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药理学期中考试后大题重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药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
药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一、简答题1.阿托品的主要临床用途有哪些?答:(1)抑制腺体分泌;(2)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儿童验光配镜;(3)缓解内脏绞痛;(4)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抗休克;(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2.简述强心苷的药理作用。
答:(1)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2)负性频率作用;(3)负性传导作用;(4)利尿及扩张血管作用。
3.简述常用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答:(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3)影响细菌核酸代谢;(4)影响细菌叶酸代谢;(5)影响细菌胞质膜通透性。
4.简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答:(1)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2)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和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
5.简述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
答:(1)硝酸甘油可缩小β受体阻断药所致的心室容积增大和心室射血时间延长;(2)β受体阻断药能对抗硝酸甘油所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
6.简述氢氯噻嗪的降压机理。
答:用药初期由于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长期用药由于排钠造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减少,Na+–Ca2+交换减少,细胞内Ca2+含量降低,血管平滑肌舒张而降压。
7.磺胺药为何可损害肾脏?如何防治?答:原因:磺胺药及乙酰化产物在尿中溶解度降低,尤其在酸性尿中易析出结晶损伤肾小管,引起肾脏损害。
防治:(1)用药期间多喝水;(2)同服等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3)定期检查尿液;(4)失水、休克、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8.简述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及意义。
答:(1)Ⅰ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
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为制订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Ⅱ期,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观察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Ⅲ期研究设计和给药方案确定提供依据。
(3)Ⅲ期,扩大临床试验阶段(批准试生产后进行),进一步验证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风险关系,最终为获批提供充分依据。
2022年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新药的临床前研究由_______和_______相关内容组成,而临床研究则分为_______期。
2、乙酰胆碱可使内脏平滑肌_______,血管平滑肌_______,瞳孔_______。
3、左旋多巴主要用于_________,但对_________所引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
4、伴有脑血管痉挛的高血压病人可选用______;伴消化性溃疡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______;伴有心动过速的高血压病人宜选用______或______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主要是_______,还能_______。
6、抗酸药是一类________物质,能中和________,解除其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及对溃疡面的刺激,用于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
二、选择题7、遗传药理学是研究()A.药物如何影响人的遗传过程B.遗传性疾病的药物治疗C.基因治疗药物D.遗传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E.药物对生殖的影响过程8、对a和β受体均有阻断作用的药物是()A.阿替洛尔B.噪洛尔C.拉贝洛尔D.普萘洛尔E.美托洛尔9、有关氯吡格雷的描述错误的是()A.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B.有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C.常与阿司匹林合用于PTCA术后D.为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药E.为前体药,代谢产物有活性10、垂体后叶素止血的主要机制()A.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B.诱导血小板聚集C.促进凝血因子合成D.抑制纤溶系统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11、可使肿瘤细胞集中于G1期,常作同步化治疗的药物是()A.博来霉素B.放线菌素C.羟基脲D.环磷酰胺E.长春碱12、新生儿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核黄疸,是因为药物()A.减少胆红素排泄B.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C.降低血脑屏障功能D.促进溶解红细胞E.抑制肝药酶13、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是()A.左旋多巴B.卡比多巴C.金刚烷胺D.溴隐亭E.司来吉兰14、红霉素与下述哪种情况或不良反应有关()A.胆汁阻塞性肝炎B.伪膜性肠炎C.剥脱性肠炎D.肺纤维性变E.肾功能严重损害15、患者,男,28岁,因车祸右侧股骨开放性骨折入院,行静脉诱导麻醉下骨固定手术。
医学本硕连读药理学期中考试后大题重点期末考试复习
名词解释1、折返(reentry):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
折返有解剖性折返和功能性折返两类。
2、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某些情况下,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去极化,称为后除极,后除极的扩步可诱发心律失常,有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两种类型。
3、翻转使用依赖性(10级期末):是指心率快时,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不明显,而当心率慢时,却使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此作用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心脏构型重建(remodeling):是指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心肌处在长期的超负荷状态,在神经体液因素及其他促生长物质影响下,出现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增加、心肌组织纤维化等形态学改变,心室形态结构改变的同时伴有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5、金鸡纳反应:应用奎尼丁或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其他生物碱后,出现的胃肠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前者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食欲不振;后者包括耳鸣、听力丧失、头晕、视觉障碍、谵妄等,总称为金鸡纳反应。
6、首剂现象:哌唑嗪抗高血压在首次给予某些患者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心悸、晕厥等现象。
在饥饿、低盐、直立体位时较易发生,若将首次剂量改为0.5mg,并在临睡前服用,便可避免发生。
7、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称为允许作用。
8、胰岛素抵抗:又称胰岛素耐受性,产生急性耐受常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所致。
此时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多,或因酮症酸中毒时,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阻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慢性耐受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如胰岛素抗体的产生,体内拮抗胰岛素物质增多,胰岛素受体数目、亲和力下降,葡萄糖转运系统或微量元素的异常。
9、甲状腺危象(10级期末):感染、外伤、手术、情绪激动等诱因,可致大量甲状腺激素突然释放入血,使患者产生高热虚脱、心衰、肺水肿、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时可致死亡,称为甲状腺危象。
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重点归纳- 试卷概括- 期末考试必须备
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重点归纳- 试卷概括-
期末考试必须备
本文档旨在总结药理学的重点知识点,提供试卷概括以备期末
考试之用。
1. 药理学基础知识
- 药物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化学结构、来源等分类药物。
-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掌握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
- 药物作用机制:了解不同类别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受体结合、信号传导等。
-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与其他物质(如食物、饮品)的相互作用。
2. 药物治疗相关知识
- 药物治疗原则: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治疗、剂量选择等。
-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重点关注各种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
则和常用药物。
3. 药物安全与不良反应
- 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 过敏反应和药物相容性:掌握药物过敏反应和药物相容性的
知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 药物开发与临床试验
- 药物研发过程:了解药物开发的各个阶段和相关要点。
- 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研究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原则,包
括伦理、监管等方面的要求。
以上是药理学知识点的重点归纳,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并进行适
当的复,相信能够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祝你考试顺利!。
(整理)药理学重点期末考试用
一名词解释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 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7 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节所致。
8 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9 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0 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11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12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13 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
14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15 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16 首关效应(首过消除):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17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18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
19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
(完整word版)药理学大题复习题整理
一、简答题试述血浆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答: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称为血浆半衰期。
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参数,是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情况下,一次给药后,经过五个半衰期药物基本消除,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经过五个半衰期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竞争性拮抗剂与非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与区别是什么?答:(1)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①与相激动药竞争受体的相同位点;②竞争性拮抗剂作用是可逆;③对于竞争性拮抗药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向右移动,拮抗药剂量增大则曲线右移多,但不影响激动剂的最大效应,表观上显示激动剂的效价强度减低;(1)非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①与受体结合时难逆的;②增加激动剂的浓度不能取消非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③非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特点是降低激动药的最大效应,非竞争性拮抗药剂量继续增大时,不能恢复其最大效应。
简单举例说明那些给药途径可避免首过效应?答:舌下含锭、注射给药、肛门灌肠或给予栓剂,其吸收途径不经过肝门静脉,可避免首关消除,药物就不被灭活,而发挥全部药效。
如:舌下含硝酸甘油。
什么是肝药酶的诱导剂?答: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为最)、卡马西平、苯妥英、格鲁米特、利福平、磺吡酮(某些情况下起酶抑作用)等。
(肝药酶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代谢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基本上是经肝药酶代谢的,所以对肝药酶有影响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药物的代谢。
其中使肝药酶活性增强的药物称肝药酶诱导剂;使肝药酶活性减弱的药物称肝药酶抑制剂。
常见的肝药酶抑制剂有:氯丙嗪、西咪替丁、环丙沙星、甲硝唑、保泰松、磺胺药)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及意义。
答: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生物利用度,有助于指导药物制剂的研制与生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寻求药物无效或中毒的原因,为评价药物处方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因此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已作为考察药品质量标准项目之一.传出神经按递质不同如何分类?答::传出神经受体主要有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两类。
江大药学院药理学大题整理
江大药学院药理学大题整理1.新斯的明的临床用途有哪些?分别叙述这些用途的药理学依据。
1)治疗重症肌无力,利用其兴奋骨骼肌作用。
2)缓解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利用其兴奋胃肠平滑肌和逼尿肌作用。
3)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利用其抑制心脏、减慢心率的作用。
4)解救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的解毒,与其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有关。
2.试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用途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1)抑制腺体分泌2)内脏平滑肌松弛作用3)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4)使心率加快,加快房室传导5)大剂量引起血管扩张6)大剂量兴奋中枢神经用途:1)解除平滑肌痉挛2)麻醉前给药3)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配眼镜4)大剂量用于感染性休克5)缓慢型心率失常6)解救有机磷酯类中毒不良反应:口干,便秘,盗汗,视力模糊,惊厥等,严重时,产生昏迷和呼吸麻痹。
3.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和用途及不良反应。
作用:一、心血管系统1)心脏:激动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2)血管:激动a受体,皮肤黏膜血管和内脏血管收缩最明显;激动β2受体,骨骼肌血管和冠状动脉舒张。
3)血压:总的效应是先升后降。
二、平滑肌: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产生强大舒张作用三、代谢:能提高机体代谢率,有明显升血糖作用4)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中枢兴奋用途:1)心脏骤停2)过敏性休克主要选用药物3)支气管哮喘4)局部止血5)与局麻药配伍不良反应:1)焦虑不安、头痛、颤抖2)心律失常4.a受体阻断药引起的血压下降为什么不能用肾上腺素来纠正?肾上腺素激动a受体和β受体,兴奋a受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β受体兴奋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A受体阻断药引起的血压下降,此时用肾上腺素,升压不出现,反转为降压。
可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
5.试述β受体阻断药的β受体阻断作用。
1)心血管系统,阻断心脏的β1受体,心率减慢,心收缩力降低和心排出量减少,反射性收缩血管,血压下降2)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3)代谢,消除拟交感药引起的血糖和游离脂肪酸升高4)肾素,阻断肾小球球旁细胞的β1受体而抑制肾素释放。
(整理)苏大药理--期中
1、药物(drug)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
3、药物效应动力学(PD):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
4、药物代谢动力学(PK) 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
5、新药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在我国,新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物,已生产过得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新的适应症。
6、简单扩散:是指脂溶性药物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又称脂溶性扩散,是一种被动转运方式。
7、离子障离子型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这一现象称为离子障。
8、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9、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
10、代谢药物作为外源物质在体内经酶或其他作用使其化学结构改变。
11、排泄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体内消除的重要组成部分。
12、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13、肝肠循环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此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
14、一级动力学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液药物浓度成正比。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都按此消除。
15、零级动力学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不论血浆药物浓度,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16、消除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药理学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药物〔名解〕:是指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的的化学物质,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
与毒物无绝对界限,过量即可引起毒性反响。
也包括避孕药及保健药。
〔名解〕: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3.★I II III IV期临床试验的内容与意义: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四期,即I、II、III、IV期临床试验①I期临床试验〔临床药理和毒性作用试验期〕:对已通过临床前平安性和有效性评价的新药,在健康志愿者从平安的初始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以观察人体对受试新药的耐受性,并进行人体的药代学研究,以便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其受试人数一般在20~50例。
②II期临床试验〔临床治疗效果的初步探索试验〕:在选定的适应症者,主要观察新药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响。
在Ⅱ期临床试验,其病例数一般不超过100例,有时需增加至200~300例。
Ⅱ期主要为III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做准备,以确定初步的临床适应证和治疗方案。
③III期临床试验〔治疗的全面评价临床试验〕:II期临床试验初步确定有较好的疗效后,III 期除了使用受试新药外,通常还应有活性药物〔阳性对照〕和无药理活性的抚慰剂进行比照试验。
病例数在300例以上。
④IV期临床试验〔销售后的临床监视期〕:在新药批准上市后开始进行,通过对大量患者的实际应用,监测新药的平安性。
IV期临床试验可使更多的临床医生了解新药、认识新药、合理地应用新药。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名解〕:不符合用药目的或产生对病人不利的反响。
分类:①副作用:在治疗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反响较轻。
②毒性反响: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响。
③变态反响: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响,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④继发性反响: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又称治疗矛盾〕⑤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生物效应⑥致畸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名解〕: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放大、分化及整体功能,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响或药理效应。
临床医学药理学复习资料。.doc
临床医学药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药理学基础第1篇药理学总论首关消除(首关效应):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量减少。
牛物利用度: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疏松、可逆;可影响转运、药理活性(暂时);结合率因药而异;药物Z间的竞争和排挤;药物相互作用方式Z-,可影响药效强度。
酶诱导剂:能够增强酶活性的药物酶抑制剂:能够减弱酶活性的药物酶诱导剂及酶抑制剂与药物的相互彫响:酶诱导剂: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利福平使药物效应减弱或失效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月井、西咪替丁使药物效应增强或中毒肝肠循环: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体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 形成肝肠循环/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一级消除动力学概念: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百分率不变,也称定比消除。
特点:⑴药物以恒比方式消除(2) tl/2 是固定值’tl/2 =0.693/k(3)以C (浓度)为纵坐标,时量关系曲线为曲线;logC为纵坐标,时量关系曲线为直线(4)机体对药物的消除以被动转运方式,反映机体对药物的消除能力有余零级消除动力学概念:指血药浓度按恒定速度进行消除,与血药浓度无关,也称为定量消除。
特点:⑴药物以恒量的方式消除(2)tl/2不固定,与CO (初始浓度)值有关,(3)以C为纵坐标,时量关系曲线为直线;logC为纵坐标,时量关系曲线为曲线(4)机体对药物的消除以主动转运方式,反映机体对药物的消除能力不足半衰期: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表观分布容积:是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应占冇体液容积。
(以L或L/kg表示,而并非药物在体内真正占有的体液容积,故称“表观”分布容积。
)半数有效量(ED50):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可以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实验动物死亡一半的剂量。
治疗指数(TI):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2022年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名词解释1、依赖性(dependence)2、一级消除动力学3、渗透性利尿药或脱水药4、人工冬眠5、隐匿传导6、反跳现象7、灰婴综合征8、首次接触效应9、自体活性物质二、填空题10、药物一般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_______及_______,用_______,_______,以疾病的物质。
11、为避免药液流入鼻腔增加吸收而产生不良反应,应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时应_______12、溴隐亭服用大剂量时,对_________受体有较强的激动作用,故可用于治疗_________13、拉贝洛尔可阻断______受体、______受体和______受体。
14、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5、多潘立酮阻断胃肠道________受体,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排空、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反流和________的作用,临床用于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
三、选择题16、女性用药时应考虑的“四期”不包括()A.月经期B.妊娠期C.分娩期D.哺乳期E.更年期17、心绞痛患者长期应用普萘洛尔突然停药可发生()A.恶心、呕吐B.腹泻C.过敏反应D.心功能不全E.心绞痛发作18、纠正因妇女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选用的药物是()A.铁剂B.红细胞生成素C.维生素B12D.亚叶酸钙E.叶酸19、缩宫素可以()A.治疗尿崩症B.治疗乳腺分泌C.小剂量用于催产和引产D.小剂量用于产后止血E.治疗痛经和月经不调20、甲氨蝶呤抗肿瘤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C.阻碍肿瘤细胞的嘌呤合成代谢D.干扰肿瘤细胞的RNA转录E.阻止转录细胞的DNA复制21、抗菌谱广,单独应用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一般无法单独应用的是()A.甲氧苄啶B.氧氟沙星C.环丙沙星D.磺胺嘧啶E.甲硝唑22、关于苯海索的叙述错误的是()A.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B.阻断中枢胆碱受体C.对心脏的影响较阿托品弱D.抗震颤疗效好E.能致尿潴留,前列腺肥大者慎用23、红霉素、克林霉素合用可()A.扩大抗菌谱B.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C.增强抗菌活性D.降低毒性E.增加毒性24、患者,女,24岁,易怒、心神不宁、失眠、焦虑,服用地西泮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折返(reentry):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
折返有解剖性折返和功能性折返两类。
2、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某些情况下,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去极化,称为后除极,后除极的扩步可诱发心律失常,有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两种类型。
3、翻转使用依赖性(10级期末):是指心率快时,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不明显,而当心率慢时,却使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此作用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心脏构型重建(remodeling):是指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心肌处在长期的超负荷状态,在神经体液因素及其他促生长物质影响下,出现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增加、心肌组织纤维化等形态学改变,心室形态结构改变的同时伴有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5、金鸡纳反应:应用奎尼丁或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其他生物碱后,出现的胃肠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前者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食欲不振;后者包括耳鸣、听力丧失、头晕、视觉障碍、谵妄等,总称为金鸡纳反应。
6、首剂现象:哌唑嗪抗高血压在首次给予某些患者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心悸、晕厥等现象。
在饥饿、低盐、直立体位时较易发生,若将首次剂量改为0.5mg,并在临睡前服用,便可避免发生。
7、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称为允许作用。
8、胰岛素抵抗:又称胰岛素耐受性,产生急性耐受常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所致。
此时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多,或因酮症酸中毒时,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阻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慢性耐受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如胰岛素抗体的产生,体内拮抗胰岛素物质增多,胰岛素受体数目、亲和力下降,葡萄糖转运系统或微量元素的异常。
9、甲状腺危象(10级期末):感染、外伤、手术、情绪激动等诱因,可致大量甲状腺激素突然释放入血,使患者产生高热虚脱、心衰、肺水肿、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时可致死亡,称为甲状腺危象。
10、抗菌药(antibacterial drugs):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药物(磺胺类和喹诺酮类)。
11、抗生素(antibiotics):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12、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广谱抗菌药指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的抗菌药,如四环素。
窄谱抗菌药指仅对一种细菌或局限于某类细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如异烟肼。
13、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是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
14、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是指不但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而且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
15、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是测定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16、最低杀菌浓度(minim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是衡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
17、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安全性及应用价值的指标,常以LD50/ED50表示。
化疗指数越大,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越高。
18、抑菌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10级期末):即“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19、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是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氨基苷类抗生素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
20、耐药性(resistance):是指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21、细菌耐药性(bacterial resistance):是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不敏感的现象。
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22、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 MDR):病原体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多重耐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肿瘤细胞。
23、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用青霉素治疗螺旋体所引起的感染时,可出现患者症状加重的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高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现象,称为赫氏反应。
可能是青霉素杀死大量螺旋体释放入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
24、红人综合征(red man syndrome):快速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时,后颈部、上肢及上身出现的皮肤潮红、红斑、荨麻疹、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特征性症状,称为“红人综合症”。
可能与静脉注射万古霉素速度过快引起的组胺释放有关。
25、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10级期末):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26、灰婴综合征(gray baby syndrome)(10级期末):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和新生儿,因为他们缺乏有效使氯霉素脱毒和降解的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且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二者均易导致氯霉素蓄积而干扰线粒体核糖体的功能,出现呕吐、低体温、呼吸抑制、心血管性虚脱、发绀和休克。
27、CCNSA(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10级期末):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杀灭处于增殖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的药物。
28、CCSA(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s):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仅对增殖周期的某些时相敏感的药物,对其他时相和G0期细胞不敏感。
29、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 , GF):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称为生长比率。
30、反跳现象(rebound phenomenon):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或加重的现象。
31、医源性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不全(iatrogenic adrenal cortical insufficiency):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连日给药的病人,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特别是当遇到感染、创伤、手术等严重应激情况时,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危象,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低血压和休克等,需及时抢救。
这是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反馈性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致肾上腺皮质萎缩所致。
32、医源性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亢进(iatrogenic hyperadrenocorticism):又称库欣综合征,这是长期应用过量激素引起脂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的结果。
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皮肤变薄、向心性肥胖、肌肉萎缩、低血钾、多毛、高血压、糖尿病等,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33、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简称化疗,应用药物对病原体(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称化学治疗。
简答题1、钙通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10级期末)药理作用:①对心肌的作用: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②扩血管和松弛支气管、胃肠道、输尿管及子宫平滑肌③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④抑制Ca2+内流,减轻Ca2+超负荷对红细胞的损伤⑤影响肾脏功能,增加肾血流量,排钠利尿临床应用:①高血压,二氢吡啶类药物,如硝苯地平等应用较多②心绞痛,钙通道阻断剂对各型心绞痛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变异型心绞痛----硝苯地平疗效最佳稳定型心绞痛----三代钙通道阻断剂均可使用不稳定型心绞痛----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疗效较好;硝苯地平宜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③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后除极触发活动所致的心律失常有良好效果,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应用较多④脑血管疾病,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扩张脑血管,应用较多⑤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2、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对心脏和血管各有何不同?维拉帕米:它从细胞膜内侧组织钙通道,因而在其发生作用前必须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
对心脏的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强,所以维拉帕米可以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硝苯地平:它从细胞膜外侧组织钙通道,抑制时候状态的通道。
扩血管作用强,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对心脏自主活3、临床一线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10级期末)临床常用的一线抗高血压药是利尿降压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
a.利尿降压药1)噻嗪类利尿药,代表药:氢氯噻嗪、氯噻酮等2)袢利尿药,代表药:呋塞米、依他尼酸等3)保钾利尿药,代表药:螺内酯、氨苯蝶啶等b.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2)α受体阻断药,代表药:哌唑嗪等3)α及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等c.钙通道阻滞药,代表药:螺内酯、氨苯蝶啶等d.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代表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e.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氯沙坦、替米沙坦等4、试述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一)利尿降压药1.噻嗪类利尿药,代表药:氢氯噻嗪、氯噻酮等2.袢利尿药,代表药:呋塞米、依他尼酸等3.保钾利尿药,代表药: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二)钙通道阻滞药,代表药: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1.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代表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2.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氯沙坦、替米沙坦等3.肾素抑制药,代表药:雷米克林等(四)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降压药,代表药:甲基多巴、可乐定等2.神经节阻断药,代表药:樟磺咪芬等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代表药:利血平、胍乙啶等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①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②α受体阻断药,代表药:哌唑嗪等③α及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等(五)血管扩张药1.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代表药:肼屈嗪、硝普钠等2.钾通道开放药,代表药:二氮嗪、米诺地尔等5、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机制及代表药?抗心律失常药分为四大类:I钠通道阻断药;II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III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钾通道阻滞药);IV 钙通道阻滞药I类:钠通道阻断药根据钠通道阻断药的作用强度,本类药物又分为三个亚类,即Ia ,I b,I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