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 第8课时 欣赏《天路》教案
初中天路音乐教案
初中天路音乐教案1. 通过学唱歌曲《天路》,让学生感受藏族风格歌曲的特点。
2. 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3. 体验带装饰音演唱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方式,感受乐曲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对比。
教学重点:1. 学唱歌曲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2. 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装饰音演唱。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好歌曲《天路》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一台钢琴用于伴奏。
二、课堂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天路》,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歌曲的音乐风格。
2. 教师简要介绍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引导学生对歌曲背景有所了解。
三、新歌教学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
2.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装饰音演唱技巧,并示范演唱。
3.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装饰音演唱,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对比,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
5. 学生学唱曲谱,教师钢琴伴奏。
6. 学生读歌词,学唱歌词,教师伴奏。
7. 教师播放韩红演唱的《天路》,让学生欣赏并分析比较,表达自己的喜好。
四、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演唱形式(如独唱、合唱、对唱等)。
2. 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情感,进行演唱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五、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自主搜集更多关于藏族歌曲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藏族风格歌曲,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天路》,让学生了解了藏族歌曲的特点,掌握了装饰音演唱技巧,并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实践,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
天路教案音乐
天路教案音乐教案标题:天路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天路》。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天路》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天路》来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情感表达。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演奏《天路》来培养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天路》音乐录音。
3. 乐器(如古筝、二胡、笛子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天路》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解释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2. 播放《天路》音乐录音,让学生用心聆听,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主体:1. 分组合作演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乐谱或指导学生根据录音进行即兴演奏。
鼓励学生在演奏中发挥创造力,并尝试用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合奏演练:每个小组完成自己的演奏后,将各个小组的演奏进行合并,形成一次完整的合奏。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编排和指导,确保合奏的协调和和谐。
3. 演奏展示:让每个小组轮流演奏他们的合奏作品,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表达、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思。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情感的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合作演奏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天路》这首音乐作品,并尝试用其他乐器进行演奏或创作。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对《天路》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反馈。
3. 评估学生在演奏展示中的表现和合奏的协调程度。
教学延伸:1. 将《天路》这首音乐作品与其他中国传统音乐进行比较和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
初中音乐欣赏《天路》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全曲的高潮、核 心
3、音乐记号的学习和认识
倚 音
问题:学生说一说装饰音在四个乐句中所起的 作用?
装饰音起到的作用:
一字多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更 使歌曲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三)、聆听歌曲
轻声跟随音响演唱前两段歌词,并体会和尝试 用上波音、前倚音的使用
三、拓展、延伸、升华
听巴桑唱的《天路》,体会两个不同版本,对 比下原生态唱法与通俗唱法各自的特点。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再见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在走过相当长的荒原路后,火车开始缓慢上向爬升,即将进入雪域高原。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 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海第青飞拔一长4藏 架6桥0铁于0的多路昆清米水第仑、河全一雪特长长 山大1桥1桥 下.飞。7-架-公清于里昆水的仑号河雪称山特青下藏大铁桥路
雄伟的玉珠峰脚下的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两旁绿草茂盛
铁龙横跨长江源头
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雪域铁龙 列车呼啸着带给这片神秘土地以遥远的问候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
——清水河特大桥
可动的歌人可曲的,西旋旋律里律抒特雪情征十域鲜分明高鲜《明原天,路西上》藏是的风一格不首典极型冻富突湖抒出情,。性音
乐素材简约凝炼。作曲家并未照搬套用藏族民歌旋律, 而是将骨干音调的高低长短重新排列组合,听上去新 颖别致。 《天路》,是为青藏铁路写作的第一首作品。 这首歌曲的诞生传播伴随青藏铁路的建设竣工,走过 了整整5年的历程。原版首唱巴桑2001年开始演唱 (西藏军区文工团藏族歌手),真正把《天路》唱开 唱响的是韩红,她在2005年CCTV春晚上放歌,《天 路》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天路教案初中
天路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路》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及表达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青藏高原风光和藏族文化的热爱。
3. 通过欣赏《天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歌曲《天路》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2. 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的风光。
教学难点:1. 歌曲《天路》的高音部分。
2. 对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风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天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第一印象,教师总结。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详细介绍歌曲《天路》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及表达的主题。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风光介绍(15分钟)1. 教师介绍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的风光,让学生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服饰、建筑等。
2. 学生观看青藏高原的图片和视频,感受其壮丽的自然风光。
四、歌曲再次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天路》歌曲,让学生再次欣赏。
2. 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天路》所表达的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风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歌曲《天路》的喜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歌曲《天路》,让学生了解了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的风光,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同时加强对藏族文化和青藏高原风光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天路》教学设计教案
《天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天路》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天路》的曲式结构、调式特点和歌词内容;3. 了解西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演唱《天路》;2. 能够分析并评价《天路》的艺术特色;3. 能够运用《天路》的创作手法进行音乐创作。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 增强对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认识;3. 提高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天路》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使学生了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2.2 歌曲结构分析《天路》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题、副歌等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组织形式。
2.3 歌词内容讲解《天路》的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4 调式特点分析《天路》的调式特点,包括五声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式的运用,提高学生对音乐调式的认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 收集有关西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图片和视频;2. 准备《天路》的乐谱和歌词。
3.2 课堂导入1. 播放西藏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西藏的自然美景和民俗风情;2. 引入《天路》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歌曲学唱1. 教唱《天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2. 分句教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3. 合班演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
3.4 歌曲分析1. 分析《天路》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组织形式;2. 分析《天路》的调式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调式的认识;3. 分析《天路》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演唱效果。
4.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天路》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
4.3 音乐创作评价学生运用《天路》的创作手法进行音乐创作的能力。
天路的音乐教案
天路的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天路的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天路》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和演奏《天路》的乐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准备:1. 《天路》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 乐谱和乐器。
3. 大屏幕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 播放《天路》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探究:1. 介绍《天路》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和表达的主题等。
2. 向学生展示乐谱,并解释乐谱中的乐符和音符的含义。
3. 演示如何演奏《天路》的一小节或一个乐段,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实践:1. 分发乐谱给学生,并指导他们逐步学习和练习乐谱中的乐符和音符。
2. 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演奏《天路》的乐谱。
3. 鼓励学生进行个别表演,展示他们对《天路》的理解和演绎。
巩固: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他们对《天路》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到音乐表演中。
3.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音乐表演技巧。
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似主题或风格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增进彼此的音乐交流。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对《天路》的理解和演奏技巧的提高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延伸活动:1. 组织音乐会或表演,让学生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2. 总结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3. 思考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初中音乐《天路》教案
初中音乐《天路》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聆听《天路》,体会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感受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模唱、探究过程中感受歌曲情绪,体会藏族民歌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内涵,能够饱含深情的演唱《天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歌曲,体会歌曲寓意,感受藏族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歌曲情绪变化,感受歌曲蕴含的赞颂、感激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演唱歌曲《青藏高原》,请学生说一说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老师再进行总结。
(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之后,出示青藏铁路的图片,引出新课《天路》。
(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老师提问:歌曲中是如何描述这条“天路”的呢?(这条天路“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让藏族人民能够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把藏族文明带向各地)(2)老师范唱歌曲,提问:歌曲想表达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赞颂、感激,感激共产党修建青藏铁路,歌颂青藏铁路带来的美好生活。
)2.深入了解(1)老师播放《青藏铁路》纪录片,学生能够简单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老师进行补充,并带领学生了解曲作家印青。
(印青创作了《走进新时代》、《江山》、《西部放歌》闻名全国)(2)老师播放作品,启发学生分析歌曲节奏旋律特点。
(节奏:歌曲首句使用了大切分,打破了原本的强弱规律,造成轻起拍的效果,叙述感比较强。
运用大量装饰音,波音和倚音,节奏自由,体现藏族民歌特点。
旋律:音调悠长,音域宽广)(3)老师运用多媒体再次播放歌曲,请学生为歌曲分段。
(分为两个乐段:A段、B段)(4)老师弹琴,引导学生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起伏变化。
(A段:情绪平静温和,描述了西藏的美丽景色,B段:情绪激动,结尾处推向情绪最高点,表现了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5)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完整聆听歌曲,再次感受歌曲中藏族人民强烈的情感。
天路 教案
天路教案教案内容:引言:《天路》是一首优美动人的音乐作品,由曲家陈辉阳谱曲并编写歌词,经典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本次教案以《天路》为主题,旨在通过对这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和表达感情的能力。
一、欣赏《天路》音乐1. 给学生播放《天路》的音乐,鼓励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妙。
2. 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它能唤起你的什么情绪?二、分析《天路》的歌词1. 分发《天路》的歌词给学生,让他们课前先阅读歌词。
2.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歌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可以询问学生歌词中有哪些词语或句子给你的印象深刻,为什么。
三、学唱《天路》1. 将《天路》的歌词进行逐句解读,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为学生逐句示范唱歌,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四、创作《天路》的舞蹈或画面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天路》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与音乐相配的舞蹈或画面。
2.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展示与分享1. 学生们可以选择用音乐、舞蹈或画面等形式,将自己对《天路》的理解和创作成果展示给全班。
2. 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心得以及在欣赏与表现中的体验。
六、总结讨论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他们谈谈自己对《天路》的理解和感受有何变化。
2. 各组对其他组的创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彼此分享交流,促进学习的互动。
这份教案旨在通过《天路》这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意思维。
希望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背景,提高他们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八上音乐《天路》教案
八上音乐《天路》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八年级上册的音乐素材《天路》,以及有关《天路》的创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该曲目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类型。
2.让学生欣赏和参与演唱该曲目。
3.提高学生对于班级音乐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需要准备的教学器材有:乐器、例如:钢琴、吉他、鼓等,以及该曲目的教学演讲ppt和课件。
2.学生需要准备的教学器材有:琴弦乐器,例如:木吉他、琵琶、古筝等,或者录音笔记本等。
四、教学程序
1.课前准备: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相关的乐器、演唱材料以及一些教学设计活动。
2.引入新音乐:在开始上课前,老师会向学生介绍本曲目的背景,概述本曲目的音乐类型,并且结合相关的教学课件,让学生们对于本曲目有更深的理解。
3.实施活动:以对话形式,让学生们理解本曲的歌词内容,并让学生们深入分析每句歌词的含义。
通过小组合作,配合乐器演奏,让学生们融入其中,尝试演唱本曲目。
4.检测效果:老师将学生演唱的《天路》录下来,进行细致的评析,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己的演唱情况,从中检验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并且给予学生以鼓励。
天路音乐教案初中
天路音乐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天路》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奏、旋律等。
3. 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藏族音乐的基本特点2. 歌曲《天路》的词曲分析3. 演唱、演奏、欣赏等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
2. 难点: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藏族音乐,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基本特点:介绍藏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3. 歌曲分析:分析歌曲《天路》的词曲特点,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4. 演唱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演唱《天路》,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节奏和音准。
5. 演奏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演奏《天路》,注意指导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6. 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天路》,让学生了解同一首歌曲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演奏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2. 学生对藏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1. 藏族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
2. 《天路》的乐谱。
3. 音响设备、乐器等。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天路》的意义和情感。
2. 在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程中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并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歌曲天路教案
歌曲天路教案标题:歌曲天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曲《天路》的歌词和音乐特点。
2. 能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歌曲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2. 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3. 学生对歌曲的个人感悟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歌曲《天路》的录音或视频。
2. 歌曲歌词的打印材料。
3. 教学课件或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初步了解歌曲(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天路》,让学生首先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整体氛围。
然后让学生观看歌词视频或阅读歌词,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
2. 分组讨论歌曲(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和分享。
3. 个人感悟和表达(15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歌曲,然后让他们写下对歌曲的个人感悟和理解。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可以是文字、绘画、手工等形式。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个人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理解彼此的表达方式。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以及学生们的个人感悟和表达。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和表达更多美好的情感和情绪。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思考和感悟歌曲《天路》,并写下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在课后观察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指导。
同时也可以不定期地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受和理解歌曲的内涵。
《天路》教学设计教案
《天路》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天路》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意义;(2)培养学生对青藏高原的认识,了解其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3)通过学习《天路》,提高学生对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和成就的了解。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讨《天路》歌词中的意象和情感;(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铁路与以往铁路建设的不同之处;(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青藏高原铁路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了解国家发展动态;(3)教育学生珍惜和感恩祖国的发展成果,激发其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天路》歌曲的歌词及旋律;(2)了解青藏高原铁路的建设背景和意义;(3)认识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2. 教学难点:(1)理解《天路》歌词中的意象和情感;(2)分析青藏高原铁路建设的技术创新和环保理念;(3)探讨青藏高原铁路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天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2)提问:“请大家猜猜这首歌歌颂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风景?”2. 歌曲学习:(1)介绍《天路》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意义;(2)教唱《天路》,让学生掌握歌词和旋律;(3)分析歌曲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
3. 知识拓展:(1)介绍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2)对比分析青藏高原铁路与以往铁路建设的不同之处;(3)讨论青藏高原铁路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天路》歌曲所表达的青藏高原铁路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对学生产生的启示。
引导学生珍惜和感恩祖国的发展成果,激发其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意愿。
五、作业布置1. 熟唱《天路》歌曲,巩固所学内容;2. 收集有关青藏高原铁路建设的资料,进行进一步了解;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天路》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青藏高原铁路建设的背景、意义和技术创新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4. 学生对青藏高原铁路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的探讨程度;5. 学生对祖国发展成果的珍惜和感恩的意愿表达程度。
天路 音乐教案
天路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天路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天路》这首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通过合唱和演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学习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
教学重点:1. 掌握《天路》的曲调和歌词。
2. 学习音乐的表达技巧,包括音准、节奏、音色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天路》的音乐资源和歌词。
2.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3. 音乐播放设备。
4. 合唱指挥棒或其他合唱指导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天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这首音乐的第一印象,包括曲调、歌词等方面。
歌曲学习:1. 分发《天路》的歌词给学生,并让他们阅读一遍。
2. 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听歌。
3. 分段学习歌曲,先教唱第一段,然后逐渐添加后续段落。
4. 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色等要素,指导他们正确地演唱。
合唱练习: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唱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声部。
2.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唱练习,确保每个声部的准确演唱。
3. 逐渐将各个小组合并,进行整体合唱练习。
4. 引导学生注意合唱的统一性和和谐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乐器伴奏:1.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进行《天路》的伴奏演奏。
2. 教导学生如何根据歌曲的曲调和和弦进行伴奏演奏。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尝试不同的伴奏风格和技巧。
音乐欣赏:1. 分享《天路》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让学生了解这首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播放其他版本的《天路》音乐,让学生对不同演绎方式进行比较和欣赏。
3. 鼓励学生表达对这首音乐的个人情感和感受,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学生在音乐表达和合作方面的进步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天路音乐教案
天路音乐教案# 天路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天路》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到关于坚持和希望的主题。
## 教学准备- 《天路》歌曲音频- 音乐播放器- 歌词打印件- 黑板或白板- 粉笔或记号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播放《天路》歌曲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
2. 提问互动:询问学生对歌曲的第一印象,以及他们对歌曲主题的猜测。
### 新课讲解(15分钟)1. 歌曲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天路》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文化和情感背景。
2. 歌词解析:逐句分析歌词,解释歌词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坚持和希望。
3. 旋律学习: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旋律轻轻哼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 实践活动(20分钟)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歌词打印件,让学生尝试合唱。
2. 节奏练习: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可以通过拍手或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来辅助。
3. 旋律模仿:播放歌曲的旋律部分,让学生尝试模仿并唱出旋律。
### 课堂练习(10分钟)1. 合唱练习:全班一起合唱《天路》,老师在旁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节奏和旋律。
2. 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在唱歌时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如坚持、希望等。
### 课堂小结(5分钟)1. 歌曲回顾:快速回顾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 情感共鸣: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这首歌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在家练习《天路》的演唱,下节课进行小组展示。
- 鼓励学生思考歌曲中的主题如何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写一篇简短的感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一首新歌,还能从中体会到坚持和希望的力量,以及音乐在表达情感中的独特作用。
天路的音乐教案设计
天路的音乐教案设计天路的音乐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让同学感受藏族风格歌曲的特点。
2、同学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3、体验带装饰用演唱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方式,感受乐曲两个乐段不同的心情对比。
重难点:1、学唱歌曲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2、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1、音阶练习2、发声练习二、导入1、中华民族……………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藏族歌曲《天路》2、请同学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
三、新歌教学1、播放《天路》音乐,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2、介绍歌曲背景资料。
3、跟随音乐哼唱,并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
4、训练歌曲节奏,加强节奏练习。
5、学唱曲谱,老师钢琴伴奏,同学生疏歌曲旋律。
6、读歌词,学唱歌词,老师伴奏。
7、欣赏韩红演唱《天路》,让同学分析比较,你更宠爱哪种形式的演唱,为什么?8、视状况分小组练习或实行其它方式进行演唱练习。
四、拓展学习五声调式:我国古代将1(do)、2(re)、3(mi)、5(sol)、6(la)叫做“宫、商、角(jue)、徴(zhi)、羽。
”分别以这五个音为主音构成的五种调式。
(详见P53)五、老师总结太阳和月亮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光明。
藏族和汉族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最终,同学在歌曲《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天路的音乐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奇异”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
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
初中音乐教案_天路
《天路》是一首藏族歌曲,它描绘了西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藏族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天路》,使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
教学目标:1.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做到声音优美、和谐。
2. 学会《天路》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的内涵。
3. 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藏族音乐的魅力。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
教学重点:1. 学会《天路》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藏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高难度音阶和节奏。
2. 对藏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3. 教学录音机和CD。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西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如何表达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的?二、学习歌词和旋律(15分钟)1. 教唱《天路》的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2. 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高难度音阶和节奏。
3.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和指导。
三、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15分钟)1. 介绍藏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分析藏族音乐的特点,如音域宽广、旋律复杂等。
3. 播放藏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魅力。
四、实践与探索(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组合,创作一段藏族音乐的旋律。
2. 引导学生运用藏族音乐的特点,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旋律。
3. 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歌曲学习和音乐创作方面的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和未来的学习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天路》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藏族音乐特点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在创作和实践中的表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天路》这首歌曲,还能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
《天路》优秀教案
在上课之前老师播放一首音乐(卓玛)听完了这首歌,那么请同学告诉我,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那你们是从哪里听出,这是一首藏族的歌曲呢?1、歌曲引入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那么今天呢老师就带大家走进这个民族,去感受一下藏族的民族风情。
首先呢,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藏族这个名族。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以从事畜牧业为主。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藏族人跟我们这里的人吃的不一样,他们吃糌粑、青稞酒、酥油茶。
他们信佛。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播放图片)那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藏族的民歌,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听完思考这是什么拍子的歌(播放天路)(44拍子的天路下面跟着老师打一下拍子)美景:山上雪,山下绿草,景色壮观,羊群满山坡等)西藏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难怪有许多艺术家他们非常渴望去西藏看一看,觉得那里很神秘,令人想往,他们觉得去那里好象能够寻找到艺术的灵感。
2006年7月1日上午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结束了“世界屋脊”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这条举世瞩目的铁路还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播放图片)从歌曲中我们可感到藏族歌曲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什么特点呢?(高亢,粗犷,豪放)好象对着千万座大山在歌唱体现他们民族的性格?(热情,勤劳,勇敢,善良)从歌中还可领略出西藏的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
藏族的舞蹈也非常美丽,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舞蹈吧(播放舞蹈视频)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歌曲音乐(阿玛勒火)然后找同学读一下囊玛,了解一下什么是囊玛。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堆谐最后我们欣赏一下热巴舞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时欣赏《天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天路》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提高创造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学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播放歌曲《走进西藏》;
(二)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初步感受藏族音乐风格(目的:创设良好的音乐
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新歌作好情感铺垫。
);
(三)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一)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
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
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藏族歌曲——《天路》(多媒体显示)(二)请学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再由教师补充。
(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
(三)多媒体显示青藏高原风光画面。
三、新课教学:
(一)教唱歌曲。
1、播放韩红演唱的《天路》视频,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
2、分两部分跟录音哼唱;
3、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二段体);
4、欣赏合唱曲《天路》(右手挥拍),让学生分析比较,更喜欢哪种形式的演唱,为什么?(韩红的演唱能将个人风格、歌唱技巧及时代特点完美地融为一体,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强。
而巴桑的演唱声音纯净,藏族风格比较鲜明。
)
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乐特点形成的因素:
(1)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2)生活特点及风俗习惯。
6、提问:“除了用歌唱,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天路》?”
7、根据学生的建议,采用朗诵、舞蹈、器乐、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有表情地演唱。
(二)歌曲欣赏。
1、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
(歌唱家才旦卓玛高超的演唱技巧及独特的音色,拨动同学们的心弦,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藏区的生产、生活及藏胞在奴隶制下牛马不如悲惨历史,入情、入境地体会和感受歌曲的情绪,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
2、欣赏歌曲《公仆赞》,并讲述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的感人故事。
四、拓展学习:
五声调式:我国古代将1(do)、2(re)、3(mi)、5(sol)、6(la)叫做“宫、商、角(jue)、徴(zhi)、羽。
”分别以这五个音为主音构成的五种调式。
(详见P55)
五、教师总结:
太阳和月亮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光明。
藏族和汉族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最后,学生在歌曲《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
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