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县域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改样本
省人民政府关于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

年
) 〉
的请 示》
(
黔南 府 呈
〔
20 1 6 〕
1
47
收悉
一
。
现批 复 如 下
《
、
原则 同 意
惠 水 县县 城 总 体 规 划
、
(
20 1 6
、
-
2 0 30
年
)
》
(
以 下简 称
《
总体 规划》
)
。
< 〈
^ 体 规划
、
> 〉
的实施
,
要 深 入贯 彻党 的 十 八届 三 中
、
四中
五中
、
六 中 全会
、
中 央 城 市 工作 会 议 和省 委 十
、
一
届 七次
、
、
八次 全 会
全省 城 市 工 作 大会精 神
,
,
认 真 落实 创 新
社会
、 、
、
协调
、
绿色
开放
、
共 享 的 发 展理 念
,
,
认识
尊
重 和 顺应 城 市发 展 规 律 色 新 型 城镇 化质 量
二
、
,
坚 持经 济
、
好 花 红村
、
、
新门 村
、
、
崇学村
、
、
兴涟 村
)
,
三 联村
六马 村
5 72
石 头 关村
。
么
关村
弄 苑村
清水 村
满玉村
水 源村
翁金村
龙上
规划 区 总 面积为
(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惠水涟江—燕子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的批复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惠水涟江—燕子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7.19•【字号】黔府函〔2022〕103号•【施行日期】2022.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惠水涟江—燕子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的批复黔府函〔2022〕103号黔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你州《关于审批〈惠水涟江—燕子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请示》(黔南府呈〔2022〕37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惠水涟江—燕子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由你州认真组织实施。
二、惠水涟江—燕子洞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115.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为16.75平方公里,界限北起上毅锺,南至打场,西起克扬,东至白坡。
要按《规划》确定的风景名胜区及其核心景区范围标桩定界,建立档案,加强管理。
三、要根据《规划》确定的原则和规划结构、规划布局及专项规划,抓紧编制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
同时,做好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逐步完善风景名胜区的交通、供水、供电、电信、环卫等基础设施,并加强各景点的环境整治。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符合规划要求。
风景名胜区内各项设施的体量、风格、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建设破坏景观的项目。
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景区土地使用权。
四、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落实保护责任,切实加强对风景名胜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按照《规划》确定的分级保护要求,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田园耕地、河流水体等资源。
积极开展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恢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建设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工程项目,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乱砍滥伐、开山取石、毁林开荒,严禁超容量接纳游客。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惠水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惠水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24•【字号】•【施行日期】2014.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惠水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惠水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调整惠水县行政区划的请示》(惠府呈〔2013〕109号)收悉。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惠水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4〕30号),现就惠水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惠水县和平镇、高镇镇、三都镇、断杉镇、王佑镇、雅水镇、摆金镇、大龙乡、长田乡、大坝乡、甲烈乡、好花红乡、甲戎乡、抵季乡、羡塘乡、太阳乡、长安乡、打引乡、抵麻乡、鸭绒乡、斗底乡、摆榜乡、岗度乡、宁旺乡等24个乡(镇)建制,设置新的好花红镇、断杉镇、羡塘镇、摆金镇、雅水镇、王佑镇、岗度镇、涟江街道、濛江街道。
新设置的好花红镇、断杉镇、羡塘镇、摆金镇、雅水镇、王佑镇、岗度镇、涟江街道、濛江街道所辖地域分别如下:(一)新设置的好花红镇辖原三都镇、好花红乡、甲戎乡,镇人民政府驻三都村。
(二)新设置的断杉镇辖原断杉镇、抵季乡,镇人民政府驻八大村。
(三)新设置的羡塘镇辖原羡塘乡及原太阳乡的五星村、和平村、阴桥村、岗金村,镇人民政府驻红旗村。
(四)新设置的摆金镇辖原摆金镇、鸭绒乡、斗底乡、摆榜乡,镇人民政府驻摆金村。
(五)新设置的雅水镇辖原雅水镇、抵麻乡及原太阳乡的摆王村、摆俄村、播哨村、西牛村、蓬路村、洛平村,镇人民政府驻雅水村。
(六)新设置的王佑镇辖原王佑镇、长安乡、打引乡,镇人民政府驻王佑村。
(七)新设置的岗度镇辖原岗度乡、宁旺乡,镇人民政府驻岗度村。
(八)新设置的涟江街道辖原和平镇、大龙乡,街道办事处驻西山社区。
(九)新设置的濛江街道辖原高镇镇、长田乡、大坝乡、甲烈乡,街道办事处驻高镇村。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州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州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4.08•【字号】•【施行日期】2014.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州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都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有关部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州水资源供求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解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治理等重大问题,加强水资源科学调配和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水源工程及其输配水工程建设,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编制全州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当前我州着力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水利规划工作的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该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模清我州水资源的现状,合理预测用水需求,科学确定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水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统筹安排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的布局和方案,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基本依据,以缓解我州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和保障我州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工作要求全州水资源综合规划是一项综合性水利规划,涉及范围广、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各县(市、区)、州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黔南州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详见附件1)的要求,统一布置,统一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同步推进。
(一)各县(市、区)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并根据全州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要求按时提交所需资料;州级负责适时协调各县(市、区)规划的阶段成果,统筹跨县流域和重点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编制全州水资源综合规划。
(建筑给排水工程)遵义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

(建筑给排水工程)遵义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惠水县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抢抓中国加入WTO和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毗邻省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以贵阳为龙关的城市经济圈,合理布局生产力;突出规划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惠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第三条规划原则1、坚持“五个统筹”的原则;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3、集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原则;4、加强空间管制,有效保护各类资源的原则;5、与相关规划衔接和协调的原则;6、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协调的原则。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贵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5、《城镇体系编制审批办法》;6、《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7、《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1997-2010年);8、《惠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9、《黔南州城镇体系规划》;10、地方意见建议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五条规划期限1、规划期:2005-2020年,16年;2、近期:2005-2010年,6年;3、远期:2011-2020年,10年。
第六条规划层次及范围1、本次规划范围按两个层次,一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二是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惠水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
3、城区范围东抵平寨,西至吴家寨大坡脚,南至猪场,北起赤土,南北长12.8公里,东西宽3.3公里,总面积40.3平方公里。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黔府函〔2017〕15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黔府函〔2017〕15号黔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你州《关于审批〈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年)〉的请示》(黔南府呈〔2016〕147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全省城市工作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质量,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关于惠水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原则同意惠水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分工、城镇空间结构布局、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综合防灾规划和空间管制规划。
(一)实施规划时,要进一步强化惠水县中心城区作为县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发展好花红、断杉和岗度等3个重点镇,形成“一主一副三轴”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增强中心城区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着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小城镇综合功能。
(二)要按照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县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供水、供电、通讯、防灾等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的县域城镇体系。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黄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部分××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说明书黄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况一、区域位置××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
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凯里市,西连瓮安县、福泉市,北邻余庆县。
地跨东经107°37′46″-108°11′04″,北纬26°43′39″-27°14′29″之间。
全县东西长约57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国土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
县城驻地距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有55公里,距省会贵阳市196公里。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形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北东东走向。
中部、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武陵山脉延伸。
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余系,属黔东南凹陷。
境内最高峰为西北角纸房轿顶山,海拔1367米;最低点东南角清水江河谷,海拔519米,高差848米。
县城新州镇海拔800米。
2、河流水系××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有大小河流100多条,主要河流有重安江、氵舞阳河、平溪河、西堰河和苗里河。
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8.89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径流量2.57亿立方米。
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7.52万KW。
全县建有众多的沟塘和引水工程,是全县工农业生产的有力保障。
3、气候××县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平均气温14.7℃,其中年最高气温达到35.9℃,年最低气温为-5.8℃。
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元月份最低。
无霜期天数为267-288天。
年降雨量1233.2mm。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东东向,风向频率36%。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伏旱、凝冻、冰雹等,出现频率较高。
4、土壤与植被××县的河谷冲积坝子较多,300亩以上的坝子有旧州、红梅、石牛、浪洞、平溪、重安等25处。
惠水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配套实施方案范文

惠水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配套实施方案范文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配套实施方案目录一、总方案贵州省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工作试点推进实施方案(3)二、子方案“三地”(20—35)(1)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21)(2)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承包地生产经营工作方案(24)(3)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林地经营工作方案(27)(4)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宅基地复垦工作方案(30)“三保”(36—41)(5)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兜底保障工作方案(36)(6)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续衔接和保障工作方案(37)(7)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养老保险服务工作方案(39)“三就”(42—51)(8)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学保障工作方案(42)(9)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工作方案(46)(10)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便捷就医工作方案(50)-1-“三所”(52—60)(11)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经营性场所建设方案(52)(12)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农耕场所(微田园)建设工作方案(55)(13)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工作方案(57)三、其他(61—88)(14)惠水县激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光荣脱贫内生动力工作方案(61)(15)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64)(16)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建设工作方案(67)(17)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籍管理工作方案(71)(18)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幸福卡”制作发放方案(73)(19)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1+N”脱贫模式(76)(20)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工作方案(78)(21)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择工作方案(83)-2-贵州省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工作试点推进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会议精神和省委陈敏尔书记、省政府孙志刚省长到惠水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讲话精神,根据《贵州省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工作试点方案》(黔府办发〔2022〕29号)要求,经研究,特制定此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现状概况综述
第一节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环境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 黔南州西部, 东经106°23′~107°06′, 北纬25°14′~26°18′之间。
东邻平塘县, 南接罗甸县, 西邻长顺县, 东北部分别与贵阳市、龙里县和贵定县毗连, 县城南北长68公里, 东西宽72公里, 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 县城北距省城贵阳市48公里, 东距州府都匀市157公里。
惠水县地质构造以褶曲构造为主, 向斜背斜相间, 呈北东至南西走向, 隔档式平行排列。
具有背斜成山, 向斜为谷地的规律, 地貌发育除受上述构造的控制外, 还受着岩性差异和岩石产状不同的影响。
在风化剥蚀流水侵蚀、搬运和堆积以及地下水的溶蚀作用等外力营力影响下, 发育形成峰丛石山为主的岩溶地貌, 受剥蚀、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常态中, 低山和丘陵地貌以及松散沉积物发育形成的堆积地貌。
全县地势特点为东北高、西南低, 一般海拔1000-1040米之间, 最高海拔1690.7米, 最低666米。
惠水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以县城为代表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15.8℃, 最热7月, 平均温度23.9℃, 最冷元月平均
温度5.8℃, 年无霜期280天, 年降雨量1194.1毫米, 雨热同季(起于四月, 终于十月), 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6%, 年日照时数1318.3小时, 日照率为30%, 大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
惠水县位于苗岭南侧, 所有河流均属珠江水系。
全县地表水径流资源比较丰富, 河流众多, 共有河流259条, 总长968公里, 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22条, 天然落差4870米, 主要河流有涟江河、霸王河及槽渡河支流, 县境内有大小地下河32条, 分别流入涟江河和霸王河。
惠水县水资源较丰富, 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6.119亿立方米, 地下水3.65亿立方米, 容水7.986立方米, 共27.755亿立方米。
二、历史沿革
惠水县在唐朝贞观四年(630年)为清兰县辖地, 五代时设南宁州, 宋时为”西南夷五姓番, 七姓番”地, 元时设八个安抚司, 称”八番”, 明时实行土流并治, 建程番府, 定番州以统十六个长官司, 民国三年(19 )称定番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称惠水县至今。
一九五二年十月, 成立惠水彝族苗族自治区, 成为省内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县。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三年九月, 曾隶属贵阳市九月改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县人民政府驻和平镇。
三、社会经济环境
(一)人口
惠水县辖8镇, 17乡, 共12个居委会, 201个行政村, 总人口421904人, 由布依、苗、侗、水、回、壮、瑶、汉等16个少数民族组成, 少数民族人口240179人, 占总人口的56.9%, 少数民族主要是布依族和苗族。
(二)社会经济状况
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9.66%,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4.6亿元, 第二产业产值10.8亿元, 第三产业产值2.7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90元, 财政总收入达100358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5165.6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317亿元。
四、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 惠水县位于黔中腹地, 东北与省城贵阳毗连, 县城距贵阳48公里。
优越区位, 促进惠水县与贵阳和各邻县的密切关系。
2、资源优势: 惠水县自然条件好, 土地资源丰富, 大米产量居黔南州各县市的首位, 黑糯米、金钱桔、大头菜、柿子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
矿产资源丰富, 石英沙、煤储量大, 质量好。
硅石、石灰石、水晶石、白云石等建筑材料分布全县, 为全县工业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3、产业优势: 惠水近几年来, 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项目,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形成了以机械、化工, 食品、冶金为主工业企业, , 险峰厂产值9000万元, 永安厂产值22180万元, 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的支柱产业。
以商品流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也有很大发展, 其产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4、交通优势: 便捷的交通条件,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09、101省道贯穿全县, 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为今后全县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5、旅游优势: 惠水县是典型的岩溶地区, 境内自然风当秀丽优美, 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 发育良好的溶洞, 碧澈见底的河潭, 古朴醇厚的民族风俗, 构成丰富多彩的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之胜地。
涟江河冲积平原宽阔舒展, 沿河两岸竹树葱郁, 村落间杂; 距县城14公里的皇上漂流全程7公里, 漂流其间, 野趣无穷; 从县城三岔河顺江而下荡舟60里, 两岸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羡塘燕子洞洞高百米, 宽40米, 伏流从洞深4000米处奔涌而出, 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 每年春暖花开时节, 数以千万计的燕子栖息于洞壁石缝间, 清晨和傍晚飞燕成群在洞外翱翔, 燕群遮天蔽日, 鸣声应谷, 蔚为奇观。
水头水库波光潋滟, 水天一色。
九龙山九岚拥寺, 深含佛门禅理。
苑口优流出水蜿蜒流长, 河岸波边洞、仙人洞、凉风洞洞洞有景。
涟江上流翁吟河峡谷生长着面
积数百亩, 全省罕见, 花开时节, 十里香飘, 朵朵野梅绽放在万顷林海之间, 如雪映碧涛, 分外娇娆, 游览其间, 使人有回归大自然之感。
惠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总人口的55.68%, 每逢传统民族节日, 热情好客, 能歌善舞的各族同胞身着民族励装, 欢聚在青山绿野, 跳起粗犷优美的铜鼓舞、粑棒舞、花棍舞和芦笙舞, 唱起婉转动听的山歌民谣, 举办摔跤、斗牛、斗鸟等丰富有趣的娱乐活动, 令人目不暇接, 尽享古朴醇厚的民族风情。
惠水涟江——燕子洞风景名胜区以其品位较高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在黔中特别是贵阳市享有一定声誉, 有贵阳市后花园之称, 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贵阳市民节假日到此旅游、观光、休闲和渡假, 它以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条件为依托, 正逐渐成为贵州中部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景区的开发建设, 旅游业将在下世纪成为惠水县的支柱产业, 将为惠水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特别是为风景名胜区内的少数民族增加就业机会, 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 对挖掘、宣传和弘扬黔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 将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惠水县城前两次总体规划评述
一、两次城市规划概况
(一)1980年代的规划
1985年编制《惠水县和平镇总体规划》经审批付诸实施。
(二)1997年代的规划
1997年惠水县人民政府委托黔南州规划设计室承担《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
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二、1997年版县城总体规划要点
(一)规划期限
1997- , .
(二)总体规划范围
北起长岭、南抵满坝、西到马蹄坡、东至白果苑, 总面积
8.32km2, 1997年城区( 和平镇区) 人口28280人。
(三)县城性质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周边县公路交通的交汇点, 是以发展机械工业、农业产品加工, 商贸及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
(四)县城规模
1、人口规模
近期( )4.3万人, 远期( )7.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