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自考市政学重点简答题2

自考市政学重点简答题2

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着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城市职能从综合性到专业性,出现了大批的科学城、大学城、旅游城等;城市规模从几万人口的小城市到千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城市分布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小城镇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城市类型从单一城市发展到城市群、城市连绵带,有些城市连绵带已跨越了国界,形成了国际城市体系2、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素居区3、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市政的特征:1.历史性2.公共性市政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市政的主体主要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市政的客体主要是城市公共事业和公共事务;市政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

市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其根本原则。

3.双重性市政的双重性是指市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系统性市政是一个由多系统、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有机系统。

5.综合性6.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叫静态结构,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市政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的内容:1、市政主体2、市政客体3、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和市政手段4、市政规律市政学的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3.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相结合4.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

城市民主党派的组织机构:市代表大会和委员会。

识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城市民主党派的作用:1.积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

2.发展城市社会主义民主3.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4.协助城市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城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一是综合管理部门。

综合管理部门: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等。

二是专业经济管理部门。

专业经济管理部门。

如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有资,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林局三是监督管理部门。

精选第13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精选第13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善后处置
调查与评估
恢复重建
4.信息发布
授权 发布
散发新 闻稿
组织 报道
接受记 者采访
举行新闻 发布会
……
现代市政学(第三版)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4.5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
现代市政学(第三版)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4.6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监督管理
(3) 责任与 奖惩
(1) 预案演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应该是常 设机构)
主要职责
常态下的管理 应急状态下的综合协调职能
4.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城市有关 部门) 5.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专家组(咨询和辅助 作用) 6.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社区……
现代市政学(第三版)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4.3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
户籍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武器管理、公共场所管理等。
现代市政学(第三版)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2.3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原则
方针
“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 顾,重在治本”
原则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属地管理原则; 依法管理原则; 依靠群众原则; 激励制约原则
……
现代市政学(第三版)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城市党政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组 织协调,各部门各方面各负其责、 齐抓共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
与的工作机制
城市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


城市中的党政军各部门和各

工程类市政学第十一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工程类市政学第十一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范的实践案例
上海市: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防范了各类 安全事故的发生。
深圳市:通过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数据库,对各类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实现了对城市公共安 全风险的全面掌控。
分析城市公共安 全风险和隐患
制定应急预案的 流程和措施
评估应急预案的 可行性和有效性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测潜在 的安全风险
资源调配: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的 人力、物资和设备得到及时调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不同安全风 险的应对措施
协调联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 调与配合,确保应急响应的高效 实施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指政府和相关组织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旨在预防和 减少城市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消防、交通安全、危险品管理、公共 卫生等,需要政府和相关组织协同合作,共同维护城市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如政府部门、社会 组织、企业等。
整理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析、评估,确保信 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的: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发现和预防安全风险。
意义: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法可依 制度保障的加强: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监督与评估机制的建立: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市政学》 第十一章考题

《市政学》 第十一章考题

《市政学》第十一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考情提要✧1.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A.维护社会治安B.实施卫生防疫C.防范恐怖事件D.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2.城市公共安全最大的威胁是A.自然灾害B.恐怖袭击C.环境污染D.计算机病毒爆发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方针是()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制度保障、防治结合D.社会参与、防治结合4.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是()A.市政府B.市人大C.城市安全职能部门D.中共市委5.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A.市人大及其常委会B.中共市委C.市公安局D.市公共安全委员会6.一般来说,应对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和事件,应贯彻的方针是()A.管理为主B.协调为主C.决策为主D.预防为主7.应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和事件应贯彻的方针是()A.因地制宜B.正确决策C.预防为主D.效率至上8.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A.决策体制B.执行体制C.责任体系D.监督体制9.行政首长的口头指示属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A.经济手段B.信息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10.城市公共安全控制机制包括控制和()A.决策B.预防C.监督D.执行11.城市政府向市民通告公共安全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有()A.报纸通告B.电视、广播通告C.互联网通告D.移动通信通告E.向家庭发放小册子12.城市公共安全控制机制包括的环节有()A.决策B.计划C.执行D.评估E.控制13.城市公共安全通告机制的基本内容有()A.传播公共安全预防知识和技能B.通报公共安全事件的真实情况和进展C.公共安全防御体系构建D.宣传应对政策和措施E.公共安全责任追究14.城市公共安全通告的对象主要有()A.中央国家机关B.对外机构C.城市各基层单位D.市民E.驻华组织15.城市公共安全控制机制中的现场控制又称为()A.事先控制B.事后控制C.事中控制D.外部控制16.城市公共安全控制机制中的事中控制又被称为A.前馈控制B.现场控制C.后馈控制D.过程控制二、主观题17.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类型有哪些?18.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手段有哪些?19.简述城市公共安全通告机制的必要性。

市政学最新版精品课件第十章 城市安全管理

市政学最新版精品课件第十章    城市安全管理

市政学 (第二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THANKS!
城市防洪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得到其他子系统的支持。城市防 洪与江河流域规划,沿江、沿海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性质、规模乃至江河航 运、流域开发、城市给排水设施、城市道路桥梁工程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 系。 (三) 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市政学 (第二版)
市民安全管理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在我国,城市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的职能部门与执法机关。 社会治安的重心在基层社区。
市政学 (第二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
在中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 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转移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 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加强危机预警。 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 完善修复管理,以便能够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重视危机事后的总结、学习。
市政学 (第二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加强城市危机管理能力
政府需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将危机管理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加 强对城市危机的管理能力。 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提高社会成熟度, 建立责任共担机制 建立城市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 建立高效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生命线系统是指公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城市或联合企业的交通、 通信、供电、供水、供气等系统工程。它由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路等组 成,还包括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放射性或有毒的工程设施等。
对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管理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事故隐患 关键系统之间的系统管理 建立必要的储备替代管理 进行使用安全教育

00292市政学 第十一章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00292市政学 第十一章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2016/9/5
第一节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2016/9/5
一、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含义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指城市政府遵守和执行法律,贯彻“预防为 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系统化的制度和政策消除威胁城市公 共安全的原因,并且及时治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实现保障生产、 生活和城市安全目的的管理过程。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 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二是统一指挥的原则。 三是各专业力量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四是确保处置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必需的物资及时充分供应的原则。 五是提高市民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的原则。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是由城市的国家机构领导,城市政府的专 职部门发挥骨干作用,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组织各单位和每位市民 发挥基础作用,围绕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的目标和任务,依照法律各 司其职,以职权分工为核心的组织体系。 第一,城市的中共市委是领导核心。 第二,城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在本部门职权范围内,既是城市公共安 全管理的领导者,又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者、指挥者和监督 者。 第三,城市所辖区县的中共党委执行中共市委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 理的决定,就辖区内公共安全管理对中共市委负总责,区县国家机 构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协助中共区县委,分别行使各自职能。
2016/9/5
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类型
1.
2.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类型: 治理自然灾害的公共安全管理 最大的威胁,首要任务 城市消防类公共安全管理 安全威胁具有毁灭怀,可预防、季节性发生、重点单位和人群尤其 需要落实防范、科学技术和设务有助于提高预防火灾效果等 社会治安类公共安全管理 重在治本、控制治标,标本兼治。 卫生防疫类公共安全管理 严格控制病毒和细菌传播,监视,及时发现、隔离、治疗
3. 4.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第一节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一 、城市公共安全概述 1、城市公共安全的特征 复杂性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系统性 时代性 长期性 联动性
2008年8月25日上海上午受百年一遇强暴雨袭击,已造成中 心城区150多条(段)马路积水,超过1.1万户民居进水,徐家汇等 地一度交通严重拥堵。
危害城市安全的潜在“灾害源”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左图为09.8,珠江上水浮莲疯长,成团成堆的水浮莲随波逐流, 与江面上漂浮的垃圾混在一起,犹如美女脸上的块块疤痕,大煞风 景,而且成为破坏珠江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之一,并造成鱼类种数 急剧减少。右图为虎门孔涂紫菜遭受大米草袭击,农民损失巨大。
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市、 自治区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 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09.8.14 杭州临安清凉峰镇因暴雨引起突发山体滑坡 事故,7名群众获救,5人遇难,4名群众下落不明。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核 辐射
事故
86.4.26前苏联切尔 诺贝利(现乌克兰境内)核电站发生 核泄露事故,世卫组织称9000人因受核辐射而死,而“绿 色和平组织”发表的报告称,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世卫 组织也表示,仍有700万人居住在核辐射水平较高的地区。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培训课程(PPT 44张)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培训课程(PPT 44张)
(一)关于现代媒体
1、现代媒体的发展和变化 五大媒体 平面媒体的分化 媒体的商业化运作 功能的变化
2、中国络媒体的特点和影响
网民:3.84亿,全球首位 网站:323万个.全球首位


手机网民:2.23亿。
中国互联网新闻和舆论功能发达

一、主体网民非常年轻 二、新闻功能发达. 近80.1%的网民上网看新闻,在发达国家是20% 三、言论功能发达 论坛:130万个。 独立域名论坛网站:50万个 博客空间:博客用户规模2.21亿人.网民每天发布的


“第一时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 “第一时间”是指事件刚一发生、没有被局外人 知晓的时刻。此时,多事的知情者还来不及歪曲 事件、策划谣言,公众由于从正当的渠道知道了 真实情况,歪曲事件的任何企图已无机可乘。 广义上的“第一时间”是指人们对突发事件 的认识处于空白的时刻。身临现场的人在事件发 生时难以立刻理解事件,甚至除了惊愕或恐慌之 外得不出任何结论。有关部门在此时简要而确当 地对事件做出解释,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便成 为社会舆论的灯塔。
(三)现代政府领导应增强媒体危机特 别是网络危机意识


网络传播时代,每一个网民面前都有麦克风并都 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或新闻制造者 现在网络是影响最大的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主 流媒体


(四)要提高危机媒体公关的能力
“危机”由危险和机遇两个字组成。危险中 有机遇是危机的内在含义。 《韦氏词典》对“危机”的定义:“变坏或变 好的转折点”。 危险总是与机会并存,可以相互转换。“危 机”是情况恶化与转化的分水岭,而媒体则是促 进危机向哪个方向转化的催化剂。
2、几个共同点:


(1)都与网络有关 (2)基本上都与 “涉腐”、“涉富”、“涉 权”、涉社会不公和伦理道德败坏等话题有关 (3)事件中均有强烈的社会身份冲突 (4)表态基调违背主流或大多数人利益 (5)涉“国家尊严”、民族命运的事件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论文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论文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保障城市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逐步建立。

同时,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增强。

然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仍面临一些挑战。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因素复杂多样,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风险因素相互交织,给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城市的公共安全设施和应急能力不足,难以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仍有待提高,一些市民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缺乏应对能力。

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1.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尚未形成完整闭环,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预警、处置等环节存在脱节现象。

部分城市在风险防控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较弱。

2.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应急响应速度较慢,应急资源调配不科学等。

3. 公共安全宣传教育不足。

部分城市对公共安全宣传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较弱。

一些市民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缺乏应对能力,给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带来隐患。

4.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部分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现象。

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也有待加强,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

三、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策略1. 完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的快速发展给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城市的人口增长、交通拥堵、社会安全问题等都使得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需求。

为了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市政学中,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市政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涉及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如交通安全、犯罪预防、灾害管理等。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

通过科学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对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中存在着各种犯罪现象,如盗窃、抢劫、贩毒等,这些犯罪行为不仅对市民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社会秩序和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完善安全设施、提高社会治安水平等措施,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

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城市作为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要素的集聚地,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良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吸引人才流动,还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挑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增长导致的压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面积变小,人口密度增高,这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人口密集的区域易发生拥堵、踩踏等意外事件,这要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交通疏导,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例如,在智能城市中,人们通过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进行信息交流和互联网访问,这也增加了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风险。

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城市公共安全得到有效管理和推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本文将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公共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和加强安全技术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部门应当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其与时俱进。

同时,要注重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形成多部门、多层级合力,综合运用法律、管理和科技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公共安全防控体系。

二、提升公共安全意识市民的安全意识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市民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和技能,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行为。

同时,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等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大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建立安全宣传教育体系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组织开展城市公共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向市民宣传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要重视安全教育在学校的普及和推广,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安全意识的传播者和安全行为的践行者。

四、加强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的应用是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投入,积极推广先进的安全监控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的能力。

在城市重点区域和公共场所加装摄像头、安全设施,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提前发现和应对安全隐患。

结语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和加强安全技术应用,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城市公共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引言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是现代市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确保城市居民的安全和保护城市的财产。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政府机构、执法部门、社区组织和市民个人的合作。

本文将探讨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该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保护居民安全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居民的安全。

通过制定并执行适当的法律和政策,城市能够预防犯罪和其他安全威胁,确保居民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居住和工作。

2. 保护城市财产城市的财产(包括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和道路)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任务之一是保护这些财产免受损害和破坏。

通过加强安全措施、增强监控能力和与执法部门的紧密合作,城市可以减少财产损失,维护城市的经济稳定和繁荣。

3. 促进社会稳定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防范和应对社会不安因素,如犯罪、恐怖主义和社会不公平,城市能够创造一个和谐、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居民的社会发展和幸福感。

4. 吸引投资和发展城市的公共安全状况对于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安全的城市环境可以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并为他们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商业运营环境。

此外,安全的城市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商务旅行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挑战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下面列举了其中的几个问题:1. 社会多样性城市是一个各种文化、种族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聚集的地方。

这种多样性可能会导致不同社群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增加公共安全管理的难度。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要确保公正、平等和包容的原则,并在处理不同社群之间的争议时采取合适的方法。

2. 新兴威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犯罪活动和安全威胁不断涌现。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四)自成体系,管理分散,急需建立协作 统一的管理平台。

在中国,相关职能部门分属不同系统和不同的 领导,日常管理中往往习惯于分兵把守、各自 为战,缺乏管理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没有统一 的预警机制和协调管理平台。
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再思考

近来来发生的种种城市安全事故,提醒城市管 理者应该刻不容缓的做出一些改变和创新,构 建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事故后,厦门对全市的BRT进行排查。 不仅厦门需要加紧排查,现在很多城市都开通 了BRT快速公交,对其安全丝毫来不得马虎。 城市的交通疏解,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型 的公交系统,但是千万不能为了“大干快上”, 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评估。厦门的这次BRT 快速公交事故,无论是意外还是责任事故,都 算是一个提醒。

但厦门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 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是每个城市的政府履行管理 与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由于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社 会各界对公共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2003年初春 突如其来的“非典”和2004年不期而至的“禽流感”, 以及发生在北京的“2•05”重大伤亡、吉林市特大火灾、 重庆特大中毒污染,特别是近来不断发生的矿山特大 伤亡事故、翻船伤亡事件、中小学和幼儿园暴力侵害 案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建立公共安全日常管理体 系和应急处置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当前公 共安全管理亟待研究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谢谢!
(三)注重应急,忽略防范,急需建立公共 安全日常管理协调机制。

由于近年来公共安全事件的多发,人们更多的关注危机事件发生 后的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而对如何预防和化解公共安全危机, 加强公共安全的日常管理,建立科学的公共安全评价体系,重视 不够。许多问题由于权属单位的不同,缺乏统一的日常管理机制, 将会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雷区”。从管理学角度看,危机应急 是一种被动的补救措施,而日常防范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化解手 段,最能体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因此,在城市 公共安全管理及应急机制建立上,着力点应放在日常管理机制的 建设上,要对危机的可能发生有超前的预测,对区域内危险源头 的控制有积极的措施,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有系统的预案。社会作 为一个有机整体,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预案, 不管什么危机发生,都有事先的组织体系和应对策略,一旦危机 发生立即启动预案,减少工作环节,提高救援效率。

城市公共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城市公共安全是指城市内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安全保障,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城市管理者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因此,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障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已成为当今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

首先,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要从源头上加强预防措施。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共安全因素,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公共设施和场所,确保其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公共场所和设施的日常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公共设施的安全可靠。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和安全稳定。

此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还需要加强应急预案和救援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城市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公共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引导市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和安全。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预防措施、强化监管执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才能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希望城市管理者和全体市民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安全、宜居的城市。

2024年度行政管理专业《市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度行政管理专业《市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与管理
探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实施步骤、管理方 法和监督机制,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17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模 式
介绍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不同模式,如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公私合营等。
2024/3/24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效率评价
阐述如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包 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步骤等。
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回顾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介绍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 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与目标
探讨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城市公共服务的 发展目标,如均等化、智能化、多元化等。
20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与改革
2024/3/24
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改革
2024/3/24
23
城市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 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 口密集、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等 问题日益严重,给城市环境带来 巨大压力。
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 水、废渣等污染物,严重破坏生 态环境,影响居民健康。
生活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水 等污染物,也是城市环境问题的 重要来源。
7
市政体制概述
市政体制的类型及其比较
市政体制的历史演变与发 展
市政体制的概念、特点和 作用
01
2024/3/24
03 02
8
市政职能分析
市政职能的含义和范围
市政职能的确定与配置
市政职能的履行与评估
2024/3/24
9
市政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doc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doc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地对城市公共安全持续性管理绩效进行评估研究,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的正常运和全面协调可持续。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供大家参考。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一府完善公共管理机制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摘要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

本从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公共安全管理投入、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观点.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管理投入一、前言公共安全是府和百姓都特别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公共安全是人类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的存在和,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这个的存在与,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象。

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定和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公共管理、建设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公共安全管理理念21世纪,全球各地区公共安全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911、2004年8月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事件、洋海啸大灾难以及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等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沉痛的灾难,全世界也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我国的爆发和流行,全国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安徽阜阳事件、苏丹红搅乱食品市场安全等一系列有关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引起许多研究公共安全的学者的关。

为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日、美、俄、法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的公共安全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防,侧重于维护其世界大国的地位,倾向于事故和技术性灾害的研究,则侧重于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公共策的制订。

健全法律制度、应急机构,地方府的管理能力,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总结,这些经验是对我国公共管理安全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必将经历的型时期也是一个事故灾难频发的时期,因此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签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已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一 、城市公共安全概述
1、城市公共安全的特征
复杂性 系统性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时代性
长期性
联动性
2008年8月25日上海上午受百年一遇强暴雨袭击,已造成中 心城区150多条(段)马路积水,超过1.1万户民居进水,徐家汇等 地一度交通严重拥堵。
危害城市安全的潜在“灾害源”
2、原则
以人为本 防治结合 整体联动
法律至上 规划先行
政府主导 集中指挥
三、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1、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有 机结合
2、城市公共安全评价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体系的基础
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子系统构成
4、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性
第二节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一、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内容和任务 打击处理违法违规活动 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预防和处理治安灾害事故
由于具有平战结合、节约能源和地面污染小的 优势,包括地铁、越江隧道的地下建筑将成为 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 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火灾和涝灾是造成地下 空间损失最大的两种灾害。
浅埋生命线工程包括地下煤气和天然气管网、 供水管网、电缆、通信光缆、以及地下共同沟 等。浅埋生命线工程的灾害主要由于违章施工、 设施老化、地震破坏等因素引起,受害的往往 不是一个单体而是群体。
重庆家乐福就致3人 死亡踩踏事故道歉
2007年“1110”事 件
南京超市“低价风暴”几百人排队 十几位老人被挤倒 没看到一个保安维持秩序 促销应制订应急预案
2010年11月22日,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发生 严重踩踏事件,已造成至少345人死亡,410人受伤
(六)地下空间与浅埋生命线工程将 成为城市防灾的重点
城市的自然资源有限,在粮食、能源、原材料供应以及产品销售等 方面对外部的依赖性较强,不能排除外部出现问题对城市生产生活 带来冲击的可能性。
火灾
火灾是城市的天敌。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期间, 万事俱备的主题馆———“500年间人类 伟大发现”便是在世博会开幕的两周前 由于一场大火而化为灰烬。
(一)城市能源和资源紧缺,导致城市安 全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例如:能源 水源 土地
汛的形势不容乐观
(四)城市人口与社会功能结构失衡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规模越庞大,功能越复杂,公共 安全方面潜在的危机也就越明显。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具有问题多、 灾难多的特点,处在这一阶段的城市如忽视城市社会发展中潜在隐 患,可能导致大的损失。
《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 于建嵘
2008年6月28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族自治州瓮安县发生一起严重打砸抢烧突发 事件
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主体,为了保 护城市市民、社会、设施的安全,而对城市中 的灾害问题、人口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进行 预防、处理、解决以及制度建设。
杭州地铁、襄汾垮坝等重大事故
(七)建筑工程结构和管线老化成为重要 致灾因素
(八)化学品事故成为潜在危险
(九)通信信息灾害不容忽视
2、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08.9.20 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 起特大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88人受伤, 火灾是由于舞台上燃放烟火,而逃生通道狭 窄造成惨剧。
制 3. 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4. 把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基
二、城市社会治安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 “公检法”专管机构 机关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内部保卫部门 治安联防组织 保安服务公司
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职责 执行实施打击 研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组织和开展综合治理
3、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任务和原则 2.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
(五)城市超高强度建设导致环境灾害, 大量高层建筑带来安全隐患
2008年9月21日,重庆,李宇春 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李宇春此次之 行的目的是看望艾滋病儿童。李宇春坚 持不走贵宾通道,而是从普通出口出来, 几千歌迷蜂拥而上,场面混乱不堪,一 些企图一睹偶像阵容的痴迷粉丝甚至互 相拥挤摔倒在地,险些酿造挤踏事件。
2008年8月14日 16:30 分左右, 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的中国“第 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建设工地上起 火冒烟。 由于起火地点接近正在施 工中的楼顶,给消防队员的灭火工作 造成困难。
上海”1115”火灾 53人死亡 70人 受伤
人员踩踏
踩踏事故是国内外大型活动中经常发生的 突发事件。 2006年沙特阿拉伯曾发生的麦加朝觐活动踩踏 事件酿成了362人死亡的惨剧,其中包括4名中 国朝觐者。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曾因为过度人流而不得 不采取闭馆与闭园等措施。
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这是 一起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造成纽约、 华盛顿、宾夕法尼亚三地共3113人遇难(不 含19名劫机者)。
从1993年到2006年,群体性事件从 8,709起到了90,000起,2007年、2008年 包括2009年都超过了90,000起。最关键 的是特大群体性事件的增加。
第十三章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
就是一部与各类灾害事故等突发 事件进行斗争的历史……
美国“911”事件 ,近3000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3000亿美元。
印度洋地震海啸,死亡30万人
重点问题
城市公共安全的内涵、特征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灾害管理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城市人口增长压力继续增大;不少城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 的防灾避难将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城市基础和社会结构不稳定因素 仍在集聚。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群体不断分化,不同群体的收入差异 和消费能力差异扩大,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集聚。
另外,由于外来人口无序涌入,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城 郊结合部的生产、社会环境与安全稳定将成为未来上海特大城市管 理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