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简介

合集下载

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教学分析

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教学分析

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教学分析比较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差异的学科,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物种在遗传层面的差异,从而揭示各种生物的遗传特性和进化规律。

在微生物领域,比较基因组学被广泛应用于致病菌的研究,通过对比病原微生物与非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差异,可以揭示其致病机制和病原性因子,有助于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为防控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教学分析将以大肠杆菌为例,介绍如何利用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

一、大肠杆菌简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肠杆菌科,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见菌群之一。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既是人体的共生菌,又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

其中某些菌株具有致病性,能够引起人畜的肠道感染,甚至引发严重的肠道疾病,如腹泻、肠炎等。

对大肠杆菌的致病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主要由其特有的毒力因子和致病因子所决定,其中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毒素、细菌毛和附着因子等。

毒素是大肠杆菌最主要的毒力因子,包括肠毒素、血清素、肠毒素和淀粉酶等,它们能够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细菌毛是大肠杆菌附着和入侵宿主细胞的重要结构,它能够使细菌更容易附着于宿主细胞表面,引发感染。

附着因子是大肠杆菌在宿主肠道黏膜上附着和定植的重要因子,通过附着因子,大肠杆菌能够有效地抵抗肠道黏膜的清洁作用,长时间存在于肠道内,引发感染和疾病。

三、基因组学鉴定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可以揭示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基因组遗传特征,为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基因组序列比对:利用测序技术对不同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获得其基因序列信息;然后,将所获得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从而找出菌株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大肠杆菌重复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肠杆菌重复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肠杆菌重复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肠道中。

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是一种非致病性菌种,但也有少数株会引起食物中毒或感染等疾病。

大肠杆菌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

重复序列是基因组中重复出现的DNA序列,它们在大肠杆菌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通过研究大肠杆菌中的重复序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细菌的遗传特性和进化历史,进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肠杆菌中的重复序列,探讨其在细菌生物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大肠杆菌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特点、分类和生长环境等方面。

然后将详细介绍重复序列的概念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分类和特点。

接着探讨重复序列在大肠杆菌中的功能及其对细菌的影响。

最后,总结重复序列对大肠杆菌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大肠杆菌重复序列的重要性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肠杆菌中的重复序列,探讨其在细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通过对重复序列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旨在加深我们对大肠杆菌遗传特性和遗传进化的理解。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为解决相关问题和挑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大肠杆菌重复序列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一微生物的遗传特点和生物学功能,为大肠杆菌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支撑。

2.正文2.1 大肠杆菌简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埃希菌属。

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的细菌,在人体肠道中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膜上缺少抗原的外层膜,使其对许多药物和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渗透性。

大肠杆菌菌体分子式

大肠杆菌菌体分子式

大肠杆菌菌体分子式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在动物的肠道中。

它属于埃希菌属,是一种肠道菌群中的重要成员。

大肠杆菌的菌体分子式为C400H620O40N100P10S2,它的菌体由细胞壁、细胞膜、胞质等组成。

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胞外多糖组成,具有保护细胞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

细胞膜则是细菌细胞内外环境的界限,起着筛选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胞质是细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细菌的遗传物质和细胞内的代谢酶等。

大肠杆菌在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肠道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能够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和分解一些对人体有益或有害的物质。

此外,大肠杆菌还可以产生多种酶和抗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大肠杆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能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感染和疾病,如腹泻、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为了保持人体的健康,预防大肠杆菌感染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安全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同时,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也在不断努力,以寻找和开发新的方法和药物来对抗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细菌,它在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然而,它也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保护健康。

我们期待未来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感染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大肠杆菌的名词解释

大肠杆菌的名词解释

大肠杆菌的名词解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道菌群中的重要成员。

大肠杆菌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普遍存在,并且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是无害的。

然而,某些菌株的感染会导致一系列疾病,从轻微的腹泻到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和败血症。

大肠杆菌具有多种不同的菌株,其中一些菌株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如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简称ETEC),会引起旅游者腹泻;而其他菌株则与食物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简称EPEC)或与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的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 coli,简称UPEC)有关。

大肠杆菌的名称源自于奥地利医生Theodor Escherich,在1885年首次发现这种菌株,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这种菌株最初是通过研究婴儿粪便发现的。

大肠杆菌的特点是它能够在温和而富含养分的环境中生长,并且以产生酪氨酸酶为特征,这种酶能够分解乳糖,使得大肠杆菌能够利用乳糖作为碳源。

大肠杆菌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角色。

它帮助消化食物,促进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合成,还可以保护宿主免受一些致病菌的侵害。

此外,大肠杆菌还可以产生维生素K,这是一种重要的血凝促进剂。

大肠杆菌对肠道内细菌群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一旦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然而,一些大肠杆菌的菌株会导致感染。

这通常发生在摄入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后。

一旦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进入人体,它们可以通过附着于肠道上皮细胞而引发感染。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和发热。

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是轻微的,可以在几天内自愈。

然而,对于免疫系统较弱或消化系统异常的人群,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血尿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因为大肠杆菌感染的常见途径是通过食物和饮用水,所以正确的食品和卫生处理对于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常用大肠杆菌基础信息及使用说明

常用大肠杆菌基础信息及使用说明

常用大肠杆菌基础信息及使用说明常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菌群中的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中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属。

大肠杆菌长约2微米,呈棒状,通常是无运动的。

它是一种兼性厌氧菌,能够以不同的环境条件生存。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动物的肠道中。

在人类肠道中,大肠杆菌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保护肠道免受其他有害菌的侵袭,并参与食物消化和维持肠道的健康。

同时,大肠杆菌还对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可作为一种指示性微生物来监测水质和食品的卫生状况。

大肠杆菌常用于实验室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中。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遗传稳定性: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其基因组较小、结构简单,易于研究和改造。

3.快速生长:大肠杆菌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培养时间相对较短,便于实验操作和快速筛选。

4.易于培养和保存:大肠杆菌在实验室中培养相对简单,可通过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来获得足够的菌量。

同时,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冷冻和抗干燥能力,便于保存和共享。

然而,使用大肠杆菌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和使用技巧:1.选择合适的菌株: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如常见的DH5α、BL21等。

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表达系统,需根据实验目的进行选择。

2.处理菌株的遗传背景:大肠杆菌具有多样的遗传背景,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在进行基因表达、突变和克隆等实验时,需注意背景的一致性和对结果的可能影响。

3.增殖条件的优化:大肠杆菌对培养条件较为敏感。

在进行实验前,需对培养基、温度、pH值等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菌落增殖情况。

4.严格控制污染:大肠杆菌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菌株的污染,需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5.安全操作:大肠杆菌是一种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微生物,但仍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暴露和接触,使用时应佩戴手套和实验室级别的防护措施。

干重法测定大肠杆菌计算题

干重法测定大肠杆菌计算题

干重法测定大肠杆菌计算题
摘要:
1.大肠杆菌的简介和重要性
2.干重法的定义和原理
3.干重法在大肠杆菌测定中的应用
4.干重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步骤和方法
5.干重法测定大肠杆菌的优缺点
正文:
一、大肠杆菌的简介和重要性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肠道中。

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因此,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同时,大肠杆菌也被认为是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指标,因为它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疾病。

二、干重法的定义和原理
干重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微生物的干重来推算出微生物的数量。

具体来说,就是将微生物样本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干燥,然后称取其重量,根据微生物的湿重和干重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微生物的数量。

三、干重法在大肠杆菌测定中的应用
由于大肠杆菌在食品和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干重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在大肠杆菌的
测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干重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步骤和方法
1.采样:从待测食品或环境中采集样本。

2.稀释:将样本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便于微生物的计数。

3.培养:将稀释后的样本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其生长繁殖。

4.测定:在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菌落进行干燥,并称取其重量。

5.计算:根据干重和湿重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

五、干重法测定大肠杆菌的优缺点
1.优点:干重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样品的测定。

大肠杆菌知识点总结

大肠杆菌知识点总结

大肠杆菌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特征1、形态特征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形态为短杆状,长度约2微米,直径约0.5微米,单株细胞通常呈革兰氏阴性,即没有颜色的结晶紫。

在革兰氏染色中,细胞壁由内向外依次为细胞膜、纤维素层、网状层和唇多糖层。

2、代谢特点大肠杆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生物,能够在缺氧环境下进行葡萄糖发酵产生能量。

此外,大肠杆菌还具有多种代谢途径,如异源代谢、乳酸发酵、融合发酵等,在不同环境下能够灵活应对。

3、遗传特征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能力,其遗传物质以DNA分子形式存在,主要位于细胞质内。

大肠杆菌拥有近似5000-6000个基因,其中约一半的基因编码蛋白质。

二、生长特性1、生长条件大肠杆菌是一种嗜温性菌种,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42°C。

除此之外,大肠杆菌还对酸碱度、氧气浓度、营养物质等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2、生长曲线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呈现出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指数增长。

在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对数期和平稳期三个阶段。

三、代谢特点1、氧气代谢大肠杆菌可以在缺氧环境中进行乳酸发酵或醛酸发酵,产生能量。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则采用氧化磷酸化途径来产生ATP,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

2、营养代谢大肠杆菌具有多种代谢途径,能够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和能量源进行生长。

此外,大肠杆菌还可以合成营养物质、产生酶类等,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3、产气代谢大肠杆菌在肠道中的代谢产物主要为氢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这些气体对人体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致病机制1、肠毒力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毒力,其中一些菌株可以产生肠毒素(enterotoxin),引起胃肠道炎症。

这些肠毒素主要通过损伤肠黏膜上皮细胞或刺激免疫系统而导致病理反应,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

2、毒素分泌大肠杆菌还可以分泌多种毒素,如细胞外蛋白毒素、外毒素、细胞内毒素等,这些毒素可以引起细胞毒性、神经毒性、肠毒性等病理反应。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该方法主要过程:加入10mL左右的无菌水于滤器中,然后掺入一些无菌水进行清洁滤器的内壁,再进行过滤, 将滤膜放在M-FC培养基中,两者之间不能够有气泡,然后进行密封,存放温度为44.5℃,存放时间约24h,直到 大肠杆菌的菌群变成蓝色或蓝绿色。然后记录数据,估算每一单位的水溶液菌群数量,然后进行大肠杆菌量值的 换算 。
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已成为了人们经常**的问题。下面阐述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检测的方法 及分析 。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44.5℃下的培养基上进行大肠杆菌的培养,该培养基含有荧光底物,需要培养24h。然后 对荧光底物进行释放,需要采用葡萄糖醛酸进行,让培养基能够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出荧光。采用这样的方式方 法,还可以进行统计学估计原来样品中的菌落。主要步骤包括发酵、分离培养、二次发酵、显微镜观察等 。
目前国际公认的分类,主要有六个种类的大肠杆菌,即能够致使胃肠道感染的肠道致病性的大肠杆菌 (EPEC)、肠道产毒素性的大肠杆菌(ETEC)、肠道侵袭性的大肠杆菌(EIEC)、肠道出血性的大肠杆菌 (EHEC)、肠集聚性的大肠杆菌(EAEC)以及近年来发现的肠产志贺样毒素同时具有一定侵袭力的大肠杆菌 (ESIES),另外,还有能够致使尿道感染的尿道致病性的大肠杆菌(UPEC),以及最新命名的肠道集聚性的黏 附大肠杆菌(EAggEC) 。
用无菌吸管吸取稀释度样品1mL,该样品与乳糖胆盐发酵类似,然后将其放入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温度于 45℃下的CDLJJD显色培养基中10mL的量,并进行培养皿中溶液均匀混合,可以通过快速转动培养皿的方式,等溶 液凝固以后,加入5mL左右 ,然后快速摇晃培养基,使其可以均匀覆盖平板表面,等其凝固以后,翻转培养基, 在温度37℃中培养24h左右,然后观察其形态,颜色等变化。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coli(T.Escherich1885)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细菌,学名称作“大肠埃希菌”,属于肠道杆菌大类中的一种,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大肠杆菌结构简单,繁殖迅速,正常栖居条件下大多数大肠杆菌不致病,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2,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但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下,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

因此,大部分大肠杆菌通常被看作机会致病菌。

在水和食品中检出,可认大肠菌群数常作为饮水、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特点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1、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2、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3、人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在不致病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可认为是互利共生(一般高中阶段认为是这种关系);在致病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寄生。

4、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遇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可鉴别大肠杆菌是否存在。

5、大肠杆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倍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

目前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表达体系,常做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

6、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假如它生活在大肠内,属于消费者,假如生活在体外则属于分解者。

7、它的基因组DNA为拟核中的一个环状分子。

同时可以有多个环状质粒DNA。

8、大肠杆菌细胞的拟核有1个DNA分子,长度约为4 700 000个碱基对,在DNA分子上分布着大约4 400个基因,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约为1 000个碱基对。

大肠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

大肠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

大肠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内
的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是多少呢?本文将对其最适宜生长温度进行
探讨。

1. 大肠杆菌简介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道菌群中最常见的菌种之一。

它生存在肠道内,起着帮助消化和吸收养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合成
某些维生素和激素,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

2. 大肠杆菌生长条件
大肠杆菌的生长条件有温度、光照、氧气、湿度和营养物质等因素。

它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长,但在不同的温度下,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
和数量也不同。

3. 大肠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
大肠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在37℃左右。

在这个温度下,它的生长
速度最快,最适合进行微生物实验研究。

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大肠杆菌就不能正常生长。

在低温下,细胞的
代谢反应速度缓慢,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生长。

在高温下,蛋白质会失去结构和功能,使得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和分裂。

4. 温度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当温度低于20℃时,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一般需要24小时
或更长时间才能生长出足够数量的菌落。

当温度在30℃左右时,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较快,可以在12小时内生长出足够数量的菌落。

当温度到达37℃时,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快,菌落形成时间最短,通常只需要6-8小时。

当温度超过40℃时,大肠杆菌无法继续生长,会发生死亡或失活。

综上所述,大肠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在37℃左右。

当人们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应该控制好生长温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肠杆菌及其检验

大肠杆菌及其检验

3、EMB平板 EMB平板 EMB
取其产气管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EMB)平 板,36±1℃培养24±2h。 检查平板上有无具黑色中心有光泽或无光泽的典型 菌落。 如有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典型菌 落;如无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可 疑菌落。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中心部位,移种到营养琼 脂斜面上,36±1℃培养18~24h。
三、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1、样品制备 以无菌操作取25 g样品,放入装有225 mL稀释 剂的灭菌均质杯内,于8000 r/min均质1~ 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也可用灭菌乳钵研 磨的方法代替)。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 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2、LST和EC初步筛选 LST和EC初步筛选
对每个样品,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 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月 示)(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将接种管置于36±1℃培 养48±2h。 观察试管的产气情况:检查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 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将所有48±2h内产气的LST肉汤 管培养物移种于EC肉汤管中。将所有接种的EC肉汤管 在30min内放入带盖44.5±0.5℃水浴箱内,培养48±2h。
大肠杆菌及其检 验
一、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简介 大肠埃希氏菌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 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 常居菌,一般多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 外感染。 2、形态与染色 大小0.4~0.7×1~3um,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 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革 兰氏阴性杆菌
3、培养特性 由于此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 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 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

重要的模式生物——大肠杆菌

重要的模式生物——大肠杆菌

模式生物——大肠杆菌摘要:模式生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目前公认的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常见模式生物有大肠杆菌、噬菌体、酵母、线虫、果蝇、斑马鱼、小鼠、拟南芥等.其中大肠杆菌对生命现象的揭密和探索等都所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历史轨迹、各自优势、技术手段、热点研究、发展前景等系统而又简要的了解,有助于具体而又生动地体察到大肠杆菌在今天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推动生命科学不可替代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大肠杆菌模式生物生命科学一、大肠杆菌简介大肠杆菌(Escher i chia col i ) 是Escherich 在1885 年发现的, 在很长的时间里, 一直被认为是正常肠道菌落的组成部分, 认为是非致病菌。

直到20世纪中期,一些科学家才认识到一些含有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

大肠杆菌作为研究生命科学中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 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所以大肠杆菌的大规模发酵经济, 倍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

目前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表达体系, 常作为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

20 世纪70 年代, 通过对大肠埃希菌的研究发现了操纵子学说并且绘制成了完整基因图谱, 基因组全序列完成, 全长为5 Mb, 共有4 288 个基因, 同时也搞清了所有基因的氨基酸序列。

62% 的基因功能已经阐明, 仍有38% 基因功能尚未完全搞清。

二、大肠杆菌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各领域所做的贡献2.1 大肠杆菌用于基因突变研究突变型生物体在研究基因及蛋白质的性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一定的诱变剂如: HNO2、烷化剂等, 可使野生型大肠杆菌诱发突变, 从而产生突变型。

常见的大肠杆菌突变型大体有两种类型: ①合成代谢功能的突变型( anabolic functionalmutants)它是指在某些外界作用条件下, 基因组中部分基因发生突变时, 有些生化反应就不会正常进行, 因而使某些代谢失衡, 菌体也不会在基本培养基上存活, 这种突变多为条件致死突变。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与大肠菌群的区别 Difference
大肠菌群
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 菌。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检出率 高于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检出说明可能存在粪便污染。如果在 食品生产的多个环节重复检出大肠杆菌,则提示食品 安全的风险在增加。
谢 谢!
免疫荧光技术
分为直接荧光技术和 抗体荧光定位技术,主要 特点是在显微镜下直接计 数样品菌细胞,后者比前 者准确度高。
检 测 Detection
微观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
根据已知扩增DNA片段序列,人工合成与 该DNA两条链末端互补的两段寡核苷酸引物, 在体外将待检DNA序列(模板)在酶促作用下 进行扩增的一种方法。该法特异性强、敏感性 高、省时、省力。
分 类 Classification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il ET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il EHEC)
致病性 Pathopoiesia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以O157:H7血清型为代表,依靠其产生的志贺样毒 素、溶血素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引起肠粘膜水肿、出 血、肠液蓄积、肠细胞水肿、坏死以及肾脏、脾脏和大 脑的病变。
2011年5月,德国爆发大肠杆菌感染疫情,据称是 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EHEC感染疫情暴发。经鉴定血清 型均为O104:H4,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HUS)。
致病性 Pathopoiesia
非致病性大肠杆菌

高一生物大肠杆菌知识点

高一生物大肠杆菌知识点

高一生物大肠杆菌知识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属于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它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病原菌。

下面将为你介绍大肠杆菌的特点、分类、代谢能力和感染途径。

一、特点大肠杆菌的非致病菌株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 形态特征:大肠杆菌的形态为革兰阴性的杆状细菌,细胞长0.5-4.0微米,直径约为0.3-0.8微米。

2. 嗜氧性:大肠杆菌是一种嗜氧菌,即只能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长。

3. 产生胃酸耐受素:大肠杆菌的一种耐受素称为胃酸耐受素,使其能够适应胃酸的环境,从而引起胃肠道感染。

4. 发酵产酸气:大肠杆菌代谢糖类时产生酸气,常导致酸性环境,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表型特征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分为多个菌株。

其中,以下三个菌株是常见的:1. 大肠埃希菌(EPEC):大肠埃希菌是一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粪传播途径传播的肠道致病菌,主要引起婴儿和幼儿的肠病。

2. 致病性大肠杆菌(EHEC):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起感染,可引发出血性腹泻、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严重疾病。

3. 胶原纤维素(EIEC):胶原纤维素大肠杆菌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污染引起感染,可引起类似细菌性痢疾的疾病。

三、代谢能力大肠杆菌具有丰富的代谢能力,能够分解、吸收和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代谢能力:1. 糖代谢:大肠杆菌能够分解和利用多种糖类,如葡萄糖、乳糖、蔗糖等。

2. 氨基酸代谢:大肠杆菌能够利用多种氨基酸作为氮源进行生长和代谢。

3. 脂肪酸代谢:大肠杆菌能够分解脂肪酸,从中获取能量。

4. 产气代谢:大肠杆菌产生气体,其中包括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

四、感染途径大肠杆菌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包括以下几种途径:1. 食物和饮水传播: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常导致胃肠道感染。

2.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受感染的人或动物的粪便,或触摸受污染的表面,可引起细菌的传播。

大肠杆菌科普文章

大肠杆菌科普文章

大肠杆菌科普文章
大肠杆菌——微生物界的巨人
引言:
人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而对于微生物界的巨人——大肠杆菌,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大肠杆菌的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个微生物世界中的重要成员。

一、大肠杆菌的基本特征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

它的形态呈杆状,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中,同时也分布于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

这种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短暂,繁殖速度快,使其在微生物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大肠杆菌的重要作用
1. 消化道健康
大肠杆菌在人体肠道中起着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作用。

它能够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产生有益的短链脂肪酸,为肠道提供能量。

同时,大肠杆菌还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护肠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2. 食品工业
大肠杆菌在食品工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能够产生某些酶,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酶工程。

同时,大肠杆菌还被用于生产某些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为食品的质量和口感提供保障。

3. 生物技术
大肠杆菌是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常用的宿主细胞之一。

科学家们利用大肠杆菌的遗传特性,进行基因工程和蛋白表达等研究。

这种微生物的简单结构和易于培养的特点,使其成为了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工具。

三、大肠杆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尽管大肠杆菌在人体中有着重要的功能,但某些菌株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例如,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腹。

《大肠杆菌》课件

《大肠杆菌》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食物中毒通常发生在食用被污染 的肉类、奶制品、蔬菜等食品后 ,因此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
卫生控制至关重要。
抗生素抗性与超级细菌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大肠杆菌等细菌在长期接触抗生素的过程中,会逐渐适应并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形 成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对全球公共卫生 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致病性或提高其生物合成能力,为工业生产和医疗应入探究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抗 菌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跨学科合作
加强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利用新 技术和新方法,推动大肠杆菌研究的创新发展。
提高应用价值
将大肠杆菌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医疗实践中,提 高其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需要关注伦理和安全问 题,确保研究工作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传播途径多样,包 括动物-人传播、人-人传播和食物-人 传播。
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食物、水或 接触污染表面进入人体,导致腹泻、 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 致休克和死亡。
食物中毒与感染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致病性大 肠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
中毒性疾病。
感染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
05
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新技术与新方法
基因组学技术
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大肠杆 菌基因组进行全面解析,发现新 的基因和基因变异,为研究其生 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提供基础。
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大肠杆 菌的蛋白质表达和功能,揭示其在 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机制和调控机制 。

大肠杆菌培养

大肠杆菌培养

大肠杆菌培养•简介•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培养步骤•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参考文献简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coli, 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是一种最常见、最广泛分布的肠道菌群中的一员。

大肠杆菌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得到广泛应用,可用于基因工程、蛋白表达、酶活性检测等实验研究。

大肠杆菌的培养是进行这些研究的重要基础,其培养过程需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条件和步骤。

培养基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是大肠杆菌培养的关键。

常用的培养基有: - Luria Bertani(LB)培养基 - 高盐LB培养基 - 酵母浸出液添加LB培养基 -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PM)在选择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大肠杆菌株的特性来进行选择。

培养条件大肠杆菌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条件。

•温度:通常在37°C下培养,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温度下进行培养(如4°C培养用于保存菌种)。

•氧气条件:大肠杆菌是革兰阴性菌,属于好氧菌,需要充足的氧气才能生长。

培养步骤下面是大肠杆菌的基本培养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培养基。

2.取一定量的培养基加热消毒,之后倒入培养皿或试管中。

3.将培养基加热到适宜的温度(通常为37°C)。

4.取一定量的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中。

5.培养皿或试管上用线标记接种部位,以便于后续观察。

6.将培养皿或试管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7.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相应的培养时间(通常为16-24小时)。

8.取出培养皿或试管,观察菌落的形态和数量。

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大肠杆菌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无菌操作: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部微生物的污染。

•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的制备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

•培养条件的控制:温度和氧气条件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大肠杆菌的生长。

•原液接种量的掌握:根据需要和实验目的,掌握合适的接种量,避免菌落生长过多或过少。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一生的“朋友”人出生几小时后,大肠杆菌就能通过口腔进入人的消化道,并在消化道后段大量繁殖,以后终生存在,直到死亡降临。

因此,说大肠杆菌是人一生最老的朋友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它陪伴了人一生,无论贫穷富裕,疾病健康,年轻衰老,一直不离不弃,祸福相依。

但这个朋友与一般的朋友不同,它的多重身份让它非常与众不同……简介大肠杆菌,1885年被德国医师Escherich从婴儿粪便中分离出来,学名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细菌的模式种,为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直杆菌。

多数菌株有周鞭毛和菌毛,有些菌株有包膜,兼性厌氧,由于多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进化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在营养琼脂上的菌落有多种形态,一种为光滑型,低凸起,湿润,灰白色,表面有光泽,边缘整齐,在生理盐水中易乳化;一种为粗糙型,干燥,在生理盐水中不易乳化;也有中间型菌落和黏液型菌落。

大肠杆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生化反应活泼,能发酵乳糖和葡萄糖,由于体内有甲酸解氢酶,能将发酵糖产生的甲酸进一步分解为CO2和H2,故产酸又产气。

作为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外膜由脂质双层、脂蛋白和脂多糖(又称内毒素)3部分组成。

脂多糖又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3部分组成。

脂质A与致病性有关,核心多糖具有属特异性,特异性多糖具有种特异性,是菌体抗原。

大肠杆菌分类时,根据其菌体(O)、表面(K)、鞭毛(H)三种主要抗原划分,称为血清型,如O111、K58、H2。

作用大肠杆菌属于正常寄居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认为它和人属于共生关系。

大肠杆菌的作用主要有:1、保护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人和动物肠道中以厌氧菌为主,大肠杆菌在肠道中生长繁殖消耗肠道中的氧气,创造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同时,大肠杆菌分解的一些代谢产物还可以供厌氧菌利用。

作为肠道正常菌群的一个成员,大肠杆菌与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在微观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大肠杆菌病-简介

大肠杆菌病-简介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当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部分非致病菌。

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发病远性对幼畜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病原已知大肠杆菌有菌体(O)抗原171种,表面(K)抗原103种,鞭毛(H)60种,因而构成许多血清型。

在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流行病学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许多血清型可引起各种家畜和家禽发病。

据我国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型往往有差别,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疫场的优势血清型也不尽相同。

幼龄畜禽对本病最易感。

在猪,自出生至断奶期均可发病,仔猪黄痢常发于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者居多,仔猪白痢多发生于生后10—30d,以10—20d者居多,猪水肿病主要见于断奶仔猪;在生后10d以内多发;在鸡发生于3—6周龄。

病畜(禽)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原,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畜的乳头和皮肤。

当母畜、甜舔或饮食时,经消化道而感染。

此外,牛也可经子宫内或脐带感染,鸡也可经呼吸道感染,或病原菌经入孵种蛋裂隙使胚胎发生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仔猪发生黄痢时,常波及一窝仔猪的90%以上,病死率很高,有的达100%;发生白痢时,一窝仔猪发病数可达30%--80%;发生水肿病时,多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10%--35%,发病者常为生长快的健壮仔猪。

仔畜未及时吸吮初乳,饥饿或过饱,饲料不良、配比不当或突然改变,气候剧变,易于诱发本病。

大型集约化养殖场群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饲管用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是加速本病流行不容忽视的因素。

发病机理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引起不同的病理过程。

定制因子:又称菌毛、黏附素或抗原,可与黏膜表面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定植于黏膜,这是大肠杆菌引起的大多数疾病的先决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杆菌1、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4致病性质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factor,CF):也称粘附素(Adhesin),即大肠杆菌的菌毛。

致病大肠杆菌须先粘附于宿主肠壁,以免被肠蠕动和肠分泌液清除。

使人类致泻的定居因子为CFAⅠ、CTAⅡ(ColonizationfactorantigenⅠ、Ⅱ),定居因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刺2、黏附素能使细菌紧密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

大肠杆菌黏附素的特点是具有高特异性。

包括:定植因子抗原〡,大肠杆菌〢,〣;集聚黏附菌毛〡和〣;束形成菌毛;紧密黏附素;P菌毛;侵袭质粒抗原蛋白和Dr菌毛等。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有些菌株只产生一种肠毒素,即LT或ST;有些则两种均可可产生。

有些致病大肠杆菌还可产生vero毒素。

5、其他:胞壁脂多糖的类脂A具有毒性,O特异多糖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

大肠杆菌的K抗原有吞噬作用。

病原体大肠杆菌O157:H7是大肠杆菌的其中一个类型,该种病菌常见于牛只等温血动物的肠内。

这一型的大肠杆菌会释放一种强烈的毒素,并可能导致肠管出现严重症状,如带血腹泻。

大肠杆菌血清学分型基础(即其抗原)大肠埃希菌主要有三种抗原:O抗原,为细胞壁脂多糖最外层的特异性多糖,由重复的多糖单位所组成。

该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M 类抗体(出现早,消失快)。

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为多糖,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

K 抗原分为A,B,L三型。

H抗原,位于鞭毛上,加热和用酒精处理,可使H抗原变性或丧失。

H抗原主要刺激机体产生IgG类抗体,与其他肠道菌基本无交叉反应。

表示大肠杆菌血清型的方式是按O:K:H排列,例如:O111:K58(B4):H25危害程度认知: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构造相对简单,遗传背景清晰,培养操作容易,因此也常常被作为基因工程的对象加以利用:研究者常常将外源基因导入质粒,将质粒整合入大肠杆菌基因,这样,大肠杆菌就能够表达基因重组后的蛋白(例如胰岛素,某些疫苗等)了。

此外,大肠杆菌还常常作为模型生物参与细胞学实验。

虽然绝大多数大肠杆菌与人类有着良好合作,但是仍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肠杆菌具有相当强的毒力,一旦感染,将造成严重疫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代号为O157:H7的大肠杆菌,它是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家族中的一员。

提起O157:H7,可谓劣迹斑斑:美国在1982、1984、1993年曾三次发生O157:H7的爆发性流行;日本曾在1996年爆发过一次波及9000多人的大流行。

O157:H7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正是出血性腹泻,严重者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危及生命。

由于O157:H7危害较大,且可经食物和饮用水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因此食品卫生主管部门已将O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此次在德国肆虐的O104也是一种EHEC,感染症状类似O157:H7,且毒力更为猛烈。

症状:人体感染EHEC后,会发生严重的痉挛性腹痛和反复发作的出血性腹泻,同时伴有发热、呕吐等表现,多为EHEC产生的毒素所致。

某些严重感染者毒素随血行播散造成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肾脏受到波及时还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耐药的菌株也不少见。

此次爆发于德国的O104由于可产生分解抗生素的酶,故治疗更为棘手——一旦采取抗生素治疗,反倒会引起细菌产生更多的志贺样毒素(SLT),加重病情。

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对付此类病菌感染的最佳手段还是预防:不吃不熟的肉类食品如生鱼,生牛肉(O157因对牛低毒而很容易被牛携带,因此食用未熟的牛肉易导致O157感染)等,食用生鲜瓜果前要彻底清洗,遇有腹泻尽早上医院。

通常为3至4日,但亦会长达9日。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也大肠杆菌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

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凡是体内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传播本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尤其重要,较常见的可传播本病的动物有牛、鸡、羊、狗、猪等,也有从鹅、马、鹿、白鸽的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的报道。

其中以牛的带菌率最高,可达16%,而且牛一旦感染这种细菌,排菌时间至少为一年。

可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或进食未熟透的食物(特别是免治牛肉、汉堡扒及烤牛肉)而感染。

饮用或进食未经消毒的奶类、芝士、蔬菜、果汁及乳酪而染病的个案亦有发现。

此外,若个人卫生欠佳,亦可能会通过人传人的途径,或经进食受粪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该种病菌。

患病或带菌动物往往是动物来源食品污染的根源。

如牛肉、奶制品的污染大多来自带菌牛。

带菌鸡所产的鸡蛋、鸡肉制品也可造成传播。

带菌动物在其活动范围内也可通过排泄的粪便污染当地的食物、草场、水源或其他水体及场所,造成交叉污染和感染,危害极大。

1.通过食物传播O157H7大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O157H7大肠杆菌的致病能力和对胃酸的抵抗力均较强,对细胞的破坏性大。

因此很多国家将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归为食源性疾病。

在世界各地报告的爆发中,约有70%以上与进食可疑食物有关。

动物来源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牛奶、奶制品等是O157H7大肠杆菌经食物传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动物屠宰过程中这些食物更易受到寄生在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污染。

另外蔬菜、水果等被O157H7大肠杆菌污染也可造成大肠杆菌感染爆发。

1982年和1993年在美国发生的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的爆发,就是由于食用了某快餐连锁店的汉堡包引起的。

研究证明,汉堡包的牛肉馅被O157H7大肠杆菌污染。

据专家估计100个菌就可使人发病,而1个汉堡包的牛肉馅里可含有1000个细菌,足以使人得病。

英国曾发生一起与食用蔬菜有关的O157H7感染爆发。

1996年5-8月份在日本发生的世界上最大的一起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爆发流行,可疑食物是牛肉和工业化生产的蔬菜。

1991、1993、1996年在美国发生的O157H7感染爆发被证明了食用被污染的苹果汁和苹果酒。

1998年,中国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首次从市售的熟猪头肉中分离出EHEC,表明中国也存在由该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

2.通过水传播1989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发生的一起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共发病240多人。

调查表明,该起爆发可能为水源性,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所致。

加强饮用水源的消毒管理后,疫情得到了控制。

1989年12月-1990年1月在加拿大某镇也发生了一起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

在2000多名居民中,发病243人,发病率11.6%。

经证实也为水源性爆发。

原因为天气寒冷,供水管道堵塞,导致市政供水系统受污染。

除了饮用水受到污染可造成感染外,其他被污染的水体如游泳池、湖水及其他地表水等都可造成传播。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O157H7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引起人类感染可能并不需要在外环境中进行增菌。

1991年在美国的俄勒冈州发生的一起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怀疑是湖水被粪便污染,感染者在湖水里游泳时不慎喝了湖水而被感染。

对1992年在苏格兰发生的一起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调查发现,一个患病儿童在一个家庭用的大水盆里玩耍,污染了盆里的水,结果用过同一盆水的儿童都先后发病。

1996年在日本大阪发生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后,鉴于O157H7大肠杆菌可经水传播,有关当局关闭了大阪市的23个公共游泳池和515所学校的游泳池。

3.密切接触传播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也可引起O157H7大肠杆菌的传播。

一个人感染了O157H7大肠杆菌后,常通过密切接触的方式把细菌传染给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其他与之密切接触的人如老师、朋友、亲戚等。

在医院里,也发生了多起由于护士照料病人而感染了O157H7大肠杆菌的报告,并且得到了病原学上的支持。

值得指出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过程中,二代病人症状往往较轻,很少出现出血性肠炎。

可能是由于接触传播时感染剂量小或经人传代后细菌毒力减弱。

在上述三条传播途径中,以食物传播为主。

有人对美国自1982年起发生的100多起O157H7爆发流行的感染途径进行统计,发现食源性的占71%(52%为牛肉制品,大部分与快餐店中的汉堡包有关;14%为水果、蔬菜;5%来源于未知食品)、16%为人与人接触感染、12%为水源性感染。

6检测方法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加在225 mL营养肉汤中,以均MPN,其余的移入500 mL广口瓶内,于36土1 ℃培养6 h。

挑取1环,接种于1管30 mL 肠道菌增菌肉场内,于42 ℃培养18 h。

将乳糖发酵阳性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和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18 h一24 h,观察菌落。

不但要注意乳糖发酵的菌落,同时也要注意乳糖不发酵和迟缓发酵的菌落。

同时将这些培养物分别接种蛋白胨水、半固体、pH 7.2尿素、琼脂、KCN肉汤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以上培养物均在36 ℃培养过夜。

2.TSI斜面产酸或不产酸,底层产酸,H2S阴性,KCN阴性和尿素阴性的培养物为大肠艾希氏菌。

TSI底层不产酸,或H2S、KCN、尿素有任一项为阳性的培养物,均非大肠艾希氏菌。

必要时做氧化酶试验或革兰氏染色镜检。

[1]7防治方法大肠杆菌3、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亦应洗手。

12.若食物的所有部分均加热至摄氏75度,便可消灭大肠杆菌O157 : H7;因此,碎牛肉及汉堡扒应彻底煮至摄氏75度达2至3分钟,直至煮熟的肉完全转为褐色,而肉汁亦变得清澈。

13.不要徒手处理熟食;如有需要,应戴上手套。

14.食物煮熟后应尽快食用。

15.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应该加以冷藏,并尽快食用。

食用前应彻底翻热。

变质的食物应该弃掉。

感染大肠杆菌O157 :H7的临床治理方法主要属支持性治疗。

若患者出现腹泻,补充失输血。

可使用抗革兰氏阴性菌细菌药物,但部分药物无效。

8应用影响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系,常做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处于生物安全考虑,生物工程用的菌株是在不断筛选后被挑选出的菌株。

这些菌株由于失去的细胞壁的重要组分,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已无法生长。

甚至普通的清洁剂都可以轻易地杀灭这类菌株。

这样,即便由于操作不慎导致活菌从实验室流出,也不易导致生化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