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化学与水污染(1)
九年级化学-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九年级化学-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3d540fe45c3b3567ec8b9d.png)
4.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3.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 第一设立国家级、地方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 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第二颁布有关法 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的具体 条例。
谢谢大家,再见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当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物管理不当也 会污染水体,严重时会引起细菌性肠道 传染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等,也会 引起某些寄生虫病等。
3.水污染的危害
2.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 水质受到污染会影响工业产品的产 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水质污染同时会使工业用水的处理 费用增加。
3.对农业、渔业生产的影响
3.水污染的危害
1.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水是人体主要的组成部分,人体的一切 生理活动,如输送营养、调节温度、排 泄废物等都要靠水来完成。人喝了被污 染的水体或吃了被水体污染的食物,就 会对健康带来危害。
3.水污染的危害
1.水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 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会引起牙齿珐斑 及色素沉淀,严重时会引起牙齿脱落。 相反含氟量过低时,会发生龋齿病等。
水污染的原因 危害及防治方法
1.什么是水污染
▪ 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 染环境。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 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 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 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 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 质进一步恶化。
被污染的水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三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f593d8af45b307e9719792.png)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两种分子酸HX 溶液和HY 溶液有同样的pH ,则这两种酸的浓度(3mol dm -⋅)相同。
(-) (2)0.103mol dm -⋅NaCN 溶液的pH 比相同浓度的NaF 溶液的pH 要大,这表明CN -的b K 值比F -的b K 值大。
(+)(3)有一由HAc 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 HAc c Ac ->,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4)2PbI 和3CaCO 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在它们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2Pb +浓度与后者的2Ca +浓度近似相等。
(-)(5)3MgCO 的溶度积均为66.8210s K -=⨯,这意味着所有含有固体3MgCO 的溶液中,223()()c Mg c CO +-=,而且2263()() 6.8210c Mg c CO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往13dm 0。
103mol dm -⋅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 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 (bc ) (a )HAc 的α值增大 (b )HAc 的α值减小 (c)溶液的pH 值增大 (d )溶液的pH 值减小 (2)设氨水的浓度为c ,若将其稀释1倍,则溶液中()c OH -为 (c) (a ) (b )(c ) (d )2c (3)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3mol dm -⋅,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 )61262HAc NaCl C H O CaCl ---(b )61262C H O HAc NaCl CaCl ---(c )26126CaCl NaCl HAc C H O ---(d)26126CaCl HAc C H O NaCl ---(4)设AgCl 在水中,在0。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A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A](https://img.taocdn.com/s3/m/7a556a58a1c7aa00b52acbc4.png)
第3章水化学与水污染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 两种分子酸HX溶液和HY溶液有同样的pH值,则这两种酸的浓度(单位:mol/dm3)相同。
( )(2) 0.01mol/dm3NaCN溶液的pH值比相同浓度的NaF溶液的pH值要大,这表明CN-的K b值比F-的K b值要大。
( )(3) 由HAc-Ac-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HAc)>c(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 )(4) PbI2和CaCO3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两者的饱和溶液中Pb2+的浓度与Ca2+的浓度近似相等。
( )(5) MgCO3的溶度积K sp=6.82×10-6,这意味着所有含有MgCO3的溶液中,c(Mg2+)=c(CO32-),而且c(Mg2+)·c(CO32-)=6.82×10-6。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 往1dm3、浓度为0.10mol/dm3HAc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_______。
(A) HAc的K a值增大(B) HAc的K a值减小(C)溶液的pH值增大(D) 溶液的pH值减小(2) 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mol/kg,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
(A) HAc-NaCl-C6H12O6-CaCl2(B) C6H12O6-HAc-NaCl-CaCl2(C) CaCl2-NaCl-HAc-C6H12O6(D) CaCl2-HAc-C6H12O6-NaCl(3) 设AgCl在水中,在0.01mol/dm3CaCl2中,在0.01mol/dm3NaCl中以及在0.05mol/dm3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和s3,这些量之间的正确关系是______。
(A) s0>s1>s2>s3(B) s0>s2>s1>s3(C) s0>s1= s2>s3(D) s0>s2>s3>s1三、填空题在下列各系统中,各加入约1.00gNH4Cl固体并使其溶解,定性分析对所指定的性质影响如何?并简单指出原因。
普通化学 ppt课件
![普通化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ae0a1477232f60dccca108.png)
起始浓度 0.1
0
0
平衡浓度 x
0.1-x
0.1-x
[OH-][HS-]/[S2- ] = 8.3 (0.1-x)2 / x = 8.3
0.1-x 0.1
x = 1.2 10-3 1mol·dm-3= [S2- ]
[OH-] = 0.1-1.2 10-3 = 9.9 10-2 = [HS-]
%= (0.1- 1.2 10-3 / 0.1) 100 = 99%
渗透压
压力计
3.1.2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电离平衡常数 Ki
Ka
Kb
✓酸(acid)碱(base)
3.2 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一、水的自偶电离
1.水的离子积常数Kwr
H2O + H2O ⇔
H3O+ + OH
H2O ⇔
H+ + OH
298K,纯水中的[H3O+] = [OH] = 1.0 107 mol·dm3
0.1-x
x
x
c/Ka1 >400, 近似地: 0.1-x = 0.1 x2/0.1 = Ka1= 1.2 10-7 x = [H+] = [HS-] =7.5 10-5 mol·dm3
二级平衡:
HS- =
H+ + S2-
平衡浓度: 7.5 10-5 7.5 10-5
y
Ka2 = [H+][S2-]/[HS-] = 1.2 10-15 y = [S2-] = Ka2 = 1.2 10-15 [H+][OH-]= Kw= 10-14 [H+] = 7.5 10-5 [OH-] = 1.3 10-10 mol·dm3 pOH = 10.11
普通化学第三章
![普通化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f02fb3510661ed9ad51f335.png)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溶液的通性。 明确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解离平衡和缓冲 溶液的概念,掌握有关pH的计算;了解配离子的 解离平衡及其移动; 掌握沉淀与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及其有关计 算; 了解胶体的聚沉、保护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和应用; 了解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防冻剂工作原理
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结冰,可加入甘油、乙二醇等以降 低水的凝固点,避免因结冰,体积膨胀而使水箱破裂。
冷冻剂工作原理
工业冷冻剂如在冰水中加氯化钙固体,由于溶液中水的蒸气 压小于冰的蒸气压,使冰迅速熔化而大量吸热,使周围物质的 温度降低。 食盐-冰 (30g NaCl + 100g H2O(s)) -22℃ CaCl2-冰(42.5g CaCl2 + 100g H2O(s)) -55℃ 42.5g O(s) -55
mB = c B ⋅ V ⋅ M B
3. 摩尔分数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占溶液物质的量的分数。 nB xB = x A + xB = 1 n 4. 质量分数 溶质(B)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ω
B
mB = m
5. 密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液的质量。
ρ = m/v
(g/L or g/mL)
2. 溶液的沸点上升
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
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据实验得出以下定量关系:在一定 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p与溶 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即: ∆p = pA·xB 其中xB是溶质B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pA是纯溶剂的蒸 汽压。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B,则
nB nB ∆p = p A ⋅ x B = p A ⋅ ≈ pA ⋅ nA + nB nA nB nB = pA ⋅ = ( pA ⋅ M A ) ⋅ = k ⋅ mB wA wA MA
水污染
![水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0fe3ce3f5901020207409c3b.png)
水污染:由有害化学物质(harmful chemical)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
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还会因石油漂浮水面,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引起火灾。
基本概念英文:water pollution 名词解释: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就有的和没有的),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自净作用(就是江河湖海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算是水污染了。
简要介绍: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Water Pollution)。
羊城晚报上有具体报道。
分类方法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A教程文件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A教程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1ebc8bcfc789eb172dc8ba.png)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A第3章水化学与水污染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 两种分子酸HX溶液和HY溶液有同样的pH值,则这两种酸的浓度(单位:mol/dm3)相同。
( )(2) 0.01mol/dm3NaCN溶液的pH值比相同浓度的NaF溶液的pH值要大,这表明CN-的K b值比F-的K b值要大。
( )(3) 由HAc-Ac-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HAc)>c(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 )(4) PbI2和CaCO3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两者的饱和溶液中Pb2+的浓度与Ca2+的浓度近似相等。
( )(5) MgCO3的溶度积K sp=6.82×10-6,这意味着所有含有MgCO3的溶液中,c(Mg2+)=c(CO32-),而且c(Mg2+)·c(CO32-)=6.82×10-6。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 往1dm3、浓度为0.10mol/dm3HAc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_______。
(A) HAc的K a值增大 (B) HAc的K a值减小(C)溶液的pH值增大 (D) 溶液的pH值减小(2) 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mol/kg,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
(A) HAc-NaCl-C6H12O6-CaCl2(B) C6H12O6-HAc-NaCl-CaCl2(C) CaCl2-NaCl-HAc-C6H12O6(D) CaCl2-HAc-C6H12O6-NaCl(3) 设AgCl在水中,在0.01mol/dm3CaCl2中,在0.01mol/dm3NaCl中以及在0.05mol/dm3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和s3,这些量之间的正确关系是______。
(A) s0>s1>s2>s3 (B) s0>s2>s1>s3(C) s0>s1= s2>s3 (D) s0>s2>s3>s1三、填空题在下列各系统中,各加入约1.00gNH4Cl固体并使其溶解,定性分析对所指定的性质影响如何?并简单指出原因。
水污染处理——化学处理法
![水污染处理——化学处理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799443336c1eb91a375d0e.png)
电位有关, 胶体间的相互斥力不仅与ξ电位有关,还与胶粒的 间距有关,距离越近,斥力越大。带电越多, 间距有关,距离越近,斥力越大。带电越多,ξ电 位越大,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水化作用越大, 位越大,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水化作用越大,水 化壳就越厚,因此扩散层也就越厚,越具稳定性。 化壳就越厚,因此扩散层也就越厚,越具稳定性。
由于上述的胶体带电现象, 由于上述的胶体带电现象,带相同电荷的胶 粒产生静电斥力, 电位越高, 粒产生静电斥力,而且ξ电位越高,胶粒 间的静电斥力越大
胶体所 受影响
受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 受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使微粒在水中作不 规则的运动, 布朗运动” 规则的运动,即“布朗运动”
胶粒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引力——范徳华引力 范 胶粒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引力
第一章 化学处理法
污水的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杂质, 污水的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杂质,从而达 到改善水质、控制水污染的目的。 到改善水质、控制水污染的目的。
处理对象主要是污水中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于生物降解的)溶解物 处理对象主要是污水中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于生物降解的) 质或胶体物质。 质或胶体物质。
化学混凝的设备
(1) 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设备 a.混凝剂的溶液和配制 a.混凝剂的溶液和配制 混凝剂在溶解池中进行溶解: 混凝剂在溶解池中进行溶解: 机械搅拌 压缩空气搅拌 加速药 剂溶解 水泵搅拌
搅拌
药剂溶解完全后,将浓药液送入溶液池, 药剂溶解完全后,将浓药液送入溶液池,用清水 稀释到一定的浓度备用。 稀释到一定的浓度备用。 溶液池的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溶液池的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水合铝离子进一步水解,形成单羟基单核络合物: 水合铝离子进一步水解,形成单羟基单核络合物:
dh-3a大学化学
![dh-3a大学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69fbe1e66294dd88d0d26b30.png)
3) 盐和冰的混合物可以作为冷冻剂。
冰的表面上有少量水,当盐与冰混合时,盐溶 解在这些水里成为溶液。所生成的溶液中水的 蒸气压力低于冰的蒸气压力,冰就融化。冰融 化时要吸收熔化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降低。
采用氯化钠和冰的混合物,温度可以降低到—22oC;
用氯化钙和冰的混合物,可以降低到-55℃。
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利用溶液沸点上升的原理,使工 件在高于100℃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例如,使用含 NaOH和NaNO2的水溶液能将工件加热到140℃以上。
单独用HF,pH不稳定,造成腐蚀的不均匀。需 应用HF-NH4F的混合溶液进行腐蚀。 b) 含有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缓冲 系统,能使土壤维持一定的pH,保证植物的生长
电离理论:
酸:解离时所生成的正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
碱:解离时所生成的负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 物 局限性: 把酸、碱的定义局限在以水为溶剂的系 统,并把碱限制为氢氧化物
不能解释气态氨也是碱 金属钠溶解于非水溶剂100%乙醇中显示很强的 碱性,但钠并非氢氧化物。
质子理论(水溶液、非水系统): 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质子给体) 碱:凡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质子受体) 以质子H+为判据。 水溶液中:
pH试纸,3)酸度计。
3.缓冲溶液和pH的控制 (1)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同离子效应: 在弱酸、弱碱溶液中加入具有相 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改变某一离子的浓度, 从而引起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移动的现象。 1)HAc溶液中加入NaAc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3水加入NH4C1
这种溶液的pH能在一定范围内不因稀释或外加 的少量酸或碱而发生显著变化(缓冲能力)。 HAc和NaAc的混合溶液:HAc和Ac–的浓度都较 大。同离子效应,抑制了HAc的解离,使H+浓 度变得更小。
普通化学3答案
![普通化学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921f34693daef5ef73df1.png)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课后部分习题答案1、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 ⑴ - ;⑵ + ;⑶ -;⑷ -;⑸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⑴ b ,c; ⑵ c; ⑶ c; ⑷ b; ⑸ c 。
3、填空题⑴、 pH 基本不变。
因HCl 是强酸,NH 4+(aq)是弱酸。
⑵、 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度降低。
因NH 4+产生同离子效应,使下列解离平衡逆向移动NH 3(aq)+H 2O(l)⇋ NH 4+(aq)+OH -(aq);⑶、 pH 变小。
因NH 4+(aq)是弱酸。
⑷、 PbCl 2的溶解度降低。
因Cl -的同离子效应,是下列溶解平衡逆向移动PbCl 2(s) ⇋Pb 2+(aq)+2 Cl -(aq)8.(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共轭酸a.CO 32-,b.HS -,c.H 2O,d.HPO 42-,e.NH 3,,f.S 2-。
(2)写出下列各种物质的共轭碱a.H 3PO 4,b.HAc,c.HS -,d. HNO 2,e. HClO,f.H 2CO 3。
答:(1)(2)11.已知氨水溶液浓度为0.20mol ·dm-3(1) 求该溶液中的OH -的浓度、PH 值和氨的解离度。
(2)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NH 4Cl 晶体,使其溶解后NH 4Cl 浓度为0.20 mol ·dm -3,求溶液中的OH -的浓度、PH 值和氨的解离度。
(3) 比较上述(1)、(2)两小题的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解:(1)、Ceq OH-≈C K b ⨯=20.01077.15⨯⨯-=1.88⨯10-3( mol ·dm -3)PH=14-POH POH=2.7 PH=11.3 α= Ceq OH-/C 0=1.88⨯10-3/0.20=0.94%(C 0表示物质的起始浓度) (2)、 溶液中存在下列解离平衡: NH 3(aq)+H 2O(l)⇋NH 4+(aq)+OH -(aq) Ceq OH-=K b ⨯盐碱C C =1.77⨯10-5⨯0.2/0.2=1.77⨯10-5 (mol ·dm -3)PH=14-pOH=14+lg1.77⨯10-5=9.3 α= Ceq OH-/C 0=1.77⨯10-5/0.20=0.0089%(3)、通过计算说明,同离子效应可大大降低弱碱在溶液中的解离度,因而Ceq OH-下降。
水污染教案高中化学课本
![水污染教案高中化学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e2967b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1.png)
水污染教案高中化学课本教学内容:水污染的类型、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类型;2. 掌握水污染的主要原因;3. 了解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4. 掌握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水污染的类型、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难点: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相关实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什么是水污染?水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什么影响?”然后展示有关水污染的图片。
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水污染的类型:表层污染、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等;2. 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矿业废水等;3. 解释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影响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等;4. 探讨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减少污染源、治理污水、加强监管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的水污染案例,让学生分析污染的类型、原因和可能的防治措施。
四、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水质测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以加深他们对水质的认识。
五、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教学作业:1. 总结水污染的类型和影响;2. 调查身边的水源是否存在污染现象,并提出改善建议;3. 撰写一篇关于水污染及防治方法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污染的类型、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来认识水质的检测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从中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共同努力净化我们的水源。
普通化学第三章习题
![普通化学第三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05f424b4daa58da0114a34.png)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十”号,错的填“—”号)(1)两种分子酸HX 溶液和HY 溶液有同样的pH 值,则这两种酸的浓度(mol ·dm -3)相同。
( )(2)0.10mol ·dm -3NaCN 溶液的pH 值比相同浓度的NaF 溶液的pH 值要大,这表明CN -的θb K 值比F -的θb K 值要大。
( )(3)有一由--Ac H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Ac (C )HAc (C ->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 ) (4)PbI 2和CaCO 3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在他们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Pb 2+的浓度与后者的Ca 2+的浓度近似相等。
( )(5)MgCO 3溶度积θsp K =6.82×10-6,这意味着所有含有MgCO 3溶液中,)CO (c Mg (c 232-+=, 而且626232dm mol 1082.6)CO (c )Mg (c ---+⋅⨯=⋅ ( )答案:(1-)同样pH ,表示c eq (H +)相等,而KaC H c eq ≈+)( (2+)pH 大表示c eq (OH -)大,而KbC OH c eq ≈-)((3-)酸浓度大对碱的缓冲能力强。
即加同量的碱pH 增大的值小于加同量的酸pH 减小的值 (4-)不是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直接比较,要通过计算具体分析。
(5-))CO (c Mg (c 232-+=不正确的。
原因是:CO 32-水解使Mg 2+与CO 32不相等,另外含有MgCO 3溶液中也可以有MgCl 2或Na 2CO 3等。
626232dm mol 1082.6)CO (c )Mg (c ---+⋅⨯=⋅成立的条件必须是MgCO 3的饱和溶液。
2.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往H A c dm mol 10.0dm 133-⋅溶液中加入一些N aA c 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 。
水污染PPT课件.
![水污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882e13581b6bd97f19ea78.png)
2006 白洋淀死鱼事件
2006年2月和3月份,素有“华北明珠”美誉的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白洋 淀,相继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调查结果显示,水体污染较重,水中溶解氧 过低,造成鱼类窒息是此次死鱼事件的主要原因。这次事件造成任丘市所属 9.6万亩水域全部污染,水色发黑,有臭味,网箱中养殖鱼类全部死亡, 淀中漂浮着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部分水草发黑枯死。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4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
• •
工商管理 10(2)班 姚宇哲
河南濮阳多年喝不上“放心水”
• 自2004年10月 以来,河南省濮阳 市黄河取水口发生 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 染事件,城区40多 万居民的饮水安全 受到威胁,濮阳市 被迫启用备用地下 水源。据了解,自 1997年以来,濮阳 市黄河取水口已连 续多年遭受污染, 城市饮用水源每年 约有4-5个月受污染 影响。
3. 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 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 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 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实现废水 资源化利用
5.家用水的净化
•
过滤——沉淀(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矾)——用活性炭除 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 异味,去颜色——消 要增加,如果只重视 毒(氯气,漂白粉)。 末端治理,很难达到 在自来水管传递过程 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 中有可能出现二次污 目的,所以我们要实 染,所以饮用时要煮 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沸杀菌,而且还要用 干净的杯子。
普通化学第三章补充习题及答案
![普通化学第三章补充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9bc6df5335a8102d22034.png)
第3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重点内容概要 1. 溶液的通性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ΔT bp = k bp m 凝固点下降——ΔT fp = k fp m 渗透压cRT =∏难挥发电解质溶液也具有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等现象,由于电解这些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浓度关系有一定偏差(引入i 值) 2. 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的概念(1)酸碱质子理论人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都是碱。
酸碱共轭关系:共轭酸⇔质子+ 共轭碱 w b a K K K =•(2)一元酸碱的解离平衡αα-=12c K a 2ααc K a≈很小时 c K a ≈α c K Hc a ⋅=+)( αα-=12c K b 2ααc K b≈很小时 cK b ≈α c K OHc b ⋅=-)(由于解离度与c 成反比,与)(b a K 或成正比,所以c/Ka 越大,解离度越小。
当c/Ka>500时,可采用近似计算。
注意:上述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水溶液中只有弱酸或弱碱的计算。
若溶液中又添加了影响解离平衡的离子(如H + 、弱酸根离子则要考虑同离子效应,根据平衡具体分析计算。
不要随便套公式。
(3)多元酸碱的解离平衡 分级解离 1a K 2a K +H浓度近似按一级解离计算注意: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都可以反应弱酸、碱的强弱, 但 a K b K 与浓度无关,α与浓度有关。
(4)同离子效应与缓冲溶液同离子效应——实质是平衡移动问题,导致弱酸、碱的解离度减低缓冲溶液——由弱的共轭酸及其共轭碱或弱的共轭碱及其共轭酸组成;具有外加少量酸、碱或稀释时,pH 基本不变的性质。
缓冲溶液的pH 计算:共轭碱)共轭酸)((lg eqeq a c c pK pH -= 共轭碱)共轭酸)((lg00c c pK a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c(共轭酸)=c(共轭碱),能力大。
c(共轭酸)、c(共轭碱)大时,能力大c(共轭酸)大时对碱缓冲大,c(共轭碱)大时对酸缓冲大。
水污染、饮水安全与化学计量
![水污染、饮水安全与化学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d0cc92f6700abb68a982fbdc.png)
() 1 对人体 健康 的危害
水对人 体 的危 害是 巨大 的 . 主要 表现 在四 个方 面 : 是急 一
性和 慢性 中毒 . 如 日本曾 发生 的 “ 俣 病 ” “ 痛病 ” 件 。 例 水 和 骨 事
二 是发生 以水 为传媒 的 多种传 染病 . 例如 伤寒 杆菌 、 副伤 寒杆
化 氧 、 醇等 ) 生活污 水 中含 大量 合成 洗涤 剂时 , 人体 硫 。 对
有 害。 ( ) 业 污 染 源 3农
的 国 家 . 年 达  ̄ 5 o 吨 以 上 .一 项 最 新 每 qo 亿 调 查 显示 . 围 第一 大 河—— 长 汀 的 污染 中
面 积在 不 断扩 大 . 江 干 流 六成 河 水 已遭 长
污 染 : 国 母 亲 河 — — 黄 河 的 污 染 情 况 也 中
在 不断 加 重 . 流近 网 成 的 河段 基 本丧 失 干 了 水体 功 能 : 汀 i 角洲 废 污水 的排 放较 珠
2 1. 中 国 计 量 Chn t lg 0 2 0 i Mer o y a o
管理 篇 健 康 、 全 与环 境 ◎计 量 与环 境 专 题 安
每 年 因 饮 用 不 卫 生 水 至 少 造 成 全 球 2 ( 万 01 0 人 死 亡 因 此 . 污 染 被 称 作 “ 界 头 号 杀 水 世 手 ” 。
水 污染 主要 由人类 活动产 生 的污 染物 造成 . 它包括 工
业 污 染 、 业 污 染 和 生 活 污 染 三 大 部 分 农
理无 法完全 处理 掉 。虽然 少量 的有 害物 质进 入人 体后 不足 以 立马摧毁 人体健 康 , 但经长 期累积 . 最终 会露 出其潜在 的 、 慢性
水污染处理化学处理法
![水污染处理化学处理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ec234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6.png)
水污染处理化学处理法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环境。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水污染处理方法。
其中,化学处理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污染处理的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来处理水污染的方法。
它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的质量。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
第一种化学处理方法是沉降法。
沉降法通过添加化学凝聚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质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促使它们沉降到底部。
常用的化学凝聚剂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凝聚剂。
第二种化学处理方法是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可以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氧化作用转化为能够被降解的无机物。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在氧化还原过程中,通过调节氧化剂的投加量和水的pH值,可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
第三种化学处理方法是吸附法。
吸附法通过将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表面,从而使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吸附剂的选择应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来确定。
第四种化学处理方法是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利用具有特定功能团的树脂,通过与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有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法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领域。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处理方法,如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水污染处理。
尽管化学处理法在水污染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化学处理法需要添加化学剂,增加了处理成本。
其次,一些化学剂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影响土壤和水体的生态平衡。
因此,在使用化学处理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化学剂和控制剂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化学处理法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水污染概况分析 (一)
![水污染概况分析 (一)](https://img.taocdn.com/s3/m/809da25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5.png)
水污染概况分析 (一)
水污染,是指水中存在各种危害人类健康和水生态系统平衡的物质的
现象。
现代工业、城市建设等活动不断加速,而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和
水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全球水危机日益显现。
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要在加强污染监测、防控污染源、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不断加强。
一、水污染的种类
1.化学污染,如重金属、农药、化肥等。
2.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和危险动植物等。
3.放射性污染,如辐射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4.物理污染,如水体淤积、土石流等。
二、水污染的影响
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水污染会导致人体水源失去稳定性,使人血液
中的有害物质增多,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2.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污染会直接导致水生态系统的受损,出现水
生物种群的灭绝和数量减少等问题。
3.影响经济发展:由于水源的严重污染,导致饮水变得零星无序,给
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水污染防治
1.加强污染源管理:对生产活动主管部门的规范管理是分级管理的有效方式。
2.加强污染监测:构建污染物质和污染指标的标准化监测体系,对实际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
3.推行科技创新:加强环境保护的技术研究、推广,制定一些环保的科技标准。
4.在法律法规程度上加强监管和执法,构建完善的环保制度体系。
四、总结
水污染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需要人们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全力合作。
在共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应当承担起个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共同进步,构建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溶液的通性
![第三章-溶液的通性](https://img.taocdn.com/s3/m/fc3e3910f18583d04964590e.png)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如果在溶液上方施加 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则溶液中的溶剂分子会通过 半透膜进入纯溶剂中,这个过程叫反渗透。 反渗透的原理多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及溶液浓 缩等方面。
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
p 透 膜 溶剂 p h 渗 透 溶剂 溶液 溶剂 溶液 溶液 p’>p+π 反 渗 透 溶剂 半 p p h 溶液 加 压 π p
π = 0.366kPa
ΔTbp=kbpmB ≈ kbpcB ={0.52×1.50×10-4}K =7.80×10-5K ΔTfp=kfpmB ≈ kfpcB= {1.86×1.50×10-4}K=2.79×10-4K 结论: ΔTbp、 ΔTfp的数值很小,测量较困难。所以 测量具有较大分子量的物质时,常采用渗透压法。
= 0.150 mol ⋅ m = 1.50× 10 mol ⋅ dm
-3
−4
-3
wB 1.00g MG = = Vc B 100 × 10 − 3 dm 3 × 1.50 × 10 − 4 mol ⋅ dm − 3
= 6.66 × 10 4 g ⋅ mol −1
⑵ 与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值比较。
1. 乙醚 2. 正己烷 3. 乙醇 4. 苯 5. 水
物质的蒸气压—— 温度关系图
几点说明:
蒸气压的影响因素: 1.与温度有关,同一物质温度不同,蒸气压不同; 2.与物质本性有关,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蒸气压; 3.液体的蒸气压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液面积大小无关。 一般说来,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大的物质称为易挥发性的 物质;把蒸气压小的物质称难挥发性的物质。 本章讨论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的定量计算。
Example
将血红素1.00g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00cm3的溶液,此溶液 的渗透压为0.366kPa(20℃)。求:⑴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⑵与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值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体积分数:φB= VB / V总
2021/2/10
4
3.1 非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
(1)溶剂的蒸气压:
Ac-的共轭酸是HAc,
HAc和Ac-为一对共轭酸碱。
2021/2/10
21
⑴ 酸碱可以是分子、阴离子、阳离子,
如Ac-是离子碱, N是H4离子酸;
(2) 酸碱反应的实质: 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
就是凝固点下降溶液的
蒸汽压
总是低
所提高的温度
于溶剂
就是沸点上升
2021/2/10
9
3 溶液的渗透压
半透膜:仅允许溶剂分子而不允许溶 质分子通过的薄膜。
渗透压:被半透膜隔开的溶液,溶剂会 通过膜而进入较浓的溶液一侧。浓溶液 变稀,液面上升,直至渗透平衡。
2021/2/10
10
浓溶液一侧由于 液面升高而增加 的压力即为渗透
2021/2/10
15
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的通性(依数性定理)。熟悉溶液浓度的表 示方法;重点掌握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着重 理解渗透压中半透膜的作用;了解溶液的通 性在实际中的应用。
练习:P157 4
作业:P157 6
2021/2/10
16
第二节 水的解离反应 和溶液的酸碱性
(2)优缺点: Arrhenius电离理论简单,是
第一个电解质溶液理论,对溶液 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缺点是把酸碱的概念局限于水 溶液系统内,难于解释非水系统 进行的反应。例如,
NH3与 HCl在气相或者在苯中 反应也生成NH4Cl,电离理论就 不能解释。
2021/2/10
阿仑尼乌斯
19
酸碱的质子理论
▲ 该定义不涉及发生质子转移的环境,故而在气 相和任何溶剂中均通用.
▲ 质子理论中无盐的概念,电离理论中的盐,在 质子理论中都是离子酸或离子碱,如NH4Cl中的 NH4+是离子酸, Cl-是离子碱. ▲ 得失质子的物质组成共轭酸碱对
HB = H+ + B- 酸=质子+共轭碱
酸 ⇔ H+ + 碱
例:HAc的共轭碱是Ac- ,
5、应用
1.通过溶液的P、Tbp、Tfp、Π:测定高分子化合
物的分子量; 2.应用凝固点下降原理:汽车水箱防冻剂;北方 冬季消雪剂(除雪剂) 3.金属加工过程:热处理、盐浴(防止金属氧化 脱碳); 4.利用渗透压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静脉注射、 等渗溶液; 5.利用反渗透原理:溶液的浓缩、海水淡化、水 处理。
解:溶液的凝固点决定于:溶剂(Kfp)和粒子
(分子或离子)浓度。
糖为非电解质,不解离;醋酸为弱电解质,
部分解离;氯化钠为强电解质,100%解离。 各溶液中实际粒子浓度bNaCl > bHAC > b糖 , bB越大,Tfp越低。 因此,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1)>(2)>(3)
2021/2/10
14
第三章 水化学和 水污染
2021/2/10
1
目录
3-1 溶液的通性
3-2 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 酸碱性
3-3 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 3-4 沉淀反应
2021/2/10
2
第一节 溶液的通性
2021/2/10
3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质量摩尔浓度:
mB = 溶质的物质量 / 溶剂的质量 (mol·kg-1) (2)物质的量浓度:
适用范围: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2021/2/10
6
2 溶液的沸点上升、 凝固点下降
(1)液体的沸点: 液-气平衡时的温度,如:
H2O(l)
H2O(g)
100℃时,p(H2O,l)=P(外)=101325Pa
(2)液体的凝固点(冰点):
固-液平衡时的温度,如:
H2O
H2O(l)
(S)
0℃时,p(H2O,l)=610.6Pa=p(H2O,s)
2021/2/10
7
(3)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ΔTbp=Kbp·mB ΔTfp=Kfp·mB
Kbp、Kfp 分别称为沸点上升常数、凝
固点下降常数,是仅与溶剂有关的常数。
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可以由 水、水溶液、冰的蒸气压曲线予以说明:
2021/2/10
8
为使溶液
的蒸汽压
与外压相 为使溶液的蒸等气,必须 压必与须固降相低的温相度提同高温所度降低的温度
(1923年,丹麦J.N.Brönsted 和英国Lowry提出)
(1)要点 ● 反应中任何能给出质子的分子 或离子,即质子给予体叫做酸. ● 反应中任何能接受质子的分子 或离子,即质子接受体叫做碱. ● 酸碱反应是质子由质子给予体 向质子接受体的转移过程.
布朗斯特
2021/2/10
20
(2)质子理论的特点
按此定律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计算
稀溶液的Tbp、Tfp;可以近似判断一般溶液的 p、Tbp、Tfp、 Π的相对高低。
2021/2/10
13
例题1:下列溶液凝固点的高低顺序: ⑴ 0.1mol.kg-1糖的水溶液; ⑵ 0.1mol.kg-1醋酸的水溶液; ⑶ 0.1mol.kg-1氯化钠的水溶液;
H2O(l) H2O(g)
液-气平衡时蒸气的 压力:
K=p(H2O)/p
p(H2O)称为水的(饱和)蒸气压,其值受
温度影响。
2021/2/10
5
(2)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剂的蒸气压为po,溶液的蒸气压为p。
实验表明p < po
其差值 Δp=po-p
为溶液的蒸气压下
降。
其规律反映于
拉乌尔定律:
Δp = po ·x B
2021/2/10
17
3-2-1 酸碱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
阿仑尼乌斯酸碱理论认为:
酸是在水溶液中产生的阳离子只是H+的
化合物; 碱是在水溶液中产生的阴离子只是OH的化合物;
酸碱的相对强弱可根据在水溶液中解离 的H+和OH-程度来衡量
2021/2/10
18
●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H+ + OH- = H2O
压Π 。
范特霍夫公式:
Π=cBRT 或 ΠV=nBRT
2021/2/10
11
反渗透:在浓溶液一侧增加较大的压力可 使溶剂进入稀溶液(或溶剂)。依此可实 现溶液的浓缩和海水的淡化。
2021/2/10
渗透
反渗透
12
4 依数定律(稀溶液定律)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 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是与一 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与溶 质的粒子数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