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01-11_史上最全版本)

合集下载

2009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2009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2×5分=60分)1、现象学答案:现象学phenomenology, 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

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犹太人哲学家E.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 ,1859~1938)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

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

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2、自由主义理论答案:强调新闻业不受政府干预的新闻观念。

它是以“天赋人权”为主导思想提出的理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新闻学中占主导地位。

渊源于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英国思想家J.弥尔顿,18世纪英国法理学家J.厄斯金、美国政治家T.杰斐逊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J.S.密尔顿等人的思想和学说。

他们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中,通过“竞争”使正确的意见最终得到承认。

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

代表著作是美国新闻学者W.施拉姆主编的《报刊的四种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人鼓吹不受限制的新闻自由,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思潮。

3、宪政答案:美国政治家萨托利将宪政的要素概括为: 1 有一部叫做宪法的高级法 ,不管其是否成文; 2 存在司法审查; 3 有一个独立的法官组成的独立的司法机关; 4 存在基本性的正当法律程序; 5 存在有约束力的立法方式上的程序规定 ,可以作为赤裸裸的法律意志进行有效控制机制。

4、白话文运动答案: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一群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了一次革新运动。

清华大学2016——2018新传考研资料真题(1).doc

清华大学2016——2018新传考研资料真题(1).doc

清华大学2016——2018新传考研真题学术硕士包括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播学方向)2018年清华大学学术硕士(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1选10,每题5分,共50分)1.信息鸿沟2.公民新闻3.粉丝经济4.效度5.信度6.星法院7.风险社会8.传媒社会责任9.后真相10.《论出版自由》11.信息茧房二、简答题(5选4,每题10分,共40分)1.“小粉红”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行为特征,并结合帝吧出征,谈爱国主义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利与弊。

2.结合全球新闻传播史的历史和现状说明一带一路理论的意涵和影响。

3.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

4.举例说明量化研究从“概念体系”到“操作体系”的过程。

5.举例说明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结合2016年“罗一笑事件”谈你对反转新闻的理解,并分析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新媒体技术对社会形态的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新媒体技术形成新的社会形态。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媒体技术只是继承了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

你对两种观点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862)新闻与传播业务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新闻聚合2.内容策展3.交互新闻4.版面语言二、简答(每题8分,共40分)1.微信公众号传播的特点。

2.融合新闻的特点。

3.媒介融合时代“新华体”的发展方向。

4.判断“未来的新闻是算法”。

5.谈非虚构性写作理念在新闻实践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运用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相关理论,结合一个案例分析主流媒体近几年话语方式的转变。

2.有一个国外数据公司老总说说现在不是“内容为王”的时代,而是“联接为王”时代,记者和编辑不该再追求“内容为王”,而应转而追求内容策略。

你怎么看这种说法?为什么?四、策划题(2选1,共30分)1.上海携程幼儿园,写出采访对象,按照必要性排序,包括机构和人,并写出原因和报道要点。

2010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2010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0×5分=50分)1、电影产业链答案:电影产业链是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院线、和影院的整体链条的统称,它反映的是电影产业单位公司之间的经济生态系统。

2、自媒体答案: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博客只是其一种方式。

3、意识形态答案: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也写作“意识型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

英文Ideology这个词是德崔希伯爵(Count Destutt de Tracy)在1796年所创造的,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

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自后在言语的使用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

在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上,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思想。

4、六度分割答案:有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等。

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5、HHI指数答案: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HHI)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赫芬达尔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

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01-11,史上最全版本)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01-11,史上最全版本)

清华大学2001年新闻理论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原始新闻2.软事实3.达纳新闻定义4.“有闻必录5.新闻的半传播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

(√)2.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

(√)3.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4.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

(×)5.新闻道德是法律范围内的善恶是非规范。

(×)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以200字为宜)1.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2.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3.“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40分,不得少于800字)论题:论新闻的历史价值清华大学2002年“传播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40分,共8题)1、信息2、意见领袖3、象征符4、精神交往论5、受众分割6、随机抽样法7、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8、创新散布的决定过程二、简答题1、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2、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三、问答题1、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2、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清华大学2002新闻理论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事实的混沌2.新闻的具象化3.分析性报道4.经济资讯5.保护新闻来源权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新闻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

(√)2.新闻的整体真实表现为全国媒介报道的真实。

(×)3.新闻传播值体现为新闻对记者的有用性。

(√)4.受检查的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第三个因素”。

(√)5.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改革方向和开放方向。

(×)三、简述下列原理的基本观点(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不少于200字)1.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2015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5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招生目录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67 新闻与传播学院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01媒介经营管理与传播战略(MJC)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要求有一年以上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经历。

均为在职定向培养,在学期间不转档案,不提供住宿,周末或集中授课。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二、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总分政治外语业务1 业务20552 新闻与传播335 50 50 90 90三、2015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参考书出版社作者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刘建明《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李希光《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麦奎尔《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方汉奇《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李彬《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 沃纳.赛佛林等《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郭镇之四、2009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回忆版)五、2015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 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2012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2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建构2.媒介素养3.第三者效果4.字林西报5.中国历史上的报纸“喉舌“说二.简答题1.麦克卢汉的媒介观2.”走转改“的含义,有什么意义?3.美国新闻”客观性“的历史变迁。

4.美国19世纪90年代的新闻的”故事模式“和”信息模式“。

三、论述题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和区别2.论述中国当代文化体制改革对传媒业的影响。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清华2001年新闻理论试题与答案

清华2001年新闻理论试题与答案

清华2001年新闻理论试题与答案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 原始新闻【参考答案】原始新闻泛指原始社会的口头新闻、声光新闻和图画新闻,新闻传播手段的原始性使其停留在对自然物的选择上。

氏族间运用自然物互告消息,是原始新闻的第一个特征;在任何一个原始人的头脑中,还没有出现通过新闻控制他人的动机,新闻传播不包括影响他人立场的影子,人人都可以成为报告新闻的信使,这是原始新闻的第二个特征;除非感观误差造成虚假,否则新闻的真实程度几乎可以达到完美的地步,表现了无阶级社会中人性的纯洁,这就是原始新闻的第三个特征。

2. 软事实【参考答案】软事实是新闻中难以确定具体的时空限定、表达情态和义态的事实。

它带有模糊、含蓄的特点。

软事实还包括新闻中的议论,这是对事实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作出的评价,揭示记者对事实的评价。

新闻中的软事实仍然是客观事实,不允许记者主观杜撰,不管记者怎么写,都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3. 达纳新闻定义【参考答案】查里斯·达纳1869年至1897年主管美国《纽约太阳报》,他认为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这是对“新闻”的一个典型的定义。

达纳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还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4. “有闻必录”【参考答案】“有闻必录”是19世纪初中国思想传播界很时兴的说法。

在“有闻必录”这一报道宗旨下,新闻媒体对各方面的报道全样照登,其中包括民间的小道消息,以示对各种消息来源不持偏颇的立场,对其真伪也不负责任。

这一宗旨也反映了当时新闻界崇尚消极客观的不严肃态度。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有闻必录”有时成为记者应付当权者指责的借口。

5. 新闻的半传播【参考答案】新闻信息发出但是没有寻找到收受对象,就是新闻的半传播。

新闻传播不单是记者的主观行为,而是记者的主观行为与受众行为的对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真题、答题攻略及复习经验指导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5X9=45)1.精确新闻学2.棱镜门事件3.拟态环境4.二级传播理论5.尼尔波兹曼6.观点的自由市场7.蒙太奇8.美国便士报运动9.史量才二、简答(15X3=45)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三、论述(20X3=60)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你的看法。

862新闻与传播业务一、简答题(10X3=30)1.简述推动媒介形态变化发展的主要力。

2.简述量化研究方法和质的差异。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二、业务题(20X3=60)1.中央媒体通过微博信等表现活跃,拥有众多粉丝,这对国传中央媒体的格局意味着什么?2.从近年热播电视节目中任选其一分析。

TV9的品牌传播特点。

三、论述题(15X2=30)1.材料(大意是说南方报业集团赔了,还不少)这种状况怎么出现的?是全行业还几家媒体困境?经营上低估对于新闻生产会带来什么影响?2.选择2013年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上出现的失范事件各一例,从伦理与规制的角度进行评述。

四、采写题(10X3=30)1.选择你接触到的两个专题报道,什么都行,分析一下其角度、基调、风格。

2.策划一个新闻专题,有关大学生的习活心理等,写出其要素。

3. 给了一段材料,恒天然的记者发布会说他们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38吨基粉,有吨基粉,有20吨卖给了6家公司,其中有国的娃哈和世界家公司可口可乐,都没什么事儿,奶粉也没什么事儿。

自己留了的18 吨拿去工厂了,用以生产婴儿营养品的还没检查出来。

污染源在新西兰北岛中部的一家工厂里,管道不干净。

2008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2008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0×5分=50分)1、风险投资答案: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

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

2、徐光启答案: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

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答案:毛泽东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泽东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另一种解释:1956年毛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党外民主人士给共产党体意见,意在引出对共产党有异议的党外人士,是毛发动57年反右派斗争的前奏,毛后来称这是阴谋。

4、米歇尔•福柯答案:歇尔·福柯(法语: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

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

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

2008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史论考研真题

2008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史论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业务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6×5分=30分)1、第一时间答案:《应用汉语词典》把“第一时间”解释为“最紧要的时间”;《新华新词语词典》与《新课标小学生实用词典》都将其解释为“某一事件过程的最早、最重要的时间”;而《现代汉语词典》虽未对“第一时间”做解释,但分别对“第一”和“时间”进行了界定,其中“第一”指:排列在最前面的,而“时间”指:时间里的某一点,由此推断“第一时间”的意思:事件发生后排列在最前面的某一时间点。

此外,以朱永锴为代表的很多研究者都把“第一时间”解释为“事件发生后的最早时间”。

有关“第一时间”的定义,虽然解释并不相同,但却有共同的要素:第一,事件刚一发生的时间;第二,它是一个时间点。

既然是一个时间点,同一新闻事件发生后就不可能有无数个“第一时间”点。

2、新闻事态答案:局势;情势。

梁启超《杂评》:“据各方面来电,俄国要求立宪,已为公然之运动,其事态极重大。

”峻青《海啸》第三章七:“﹝小于﹞所以只好半信半疑地在一旁冷冷地看着,等待事态的发展。

”3、美联社答案:The Associated Press(AP)美国联合通讯社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

简称美联社,英语直接称为“联合通讯社”。

汉语为将其和其他国家的联合通讯社区分开来,加上其所属国家之名称,称为“美国联合通讯社”。

英文简称AP。

4、《新生》周刊答案:1933年7月,邹韬奋被迫流亡海外,《生活》周刊实际由胡愈之主持,到年底遭国民党政府查禁。

杜重远不畏强暴,决定要使《生活》周刊得到“重生”,为此,他寓居上海金神父路安和村8号(今瑞金二路198弄8号),房间面积仅54平方米。

他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克服各种困难,在沪迅速筹办《新生》周刊。

《新生》周刊于1934年2月10日问世,社址设于上海圆明园路,其发行人、主编为杜重远,实际由艾寒松负责编辑、徐伯昕负责发行。

杜重远在《新生》周刊的《发刊词》中写道:“在现在必须使大多数民众,对于中国民族的地位,帝国主义的侵略,有深刻的了解;对于民族自身的任务与前途,有切实的认识,方能鼓起民族的勇气和决心。

清华大学2016——2018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2016——2018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2016——2018新闻传播考研真题包括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播学方向)2018年清华大学学术硕士(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1选10,每题5分,共50分)1.信息鸿沟2.公民新闻3.粉丝经济4.效度5.信度6.星法院7.风险社会8.传媒社会责任9.后真相10.《论出版自由》11.信息茧房二、简答题(5选4,每题10分,共40分)1.“小粉红”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行为特征,并结合帝吧出征,谈爱国主义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利与弊。

2.结合全球新闻传播史的历史和现状说明一带一路理论的意涵和影响。

3.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

4.举例说明量化研究从“概念体系”到“操作体系”的过程。

5.举例说明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结合2016年“罗一笑事件”谈你对反转新闻的理解,并分析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新媒体技术对社会形态的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新媒体技术形成新的社会形态。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媒体技术只是继承了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

你对两种观点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862)新闻与传播业务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新闻聚合2.内容策展3.交互新闻4.版面语言二、简答(每题8分,共40分)1.微信公众号传播的特点。

2.融合新闻的特点。

3.媒介融合时代“新华体”的发展方向。

4.判断“未来的新闻是算法”。

5.谈非虚构性写作理念在新闻实践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运用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相关理论,结合一个案例分析主流媒体近几年话语方式的转变。

2.有一个国外数据公司老总说说现在不是“内容为王”的时代,而是“联接为王”时代,记者和编辑不该再追求“内容为王”,而应转而追求内容策略。

你怎么看这种说法?为什么?四、策划题(2选1,共30分)1.上海携程幼儿园,写出采访对象,按照必要性排序,包括机构和人,并写出原因和报道要点。

2007年清华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回忆版本)

2007年清华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回忆版本)

2007年清华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本)
新闻与传播史论
名词解释(30分)
1 新闻伦理
2 党报体制
3 媒介效果
4 话语分析
5《民报》
6 炉边谈话
简答(60分)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1998年《德拉吉报道》事件
“假事件”的产生及报道后果
何谓大众媒介的功能分析
论述(60分)
试论新闻选择的标准
网络时代的受众变化
新闻传播业务分AB卷
名词解释(共12题,选作10题)
P2P技术
释迦牟尼
索绪尔
大跃进
存在主义
隐私权
回归分析
社会主义
简答(50分,选作2题)
1 怎样消除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定量分析的局限性?(大意)
2 电视偷拍采访会带来哪些媒介伦理问题?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你怎样看待电视偷拍采访?
3 新媒体技术给传媒的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
论述(50分)
和谐文化。

历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考试真题

历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考试真题

历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考试真题清华大学年新闻理论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分,共分).原始新闻.软事实.达纳新闻定义.“有闻必录.新闻的半传播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分,共分).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

(√).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

(√).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

(×).新闻道德是法律范围内的善恶是非规范。

(×)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分,共分,每题以字为宜).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分,不得少于字)论题:论新闻的历史价值清华大学年“传播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分,共题)、信息、意见领袖、象征符、精神交往论、受众分割、随机抽样法、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创新散布的决定过程二、简答题、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三、问答题、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清华大学新闻理论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分,共分).事实的混沌.新闻的具象化.分析性报道.经济资讯.保护新闻来源权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分,共分).新闻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

(√).新闻的整体真实表现为全国媒介报道的真实。

(×).新闻传播值体现为新闻对记者的有用性。

(√).受检查的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第三个因素”。

(√).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改革方向和开放方向。

(×)三、简述下列原理的基本观点(每题分,共分,每题不少于字).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新闻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报道与传播过程体现出来。

清华大学2001—2010年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2001—2010年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2001—2010年新闻传播考研真题清华大学2001—2010年新闻传播考研真题清华大学2001年媒介发展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AOL2、毕昇3、莫尔斯4、南欧洞穴绘画5、窄播6、古登堡7、ISDN8、麦克卢汉9、视特灵10、我的日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菲德勒提出的媒介形态变化六原则。

2、经济力量在媒介形态变化中的作用。

3、电视媒介形态与伴随电视成长的几代人的关系。

三、论述题(2题中任选1题,20分)1、网络出版与文献领域的媒介形态变化。

2、以中国媒介形态为例,谈谈你对媒介分类与发展规律的认识。

清华大学2001年新闻理论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原始新闻2、软事实3、达纳新闻定义4、“有闻必录”5、新闻的半传播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

()2、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

()3、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4、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

()5、新闻道德是法律范围内的善恶是非规范。

()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以200字为宜)1、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2、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3、“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40分,不得少于800字)论新闻的历史价值清华大学2001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3、把关人4、“知沟”理论5、信息环境6、两级传播7、“沉默的螺旋”8、“媒介即讯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怎样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3、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资本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背景。

育明考研:2010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育明考研:2010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 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 5 年的真题,有近 10 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 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 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 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 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 150-200 字为佳。如果是 A4 的纸, 以 5-8 行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 5 分钟左右。 (二)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 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 本看到 5 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 ——》总结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 1-2 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 。很多 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 3-5 点。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简析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 “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定义。 第二,区别 第三,联系 第四,总结。 4.危机应对 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这个时候不要惊慌。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

清华考研——清华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一)

清华考研——清华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一)

清华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一)
清华新闻传播学考研史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题,30分)
1.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主流媒体
4.媒介公信力
5.《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6.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
二、简答(60分,每题15分)
1.简析“全球混乱理论”。

2.简析“人肉搜索”。

3.举例说明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的区别。

4.简析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三、论述(60分,每题30分)
1.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础。

2.论媒介融合的趋势。

清华新闻传播学考研业务试题(B卷)
一、名词简释(14选12)(每题5分,共60分)
1.现象学
2.宪政
3.刻板成见
4.白话文运动
5.创意产业
6.自由主义理论
7.次贷危机
8.魏晋风度
9.风雅颂
10.4P营销策略
11.后现代主义
12.符号学
13.要素市场
14.CMMB标准
二、简述(3选2)(每题25分,共50分)
1.中国的传媒业对外资注入的规定有哪些?
2.“四级办电视”对中国电视发展的影响。

3.时代华纳所采取的战略。

三、论述题(40分)
文化软实力
盛世清北—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2017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7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7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真题及解析——注意事项、独家资料本文目录一、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信息解读二、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三、201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四、辅导名师解析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五、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六、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内部资料——七、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独家真题答题方法示范正文部分一、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信息解读清华新闻与传播考研——院校简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

多年来,从中文系的编辑学专业到传播系,直到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围绕着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主要方向,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尤其在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和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学院领导及师资力量柳斌杰任清华新闻学院院长。

教授中有方汉奇先生得意弟子、中国新闻传播史学会副会长、前北大新闻传播系主任陈昌凤博士。

尹鸿,李彬。

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名师总结:北大行管所考知识点绝大部分都能从参考书中找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也能依据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间接找到,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考研专业课复习时看书的基本要求。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考研就是个应付考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做学术的过程,不是看的学术名著越多越好,而是把指定的参考书看懂吃透,该理解的理解,该记住的记住!这样,专业课300分你就可以放心的拿到250分左右了!三、201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201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一本通》由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权威辅导名师领衔,有历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状元及专业课高分学长学姐参与精心汇编,荟萃提取了每本参考书重要考点、出题老师讲义、课件、历年真题及解析、答题方法、复习规划、状元复习经验和全真模拟题等。

200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2007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0×5分=50分)1、释迦牟尼答案:约前624-前544,一说前564-前484,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佛教创始人。

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者,“佛”;民间信仰信徒也常称呼佛祖。

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

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2、存在主义答案: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

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塞尔提出。

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3、索绪尔答案: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

《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4、回归分析答案: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2001年新闻理论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原始新闻2.软事实3.达纳新闻定义4.“有闻必录5.新闻的半传播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

(√)2.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

(√)3.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4.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

(×)5.新闻道德是法律范围内的善恶是非规范。

(×)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以200字为宜)1.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2.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3.“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40分,不得少于800字)论题:论新闻的历史价值清华大学2002年“传播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40分,共8题)1、信息2、意见领袖3、象征符4、精神交往论5、受众分割6、随机抽样法7、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8、创新散布的决定过程二、简答题1、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2、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三、问答题1、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2、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清华大学2002新闻理论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事实的混沌2.新闻的具象化3.分析性报道4.经济资讯5.保护新闻来源权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新闻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

(√)2.新闻的整体真实表现为全国媒介报道的真实。

(×)3.新闻传播值体现为新闻对记者的有用性。

(√)4.受检查的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第三个因素”。

(√)5.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改革方向和开放方向。

(×)三、简述下列原理的基本观点(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不少于200字)1.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2.新闻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报道与传播过程体现出来。

3.新闻报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四、综合论述题(共40分,不得少于1500字)论题:新闻观与宣传观辨析清华大学2002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新闻史一. 名词解释(每个5 分,共40 分)1、黄远生2、时务文体3、新生事件4、每日纪闻(Acta Diurna)5、古登堡6、哈瓦斯7、The Yellow kid8、VOA 剩下三个想不起来了二. 简答(每个15 分)1.1956 年《人民日报》的改版的经过与经验2.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斗争的实质是什么?三. 论述( 30 分)根据范长江的新闻工作实践论述作为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2002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50分)。

1.所指与能指2.符号学3.福柯4.马基雅维利5.新青年杂志6.意识形态国家机器7.文化工业8.马尔克斯9.卢米埃尔10.莫尔斯电码二、写作(50分)材料是关于俄克拉荷马大爆炸事件清华大学2002年写作与编辑试题一、事件描写(20分,描写你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或者是一段对话或其他的事情,从中揭示出你为什么想做记者或者是想考新闻学的研究生,不得多于300字二、场景描写(15分,描写下面场景中间的一个,不得多于200字)茶馆、饭店、报摊、酒馆等等(大概有一二十个,我记不全了)三、人物描写(10分,描写下面给出的人物中间的一个不得多于50字)警察、小偷、江泽民、售货员等等四、选择导语(5分,从下面给出的四个导语中间选出一个你认为比较好的)内容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是有关于发现一种稀有的恐龙化石的五、写消息(30分,把下面给出的材料改写成一条消息,不得超过600字)内容是有关于中国艾滋病以及打击卖血窝点的,大概有将近2000字左右六、写导语(20分,不得多于50字)内容也不少,具体好像是有关于国务院的一个声明,说打击犯罪是一项很艰巨的政治任务清华大学2003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培养”(cultivation)理论2、议程设置理论中的“时滞”(time lag)概念3、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4、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5、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罗杰斯(E.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把个体采纳创新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他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哪几类?2、何谓“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el)如何用该模式来理解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3、何谓“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试举一个应用第三人效果概念可以解释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4、什么是说服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观点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为什么过去效果研究一直占据着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位置?2、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适应受众细分的现实?2003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15选10,每题5分1.伯尔尼公约2.边际效用3.法定许可4.增值税5.熵6.纸草文书7.石鼓文8.流媒体9.容格心理学10.行为主义艺术11.电影武训传12.国民生产总值13.意境14.公共领域15.乌托邦二简答5选4,每题15分1.所知道的西方管理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观点2.你所知道的中国入世后传媒领域开放的项目和具体内容。

3.简述媒体伦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4.简述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5.简述萨义德的“东方学”的基本含义三作文2选11.简述版权保护的目的意义和方法2.简述科学技术发展对传播媒介的影响清华大学2003年新闻理论与历史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5分,共40分)1.新闻的整体真实2.新闻事实的意态3.一次性媒体的直接传播4.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5.“Tax on Knowledge”6.Edgar Snow7.邹韬奋8.“客里空”二、判断下列命题(每题2分,共10分;对者打√,错者打×)1 新闻是重要的、新鲜的事实本身。

(×)2 新闻价值是指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这类事实的特征。

(×)3 马克思说,受检查的报刊和自由的报刊必然是一好一坏。

(×)4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中央机关报是延安《解放日报》。

(×)5 《每日纪闻》是西方近代第一份日报。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每题不少于100字)1 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2 简述有关“真理标准”的报刊讨论四、写出下列原理的要点(每题10分,共20分,每题不少于100字)1.新闻事实都是相对的。

2.新闻道德是对记者行为的特殊约束准则。

五、综合论述题(60分,不得少于1500字)题目:从结绳记事到网络新闻时代——论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清华大学2003年新闻学试题新闻编辑与写作1.请给下面素材写一个当日新闻导语并制定一个新闻标题(20分)8月1日,受8号台风“桃芝”减弱后形成的低气压影响,青岛市普降特大暴雨,防汛形势严峻,青岛市党政军民纷纷投入到与暴雨和狂风的战斗中。

1日下午,狂风暴雨扑向岛城,市区10多条主要交通干道出现积水,100多棵大树被风刮倒在地,造成交通堵塞,近10条公交线路被迫停运。

汛情就是战情,青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防汛减灾,安全生产。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惠来,山东省副省长,青岛市市长杜世成等市领导冒雨察看汛情,并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办公,指挥处理紧急情况。

北海舰队,青岛警备区等驻青部队和武警青岛支队的广大官兵也奋力抢险。

狂风暴雨中,当北海舰队接到防汛指挥部抢险救灾的求援电话后,舰队首长亲自坐镇指挥,官兵们拿着铁锹,冒着倾盆大雨迅速赶到崂山北宅和崂山水库,和群众肩并肩投入到抢险救灾的战斗中。

面对即墨,城阳,崂山,黄岛等受灾地区的求援,青岛警备区共出动500余名官兵,驾驶冲锋舟投入到各受灾区域。

在受灾较重的毕家村,市长杜世成和青岛警备区司令员姚春阳亲临现场,指挥村民和某海防团近200名官兵在水中抢险。

在即墨市,警备区船运大队派出的冲锋舟迅速救出被困在水中的20名群众。

各个市区的人民武装部也火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分赴受灾点抢险。

2.假设你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根据下面选题选择5个采访对象,并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要采访他或她(10分)“第四代领导人与面临的挑战”3.分别找5个理由说服下列人物接受你采访(10分)1) 布什2) 本•拉登4.运用新闻价值要素,选取十六大期间国内或国际媒体新闻报道中你记忆或感受最深的一条新闻报道回答(每个问题的回答不超过100字,15分):1)这条报道的新闻点在哪里?2)会有什么人对这条新闻产生兴趣吗?3) 这条新闻突出运用的是哪个新闻要素?5.设计新闻报道框架(20分)你所在的媒体在2002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日这天,派你到北京采访,采写新闻特稿《天安门一日》。

请选择5个不同的采访对象,并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设计5个叙述框架或视角(整个回答不超过500字)6.设计新闻选题(20分)2003年“两会”将于今年春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请设计5个报道选题,并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7.叙述短文写作(25分)用500个字真实地叙述你遇到的最令你高兴的或者最令你烦恼的一件事情。

8.短评写作(30分)题目:我看“三个代表”的宣传(800字)清华大学2004年新闻理论与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点石斋画报》2.中国新闻社3.Edward R.Murrow4.新闻的模态5.新闻的心理时间[当代新闻学原理.第四章]6.新闻的“性质说” *当代新闻学原理.第十一章]二、简述题1.《反对党八股》与延安《解放日报》的关系2.“范长江新闻奖”的由来、概况及意义3.美国新闻史上的“Muckraking”运动始末三、写出下列原理的要点1.新闻真实具有四维空间2.新闻记者肩负高度的社会责任四、论述“三贴近”与记者的受众意识清华大学2004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symbolic reality)2、有限效果模式3、宣传策略中的“洗牌作弊法”(card stacking)4、“基本群体”(primary group) 和“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5、媒介间议程设置(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2、流言及其传播特点是什么?3、在对科学发现及从中得出的概括进行评价时,会涉及到研究的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