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减灾行动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全文
中国的减灾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〇〇九年五月·北京目录前言一、自然灾害状况二、减灾战略目标和任务三、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四、减灾能力建设五、减灾的社会参与六、减灾的国际合作结束语前言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
中国政府决定,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值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防灾减灾日”之际,对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状况做一介绍,使世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减灾所做的巨大努力。
一、自然灾害状况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灾害种类多。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
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过。
(二)分布地域广。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
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
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
学案自然灾害第四单元
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
【课程标准】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知识梳理】
一、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
1、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什么?
2、简述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
二、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行动
我国的减灾防灾行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知识拓展:我国主要减灾工程之——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的生态建设工程,其建设范围包括中国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市、区)的551个县(旗、市、区)。
整个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建成,造林3560公顷,形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三、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
我国减灾防灾工作取得了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 1 -。
防灾减灾工作特色做法
防灾减灾工作特色做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着重介绍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强调防灾减灾工作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灾害无法完全预测和避免,但通过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工作,可以减少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
防灾减灾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公众的灾害风险意识,加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抵御灾害能力,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做法。
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别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了防灾减灾的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力量,提升了抗灾减灾能力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的特色做法。
通过对这些特色做法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启示,共同推动全球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一篇长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帮助他们理解整篇文章的构思和组织框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防灾减灾工作的特色做法,并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
首先,在2.正文部分,我们将介绍两个特色做法,分别是特色做法1和特色做法2。
通过这两个做法的介绍,读者将能够了解到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些创新和独特的实践。
我们将对这些特色做法的实施方法、效果以及相关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期让读者对其价值和可行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接着,在3.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总结,我们将回顾文章中所介绍的特色做法,在综合分析它们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防灾减灾工作可能的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特色做法,在灾害应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防灾减灾实施工作方案(精选8篇)
防灾减灾实施工作方案(精选8篇)防灾减灾实施工作方案篇1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_个防灾减灾日。
为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增强社会各界群众防震减灾和紧急避险意识,提高各级组织、广大群众科学防御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通知的总体要求,现就做好我县防灾减灾日及宣传周的宣传和应急演练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的原则,以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普及防灾知识,营造平安家园”为主题,积极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实效,广泛深入宣传各种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活动时间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三、活动内容(一)开展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活动。
由县应急办、县科技局(地震局)、县民政局牵头,县科协、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卫生局、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国土局、县气象局、县地震台、县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配合,在县电视台、县政府及有关单位门户网站开设专题栏目,在黄金时段和版面开展地质灾害、防震减灾、消防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传染病预防、森林防火、食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宣传,并及时报道全县防灾减灾活动开展情况。
(二)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活动。
各乡镇、产业园区在所属村(社区)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赠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挂图、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广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梅山镇新老城区所有小区电子屏幕墙,在宣传周期间滚动播放防灾减灾相关视频。
同时,由县政府应急办牵头,组织县民政局、县科协、县地震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卫生局、县安监局、县民防办、县国土局、县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在梅山镇青山、红村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组织开展应急宣传进村社活动。
2024年防灾减灾工作计划(3篇)
2024年防灾减灾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的防灾减灾工作目标是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灾害风险,并在灾害发生时迅速响应和有效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具体目标如下:1. 提升公众的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救互救能力;2. 完善灾害预警和监测体系,提高灾害预警准确性和及时性;3.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机制,提升跨区域协同救灾能力;4. 加强灾后重建和灾后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
二、具体工作计划1. 加强公众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 开展灾害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灾害类型、应急避险知识、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 编制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公众应对灾害的能力;- 发放灾害应急用品和救援工具,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和参与度。
2. 完善灾害预警和监测体系- 提升气象、地震、洪涝等灾害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准确预报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预报地质灾害风险;- 完善灾害监测网络和监测设备,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
3.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机制- 组织区域间的防灾减灾合作会议,分享经验和技术,加强跨区域协同救灾能力;- 建立临时救援协作机制,调动附近地区的救援力量,提供紧急援助;- 加强边境地区的防灾减灾合作,提高边境地区应对灾害的能力。
4. 加强灾后重建和灾后心理疏导工作- 及时组织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 组织心理专家和志愿者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恢复正常心态;- 加强受灾群众的后续关怀工作,发挥社区力量,建立灾后社区支持系统。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提高灾害预测和评估的准确性;- 推动防灾减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包括遥感、人工智能等领域;- 建立灾害救援技术库,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水平。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成就和对策
课标要求:
举例说出中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报、 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资料所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 危害性严重,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位: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准备。 监测手段: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 下监测等。
中国灾害监测卫星发射
•灾害预报
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程度及出现的范围预先作出警 报,按预报时间分为近期、中期、长期预报。
•防灾
地位: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 内容:准备救灾物资和确定物资储备地点。
(2)大力推进减灾系统工程 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包括主要
防灾减灾基本手段外,还包括立法、保险、灾害 教育、规划等,必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方 面统一规划、系统安排。
(3)实行减灾分区管理 全国大致分为: 城市地区——减灾的首要目标; 东部沿海地区——减灾的重点地区; 中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地区, 重点实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抗旱排涝工程及重 要防灾工程设施; 西部和北部地区——首先是加强区域环境保护, 改善自然环境,重点防干旱、防风沙、防植被退 化和荒漠化等。
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大灾:由中央直接指挥、统一部署,各部门分工负责,军队积极
参与。 一般灾害: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的模式
管理。 我国中央成立了国家减灾中心,利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中央和
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
2.实施减灾策略
(1)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报
我国防灾减灾的内容
我国防灾减灾的内容我国防灾减灾的内容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多种自然灾害地区,地震、台风、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此,中国致力于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为人民生命财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就是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灾害发生;防治结合,就是在避免灾害发生的同时,还要在灾害发生后采取措施减轻损失。
二、防灾减灾的主要内容1. 预警和预测:预警和预测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
预警可以提前通知可能遭受灾害的地区,为民众提供逃生的时间和机会;预测可以让政府提前采取措施,减轻灾害的影响。
2. 建设防御工程:建设防御工程是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
如抗震设防、防洪、防风、防火等工程,能有效的降低灾害的损失。
3. 灾后救援:当灾害发生后,灾后救援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要组织快速、有序、高效的救援行动,及时抵达灾区,将被困的人员转移,提供医疗救助和生活保障等。
4. 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预防灾害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民众普及防灾知识,增强民众的自救自护能力。
5. 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立:为了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我国建立了各级防灾减灾体系。
从国家级到地方级,各级政府都建立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机构。
三、防灾减灾的成效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我国能够快速反应,迅速组织救援,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此外,我国还在防灾减灾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共同推进防灾减灾的工作。
总之,防灾减灾工作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成就是得益于各方的齐心协力和全社会的关注。
我相信,未来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会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自然灾害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地震、洪水、台风以及干旱等灾害已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灾害,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本文将分析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并介绍中国在防灾减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地震是中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可以破坏建筑物,造成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地震,中国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
地震监测站点遍布全国各地,实时监测地壳运动。
当地震预警系统发现地震迹象时,会迅速向受影响地区的人们发布警报。
这使得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躲在安全的避难所中。
洪水也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位于西太平洋台风路径附近,台风经常导致强降雨,引发洪灾。
中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抗洪系统,包括堤坝、水库和水闸等。
这些措施可以控制洪水的流动,并保护居民和农田免受洪水破坏。
此外,中国还致力于生态恢复,保护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以减少洪水的发生。
台风是中国沿海地区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
为了减少台风带来的破坏,中国在沿海地区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方面,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台风监测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并及时发布台风路径和强度信息。
这使得人们能够采取密切的防护措施,比如撤离受影响的地区。
另一方面,中国还加强了建设技术要求,确保沿海建筑物的抗台风能力。
此外,中国还建造了海堤,以减少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冲击。
干旱是中国北方地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缓解干旱的影响。
首先,中国通过大规模的引水工程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南方输送到干旱的北方。
其次,中国还积极推广节水技术,鼓励农民和工业用水单位采取节水措施。
此外,中国还建设了一系列水库和蓄水池,以储存雨水,并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中国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但通过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地震监测预警、抗洪系统、台风监测和建筑抗台风能力的提升,以及节水和水资源调配等措施,使得中国可以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防灾减灾目标
防灾减灾目标防灾减灾目标是指通过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影响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
防灾减灾目标是国家层面制定的一系列措施,旨在防止灾害的发生或减少其影响,建立安全、可持续、适应力强的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一、防灾减灾政策政府在防灾减灾政策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1. 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灾减灾政策体系,将防灾减灾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中。
2. 加强对地震、台风、洪涝、滑坡等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和研究,及时预警和预防灾害。
3. 加强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灾害发生。
4.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积极参与,加强社会组织、个人和企业等力量的有机结合。
二、减轻灾害影响1. 加强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抗震、防风、抗洪、抗雪等能力,同时定期维修、检查和加强管理。
2. 加强防洪排涝和山洪沟整治,及时排放雨水,及时堵塞隐患,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
3.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爆炸品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安全防范和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轻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三、灾后恢复重建1. 加强对灾后的救援和恢复工作,为灾民提供安全、有序、及时的避难、救灾、防疫和医疗救护服务。
2. 加强对灾后重建的规划和设计,做好工程质量、环保、安全和节约能源等各项工作,有效地提高公共设施的抗震、防风、抗洪、抗雪等能力。
3. 加强对灾后社会稳定的维护和管理,保护和维护受灾民众的合法权益和安全保障,推动灾后恢复和发展。
四、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1. 加强人民安全意识的提高,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加强灾害风险预警和信息发布。
2. 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应急能力培训,组织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提高人民在灾难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3. 加强协作机制,建立防灾减灾工作的协调机构和应急响应机构,形成灵活、高效的联动协作体系,为灾害的应急处置和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总之,防灾减灾目标对于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安全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近年来,中国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本文将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类型和防灾减灾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洲季风区,是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
首先,地震是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板块活动频繁,地震多发。
其次,洪水也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流域雨量和山洪暴发频率较高,加之气候异常变化,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最后,台风是中国夏季和秋季常见的天气现象。
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狂风不仅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也对内陆地区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自200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法》,该法规定了地震、水旱灾害、台风和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减灾和救助等方面的措施。
其次,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政府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房屋改造和搬迁工程,提高了居民的安全等级;在河流治理方面,加强了堤坝的建设,提高了抗洪能力。
此外,中国还在台风侵袭区域建设了多个海堤,以减少台风带来的破坏。
再次,加强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中国建立了多层次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最后,加强公众的防灾教育与意识提高。
中国政府积极开展防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然而,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仍然严峻,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地震灾害的预测和监测技术仍然不够成熟,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其次,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无法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
2024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防灾减灾日是我国为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而设立的全国性活动。
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防灾减灾日。
2024年是我国第16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构建和谐社会”。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3. 促进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防灾减灾工作。
4. 倡导全社会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形成全民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要结合自身职责,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要结合自身职责,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活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如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开展防灾减灾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开展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如为社区居民提供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演练、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等。
4. 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要结合自身职责,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开展防灾减灾学术研讨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防灾减灾学术研讨,探讨防灾减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四、活动时间2024年5月12日-5月20日五、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成立由各级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工作。
我国的减灾防灾
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
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重大成 就; 成功抵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
建立和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知识窗:中国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
迄今为止,中国已成功发射四颗极轨气象卫 星和四颗静止气象卫星,其中两颗风云一号 业务极轨卫星均达到和超过了设计寿命。在 应用方面,我们建立了以接收我国卫星资料 为主、兼收国外环境卫星资料的地面应用系 统,应用的范围和领域已经有较大拓展。总 的来说,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气象卫 星研制、发射、测控和应用体系,并在气象 减灾防灾、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显 著作用。
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请同学 们仔细 阅读下 面的几 幅图片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中 心,以遏制水土流失为目的的生态工程。工程涉及长江中 上游地区13省的645个县,总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占国 土面积的16.6%。总造林面积2000万公顷,分三期进行: 一期工程(1989~2000年)规划造林667万公顷;二期工 程(2001~2010年)规划造林600万公顷;三期工程 (2011~2050年)规划造林733万公顷。 国家计委1989年批复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一期工程规 划。一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 海、陕西、湖北、湖南、江西9省的145个县,总面积为 3408万公顷。营造林面积667万公顷。一期工程建成后, 项目区有林地面积将从1亿亩增加到2亿亩以上,森林覆盖 率从近20%提高到40%以上,水土流失基本治理面积达到 7.4万平方公里,新增木材等林产品可获直接经济效益 50 多亿元,特别是可获得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如今,中国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为了探讨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本文将介绍中国的自然灾害及采取的防灾措施。
一、地震地震是中国最为常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且分布广泛。
为了应对地震的威胁,中国建立了广泛的地震监测网络,并不断提升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
在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启动灾后重建工作,加强地震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洪水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多山多河,洪水成为中国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为了应对洪水的威胁,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的防洪工程,包括修建堤坝、加固河道、设置水库等。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洪水预警系统,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测降雨情况,及时向沿岸地区发布预警信息,让民众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三、台风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台风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害风险。
为了应对台风的威胁,中国加强了对台风的监测预警,并在沿海地区建设了抗台风基础设施,如防风林、防浪墙等。
此外,中国还注重提高人们的防台风意识,加强防台风知识的普及教育,让人们了解如何避险和自救。
四、干旱干旱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应对干旱,中国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水资源意识。
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在干旱地区的水源工程建设,如引黄灌区等,确保当地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的供应。
综上所述,中国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但通过不断加强科技支持和防灾能力提升,中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为复杂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国仍然需要不断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应对能力,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减灾行动——“十二五”时期我国自然灾害状况
图 2 海南 “
西村一名村 民在倒塌的房屋中捡拾可用的物品 受灾群众安置点搭起的帐篷
图3 :芦山地震过后,一条裂缝贯穿了芦山双石古镇老街
图4 鲁甸地震过后
图5 、6: “ 苏 迪罗”台风过境后的受灾场景
中国减灾 2 0 1 6・ 1 2 月上
直接经济损失 占国 内 生产总值 比重
图6
少
}
1 中国的 自
1 2月上 ・ 2 0 1 6中国减灾
哆 中 国 减 灾 2 O 1 6 . 1 2 月 上
1 2 月 上 I 2 O 1 6 中 国 减 灾 @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日益 显 著 ,以 及 国 内工 业 化 和 城 镇 化 建 设 不 断 推 进 ,中 国 的 资 源 、环 境 和 生
和社会 治理的 重要组成 部分 ,
纳 入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规 划 ,进 一
步 健全 完 善 防 灾减 灾 救 灾法 制 、
体 制 和 机 制 ,全 面 加 强 综 合 减 灾 能 力 建 设 ,有 力 有 序 有 效 应
中 国 是 世 界 上 遭 受 自 然 灾
群众生 命 财产造 成 巨大 损失 。 中 国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将 综
合 防 灾 减 灾 工 作 作 为 公 共 安 全
害 最 严 重 的 国 家 之 一 ,灾 害 种
类多 、 分布 地域广 、 发 生频率 高 、
造 成 损 失 重 。近 年 来 ,伴 随 着
态 压 力 加 剧 ,各 类 自然 灾 害 呈 多 发 频 发 态 势 ,防 灾 减 灾 形 势
更加 严峻复 杂。 “ 十 二 五 ” 时
对 处 置 各 类 自 然 灾 害 ,切 实 维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减灾行动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减灾行动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减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10•【文号】•【施行日期】2016.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减灾行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10月)目录前言一、自然灾害状况二、减灾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建设三、减灾的能力建设四、减灾的社会参与五、减灾的国际合作结束语前言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以及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各类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自然灾害防范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相继发生了长江中下游严重夏伏旱、京津冀特大洪涝、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性大洪水、“威马逊”超强台风、云南鲁甸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
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将综合减灾工作作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制、体制和机制,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中国务实开展了综合减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自然灾害状况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十二五”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地震呈活跃态势,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年均造成3.1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5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900多万人次,倒塌房屋近70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70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800多亿元。
与2001-2010年均值相比,“十二五”时期中国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减少86.7%、22.6%、75.6%、38.8%、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12.29•【文号】主席令第九十四号•【施行日期】1998.03.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地震监测预报第三章地震灾害预防第四章地震应急第五章震后救灾与重建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七条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应当执行国家赋予的防震减灾任务。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减灾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为了加强公众对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中国设立了全国防灾减灾日。
本文将介绍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起源、意义以及相关举措,以促进公众对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的关注和行动。
一、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起源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由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于2017年发布的相关文件中确定的,首次举办的时间定于2017年5月12日,这是中国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举办旨在回顾历史灾害,提高公众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强化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二、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1. 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举办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对灾害风险的警觉性,从而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应对能力。
2. 强化灾害管理和减灾措施: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可以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灾害管理和减灾工作的重视。
各级政府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进行防灾减灾的评估和改进,加强灾害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抗灾能力。
3. 促进社会共识和合作: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举办可以为公众、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加强沟通和合作。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行动,可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促进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共同应对灾害挑战。
三、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相关举措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会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行动,以提高公众对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具体举措包括但不限于:1. 组织灾害知识讲座:相关部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救灾工作者为公众讲解防灾减灾知识,介绍各类自然灾害的原因、预警和应对措施,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开展灾害演练和模拟演习:各级政府会组织灾害演练和模拟演习,测试应急救援能力,检验灾害预警和响应系统的有效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我国减灾防灾措施
我国减灾防灾措施1. 引言灾害是指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的事件。
在我国,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减灾防灾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的减灾防灾措施,并分析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整体框架我国的减灾防灾措施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灾害预警体系、灾害防治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这四个体系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形成了我国减灾防灾工作的整体框架。
2.1 灾害预警体系灾害预警体系是在灾害发生前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以便人们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我国的灾害预警体系包括气象灾害预警、地震灾害预警和岩溶地质灾害预警等多个子体系。
其中,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是最为完善的,以中国气象局为主导,各级气象部门和气象监测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多种气象灾害的预警网络。
2.2 灾害防治体系灾害防治体系是在灾害发生时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我国的灾害防治体系包括防洪体系、防震体系、防火体系等多个子体系。
其中,防洪体系是最为重要的,我国通过修建水库、水利工程和建设堤防等手段,有效地减少了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2.3 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是在灾害发生后,采取紧急救援行动,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我国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应急救援中心,以及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
在灾害发生时,这些救援力量会迅速组织抢险救灾行动,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秩序。
2.4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在灾害发生后,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救助和重建帮助的一种制度安排。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调度、灾区低保救助、临时安置点建设等多种措施。
这些措施一方面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促进了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重建。
3. 效果和问题我国的减灾防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减少了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国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
中国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来说,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加显著。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自然灾害情况、防灾减灾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自然灾害形势自然灾害是由于地球自然现象的突发变化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暴雨、干旱、雪灾等等。
在中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自然灾害的种类和频率都相对较高。
例如,在地震方面,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地震事件。
其中,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地震,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此外,洪水也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每年夏季的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都会出现大规模的洪水。
洪水不仅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二、中国的防灾减灾措施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的损失,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其中,重点措施包括灾害预警系统、紧急救援机制、建设安全设施等。
首先,中国政府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地震监测站、台风预警中心等机构,及时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其次,中国还加强了应急救援机制的建设。
成立了专门的救援队伍和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级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和专业技能,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安全建设力度。
修建了一系列防洪堤坝、抗震建筑和防灾避险设施,以提高社会系统的抗灾能力。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中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的频率和规模都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减灾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〇〇九年五月·北京目录前言一、自然灾害状况二、减灾战略目标和任务三、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四、减灾能力建设五、减灾的社会参与六、减灾的国际合作结束语前言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
中国政府决定,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值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防灾减灾日”之际,对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状况做一介绍,使世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减灾所做的巨大努力。
一、自然灾害状况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灾害种类多。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
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过。
(二)分布地域广。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
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
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三)发生频率高。
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气象灾害频繁,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
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四)造成损失重。
1990-2008年19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
特别是1998年发生在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发生在四川、重庆的特大干旱,2007年发生在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2008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均造成重大损失。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灾害可能增多,出现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任务更加繁重。
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地震灾害的风险有所增加。
二、减灾战略目标和任务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及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战略目标,即:建立比较完善的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能力大幅提升,公民减灾意识和技能显著增强,人员伤亡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
中国减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
全面查明重点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基本摸清减灾能力底数,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编制全国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
建立自然灾害灾情统计体系,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和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建设灾害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分析、评估和应用。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在完善现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建设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
推进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
注重加强频发易发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
全面落实各项减灾专项规划,建设好各类减灾骨干工程,提高大中型工业基地、交通干线、通信枢纽和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统筹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业和城市减灾以及重点地区的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与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形成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
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中央和地方抗灾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提升救灾物资运输保障能力,加强各类骨干抢险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改善减灾救灾装备。
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在综合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加强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逐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干支流控制性水利枢纽、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合,结合干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防洪调度管理、洪水风险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保障流域防洪安全。
——加强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建设。
加强对巨灾发生机理、活动规律及次生灾害相互关系研究,开展重大自然变异模拟和巨灾应急仿真实验。
建立健全应对巨灾风险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应对方案,开展应对巨灾的演练。
推进农业、林业保险试点,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
加强巨灾防御工程建设。
建立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
——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
完善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居民演练。
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全面开展城乡民居减灾安居工程建设。
在多灾易灾的城乡社区建设避难场所。
建立灾害信息员队伍。
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建立应急状态下社区弱势群体保护机制。
——加强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减灾关键技术研发,研究制定国家综合减灾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
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
加大综合减灾科技资金投入。
加强减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综合减灾的人才培养基地。
建设综合减灾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综合减灾的标准化水平。
——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减灾责任意识。
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建设国家减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
编制减灾科普读物、挂图或音像制品,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和减灾知识,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
三、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中国注重减灾的法制建设,颁布实施一系列减灾法律、法规,逐步把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人工影响天气条例》等30多部防灾减灾或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国将根据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建设。
多年来,中国政府坚持把减灾纳入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从国家层面明确减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及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作为议程的重要内容。
1998年4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第一次以专项规划的形式提出了国家减灾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2006年10月,中国政府颁布《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建立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体系、提升国家应对公共安全灾害事故与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2007年8月,中国政府颁布《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将减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中国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减灾救灾领导体制。
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中央层面设立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等机构,负责减灾救灾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各级地方政府成立职能相近的减灾救灾协调机构。
在减灾救灾过程中,注重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组织和公安民警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注重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的作用。
在长期的减灾救灾实践中,中国建立了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工作机制。
中央政府构建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信息发布机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重大灾害抢险救灾联动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
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减灾工作机制。
——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中央政府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预案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
政府各部门根据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预案实施办法和应急工作规程。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做好各项抗灾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