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第六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一、唾液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6.6~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pH 6.6~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 成分 水(占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 溶菌酶) 无机物(Na 球蛋白、溶菌酶),无机物(Na+、k+、HCO3-、Cl-等)。 (二)唾液的作用
分泌增加 肌样上皮收缩 血管扩张 代谢增加
二、咀嚼和吞咽 粉碎、搅拌、 (一)咀嚼 粉碎、搅拌、混合 吞咽过程分三期: (二)吞咽 吞咽过程分三期:
第一期:口腔 咽部 随意动作) 咽部( 第一期:口腔→咽部(随意动作) 第二期: 食管上端( 第二期:咽→食管上端(反射动作) 食管上端 反射动作) 第三期:食管→胃 食管蠕动) 第三期:食管 胃(食管蠕动) 蠕动:是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张、后面收缩, 蠕动:是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张、后面收缩,向 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 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 食团 扩张 → 刺激 食团后端兴奋性反应
BER的基础上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 产生AP, 的基础上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 在BER的基础上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产生 ,引 起平滑肌收缩。每个BER BER的 数目越多 数目越多, 起平滑肌收缩。每个BER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张 力越大。 力越大。 刺激→ 通道开放→ 内流→ 产生机制 刺激→Ca2+通道开放→Ca2+内流→AP 。
(三)四种消化道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刺激释放的因素
激 素 主要生理作用 刺激释放因素 胃泌素 促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 蛋白质分解产物 (gastrin) 促胃窦收缩 迷走神经兴奋 促胰液(主要是酶)分泌 促胰液(主要是酶) 组织胺 ACh 促胆汁的分泌 促胰岛素分泌 促消化道粘膜生长 促胰液(水和HCO 迷走神经兴奋 胰泌素 促胰液(水和HCO3-)分泌 3-)分泌 促胆汁(水和HCO 盐酸>蛋白质产物> (secretin) 促胆汁(水和HCO 盐酸>蛋白质产物>脂肪酸钠 加强CCK CCK的作用 加强CCK的作用 抑胃酸和胃泌素的释放 抑胃的运动 迷走神经兴奋 胆囊收缩素 促胆囊收缩排胆汁 (CCK) 促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 蛋白产物>脂肪酸钠>盐酸 蛋白产物>脂肪酸钠> 加强胰泌素的作用 促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 抑 胃 肽 促胰岛素分泌 脂肪及分解产物 抑胃液分泌和胃、 (GIP) 抑胃液分泌和胃、肠运动 糖 氨基酸
(四)胃肠激素的作用途径 1.远距分泌 1.远距分泌 激素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
胞发挥作用
2.旁分泌 激素通过组织间液弥散至靶细胞发 2.旁分泌
挥作用. 挥作用.
3.神经分泌 VIP、 物质等是神经分泌激素。 3.神经分泌 VIP、P物质等是神经分泌激素。
复习思考题
1.消化系统有哪些功能? 1.消化系统有哪些功能? 消化系统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什么是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2.什么是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4.消化管的神经支配有哪些特点 消化管的神经支配有哪些特点? 4.消化管的神经支配有哪些特点? 5.试述胃肠激素的分泌细胞 刺激分泌因素、 试述胃肠激素的分泌细胞、 5.试述胃肠激素的分泌细胞、刺激分泌因素、作 用途径和生理作用。 用途径和生理作用。
第三节 胃 内 消 化
一、胃的化学消化 胃液的性质、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 无色,pH0.9~1.5,体内pH pH最低的液体 质 无色,pH0.9~1.5,体内pH最低的液体 1.5~2.5L/日 分泌量 1.5~2.5L/日。 成 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 分 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等无机物。 和HCO3- 等无机物。
1.盐酸 1.盐酸
壁细胞主动分泌的。 ⑴来源 壁细胞主动分泌的。 游离酸:110 :110~ ⑵形式 游离酸:110~135mmol/L 结合酸:15~ 结合酸:15~ 30mmol/L :125~ 总 酸:125~165mmol/L
⑶分泌量 基础排酸量 正常人0~5mmol/h(空腹) 正常人0 5mmol/h(空腹) 20~25mmol/h(组胺试验) 最大排酸量 20~25mmol/h(组胺试验) ⑷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酶适宜环境; 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酶适宜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②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④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抑制和杀死细菌。 ⑤抑制和杀死细菌。
4.粘液和HCO3粘液和HCO
⑴来源 粘液由贲门腺、幽门腺细胞和泌酸区粘液 由非酸细胞分泌。 颈细胞分泌; 颈细胞分泌;HCO3-由非酸细胞分泌。 ⑵成分 粘液成分为糖蛋白,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 成凝胶的特性。 值为中性。 成凝胶的特性。PH值为中性。 形成胃粘液 胃粘液屏障,保护胃粘膜。 ⑶作用 形成胃粘液-HCO3-屏障,保护胃粘膜。 ① 润滑 : 防止食 物机械损伤; 物机械损伤; ②中和胃酸: HCO3- + H+ →H2CO3 减免高[H ③ 减免高[H+]和 胃蛋白酶对自 身的侵蚀。 身的侵蚀。
血 管 平 滑 肌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
(二)外来神经 1.躯体 支配口腔、 躯体N 1.躯体N 支配口腔、食道
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 。
2.自主N 2.自主N 自主
副交感N 副交感N: 迷走N 迷走N、盆N
交感N 交感N 神经节
壁内N 壁内N丛
+ -
壁内N 壁内N丛 两端:副交感N 两端:副交感N 双重N 双重N支配 中间:交感N 中间:交感N 副交感N 副交感N:兴奋为主 交感N 交感N:抑制为主 血 管 平 滑 肌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特性
肌源性,节律较慢,无固定节律点。 1.自动节律性 肌源性,节律较慢,无固定节律点。 ATP酶活性低 钙泵少。 酶活性低、 2.兴奋性低 ATP酶活性低、钙泵少。 能容纳性舒张, 3. 伸展性大 能容纳性舒张 , 而不发生明显的压力 变化和运动障碍。 变化和运动障碍。 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4. 紧张性 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 维持中 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 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 5. 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 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 对化学物理较敏感。 感,对化学物理较敏感。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 述 口腔内消化 胃 内 消 化 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 吸 收
第一节


消化(digestion) 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和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吸收(absorption) 吸收(absorption) 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液的过程。 液的过程。
二、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一)内在神经 肠神经系统) (肠神经系统) 壁内神经丛 粘膜下N 粘膜下 N 丛调节分泌 细胞和血管, 肌间N 细胞和血管 , 肌间 N 丛支 配平滑肌细胞。 配平滑肌细胞。
副交感N和交感N 副交感N和交感N 消化道内机械化 学和温度感受器
粘膜下N 粘膜下N丛 ↓↑ 肌间 N 丛
血 管 平 滑 肌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
三、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 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 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胃肠激Baidu Nhomakorabea 胃肠激素。 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1.分布分散 1.分布分散 2.数量巨大 2.数量巨大 3.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 3.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 4.有摄取胺前体 脱羧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 有摄取胺前体、 4.有摄取胺前体、脱羧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
(二)胃的自身保护作用
1.胃粘液见前页) 1.胃粘液-HCO3-屏障 (见前页) 胃粘液 2.胃粘膜屏障 2.胃粘膜屏障 组成 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RP较小 (-50 ~ -60mV) , K+ 外流形成 ; 与钠泵生 较小( 50~ 60mV) mV), 外流形成; 较小 电作用有关。 电作用有关。
2.慢波电位 2.慢波电位
平滑肌能够 的基础上, 在RP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 自发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 自发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 , wave) 称 为 慢 波 电 位 (slow wave) 或 基 本 电 节 律 (basic rhythm,BER)。 electrical rhythm,BER)。
1.消化作用 消化作用 2.清洁作用 清洁作用 3.排泄作用 排泄作用 4.免疫作用 免疫作用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咀 嚼 味 觉 嗅 觉 条件反射 + 延髓唾液 分泌中枢 副交感N 副交感N
Ⅶ Ⅺ
-
睡眠 疲劳 失水 恐惧
ACh 交感N 交感N
唾液腺
M受体
NE
β 受 cAMP AMP 体
IP3释放 Ca2+释放
(环行肌收缩、纵行肌舒张) 环行肌收缩、纵行肌舒张)
食团前端抑制性反应
(环行肌舒张、纵行肌收缩) 环行肌舒张、纵行肌收缩)
食管内的压力
食管连接处( ~ 上段 咽-食管连接处(1~3cm)的高压区 食管连接处 ) (6.67~10.7kPa)。 ~ )。 防吸入空气入食管; 作用 防吸入空气入食管;避免食管内食物入肺 胸内压(两端>胸内压) 中段 ≈胸内压(两端>胸内压)。 下段 食管 贲门连接处上方(3~6cm)的高压区 食管-贲门连接处上方 贲门连接处上方( ~ ) 内压比胃高0.67~1.33kPa)。 (内压比胃高 ~ ) 防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 作用 防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类似生理性括约 食管下括约肌。 肌的作用,称为食管下括约肌 肌的作用,称为食管下括约肌。
(二)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产物
细胞名称 A细胞 细胞 B细胞 细胞 D细胞 细胞 G细胞 细胞 I细胞 细胞 K细胞 细胞 Mo细胞 细胞 N细胞 细胞 PP细胞 细胞 S细胞 细胞 分泌产物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生长抑素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抑胃肽 胃动素 神经降压素 胰多肽 胰泌素 分泌部位 胰岛 胰岛 胰岛 胃 小肠 结肠 胃窦 十二指肠 小肠上部 小肠上部 小肠 回肠 胰岛 胰腺 胃 小肠 大肠 小肠上部
BER产生机制 BER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 BER产生机制 BER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 Cajal细胞 细胞。 Cajal细胞。 BER作用 控制胃肠运动(蠕动的方向 节律、速度) 蠕动的方向、 BER作用 控制胃肠运动 蠕动的方向、节律、速度 的起步电位。 的起步电位。
3.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
3.内因子 3.内因子
⑴来源 壁细胞分泌 (2)作用 促进回肠末端维生素B 的吸收。 (2)作用 促进回肠末端维生素B12的吸收。 (3)临床 当壁细胞受损或减少时, (3)临床 当壁细胞受损或减少时,可发生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 (4)特点 分泌能力和刺激因素与胃酸相当。 (4)特点 分泌能力和刺激因素与胃酸相当。
⑸胃酸分泌机制
质子泵是 各种因素引起 胃酸分泌的最 后通路。 后通路。 选择性抑制 质子泵的药物 有效的抑制胃 酸的分泌。 酸的分泌 。 ( 奥 美拉唑又叫洛 赛克) 赛克)
质子泵
分泌小管
2.胃蛋白酶原 2.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分泌(主要) ⑴来源 主细胞分泌(主要) 胃酸 ⑵作用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水解蛋白 胃蛋白酶原 ⑶特点 ①始无活性; 始无活性; 最适pH 2.0,pH> .0则失活 pH= 则失活; ②最适pH=2.0,pH>6.0则失活; 安静时:少量、恒定的速率分泌; ③安静时:少量、恒定的速率分泌; 刺激时:大量、迅速分泌。 刺激时:大量、迅速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