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潘恩英文简介

合集下载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寻求庇护

2. Major works

5. )The Age of Reason 理性时代(1795) ---a deistic treatise 自然神论的论述advocating a rationalistic view of religion. 6.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Crisis (1776–1783) ---a series of pamphlets published in London from 1776–1783 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It decried谴责 British actions and Loyalists, offering support to the Patriot cause.

2. Major works

3.) The American Crisis美国危机 (1776-1783) ---Paine’s chief contribution was a series of 16 pamphlets (1776-1783) entitled The American Crisis and signed “Common Sense” which dealt directly with the military engagements to inspire the Continental Army. 4.) The Rights of Man 人权论(1791 - 92) --- an answer to Burke’s Recent Reflection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which not only championed支持 Rousseau’s 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 doctrines of freedom, but also suggested the overthrow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Paine was indicted for treason 叛国and was forced to seek refuge in France.被迫去法国

对托马斯·潘恩激进民主主义的批判性解读

对托马斯·潘恩激进民主主义的批判性解读

对托马斯·潘恩激进民主主义的批判性解读作者:郭超囡郭龙峰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02期关键词民主人权革命宪政作者简介:郭超囡,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法律史;郭龍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中图分类号:D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1.233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是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革命家。

他的民主主义思想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的需要。

对当时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英国的君主制政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其激进的民主思想也有有失偏颇之处,并给社会留下了不少的后遗症。

(一)全面否定《圣经》——倡导人权出生在英国的托马斯·潘恩在看尽了英国政府的腐败、民众的凄苦后,在富兰克林的介绍下,来到北美洲这片革命的热土。

在对北美独立战争合法性、合理性的论证中,潘恩从君主制违反人们普遍信奉的《圣经》角度出发,向世人揭发了君主制的黑暗、残暴。

此时的潘恩并未直接批判《圣经》神学的不合理之处,但他在谈到古代的宗族首领过着的恬静的田园生活本身便有一种乐趣时,指出“这种乐趣当我们读到犹太王族史的时候便消失了。

” 可见,他虽借用《圣经》之力去鼓动民众来反对君主制,但他也并未对《圣经》充满好感,也未认同《圣经》就该是人们信奉的信条。

在北美独立之后,潘恩过着隐居的生活,专心从事于科学研究,为解决木桥易腐的问题,他设计出了一座铁桥,但却并未得到美国的官方认同,于是他带着自己的铁桥模型来到了欧洲。

几经周转,却无意地卷入法国大革命的斗争中。

在法国,他不赞同雅各宾派专政所实施的各种恐怖政策,写了《理性时代》一书。

托马斯 潘恩

托马斯 潘恩

人们常说,十八世纪末的拉法耶特是"两个世界的英雄",却遗忘了那个时代更有资格获得这一称号的民主战士--托马斯·潘恩。

拉法耶特执剑,潘恩执笔。

前者之剑只能联接美国革命、法国革命新旧大陆两个战场,却不能揭示那两场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

后者之笔不仅揭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而且对那两场革命据以进行的近代政治学说作出了重大贡献。

潘恩之笔走在了拉法耶特之剑的前面。

但是,潘恩的命运--无论是个人生涯还是历史地位--却远不能和拉法耶特等人相比。

拉法耶特生前就赢得极高声誉,遍受欧洲各国首都的欢迎。

潘恩生前却饱受磨难。

他被柏克诬蔑,受庇特审判,又为罗伯斯庇尔逮捕入狱。

最后,还饱受华盛顿忘恩负义见死不救之害。

他遭旧封建宫廷追捕,并不奇怪,可悲的是,他还被新执政党人打击,而那些新执政党人不久前都还是他的同志。

他以世界公民自命,在英、法、美三国鼓动革命,结果却颠沛流离,不得其所--其遭遇之惨,只有卢梭才能与之相匹。

即使如此,卢梭尚有死后哀荣,远胜于他。

没有一个人在他那个时代参预了那么多的重大事件,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在他那个时代赢得过那么多的读者,但也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被同时代人遗忘得那样快,以至连遗骸都下落不明,至今无人知晓。

1737年1月29日,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e)出生于英国诺福克郡塞特福德一个穷苦的胸衣匠人家庭。

他幼年失学,曾相继当过店员、胸衣匠、教员和税吏,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

他两度结婚,结局都很悲惨:一次悼亡,一次离异。

在《常识》发表之前,他一直把自己的姓写成"Pain"("痛苦"),以示对英国社会的抗议。

1774年他组织了一次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

在伦敦向议会请愿时期,他与北美殖民地驻伦敦代表富兰克林结识。

后者赞赏他是个"有独创精神的高尚青年"。

请愿失败后,潘思被英王政府解雇。

这年10月,他带着"富人的财产就是另一些人的灾难"这一结论,离开了日益仇恨的英国,流亡北美。

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


评价
——民主战士,世界公民
• 潘恩的可悲之处恐怕在于他脐身政界,却不是一 个圆熟的政治家。严格说来,他只是个带着书生意气 的革命家。他尽情泼洒理想主义者的热血,从不知谋 略、心计为何物。他既不给自己留后路,当然也不允 许别人走些曲径。 他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热爱人权,但 也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不谙人情。如果两者兼备,他 或许就能避免那些痛苦的摩擦和纠纷。
政治思想 美国独立思想 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 宪政思想 人权理论
美国独立思想
主张
• 主张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建立民主共和国。 • 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现在是分手的 时候了。 • 各自为政乃是大不列颠和美利坚所能找到的唯一 和最好的办法。 • 和解与毁灭密切相关,独立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人性论》中,潘恩还热情颂扬了代议制共 和政体。

《人权论》
• 《人权论》1792年3月于伦敦出版,到1793年底, 已销售或免费散发约20万份。
• 拿破仑曾告诉潘恩:在他的枕下总有一本《人权 论》,每晚睡前必读。 • “上帝保佑伟大的托马斯〃潘恩,他的《人权论》 照亮了每一个人的灵魂。他使盲人看清了被愚弄、 被奴役的命运。他给全世界指明了自由之神。”

《常识》摘录
• But if you have, and can still shake hands with the murderers, then are you unworthy the name of husband, father, friend or lover, and whatever may be your rank or title in life, you have the heart of a coward, and the spirit of a sycophant.

影响人类历史的10本书籍

影响人类历史的10本书籍

影响⼈类历史的10本书籍影响⼈类历史的10本书籍 罗伯特.唐斯,是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伊利诺⼤学图书馆馆长。

他曾写过⼀本书,名为《改变世界的书》。

书中介绍了影响世界历史的书籍。

现将这些书推荐给⼤家。

1.《君主论》 作者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利 )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所阐述的君主统治和政治权术的理论,即“马基雅维利”主义,成了后世⼀切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的原理。

2.《常识》 作者 托马斯.潘恩(英国) 潘恩1737年1⽉29⽇出⽣在英国东部诺福克的⼀个平民家庭,后移居美国。

1776年1⽉16⽇《常识》正式出版。

《常识》深刻地揭露了英国君主政体和殖民统治的本质。

潘恩指出:“在英国,⼀个国王所能做的事情,往往不外卖官鬻爵和挑起战争。

......英王乃是⼀个皇室野⼈,戴着王冠的强盗。

”“殖民统治是⼀种不可容忍的罪恶。

” 在“关于美国⽬前形势的断想”⼀章⾥,潘恩以激励⼈⼼的词句呼吁“美洲⼈民被暴虐统治者惨杀的已够多了。

他们殷红的鲜⾎洒遍在⼤⾃然,发出呜咽的声调,仿佛在控诉、在号召:现在是应该采取独⽴运动的时候了!热爱⼈类的⼈们,敢于反对暴政和暴君的⼈们,请站到前⾯来!” 《常识》所引起的强烈反响是不寻常的。

富兰克林读后⾮常激动,称之为“天才之作”。

乔治.特⾥维廉在《美国⾰命史》中写道:“很难再找到⼀本象《常识》那样对⾰命进程产⽣如此直接、⼴泛、持久的影响的著作。

......据世界各国报刊报道,《常识》引导着亿万⼈民投⼊争取独⽴的⽃争,创造了⼈间的奇迹。

” ⼈们怀念潘恩,视他为“美国独⽴之⽗”,⼈们纪念潘恩,是他⾸先提出“美利坚共和国”的国名,是他第⼀个宣称“美国的事业在很⼤程度上也是⼈类的事业。

”正如安德努.杰克逊所说的:“潘恩不需要⼈⼯建造的纪念碑,在热爱⾃由和独⽴的⼈们⼼⾥早以矗⽴起了他的纪念碑。

” 3.《国富论》 作者亚当.斯密(英国) 1776年3⽉9⽇《国富论》正式出版。

托马斯·潘恩的人物简介

托马斯·潘恩的人物简介
• 潘恩最终下葬地也所以成为了未解之谜。 • (真旳是死得连渣都没有。。。)
• 潘恩曾于华盛顿逝世后如此评价:
把最冷最硬旳石头采出矿坑,不必加 工:它就是华盛顿,你若雕琢,可留下粗 陋旳刀痕,在他心窝锯刻——忘义负恩。
• 后世旳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向来不动感 ,可是他看到潘恩那样下场,也不禁感叹 一声:"一种人虽然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也 需要有些世故,才干得到赞扬。"
• 他为这个国家预言了足够它几代人实 践并为之感谢旳真理:从共和政体到 外交中立,从中央银行到邦权至上,
直至美国国名:"U n ited
S tates ",但最终还是可怜巴巴地
死了。
• 美国上层社会曾讥笑说:"他升起象 一支火箭,坠落如一根拐杖"。
但他确实给世界上全部
旳人带来了能够让他们践 行许多种世纪旳真理。他 旳《常识》在众人旳践行 下,终于成为当代西方民 主政治旳常识。其中更是 有一段短文,甚至成为了 当代企业家旳宣言。
引子

啊!你们这些热爱人类旳人!
你们这些不但敢反对暴政而且敢反
对暴君旳人,请站到前面来!

——托马斯·潘恩《常识》
Thomas Paine's Pain
托马斯·潘恩旳坎坷命运
托马斯·潘恩与其《常识》
• 1776年,潘恩在《常识》中指出美国应从英 国旳殖民统治中脱离出来,建立一种新民主旳共 和制旳合众国。
• 美国曾授予他国籍却拒绝证明(潘恩在与时任美 国总统莫里斯在独立战争中即已结怨。);英国 取消了他旳国籍,却巴不得他被以为是个英国人 而被处死;法国仅授予过荣誉国籍,却恰好借此 罗织罪名。
• 他参加过或鼓动过三个国家旳革命,三个国家同 步抛弃了他。(仨国家都好贱啊)

殖民时期的美国

殖民时期的美国

殖民时期(17早期到18末)的美国时代背景1617年,英国与北美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当时因果在西班牙侵略的威胁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主义膨胀起来,国内的新教军国主义政策和对伊莉莎白女王的崇拜。

政府未主张建立殖民帝国,建立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需求、人口迅速增长、渴望宗教自由等。

1629年,一批清教徒简历了马萨诸塞州殖民地。

他们创建了一个高度宗教化、社会联系紧密、政治革新的社会,这种文化对后来发达的美国社会一直有深刻的影响。

1776-1783,独立战争持续八年,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

由于北美殖民地的增长,尤其是工业上,让英国政府产生危机感。

英国政府希望殖民地一直在政治经济上保持对母国的依赖,因此通过政治手段对殖民地进行统治,收取高税收,禁止他们在一会拥有发言权。

这样的统治使得北美各殖民地对英国不满。

文学特点主要描述他们在新大陆真实而精力充沛的冒险。

另一类文学作品是清教作品,主要形式是日记、布道词、赞美诗、历史以及诗歌。

清教作家约翰科顿、罗杰威廉斯。

大部分的清教诗歌都十分沉闷。

安妮布拉德斯特利特和爱德华泰勒被列为诗歌大家。

美国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时充满了英雄主义和美国革命的火药味,主要形式是报纸、传单和小册子。

代表人物托马斯杰弗逊、托马斯潘恩。

第一个美国抒情诗人兼记者菲利普弗瑞诺,还有促进美国文学发展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术语解释美国请教主义American Puritanism16C在英国教会内进行的宗教改革。

在教会和皇权的双重压力下,清教的一个分支与17C三、四十年代迁至美洲新大陆的北方殖民地,为新英格兰奠定了宗教、知识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清教徒遵循加尔文派于1619年多特宗教会议上制定的五点星条:无条件拣选;有限救赎;完全堕落;不可抗拒的恩典;圣徒的坚守。

殖民时期的美国Colonial America149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7C早起大量欧洲移民涌入北美大陆。

1620年,五月花号停靠马萨诸塞,标志美洲第一个殖民地的建立,他们随后开始了开发殖民地的艰苦努力,与此同时,本土居民印第安人则遭受到了这些外来者的血腥镇压。

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

思想体系
潘恩是激进的民主主义和自然神论者, 他的“世界公民”理念宣传建立“世界 共和国”,他也是公共教育、最低工资 限额的提出者之一。在潘恩思想体系中, 国王与贵族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是平 等的。
《常识》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之前,英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十分紧 张,北美人民反英斗争风起云涌。潘恩很快就投身政 治斗争中。但是,人们的君主制观念还根深蒂固,在 美国革命家们眼中,政治追求与价值的实现需要靠制 度而非靠多数人的公意。所以,他们把民选政府置于 共和的、宪政的、自由法治的制度框架之中,而非靠 单纯的多数决定来治国。但是当时的保守派(而不是 保守主义),却在强调“民主与和平”的命题下,反 对这场革命。当着“要和平还是要自由”这两个政治 价值摆在北美人民面前的时候,历史也便面临了选择。 托马斯·潘恩的《常识》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适时 出现。
对战争的影响
1776年12月的严冬,北美大陆的军队是靠他们 被《美国危机》重新鼓舞的灵魂进行行军。随 后他们井然有序地拥上集结好的船只,在漆黑。 的深夜渡过特拉华河,奇袭了英军在特伦顿的 营房。 特伦顿的大捷振奋了所有北美殖民地,整个费 城一片欢腾,这一仗在最危急的时刻振奋了北 美殖民地人民的信心, 成为第一阶段战局的 转折点。
《常识》影响
《常识》以一种类似先知的洞察力和政治远见,告诉北美人民: 常识》以一种类似先知的洞察力和政治远见,告诉北美人民: 长期以来,我们受到历史久远偏见的迷惑, 长期以来,我们受到历史久远偏见的迷惑,为迷信付出了极大的 代价;自由,比所谓的“民主与和平”更重要。 代价;自由,比所谓的“民主与和平”更重要。 常识》这类朴素而又真实的言说,成为一种巨大的启蒙力量, 《常识》这类朴素而又真实的言说,成为一种巨大的启蒙力量, 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极大的变化”(华盛顿语),深刻地鼓 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极大的变化” 华盛顿语),深刻地鼓 ), 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斗志。 常识》 在当时不足200万人的北美, 万人的北美, 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斗志。《常识》,在当时不足 万人的北美 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人手一册;华盛顿率领的士兵口袋中, 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人手一册;华盛顿率领的士兵口袋中,也 差不多都有一本——尽管已被翻看的模糊不清。因为《常识》的 尽管已被翻看的模糊不清。 差不多都有一本 尽管已被翻看的模糊不清 因为《常识》 出版,整个北美人民都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了。说一部《常识》 出版,整个北美人民都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了。说一部《常识》推 动了美国的建国进程,或不为过。就连“美利坚合众国” 动了美国的建国进程,或不为过。就连“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名 以及《独立宣言》的若干内容,也是出自潘恩之手。 称,以及《独立宣言》的若干内容,也是出自潘恩之手。独立战 争期间,在整个英国,以及北美, 常识》是仅次于《圣经》 争期间,在整个英国,以及北美,《常识》是仅次于《圣经》的 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本书。事实上, 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本书。事实上,它已经影响了整 个世界。 个世界。

【托马斯·潘恩】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思想家、美国体制之父

【托马斯·潘恩】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思想家、美国体制之父

【托马斯·潘恩】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思想家、美国体制之父我常常关注那些历史人物命运与性格之间的联系。

我虽然不太同意说,性格即命运,但是至少应该要承认,一个人性格与他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

在皇权奴性充斥的时代里,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人要想不成为悲剧人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英国的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e)就是这类人物的典型。

每每有人提到这个人的名字,我内心里就禁不住有一种历史的悲剧感油然而生。

也许他的名字里早就蕴含了他的悲惨命运,冥冥之中,命运似乎早就安排了。

Paine在英语里的字根就是Pain也就是“痛苦”的意思。

都说中国人的名字常常微妙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同样英国也一样。

不过,要是中国人,绝不会把“痛苦”当成自己的名字。

他一生得罪的人无数,而且那些都是大人物,先后有法国的拿破仑,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

有意思的是,革命时的拿破仑与潘恩是十分亲密的好朋友,但是做了皇帝的拿破仑立即被潘恩骂为独夫民贼,并且与之断交。

独立战争时的华盛顿对潘恩的依赖程度,可以说潘恩就是华盛顿军队的灵魂,也是华盛顿的精神支柱,还是美国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但是,这样一个人,其个人的命运却是如此悲惨。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年1月29日出生于英国诺福克郡,1809年死于美国纽约。

这个一生活动在英国、法国与美国三个国家之间,成为英国的囚犯,法国的英雄,美国的思想领袖的人物,最后的死却是这样悲惨。

潘恩是激进的民主主义和自然神论者,他的“世界公民”理念宣传建立“世界共和国”,他也是公共教育、最低工资限额的提出者之一。

在潘恩思想体系中,国王与贵族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托马斯·潘恩,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思想家、革命者,他对革命的清醒认识与狂热信仰,让他在革命中脱颖而出,却又最终被革命一次次抛弃。

潘恩出生于美洲独立革命与大陆革命之际,可谓正得其时。

这个英国的激进分子,法国的革命战友,美国革命的指路人,纵横于三个国家,用自己的笔鼓吹革命、宣传革命、扞卫革命,成为各国革命领袖的挚友,为推进革命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

Common Sense—the masterpiece of Thomas Paine
The first edition of Common Sense
The opening sentence of American Crisis
"These are th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 The summer soldier and the sunshine patriot will, in this crisis shrink from the service of his countrybut he that stands it NOW, deserves the love and thanks of man and woman.";
Common Sense
In his Common Sense, he offered “nothing more than simple facts, plain arguments and common sense” on the idea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 from England.
Advocating deism, promoting reason and freethinking, and arguing against 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n and Christian doctrines.
c. Reputation
natural gift for Pamphleteering for rebellion spur and inspire Two greatest revolutions neglected by all but his vilifiers(vile) for his “atheistical” beliefs and the reaction of conservatives against the French Revolution

论潘恩的政治思想对美国的影响

论潘恩的政治思想对美国的影响

论潘恩的政治想对美国的影响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强国,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力量是世界上非常具有优势地位的。

但是再强大的国家也是从弱小蜕变而来的,美国只是英国殖民地的一部分。

在美国由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潘恩政治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潘恩所宣扬的独立思想促进了美国的独立,立宪共和的思想促进了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人权思想促进了美国的民主自由的发展,宪政理论促进了美国宪政制度的完善。

本论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论述潘恩的思想主张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一、潘恩的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潘恩其人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1737-1809),出生于英国下层社会的贫穷手工业家庭。

由于家境贫寒,潘恩只上过几年的法语学校,在很小的时候就辍学跟随父亲学习裁缝。

在此后的日子里,潘恩换过许多职业,其中包括做过水手、教师和税收官等。

这一时期的潘恩一直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所以对英国下层民众的生活的艰难困苦感受颇深。

潘恩曾因税收官的待遇问题代表税收官同英国政府交涉,却被英国政府剥夺了税收官的职位。

于是潘恩不得不另谋生路,由于其代表税收官同英国政府交涉的事件得到了富兰克林的赏识,在其帮助下,潘恩来到了北美大陆,在北美大陆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二)民主思想初见倪端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1620年,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了北美大陆。

这些移民始祖们意识到这里已经远离英国的势力的范围,所以他们决定在此建立一个新世界。

在登陆之前,他们按照民主契约的原则签署了《五月花公约》,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

[这是北美的第一个具有民主精神的协议,从而证明了初立基业的移民们所谓“政府来源于人们之间的社会契约”这一信念。

到1733年,北美大陆的十三块英属殖民地建立完成。

这十三块殖民地中,大部分都是有英王直接控制的,剩下的也是由英王间接控制,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十分的稳固,但是在北美殖民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主因素却不断地成长。

诚信的名人名言名句十条

诚信的名人名言名句十条

诚信的名人名言名句十条篇一: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名句十条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名句。

听过这些名句,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也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1. 孔子《论语》:“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意思是:一个君子在世界上不刻意追求自己的地位,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安排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他的忠诚和正直比起大家没有什么不同。

2. 狄德罗(Denis Diderot):“诚实就是无产阶级的天职。

”这句话意思是:说真话是每个人的本分,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来自哪里。

3.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品德美好是人生必备的属性。

”这个名言意思是:诚信和品德是每个人成为一个好人的关键,没有这个属性,你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4.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感到愧疚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因为他们在说真话。

”这个名言意思是:如果你有过犯,承认错误并改正是很值得尊敬的,因为这表明你是一个有诚信的人。

5.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尽管所有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鼓励正直,在一些情况下,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发掘这种质量。

”这句话意思是:正义和正直在社会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6.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诚信是一种相信人类善良的优美信念。

”这个名言意思是:诚实是美好的信仰,它意味着你相信人性的善良和善意。

7. 克鲁普斯卡娅(Krupskaya):“教育最根本的课程就是诚信。

”这句话意思是:诚 honesty是一个重要的品质,在我们的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

8. 卢梭:“善良、纯真、诚实是三大美德。

”这个名言意思是:这三种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追求的,这也是成为一个好人的基石。

9. 厄马生(Emile Chartier):“自由和诚实是一对孪生兄弟。

“法律就是国王”——潘恩的法治思想

“法律就是国王”——潘恩的法治思想

“法律就是国王”——潘恩的法治思想托马斯·潘恩(1737—1809),美国开国前后的重要启蒙思想家,1737年出生于英格兰的诺福克。

1774年,37岁的他仅怀揣着一封富兰克林的介绍信,移民北美。

1776年,潘恩匿名发表了他那篇惊世骇俗的小册子——《常识》。

在这本不足50页的小册子中,他宣称下面这些真理如常识一样自然可信: (1)“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产生的。

……社会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受人欢迎的。

但说到政府,即使是它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而一旦碰上它最坏的时候,它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

”潘恩还认为,尽管政府是基于人性的邪恶而产生的,但政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政府有它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政府不过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其目的在于为全体国民造福”。

潘恩设想建立一种“对内行使职权的文官政府”,他甚至提到了要征收遗产累进税,以此来对财产进行再分配。

政府不是一个被动的“守夜人”的角色,相反,是可以成为不断地增进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积极有为的政府。

而且,这样的政府必定是主权在民的政府。

(2)“把一个人的地位硬生生地抬高到超出常人老大一截,这种做法从自然的平等权利的原则来讲是毫无根据的,也不能从经典中找到任何依据。

”(3)“有人说,北美的国王在哪里呢?朋友,我要告诉你,他在天上统治着,不像大列颠皇家畜生那样残害人类。

如果庄严地规定有一天要宣布宪章,希望我们甚至在世俗的德行方面也不要暴露出缺点来。

让发表的宪章以神祗和《圣经》为根据;让我们为宪章加冕,从而使世人知道我们是否赞成君主政体,知道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

因为,在专制国家中国王就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也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例外。

但为了预防以后发生滥用至高权威的可能,那就不妨在典礼结束的同时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公民。

”“组织我们自己的政府,乃是我们自然的权利。

”此书一出,振聋发聩,犹如雷声和闪电划破北美漆黑的夜空。

激进民主主义者潘恩简介

激进民主主义者潘恩简介

激进民主主义者潘恩简介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e):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

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潘恩撰写了《人的权利》,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潘恩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托马斯·潘恩简介托马斯潘恩在1737年1月出生在英格兰诺福克一个贫苦家庭。

父亲是一名穷苦的胸衣匠人,潘恩幼年就辍学在家,为了生计先后做过店员、胸衣匠、教员、税吏等职业,托马斯潘恩生平两次结婚,但从未尝过幸福的滋味,都以失败收场。

为了表示对英国社会的抗议,曾将自己的姓氏写为“Pain(痛苦)”。

托马斯潘恩生平还参加过两次革命,是两次革命的主要推动人。

1765年潘恩在列易斯当税吏时非常关心政治,潘恩写的《税吏事件》曾受到富兰克林赏识。

1774年因为“反政府”思想被免职,并被作为契约奴发送到美洲,到达美洲后,凭借富兰克林的推荐信找到《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职位。

当时的人们君主制观念根深蒂固,就连但是著名的政治家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都不明确提出美国独立,更别提革命了。

然而潘恩通过发表的激进《常识》,首先提出了美国独立革命的问题。

《常识》发表后席卷了北美大陆,改变了每个人的思想,成为美国独立革命的教科书。

1776年为了增加美军的士气,潘恩将《美洲的危机》写于膝上,在军前朗读,最终特仑屯战役中大获全胜。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深受革命的鼓舞,写下了歌颂法国大革命与埃德蒙·伯克论战的小册子《人权》,引起海峡两岸轰动,历史证明该书是促成法国大革命转向的主要原因。

后被英国政府发现后,开始对潘恩进行追铺,被迫潘恩旅居法国,到法国后收到热烈的欢迎。

大革命胜利以后他却发对处决路易十六,雅各宾派搞恐怖专政时,潘恩说:“共和国死了”。

因此,公安委员会以“图谋反抗共和国”的罪名逮捕了他。

在狱中,他写下了他的第三部著作——《理性的时代》。

托马斯潘恩名词解释

托马斯潘恩名词解释

托马斯潘恩名词解释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年1月29日—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

他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父亲是裁缝、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过中学。

青年时期当过教师、店员、税吏等,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

1765年潘恩在列易斯当税吏时就关心政治,1772年写了小册子《税吏事件》,描写英国税吏的苦恼。

1774年4月,他因有“反... ”思想被免职。

同年10月,潘恩被作为契约奴来到美洲。

在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

当时,正值北美人民反英斗争风起云涌,但是,人们的君主制观念还根深蒂固、连华盛顿、富兰克林、亚当斯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都不明确提出美国独立。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潘恩发表小册子《常识》。

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

小册子痛斥世袭君主的罪恶:“在上帝眼中,一个普通的诚实人要比从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坏蛋更有价值。

”潘恩这篇文章,成了独立战争时期人民大众的教科书。

潘恩为美国独立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作为出身低微的异乡人。

受到了排挤和打击,成为失业者。

1788年回到英国。

不久他写了歌颂法国革命的小册子《人权论》,认为攻陷巴土底狱是“世界性的事件”。

这本小册子遭到查禁,潘恩被迫旅居法国。

他参加了法国大革命,法国的这场革命的激烈程度和彻底性,较之美国的独立战争要深刻的多,潘恩思想跟不上,他反对处决路易十六,雅各宾派执政时,潘恩说:“共和国死了”。

因此,公安 ... 会以“图谋反抗共和国”的罪名逮捕了他,在美国驻法大使门罗的干预下才获释。

1802年,潘恩回到美国,在默默无闻中于7年后死去。

生平* 1773年他不满工资过低,撰写《税务官员的状况》而被解雇。

* 1774年他到美国费城,主编《宾夕法尼亚杂志》。

* 1776年美国独立的风潮开始,他支持美国独立,反对英国的殖民专政,撰写了他的成名小册子《常识》,为美国从英国殖民中独立出来辩论,批评英国国王残暴无能,认为独立后的美国应该建立共和国。

托马斯潘恩的报业活动

托马斯潘恩的报业活动

托马斯潘恩的报业活动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是一位英国裔美国政治家、哲学家和作家,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除了他在政治和哲学领域的贡献外,潘恩还积极参与了报业活动,为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潘恩的报业活动始于1776年,当时他在费城创办了一份名为《常识》(Common Sense)的报纸。

这份报纸以其简明扼要的风格和直接的语言,向广大民众解释了美国独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常识》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美国独立运动的重要宣传工具,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常识》的成功激励了潘恩继续从事报业活动。

他在随后的几年里创办了多份报纸,包括《危机》(The Crisis)和《公正》(The Rights of Man)。

这些报纸继续以潘恩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为读者提供了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见解。

《危机》是潘恩最著名的报纸之一,它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潘恩以激情四溢的语言,鼓舞了美国士兵的士气,鼓励他们坚持战斗,为自由而战。

他的名言“这是我们的时刻,这是我们的机会”(These are th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标志之一。

除了在美国,潘恩的报纸活动也在英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公正》一书是对英国政府的批判,揭示了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问题。

这本书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也激发了人们对改革的渴望。

潘恩的思想和观点为英国的政治辩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后来的改革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潘恩的报业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和观点,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报纸将政治和社会问题带给了普通民众。

他的语言简练、直接,易于理解,使得他的报纸成为了广大民众获取信息和参与讨论的重要渠道。

潘恩的报纸活动为民主和言论自由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新闻媒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总的来说,托马斯·潘恩的报业活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政治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潘恩(Thoma Paine):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

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税务官员,后来投身欧美革命运动。

1792年他被选入法国国民公会。

1802年在杰斐逊总统的邀请下,潘恩返回美国。

1809年6月8日在纽约格林尼治村林苑路59号去世,享年72岁。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撰写了铿锵有力并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也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后来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潘恩撰写了《人的权利》,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

今日之美国是自由民主的代名词,而最早提出“自由民主论”的,便是这位“美国体制之父”,他将半生心血,都倾注在《常识》这本不到50页的政论小册子里。

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也出自潘恩。

英国囚犯、美国精神领袖、法国革命者,这三个词,足以概括潘恩的一生。

潘恩最广为人知的一本书。

1776年1月10日,潘恩在罗什等人的鼓动下,匿名发表他那篇惊骇世俗的小册子。

《常识》只是一本小册子。

不过,页码之轻掩盖不住思想之重,书中承载的思想内涵着实惊人,丝毫不逊色于动辄洋洋万言的民主宣言。

且不说里面“人人平等”的理念如何具有前瞻性(他首次提出“解放黑奴”的观点,直到87年后林肯的《废奴宣言》才将之落到了实处),单单是他对专制王权的深入剖析就一次次地敲打着陶醉在“英国梦”里沾沾自喜的北美英国人。

潘恩从政府的起源说起,条分缕析地解构英式政体。

他评论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和贵族暴政的肮脏残余,是两者利益的终极代表,其存在的唯一目的无非是为君王、贵族谋求福利。

因此,它不仅是达官贵人们用以剥削本国人民的利器,更是宗主国借以盘剥殖民地的工具。

他再三质疑,难道殖民地人民甘心被人奴役、任人宰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这本不过50页的小册子中,他宣称这些真理如常识一样自然可信:1.“乔治三世只不过是大不列颠皇家畜生”,他是北美事件的首恶之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于1737年1月29日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

他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税务官员,后来投身欧美革命运动。

1802年在杰斐逊总统的邀请下,潘恩返回美国,投身于美国的革命运动。

1809年6
月8日在纽约格林尼治村林苑路59号去世,享年72岁。

他的主要著作有:《常识》、《美国危机》、《理性时代》、《人权论》、《土地正义论》,其中以《常识》和《人权论》最为著名。

1776年1月,潘恩《常识》出版。

潘恩发表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

小册子痛斥世袭君主的罪恶:“在上帝眼中,一个普通的诚实人要比从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坏蛋更有价值。

”潘恩这篇文章,成了独立战争时期人民大众的教科书。

1791年3月,他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柏克的《法国革命感言录》,引起英吉利海峡两岸舆论界的轰动。

它冲破了当时笼罩于整个西方先进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政体,给当时还处于摸索状态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崭新方向。

潘恩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启蒙是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英、法、美的民主事业,可结果却颠沛流离,不得其所。

托马斯潘恩为美国的独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Thomas Paine (Thomas Paine) born on January 29, 1737 in Norfolk, UK. He was once a tailor in his father's footsteps and then as a teacher and tax officials, then into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revolutionary movement.In 1802 at the invitation of 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 paine returned to America, involved in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On June 8, 1809, died in New York City Greenwich village grove road no. 59, has died at the age of 72.
His main works are: "common sense", "the American crisis" and "the age of reason", "human rights theory", "land justice theory", in which the "common sense" and "the theory of human rights" is the most famous.In January 1776, paine published "common sense".Paine published pamphlet "common sense", in public problem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Leaflets denounced hereditary monarch of evil: "in the eyes of god, a normal honest man is more valuable than bad guys all crowned in all ages."Paine, this article is the revolutionary war of the people of the textbook.In London in March 1791, he published "on human rights", the fierce attack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speech recorded burke, the channel of the chattering classes on both sides of the hit.It broke through the was enveloped in the advanced western thinkers,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uperstitions in Britain, a deeply critical of the regime, to that state is still in the groping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pointed out the new direction of republicanism.
Pine is the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independent war is homesick, radical democrat.He devoted all his life to Britain, France, the United States of democracy, but only to drift from place to place, it is not allowed.Thomas paine fo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was widely seen as one of America's founding fath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