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学成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老子》学成语

1、功成不居。

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2、无为而(之)冶。

指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为。”

3、和光同尘。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出处:《道德经》第四章:(道能)“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多言数穷。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

出处:《道德经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6、上善若水。

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金玉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8、功成身退。

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9、功成名遂。

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10、目迷五色。

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11、宠辱若惊。

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出处:《道德经》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12、绝圣弃智。

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绿色通巧弃利,盗贼无有。”

13、绝仁弃义。

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绿色通巧弃利,盗贼无有。”

14、见素抱朴。

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15、少私寡欲。

指欲望很小。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16、余食赘行。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17、知雄守雌。

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

18、佳兵不祥。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出处:《道德经》:“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

19、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20、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21、大器晚成。

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出处:《道德经》四十二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22、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出处:《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3、多藏厚亡。

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4、知足不辱。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5、知止不殆(知足不殆)。

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6、大直若屈。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27、大巧若拙。

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28、知足常乐。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道德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9、出生入死。

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30、福倚祸伏或福祸相依。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1、深根固柢、根深蒂固。

使根基深固,不易动摇。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32、长生久视。

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出处:《道德经》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

33、报怨以德、以德报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报怨以德出处:出处:《道德经》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以德报怨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4、轻诺寡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