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策略概览

合集下载

国外学前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随着人们对于学前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

本文将对国外学前教育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
1. 儿童为主体,注重幼儿的发展
国外学前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主体,注重幼儿个体的发展需求。

教育者需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充满关爱、支持和安全感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2. 注重游戏化教育,开发幼儿潜能
国外学前教育强调游戏化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开发幼儿的潜能。

游戏化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发展。

3. 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幼儿跨文化理解
国外学前教育注重多元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种族、宗教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促进幼儿的跨文化理解。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国际视野和包容性思维,为未来的跨文化交流打下基础。

4.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国外学前教育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教育者需要和家长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家长可以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和教育,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状况,与教育者共同协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国外学前教育在儿童为主体、游戏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和家园合作等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模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国外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初探

国外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初探

国外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初探摘要:当前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公众和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确保教育公平,进一步确保社会公平的基础。

不少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实现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初步概括了世界上部分国家在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所采取的策略,希望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外;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国外诸多研究证明,不同文化背景儿童入学准备上的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入学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也影响到公共财政投入的效率,同时进而使得政府通过实施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望大打折扣,为此,不少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予适龄幼儿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果机会的相对均衡,其核心追求是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

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包含质与量两方面,是在幼儿教育整体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区域间、幼儿园之间差距逐步缩小的过程,是各幼儿园特色发展并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过程。

从实践上看,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即适龄幼儿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主要体现在入园率这一指标上。

二是教育过程平等,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平等。

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即每个幼儿在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基本标准。

二、国外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策略(一)加强学前教育立法纵观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史,学前教育立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国际趋势。

美国联邦政府早在1979年就颁发了《儿童保育法案》,1990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案》,颁布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基金法案》,并在1995年对其进行了修改。

英国于1989年颁布了《儿童法案》,澳大利亚于1972年颁发了《儿童保育法案》,葡萄牙于1997年制定了《学前教育法》,等等。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展开探讨,分析改革措施、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等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岁儿童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国既有一些共性做法,也存在一些差异。

总体来看,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增加学前教育机会,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如重视早期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推崇游戏化教学方式等。

在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例如,部分国家的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还有部分国家学前教育质量不高,亟需提高教育水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例如,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方式,增加学前教育供给;同时,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以确保学前教育质量。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案例和数据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以美国为例,奥巴马政府在2015年提出了“每个孩子都成功”的教育计划,着重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美国在学前教育发展和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英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建立了涵盖0-5岁儿童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等。

相关数据显示,英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努力提升教育公平性和质量。

另外,澳大利亚也通过制定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儿童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早期教育。

综合来看,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及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及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及启示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国外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并从中得出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国外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一)美国美国的学前教育改革注重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如《提前开端计划》和《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学前教育服务。

同时,美国强调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资质,并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培训。

在课程方面,美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强调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二)英国英国的学前教育改革重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政府出台了《早期基础阶段法定框架》,明确了 0-5 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要求。

为了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英国建立了严格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此外,英国注重家园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儿童的学前教育,通过家长培训、亲子活动等方式,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三)日本日本的学前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

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善学前教育设施和条件。

在课程设置上,日本的学前教育注重结合本国文化和传统,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节日庆祝、传统手工制作等,培养儿童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日本也非常重视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德国德国的学前教育改革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化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儿童之家等,以满足不同家庭和儿童的需求。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第一篇: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自80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许多国家把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尝试新的改革,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了解并研究这些新的动向,将有助于我们借鉴别国的经验,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现将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综述如下。

一、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

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

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要纠偏。

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新修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但是,智育中心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决。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近年来,国内学前教育的发展迅速,而国外的学前教育发展经验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包括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主要模式和经验以及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一、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背景学前教育是指为0-6岁儿童提供的教育,其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国外,学前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重视,这得益于国外几个重要的发展背景:1.人口结构的变化: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儿童人口逐渐减少,夫妻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

这种趋势下,父母无法全天候陪伴孩子,学前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2.经济社会的转型: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都迅速转型,逐渐脱离了传统制造和服务。

这些新兴行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学前教育成为儿童未来发展的基础。

3.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父母将重视学前教育看作一种“赠品”,为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这是学前教育能够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关键。

二、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模式和经验1.以纳米比亚为例,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因此,学前教育机构普遍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师生关系的建立。

这些教育机构不仅有丰富的教育设施和资源,还拥有一支严格培训和评估的教育团队,致力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2.在芬兰,学前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小组教学,小组由相同年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孩子组成。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互动、自主性和活动性,鼓励小组活动和游戏,以满足幼儿的天性。

同时,教育工作者将学前教育看作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将自己视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伙伴和引导者。

3.在新西兰,学前教育是受到政府重视的资助性公益教育,服务学前年龄段的儿童。

学前教育机构采用多样性模式,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和家庭日托等多种形式,为家长和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学前教育机构注重幼儿的个性化服务,采用小班制教学,使幼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紧密。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近年来,国外学前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学方式、教师素质、家长参与和教育科技等方面,对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国外,传统的讲授式教育逐渐被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所取代。

例如,项目制学习,强调通过实践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探究式学习也逐渐走进幼儿园教育,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亲身体验来学习,提高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在国外,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伴侣。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高素质的教育背景和技能,并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因此,国外幼教中的教师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提供给教师们持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的机会。

此外,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充足的福利也是吸引优秀教师的重要因素。

三、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是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

在国外学前教育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已成为一种共识。

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家长会议、家访和家园互动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同时也提供给家长一些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四、教育科技的应用教育科技的发展对学前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教育设备等应用于学前教育的案例不断增加。

例如,通过VR技术,可以让幼儿沉浸在虚拟的学习场景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育App的出现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五、注重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国外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幼儿园里,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和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关注社会情绪和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幼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挑战和心理问题。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在国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国外的学前教育主要发展趋势如下:1.早期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提供普及化的学前教育。

这使得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早期教育,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2.提高教师素质: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强对学前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这使得学前教师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注重早期干预: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国外的学前教育越来越注重早期干预,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提早融入社会。

这些干预措施包括特殊教育、言语治疗、职业训练等,旨在帮助特殊孩子克服困难,实现最佳发展。

4.强调综合发展:国外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多样化能力,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游戏,促进孩子在各个层面上的全面发展。

5.强化与家庭的合作:国外的学前教育注重与家庭的合作,将家庭视为孩子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分享孩子的学习进展和教育资源,共同为孩子的教育发展努力。

6.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外学前教育开始探索利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如虚拟现实、在线教育等。

这些新的教育模式为孩子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学习途径,使得学前教育更加个性化和灵活。

总的来说,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教育普及、教师素质、早期干预、综合发展、家庭合作以及探索新的教育模式等方面。

这些趋势使得学前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前教育都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呈现出不同的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1、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国学前教育的规模逐年扩大。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接受学前教育。

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3、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补充学前教育师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待遇,加强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4、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然而,国内学前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1、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学前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2、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尽管学前教育规模在扩大,但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仍然供不应求,难以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3、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二、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1、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高如北欧国家、美国、日本等,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普遍较高,甚至部分国家已经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2、教育理念多元化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3、课程设置丰富多样除了基础的学科知识,还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等多元化的课程,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4、教育技术应用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儿童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但国外学前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1、教育成本高昂在一些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费用较高,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2、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之间,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模式。

学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幼儿园,而是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家庭式教育、幼儿乐园等。

这些不同的学前教育模式提供了适应不同家庭需求的选择,促使学前教育更加贴近家庭生活,推动学前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注重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不再只注重儿童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情感社交、审美表现等方面的培养。

在学前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关注点开始从学术上升华到全方位的儿童培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发展能力。

第三,科技与学前教育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学前教育中。

比如,智能教具、在线教育平台等技术应用的出现,为学前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科技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拓宽教学领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和体验。

第四,家庭参与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家庭和学校共同肩负的责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需要与家庭密切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并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

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最后,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注重学前教师的培养和职业发展。

通过提高学前教师的教育背景、培训水平和职业待遇,可以提升学前教师的专业力量,保证学前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模式、注重儿童全面发展、科技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家庭参与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

这些趋势的出现,对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外早期教育发展综述

国外早期教育发展综述

国外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综述早期教育决定幼儿的未来,也被称为一个人受教育的关键期。

①美国:教育从生命第一天开始。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是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的结果。

作为一个专门为贫困家庭儿童设置的早期教育方案,开端计划产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当时,联邦政府出向贫困宣战的政治需要促成了开端计划的诞生。

开端计划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为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早期教育提供直接援助的项目。

②美国早期儿童教育发展有关的社会变化有以下几点子:(l)由于女权运动与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妇女不参加工作,家庭收入则难以维持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母亲加入劳动力队伍。

(2)美国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造成了以核心家庭为主.以及许许多多的单亲家庭。

(3)高层公寓和楼房夺去了儿童的玩耍场地,同时家庭的电气化和自动化又使儿童失去了探索的机会。

(4)计划生育使家庭人口减少,幼儿缺少伙伴。

(5)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研究证实,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对幼儿(尤其是处境不利的幼儿)具有长期和积极影响。

上述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推动了美国早期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导致了新的早期儿童教育。

60和70年代美国重视早期儿童教育还主要体现于幼教界本身,80年代以来由于早期教育观念的更新,联邦和各州政府亦加入重视早期儿童教育的行列。

美国早期儿童教育形式多样,除了幼儿园、保育学校和日托中心外,60年代增加了“先行教育”计划、日托之家和复兴的蒙台梭利学校。

最近几十年来又发展了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早期教育计划.此外,根据美国幼教界对早期儿童教育所下的定义,小学低年级也属于早期儿童教育范围。

以上不同层次和形式的幼儿教育构成了较为松散的早期教育体系。

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另一,种类型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是日托中心.它是曾经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类幼教机构。

美国另一种新的幼儿教育形式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早期儿童教育计划。

与日托之家不同,这种教育计划在儿童自己家里进行,以儿童父母为主要对象。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三)学习方式 对新任务和挑战所保持的开放性和好奇心 主动性、完成任务的坚持性和专注性 反省和解释 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知风格
(四)语言发展 ——语言表达 ——语言读写 读写意识,对各种书籍表现出兴趣 书写意识,声音与对应的字母相匹配 故事意识,意识到故事的顺序及线索 涂写的过程
自我反思表明—— 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

发生了什么事情? 问题是什么? 是应当发生的吗? 应如何面对?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措施更有效? …… 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达到的程度如何? 哪方面需要改进? 为什么没达到目标? 产生什么新的问题?
事业:不仅是谋生和发展问题,更具备各种 责任 最高层次的需求:社会认可、自我价值的真 正实现
☆专业化幼儿教师的特征
(一)专业化幼儿教师是研究型教师
根据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确定行动方法。 例: 违反纪律的幼儿
幼儿A 社会制约型 幼儿B 情感制约型 幼儿C 社交制约型
(五)认知和一般知识 自然知识 逻辑-运算知识 社会-规则性知识
三、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 观念的更新(儿童观和教育观)— 素质教育 21世纪初 课程改革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10年后 教师专业发展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成为社会公共事业
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发展高峰期:20世纪60年代 第二个发展高峰期:20世纪90年代
20 世纪60年代
(一)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证明,早期经 验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基础教育的教育阶段,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在国内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以下是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特点:1.趋势一:提倡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不再仅仅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而是强调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国内外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包括智力、情感、语言、社交、动手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倾向于提供多样化且全面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2.趋势二:注重兴趣培养学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注重兴趣培养。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同时培养他们对不同领域的兴趣。

国内外学前教育机构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方法和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3.趋势三:注重社会性和合作精神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精神。

在幼儿园中,儿童有机会与其他儿童和成人进行互动。

国内外学前教育鼓励幼儿参加团队活动,如集体游戏、团队合作等,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4.趋势四:注重外语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内外学前教育对外语教育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早期的外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和语言环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国内外许多学前教育机构开始提供外语教育课程。

5.特点一:注重家园合作学前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合作。

在国内外学前教育中,家长通常会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与此同时,学前教育机构也会向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帮助家庭提供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6.特点二:注重文化多样性7.特点三:注重创新教育方法为了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国内外学前教育机构倾向于采用创新教育方法。

例如,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外国学前教育发展

外国学前教育发展

外国学前教育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国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儿童个体的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也对社会的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

本文将探讨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政策措施以及挑战与前景。

一、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1)国际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普遍较高随着全球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

例如,北欧国家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学前教育的典范,其学前教育系统覆盖面广、保障程度高。

同时,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也在学前教育领域有着显著的发展。

这些国家在学前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投入较多,为孩子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

(2)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均衡尽管国际上学前教育的发展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国家之间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覆盖率普遍较高,而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相对薄弱。

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学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加剧了教育差距。

二、外国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1)政府的重大投入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很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济投入,提供资金支持、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援助。

例如,芬兰政府承诺全额资助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免费的学前教育。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

外国国家重视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此外,一些国家也鼓励学前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

三、外国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1)资源不足尽管外国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仍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

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场地,而这些资源往往有限。

此外,优质的学前教育师资也供不应求,导致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教育体制问题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教育体制的问题。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策略概览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策略概览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策略概览黄静潇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自英国的欧文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以来,社会性的学前教育机构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正规的学前教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同家庭背景小孩的启蒙教育,原先具有浓郁的慈善性兼福利性色彩的学前教育机构,正日益转变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

学前教育的进展与机构的治理,也从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慈善机构、私人基金会、教会等的分散进行与运行,渐趋转为由国家运用法制进行规范以及政府通过公共政策与权力的使用予以支持、资助。

幼儿教育的这种进展专门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采取的积极的进展策略。

因此,国家及政府是推进学前教育进展的最重要角色,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与策略对各国学前教育进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突出表现在立法、经费资助、建立体系及培训师资等方面。

一、通过立法保证学前教育的进展各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并非是一开始就有的,其中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尽管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18世纪,但其地位直到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之后才逐步被各国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

(一)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的立法策略自艾伦·凯在1899年出版《儿童的世纪》一书,做出“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这一预言之后,各国政府才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注意爱护儿童的权益,并在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和法律中有所表达。

这对形成新的儿童观、进展观和教育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进展。

英国于1918年颁布了《费舍法案》,国会规定地点教育当局要为2~5岁的儿童设立保育学校,教育内容应以活动和艺术课为主,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法国政府于1881年命令组织“母亲学校”,将学前教育机构转变成了国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

1887年又颁布法令,指出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一部分,并对其招收对象、办学要求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德国在1922年颁布了《儿童福利法》,成立了儿童爱护局,指导儿童的福利事业,鼓舞举办公立、私立等各种形式的幼教机构。

国际学前教育发展战略:普及、公平与高质量

国际学前教育发展战略:普及、公平与高质量

一、促进学前教育的全面普及是国际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普及学前教育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顺利完成、质量提高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对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幸福,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乃至对于一国或地区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价值。

基于此,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将提高入园率、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作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致力于扩大学前教育的覆盖面,为有需要的儿童供给学前教育服务。

1.明确规定以全面普及作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考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可见,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皆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全面普及作为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使得推进学前教育全面普及成为国际性趋势。

以OECD组织为例,为3~4岁起的儿童提供普及教育一直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成员国发展学前教育的核心追求。

譬如美国,在《2000年教育战略》开篇即规定:“应保证所有儿童都能接受高质量的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学前教育”,明确将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目标之首;又如日本先后制订了三个《幼稚园教育振兴计划》,而“要有计划地发展幼稚园,以促进幼稚园教育的普及与充实”是其始终不变的战略诉求。

中国台湾地区在《教育改革行动方案》中提出“普及幼稚教育”,同样将普及作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日益认识到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亦将促进普及提上日程。

如印度在《国家儿童行动计划》中规定“普及学前教育,使所有儿童获得高质量教育”是儿童教育领域所必须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九个人口大国除尼日利亚外,其余八国均将提高普及率作为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墨西哥更是将2010年学前教育普及目标定为100%。

综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将全面普及作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甚至提出了具体的普及目标,这为未来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

国外早期教育发展概况

国外早期教育发展概况

推荐阅读:一些国家相继建立和发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如英国有“早期儿童优质服务中心”;澳大利亚有“新型儿童服务中心”、“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轴心策略”和“家庭和社区振兴策略”;日本有“社区育儿教育全球化是人类基本需求推动的结果;是历史必然的趋势;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方法和机构上的某种趋同..各国学前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学前教育本身的特性以及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下;机构发展表现出了一些趋同的特征..一、政府对机构建设增加投入学前教育是争取教育权利的教育民主化的一部分内容;许多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增加投入..1.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许多国家纷纷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机制和提供了较大的财政支持..如英国1966年颁布普洛登报告;指出在教育不发达地区设立“教育优先区域”;2003年颁发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的变化; 2004年颁发儿童法;进一步强调每个孩子都不能被忽视;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差距..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先后建立多项补偿教育方案;如着名的“提前开始”与“追随到底”方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把子女送入托幼机构;为幼儿提供补偿教育..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增添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孩子入托补贴的条款;1992年这方面经费支出已达15亿美元;美国从1998年开始;“国家开端教育计划”所有教育方案的年度预算超过44亿美元;为794000个低收入的儿童与家庭提供服务..在瑞典;所有0~6岁幼儿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韩国学龄前儿童在入学前可享受一年的幼儿教育..德、法两国幼儿园根据父母的收入情况来收费;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家庭儿童的人园问题;也保证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2.鼓励机构的多元发展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供给途径有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社区、教会、慈善团体、学校、企业、私人等..如德国的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主要由教会、福利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其中私人办园占有很大比重..据统计;1975~1990年间;世界私立幼儿园入园率平均增长了74%;并呈增长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对私立幼儿园采取的扶助、支持和加强管理的办法..美国相继颁布了儿童保育法1979年、儿童早期教育法1990年、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1990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1 994年等法律、法令;日本也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1899年、幼儿园令1926年、学校教育法1947年、幼儿园教育大纲1955年、幼儿园设置标准1956年、幼儿园教育要领1964年、新幼儿园教育要领1990年等法令、法规;使私立幼儿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美、日等国也通过经费资助和税收优惠对私立幼儿园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了美、日私立幼儿园的健康发展..二、机构适应更高的教育需求随着整个社会和学前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在种类、功能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1.种类要多样从适应家长不同需要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在园时间的长短;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寄宿制、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加拿大为方便临时外出办事的家长的需要;开办了临时托儿所..印度政府的一项法规根据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要求印度每一建筑工地都要为建筑工人子女专门开办“流动幼儿园”..美国则为双职工子女设立了供午餐和午休的日托学前教育机构..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及年龄的不同特点;除了为一般儿童开办的托儿所、幼儿园外;还有专门为照顾、教育和治疗残疾儿童开办的特殊“残疾儿童中心”如在加拿大;为弱智或聋哑儿童开办的特殊幼儿园如在西德;以及为适应低幼年龄儿童发展的需要;法国试办的“温和过渡”该机构招收16个月至5岁的儿童;目的是使儿童逐渐习惯离开家庭到幼儿小集体中来..和“小小俱乐部”等机构..2.功能要完善一是要实行保教结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托幼机构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仅限于保育发展成为集保育和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例如;法国招收2~6岁儿童的托幼机构“母育学校”;在历史上以贫穷家庭子女的健康与安全照料为主;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社会性、教育性与补偿性三种功能并重的机构..日本的“幼保一体化”综合机构又称为“认可的儿童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还注重为幼儿提供包括游戏和饮食在内的适合幼儿成长的弹性环境..在日本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综合机构发展较快;到2007年8月;全国已设立100所综合机构..日本政府拟在2008年度设立1000所类似的综合机构..二是要做好幼小衔接..学前教育除了注重幼儿身心发展;也注重为幼儿进入初等教育阶段做准备;而其主要目的在于力图解决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近年来;欧美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美国政府在1989年就提出了“到2000年所有的美国儿童都要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而学校应该是“有准备的学校”..为实现“有准备的学校”;各国最普遍的学前教育机构就是“小学预备班”;或称“小学幼儿班”英国;其主要特点是将5岁左右幼儿的教育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体系的最初一级;即初等教育..一些国家则试图通过改革学制;设置跨越儿童期与幼儿期的教育机构;以实现幼小的教育衔接;如日本正试行“四·四·六”体制的改革试验计划;儿童4岁进入幼儿学校4~8岁;而后再接受4年小学和6年中学的基础教育;荷兰目前也计划设置专门的机构;将4~7岁儿童的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三是要提高教育质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成为托幼机构的追求目标..美国早期教育协会颁布了一个关于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的认证标准1984年颁布;1991年修改;这个标准以及作为这个标准的核心概念——发展适宜性教育在全世界影响相当广泛..在此推动下;各国都加强了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与研究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决定了对师资水平的要求也会提高..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机构对师资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美国幼儿园一般要求教师具有大学学历;不少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有些州规定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并形成制度..法国的学前教育师资由省级师范学校培养学制已由2年延长为3年;并且对在职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很重视;并形成了一套制度..英国教育法规定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必须是读完教育学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同时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要求入学前有半年以上从事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经验..三、机构发展呈一体化趋势托幼一体化应当是托儿所、幼儿园两类教育机构在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和托幼机构的资源;整合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对0~6岁婴幼儿实施全面的保育和教育..1.加强0~3婴幼儿教育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新西兰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幼儿教育的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又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英国1997年开始实施“良好开端”计划..美国1995年将开端计划的服务对象延伸到3岁之前的婴儿、学步儿童及怀孕妇女;成立了开端计划早期项目;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提出教育要从婴幼儿抓起;2002年又提出“良好开端;聪明成长”;致力于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培训启蒙教育师资;制定婴幼儿早期教育质量标准;为父母、教师和婴幼儿照料人员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2.密切家、园、社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幼儿园和家庭以及社区的合作..日本的幼儿园教育要领第三章指出;“幼儿园要十分注意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各国的幼教机构都重视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联系;通过“家长开放日”;使用“家长手册”和“家长布告栏”;定期发放“幼儿园通讯”等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美国“开端计划”的参与人员既有教师、保育员、大学生;又有家长、医生、护士;还有营养专家、社会事业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但以教师和保育员为主..家长手册ParentHandbook 是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第一条通道..3.形成一体化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一体化管理涉及政府、机构、行政以及教育..托儿所一幼儿园联合体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确立了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教育原则;对儿童实行统一、一致的教育影响;在行政体制和办学体制的管理上;兼取托幼之长;形成综合性的管理体系;实行联邦、共和国和地区的三级管理;并对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做了规定;将宏观管理、具体管理和微观管理紧密结合起来..2007年初美国参众两院分别提出了新的立法修订案;即开端计划入学法和2007年改进开端计划法;将针对美国0~5岁儿童的保育体系与早期教育体系相互独立、目标不够统一的体制问题;对开端计划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联邦政府层面;既要保持联邦政府的责任;也要强化州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联邦政府还曾提出把开端计划纳入各个州的学前教育体系;由州政府统一协调发展的建议..如20 03年美国布什总统就提出在维持目前标准的前提下;经美国教育部和健康与福利部批准;可以由州负责开端计划..一些国家相继建立和发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如英国有“早期儿童优质服务中心”;澳大利亚有“新型儿童服务中心”、“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轴心策略”和“家庭和社区振兴策略”;日本有“社区育儿支援中心”、“幼儿教育网”和“幼儿教育中心”..这些机构以社区为基础、整合运行、早期儿童服务功能、指向儿童及其家庭和社区..这种整合性的早期教育服务模式也是学前教育机构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参考文献:1美乔治·s.莫里森着;王全志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9.2曹杰.周燕.国外学前教育补偿功能的发挥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幼教版; 20084:9~10.3谷忠玉.张文玲.王琪.美日发展私立幼儿园的策略及启示J.教育科学. 20063:86~88.47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26~22 8.5曹能秀.学前比较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9~90.6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8.8刘霞.国外托幼机构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教育导刊;20004:40.9呙永会.国外学前教育师资的要求及培养J.幼儿教育;20007/8:44.10吴琼.我国托幼一体化研究现状述评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12:3-4.11张民生;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12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 08:354.13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家长手册的特点及启示14冯永刚.托儿所一幼儿园联合体:深受家长欢迎的学前教育机构叫.教育导刊;20077:60-61.15姚艳杰.许明.美国开端计划的发展、问题与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 084:55-59.16柳倩.世界三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运行模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5:1-2.美国幼儿教育概况1早期幼儿教育状况幼儿教育从生命第一天开始..创办"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以1981年密苏里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老师"PAT的项目最为着名;目前该组织已将它们的项目推广至全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导者"..这些工作人员主要是每月对每一个家庭进行一小时的家访..美国的另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称作HIPPY计划: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该计划得到了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支持..HIPPY计划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2美国重视婴幼儿自我服务技能的培养美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等..美国幼教工作者非常强调;任何一个保育都要为婴幼儿提供大量的机会;以锻炼他们自我服务的技能;并要求家长密切配合;使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在家里尽可能得到强化.. 在长期的实践中;美国幼教工作者总结出一些切实有效的经验;例如:要有效地培养婴幼儿自我服务技能;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第一;要训练工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向婴幼儿提出切合其发展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第二;与家长密切配合..哪些任务是不同年龄幼儿分别力所能及的呢美国幼教工作者在长期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18至24月之间的婴儿能够学会自己用杯子喝水;能够拣起玩具;2至3岁的婴儿能够学会控制大小便;会用叉和勺吃饭;能够比较熟练地穿脱衣服、开合拉链;3至4岁的幼儿;共独立性有所增强;上述技能更加熟练;几乎不用成人的帮助;自己会扣纽扣、系鞋带、吃饭、洗脸、刷牙等;5至6岁的幼儿;能学会自己洗碗;能够整齐地保管自己的东西;独立性大大增强..美国幼儿园教师在训练婴幼儿自我服务技能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提出任务;创造成功地完成任务的条件..例如;为了训练4岁幼儿自己穿鞋、脱鞋;他们给幼儿提供的鞋实际穿的稍大一些;使幼儿很容易穿、脱..又如;让幼儿向瓶子里倒牛奶;提供的瓶子是广口瓶而不狭口瓶..总之;在训练中;教师最初提供的条件要保证婴幼儿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任务;以后可逐渐增加难度..这样会增加婴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的兴趣;使他们建立自信心;难度逐渐增加也能使婴幼儿的意志得到锻炼..3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特殊营养--尊重在美国;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而是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quot;低一等"的感觉..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也不吃"、"也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引导..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份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重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4美国的"20分钟听读启蒙教学法"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里斯一生致力于幼儿智力开发;他提倡父母为孩子每天朗读20分钟..他编写的几套"儿童听读手册"非常畅销..特来里斯认为;培养儿童读书兴趣;并不是简单地从指导如何阅读开始;而是先由父母饶有兴趣地诱发孩子想读书刊..而这正是绝大多数父母所忽视的..这种巧妙的阅读诱发力出自父母每天娓娓动听的朗读;20分钟听读时间不长;但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想读的念头就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油然而生..孩子听读越早越好;内容应生动有趣;由浅入深..关键是父母要有拳拳之心;能谆谆善诱.. 他通过实践;证明坚持听读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丰富孩子的词汇;激发想象;拓宽视野;萌发情感..尤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从而为今后广泛阅读打下基础..用特来里斯一句生动的话来说:听读是引诱孩子阅读的"有声广告"..特来里斯的蝗读启蒙教学法;简单易行;很有说服力..近年来;他在美国各地作无偿报告;一年多达40余次;吸引了许多幼教工作者和年轻父母..有一对父母在女儿生日时;收到特来里斯的礼品"儿童听读手册";他们依照这本手册;为女儿作听读启蒙训练;坚持不懈;甚至在女儿患病住院时;也送去他们为女儿朗读的录音磁带;请护士为她放音..小女孩在每天听读的熏陶下;5岁就开始阅读;7岁成为一个词汇极其丰富的书迷;口才和作文能力都很出众..有些父母认为;现在孩子每天花不少时间看电视;难道不相当于听读吗特来里斯认为不然..研究资料表明;当孩子每天看电视3小时左右;读书效率骤减;五彩纷呈的电视图像使孩子读书分心..美国的成年人也是一样;现代美国人大多是从看电视而不是从阅读获取信息..这种不良的社会趋向将会影响下一代的智力开发..特来里斯的倡导;得到了夏威夷州州长夫人的赏识;该州文教社团大力推行;发起"请为孩子朗读"活动:要求更多的父母为孩子每天朗读至少10分钟;并让每一个孩子在出生时警获得一本好书..这项活动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广为宣传..夏威夷州的这一项活动;得到了其他州许多有识之士的响应;更大规模地推行这项活动..不少美国经济贸易集团也参与发起类似的活动;并称之为"您一天中最重要的20分钟"..5美国倡导情感教育全美现已有700多所学校制定了旨在塑造学生心灵和充实学生头脑的"情感教育"计划..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感教育"呢对此;皮埃斯·布鲁斯南曾动情地说:"我要努力将我在生活中学到的那些东西交给我的孩子..那就是学会爱自己;学会为自己和自己所拥有的而骄傲;学会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确实;家长是子女生命中最强大的力量;父母的爱与宽容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和未来生活的动力..美国倡导的情感教育;正是想通过父辈告诉孩子们"人人对别人都的一个基本道理"..而在一个爱与宽容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会更健康乐观地面对未来生活中的一切..美国儿童教育中的“四注重”注重培养平等意识走进美国人家;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各色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墙上和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父母亲很少用某一标准强求孩子的言行;绝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大人也总是蹲下来跟孩子谈话..他们认为同孩子脸对脸看着说话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小孩子在墙壁上乱画;拿剪子乱剪;美国父母看了会笑嘻嘻的──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技巧..到美国的饭店吃饭;孩子坐在一张高高的椅子上;家长把食品夹到椅子前面的方桌板上;由小儿自己动手抓来吃..在家庭中也有这样的椅子..注重培养独立能力在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睡一间..在孩子日常事务的处理上;父母只帮助孩子做一些他们还力所不及的事情;凡是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小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注重培养创造能力美国人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所以;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学习的课堂..他们也总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竭尽全力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英国幼儿教育“确保开端”计划是英国政府自1997年推出的一系列重大的政策和行动之一..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试图通过扩大社区合作、保教一体化、咨询等手段来扩展和提升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和数量..“确保开端”计划是英国实现在20年之内彻底根除儿童贫穷现象承诺的中心环节..“确保开端”与美国60年代发展起来的“头脑启动”项目不同的是;它不是通过托幼机构来对贫困儿童实施补偿和补救性质的教育;而是强调在尊重家庭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帮助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多强调的是贫困家庭的“教育自救”以实现贫穷的自我预防..。

国外学前教育政策研究概述

国外学前教育政策研究概述

国外学前教育政策研究概述外国学前教育政策研究概述——以几个典型国家为例一、日本孟庆艳的硕士论文《少子化社会日本学前教育政策研究》选取日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日本进入少子化社会的学前教育现状为主线,展开的对日本少子化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的系统研究,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我国政府决策与管理学前教育事业提供了借鉴。

本论文首先介绍教育政策的相关概念、日本教育政策的内涵和口本学前教育政策的相关国内外研究。

接着简单介绍了少子化对日本学前教育机构以及育儿环境的影响。

其次,重点阐述了少子化社会日本学前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在家庭方面,积极地制定家庭育子支援计划,不断调整和完善育儿休假制度,多方面努力优化育儿环境,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保育服务,鼓励父亲积极参与育儿活动;在幼儿园方面,开展振兴幼儿教育计划,对所有适龄幼儿提供幼儿教育的机会,充实幼儿教育内容和改善环境,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素质,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的整合性、连续性;在社区方面,以灵活地运用地区的教育资源来谋求日本学前教育现状的改善。

再次,依据文部科学省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概括了教育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

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述了日本学前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政府应重视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以政策与法规来规范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共促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等。

在其另外一篇文章《二战后法规保障下的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启示》当中介绍到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通过不断的出台相关法律使学前教育制度化。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法规保障下的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包括大力发展私立学前教育,规范私立学前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资格并加强待遇等等,对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近年来,“幼保一体化”成为日本学前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

日本“幼保一体化”通过政府主管机构及幼托服务提供者的整合、师资培训及任用的整合、设备标准及设施的整合、教保服务内容的整合,以及相关立法保障和财政经费的支持,试图实现“幼稚教育”与“托育服务”两个制度和两种机构的整合。

学前教育国际比较了解和借鉴其他的教学方式和经验

学前教育国际比较了解和借鉴其他的教学方式和经验

学前教育国际比较了解和借鉴其他的教学方式和经验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系统的教育和教育活动。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学前教育中各国的教学方式和经验。

一、芬兰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芬兰被公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学前教育体系之一。

芬兰的学前教育以游戏和自主学习为基础,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芬兰的学前教育中,幼儿有较长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各种游戏和活动。

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国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中国的学前教育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中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此外,中国还注重与家庭的互动,通过家长学校和家园共育的方式,加强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三、瑞典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瑞典的学前教育强调幼儿的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瑞典,幼儿具有很高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和参与决策。

教师则以导师的身份指导幼儿,并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社交能力。

此外,瑞典的学前教育注重环境的创设,提供刺激和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四、美国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美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社交能力。

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通常会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通过个案研究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和沟通能力。

此外,美国的学前教育也非常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通过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各具特色,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借鉴。

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前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同时,也要注重保留和发扬本土文化,将国际比较中的优秀经验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服务。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

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综述近年来,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全日制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评估、家庭教育和数字化教育四个方面综述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首先,全日制学前教育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全日制学前教育侧重于提供一整天的教育和照顾服务,以满足父母在工作时间内的需求。

在北欧国家,全日制学前教育普及率较高,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近年来,美国也在不断推动全日制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了相关政策,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

其次,学前教育评估成为国外学前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学前教育评估旨在评估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教育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依据。

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学前教育评估已成为政府考核和监管的重要手段。

同时,学前教育评估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起到了指导作用。

家庭教育是另一个国外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儿童教育的起点,也是后续教育成功的基础。

国外许多国家通过家庭访问、亲子活动和家庭教育培训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为孩子的学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数字化教育在国外的学前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式。

许多国家已将数字化教育纳入学前教育的课程中,通过电子书籍、教育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手段,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总结来说,国外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全日制学前教育的普及、学前教育评估的引入、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数字化教育的应用。

这些趋势的推动使得学前教育在国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以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策略概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策略概览作者:黄静潇????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自英国的欧文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以来,社会性的学前教育机构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正规的学前教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启蒙教育,原先具有浓郁的慈善性兼福利性色彩的学前教育机构,正日益转变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

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机构的管理,也从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慈善机构、私人基金会、教会等的分散进行与运行,渐趋转为由国家运用法制进行规范以及政府通过公共政策与权力的使用予以支持、资助。

幼儿教育的这种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采取的积极的发展策略。

因此,国家及政府是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最重要角色,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与策略对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突出表现在立法、经费资助、建立体系及培训师资等方面。

一、通过立法保证学前教育的发展各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并非是一开始就有的,其中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虽然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18世纪,但其地位直到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之后才逐渐被各国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

(一)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的立法策略自艾伦·凯在1899年出版《儿童的世纪》一书,做出“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这一预言之后,各国政府才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注意保护儿童的权利,并在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和法律中有所体现。

这对形成新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英国于1918年颁布了《费舍法案》,国会规定地方教育当局要为2~5岁的儿童设立保育学校,教育内容应以活动和艺术课为主,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法国政府于1881年命令组织“母亲学校”,将学前教育机构转变成了国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

1887年又颁布法令,指出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一部分,并对其招收对象、办学要求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德国在1922年颁布了《儿童福利法》,成立了儿童保护局,指导儿童的福利事业,鼓励举办公立、私立等各种形式的幼教机构。

日本于1900年颁布了《小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幼儿园可附设于小学。

1911年文部省又对这一规则作了修改,指出幼儿园的保育内容虽为游戏、唱歌、谈话和手工技巧,但幼儿园在教育的具体内容、作息时间的安排上,可自由支配。

1926年日本第一个独立的幼教法规《幼稚园令》出台,提出幼稚园是学校体系的第一个环节,并对幼稚园的目标、师资条件、幼儿入园年龄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立法策略二战以后,国际学前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国对学前教育有了更大的重视,不断地推出各种法律法规,以保证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其内容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如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管理、师资、督导及评价等。

英国在1944年颁布了《1944年教育法》,该法案写道:“以教育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目的的初级学校就是保育学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正常儿童,主要是进行教育,其次是进行补偿”。

1972年英国政府又发表白皮书,要求在英国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并提出经过10年的努力,到1982年使50%的 3岁幼儿和90%的 4岁幼儿都能够接受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

美国在二战后,于1956年的《社会安全法案》修正案中,提出了为职业妇女提供托儿服务的方案。

1958年,美国政府又通过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强调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应该重视天才儿童的选拔和教育,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白宫于1970年和1981年两次决定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之一。

1979年美国通过了《儿童保育法》,1990年又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

美国地方政府把普及学前一年的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学前一年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幼儿园多附设在公立学校,许多州还决定扩招部分4岁幼儿以利于学前教育的普及。

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在上台之后于 2001年1月23日公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儿童落伍》的教育蓝图;2002年1月8日,又正式签署了《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法案》,这是美国基础教育中又一部涉及学前儿童的立法。

二、加大财政投入为了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各国都广开门路,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大对学前教育投资的力度。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一策略更加明显。

美国政府于1965年通过了“向贫穷宣战”的《经济机会法案》。

根据《经济机会法案》,联邦教育总署在1966年开展了旨在向贫穷家庭3~5岁儿童与残疾儿童进行免费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的“早期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以期对“处境不利者”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使贫穷家庭的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到1994年又提出《早期开端计划》,将资助对象延至3 岁的孩子。

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到1997年拨款达到亿美元,比1965年增长了40倍,这一年全美有80万幼儿得到了资助。

1989年,白宫与国会还先后通过了日托法案,进一步增加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

在老布什执政期间,联邦政府资助学前教育的费用增加了83%;克林顿总统上任以后,继续扩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

国会还通过决议要增加学前教育经费,在1994年前使所有的 4岁儿童都能享有学前教育的机会。

1998年,克林顿政府又制定了学前教育的五年计划,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设立专项奖学金等。

在美国历届联邦政府不断增加儿童发展事业经费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州政府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增加投资支持公立学前教育,例如在1979年美国只有7个州政府拨资援教,而到了1989年则上升为32个州政府。

英国政府早在1870年就开始实施了儿童5岁入学的义务教育(北爱尔兰是 2 岁),近些年来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筹集教育经费,资助贫困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1995年7月,教育和就业大臣G谢泼德公布了价值亿英镑的“儿童凭证计划”,发给每位4岁儿童家长价值110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孩子的学前教育费用,这一计划使全国每个4岁儿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自1997年以来,英国已对学前教育投入了85亿英镑,并推出一系列举措确保学前教育对每个幼儿的可获得性,以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例如,国家儿童保育战略(The National Child Care Strategy)的目标是:扩大就业,改善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和为家庭提供更广泛的支持,内容包括扩大保育服务、提供基金、改善为从出生到 3岁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的质量,为14岁以下儿童提供校外托管服务及为16岁以下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务。

日本于1961年通过了振兴幼儿园教育的决议,制定并实施了三次幼儿园振兴计划,旨在通过为适龄幼儿提供奖励和补助费、向幼儿园提供园舍设施完善费、园具设施完善费等一系列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幼儿进入幼儿园。

近些年来,日本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1990年比1985年增长了27%,1993年又比1990年增长了8%。

三、推进多样化学前教育机构,倡导合力教育为了推动学前教育的普遍发展,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运用适当的策略,积极创造条件,兴办各种各样的学前教育机构。

在美国,主要有托儿所、儿童保育中心、幼儿园、学前班、蒙台梭利学校、早期补偿教育中心等;在英国,主要有幼儿学校、幼儿班、日托中心、游戏小组、幼儿保育学校等;在瑞典,主要有日托中心、托管中心、学前教育中心、家庭日托、儿童护理中心、公园游戏场所、玩具图书馆等;在澳大利亚,主要有学前教育中心、儿童保育中心、家庭日托、游戏小组等;在南非,主要有保育中心、游戏小组、小学预备学校、母亲日托等。

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也促进了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各国政府还鼓励社区和家庭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来,进行合力教育。

1984年,美国学前教育协会颁布《高质量学前教育机构的评价标准》,对密切家园关系、进行家园合作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

1986年,日本教育审议会指出,幼稚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990年又颁发了《为了家庭的合作》,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幼儿园教育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如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家长教育和咨询指导;改革福利措施,让母亲育儿时间、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更有保障;开放幼儿园资源为家庭、社区共享等等。

德国在1995年推行一项婴儿读书计划,免费向9个月大的婴儿赠送礼包(故事书、童话诗和图书证),鼓励父母到国家婴儿图书馆去借书,培养儿童对图书的喜爱,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和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英国为了支持私立及志愿者团体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承诺1998年至2003年为这些托幼机构投资亿英镑。

以色列的教育部还组织专家编写两年使用的教材,每年9册,每册都设有一些亲子活动方案,并由每个社区的家访员协助家长使用。

四、培养优质学前教育师资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不仅仅是资金和设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儿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师资的工作看作是学前教育发展与提高的基石。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延长职前学习的年限。

土耳其把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的 2年发展为90年代的4年;西班牙、匈牙利、朝鲜、澳大利亚把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时间从2年延长至3年或4年;奥地利把教师培养时间从 4年改为5年。

其次,是优化职前学习课程的结构,既做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相互补充,又注意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

例如西班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第1年要学习西班牙语、外语、社会科学、数学、文学艺术等公共基础课,第2、3年除了学习幼教理论、幼教史、幼教方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以外,还要在幼教机构实习4个月。

再次,是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

一些国家注意通过多种形式来培训学前教师,例如日本教师的在职进修形式有院内培训及公开保育活动、国际间研修交流、幼儿教育研究会举办的短期培训班等。

另外一些国家注意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管理,比如朝鲜学前教师的在职教育是国家和地方共同负责的,各道、市、区都设立了“教师课程讲习所”,教师每3年就有3~6个月脱产轮训的机会,学习国家教育科学院和中央教育所制定的教材和科研成果。

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各国学前教师的合格率有所上升,师资队伍的质量得到提高。

最后,是注意教师的性别构成。

丹麦、瑞典、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男性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支持、鼓励男性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这使男性学前教师能占有一席之地,以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