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人才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人才机制(上)
美国的人才机制包括本国人才的培养、国外人才资源的吸纳和利用及人才的合理使用三个部分。这一机制不仅使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而且确保了科技领先优势,并使美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
人才的培养
本国人才的培养是美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最主要方面。为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人才,美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把教育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
美国政府视教育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关键。1983年,美全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应将教育放在"本国议事日程首要位置"。布什总统上台不久,就召集由50个州的州长参加的全美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美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六点战略目标。克林顿总统上台后,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中,教育领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美国政府的头等大事是确保每个美国人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由于美将发展教育视为国策,对教育的投入十分巨大,州政府税收有40%左右用于教育。美国年教育投入达35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多的国家。
(二)扶持大学发展,使大学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美现有高等学校3400所,其中国家级大学228所,在校大学生2500多万。为扶持高等教育的发展,早在19世纪下半叶,联邦政府就以拨地等方式鼓励兴办农工学院,有关高等教育的联邦立法几乎全都含有给予相应财政资助的条款。为促进大学基础研究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生,政府不断加大对大学的投资,更新大学的教育和研究仪器设备。政府还专门成立了调查研究社会需要的机构,以促进大学、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国家实验室人员的相互交流。大学现已成为美培养科技人才和从事研究的最大基地。目前美大学拥有全国6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近20年美所获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几乎全部为在大学工作的科学家所获,占所获奖项的90%。大学通过培养大批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科技与管理人才,为美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庞大的生力军。
(三)发展有社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早在1963年联邦政府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1990年,美又通过新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制度和资格鉴定制度。美观已建立起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和拨款进行宏观控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地方管理和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办学的独特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这一体系中,占全国高校总数40%的二年制社区学院起着重要作用。社区学院
主要面向本社区,实行开门招生,尽最大可能为社区民众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社区居民只要提供中学毕业证书或相应文件,便可申请入学,而不受性别、年龄、宗教、种族的限制。社区学院收费低廉,课程设置灵活,学生毕业后可得到准学士学位或专业证书,也可转学继续深造,攻读学士学位。社区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中最大和最有活力的一个办学层次,不仅培养了大量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者,也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后备军。
(四)重视继续教育及培训。
美国政府认为继续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将此作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从法律上保障继续教育的发展,美于1966年颁布《成人教育法》。联邦政府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须至少以其全员工资总额的1%用于雇员的教育与培训,并逐年递增。未达标的公司和机构,每年必须上交其工资总额的1%作为国家技能开发资金。为鼓励企业对员工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联邦政府还在税收政策上予以优惠,允许各个公司把教育经费列入成本,免予征税。
科技部门和企业更把继续教育看成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科技产品、确保竞争力、保持科技领先的关键,纷纷加大对雇员的职业培训力度。如IBM 公司在美国本土每年要进行130万人次的继续教育,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了全美最大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福特汽车公司每年开设2000项人才培训课程。1991年美公司技术教育、职工培训费用总额达2100亿美元。美现在每年接受继续教育者达2300万人,200万工程师中有1/4参加继续教育。
由于重视国内人才培养,美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和国民素质日益提高。目前美中学教育普及率几近100%,就业人员的平均教育时间已超过13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55%。
美国的人才机制(中)
在加强培养国内人才的同时,美国还采取各种手段吸纳、掠夺、利用外国人才资源。
(一)在移民政策方面向技术移民倾斜,放宽对各国优秀人才的移民限制。
美国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自1921年实施"移民配额法令"以来,尽量减少一般性移民,增加技术移民的比例。从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美国。1965年,美国又颁布"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
(二)增加外国技术人员赴美工作的签证名额,吸收高科技人才到美工作。
从1990年开始,美国实施H-1B签证计划。这是一种有效期为6年的临时工作签证,允许有特殊专长的外国人来美工作,每年签发万个。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国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科技公司不断向国会施压,要求增加H-1B签证数额,以解决高科技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1998年,美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将1999年和2000年的H - 1B签证数额从万增至万。今年2月,一些议员要求在今后3 年内将此类签证数额增至万。
(三)通过留学生教育政策将外国留美学生作为美人才的后备力量。
1946年美国实施"富布赖特计划",每年通过提供奖学金接受各国学生及学者赴美学习。60年代,美国又先后推出《共同教育和文化交流》及《国际教育法》等,扩大与外国交换留学生计划。各大学也制定各自的留学教育政策,向留美学生提供奖学金。在政府、大学及民间机构的推动下,自60年代以来,留学美国的外国学生不断增加,1999年达万,占全球留学生的近1/3。外国留学生大量进入美国,进一步充实了美国"人才储备库"。为吸引优秀学生留居美国,美国对他们实行"绿卡制",给予入籍优惠,结果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约有一半定居美国,如在1991-1992年留美的约60万名外国留学生中,有近5 %毕业后滞留美国或加入美国国籍。
(四)聘用外国专家学者充实美科研队伍。
美国利用其优越的研究开发,创新条件和环境,通过各种形式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到美国从事研究工作。1989-1990年,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工作的外国访问学者达万人,1997-1998年度达万人。在美国720 多个联邦研发实验室中,不少单位招聘和引进众多国外着名科学家。
(五)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在"互利原则"下利用别国的人才资源。
目前美国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800多个科技合作协议,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合作攻关,如与日本、欧洲和俄罗斯共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等。虽然这些合作协议依据的是"共摊经费和其他投入、共享合作成果"的"互利原则",但由于美国在这些科技合作项目中往往拥有财力、技术和人力上的优势,因而是最大受益者。
(六)跨国公司到海外办企业或设立研究机构,抢夺当地的人才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纷纷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尤其是到发展中国家办企业或设立研究机构,以高薪招聘专业人才。有的运用美国内的报酬方式,如股票期权等,与所在国展开人才争夺战。结果这些高技术人才虽未流出国门,但已主要为美所用。美国是世界上引进国外人才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自二战以来,美国从世界各地吸纳的高级专门人才超过50万人。目前美计算机产业领域半数以上的博士是外国人,在"硅谷"工作的外籍高级工程师和科技人员的比例达1/3 以上。外籍科技人才的大量引进,即为美节省了大量教育经费,又带来了发展的原动力,使美国的科技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