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练习题 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练习题  附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6、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卖炭翁》白居易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2、《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5、《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

6、《卖炭翁》中最能揭示宫市霸道不公、公开掠夺本质的诗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3.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6.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的诗句是:,。

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送友人》李白1.《送友人》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

”2.文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

”3.《送友人》中,诗人用比喻手法,表达对友人漂泊生涯深切关怀之情的句子是:,。

3.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5.《送友人》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1、上阕描写深夜院景色的句子是:,。

2、描写词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的句子是:,。

5、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句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习题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习题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号阅读感悟TT4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如下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a rCrt “ 〃不口。

(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⑶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5. [16某某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如下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外表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竭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如此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

6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如下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通过尾联分析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写战争场面,请加以赏析。

7. [16某某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如下问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⑴“前朝”。

(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 [16某某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如下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

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第二问,理解诗句情感。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阅读李清照《渔家傲》,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8.这首词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感慨国难当头,诗词文章无用武之地。

9.请你结合词句谈谈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

【答案】8.学诗谩有惊人句。

9.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所描绘的梦幻境界丰富多姿,使人神往。

词风豪放雄壮。

【解析】【分析】8.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语句的分析能力。

先翻译为现代汉语,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我告诉天帝,自己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也是空无一用的。

诗句中用“嗟”“谩”,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表达了词人慨叹自己生逢乱世空有诗才的不幸以及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愤懑。

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体会能力。

解答时,必须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找到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情感,在此基础上,仔细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写作技巧。

这首词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写进词中,使梦幻和真实、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

这首词借梦境中与天地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词作通过记梦,展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抒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四首)训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四首)训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四首)训练测真题及答案(诗四首)训练测试1.下面各组中加粗字的注音、释义和句中字形无误的一组 ]。

A.晨兴理荒秽〔huì〕,戴月荷〔hé〕锄归。

B.大漠孤烟直,长河〔黄河〕落日园。

C.征蓬出汉塞〔sài〕,归雁入胡天。

D.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

2.以下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荷锄:扛着草木长:丛生B.孤烟:烽烟长河:黄河C.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无时:随时D.腊酒浑:浑浊候骑:等候骑兵3.以下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此句说明诗人不特长种田。

〕B.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表达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描绘了两幅美景: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

〕D.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快到节日了村里很热闹,村民因家贫而衣着简朴,但村民的感情很真挚。

〕4.理解以下诗句的意思。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译为:5.按要求默写诗句。

〔1〕(游山西村)中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严峻、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归田园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作者强烈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使至塞上)一诗中的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作者对故土无限留恋,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含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新人教版(含试卷)

24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 春望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在《春望》中曾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lú) 车马喧.(xuān)搔.更短(sāo) 不胜簪.(zān)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2)问君何能尔.尔:如此,这样(3)悠然..见南山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4)山气日夕....佳山气:山间的云气日夕:傍晚(5)浑.欲不胜簪浑:简直4.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2)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5.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风筝、书法、二胡、诗词等),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句子。

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

6.(枣庄中考)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的一项是()1.选出对这首词理解有误..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答案】A【解析】【详解】A. 这首词写的是“梦境”,词人想象着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不是实写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时的情景。

故选A。

二、诗歌鉴赏阅读《渔家傲》,完成题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有理想有才华但是得不到施展,找不到出路,所以做如此感想。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复习题1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复习题1

第六单元古文复习1三峡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 啸.( ) 溯.( )漱.( )嶂.( ) 襄.( )奔.( ) 属.( )2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绝.多生怪柏(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 ,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 ,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5.解释下列词句:①重岩叠嶂:②素湍绿潭:③清荣峻茂:④林寒涧肃:⑤沿溯阻绝: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四首》同步练习一、填空1、陶渊明,名,字,号,(朝代)著名诗人。

2、李白,字,号,是 (朝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3、王维,(朝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陈与义,(朝代)诗人。

二、诗词填空1、种豆南山下,。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2、单车欲问边,。

,都护在燕然。

3、,来从楚国游。

月下飞天镜,。

4、洞庭之东江水西,。

登临吴蜀横分地,。

,三年多难更凭危。

,老木沧波无限悲。

5、《归园田居》中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6、《使至塞上》中作者用比喻来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中作者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图的诗句是:,。

8、《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表达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9、《渡荆门送别》的颔联是:,。

三、回答问题1、《归园田居》中作者的“愿”该如何理解?2、《使至塞上》颔联作者既言事,又写景,对文中“征蓬”、“归雁”两个意象应该如何把握?3、《渡荆门送别》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

4、《红楼梦》香菱学诗一回中,香菱说,《使至塞上》颈联“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结合你的理解对这一句加以赏析。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道狭草木长②燕然③腊酒浑④鸡豚⑤荆门⑥仍怜故乡水2.解释加粗词。

①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③但使愿无违:④长河落日圆:⑤江入大荒流:⑥云生结海楼:⑦从今若许闲乘月:⑧拄杖无时夜叩门:3.填空。

①《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②《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 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③《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④《游山西村》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0)

【分析】61.此题考查学生描述诗句画面的能力。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注意不能翻译诗句。

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是: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

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像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6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

这类题型,先读懂诗歌,再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关键的字词等方面来理解即可。

北宋灭亡,李清照逃到南方之后,丈夫去世,自己无家可归,感到人生渺茫,这首词就是写于那个时候。

“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子胥“吾日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谩”,空,徒然;“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结合分析答题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钢雀春深锁二乔。

63.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动态画面。

64.“东风”一词语义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3.示例:我手拿折戟在江边碎石上来来回回地磨着,用水轻轻洗去戟上的锈迹,仔细地辨认着它的朝代。

64.东风一指自然界的东风,也暗指成功的机遇。

【解析】【分析】63.本题考查对诗歌画面的描绘。

描写诗歌画面,要在理解诗句原意的基础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开合理想象。

结合前一句“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拿起磨光洗净的断戟,辨认出是三国孙权、曹操交战时遗弃的兵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1)

角度,做一赏析。

(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角度一,意境雄浑。

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营造意境,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角度二,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

角度三,感情浓郁。

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诗句的赏析,可以从所表现的意境、所用修辞、所表达的感情三点中选取一项进行分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压,原义是从上面加力。

词句中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运用夸张、想象等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一定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黄金台”是用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要点明使用典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点睛】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9.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70.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答案】69.示例一:“破”字用得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_课外诗词诵读_复习试题(含答案)(1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_课外诗词诵读_复习试题(含答案)(1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1)根据词的内容填写下列空格。

词人晏殊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亭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和_ ________ 等_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 )本词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是千古名句,试对其做简要分析:___________ 。

__【答案】(1)夕阳落花归燕(2)两句词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对年华易逝的感伤之情,(或“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感情深厚,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提炼诗词意象的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理解词句意思可知,词人上片选取“旧亭台”“夕阳”等意象,下片选取“落花”“归燕”等意象,组合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赏析。

题目没有规定赏析的角度,所以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归燕”这个意象,写出了旧燕归来的景象。

借描写春光,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还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03.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轻松典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的所见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绿水芳草、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得西湖的幽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姓名:组别:成绩:一、三峡(2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加横线的词。

(6分)⑴略无阙处()⑵或王命急宣()⑶虽乘奔御风()⑷属引凄异()⑸不见曦月()⑹素湍绿潭()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

(6分)⑴A、哀转久绝 B、绝巘多生怪柏 C、沿溯阻绝⑵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屠自后断其股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分)5、指出文章第二段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5分)二、短文两篇(25分)(一)答谢中书书(9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3分)⑴晓雾将歇()⑵沉鳞竞跃( )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测测你的鉴赏力,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你认为写出了山川之美的语句,并注明作者。

(4分)(二)记承天寺夜游(16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8)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8)

A.这首七言律诗采用白描手法虚写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首句中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局势表现了出来。

C.第五、六句中“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霜重鼓寒”营造出浓郁的被撞气氛,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D.最后两句诗运用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_______”。

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颇享盛誉的_________主义诗人。

【答案】(1)A (2)“鬼才”或“诗鬼”,浪漫【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而本诗首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第三四联则引用典故,所以,本诗并未运用白描手法,故A错误,选A。

(2)李贺(791-817年),字长吉。

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故称他为“鬼才”或“诗鬼”。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9.下面赏析《望岳》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绵延不尽、高耸入云。

B.颔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上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期末复习题(word版有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期末复习题(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25 诗词五首》期末复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饮酒(其五)》一、基础知识1.《饮酒(其五)》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写的一首诗,该作者字_________,名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__, 自称______________。

诗人。

有《陶渊明集》。

2.解型默写。

(1)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酒》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诗歌阅读(一)阅读《饮酒》,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饮酒(其五)》是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C.“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景物描写。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回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4.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浣溪沙》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此句中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B.“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为天然对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悟。

D.本词描写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徘徊于小园中的词人等,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心情愉悦的氛围。

2.下列对《采桑子》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的一项是()A.上阙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总摄全篇,点明颗意,直抒赞美之情。

B.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提、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C.下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三、四句以静衬动,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西湖的动态美。

D.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3.下列对《相见欢》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4.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容上说,“常记”一词表现出作者非常怀念当初的美好生活,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B.“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姓名:组别:成绩:一、三峡(2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加横线的词。

(6分)⑴略无阙处()⑵或王命急宣()⑶虽乘奔御风()⑷属引凄异()⑸不见曦月()⑹素湍绿潭()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

(6分)⑴A、哀转久绝 B、绝巘多生怪柏 C、沿溯阻绝⑵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屠自后断其股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分)5、指出文章第二段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5分)二、短文两篇(25分)(一)答谢中书书(9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3分)⑴晓雾将歇()⑵沉鳞竞跃( )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测测你的鉴赏力,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你认为写出了山川之美的语句,并注明作者。

(4分)(二)记承天寺夜游(16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4分)⑴解衣欲睡⑵相与步于中庭⑶念无与为乐者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全文没有一处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

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4分)⑴⑵理由: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阅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6分)三、观潮(18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6分)⑴天下之伟观也⑵吞天沃日⑶如履平地⑷人物略不相睹⑸则一舸无迹⑹皆批发文身2、作者用十分简练的笔墨描绘了钱塘江潮汹涌而至的壮观景象。

分别用“”、“”等比喻写其状态、色泽;用“”写其声音之大;用“”写其气势壮,令人叹为观止。

(6分)3、文章最后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人之多?作者以此来表现什么?(6分)四、湖心亭看雪(20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给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4分)⑴拥毳衣炉火⑵与余舟一芥。

(3)强饮三大白(4)客此2、翻译句子。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西湖佳景,领略的人很多,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

可本文又为何写得别有风神韵味呢?请说明原因。

(4分)4、舟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5、仿照示例,选择下面⑴⑵句中加点的字一个点评、品味。

(3分)示例:湖中人鸟声俱绝点评:一个“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⑴独往湖心亭看雪⑵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点评:五、诗四首(每空一分,共12分)(一)归园田居(其三)1、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诗句是: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主旨句)的语句:3.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二)使至塞上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并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的的名句:(三)渡荆门送别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2.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3.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四)登岳阳楼(其一)1、从历史角度介绍岳阳楼,并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满腔愁绪的诗句是:2、概括作者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漂泊颠沛的逃难生活,抒发诗人离乡背井、忧国伤时的愤懑和感慨的诗句是:3、运用双关的修辞,借眼前之景,隐喻社会现实和诗人饱经沧桑、身心交瘁、未老先衰的境况的诗句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三峡》1、⑴同缺,中断⑵有时⑶即使⑷连续⑸日光,指太阳⑹急流或急流的水2、⑴A、小时B、极C、断⑵A、在B、如果C、从3、⑴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富有趣味。

⑵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⑶至于夏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从山和水两方面描写的。

山:连绵不断;水:从四季的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来写水。

5、略二、《短文两篇》(一)《答谢中书书》1、⑴消散⑵争着⑶参与,这里指欣赏2、从康乐公以来,不再有能欣赏这些奇景的人了。

3、提示:可以从视角的变化、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感官运用等方面,抓住特点,谈一点即可。

(二)《记承天寺夜游》1、⑴解开(脱、脱下)⑵漫步、走、行走⑶考虑、想到⑷只2、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3、⑴“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⑵“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

⑶“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同,命运相同。

4、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竹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

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三、《观潮》1、⑴景象⑵用水淋洗(淹没)⑶踩、踏⑷几乎、差不多⑸船⑹画花纹2、玉城雪岭、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3、一是写“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满眼都是穿戴华丽的游人,多得“车马塞途”;二是用“饮食百物”的价格高出平时的几倍;三是“僦赁看幕”爆满,到了“虽席地不能闲”的情况来反衬观潮人之多。

作者的目的是以此来反衬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

四、《湖心亭看雪》1、⑴cuì鸟兽的细毛⑵jiè小草,这里指细小、微小2、略3、因为作者写的西湖雪景,不仅仅是写雪景,是写看雪景,而且是深夜坐着小船看雪景,别有风神韵味。

4、通过舟子的话衬托自己痴于赏景适性,是以“痴”自负;舟子说更有“痴似相公者”,实际是作者写自己乘兴而往,尽兴而归,飘洒超脱胜于亭上拥炉对饮者。

5、⑴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⑵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做着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五、《诗四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