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课件1
第一章 总论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
![第一章 总论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e37c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7.png)
平均每个月应负担12分之一, 3月份的应作为费用入账 的财产保险费为50 000元。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 会计核算基础。他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一 律以实际的款项收付为标志。它是以收到 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 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 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 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 付实现制。
• 二、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三)会计的特点 •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2.以合法有效的凭证为依据。 • 3.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全面性、综合性、
连续性和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 二、会计的职能 • 1.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 • 2.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
• 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的关系。
• 三、财务报告目标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 一、会计的概念 •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赖以发展的
基础。在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极 为简单,对生产过程的耗费和收获,只能凭头脑来记忆。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社会化,生产过 程与经济关系逐渐地复杂起来,人们为了掌握生产过程 的情况和安排好生产,就必须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 和财力的耗费以及取得的成果作出必要的记录,以便更 有效地组织生产和管理经济活动。这时作为记录和计算 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与取得成果的会计科学,也就随之而 产生。由此可见,会计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 活动而产生的,是生产过程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9c8c71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5.png)
04
会计的方法
设置账户
总结词
设置账户是会计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于分类 记录经济业务。
详细描述
设置账户是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性质, 为其设置一个或多个分类账户,以便于记录、 汇总和报告经济业务数据。
复式记账
总结词
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记账方法,通过双重记 录来反映经济业务。
详细描述
复式记账要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双重记 录,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 登记,以确保经济业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 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编制财务报表需要对账簿中的数据进行汇 总、分类和整理,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等重要信息。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持续经营
总结词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或清 算。
详细描述
持续经营假设是建立在企业持续正常经营的基础之上,该假设使得会计主体能够稳定地运行其经济活 动,从而使得历史成本、现值等会计原则得以应用。它也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因为只有在持 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能被合理地计价和列报。
填制和审核凭证
要点一
总结词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用于证明经济业 务的发生和真实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和经过的原始单据,会计人员需 要认真填制和审核凭证,确保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登记账簿
总结词
登记账簿是将凭证中的经济业务数据分类记录到相应的 账户中。
详细描述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 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课件(1)
![基础会计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b5cbc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7.png)
基础会计学课件1. 介绍基础会计学是一门针对会计入门学习者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本课件将涵盖以下主题:•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方程式•账户类型•财务报表2. 会计基本概念2.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门记录、报告和分析经济活动的学科。
它涉及记录交易和事件,编制财务报表,并提供财务信息给内外部利益相关者。
2.2 会计的目的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有关实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内部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2.3 关键会计原则•会计主体性原则:将企业和业主的财务事务分开,并将企业视为独立的实体。
•会计期间原则: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相等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和报告。
•成本原则:将经济活动根据实际成本进行记录和报告。
•会计货币性原则:将经济活动以货币的形式表示。
3. 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会计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用于描述会计中的账户之间的关系。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该方程式表明,一个企业的资产等于其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
这意味着企业的所有权和负债来源必须能够合理解释和平衡。
4. 账户类型会计中的账户可分为五大类别:1.资产账户:用于记录企业拥有的资源(例如现金、存货、机器设备等)。
2.负债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对外债务和负债(例如应付账款、贷款、欠款等)。
3.所有者权益账户:用于记录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例如股本、资本储备等)。
4.收入账户:用于记录企业的收入来源(例如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5.费用账户:用于记录企业的费用和成本(例如租金、工资、采购成本等)。
5.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输出方式,常见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展示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损益表:展示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现金流量表:展示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这些财务报表提供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全面了解,是决策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32bb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8.png)
原材料的采购和核算
核算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 费等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记录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奖金、 津贴等
产品生产业务核算
01
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并按
销售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根据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条款 和条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并计量销售收入的金额
销售成本的核算
记录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 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 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 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核算
记录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加强 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
结账与对账工作流程
结账前准备
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已 全部登记入账,检查账户记录是 否正确。
结账工作
结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 末余额,并将余额结转下期或转 入新账。
01 02 03 04
对账工作
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账表核对。
编制会计报表
根据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相关 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种产品上
02 03
在产品的核算
记录尚未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 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要继续加工的半 成品
完工产品的核算
记录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 半成品、代制品、代修品等
产品销售业务核算
会计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核算职能是指会 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 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 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 性进行审查。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769bfa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3.png)
成本会计是用来核算产品成本、确定企业一定时 期内损益状况的一种专门方法。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 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 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规 划和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做出决策的一整套信 息系统。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 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税 款征收与解缴全过程的一门专业会计。
04
会计的方法与体系
会计的方法
会计确认
通过会计确认,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纳 入会计核算系统,并确定其以何种金额入账。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确定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在会计报表及 其附注中列示金额的过程。
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是将经过确认、计量的经济业务通过一定的记录 方式在账簿中进行登记,以便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 或完成情况。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联系
财务管理离不开会计所提供的以财务 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而会计核算又 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区别
财务管理侧重于整体的经济管理和经 济决策,而会计侧重于具体的业务处 理和信息提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6
利润
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 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和损失等。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 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或 破产清算。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 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 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基础会计学1精品PPT课件
![基础会计学1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7e2bcb6bec0975f465e29e.png)
会计的监督职能: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
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 之达到预期的目的。
两者的联系:
会计监督是会计反映真实性的保证,会计反映是会计监督的存在的基础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一 会计对象的概述
❖ 会计对象也就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 ❖ 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过程可以概括为资本(资金)的价值
内容介绍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 绍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 今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本课程采用立信会计出版社的 作为教材。
第一章 总论
本章是会计学的导言,概述了会计的一些基 本问题,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础。通过学习,要 求了解会计的含义和特点,明确会计的职能、会 计的对象和会计的任务,掌握会计法规和会计核 算方法以及会计工作组织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 会计概述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第三节 会计法规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 (一)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 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
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
产生会计。
第一节 会计概述
果 润
净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 支净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
第三节 会计法规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制定的会计法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二是由国务院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如《企业会计
准则》 三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企业具体
《基础会计学教案》课件
![《基础会计学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3bf6b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d.png)
《基础会计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1.2 会计的基本职能1.3 会计的目标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2.2 会计等式的建立2.3 会计要素的计量2.4 会计分录与会计科目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3.1 会计科目的分类3.2 会计账户的结构3.3 账户的性质与作用3.4 常用会计科目及其含义第四章:复式记账法4.1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4.2 借贷记账法4.3 会计分录的编制4.4 试算平衡第五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5.1 会计凭证的分类与填制5.2 会计账簿的分类与登记5.3 账务处理程序5.4 错账查找与更正第六章:财务报表6.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6.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6.3 利润表的编制6.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6.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第七章:会计分析7.1 会计分析的意义与方法7.2 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7.3 财务状况分析7.4 经营成果分析7.5 现金流量分析第八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8.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范围8.2 会计政策的选用与变更8.3 会计估计的概念与方法8.4 会计估计的变更和差错更正8.5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信息披露第九章:税务会计9.1 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9.2 增值税会计9.3 企业所得税会计9.4 其他税种的会计处理9.5 税务会计的报表与税务申报第十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10.1 会计软件的概念与作用10.2 会计软件的种类与功能10.3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10.4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10.5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第十一章:审计与会计11.1 审计的概念与目的11.2 审计的程序与方法11.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11.4 会计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11.5 审计报告的分析与运用第十二章:国际会计12.1 国际会计准则概述12.2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12.3 跨国公司的会计处理12.4 外币会计12.5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第十三章:管理会计基础13.1 管理会计的概念与作用13.2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13.3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3.4 预算的编制与控制13.5 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第十四章: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14.1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方法14.2 标准成本制度14.3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14.4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控制14.5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五章: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15.1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15.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5.3 会计法律法规体系15.4 会计法律责任与保护15.5 会计职业的发展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基础会计学的主要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会计基础、会计应用和国际会计。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另有各章节供)PPT课件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另有各章节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17cf9d4b35eefdc9d3337b.png)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 统性
(三)会计具有一套科学的专门方法
(四)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01.11.2020
课件制作: 教材编写组
9
三、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亦称为会计目的,通常是指会计资料的使用者对会计的总 体要求。会计目标决定着会计工作的导向,决定着会计的程序、方法 体系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因此,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 课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目的作了明确规定:企 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 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 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这也就说明了我国会计的目标, 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 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 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企业有许多的利益相关者,而这些利益相关者需要了解和 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便进行决策。会计就 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 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称为会计信息。企业需要会计。
01.11.2020
课件制作: 教材编写组
3
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关键词:会计是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 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特别提示: ①会计起源于生产活动,会计的雏形仅为生产 过程的附带职能; ②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③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密切依存于客观环境。
基础会计学课件1
![基础会计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f21940794431b90d6c85c769.png)
6H
会计是建立在计算和写作的艺 术/技巧基础之上的,这种艺 术/技巧最终可以使一定期间 的经济账目产生平衡,使业主 放心。
大英百科全书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本教材对会计的定义:
基础会计学课件
第1章
6H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
专门方法,通过对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确认、计量、记录
基础会计学课件
第1章
6H
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记录与计量行为
伏羲时期:结绳记事、简单刻记
事小小结其绳,事大大结其绳,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基础会计学课件
第1章
6H
黄帝、尧舜时期:书契(文字、数码刻记)的简单记录和计算方法 18000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时代:刻记书契记事的会计萌芽行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基础会计学课件
第1章
6H
1464年,到威尼斯(当时世界商业中心)任家庭教师,
结识众多数学家
1472年,到罗马结识著名数学家阿尔贝蒂(Leon
Bottista Alberti,数学家、画家、诗人、音乐家)
1475年,加入罗马圣方济修道院,成为男修士
1475年,在佩鲁贾大学任教,开始大学教授生涯
有关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与巴比伦大体相同,并且还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内部
控制制度,如仓库记录官与仓库监督官的设置等。
古希腊:公元前630年古希腊发明了铸币,并应用到会计记
录。
古罗马:国家档案中将政府收入、支出分设项目的记载,并
在政府设有会计官员。13世纪后,意大利沿海城市借贷资本
家开始以“借主”、“贷主”的形式登记债权、债务项目,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417d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e.png)
0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 法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按照一定的会 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通过分类和汇总 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最终形成完整的财务报表。
03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包括资产结构分析 、负债结构分析、股东权益分析等, 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
利润表编制
力。
现金流量表编制
01 02
现金流量表概述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通过列 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需要按照一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通过记录和核 算企业的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最终形成完整的财务报表。
原始凭证的种类
包括发票、收据、领料单、借款 单等。
原始凭证的审核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 、准确性和完整性。
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的定义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 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的种类
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借贷记账法通过账户的分类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会计分录编制
01
会计分录是会计记账的基本单 元,它记录了经济业务的发生 时间、金额以及涉及的账户名 称等信息。
02
会计分录的编制是按照一定的 规则和程序进行的,包括确认 经济业务、选择适当的账户、 确定记账方向和金额等步骤。
趋势分析法
将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 比较,以发现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 势。
因素分析法
通过分析影响财务指标的因素,确定 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PPT课件
![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6744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5.png)
❖ 三、会计的本质
总之,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即会计管理。在微 观经济管理中,会计是特定组织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会计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会计概述
❖ 四、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以凭证为主要依据, 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特定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 连续、系统、完整、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 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 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发展和会计 环境
第一章会计概述
❖ 三、新中国会计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经济恢复与初步发展奠定了 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会计法规建设 呈现出了历史性进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步入快车道 进入21世纪我国会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发展和会计 环境
第一章会计概述
❖ 四、会计环境
❖ (二)会计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
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看,社会经济环境对会 计的影响是广泛、深刻而又错综复杂的,人类历史不 同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会计理论 、方法、工艺和技术 而另一方面,会计对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 并非消极适应,而是具有一定反作用的。
。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产生了农业记账员。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发展和会计 环境
第一章会计概述
结绳记事
傈僳族刻木记事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发展和会计 环境
第一章会计概述
❖ 我国西周时期,朝廷中专门设置有“司书”和“司会”这
样的官职
❖ 《孟子·万章篇》 :孔子尝为季吏,曰:“会计当而已矣 ”
基础会计学全集——第一章总论精品PPT课件
![基础会计学全集——第一章总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6f7187a58da0116c17499b.png)
打开案例
第一页 上一页
监督的扩展
Page 14
1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结束
基
四、会计的目标
础 会
计
学
会计的目标:指会计活动应该达到的境地和标准。
基
础
直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
会 计
学
为会计信息使 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基
础
终极目标:
会Hale Waihona Puke 计提高经济效学益
打开阅读材料
打开例题
打开案例
第一页 上一页
Page 15
学
设总清帐----分类核算
基
础
申报进缴表、存该表
会
计
清朝:“四脚帐”又名“天地合”----复式记帐 学
打开阅读材料
打开例题
打开案例
第一页 上一页
Page 8
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结束
基
(二)国外:
础 会
计
学
12、13世纪--意大利--复式簿记--威尼斯簿记法
1494年--卡.帕乔利--<算术、几何和比例概要> --将威尼斯簿基础
础 会
-
--进行货币监督
计
--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学
基
3、两个职能的关系
础
会
核算是监督的前提,其产生的资料是监督的依据; 计
核算过程的本身也是监督的过程;
学
只核算不监督,会计就发挥不了作用。
打开阅读材料
打开例题
打开案例
第一页 上一页
Page 13
下一页
13
最后一页 结束
基
础
(二)会计职能扩展
打开阅读材料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2024新版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2024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5112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5.png)
•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 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
02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账户设置及结构
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账户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按照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 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便于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借贷记账法应用
01 02 03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 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 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 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作用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 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 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 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的构成
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 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 动表、附注等。
财务报告的种类
按编制时间可分为年度、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按服务 对象可分为对外和对内财务报告 。
THANKS
感谢观看
01
账户的对应关系
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
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02 03
试算平衡
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 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 法。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b409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b.png)
复式记账原理包括资产增加记借方、减少 记贷方,负债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费用的增加,以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贷”表 示资产的减少和费用的减少,以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通过借贷记账法,可以清晰地反映账户之间的经济关系,并简化账户记录工作。
会计分录的编制
会计分录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 借贷记账法的要求,对每笔经济
业务进行记录的条目。
会计分录包括记账符号、账户名 称和金额三个要素,是编制财务
报表的基础。
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需要遵循权 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历史 成本原则等会计准则,确保会计
02
1. 填制记账凭证。
03
2. 审核记账凭证。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3. 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5. 对账和结账。
4. 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特点: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编制汇总记 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适用于业务量较大的企业。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 定义: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是指根据科目 汇总表定期登记总分类账的会计核算程序。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
目录
• 会计基础知识 • 会计记账方法 • 会计凭证与账簿 • 会计核算程序 • 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 •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01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定义与职能
会计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 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 管理工作。
会计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监督 、预测、决策、评价等,这些职 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发展
《资本论》第二卷:过程越是
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
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控制和观
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重要;因此,
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Karl Heinrich Marx,
1818—1883
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 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 要。
第一章 绪论(6H)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简单历史过程; 熟悉会计信息、会计领域、会计功能、会 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行为方式; 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目标、会计核算的 基本前提、会计核算方法。
教学内容: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会计信息与会计目标; 3.会计领域与会计功能;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6.会计行为与会计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计定义,会计目标,会计功能,会计核算基
帕乔利从小天资聪颖 16岁在家庭作坊学徒,后来师从画家彼得罗.德拉弗兰
切斯卡(精通数学),奠定数学基础。并通过画家交接 一个公爵和王子,出入公爵菲德拉的私人图书馆,潜心 研究数学来自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464年,到威尼斯(当时世界商业中心)任家庭教师, 结识众多数学家 1472年,到罗马结识著名数学家阿尔贝蒂(Leon Bottista Alberti,数学家、画家、诗人、音乐家) 1475年,加入罗马圣方济修道院,成为男修士 1475年,在佩鲁贾大学任教,开始大学教授生涯 1480年,离开佩鲁贾到那不勒斯、米兰、弗罗伦萨、 威尼斯周游讲学 1486年,重返佩鲁贾大学,开始写作《算术、几何比 和比例概要》,得到公爵与王子的支持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唐宋时期 “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相当于现在的: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出现审计二字
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
卢卡照片
持算盘者据此位置
清明上河图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明末清初: 富山发明中国的复式记帐——“龙门账”、“四脚账”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494年11月10日,《算术、几何比和比例概要》在威 尼斯出版,从此声名大震 此后,结识列奥拉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传授其《最后的晚餐》中的透视画法。 1510年,回到故乡,担任圣塞波尔克罗镇修道院院长 1514年,教皇列奥十世为把罗马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学 府,招聘天下名士,包括帕乔利。 1515年,罗马大学教授名册中没有帕乔利的名字,估 计逝世。(有的文献说在1517年去世)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会计阶段(旧石器时代中晚期——1494年 ) ★中国古代会计 夏代:“会计”一词率先有文字记载。 《史记·夏本
纪》: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 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周朝:掌管中央、地方政府钱粮收支的 “司会”出现 在官厅组织中,使会计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职能部门, 进行“月计岁会”工作。《周礼》记录司会的职责: 凡在书契版图着之式,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1494年卢卡·帕乔利所著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 概要》出版,竖起了会计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卢卡·帕乔利生平简介(Luca Pacioli,1445~1515) 1445年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地区圣塞波尔克罗小镇 现代世界会计之父 父亲帕托罗密欧(Batolomeo),育帕乔利兄弟数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近代会计阶段(5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期 ) 1.十字军的东征 过程:公元11—13世纪下半叶,西方基督教世界在教皇 的号召下,以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名,对地中海东部的 中、近东地区进行了前后近200年的战争,共八次。 结果:基督教信仰的衰微 、增广人们的地理知识 、医学 的进步 、贸易的进步 、工业的进步、文化的交流
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方法。 难点: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方法。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根本原因:人们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同时,客观上需要 对生产耗费和生产成果进行观察、记录、计量和比较。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会计的萌芽 :“所得”与“所费”比较——记录和计 算
古希腊:公元前630年古希腊发明了铸币,并应用到会计记 录。
古罗马:国家档案中将政府收入、支出分设项目的记载,并 在政府设有会计官员。13世纪后,意大利沿海城市借贷资本 家开始以“借主”、“贷主”的形式登记债权、债务项目, 奠定复式簿记的基础。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会计阶段总的特征: 会计发展十分缓慢; 会计并没有真正独立,难以与统计、数学等学科划分清楚; 会计方法非常原始、简单,且没有单独存在; 缺乏会计理论的支持;民间会计发展较多,但缺乏文字记载; 会计与官厅财政关系密切。 结论:这时的会计还构不成科学,只是处于朦胧的初始状态。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3.王子簿记的出现 17世纪初荷兰王子的教师西蒙·斯蒂文,出版了一本
最杰出的会计著作《数学惯例法》,所论述的复式簿 记部分,被会计史学界称为“王子簿记”,有人甚至 将他与卢卡·帕乔利相提并论。 4.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 1853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世界上第一个CPA专业团 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并于1854年被授予皇 家特许证,允许它的会计师冠予“特许会计师”的头 衔,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务 语言,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等中式会计。 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强盛,为中国会计初始发展提供了
肥沃的土壤,并为世界会计发展史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国外
古巴比伦:在金属或瓦片(黏土版)上记录大部分与会计记录 有关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与巴比伦大体相同,并且还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内部 控制制度,如仓库记录官与仓库监督官的设置等。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记录与计量行为
➢伏羲时期:结绳记事、简单刻记
事小小结其绳,事大大结其绳,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黄帝、尧舜时期:书契(文字、数码刻记)的简单记录和计算方法 ➢18000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时代:刻记书契记事的会计萌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