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朱自清在中国的散文写作中,属于居于象征主义和新派的抒情散文,其特点是强调一种抽象的清新柔美的感受,能够将人们深刻体验到一种淡淡的和谐愉悦之中。
朱自清的散文特点有:
一、意象清新细腻:在朱自清的文字中,意象清新细腻,比喻、拟人、抒情等手法灵活多变,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朱自清的情感。
二、结构精美:朱自清的文字中句式整齐,层次清晰,结构精美,因此形象生动,使人细细品味,令人流连忘返。
三、抒情优美:朱自清的散文特别注重抒情,以及隐含着的淡淡的禅意,抒情优美,充满诗意和淡雅的韵味。
四、细腻淡雅:朱自清的文字细腻淡雅,具有活泼而优美的口吻,充满清新的禅意,能够让人们融入到一种简洁而精致的自然风景之中。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其散文作品风格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散文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文学史、社会生活、自然景观、人物传记等,不但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而且对于人们的思想和品格修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探究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美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为大家深入了解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和立场提供新的视角。
一、小说美学的体现朱自清小说作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强烈的小说美学风格。
朱自清的小说作品以情景描写和人物塑造为主要手法,以真实和幽默的笔调为特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通过细微的描写和人物的交际,朱自清的小说作品呈现了生动丰富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和历史遭遇的关注与思考。
朱自清小说作品中优美的语言、细腻而又细致入微的描写方式、扣人心弦的情节,都展现了小说的独特魅力,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
二、独特的人文情怀朱自清散文作品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深刻的人文情怀。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表达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现代事物的深入思考。
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语言、题材、人物等方面都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背影》就集中地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情追忆。
朱自清散文作品除了对传统文化和人情世故的关注之外,还对自然、历史、现代生活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人文情怀不仅仅体现于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价值观的关注。
三、深刻的思想内涵另一个朱自清散文作品的艺术特点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思辨精神。
朱自清的作品中融合了传统美学、新文化、现代文学等多种思想体系,既有对抗传统封建思想的反思,也有对现代社会现象的思考。
作品中通常有对于人生、人情、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探究和思考,以及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态势的思考和预测。
朱自清的作品表现了他对于世界的独特发现和理解,采用一种深度思考的方法对现实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家和学者,他的散文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朱自清的散文以纯洁的语言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在书写中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一、深刻的思想内涵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不仅在语言和文学表现方面创造了新的高度,也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涵。
他的散文中充满着人文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涵,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与人类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传递了对自然美的热爱,更反映出了对人类本性、人生意义、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创作的思考与认识,这些价值观是贯穿他所有作品的。
二、纯洁的语言风格朱自清的散文以纯洁的语言风格而著称,他通过对词汇的高度敏感和运用进行高效表现。
他的语言朴实无华、纯美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婉转动听的韵味。
散文中充满着意象、比喻和感官的描写,通过这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描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语言情感体验中。
朱自清的语言表达之所以能够触动读者心弦和传递思想内涵,正是因为他的语言艺术被塑造得如此自然、简洁和清新。
三、真实的情感表达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不仅呈现出丰富的人文情感,也蕴含着作者个人深刻真实的情感体验。
从《荷塘月色》到《春》、《背影》等,他总是在文字之中显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这些散文中,作者细腻地描绘了生活的场景、感悟和内心的情感变化,以一种真实感人的方式去表达对生命、爱情、家庭、友谊和中华民族等的感悟和思考,所以朱自清的散文读起来给人一种情感共鸣和感人至深的力量。
四、独特的艺术风格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成为众所周知。
他的散文不仅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创新,而且由于其严密、精细、深刻、富有思想和文化厚重感的精髓,也成为了他的艺术风格的特征。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详实描写和透视,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不同事物的神韵,并在精神上引导人们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
论朱自清的散文之美
论朱自清的散文之美
朱自清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独树一帜,风格独具匠心,措辞精练,富有感
情色彩,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散文之美有三个方面:
第一,思想深邃。
朱自清的散文思想深刻,富有内涵。
他的散文能够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通过父子之间感人的
别离,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通过这段经历,引导人们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
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
第二,语言简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简练、凝练,短小精悍,充满力量。
他运用丰富
的修辞手法,精心构思文章结构,使作品意境深远,艺术效果卓越。
例如,在《春》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启示人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要保持愉悦的心情,享受生
命的美好。
第三,感情真挚。
朱自清的散文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内心最深的情感。
他的作品用
平实的语言展现出平凡人物的真实情感,打动读者的心灵,启迪读者成长。
例如,在《背影》文中,作者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抒写了他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让人感动落泪,也让人体会到人之间情感之美。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美在思想、语言和感情方面有着很高的水准,他的作品对
于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读者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篇【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②、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篇【2】:朱自清散文《春》赏析朱自清散文《春》赏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第一篇: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诸方面,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上都烙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那就是构思的精巧,结构的缜密,情感的真挚,语言的朴素清晰。
一、现实主义创作与真实情感的完美结合。
(1)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的早期散文创作活动,全部是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结合他个人的写作修养,审美观点,联系当时文艺界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同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2)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文学’”。
(3)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他在创作态度上的不自我掩饰,使他的散文作品独具一种艺术真实与风趣相统一的特色。
他在提倡写实,深入观察、革新的同时,又一再强调真挚和亲切:“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个人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在它们里,我见着活活泼泼的真实的人。
”所以在他各篇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1的朱自清”。
(4)在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借写景抒发真实情感的篇章。
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用真挚的情感做骨,以细致准确的观察、精工传神的描写、五彩缤纷的想象为肉,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在写景抒情散文上,朱自清最擅长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水光山色,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
这类散文文笔优美、雍容典雅,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是真实的情感。
论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
论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散文大家,朱自清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散文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对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全面展现朱自清散文的独特之处。
一、情感化的文风朱自清的散文以情感化的文风为主要特征。
他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引导了读者的情感。
例如《背影》一文,让人们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春》一文则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朱自清的情感化文风,源于他在散文写作中始终强调人性、情感与人情的重要性,他试图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他看来,真正的优秀散文必须从感情的深处出发,才能赢得读者的心。
二、自然化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也以自然化的文体为主要特征。
他善于用生动的形象、流畅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与丰富。
例如《钓矶》一文中,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小小的钓矶在河畔的美妙景象,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朱自清的自然化文体,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在他看来,自然是最为真诚的美,是诗意与意境的源泉。
因此,他倡导以自然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愿景,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人的融洽与和谐。
三、抒情化的表达朱自清的散文还以抒情化的表达为主要特征。
他不仅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也强调对感情进行抒发。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通过对荷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
朱自清的抒情化表达,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张扬和表达。
他认为,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抒情工具,散文艺术的价值在于通过语言展现情感、传达思想,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感悟。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独具一格,其情感化的文风、自然化的文体和抒情化的表达都体现了他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与关怀,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文学经验。
在今后的散文创作中,我们应该倡导情感化、自然化和抒情化的写作风格,用真情实感感动人心,用自然化的语言赋予文字新的生命与美感。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真挚朴素、意境优美的风格在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先生的散文善用寓情于景、以物载情的方式通过景物、事物的描写展现出深刻、触动内心的情感。
利用最简单的白描手法透过景物形象与人物形象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感情力量。
散文风格虽朴实无华,但先生的散文常用词缜密,描述景物细致入微、恰到好处,为文如作画,精工细琢、浓墨重彩,让人每每阅读都能穿越字里行间进入当景遇见当人接触当事体会当情。
形象生动而有韵味的创作特点使每个字都赋有力量,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记录了时代的变化、残酷的现实、文化的衰败与进步,让后人能够从他的散文中感受的那一世人的情怀。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写作背景;特点;情怀一、朱自清散文的写作背景对于作家而言,散文作品的思想往往是自身内心的情感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引发的,所以想深刻的体会到文字中蕴含的内容,定要了解贯穿作者当时处在的创作境况。
(一)社会背景世人皆知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的拓荒者之一,大部分的`创作都处于旧中国时期军阀割据,帝国势力日益猖獗的时期,当世祖国在风雨中像一粒渺小的砂砾与帝国主义做斗争,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知识分子朝不保夕。
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因此,在众多先生的散文也都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二)家庭背景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做过一些小官。
官职虽然不大,却对于家中的长子朱自清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
从小接受过极严封建教育的朱自清,在青年时期萌发出了新思想。
有一腔青年报复的他毅然决定离家闯荡,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思想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
目录摘要……………………………………6页关键词……………………………………6页绪言……………………………………7页正文……………………………………7页一、用朴实的手法表现真挚的情感二、用淡雅的笔墨表现清新的诗意三、以精巧的笔触展示独特的构思四、化平实为神奇的绮丽语言结论……………………………………11页参考文献…………………………………11页浅谈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内容提要】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他的散文有情致,重文彩,至情至美,具有真挚质朴,委婉缜密的风格。
他的散文,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散文大师。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情致、诗意、构思、语言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
朱自清散文真挚、自然,深秀,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追求情致美;在诗意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体现出浓浓的诗意美;在构思上,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注重“文眼”的安设;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雅俗共赏的作风。
读朱自清的散文,给人一种美感、一种启迪、一种善意、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它能为读者创造一种极为动人,极为和谐的氛围和情调,使我们深受感染,引发共鸣。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情致诗意构思语言浅谈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绪言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他的散文有情致,重文彩,至情至美,具有真挚质朴,委婉缜密的风格。
他的散文,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情致、诗意、构思、语言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审美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自然流畅、卓有情趣,深受读者的喜爱与赏识。
以下是对朱自清散文特色的分析。
一、语言简练优美
朱自清的散文以简练的语言为特点,他能够运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思想和感情,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轻松愉悦。
他善于用寥寥数语勾勒出形象饱满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他笔下的世界。
二、真实的生活写照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大多围绕生活展开,他善于观察人与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他用朴实的语言写人写事,将生活中的琐碎和平凡展现得极其真实,使读者能够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情感真挚深沉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往往带有浓郁的情感,他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倾诉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感情。
他对于故乡、亲人、友情等情感的描写充满真挚和深沉,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四、寓教于乐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往往融入了一定的教育意义,他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研究,向读者传递了对于人生的一些启示和教训。
他以平实的语言将哲理与生活相结合,使读者在阅读中得以思考和成长。
五、自然与人文融合
朱自清的散文中常常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元素,他通过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和描写,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他对山川、水流、花草等自然景物的描述充满诗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力量。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具有简练美丽的语言、真实感人的写照、情感真挚深沉、寓教于乐以及自然与人文融合等特点。
他的散文作品既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又引发了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本文从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的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主题高,朱自清的许多散文名篇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感情真,扬长避短,从自己事写起,从身边事写起,感情真挚。
三、文章美,善于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构思,结构精巧,“文中有画”。
四、语言精,一方面他运用平凡朴素的口语,另一方面也运用含蓄精练的语言来表现其深厚的感情。
一、主题高(一)拳拳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主主义热情朱自清是诗人,是作家,也是民主战士。
记得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赞扬的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而我们在朱自清的日记也可看到:签名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
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此虽然只为精神上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责任。
可见,朱自清骨子里本来就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和一股强烈的民主主义斗争意识。
文如其人,在他的散文中,我们看到很多作品其主题相当高昂,自然而然的记录着作者的爱和恨。
他的同情和愤怒,他的眼泪和笑容,都能从这些散文中读出一个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作家真“我”的形象。
如《执政府大屠杀记》、《荷塘月色》、《旅行杂记》等等。
这些作品里,作者面对着一幕幕令人痛心疾首的场面,再也不能不仗义执言了,用作品的形式发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呐喊。
(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朱自清不但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看见一些不人道的事时,他发出惊人的怒吼声,强烈地控诉着当时那个吃人的社会。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亲眼看到用七毛钱就可以买到了一个小女孩这样的一件事。
如果在万恶的旧社会发生这事是见惯不怪的,如果换为很多人看到也可能漠然对视,或只停留在唏嘘感叹上。
浅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浅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
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
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
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
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
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
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
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
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
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
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
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
论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
论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散文大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一代人的经典。
在他的散文中,既有对家乡田园生活的怀旧之情,也有对生活、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风格。
首先,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之一在于其优美的文字表达。
在朱自清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巧妙地运用语言,用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出一种细腻、优雅的表达风格。
比如在《绿》一文中,他通过对绿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之中,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田园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其次,朱自清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的生活感悟。
在他的散文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家乡、对人生的深沉情感和独特见解。
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怀念,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领悟,都融入到他的文字之中,使其作品充满了情感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
此外,朱自清的散文还展现出一种优美的叙事风格和深邃的思辨能力。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通过精巧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个具有故事性和思辨性的场景之中。
他用一种平实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出对人生、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展现出了一种深沉、超脱的思辨能力。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朱自清的散文美学风格可以概括为优美的文字表达、深情的生活感悟和深邃的思辨能力。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力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通过对朱自清散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智慧,从而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朱自清的散文之美,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史的光芒中,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楷模与榜样。
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摘要:近代一批散文作家将散文艺术加以发展,形成了散文新的艺术特征,朱自清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散文作品以笔法细腻、情感丰富著称,美学特征明显。
散文,是近代兴起的一种文体自由,适用于表情达意的文学样式。
其实,散文的渊源应该在先秦,到唐、宋有了发展。
近代一批散文作家将散文艺术加以发展,形成了散文新的艺术特征,朱自清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散文作品以笔法细腻、情感丰富著称,美学特征明显。
下面我结合他的具体作品对其散文的美学特征进行剖解:一、《荷塘月色》---唯美的描写作品表现了深邃的意境美、朦胧的情感美以及充满人性的哲思美。
作品突出地表现在善于捕捉人对大自然所引起的感受。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精微的体验,细腻、逼真地描绘了在苍茫的月光这一特定环境下荷塘那有形有神、有光有色、有静有动、绮丽迷人的特有风貌,把大自然的美传导给读者,使读者读过这篇文章后犹如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1、意境美苍茫的月光下,作者一个人逍遥自在、从容不迫地走着、踱着。
荷塘里的荷花也显得迷人了,硕大的叶子,亭亭玉立,体态轻盈柔美;洁白的荷花袅娜摇曳、欲开含羞。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这时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那灌木、那杨柳留下的参差、斑驳的黑影和那稀疏的像画在叶子上的倩影,那隐现在树梢上的远山……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静谧、淡雅、朦胧,任何一个读过这篇作品的人都会被这美好的景色所陶醉。
从这里我们似乎嗅到了淡淡的荷花的清香、薄薄的青雾的气息,感受到了微微晚风的轻抚,溶溶清辉的沐浴。
觉得身心无比舒畅,似乎进入一种无比清新、充满情韵的境界之中,这真是一种不可言传的美的享受。
特别是那流水般的月光,洁净、柔和、清淡、朦胧,让人可视可触,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情感得到满足。
浅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浅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内容摘要】: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
在他的散文中能够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其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当然,这种人生适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散文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
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
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多样,用词灵活;景语为情语;朴素又创新;口语化程度高;深刻的阅历烙印;鲜明的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关键词】:多样朴素口语化个性特征有人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节奏平缓刻板,抒情浅显啰嗦,技巧浅显平易,基调阴柔,缺少丈夫气慨”;有人说,先生的文章“交代过于平白直露,行文平起平落,欠缺吞吐开阔之气”,更有甚者云“(先生)抱其佛脚而大嚼其中三味,秉其衣钵而自以为得其嫡传”。
而本人却认为先生的语言平实自然,清新质朴,富有柔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一)叠字叠句,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
先生是巧用叠词的高手。
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
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那般的光彩夺目,那般的非同凡响,那般的高雅尊贵。
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
“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
“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
论朱自清的散文之美
论朱自清的散文之美
朱自清是一个伟大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朱自清的散文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简洁明了,让人易于理解。
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散文中的景物和情感。
例如,在《春》这篇散文中,他以饱满的笔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让人感到明媚的阳光和温暖的气息。
这样的描写既真实又感人,使人们对春天的美好感到更加深刻。
其次,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通过散文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让人对自己的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匆匆》这篇散文中,他写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样的一句话,让人对生命的短暂和珍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朱自清的散文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深情。
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对故乡、亲人和友情的感慨和祝福。
例如,在《背影》这篇散文中,他用深情的笔调描绘了父子间的温情,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美体现在语言的简洁、思想的深刻和情感的真挚。
他的散文给人以启示和思考,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被推崇和传承。
- 1 -。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引言:朱自清,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深沉的思考、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而著称。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充满了独特的意境美,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的境界。
本文将就朱自清散文中的意境美进行探讨。
一、自然景观的描写朱自清散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描绘。
他笔下的自然景观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例如,在他的《春》中,他描写了春天的各种景象,以及这些景象对人们的影响。
通过对春天的细致描写,他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和恢弘景象,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朱自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生活琐事的抒发朱自清的散文并不仅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他还以细小琐事为题材进行抒发。
在他笔下,一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变得充满了韵味和意境。
他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细节的关注,使读者能够反思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细节之美。
例如,在《草地上》一文中,他通过对一片小小的草地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无私的赋予和人类对于自然的亲近之情。
三、思想和情感的融合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也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他对于人性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并通过散文将这些见解表达出来。
他在作品中常常以自我反思和寓言形式来探讨社会伦理和人性问题,使读者在阅读中得以思考和反思。
他的散文作品既有深度的思考,又能唤起读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共鸣。
结语: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意境美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琐事的描绘,以及对思想和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的境界。
通过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读者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永远都会是人们心灵的一片净土,在漫长岁月中流传下去。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代表作《春》、《背影》等,以其深刻的思想、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风格,为后人所推崇和模仿。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情感真挚,自然流畅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往往以情感为主线,以真挚、细腻的感情展现人物和事物的形象。
他的语言自然流畅,不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却能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发现人性的本质,使人感受到真挚、深刻的情感。
例如,他的《背影》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对父子之间的亲情描写,展现了人性的高尚和温暖,令人动容。
在文中,他用简单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父亲送儿子上学的细节,让人感受到父爱的深沉,也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父亲。
二、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往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他的描写方式,常常将事物的形象和情感融为一体,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真实。
例如,他的《春》就是一篇以春天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春天的细致描写,抒发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他还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三、言简意赅,语言优美朱自清的散文作品,语言简洁而优美,不追求华丽的修辞,而是力求言简意赅,将复杂的思想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他的语言通俗易懂,却能把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荷塘月色》是一篇以荷花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爱之情。
在文中,他用简单的语言,却能将荷花的美妙形象和深刻的思想融为一体,令人感受到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情感真挚、描写细腻、言简意赅、语言优美为特点,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是一种思想的启示和文化的传承。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洞察生活、抒发情怀,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要特色。
那么,我们来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首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情感真挚。
朱自清笔下的文字流淌着真挚的情感,他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人情的真切感受。
例如《背影》一文中,朱自清用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敬爱之情,读来让人动容。
其次,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细腻感人。
朱自清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来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
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使人们从一个点发散出感动整个内心的力量。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描绘了一个荷塘夜景,通过对荷叶、荷花的描写,以及其与人物的交流,展现了内心的细腻与感动,读来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言简意赅上。
朱自清的作品言语简洁朴实,却能表达深远的意蕴。
他善于用简短的语言点出问题的本质,发人深省。
例如《春》一文中,朱自清以简短的句子展示了春天的魅力,点出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朱自清善于结合具体的情景,以及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使作品具备了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切感。
例如《午后》一文中,朱自清通过对村庄午后时光的描绘,以及自己和村民的交流,展现了温馨、宁静、祥和的氛围,读来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以情感真挚、细腻感人、言简意赅以及情景交融为主要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
这些艺术特色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享受,也对写作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以自由清新、感性纯粹、自然素雅、优美婉丽而著称。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文学性还是美学性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其中,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也是其独具特色的方面,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基本特征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勾勒具体画面朱自清的散文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抽象出一个形象的画面,并通过准确、生动、精细的描绘和流畅自然的叙述方式,将其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背影》中,他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温暖感人的亲子场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他把夜晚的秦淮河嵌入到一幅幅灯影、桨声的图景之中,形成一幅幅晚唐盛景的美丽画卷。
追寻万物本质朱自清的散文强调对万物深入的观察和认识。
他不满足于表面的描绘,而是力求挖掘出万物本质的特点和内涵,揭示出其真实的面貌。
例如,《荷塘月色》中,他从托物起义的角度出发,将孤高挺拔的荷花与微弱的月光相提并论,表现出荷花的内在美和强烈的生命力。
运用诗意化的表现手法朱自清的散文运用了大量的诗意化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使文章具有艺术性和韵律感。
例如,《春》中,他采用了拟人手法,将乍暖还寒的春天比喻成美丽的姑娘,描绘出春天的娇媚和多变。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启示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注重细节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注重细节,在描写时追求精益求精。
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注重细节的基础上,才能对事物进行准确的认识和描述。
追求真实与美感的完美结合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体现了真实和美感的完美结合,他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将日常生活所蕴含的真实美呈现出来。
这也告诉我们,美不是一种浮夸的表现,而是真实与美感的完美结合。
用心体味,用心阅读阅读朱自清散文,需要用心体味,用心阅读。
他的散文是一种境界和体验,需要我们投入感性,去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和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6页关键词……………………………………6页绪言……………………………………7页正文……………………………………7页一、用朴实的手法表现真挚的情感二、用淡雅的笔墨表现清新的诗意三、以精巧的笔触展示独特的构思四、化平实为神奇的绮丽语言结论……………………………………11页参考文献…………………………………11页浅谈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内容提要】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他的散文有情致,重文彩,至情至美,具有真挚质朴,委婉缜密的风格。
他的散文,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散文大师。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情致、诗意、构思、语言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
朱自清散文真挚、自然,深秀,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追求情致美;在诗意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体现出浓浓的诗意美;在构思上,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注重“文眼”的安设;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雅俗共赏的作风。
读朱自清的散文,给人一种美感、一种启迪、一种善意、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它能为读者创造一种极为动人,极为和谐的氛围和情调,使我们深受感染,引发共鸣。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情致诗意构思语言浅谈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绪言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他的散文有情致,重文彩,至情至美,具有真挚质朴,委婉缜密的风格。
他的散文,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情致、诗意、构思、语言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审美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美学特色。
读朱自清的散文,给人一种美感、一种启迪、一种善意、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它能为读者创造一种极为动人,极为和谐的氛围和情调,使我们深受感染,引发共鸣。
一、用朴实的手法表现真挚的情感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
他的攻文在体现出巨大艺术魅力的同时,以蕴涵醇正、浓郁的感情而闪耀着不朽的艺术光辉。
特别是他前期的散文,更以那叙事的真切,感情的真挚打动读者心扉,产生共鸣,体现出浓郁的情致。
(一)在叙事中抒发真挚情感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抒情散文,用清淡的语言、平易的叙述,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
例如朱自清早期的散文《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
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二)在抒情和描写中抒发真挚情感朱自清善于把写景与抒情融会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
《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 置于描叙之中,毫无斧凿之痕。
《荷塘月色》是突出的一篇,其中写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花叶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写树色“像一团烟雾”,“树缝里漏出一两点灯光”,是“瞌睡人的眼”,各种景色活化出一幅清幽静谧的荷塘夜景,与开篇的“颇不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白色恐怖下,祖国上下的恐慌局面。
作者渴望求得“独处的妙处”,以摆脱现实的烦扰,追求刹那的宁静以求超脱。
如此呼之欲出的描写,在朱自清散文中比比皆是,明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素淡的情致,融会贯通,可谓美不胜收。
(三)在抒情与议论中表达民族气节朱自清在偏重于“融理入情”的杂感里,继承了韩柳杂说中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
早期散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旅行杂记》、《海行杂记》中都有体现,但突出体现却在其后期散文中在国统区反压迫、争民主的革命运动中,朱自清的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克服了超阶级的观点,获得了群众意识,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创作基调明显变亮。
这时期朱自清的散文已由抒情转向说理。
比如《论诚意》、《论青年》、《论气节》、《论吃饭》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彩烨烨。
其思想特点是积极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
《论吃饭》充分肯定农民“吃大户”的正义举动,赞扬他们反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敢于反抗的集体意识。
文章说古而论今,字里行间充满了鲜明的政治色彩。
《论气节》一文更是作者的坦诚自白,晚年在对待“美援和美国面粉”上,在拒绝宣言上签名,表现了民族的气节。
二、用淡雅的笔墨表现清新的诗意朱自清的散文不但文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
郁达夫称赞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确实如此,朱自清散文的美,不仅在于形象地描绘出风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诗味。
(一)朱自清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富有诗意美《荷塘月色》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之所以使人百读不厌,就在于作者以饱蘸着感情浆液的彩笔去描画荷塘和月色。
他不是如常人一般把月下荷塘笼而统之地去看,而是把一个对象拆成两个组成部分去看,作者先观察和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在这幅画里,月色是背景,荷塘是主景。
他写了荷塘的种种芳姿,风送荷香的醉人,以及风戏荷叶的标致。
然后作家又观察和描写了荷塘的月色。
在这幅画里,荷塘转化为背景,月色转化为主景了。
他写了如轻纱一般的月色,写了月光中投射在荷塘上的树影。
荷塘是月色映照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衬托下的月色,二者交相辉映,组成了和谐的画面。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浮起的雾,不同于一般白色的雾,因它是在绿叶衬托和淡月映照下显现的,所以是“青雾”。
雾中月下观看荷叶荷花,既洁白柔和,又迷离朦胧,用“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就恰如其分地渲染了这种氛围。
先生笔下的荷塘幽美恬静,塘上的月色素淡朦胧,他正是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受寄托于荷塘月色之中,创造出一种宁静、清幽而又诗情荡漾的意境,达到了物我和谐的统一。
(二)朱自清的散文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美《春》中,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的“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
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真是“一切景物皆情语”。
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
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在朱自清散文里,这种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比比皆是,明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素淡的情致,融成一体,真可谓妙手丹青。
三、以精巧的笔触展示独特的构思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
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
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
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
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
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
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
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
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
朱自清的散文“形散神聚”,严谨缜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和缜密的结构上。
(一)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脉络分明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高尔基曾经指出:“除了观察,研究、了解,还必须构思,创造。
创作—这是把许多细节联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体……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存在。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集中地体现在“文眼”的安设,线索的贯穿上。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优美的散文讲究构思,而优秀的艺术构思,贵在“文眼”。
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都不长,但是其构思却颇具匠心,最突出的就是表现在“文眼”的安设上。
朱自清安设作品的“眼”,能够与抒情基调揉合统一起来,因而更具感染力。
《绿》的眼“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开头点题: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便按游踪之先后,远写飞瀑及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实际上仍抓住“惊诧”来写:“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暗示出梅雨潭并非死水之潭,则是有不尽的活水深潭,是充满生机之绿,这也是梅雨潭可爱之由。
其瀑流飞泻而下的气势、威力令人“惊诧”,水花飞泻情景更可“惊诧”。
然而写到梅雨潭的绿招引我们去“追捉”时,“我心中已没有瀑布了”,这显示作者先写瀑布,不过是用作陪衬,强调了“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惊诧于她的潭面、水波、水光、水色,最后,文章结尾照应开头“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显示“惊诧”这“文眼”贯穿始终,而在“惊诧”之前加上“不禁”,更突出了“绿”的强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