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小实验之搭支架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搭支架》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搭支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搭支架》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材以现实生活中的支架为导入,引导学生探究支架的原理和作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搭建支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他们在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支架的原理和作用,学会搭建简单的支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支架的原理和作用,搭建支架的方法。
2.教学难点:支架的搭建技巧,如何在搭建过程中保证支架的稳定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实践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支架图片,引发学生对支架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支架原理: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支架的构成和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搭建支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成果展示:各组展示搭建的支架,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支架搭建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七. 说板书设计1.支架的原理2.支架的作用3.搭建支架的方法4.支架的稳定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能够主动思考、提问。
2.学生操作技能: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如支架搭建的准确性、速度等。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 搭支架-苏教版
2、搭支架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9页——第21页。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2.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学情分析:这是本单元的第二课,与第一课相比,有关支架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在数学课上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如何让学生把数学知识迁移过来是本节课的方法需要注意的。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平面支架、塑料吸管、大头针、橡皮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20米,分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
据说,该塔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而相连起来。
艾菲尔铁塔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4、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5、学生提出问题。
6、谈话: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⑴出示教师事先做好的不同形状的支架:请同学们猜一猜,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学生猜测。
⑵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
再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⑶学生动手搭支架,汇报研究成果。
⑷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⑸学生活动,汇报。
【优质教案】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2.搭支架》word教案(4)
学校:新桥实验小学
班级:五年级
人数:
日期:月日
学科:科学
课题:搭支架
教时:第2课时
执教:姜美玲
1、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2、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1)内容分析:《搭支架》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出示课件)学生看资源光盘或课件,分析、总结建筑物的结构特点。
教师补充:这些建筑物除了运用三角形结构稳定的原理之外,还运用了物体上轻下重、上窄下宽使物体重心下移从而更稳定的原理。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搭建高塔。
学生展示本组的作品。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
学生讨论、回答。
(2)学生分析: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会,互相合作、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观察,分组操作,讨论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搭建高塔
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
学生讨论、回答后动手活动。
学生总结:结构合理、三角形使用较多、连接点结实、重物的着力点分布均匀的支架坚固且承重力强。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动手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创造,动手能力都比较强,但在时间的把控上要注意,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如何制作,对制作的思考切到位。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搭支架 (2)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宜都市清江小学:江静
1、想好了再做。 2、要注意安全。 3、分工与协作。 4、处理好连接。
防护栏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共33张)-PPT课堂课件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支架的特点
这些支架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支架的设计主要是以三角形为主 来进行设计。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知识拓展
课下留心观察身边常见的建筑物支架结构,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总结
1、支架的定义: 是指起到支撑作用的构架 2、支架的特点: 主要以三角形为主进行设计 3、支架的形状: 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等 4、搭建平面支架的步骤: (1)、画出设计草图。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苏教版五 年级下 册科学 :2.2搭 支架( 共33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北京的鸟巢
巴黎的艾菲尔铁塔
东京的电视塔
《科学》五年级(下)
搭支架
教学目标
1、掌握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学会设计和制作 立体支架, 2、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搭建支架的步骤和方法,理 解支架的概念和特点。
3、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 作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共五则范文)
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19页~20页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认识这个建筑物吗?(师手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模型)(介绍有关东方明珠塔的知识)看到东方明珠塔你有什么感想?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②学生活动:a、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2、解决前面开课问题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3、加固其它平面支架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汇报(此处注意多鼓励学生)4、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正因为东方明珠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到上海的游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下节课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三、全课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第二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 搭支架8-苏教版小小设计师——做架子一、教材简析本课是基于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内容,以及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再结合我校开设3D打印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尝试。
二、学情分析上课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进行了BYOD(自带设备)的数字化学习试点,学生使用平板学习已经常态化。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搭支架
2.搭支架【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4.会设计立体支架。
5.知道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6.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建高塔。
塑料管、大头针、记录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支架材料、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1.师:同学们,这是建筑工地上经常能见到的一个物体,它叫塔吊。
仔细观察一下,你能想到什么问题?2.师: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科学问题,真厉害!刚才有同学说到这些铁条,其实这些铁条搭成的结构就是“支架”,为什么这样搭?有什么作用?那咱们今天这节课就来搭一搭,研究研究,好吗?(板书课题:搭支架)二、搭建平面支架,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定性。
1.师:同学们,我们来搭支架,需要些什么呢?预设:铁条、螺丝钉。
师:我们还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哪些材料来搭?预设:一次性筷子、吸管、铅笔、竹条、木棍等。
师:刚才有同学说要螺丝钉,它是用来做什么的?预设:固定的。
师:哦,你是说用螺丝钉将两根木条连接起来,是吗?除了用螺丝钉,你还能用什么物体来连接?(师出示两根木条,根据学生提到的物体出示透明胶和绳子,钉子。
)师:怎么连接?预设:用透明胶绕着两根木条缠十字。
用绳子也一样。
但是缠后要系一下。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示范连接的办法。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这样一些材料,(实物投影)大头针、塑料管,你能用这些材料搭平面支架吗?(能)师:嗯,相信你们!2.师:那——在动手之前,想一想,搭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预设:要注意安全,用大头针时不能扎到手。
师;有安全意识,非常好!大头针在这里是用来做什么的?(连接塑料管的)怎么连接呢?(用大头针穿过塑料管)穿在塑料管的什么位置?(塑料管两端的中心位置)(师用纸筒和记号笔示范大头针穿过塑料管的位置)能不能穿在这里?(师示范穿在最边沿)(预设:不能,要留一点距离,差不多5毫米就可以了。
《搭支架》PPT优秀课件苏教版科学1
❖
3.关键问题在于,科学界至今不能确 认,转 基因食 品究竟 有无可 能对生 态环境 、人体 健康造 成重大 伤害。 在这样 的背景 下,转 基因食 品的商 业化, 特别是 主粮的 商业化 问题显 得有些 敏感。
❖
4.在我们看来,转基因食品在当下中 国所引 发的争 议,看 起来相 当复杂 ,但归 结起来 ,不外 是科学 逻辑与 商业逻 辑共同 作用下 的结果 。从科 学角度 看,这 件事情 很麻烦 ,是因 为转基 因食品 的安全 性在短 期内得 不到明 确认证 。
搭支架
材料:细绳、大头针、胶带、吸管或小棒。 制作:做成三角形 正方形 五边形 六边形等。
研究:以下图形,你认为哪种最稳固,最 结实?
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需材料最少。
想一想:怎样使易变形的支架变得稳定、 牢固?
三角形支架
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 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 最少。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 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 得稳定。
❖
5.鉴于转基因食品,特别是主粮的安 全性研 究需要 一个漫 长的周 期,主 管部门 断不可 急于宣 布转基 因主粮 的安在人们食品消 费中的 比重大 不相同 ,其可 能的危 害性自 然也不 会一致 。但就 原则而 言,在 没有明 确的科 学结论 之前, 任何对 转基因 食品在 安全性 之外其 他方面 的重大 意义的 欢呼, 都不是 一件明 智之举 。
练一练
1、三角形组成的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
且用料最少。(对)
2、吊车起重臂的支架结构只是为了美观。
(错) 3、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正方形(错)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对)
5、被称为“钢铁巨人”的埃菲尔铁塔在
法国。对( )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2.搭支架》word教案(14)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搭支架(第一课时)课题搭支架授课日期教学内容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
2.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并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平面支架。
教学过程反思与讨论一、导入新课谈话:(出示图片)同学们,这些灯架、折叠椅、人字梯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三角形在这些物体的结构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这些物体在结构上都利用了三角形。
二、搭建平面支架谈话: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小棒分别搭建一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学生动手操作。
谈话:请组内同学将各种形状的支架用力往两边拽,研究哪种形状支架不变形、稳固。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
谈话: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请大家想想办法,使它变得稳定、牢固。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本组的方法并分析其中的道理。
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对于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六边形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等,可以用加横梁使之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增加其稳固性。
三、设计立体支架——高塔谈话: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我们来搭一座高塔好吗?提问:搭高塔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学生讨论并汇报。
小结:如果能够画出设计草图的,可以先画出设计图,也可以用手里的材料一边比画一边设计,一定要弄清楚你们的支架的大致形状、连接方法等。
学生分组设计草图。
各组汇报,其他组帮助完善。
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采用合适的连接方法搭高塔了。
老师建议你们回家把准备工作做好,选用旧报纸卷成纸棒做建高塔的材料,用胶带连接纸棒,下一课我们来搭高塔。
小学科学_搭支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搭支架_科学_小学_【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结构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会设计立体支架,并画出设计草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难点:会设计立体支架,并画出设计草图。
【教学准备】●教师:图片、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支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1)塑料管或报纸棒(相同长度的18根、不同长度的若干根)(2)大头针若干 (3)剪刀 (4)直尺 (5)铅笔 (6)橡皮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有一个建筑,在它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年,就迎接了超过200万的参观者,时至今日,已有超过二亿人来此参观过。
这是什么建筑?魅力这么大,超过两亿多人次的游客都来参观。
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见识见识?2、出示埃菲尔铁塔。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地标建筑。
问:它美不美?很美:从铁塔的一侧望过去,像个倒写的英文字母“Y”,初到法国的人都想在埃菲尔铁塔前留个影。
它看上去高不高?很高:在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没有哪座塔的高度能超过200米,而埃菲尔铁塔竟高达320米,相当于100层楼高。
你知道吗?它还很大。
整个塔身重10000吨呢,光钢铁就用了7000吨!3、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历经百年历史而不倒,它有什么秘诀呢?我们通过搭支架的活动来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
二、在活动中取证1、提问:我们来仔细观察埃菲尔铁塔的塔身,它又有什么特点呢?(采用框架结构,利于风穿过;里面有很多三角形结构)2、提问:一根根钢铁搭成了许多什么形状呢?为什么要搭成三角形的架子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三角形和什么比起来比较牢固呢?3、请填写实验记录的前半部分:预测不同性质支架的稳固性,用星号表示稳固性的大小,五颗星最稳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搭支架|苏教版1
搭支架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与研究,发现支架的结构不同,变形的程度也不同。
2.知道三角形结构最不易变形。
3.通过搭建稳固的支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是最不容易变形的, 最牢固,最结实。
教学难点:正确的搭建立体支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演示用的教具、课件。
学生准备:大头针、吸管、剪刀。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先出示自行车、衣架等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发现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学生回答。
3、提问: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它们的结构中都有三角形5、谈话: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演示课件:(一)活动1:(1)用木棍或塑料棒、橡皮筋等,搭建出下面的支架。
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材料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课件中的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学生活动:动手搭支架。
谈话: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固哪种形状的支架容易变形,不稳固学生汇报: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其他图形的支架容易变形。
实验结果:三角形结构最稳固,最结实,用材最少。
出示课件: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采用哪些方法呢以四边形为例小组讨论:如何让四边形的支架稳固。
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活动:加固后的四边形和原四边形进行比较。
学生汇报:为什么这么做呢(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通过加固,让四边形变成四个三角形。
)五边形、六边形呢说一说你怎么加固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
小结:容易变形的支架通过加梁的方式来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固。
(3)讨论老师介绍:三角形结构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教师播放视频材料(二)活动2:请用桌上的材料,搭建一个立体的稳固支架。
看哪个小组搭的支架用材少,而且比较稳固。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案例《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
背景描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描述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
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
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
该组的学生在底部又剪了一块长方形纸片粘在四根圆纸棒的下面,四根圆纸棒的顶外侧用一条细小的扁形长纸条按照长方形的四个直角把四根圆纸棒粘在四个角的内侧。
支架建构小班科学教案
支架建构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支架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理解支架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支架建构实验装置,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支架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支架建构实验装置。
三、教学准备支架、试管、夹子、乳酸、酵母、糖、温度计、酵母发酵实验小组报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副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实验装置,询问他们这是什么装置,有什么作用。
2. 探究(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支架的概念、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支架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2)教师出示一副支架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支架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写出支架的结构和功能。
(3)教师将支架和试管、夹子等实验材料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重点讲解支架的正确使用方法,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实验(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酵母发酵实验的目的和步骤,让学生了解酵母发酵的过程和影响发酵的因素。
(2)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酵母发酵实验,每个小组根据已经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观察酵母发酵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讨论酵母发酵的原因和发酵速度的差异。
4. 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总结酵母发酵实验的目的和结论。
(2)教师鼓励学生展示实验报告,并与全班分享实验中的发现和心得体会。
五、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撰写酵母发酵实验小组报告,并从实验设计、观察结果和结论等方面进行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了解支架的概念、结构和功能,并能正确使用支架建构实验装置。
通过酵母发酵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