研
个 标 准 是 : “ 术 职 业 ” 标 题 , 二 个 标 准 : 然 没 以 学 为 第 虽 有 以“ 术 职业 ” 学 为标 题 , 是 文 章 当 中 体 现 出 来 是 基 但 于 “ 术 职 业 ” 背 景 所 做 的研 究 。 学 的

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研究进展及不足

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研究进展及不足

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丰硕,学者们在国内 外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 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学者们还积极开展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探索职业教 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03
研究方法与手段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文献中涉及的职业教育理 论和实践经验,为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研究进 展及不足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研究成果及不足 • 结论与建议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1 2 3
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学科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 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需要加强 研究方法的创新。
职业教育学科研究领域广泛,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仍需 拓展。
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需要进一步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建议
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探索学科规律和发 展趋势。
政策研究
学者们从政策层面出发,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 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职业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对接、 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等。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学者们积极探 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模式 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课程与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

职业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

步 发展 的瓶 颈何 在? 文 章在理 论 研 究和 实地 调研 骨干教师 ,了解 了职业教 育发展 的现状 ,走访 了职业
的 基 础 上 展 开 了深 入 的 探 讨 , 并 提 出 了相 应 的 解 决 教育主管 领导 、职教专家 、学者 ,并深入相关企业单 案 。
关 键 词 : 职 业 教 育 ;瓶 颈 问题

相 关资料 显示 ,2 0 0 0年至 2 0 0 7年 ,国家对职业
教 育 的资 金投 入 总量 增 加 了不少 ,但 职业 教 育的 经 费 占总的教 育经费支 出的 比例 却有所下 降。 以 2 0 O 7 年 为例 ,当年 国家预算 内财政 拨 款 中普 通 高等 教育 和高等职业教育 的比重分别 占 2 . %和 9 3 03 . %, 占高 等教育 “ 半壁江山” 的高等职 业教育在 经费拨款 中比
更 明显 。 到重要 的作用 。
4. 立 心 理 危 机 干 预 体 系 建
三 、解 决 新 生 心 理 问题 的对 策
1 开展新 生心理 普测 ,做 好后 续调查工作 .
新生 心理 普 测是 高校 心理 健康 教 育工 作 的重 要 内容 之一 ,开展 新生 心理 普 测 能较快 地 掌握新 生 的 心理健康状 况,并初步 建立新生的心理档案 。心理 普 测 的后续 工 作很重 要 ,对 于存 在严 重 心理 问题 的学 生进 行逐一 面谈和 间接 了解 ,并进 行追 踪 。
入 学 初心理 健 康知 识 的宣 传对 于提 高大 学 生心 大 学 学报 ,2 0 , 1 ( 0 :9 -9 . 0 9 1 ) 4 5 9 理健康 意识有重 要的作 用 。通过 开展新 生心理 讲座 、 [] 徐 微 . 立 学院 学 生心 理 健康 状 况 及思 考 [] 襄 樊 学 院 5 独 J. 开设 心理 选修 课 、 印刷心 理健 康手 册 、宣 传栏 、校 学报 ,2 0 ,2 ( ) 3 1 4 0 6 7 6 :1 - . 0 O 报 、校 园网络 、展 板 等途 径进 行心 理健 康 知识 的宣 [] 李 军 . 析 高校 学生 的 心理 健康 教 育 [] 吉林 省 经 济 管 6 浅 J. 传 。心 理 健 康 知 识 的 宣 传 不 仅 帮 助 学 生 实 现 自我 认 理 干 部 学院 学报 ,2 0 ,2 ( ) 4 5 O g 3 5 :1 -1 . 0 0 识和 自我 管理 ,而 且 为 日后 遇 到心理 问题求 助 心理 [] 高玉梅 . 7 大学生心理 问题工作 方法探析 [] 坊师 范 J 廊 学 院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0 9 5 ( ) ,2 0 ,2 6 :¨ 7 l 8 - 1. 咨询 做 好 了铺垫 。 由于 及 时的宣 传 工作 ,让 更 多 的

教师职业压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师职业压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师职业压力国内外研究现状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和压力源,这些压力源可能来自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特点、学校特点等多个方面。

教师职业压力的存在,不仅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绪。

国内外对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进展。

在国内,许多研究关注教师职业压力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发现教师职业压力会对教育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压力会降低教师的教育投入和教育质量。

同时,教师职业压力还会对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产生影响。

另外,也有研究关注了教师职业压力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一个调查研究发现,工作压力、薪酬和职业发展机会是影响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在国外,研究者也对教师职业压力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压力会对教学行为和学生表现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行为和离职意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研究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国内外现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首先,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压力的分类和测量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多维度特点。

其次,还需要研究教师职业压力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教育效果、教师教育背景和学生学业成绩等。

最后,还可以研究如何减轻教师职业压力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只有深入研究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和影响,才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经验与政策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经验与政策
第五,大力加强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 入力度,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
➢ 一是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 推动各地制定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同时,引导、调动企业和社会 的多元投入。
14
一、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进展
➢ 二是完善学生助学政策。全面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城市 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 金,促进教育公平。 ➢ 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近500亿元, 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和高素质师资。
22
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思路
三要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立德树人 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人 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产服务一线 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人 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出席由中国财政部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
办的职业教育研讨会。这次会议将从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的角度,交流亚太地区相关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政策, 共商发展大计,这对于推动亚太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 社会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对会议 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的中外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向各位关心支持中国职业教育的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一、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进展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 中国职业教育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进一步 加快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步伐,整个事业呈现欣欣向 荣的局面。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源质量 逐年下降 ,中职教育在 几乎取消分数 线的情 况 下 , 招 生 仍 然 十分 困 难 ;在 经 费 投 入 方 面 , 普 高 和 中 职 的 投 入 极 不 平 衡 , 中职 学 校 的 经 费 主 要 靠 收 取 学 杂 费 来 维 持 运 转 ,这 些 负 担 被 转 移 到 学 生 身 上 。 因此 我 国职 业教育 的发展 还处于初级 阶段 ,许多经验还有 待 职业 教 育是 教育 与 经 济最 直 接 的结 合点 ,职业 总 结 ,存在 的 问题 也需 要进一 步思 考和解 决 。 教育 培养 的 应用 型 、 技能 型人 才 无须 适应 就 可 以直 接 从 学 校 走 向工 作 岗 位 。 目前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有 巨 大 的空间 ,是培养 初 、中级和 高级 “ 蓝领 ” 的摇 篮 , 中 国社 会 自古 以来 重道 轻器 ,现实 中 “ 重文凭 , 是 终身 教育 的 重要 形 式 ,必 须坚 持学 历 教育 和 职业 轻技能” 的社 会观念和思维 定式 ,根 深蒂固地存在 于 培训并重 ,坚持打好基础 与培养 技能并重 ,坚持提高 国 民之 中 ,以至于认为职 业教育是差 等生教育 。对 技 文化 水平 与培 养基 础素质 。
to e eo m e tp e e tst ai n hi a re p u d h o aina d c to o h e eo me to er in d v lp n r s n iu to ,t sp pe x o n st ev c to le u ain f rt e d v l p n ft i h
( 接 第 41页 ) 上
( )课 改思维方法偏失 ,课 改执行简单化 、形式 2 二 . 改 变 “ 作为 ”和 “ 不 乱作 为 ”现 象 的 化 。 目 前 课 程 改 革 遵 循 简 单 性 思 维 设 定 确 定 的 、 局 对 策 部 的 、孤 立 的 改革 目标 与方 案 ,制定 线性 化 的 课程 ( 1)教 育行政 部 门 出台职业 教育 课程 改革相 应 改 革 决策 与 方法 ,从 而 造成 课程 改 革 实践 中普遍 混 评价 、检验 标准。 ( 2)各教育行政 主管部门加强对职 乱 躁动 的局 面 ,显 然 把课 程 改革 简 化为 一 系 列指 向 业教育课程 改革的监管和指导力度 。( )学校重视教 3 某 一个 别 层 面 的改 革 项 目,不 仅使 课程 改 革 的指 导 师 职 业教 育课 程 改革 能力 的培训 和 课改 积极 性 的激 思 想难 以落 到实 处 ,扭 曲 了课程 改 革 的整 体性 、系 发 ,提高教 师参加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 4)集 中社会 统性 原 则 与 逻辑 性 ,具体 地说 ,课 程 改革 不 仅仅 是 职业教育 资源进行课程改革 。一方 面 ,要 充分利用校 单 纯 的教 材更 换 问题 ,也 不 只是 教学 方 式 与手 段 的 外 的社会 资源 以立法 的形式 鼓励企业 参与 职业教 育 , 改变 问题 。 作为 带有 全 局性 、整 体性 品质 的职 业 教 主动 提 出人 才 需 求并参 与 职业 教 育 的课程 开 发 。另 育 改 革 , 课 程 改 革 涉 及 课 程 观 、 教 学 观 、 学 生 观 、 教 方面 ,教 育主管部 门应 以行业 或区域为基准 ,组织 师观 以及 课程 教 材管 理 制度 、考 试 制度 、评价 制 度 或 委 托 中 间 机 构 进 行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开 发 , 并 颁 布 相 等各 个 方 面 的转变 与 改 革 ,是 一 项 十分 艰 巨 的 、复 关 的最 低课 程 标准 。 而对 于一 些 尚不 能推 行 的课程 杂 的系统工程 。任何将 职业教 育课程 改革简 单化 、形 标 准 的 专 业 和 课 程 ,可 以 参 照 相 关 职 业 资 格 或 行 业 式化 的做 法 与 行为 ,都 将使 课 程 改革 适得 其 反 ,甚 标 准 进 行 规 范 。 也 可 组 织 相 关 区 域 的 职 业 院 校 联 盟 至导致失败。 进 行 职教 课程 联 合 开发 与推 广 ,将 课 程开 发 的层 次 ( 3)教 师 课 改 能 力 有 欠 缺 。 广 大 教 师 平 时 只 是 从 单个 职业 院校 提升 到行 业 区域的水 平 。 应 付 于 上 课 和 其 他 事 务 性 工 作 , 未 与 时 俱 进 , 没 有 加 强 课 程 改 革 方 面 的 学 习 , 课 改 能 力 确 实 有 所 欠 参 考 文献 : 缺 。有 些 职 教工 作 者 知道 目前很 多 专业 课 程结 构 不 [】 范雪蕾,钱坤 . 1 高等职 业教 育课程 改革存 在问题 及对策 合 理 、课 程 内容 缺 乏 实用 性 ,但是 却 无力 去 改变 这 [】教 育与职业 ,2 I ,( 1 . J. 0 I 1) 种 现状 ,或 者说 不 知如 何 改变 现 状 。 另外 影 响教 师 [ ] 于申申. 2 关于学分制下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 考 [] 辽 宁 农 业职 业 技 术 学院 学报 ,2 1 , ( ) J. 01 1. 进 行 课 改 的 客 观 因 素 也 确 实 存 在 , 许 多 教 师 承 担 着 繁 重 的 教 学 任 务 , 这 也 是 课 程 改 革 的 阻 力 。 课 程 改 [] 石 光 耀 . 苏省 淮 安 市 “ 二 五 ”中等职 业教 育课 程 改革 5 江 十 革 涉 及 课 程 体 系 的 重 新 设 置 、 课 程 标 准 的 重 新 编 的思 考 [] 中国职 业 技 术 教 育 ,2 1 ( 4 . J. 0 1 1) [] 张 学 召 ,谢 敏 . 业 教育课 程 改革应树 立 的新理 念 [ . 4 论职 J ] 制 、教 材 的重 新 编 写等 问题 ,其 中每 一 个环 节 都 需 要 教 师 付 出 大 量 的 劳 动 , 但 是 职 业 学 校 许 多 教 师 的 中 国教 育 发展 研 究杂 志 ,2 1 , () 0 8 . 0 周 课 时 数 工 作 量 非 常 大 , 因 此 不 改 变 客 观 条 件 想 让 []王 霞. 5 浅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 学周刊: , 00 (0 . J. ^ 2 1,1) 教 师 花 太 多精 力进 行 富 有职 教 特 色 的课程 改 革确 实 [ ] 郑在柏 . 6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困境解析——基于课程改革实 有很大难 度。 践 的若干 体 会和 思 考 [ . J 江苏教 育: ] 职业教 育 ,00 () 2 1 ,7 .

“十一五”职教学科规划课题研究的突破、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职教学科规划课题研究的突破、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括 了 “ 一 五 ” 间 职 教 科 研 的 重 要 成 果 和 进 展 情 十 期
职教科 研 机构 和专 家在调 研 中认 为 .十一 五 ” “ 规 划期 间 , 教科 研 取得 的重 大突破 和进 展有 : 职
( ) 业教 育 基 本 理 论 研 究 形 成 权 威 认 识 。 一 职 解 决 了一 个 从 无 到 有 的 问题 从 “ 五 ” “ 五 ” 问 . 关 职 业 教 育 的 基 本 九 到 十 期 有 理论 研究课 题 虽然在 不 同程度 上有 所 涉及 . 一直 但
理 论 经 纬 LU I W I IN J G E L N
“一 ” 教 科 划 题 究 突 特 及 在 问 十 五职 学 规 课 研 的 破、点 存 的 题
口周 凤 华
摘 要 : 章 通 过 调 查 一 批 职 教 科 研 机 构 和 学 科 专 家 . 结 了 “ 一 五 ” 间 职 教 科 研 的 重 大 突破 和 进 文 总 十 期
“ 二 五 ” 规 划 学 科 调 研 课 题 组 x  ̄ 国 的 职 教 科 研 十 - , j
贡 献 在 调 研 中 我 们 发 现 . 些 省 份 的 教 育 研 究 机 某 构 专 职 从 事 职 教 研 究 的 人 员 才 两 三 名 . 至 只 有 一 甚
名 . 他 们 也 承 担 了 数 量 不 等 的 国 家 规 划 课 题 以及 但
展 . 析 了“ 一 五 ” 间 职 教 科 研 的 主 要 特 点 以及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 分 十 期
关 键 词 : 十 一 五 ” 职 教 学 科 ; 划 课 题 ; 破 ; 点 ; 题 “ ; 规 突 特 问 作 者 简 介 : 凤 华 ( 9 4 ) 女 , 南 益 阳人 , 育 部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中 心 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育 学硕 周 17一 , 湖 教 教

职业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以200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为例

职业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以200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为例

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表 明, 目前职业教育研 究方法以定性研 究为主 , 定量研究比重很小 ; 定量研 究( 定量 含 结合 ) 大部分使 用二手数据, 而且统计分析 多以百分数为主。建议加强职业教育的定量与实证研 究, 提升职业教 育科 学研究水平 。 关键词 : 职业教育; 究方法 ; 研 定性研 究;定量研 究; 定量结合研 究
为止 ,还未见有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方法现状进 办法 , 从定性 、 定量和定性定量结合( 简称“ 定量结
行比较全面的专 门研究 。为此, 笔者拟通过文献调 合”三个维度进行划分。 中, ) 其 定性研究主要指用
收 稿 日期 : 0 9 0 —2 2 0 ~ 3 1
作者简介 : 何文明(97 )男 , 16- , 湖南攸县人 ,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 院职成教研究室主任 , 中国职教学会 科研工作 委员分理事 , 主要研究方 向为职业教 育理论 、 中等职业教育 。
题, 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法 的使用现状 、 特点及存在 的问题 , 为提高职业教
的变化 ( 括研 究 者思 想方 法 的变化 和 研究 中使 育科 学研 究水平 提供参 考 。 包 用具 体方 法 的变化 )是 教 育研 究取 得突 破性 进 展 的一个 必 要条 件 , 究 越深 入 , 研 对研 究方 法 的要 求 也越高 。”1 【 1 另一方 面 , 研究方 法也 是衡量 一 门学科
二 、 究方法 研
( ) 究对 象 一 研
本研究以具有重要学术代表性的人大复印报
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任何一 门学科要取得其独 刊资 料《 业技 术教 育)0 8年 l 1 全文转 载 职 )0 2 一 2期
立 的地位 , 须要 有 自己的研究 规 范 。“ 必 职业 教 育 论文为研究对象。 0 8 20 年该杂志共转载 国内 5 种 3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现状省思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现状省思

的研究 成 了理论 界 关注 的焦点 . 对 职业 教 育学研 如
究 对 象 、 研 究 范 式 以 及 理 论 体 系 构 建 等 方 面 的 探
讨 。 方 面 论 文 和 著 作 主 要 有 : 大 源 的 《 业 教 育 这 姜 职
学 基 本 问 题 的 思 考 》[ 业 技 术 教 育 , 0 6( ) 职 20 1 、 ( ] 周 明 星 的 《 业 教 育 学 对 象 、 系 与 范 式 的 反 4) ; 职 体
的 《 国二 十 年 来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研 究 的 进 展 及 其 问 中
题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0 0( ] 杨 绪 利 的 《 国 『 2 0 2) , 我
《 国 职 业 教 育 学 科 建 设 :使 命 与 方 略 》[ 等 教 育 我 高
研 究 。0 8 3 ]唐 林 伟 的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业 教 育 20 () , 职
信心危 机 。 外 部 因素 而言 , 对 社会 转 型大 背景 。 就 面 职 业 教 育 理 论 对 实 践 的 解 释 力 面 临 着 前 所 未 有 的
挑 战 职 业 教 育 自身 “ 流 教 育 ” 现 实 也 必 然 影 响 二 的
职 业 教 育 的 学 科 地 位 ; 学 科 理 论 而 言 , 题 中 心 就 问 导 向 的 研 究 范 式 却 不 能 真 正 解 决 社 会 转 型 期 职 业
的阶段 性成 果 。
中 图 分 类 号 : 1 G7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1 2 0 ) 8 0 1 0 1 0 — 5 8( 0 9 2 — 01 - 5
自上 世 纪 7 0年 代 末 起 . 当 代 中 国 职 业 教 育 学

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简介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和职业水平上不断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并推动教育改革。

本文将探讨当前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趋势。

研究现状定义与理论基础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有多种定义,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和技能方面;(2)态度和价值观方面;(3)自我反思和职业发展方面。

在这些方面,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推进教师专业化。

国内外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例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关专门领域知识、课程设计与评估等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些学者着重研究了教师职业认同、教育价值观等问题。

同时,一些国内外的调查和案例分析也为教师教育专业化提供了实证支持。

研究方法与工具为了全面研究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工具。

其中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此外,一些学者还运用模型构建、统计分析等技术来解决复杂问题。

趋势分析教师继续专业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知识更新的迅速推进,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新挑战。

因此,未来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将更加强调继续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来促进教师的学习和成长。

整体素质与跨学科合作在未来,教师教育专业化将逐渐从单一角色向整体素质转变。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与技能,他们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合作等能力。

这将带来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数字化教育与人工智能随着数字化教育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未来教师教育专业化也需要与之相适应。

教师需要掌握使用技术的能力,并了解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提供个性化和有效的教育。

教育改革与政策支持未来,教育改革和政策支持将成为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相应政策,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训机会、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措施。

结论当前,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职业教育学科研究进展及不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教育理论大量输入中国。

1901年,罗振玉发起、王国维主编的《教育世界》第9、l0、11号,连续刊载日本文学士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

[1]这是我国译述西方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对西方教育理论书籍的引介与植入有开启之功。

从此,引进与译介西方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的论著或教材呈勃兴之势。

职业教育学科的第一本著作《职业教育论》(朱景宽编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就是在此背景下应时而生。

然而,据笔者了解,目前教育学界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研究成果可谓是凤毛麟角!笔者尝试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述评,希冀能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兴趣和关注。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滞后据侯怀银博士统计,我国教育学界对教育学科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

这些关于学科研究的最早成果涉及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分别如下[2]:教育学方面,雷尧珠的《试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2期);教学论方面,董远骞的《中国近代教学论教材编写史略》(《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1期);教育史方面,蔡振生的《近代译介西方教育的历史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教育管理学方面,张济正的《我国教育管理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3期);比较教育学方面,李其龙的《中国比较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外国教育资料》,1983年第1期);教育心理学方面,张爱卿的《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3期)。

令人遗憾的是,上个世纪末,教育学界仍没有对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导致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问世。

据笔者掌握的现有文献资料来看,2000年《教育与职业》第7期发表杨绪利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一文,是目前教育学界关于职业教育学科方面最早的研究成果。

因此,可以说,职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相对于教育学其他一些分支学科而言,其研究比较滞后,直到本世纪的头十年才开始有少量的研究涉猎。

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概况笔者阅读发现,搜集到职业教育学科方面的文章,只有8篇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相关,具体分述如下:杨绪利的《现代职业教育学形成的标志》[3]是笔者目前查阅到最早关于职业教育学科方面的文章,他认为20世纪初现代职业教育学科开始逐步形成,我国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868一1940)、黄炎培(1878一1965)等代表人物均已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理论,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从学理上说明现代职业教育学科的独立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现代性是现代职业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李向东的《职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一文追溯职业教育的起源,介绍世界一些著名教育家对早期职业教育的认识。

该文认为,19世纪末期至二次世界大战是职业教育学的确立期,并提出了职业教育学形成一个学科至少要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两个标志性条件,并指出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并强调尚需对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和多样化、现代化。

作者简明扼要地从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职业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职业教育学的完善和发展来考察职业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李兴军的《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的代表——读何清儒〈职业教育学〉》[5]一文,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者何清儒撰写的第一本以“学”字命名的《职业教育学》的内容从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职业教育的分类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教育专业(科目)设置、课程、实习、师资这些实践教学问题,职业补习教育方面的内涵、组织、教材、指导、考核问题,特殊职业教育包括职业训练与劳工教育、女子职业教育、军队职业教育、残疾职业教育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让我们了解到该书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实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史上典型的著作。

米靖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探索》[6]一文,作者首先从近代“职业教育”一词在中国出现到真正取代“实业教育”以及查阅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前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书目来反映这30余年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概况。

其次,以朱元善译述的《职业教育真义》、庄泽宣的《职业教育概论》和《职业教育通论》、何清儒的《职业教育学》这四本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原理书籍为文本介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原理的发展脉络。

第三,通过中国学者对国外职业教育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与引介来反映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学学科的发展。

最后,从重视职业心理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强调职业指导为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职业补习教育学应为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有机组成来探讨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分化与发展的特点。

宫雪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原理”专著述论》[7]一文是典型的文本研究,作者“选取其中影响较大、体系较为完整、内容较为全面且具有代表性的8本著作”来“对20世纪上半叶职业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把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划分为引进、翻译西方职业教育著作(1900-1926)和国人自行编著职业教育著作(1926-1950)这两个历史时期。

其次从研究范围的广泛、概论—专题研究”型的结构体系、类型”与“形式”的篇章编排来以及参考文献的统计分析来说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著作既受西方影响极大,但又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这一总体特征。

最后就所选的文本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职业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安蓉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心理学研究回顾》[8]一文,说明职业心理学的研究性质、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及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心理学完全移植西方职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状况。

作者分别从六方面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心理学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

首先,以心理学为视角,通过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来构建职业心理学基本体系;其次,进一步以职业心理学为视角,对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测量的职业性向、职业的职务研究和工作分析、职业心理健康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职业培训中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心理这些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职业指导研究是职业心理学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宫雪的《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制度构建研究》[9]一文,首先明晰学科与职业教育学科、学科制度与职业教育学科制度的概念。

其次从职业教育思潮兴起,促进职业教育理论本土化以及政府采取措施,推进职业教育制度化这两方面来介绍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背景。

接着是从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框架来探讨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内部制度的初步形成。

最后从学术团体江苏教育学会成立的职业教育研究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和学术期刊《教育与职业》的创办说明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外部制度的发展。

通观全文,作者从学科制度化进程的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马君的《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10]一文回顾了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经历了肇始起步、停滞徘徊、复兴重建、成型发展和成熟反思这五个阶段,并就中国学者对“职业教育学”以及它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的探讨进行了梳理,在反思的基础上对今后我国职业教育学独立性学科制度化、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建设路线的选择以及加强中介研究等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前瞻与展望。

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研究的不足与学术展望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对于其他一些分支学科而言,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没能引起教育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其研究进度的滞后,研究成果单薄,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应当正视这些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进行一些学术展望。

1、已有研究的不足。

纵观已有文献,可以看出这些研究成果相对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在教育学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也是亟待加强的。

毫不讳言,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已有的成果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足。

首先,关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直到本世纪的头十年才开始零零星星地出现,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至今依然十分匮乏。

在教育学的“族谱”里,职业教育学作为这个“系谱”的重要一员,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其次,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当中,虽有涉及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职业教育学科方面,但内容非常有限。

再次,虽有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少量著作为研究对象,但区区几个文本难以较好地反映其学科发展的特点和全貌。

最后,虽有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进行专门的探讨,但这些文章依然显得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能很好地揭示此期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规律。

2、研究的学术展望。

关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是毕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我们应该充分地肯定和褒扬已有的研究成果。

同时,笔者相信这些成果将会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

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笔者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点加强:一是加大对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学科发展问题的研究,深层次挖掘此期相关教育家对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二是在研究内容上对此期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形成的历史分期、职业教育学科的特征、职业教育学科的制度、职业教育学科的体系等进行专题的研究;三是增强比较的意识,对比分析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同期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寻求该时期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独特品性;四是寻求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打破常规模式和定向思维,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透过新的视角(如学科的学术史、学科规训制度等)来进行研究。

总之,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将有助于我们填补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空缺,把握研究的新动向和理论发展的新脉络,希冀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使之对当今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有所裨益和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