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十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十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课件(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0b09717f1922791688e8bc.png)
锯木厂尾水道中发现了几片含金石英。他带人找
遍方圆数里,一无所获。之后,一家杂货店老板
体力虚弱 内在的生命逼着他向前爬
伤病
撕下毯子把脚腕子捆紧
野兽威胁 时昏时醒,努力提防
的热爱, 对家园的 热爱。
人狼搏斗 抓住狼的牙床,压在狼身上
13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形象?
14
“他”意志坚强、富于毅力、
不畏困难,同大自然勇敢斗争, 在饥饿、寒冷和伤痛中顽强挣 扎,在同病狼的搏斗中获得胜
戏剧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购买了一大罐美
洲河金土,带到旧金山,四处喧嚷,“金子!金
子!来自美洲河的金子!”各处的人们听到消息
后就丢下手头的工作,奔向加利福尼亚寻找金子。
先是几十、几百、几千的人,随后是几万、几十
万的人,坐着帆船和汽船,驾着驴马,甚至步行,
蜂拥而至。在淘金热中,许多人几乎是一夜之间
成为富翁。但更多的人并没有发财,而是留下许
“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呢?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
①“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 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②“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因为生活乐趣 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③在“眼看着生命的时光不多”之时,“就愈 想增加生命的分量”。“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 就“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听一听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热爱生命》(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案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d0a6c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e.png)
《热爱生命》(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三篇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旨2、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具有哲理的语句3、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蒙田对“热爱生命”的理解2、理解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比喻及对人生的意义3、理解信条对人生作用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怒放的生命》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旺盛。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潜对于生命这一话题,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呢?二、初步阅读,提出问题1、听录音朗诵,纠正字词,去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质疑问难,鼓励其从课文中发现值得思考、探讨的话题。
学生的可能性答案:3、学生交流思考所得,经过集中,确立几个探究主题:三、理清思路,把握结构1、题目叫做《热爱生命》,那作者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呢?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讨论了什么问题?明确:度日分别探讨了什么时候,哪些人怎样度日?(学生上台板书)好日子细细品尝坏日子消磨光阴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我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2、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聪明的人享受生活充实3、聪明人享受生活,其实享受生活也要讲究方法,作者在第三段是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享受生活呢?(读)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
四、品味语言,感受风格1、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确】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10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10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4f310af9f242336c1eb95ea6.png)
总第课时【课题】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明白文章思路,体会品味哲理性语言。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表明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3、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名表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品味哲理性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天傍晚,一个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
他觉得生活平淡而无聊,年轻的心不愿再负担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
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独特的声音,他不禁侧耳静听。
原来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他能够感到生命依然高高在上。
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句他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走去。
那是他生命里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闪电。
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
他就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屠格涅夫。
问:是什么使屠格涅夫最终抛弃自杀的念头?(是生命的呼唤,是他心中尚存的热爱生命的信念。
)二、关于作者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合作学习(一)学生朗读课文(强调读出声来)并思考:文章的题目是“热爱生命”,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请把能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的语句画出来。
理清文章思路:┌坏日子消磨┐赏玩│态度││“哲人”:打发消磨│热爱生命│└“我”:称颂乐趣┘│┌抓紧时间增加生命的分量┐│方法└利用时间使生命丰盈饱满┘小结:通过合作学习,我们看出了用他最为诚恳的情感为我们诠释了热爱生命的含义:面对生命,我们不要沉迷于当中的痛苦和不幸,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面对死亡,我们不必畏惧,也不必逃避,抓紧时间,珍惜生命,充分享受生命所赋予我们的所有快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3b1a3d0d233d4b14e6957.png)
热爱生命——蒙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2、了解随笔这种文体3、积累本文需掌握的重点字音、字词、字义4、学会阅读的简单技巧:画重点句、找关键词、总结概括5、学会重点分析带有哲学性的句子导入:以上两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自杀导致更多的人死亡。
生命如此的脆弱,被轻视、被践踏。
那么,我们该如何的对待生命?热爱、珍惜生命。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蒙田的文章《热爱生命》一、作者简介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心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3、请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男、女各一人)★全班朗读课文三、分析课文,感悟文章找同学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问,你喜欢这段中的那句话,为什么?⒈文章标题为《热爱生命》,作者却并没有直接来给我们讲述如何要热爱生命,那么作者是通过那个词来给我们引述到生命上的?”作者从对“度日”这个词语的理解写起,通过与“哲人”的态度对比,否定“哲人”的看法,反衬自己对生命的称颂和热爱。
最后一句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之情。
⒉提问:作者对“度日”有几种理解?讨论并归纳:有四种。
⑴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时,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
⑵风和日丽时,是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⑶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
⑷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⒊提问:那些“哲人”对度日是怎样认识的?讨论并归纳: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事似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10 #%短文三篇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10 #%短文三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a5fe59fad6195f312ba69c.png)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教案【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
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杰克·伦敦简介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
描写英国伦敦贫民窟和工人的悲惨生活《深渊中的人们》(1903)、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1909)、政治幻想小说《铁蹄》(1908)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
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1906)。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0课《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0课《热爱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f0fa8d195f312b3069a542.png)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主旨;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抽象道理具体化等哲理散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领悟文章的语言美、哲理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生命之美,热爱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感受生命之美。
教学重点体会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之美。
教学难点深悟文章的哲理意味。
一、说一说1、《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这是孔子问志的经典语段,那么今天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现在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那么你认为要想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珍惜时间,善于思考,力求创新,诚实守信,团结互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尽情说吧!2、说作者。
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蒙田,生于1533年,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蒙田以博学著称,他的作品,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
书中,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
它是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
书中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
3、说文体。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eb3787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4.png)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了解随笔并养成在生活中有感就写随笔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我们能对生命和生活有所感悟,从而思索我们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积累名言名句,一次来丰富我们的人生智慧。
一、新课导入有人说,生命是一则故事,我们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绎着各自的情感;有人说,生命是一幅画,时间是底色,奋斗是画笔,汗水是颜料;有人说,生命是一首诗,平平仄仄,或平淡、或深厚、或朴实,让人琢磨不透……那么应该怎样认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走近作者蒙田(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出身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
曾当过15年文官。
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
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人情风俗。
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2卷,于1580年出版。
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也译为《试笔集》)。
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三、阅读思考(一)感知文脉1.对“度日”的认识:消磨光阴飞快地去“度”慢慢地赏玩细细品尝2.对生命的理解:“哲人” 苦事、贱物“我” 优越无比糊涂人:寄托来世3.对死亡的态度:毫不惋惜乐于生关心生活抓紧时间(二)讨论回答1.作者觉得热爱生命就要如何对待生活?【提示】要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快地过,好日子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2.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哲人”的有什么不同?【提示】“哲人”认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尽量回避它,无时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却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d4cf6cbd64783e09122bbe.png)
短文三篇之《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
2、过程和方法目标: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学习课文,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是一种心态,这是一种境界。
我不去想是否怎么样,突出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成功、爱情、奋斗历程还是未来都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坦然,不管平坦泥泞还是寒风冷雨,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进一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关于作者和文体①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三、阅读探究1、看到“热爱生命”这个标题的时候,脑海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为什么要热爱生命?怎样热爱生命?看看蒙田是怎样回答的。
【明确】:①因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所以要热爱生命。
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三单元-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3)-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三单元-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3)-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0ee5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3.png)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品读重点语句,领悟感受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能力目标:学会品读文本的技巧,进而把握全文的主旨;发展运用不同文学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学情分析:高二阶段的学生情感趋于稳定,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对于生命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随笔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是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东坡居士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蒙田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人生何其短暂,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对待生命?一、走进蒙田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知识权威和批评家、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
出身新贵族,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
但是他也喜欢出游,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二、了解随笔随笔是随手笔录的一种散文体裁,或叙事或议论,篇幅短小,形式不拘。
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心情,或是一点感悟,或是一个观点……三、内容梳理第一段:从“度日”谈起,阐释了对生命的认识,阐释为什么要热爱生命。
第二段:过渡。
第三段:揭示生的本质即死,阐释怎样热爱生命。
四、理解分析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运用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对比日子分为两种对比:“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的去‘度’”;“好日子”要“慢慢”“细细地”“赏玩”“领略”“品尝”。
“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
热爱生命教案(6篇)
![热爱生命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8f434c76c66137ee0619ba.png)
热爱生命教案(6篇)热爱生命教案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之情;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3.让学生体味小说中的心理和行动描述。
教学重点1.透过心理、行动描述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作品中对主人公觅食过程的心理和行动描述。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主人公力量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热爱生命》全文;2.作者的有关资料;3.外国小说赏析方法的资料。
学生准备:1.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2.查找对《热爱生命》的赏析材料;3.通读全文,试作批注。
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较长,拟采用批注式阅读;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归类整理;课上对文本进行阅读,合作探究,分组对抗,辩论对资料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课后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生命之好处。
3.课前的资料搜集,合作整理拟用2~3天,课堂学习1~2节课,课后拓展1~2天。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无法说清。
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无法说清。
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
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
但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为之惊叹。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就给我们展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二、自主合作,整体把握1.让学生谈谈本文的主要资料。
参考答案:本文写一位淘金者在与同样病弱的野狼的较量、跟踪中,最终咬死了狼,他吮吸了狼血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歌颂生命的无比强大。
2.浏览课文,作批注。
教师讲:批注是阅读理解的一大关键手段。
在勾画圈点中品读美文,筛选捕捉重要信息,概括分析资料,创造性地理解。
批注能帮忙我们梳理结构、概括主旨、体会写法、品味和锤炼语言(炼字)、思考并汲取的思想内涵等。
要做到精心圈划,运用不同的笔色符号和旁批、总批等形式,批与注结合,大胆设疑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742db915f804d2a16c14d.png)
短文三篇之《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
2、过程和方法目标: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学习课文,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是一种心态,这是一种境界。
我不去想是否怎么样,突出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成功、爱情、奋斗历程还是未来都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坦然,不管平坦泥泞还是寒风冷雨,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进一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二、关于作者和文体①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三、阅读探究1、看到“热爱生命”这个标题的时候,脑海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为什么要热爱生命?怎样热爱生命?看看蒙田是怎样回答的。
【明确】:①因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所以要热爱生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3c2f6c69eae009581bec59.png)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铁岭市高级中学杨淼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理解诗歌主题的能力2、能力目标学习领悟语言的含蓄美——难点3、情感目标领悟文章的哲理美,感悟生命、热爱生命——重点二、教学方法诵读与讨论相结合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入,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最宝贵是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么宝贵的一生该怎样度过呢?介绍随笔: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随笔的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综合议论,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
介绍作者:蒙田,(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曾当过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
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人情风俗。
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或译《随感录》) 2卷,于1580年出版。
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
蒙田以博学著称,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亲切活泼,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 指定一名学生范读教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画出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然后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2 师生共同点评该生的朗读后用投影仪呈现知识目标3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畅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三)引导学生赏析课文(1)第一段中,作者对度日是如何理解的?答案:坏日子,天色不佳,令人不快,“度日”是“消磨光阴”,要飞快地度;好日子,风和日丽,要慢慢赏玩,细细品尝,领略美好时光(2)第一、二段中,“哲人”、“我”和“糊涂人”的区别在哪里?答案:对生命的理解不同, “哲人”认为是苦事、贱物。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58f65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b.png)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相关推荐《热爱生命》教案设计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热爱生命》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
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
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伸文章内涵:问:由本文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
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
如果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
优秀教案: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10课短文三篇_信条
![优秀教案: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10课短文三篇_信条](https://img.taocdn.com/s3/m/784513811711cc7930b7164e.png)
10. 信条教课目的1.正确挑选文章信息,抓准表达作者思想的语句。
2.正确解读作者思想,品尝此中所蕴涵的生命真理。
3.培育高尚的生命意识,健康人生 ,和睦生活。
要点难点.1.解读前两篇课文中的生命理念,并能由此深入对生命实例的认识。
2.理解第三篇课文中对于生命践行的启迪。
教课过程1.讲堂导入播放《绽放的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 ,同学们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命呢。
请同学们用一句富裕真理的话 ,谈谈你对生命的见解。
(学生议论 )人生如同时钟,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的准。
生命诚难得 ,爱情价更高。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英勇的人材能经过。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分,而不是在于活得长远。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临时拿着的火炬,我们必定要把它燃得旺盛。
重申 :人生是一支由我们临时拿着的火炬,我们必定要把它燃得旺盛。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命 ,如何生活 ,才能把生命之火燃得更为旺盛 ?下边 ,让我们带着这些追问走进《短文三篇》 ,一同倾听圣人的心声。
2.认识生命自由朗诵《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虑:(1)生命有哪两个缺憾 ? 明确 1:短暂、柔弱(2)如何填补这些缺憾 ?(从原文中找句子理解作答 )填补短暂与柔弱:①我感觉它值得歌颂,富裕乐趣 ,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仍是这样。
我们的生命来自自然的赏赐 ,它是优胜非常的 ,假如我们感觉不堪重担或是白白虚度今生 ,那也不过怪我们自己。
②我眼看生命的岁月不多,我就愈想增添生命的重量。
我想靠快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 ,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填补急忙流逝的岁月。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 ,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③坏日子要飞速的“度”,好日子 ,要停下来慢慢品尝。
延长思想与自我①“我们所有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正是因为它而不是因为我们所没法填补的空间和时间 , 我们才一定提升自己。
;②“我据有多少土地都不会实用,因为空间 ,宇宙便囊括了我吞并没了我,犹如一个质点因为思想 ,我却囊括了宇宙。
课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课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c8092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6.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如何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课文《热爱生命》的主题进行简要回顾。
步骤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热爱生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步骤三:合作探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步骤四:课堂小结2. 强调热爱生命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步骤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感悟文章。
2. 要求学生在文章中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文《热爱生命》的中心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1课时(45分钟)完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和热爱生命的意义。
4.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七、教学准备1. 课文《热爱生命》的相关资料:包括课文原文、译文、作者简介等。
人教版必修4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必修4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d0e6f458f5f61fb7366668.png)
人教版必修4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必修4《短文三篇》教案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着名短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
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
在写法上,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在阅渎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
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德育目标
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热爱生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4ec7b0f524ccbff1218468.png)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文章理清思路,品味文章当中韵味丰富的语句,分析内涵。
2、过程与方法: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探究质疑提出疑问,试阐述对人生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对人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懂得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其对人生、生命的看法难点:品味关键语句,体会其哲理美【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震照片回顾)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
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
可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为之惊叹。
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无法说清,但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眼光去认识它,会用不同的活动去诠释它,会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述它。
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孔仲尼川上慨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才有了王羲之兰亭曼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才有了李商隐凄清悲吟“沧海月明”,才有了苏东坡赤壁高歌“人生如梦”。
而五百年前法国思想家蒙田以他对人类感情的独特审视写下了这篇《热爱生命》。
二、整体感知文章1、教师范读全文,力求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研读文章思路1、分析文章结构:①我与“哲人”对待生命各有怎样的理解和态度?“哲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我与“哲人”的观点对比得出结论: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对生命的理解与态度决定着生命的价值)②“我”享受生活讲究什么方法?明确: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概括:关心生活)过渡性提问:“尤其”在作者人尽暮年的时候,他用什么方法享受生活?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3c64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0.png)
《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了解诗歌《热爱生命》的主题和作者;2.能够理解并解读诗歌《热爱生命》中的主要意义;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4.能够通过创作、朗诵等形式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教师简单介绍诗歌《热爱生命》的作者、背景等;2.让学生朗读、品味、理解并解读诗歌《热爱生命》;3.组织学生自由创作诗歌或散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4.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一些关于生命的课堂内容、平时的观察和体验,来引导学生对生命这一主题进行思考。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讲解(15分钟)3.朗读、品味(15分钟)让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朗读,每个学生都要读一遍诗歌《热爱生命》。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与他人讨论交流观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创作、表达(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或散文的创作,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表达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风格和形式进行创作,可以是抒情诗、散文、小品等等。
5.展示、表演(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或散文的表演和朗诵,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可以安排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表演,如个人朗诵、小组合作表演等。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演学生反馈和鼓励。
6.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重要性和珍贵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热爱生命,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诗歌《热爱生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通过诗歌创作和表演,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情感细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诗歌欣赏和创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正确人生态度。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每一个时刻,发现生命中的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温暖和阳光。
必修四《热爱生命》教案
![必修四《热爱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9dd12ba1aa8114431d99e.png)
必修四10《短文三篇》教案1.热爱生命蒙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境界,了解随笔这种文体。
2.学习课文语言,通过摘抄名言警句,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读懂这篇短文,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学会重点分析带有哲学性的句子(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学会阅读的简单技巧:画重点句、找关键词、总结概括2.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3.把学生带入那种热爱生命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真实感悟,培养他们对待生命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生命是美的历程,是自然的厚赐,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热爱生命2、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来热爱生命、如何把热爱生命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2008汶川大地震关于生命的故事——陈坚:背压三块预制板的男人陈坚,四川省北川县一个26岁的青年。
他也许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伟大的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
在这次地震中,他是无数不幸遇难者之一。
被发现时他埋了72个小时。
他顽强地求生,顽强地相信希望,他的乐观鼓舞和感染了所有救他的人,也感动了中国网民,他们发帖说他是地震中坚强的男人!一个如此热爱生命的人,带给自己和别人希望的平民——就是英雄。
在艰难的时刻,陈坚不放弃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令人感动的。
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来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看看这位思想家是如何诠释生命的意义的。
(板书)热爱生命二、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并养成在生活中有感就写随笔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我们能对生命和生活有所感悟,从而思索我们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积累名言名句,一次来丰富我们的人生智慧。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能对生命和生活有所感悟,从而思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生命是一则故事,我们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绎着各自的情感;有人说,生命是一幅画,时间是底色,奋斗是画笔,汗水是颜料;有人说,生命是一首诗,平平仄仄,或平淡、或深厚、或朴实,让人琢磨不透……
那么应该怎样认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走近作者
蒙田(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出身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
曾当过15年文官。
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
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人情风俗。
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
集》2卷,于1580年出版。
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也译为《试笔集》)。
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三、阅读思考
(一)感知文脉
1.对“度日”的认识:消磨光阴飞快地去“度”
慢慢地赏玩
细细品尝
2.对生命的理解:“哲人” 苦事、贱物
“我” 优越无比
糊涂人:寄托来世
3.对死亡的态度:毫不惋惜乐于生
关心生活抓紧时间
(二)讨论回答
1.作者觉得热爱生命就要如何对待生活?
【提示】要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快地过,好日子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2.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哲人”的有什么不同?
【提示】“哲人”认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尽量回避它,无时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却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
3.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什么开头却从“度日”说起?
【提示】生命”对人是公平的,人人都有,又和“度日”呀,“光阴”呀,密不可分,但是,面对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作者深知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态度。
从这入手,会使人感觉:浅显、熟悉、亲切,其后就会自然的一步步的接受作者的观点。
4.面对“死亡”,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提示】不要害怕死亡,只有乐于生,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它过得丰盈饱满。
5.“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提示】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
而“我”热爱生活,“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人生的时候,“我”会毫不惋惜。
6.“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了哪些方法?
【提示】抓紧时间和有效的利用时间。
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享受生活(这是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四、疑难解析
1.作者在第一段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在哪些地方?
【提示】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是令人不快的时候,一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即“坏日子”和“好日子”)。
然后,对两种不同的日子采取两种不同的度日
态度和方法,“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慢慢”“细细”地“赏玩”“领略”“品尝”。
最后再把那些“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回避”“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的,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
2.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作者对于“生”和“死”的根本认识。
【提示】作者的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
所以应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
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五、拓展思考
提问:由本文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何在吗?
观点一: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可贵的,一片树叶离开了枝干,获得了自由也失去了生命,一只鸟划过天穹,无痕。
一群鸟后依旧是光滑的碧空。
遥望之后还是一无所有。
生命到底是什么?对于人生,我们会留下些什么呢?成为一个可以留在史册上的象形文字,不枉此生?生命于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百余年以后我们会在哪儿?另一个世界,一个魂魄?也许到时我们不过是一缕轻烟,什么也不是。
于是我们珍惜着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努力为我们这个短暂的生命之旅
留下一些美好的难忘的记忆。
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幸福的。
我们可以感受到天地之间充满灵气,草露清清,云霓浅浅,碎风点点。
生命在简简单单地延续着。
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在我,已不只是一种繁茂与艳丽。
活过了这么多时光,我想,我已没有理由为自己找一些莫须有的借口逃避。
面对人行道,也该有种坦然,有种坚强。
观点二:再没有比懂得死亡的真实更能强化生命的了。
只有真正面临死亡的威胁,生命的珍贵才真正显示出来,才会认识到人不会有永远过不完的明天,才能真正悟出人生的真谛,充分享受生命,追求做人的自在与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
大去之期来时,才不会有那么多不瞑目的遗憾。
以豪迈坦然的心境,像再也无力拿起猎枪的爱斯基摩老人那样,悲壮地自沉于万古不化的冰海之中,走向生命的彼岸。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不怕死,不等于不想活,求活是每个个体生命的自然本能,对生的渴求,也源于对死的恐惧,回避思考生死是消极的人生。
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
”知死不是死,恰恰是生,对死的思考,是对生的关注。
哲学家的生死观是生与死齐,死是发展,是生的方式的最高总结,是回归大自然的最悲壮行动。
观点三:莫扎特的佚事宛如童话,他与妻子婚后在贫苦的生活中相互慰藉,感情十分融洽。
一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友人去拜访他们,看到莫扎特夫妇正在携手跳舞,因为他们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来暖和身体,在对方明亮而乐观的眼睛中,他们一定看到了快乐。
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会享受生命的快乐,只有生命的快乐,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健全。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用朴素、明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阐述了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倡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