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计.ppt

合集下载

页面无痛医院建设PPT培训课件

页面无痛医院建设PPT培训课件

持续改进
将优化后的页面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并持续监测数据效果和收集用户反馈, 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05
页面无痛医院建设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技术难题
解决方案
医院内部系统繁多,数据接口不统一,导 致数据整合难度大。
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 交换和整合,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方便数据的共享和管理。
测试阶段
功能测试
对开发完成的功能进行测试,确 保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
性能测试
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 吞吐量等,确保系统性能稳定。
安全测试
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 权限控制等,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上线与维护
上线部署
将系统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 完成系统的上线运行。
维护更新
根据用户反馈和系统运行情况, 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系 统持续稳定运行。
案例三:某医疗机构移动应用的开发与推广
总结词
数据同步与共享
详细描述
该移动应用实现了数据同步与共享功能,用户可以在多个设备上随时查看和管理 自己的健康信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满意度。
案例三:某医疗机构移动应用的开发与推广
总结词
个性化服务与定制化推送
详细描述
该移动应用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推送功能,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为其推荐合适的医生、药品和健 康资讯等,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注重页面的视觉效果,使用合 适的色彩、字体和布局,提升
页面的整体美观度。
A/B测试
定义目标
明确测试目标,例如提 高转化率、提升用户留
存等。
制定方案
设计多个不同的页面版 本,并确定测试的变量

医院弱电工程系统设计概述(ppt 39页)

医院弱电工程系统设计概述(ppt 39页)

05 无线医疗系统 系统应用举例
婴儿 防盗
婴儿防盗解决方案所实时提供的对在线患者、资产和人员的监测观察,医院可以有效地提高 运营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简化了对患者移动过程的检索,降低了 医护成本。可改进对病人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和缩短等待时间。
冷链 管理
基于无线医疗网络的物联网无线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在需要监测的药品、疫苗、血液制剂存 储柜内安装物联网技术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与后台数据采集引擎及管 理软件系统互联,使药品温度受到全程监控和记录,确保药品安全。
10
12 5
7
3 13 13
11
12 5
7
3
9
9
12
12 5
7
3
9
9
13

14
12 5
7
3
9
9
15
12 5
7
3
9
9
16
12 5
7
3
9
9
17
12 5
7
3
9
9
18
12 5
7
3
9
9
19
12 5
7
3
9
9
20
56
3
21
3
合计 391 96 180 77 154 154
03 综合布线系统 主要产品图片
台1

路由器 AR2220-S
台1
设 核心交换机 S7703
台1
备 汇聚交换机 S5720-28C-EI-AC
台1
网 设
接入交换机 S5700-28C-PWR-SI

医院建筑设计(PPT252页)

医院建筑设计(PPT252页)
入口
3.2.2外部出入口及洁污流线组织 1.外部出入口
出入口设置的原则是洁污分区的前提下便 于管理 a,主要出入口:供门诊、急诊病人,出入院、 探视、工作人员出入的主要出入口,位置明 显,一般设于城市主干道上
b,供应出入口:供食物、药物、燃料出入的 货运出入口,一般布置在次干道上,如与主 要出入口位于一侧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 拉开距离
20世纪下半叶,科学统计表明,心理、社 会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大的关联,所 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发 展,同时,一系列新兴边缘学科和医疗技术的 出现,促成了专业分科更细、更多学科更具综 合性、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的现代医院或者 医疗城的产生,现代医疗模式不仅从生物学角 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 设备等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2医院的功能结构和建筑形态
2.1医院的组成要素和功能关系
2.1.1组成要素
1.门诊部
医院的前沿和窗口,接待不需住院的非急 重病人就诊和治疗。包括:各科门诊(内科、 外科、儿科、妇科、产科、五官科、口腔科、 皮肤、神经、中医等)、公用部门(挂号、收 费、门诊药房、门诊办公、示教等)、医技科 室(化验、手术室等)、急诊部
c,污物尸体出口:设于次要干道,远离医疗 区与生活区
d,传染病房出入口:床位在25床以上宜单独 设置出入口
2.外部流线组织
a,传染与非传染分开,一般传染门诊、病 房在总平上独处一隅,常用的诊疗设施也单 独设置
b,洁污分开,两种流线不产生交叉干扰,各 行其道,单向运作
a)洁衣污衣:注意住院部污物电梯出口要 设于主入口的背面一侧,经专用通道送至洗 衣房,洁衣由另一条路线从主入口送入
2.医技部
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设施的部门。 包括: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手术中心、中 心检验、功能检查、理疗康复、重症监护单 元(ICU)、核医学、人工肾(血液透析)、 药剂科、高压氧舱等及相关的教学、研究用 房。医技部是医院中发展变化可能性最大、 改扩建最多的部分。

医院设计讲解ppt课件

医院设计讲解ppt课件

急诊用房:急诊部应设在门诊部之近旁,并应有直通医院 内部的联系通路。 抢救室宜直通门厅,面积不应小于24㎡;门的净宽不应小 于1.10m.。 观察室: 1、宜设抢救监护室; 2、平行排列的观察床净距不应小于1.20m,有吊帘分隔者 不应小于1.40m,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1m。 住院用房: 1、住院部应设出入院处,并宜设置卫生处理等设施。 2、浴室应设大便器、洗脸盆、淋浴器、浴盆各1个;浴盆 仅应一端靠墙。

候诊处
1、门诊应分科候诊,门诊量小的可合科候诊。 2、利用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两侧候诊者, 净宽不应小于2.70m. 3、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2.40m,进深净尺寸不应小于3.60m. 妇、产科和计划生育 1、妇科和产科的检查室和厕所,应分别设置。 2、计划生育可与产科合用检查室,并应增设手术室和休息室。各室应有 阻隔外界视线的措施。 儿科 1、应自成一区,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并应设单独出入口。 2、入口应设预检处、并宜设挂号处和配药处。 3、候诊处面积每病儿不宜小于1.50㎡. 4、应设置仅供一病儿使用的隔离诊查室,并宜有单独对外出口。 5、应分设一般厕所和隔离厕所。 6、门诊手术用房由手术室、准备室和更衣室组成;手术室平面尺寸不应 小于3.30m×4.80m.


7、护士室宜以开敞空间与护理单元走道连通,到最远病房门口不应超过 30m,并宜与治疗室以门相连。
1、宜设在四层或四层以下。 2、应设配奶室和奶具消毒设施。宜设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儿童活动 室、母亲陪住室。 3、应设隔离病房和专用厕所,每病房不得多于2床。 4、病房的分隔墙应采用玻璃隔断。 5、浴厕设施应适合儿童使用。 1、妇、产二科合为一个单元时,妇科的病房、治疗室、浴厕应与产科的 产休室、产前检查室、浴厕分别设置。 2、待产室应邻近产房,宜设专用厕所。 3、一般产房平面净尺寸宜为4.20m×5.10m,剖腹产产房宜为 5.40m×5.10m.

某医院建筑施工设计详图

某医院建筑施工设计详图
输液大厅一层平面图妇科专家检查室更衣室妇科门诊1:100门厅挂号收费加药儿科门诊治疗电梯厅 上耳鼻喉门诊西药房全科门诊中药房抢救加药治疗观察室急诊门厅 急诊加药治疗门厅上空电梯厅暗室医生办公二层平面图上下护士办公医生办公B超彩超X线室脑电图心电图医生办公化验处置室抢救室医生办公加药治疗护士站护士更衣值班医生更衣值班被服妇科病区处置室器械隔离产房待产室生产室生产室器械柜产包敷料婴儿浴室流产室无菌器械手术室手术室无菌敷料小手术室涮手室无菌区杂物间儿科病区电井电井管道电梯机房水箱间5629.66m总建筑面积:2儿科门诊管道全科门诊全科门诊杂物间管道杂物间电梯厅管道电梯厅管道杂物间护士站加药抢救室治疗医生办公护士更衣值班产科病区产科厨房医生更衣值班电梯厅管道杂物间女更衣室麻醉室男更衣室更衣会诊室主任办公室办公休息室院长办公室手术区会议室管道办公区办公室办公室办公室151207--001城镇建筑设计院注册师印章编号资质证书编号151207山 东 省院 审所 审项目负责人审 定复 核绘 图设 计专业负责人图 号专 业日 期第 张 共 张结 构建 筑暖 通电 气给排水%%p0.000-0.6003.6007.10010.60014.100%%p0.000-0.60017.6007.100二层屋面二层屋面%%p0.0000.400-0.6000.400北1:1002本层面积:1175.0m1031.2m本层面积:22本层面积:1094.3m三层平面图四层平面图1:1001094.3m本层面积:22本层面积:1094.3m1:100五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1:100140.56m本层面积:2立面图1:1001:100立面图立面图1:1001:100立面图1130宽介缝米黄色外墙砖白色外墙漆赭色大理石30宽白色介缝米黄色外墙漆白色外墙漆赭色大理石妇科专家R2750玻璃幕墙玻璃幕墙赭色大理石白色外墙漆米黄色外墙砖30宽

医院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

医院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

系统组成:由主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
和各分站上构成第一层管理层;其下为由门
禁控制器组成的第二层硬件控制、信息储存、
处理和传递层;第三层则是前端设备层,它
由读卡器、出门按钮、电控锁、门磁感应开
关等组成
系统架构:采用网络架构,门禁控制器
通过智能网进行信号传输。
点位设置原则:
在机房、药品库、新生儿区、手术区、
住院部等重点区域设置门禁;
主服务器设置在中心机房、工作站设置在一层消防控制室。
系统可编可辑课与件P二PT 期食堂消费系统结合组成一卡通系统。
28
(4)电子巡更系统:
系统架构:离线式电子巡查结合在 线式电子巡查
系统组成:离线式电子巡查由巡更 棒、离线巡查点和信息采集下载器组成
在线式电子巡查利用出入口控制系 统实现巡查功能
副楼(中心供应室、药品 库、放射科、报告厅) 信息基础设施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
食堂 视频监控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一卡通系统
负1层停车场 视频监控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
1层、2层门诊 信息基础设施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 分诊叫号系统
3-4层、7-15层住院部
千兆到桌面
千兆到桌面
可编辑课件7P层PTVIP病房
综合楼各层
二期住院部、食堂
16
计算机智能网拓扑图
服务器、网络存储
核心交换机
千兆光纤 千兆网线
接入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
可编辑监课控件PPT 门禁
广播
监控
门禁
广播
监控
门禁
广播
17
(3)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分为前端部分、干线传输部分和分配网络三个部分。

复合手术室(介绍及设计需求) PPT课件

复合手术室(介绍及设计需求) PPT课件

复合手术室参数要求及设计方案:
412、、、D要手S求A术采设床用备上独机部立房层的由流恒于天温有花恒电的湿源布空控局调制关机柜键组、点,系控室统制内控理温制论度柜、为、扩 直3高大往552种虑大轨内、、0接2压量单3及到主道。±磁其连3发静独2两节流或在3共余接℃生电设-种能区相进2振要到,器电计0以的理关行机求磁0湿柜荷一上需论垂风2的参共度等。台》不求的吊量液照振为设 因 室中同,原设设氦《机6备此内的手可则备计0冷医的,,柜要±术以,,时系院室1发为式求要设来要,0统洁外热了空。%求计确求即必净排量防调。组成定空要须手风非止机由成变天隙保设术管常设或于,风花控证置部。大备V复在量布制达单建R,间合风控置在到V独筑机温手多0Ⅰ量制尺的技.房度术联2级设系寸排术5容过室机标计统。m气规易高是(准时 。 如范系范聚,由氟时考当果围统G集往两主有以,B 冷需工)要作,进区为行面了外风避科速免手控大术制量时在静0,.电2保5吸证-附主0灰.流3m尘区/,百s,影级周响,边设达区备到达寿Ⅰ到命级千,级 设手标备术准间室,宜标还做准要净;保化当证处进在理行切,其换按它为十Ⅲ手万级术级标时设准,计周可,边恢并区复设的到计十主排万流风级区,净 保万化证级级对层别邻流,室,主的达流微到区负Ⅲ万压级级状手净态术化。室级标别准。。
循环机组耗热量KW
35.1
系统总耗冷量KW
87.1
系统总耗热量KW 系统总耗电量KW
35.1
76.8
深度除湿方案 15000 1800 33.9 12.6 0 46.5 0
28.2
节能达2.72倍!
备注: 1)夏季采用电加热; 2)已含风机,未计水泵能耗。
复合手术室电气安全设计:
1、复合手术室的负荷较大,其总电源直接来自总配电柜,特别是针对 高功率设备,应避免中间二级用电分配或制作电缆中间接头。确保电压压降 在控制范围内,应避免发热量过高而出现过载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第二节 门诊用房
第 3.2.1 条 门诊部的出入口或门厅,应处理好挂号问讯、 预检分诊、记帐收费、取药等相互关系,使流程清楚, 交通便捷,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第 3.2.2 条 候诊处 一、门诊应分科候诊,门诊量小的可合科候诊。 二、利用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2.10m,两侧 候诊者,净宽不应小于2.70m。 第 3.2.3 条 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2.40m,进深净 尺寸不应小于3.60m。 第 3.2.4 条 妇、产科和计划生育 一、应自成一区,设单独出入口。 二、妇科和产科的检查室和厕所,应分别设置。 三、计划生育可与产科合用检查室,并应增设手术室和休息 室。各室应有阻隔外界视线的措施。
医院门诊部建筑及场地设计
第一节 基地 第二节 总平面 第三节 建筑设计 第四节 防火与疏散
第一节 基地
第 2.1.1 条 综合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和 医疗卫生网点的布局要求。
第 2.1.2 条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 二、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四、地形力求规整; 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 压线路及其设施; 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冲洗,其阴阳角宜做成圆角。 二、手术室、无菌室、灼伤病房等洁净度要求高的用房,其
室内装修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放射科,脑电图 等用房的地面应防潮、绝缘。
三、生化检验室和中心实验室的部分化验台台面,通风柜台 面,采血与血库的灌液室和洗涤室的操作台台面,病理科的染色 台台面,均应采用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相关的洗涤 池和排水管亦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第三章 建筑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3.1.1 条 主体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应为今后 发展、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 3.1.2 条 建筑物出入口 一、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 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 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 1/10。 第 3.1.4 条 电梯 一、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 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 24m 时,应设污物梯。 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第 3.1.5 条 楼梯 一、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 二、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 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 0.28m, 高度不应大于0.16m. 三、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 2m.
四、药剂科的配方室、贮药室、中心药房、药库,均应采取 防潮、防鼠等措施。
第 3.1.14 条厕所
一、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 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二、病人使用的坐式大便器的坐圈宜采用“马蹄式”,蹲式 大便器官采用“下卧式”,大便器旁应装置“助立拉手”。
第 3.1.9 条 门诊、急诊和病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
然采光。
第 3.1.10 条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板面积
之比,不宜小于表3.1.10 的规定。
主要用房采光表
表 诊查室、病人活动室、检验室、医生办公室
1/6
候诊室、病房、配餐室、医护人员休息室
1/7
更衣室、浴室、厕所
第二节 总平面
第 2.2.5 条 环境设计 一、应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它空地布置绿化, 并应有供病人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 二、应对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等作综合 性处理; 三、在儿科用房及其入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儿童生理 和心理特点的环境设计。 第 2.2.6 条 病房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 宜小于 12m。
第 3.2.5 条 儿科
一、应自成一区,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并应设单独出 入口。
二、入口应设预检处、并宜设挂号处和配药处。 三、候诊处面积每病儿不宜小于 1.50 ㎡。 四、应设置仅供一病儿使用的隔离诊查室,并宜有单独对外 出口。 五、应分设一般厕所和隔离厕所。 第 3.2.6 条 肠道科应自成一区,应设单独出入口、观察 室、小化验室和厕所。宜设专用挂号、收费、取药处和医护人员 更衣换鞋处。 第 3.2.7 条 处科换药室宜分无菌室和一般换药室。 第 3.2.8 条 门诊手术用房由手术室、准备室和更衣室组成; 手术室平面尺寸不应小于3.30m×4.80m。 第 3.2.9 条 厕所按日门诊量计算,男女病人比例一般为 6 ∶4,男厕每 120 人设大便器 1 个,小便器2个;女厕每75 人设大便器 1 个。设置要求见第 3.1.14 条。
第 3.1.6 条 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
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
其坡度不宜大于 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第 3.1.7 条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有
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第 3.1.8 条 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日照。
1/8
第 3.1.11 条 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一、诊查室 2.60m,病房2.80m; 二、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第 3.1.12 条 护理单元的备餐室、浴厕、盥洗室等辅助用
房的位置,应力求减少噪声对病房的影响。 第 3.1.13 条 室内装修和一般防护要求 一、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
第二节 总平面
第 2.2.1 条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 感染; 二、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 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 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 五、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 六、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 七、对废弃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 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 第 2.2.2 条 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 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 第 2.2.3 条 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 放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