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静态基线解算投影面与投影带选择
静态数据后处理基线解算步骤

静态数据后处理基线解算及坐标投影1.运行“南方GPS数据处理”程序,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名称”并选定投影坐标系(一般情况为北京54坐标3度带坐标系统);2.点击“数据输入”菜单下的“增加观测数据文件”菜单,找到存放观测数据的文件夹,点击右上方的“全选”按钮然后单击确定导入观测数据;3.点击“数据输入”菜单下的“坐标数据录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已知点点号后输入相应的已知点坐标数据(至少两个已知点数据);4.点击“基线解算”菜单下的“全部解算”菜单,等待程序对基线进行自动进行解算;5.点击左屏幕中的“基线简表”子项,查看基线解算是否全部通过(方差小于3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解算不通过),如果有未解算通过的基线边可在相应的基线解算数据行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增加或者减少“高度截止角”和“历元间隔”反复解算直到基线的方差比大于3为止,特殊情况下可选择参考卫星。
6.点击左屏幕中的“闭合环”子项查看同步环和异步环的闭合精度是否合格(如果精度太低系统将会提示);7.点击左屏幕中的“重复基线”子项查看重复基线的精度情况,如果精度太低系统将会自动删除不合格的重复基线;8.以上工作确保无误的情况下,点击“平差处理”菜单下的网平差,系统将自动对GPS网进行平差计算和坐标成果解算。
如果系统提示已知点坐标与坐标系统设置差异太大:首先请检查已知点的坐标数据是否正确;其次如果确认已知点坐标数据无误后还会出现该提示,说明所提供的已知点坐标数据不是北京54坐标系,点击“平差处理”菜单下的“平差参数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进行已知点与坐标系匹配检查”一项变为不选中再进行网平差即可。
9.自定义坐标系时先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参数再点新建,并注意坐标投影高(如果有两个以上已知点,可不考虑投高度)。
10.点击“成果”菜单下的“成果报告打印”,设置纸张为A4然后系统将自动打印出成果报告。
工程测量中投影面和投影带选择的概念详解

平面坐标平差计算 各点平面坐标x、y
一般可采用三种方案:
抵偿投影面的高斯正形投影:
改变 来选择合适的高程参考面,来抵偿分带投影变形。
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改变 ,即对中央子午线作适当移动,来抵偿由高程面上的长度归 算至参考椭球面上的投影变形。
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既改变 (选择高程参考面),又改变 共同抵偿两项改正的变形。
1.边长投影变形 边长的投影变形分由两部门组成:
➢ 实测边长(加倾斜改正后)归算到椭球面变形影响 ➢ 椭球面边长归算到高斯平面的变形影响
s1
sHm R
• (2)椭球面归算到高斯平面的变形影响
y2
2R D (1
m 2
)S
m
式中:S即 为投影归算边长, 为归算边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 为
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
S
=
2
1
(
ym
2
)
S
2 Rm
0.123m
S
+
1
S
=-0.19m
2
Q&A 如何选择该测区合适的投影高程面 ?
3.任意带的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y H S ( R 2
2
m 2
m
m) 0 R
y 2RmH m
y 2 6370 0.5 =80km
S
=-
1
Hm Rm
S
0.0781m
S
=
2
1 2
工程测量中投影面和投影带选择的概念
一、问题的产生
国家分带,一般是6°带或3°带 但在工程测量中,包括城市测量、既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任务, 又有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市政建设的施工放样要求。 高斯投影存在变形,会使实测边长和高斯投影的平面边长产生差 异,相差大了则使用不便。
静态GPS解算步骤

GPS静态测量,是利用测量型GPS接收机进行定位测量的一种。
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级别的控制网。
进行GPS静态测量时,认为GPS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静止,在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量,通过接收到的卫星数据的变化来求得待定点的坐标。
在测量中,GPS静态测量的具体观测模式是多台(3台以上)接收机在不同的测站上进行静止同步观测,时间由40分钟到十几小时不等。
使用GPS进行静态测量前,先要进行点位的选择,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市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度;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米;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大面积水域等);4、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5、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
GPS点位选好后,就可以架站进行静态数据采集了。
在采集静态数据时,一定要对中整平,在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记录,包括每台GPS各自所对应的点位、不同时间段的静态数据对应的点位、采集静态数据时GPS的天线高(S86量测高片高,S82量斜高)。
用GPS采集完静态数据后,就要对所采集的静态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个点的坐标。
下面以为临城建设局做的GPS静态测量为例,介绍静态数据处理的过程。
打开GPS数据处理软件,在文件里面要先新建一个项目,需要填写项目名称、施工单位、负责人,并设置坐标系统和控制网等级,基线的剔除方式。
在这里由于利用的旧有控制点所属的坐标系统是1954北京坐标系3度带,因此坐标系统设置成1954北京坐标系3度带。
控制网等级设置为E级,基线剔除方式选着自动。
在数据录入里面增加观测数据文件,若有已解算好的基线文件,则可以选择导入基线解算数据。
增加观测数据文件后,会在网图显示窗口中显示网图,还需要在观测数据文件中修改量取的天线高和量取方式(S86选择测高片,S82选择天线斜高)。
探析GPS定位技术在高程测算中的应用

探析GPS定位技术在高程测算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对gps定位技术在高程测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控制网;坐标系;精度分析gps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点,使其在各类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加强改造和建立以及在工程测量和大型构造物的变形测量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近几年已被许多测绘生产部门用来新建、改建等级控制网测量,在平面控制方面,采用静态定位技术可获得相当高的精度已被大家有目共睹;在高程控制方面,在平坦地区,一般来说可达到较为满意的精度,我们在这里作一点探讨。
1 测区概况1、测区中心地理位置该区位于a市城区北部,测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属丘陵及山地,相对高差大都达到100多米,测区内交通较为便利。
2、起算点及原控制网情况据资料查测区内有1996年建立的四等gps控制点8个,分别是gq、htx、lhd、lxj、lww、nxs、ww、hsbg。
经过实地踏勘,发现lxj已经被破坏,另一个nxs也已被搬松移动过,不可利用。
因为在四等gps网的成果表上只有坐标及高程,无精度评定指标,所以只供本次gps控制成果比较参考之用。
3、新建gps控制网坐标系、投影带及投影面的选择新建gps控制网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及相应的椭球参数。
根据测量实际情况,选择3º带高斯正形投影中央子午线117º为投影带的轴子午线。
投影面选择1956年黄海高程面。
2gps 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与施测方案1、布网方案以1996年四等gps点为基础,在该区布设gps一级网,按照先期要求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按平均边长约700米的密度布测共45个点,利用三台ngs-200型单频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以边连、点连混合方式连续构成整体网,这样构网便于组成较多的同步环、异步环及复测基线,具有较强的几何强度和多余观测。
2、选点埋石开始作业前,依据测区现有控制点资料,我们进行了实地踏勘,确认已知点位完好。
【专业】静态数据解算:基线处理网平差

【专业】静态数据解算:基线处理网平差HGO数据处理软件包是中海达GPS解算软件必备的软件包,用于GPS解算软解可直接安装,适用于对静态采集的GPS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得到较好的基线解算结果。
文件名:HGO数据处理软件包V2.0.4软件大小:73.6 MB (77,271,283 字节)1、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选择保存路径项目属性:输入项目基本信息,限差项选择相应测量规范及控制等级提示:仪器精度:表示仪器硬件自身的误差精度比例误差(ppm):表示仪器硬件与距离之间的一个误差比例精度坐标系统椭球:选择源椭球与目标椭球投影:选择投影方法、设置中央子午线2、导入数据:可以多选导入、导入目录、导入手簿项目(做PPK 解算时候用),导入数据时,软件信息状态栏会进行相应提示及观测位置单点定位自动纠正。
通过软件查看静态观测值好坏3、①单点定位与质检:可以查看质量检查栏是否提示指标超限或通过,以及其他指标初步判断数据好坏②观测序列图:可以查看卫星的观测序列图完整情况判断数据的好坏;③卫星图:可以通过卫星查看观测位置卫星被遮挡情况、及信噪比图判断静态数据的好坏;4、软件自动处理基线有时会出现基线、重复基线、同步环、闭合环不合格的情况,对于不合格的基线、重复基线、同步环、闭合环,单独处理对应的基线,直到全部符合项目属性设置的规范要求为止。
基线处理详细步骤:① '基线处理'设置'解算设置'参数,保存至全部a. 可点击菜单栏的“基线处理”选择“处理全部基线”,软件自动解算全部基线;b. 也可点击导航栏的“处理基线”选择“处理全部”,软件自动解算全部基线;处理基线时,主要看两个指标:ratio值、rms值Ratio值>2,越大越好,最大99Rms值基线中误差,越小越好,一般调整<8mm考核基线质量的附加条件有:重复基线、同步环、异步环②继续处理软件自动解算不合格基线、同步环、异步环、重复基线(需反复处理基线)基线处理方法一:通过“解算设置”参数,即调整高度截止角、采样间隔、最少历元数、GNSS卫星系统(尝试某一卫星系统不参与解算、BDS或GLONASS不参与解算,或单GPS解算),然后保存至“选中”,点击菜单栏“基线处理”选择“处理选定基线”;或点击导航栏“处理基线”选择“处理”;或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解算”,直到该条基线合格为止基线处理:方法二:有时通过设置“解算设置”参数,发现基线还是不合格,则可结合调整基线残差序列来进行交叉处理,这是基线质量处理的强大工具。
工程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

工程测量坐标系的选择
3、抵偿投影面的30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 投影带:为国家30带;投影面:选择抵偿高程面
• 在这个高程参考面上,长度变形为零:
令
s
ym2 2Rm2
Hm
R
H0
s
0
则每公里长度变形
ym2 2
一定时,可求得:
Hm
H0
ym2 2R
H0 • 则抵偿投影面的大地高为:
选择投影面和投影带的原因
2、工程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工程测量规范》规定:
1.由归算投影改正带来的长度变形或者改正数, 必须满足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 2.相对误差为1/10 000~1/40 000,取1/40000 3.每公里的长度改正数不应该大于10~2.5cm, 取2.5cm/km
第二部分
投影变形的处理方法
s1
sH m R
➢式中: Hm 归算边平均大地高,s为归算边的长度,R为归算边 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相对变形:
s1 H m
s
R
s1 值是负值,表示长度缩短; s1 值与 Hm 成正比,随 Hm 增大而增大
选择投影面和投影带的原因
② 将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为 s2 :
投影变形的处理方法
s1
sH m R
2
s 2
1 2
ym Rm
s0
(1)改变 ,选择合适的高程参考面 ——抵偿投影面的高斯正形投影
Hm
(2)改变 ym ,选择适当的中央子午线
——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3)既改变 Hm(选择高程参考面),又改变 ym (选择中央子午线),共
同完成两项归算改正变形
8.10工程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的选择

§8.10工程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的选择我国有关测量规范中明确规定,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依高斯投影方法按06带或03带进行分带和计算。
对于城市测量,既有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任务,又有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市政建设施工放样工作的要求。
1999年《城市测量规范》规定: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
可按下列次序选择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1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应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03带的75起,每隔03至东经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统一03带的主子午线经度由东经0135。
2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 时,可依次采用:1)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0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黄海平均海水面或城市平均高程面。
3面积小于25km2的城镇,可不经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
8.10.1工程测量中投影面和投影带选择的基本出发点1. 有关投影变形的基本概念平面控制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主要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
这种投影变形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引起:1).实量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体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依(8-100)式有:RH s s m ⋅-=∆1 (8-176) 式中,m H 为归算边高出参考椭球面的平均高程;s 为归算边的长度 ;R 为归算边方向参考椭球法截弧的曲率半径。
归算边的相对变形为:RH s s m -=∆1 (8-177) 由公式可以看出:1s ∆的值总为负,即地面实量长度归算至参考椭球体面上,总是缩短的;1s ∆值与m H 成正比,随m H 增大而增大。
2).将参考椭球面上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依(8-138)式有:02221s R y s m m ⋅⎪⎪⎭⎫ ⎝⎛=∆ (8-178) 式中,10s s s ∆+=,即0s 为投影归算边长,m y 为归算边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m R 为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
工程测量中坐标系及投影面、投影带的选择_secret

工程测量中坐标系及投影面、投影带的选择引言地面点空间位置描述需要选择一定的参照系和坐标系。
坐标系的建立是一切测量计算与地形测绘的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建立大地坐标系的基础和常用测量坐标系及其投影面的投影带的选择。
为了使工程控制网的网点坐标能不加改正的用于实际放样就必须限制投影后的边长变形。
当边长的综合变形较大而不能满足相应要求时可采用“抵偿高程面”或“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的方法来改善测区内边长经投影后的综合变形,通常根据工程测量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自己的区域坐标系。
而区域坐标系的建立,关键在于合理地选择投影带和投影面。
工程测量中几种可能采用的坐标系及选用方法选择坐标系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这种变形是由经过实测边长归化到椭球面上,再由椭球面化算到高斯平面上两次化算引起的。
1、坐标系1.1、坐标系的作用对于国家平面控制网而言,坐标系的主要任务和作用是满足我国各行各业基本建设和军事用途的需要。
为了对我国所有版图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全国必须布设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以保证全国版图内坐标的统一、测绘资料管理和利用以及图纸的拼接。
1.2、常用坐标的表示形式1.2.1、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系原点位于参考椭球的中心,Z轴指向参考椭球的北极,X轴指向起始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Y轴位于赤道面上,且按右手系与X轴呈90°夹角。
某点在空间中的坐标可用该点在此坐标系的各个坐标轴上的投影来表示。
表示形式:X,Y,Z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大地坐标系1.2.2、空间大地坐标系采用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来描述空间位置的。
纬度是空间的点与参考椭球面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经度是空间中的点与参考椭球自转轴所在的面与参考椭球的起始子午面的夹角,大地高是空间点沿参考椭球的法线方向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表示形式:B,L,H1.2.3、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利用投影变换,将空间坐标(空间直角坐标或空间大地坐标)通过某种数学变换映射到平面上,这种变换又称为投影变换。
工程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选择

工程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选择前言工程测量中,投影面与投影带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合理选择投影面和投影带,能够帮助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工程测量中投影面与投影带的选择方法,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1. 什么是投影面?投影面是指在工程测量中为了便于进行坐标计算和测量解算而选择的一个平面。
在工程测量中,通常使用的投影面有以下几种:•水平投影面:垂直于引线方向的平面。
•垂直投影面: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平面。
•斜面投影面:既不垂直于引线方向,也不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平面。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投影面十分重要,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和减小误差。
2. 如何选择投影面?选择合适的投影面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2.1 测量任务不同的测量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投影面。
例如,在测量平面区域时,可以选择水平投影面;而在测量单个建筑物时,可以选择垂直投影面。
根据具体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投影面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2.2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选择投影面的重要参考因素。
在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如山区或河网络区域,选择合适的投影面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根据实地的地形和地貌情况,选择能够更好地适应地理环境的投影面。
2.3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要求也会对选择投影面产生影响。
不同的测量仪器对投影面的选择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测量仪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投影面。
在现代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GPS等。
3. 什么是投影带?投影带是指在经纬度坐标系下,为了进行坐标计算和测量解算而划定的一个区域。
投影带的划定是为了简化测量计算和减小误差。
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投影带有以下两种:•高斯-克吕格投影带:在高斯-克吕格坐标系中使用,适用于较小的区域。
•UTM投影带:在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中使用,适用于较大的区域。
根据具体的测量区域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投影带能够提高坐标计算的精度和减小误差。
GPS静态解算

GPS静态数据处理
1、项目—新建—确定项目属性设置—直接确定
2、项目—坐标系统—新建—设置—地图投影—修改中央子午线—确定—文件—保
存—命名—国家—(查看一下投影)确定—确定—确定—关闭—是—确定
3、项目—坐标系统—选择坐标系—确定
4、项目—无线管理器—HDV-8
5、项目—导入—(第一个*.zhd)—确定—选择文件—全选—打开
6、静态基线—静态处理设置(S)—确定—应用于全部基线—静态基线—处理全部基线—此时在管理区点击“列表”将不合要求的“禁用”—静态基线—搜索闭合环
7、管理区—站点—选择一选择已知点—属性区—修改—固定方式—X、Y、H—修改其值
8、网平差—平差设置—二维平差和高程拟合—确定—网平差—进行网平差—确定—查看平差报告2.1平差参数,若未通过,则在网平差—平差设置—自由平差—协方差比例系数—修改为比参考因子稍大的数值—确定—网平差—进行网平差—确定
9、在评查报告最后一页看“最弱点平面中误差”
10、网平差—进行网图检查。
南方GPS静态解算操作步骤

静态数据处理:
H66关键状态,用灵锐助手传输;S82,S86分别用H82,H86助手传输(操作同灵锐助手)
1.传输数据――灵锐助手传输——USB口连电脑,打开助手工具,点击导入采集文件——
选择存放的目标目录(注意修改传输路径,点名,时段,天线高)
2.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点击仪器设置
3.打开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处理:
1)点击“文件”――新建――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称,坐标系统。
2)点击“数据录入”――增加观测数据文件――然后点坐标数据录入(增加已知点坐标)
3)点击坐标菜单栏“观测数据文件”――进行数据编辑――选种数据点鼠标右键键――
剔除断断续续数据。
如下图
4)基线解算――全部解算――处理不合格的基线为灰色,合格的红色,在网图上双击不合格的基线,弹出下面窗口,调高或调低高度截止角和历元间隔,再解算,直到方差比大于3。
4)基线处理合格后,点击平差处理――平差参数设置――将二位平差选择下方方框的勾
去掉――依次点击按钮――A――3D—2D—H(分别为:自动处理,三维平差,二维平差,高程拟合)
5)成果输出:
平差报告(文本文档);可选择输出需要的内容
网平差成果:输出word文档。
平差过程中注意实时保存。
工程测量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控制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的挑选我国有关测量规范中明确规定,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依高斯投影方法按60带或30带进行分带和运算。
对于城市测量,既有测制大比例尺地势图的任务,又有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市政建设施工放样工作的要求。
1999年《城市测量规范》规定: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挑选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
可按下列次序挑选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1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应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0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统一30带的主子午线经度由东经750起,每隔30至东经1350。
O2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依次采用:1)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0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黄海平均海水面或城市平均高程面。
3面积小于25km2的城镇,可不经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运算。
8.10.1工程测量中投影面和投影带挑选的基本出发点1.有关投影变形的基本概念(8-176)A s221y2_m21R丿m(8-178)平面控制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的挑选,主要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
这种投影变形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引起:1).实量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体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依(8-100)式有:AS=-'•H mi R式中,H为归算边高出参考椭球面的平均高程;ms为归算边的长度;R为归算边方向参考椭球法截弧的曲率半径。
归算边的相对变形为:AsH1=-卡(8-177)sR由公式可以看出:As1的值总为负,即地面实量长度归算至参考椭球体面上,总是缩短的;As|值与H成正比,随H增大而增大。
1mm2).将参考椭球面上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依(8-138)式有:式中,s o=s+A S1,即s0为投影归算边长,y为归算边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mR为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
浅谈静态GNSS网平差投影到工作面的解算

浅谈静态GNSS网平差投影到工作面的解算摘要:本文以某节水改造工程项目中控制网的实践解算为例,来探讨静态GNSS 平面控制网在某些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GNSS网中央的某一点为基准,该点为端点的一实测边长、三维无约束平差得到的方位角反算另一端点坐标,以这两点为二维约束平差起算点,将其作为独立坐标系的投影解算方法。
可以解决其内符合精度问题,从而达到施工规范要求。
关键词:GNSS静态;解算;实测边长;投影;网平差;精度1待解决问题由于静态GNSS解算,采用已知三角点或国家GNSS控制点作为已知点或是采用任意直角坐标系(手持GNSS采集起算点)计算平差,这些起算点都是在高斯投影面上。
在具体施工实测中它要求的是工作面坐标,可对于存在投影变形大于施工规范的测区,必须解决其控制网的内符合精度。
对小范围的控制网采取实测边投影解算到工作面,将其作为独立坐标系的投影解算方法,可以解决其内符合精度问题,达到施工规范要求。
以下以某节水改造工程为例。
2某节水改造工程的GNSS平面控制网的解算2.1技术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某节水改造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该测区建立D级GNSS平面控制网。
GNSS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满足表1要求:表1根据规程规范,D级GNSS网的精度要求2.2具体实施根据技术要求,按照规范规定,在测区选埋标石,布设了12座埋石点,以边连接方式实测。
2.3解算方案2.3.1基线解算及GNSS网平差首级控制布设D级GNSS网,根据测量任务书及技术指示书的要求,进行实测。
(1)我们的坐标系统采用任意直角坐标系(对于独立的工程项目,国家控制点被破获,CORS站信号无法覆盖区域,这是很好选择,而且也满足设计规划上万份一图的精度)平面控制起算点用手持GNSS接收机采集(参数设置为:中央子午线108°,国家2000坐标参数),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2)手持GNSS接收机DG6坐标(X=200853.000,Y=49364.000)为基准点,以ADG6-L1=9.8258度为方位,以DG6-L1实测边得L1坐标(X=201513.0280,Y=49478.3127)作为起算点。
工程测量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工程测量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工程测量是民用建筑、水利工程、道路交通、桥梁隧道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它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投影带和投影面上。
本文将对工程测量中如何选择投影带和投影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投影带和投影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投影带和投影面。
简单来说,投影带是指把地球表面上的点,用某种方法投射到平面上的带状区域,而投影面是指将投影带的投影面积展开为平面的一种基本平面。
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形体,所以需要投影带和投影面的使用,这些带和面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选择。
二、投影带的选择1.高斯投影带高斯投影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投影方式,广泛应用于测绘、地图制图、工程测量等领域。
从属于Gauss-Krueger坐标系,是利用圆锥投影来实现的。
高斯投影带通常用于在坐标系中表示较小的区域或小范围的测量。
2.UTM投影带UTM投影带,全称为通用横向墨卡托投影带,是根据按100km为分带标准,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大地坐标的投影找到维度坐标和经度坐标之间的关系,常用于在大范围区域中表示物体或测量。
在选择投影带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的范围和定位精度的要求进行选择。
三、投影面的选择1.光杆投影面光杆投影面,在平差时通常用于中小范围的工程测量,这是一个拟平面,就是在斜面上做垂直于光线的投影,用以反映成像的情况。
光杆本身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参考点,可以用于测量垂直面上的物体位置和大小,并能够确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定位。
2.等距投影面等距投影面常用于展示大范围区域的信息,如全球卫星地图中。
等距投影面可以让地球上各地的相对距离变得相等,可以提供更全面和更直观的地图信息,在需要更好的展示范围时,等距投影面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3.斜轴等距投影面斜轴等距投影面也是显示大范围区域信息,常用于天气状况的展示和其他天文领域调查。
该类型的投影面采用的是相等的纬度,因此能够更好地展示大范围的区域。
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地球表面的双赤道线之间的长度相等。
GPS操作流程及基线解算

第八章 GPS操作流程和基线解算第一节 GPS系统组成一、设备GPS系统由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三部分组成,如图6.1所示。
1、空间卫星部分(1)GPS卫星星座。
设计星座:21—3,即21颗正式的工作卫星加3颗活动的备用卫星。
6个轨道面,平均轨道高度20200km,轨道倾角55°,周期11h58min(顾及地球自转,地球与卫星的几何关系每天提前4min重复一次)。
保证在24h,在高度角15°以上,能够同时观测到4~8颗卫星。
(2)GPS卫星。
GPS卫星的作用是发送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等。
主要设备是原子钟(2台铯钟、2台铷钟)、信号生成与发射装置。
类型有试验卫星B1oCk I和工作卫星BloCkⅡ。
(3)GPS卫星由洛克韦尔国际公司空间部研制。
卫星重774kg(包括310kg燃料),采用铝蜂巢结构,主体呈柱形,直径为l。
5m。
星体两侧装有两块双叶对日定向太阳能电池帆板,全长5.33m,接受日光面积7.2㎡。
对日定向系统控制两翼帆板旋转,使板面始终对准太阳,为卫星不断提供电力,并给三组15AH镉镍蓄电池充电,以保证卫星在地影区能正常工作。
在星体底部装有多波束定向天线,这是一种由12个单元构成的成形波束螺旋天线阵,能发射L,和L。
波段的信号,其波束方向图能覆盖约半个地球。
在星体两端面上装有全向遥测遥控天线,用于与地面监控网通信。
此外,卫星上还装有姿态控制系统和轨道控制系统。
工作卫星的设计寿命为7年。
从试验卫星的工作情况看,一般都能超过或远远超过设计寿命。
第一代卫星现已停止工作。
第二代卫星用于组成GPS工作卫星星座,通常称为GPS工作卫星。
BloCkⅡA的功能比BloCkⅡ大大增强,表现在军事功能和数据存储容量。
BloCkⅡ只能存储供45天用的导航电文,而BloCkⅡA则能够存储供180天用的导航电文,以确保在特殊情况下使用GPS卫星。
第三代卫星尚在设计中,以取代第二代卫星,改善全球定位系统。
中海达GPS静态的使用 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的解算

中海达GPS静态的使用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的解算:运行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1新建项目点【项目(F)】【新建(N)…】,弹出新建项目对话框,输入项目名确定,弹出项目属性设置对话框,在项目细节里填写好各项信息,点控制网等级——选择自己的控制网等级,改好后点击确定。
再点【项目(F)】【坐标系统(G)…】弹出坐标系统对话框,选择相应的坐标系。
导入数据点【项目(F)】【导入(I)…】,弹出数据导入对话框,数据格式选择第一个中海达ZHD观测数据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需要解算的数据,点击打开,数据载入并在窗口中自动生成数据的网图。
3基线处理点【静态基线(S)】【处理全部基线(A)】,软件开始自动处理全部基线,处理完后在计算区对话框里显示基线的精度,若有不合的则显示出不和基线的条数,在主界面的网图里,算合的基线显示为黑色,不合的基线显示为灰色。
点主界面下的列表,显示所有基线的观测时间、长度、精度等信息,若有不合的基线则在前面显示红色的叹号,Ratio值小于3,整数解误差过大——达到厘米级或更大,是基线不合的主要原因(若不合的基线可有可无则可右键删除-把没用的基线删掉)。
处理不合基线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合的基线,点击属性区的观测数据图观测数据图上面显示的是跟踪卫星的数据,下面的基线残差图,通过看基线残差图卫星的起伏周跳进行卫星的删除,然后重解基线来提高基线的精度,残差图中围绕中线起伏跳动小的卫星信号好,反之则不好,可尝试用鼠标框选观测数据图上面的起伏跳动大的那颗星的数据既删除然后重解,再看基线的精度,起伏跳动大的星和某段时间内起伏跳动大的数据可以用鼠标框选进行删除,删除的方法是单击基线残差图左上角的下一个,找到要删除的卫星编号,再在观测数据图上面的卫星数据里面框选这颗星起伏大的那段即删除,然后重新解算。
如要恢复先选中再点鼠标右键恢复就可以了。
若还不合则右键【选定基线处理设置(S)】,修改常用项里的数据采样间隔、截止角(采2 样间隔默认为60 秒、高度截止角默认为20度)[在数据量足够的情况下,采样间隔大些比较好]点确定,再右键【处理选定基线(O)】,进行不合基线的重新处理。
补充知识-工程测量中投影面和投影带选择的概念(遥感)

♣ 由(1)式计算每公里长度投影变形值, ♣ 由(2)式计算不同高程面上的相对变形
实测长度到椭球面都是变短
补充: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
(2)椭球面边长归算到高斯平面的变形影响
所以:
♣ 由(3)式计算每公里长度投影变形; ♣ 由(4)式计算相对变形。 表明: ◘ 椭球面到高斯平面都是变长;
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特征:
◆分带:采用国家3º带 ◆投影高程面:椭球面
补充: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
2、抵偿投影面的三度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特征:
◆分带:采用国家3º带 ◆投影高程面:自行选择,不是椭球面 ◆投影面高程面的确定
要求:△S1+△S2 =0 即:
当ym一定时,投影面高程计算公式为:
得到抵偿!
补充: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
3、任意带的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特征:
◆分带:自行选择一条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 ◆投影高程面:参考椭球面 ◆中央子午线的确定:
当Hm一定时:
得:
例:Hm =500m,计算得:
补充: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
即选择与该测区80 km处的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 此时:
补充: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
一般可采用三种方案: ①抵偿投影面的高斯正形投影:
改变Hm来选择合适的高程参考面,来抵偿分带投 影变形。 ②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改变ym,即对中央子午线作适当移动,来抵偿由 高程面上的长度归算至参考椭球面上的投影变形。
③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既改变Hm(选择高程参考面),又改变ym(移动中央
子午线)来带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 静态基线解算投影面与投影带选择
(1) 有关投影变形
平面控制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主要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
这种投影变形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种因素引起的:
① 实测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为1s ∆:
R
sH s m -
=∆1
式中:m H 为归算边高出参考椭球面的平均高程,s 为归算边的长度,R 为归算边方向参考椭球法截弧的曲率半径。
归算边长的相对变形:
R
H
s
s m
-
=∆1
1s ∆值是负值,表明将地面实量长度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总是缩短的;1
s ∆值与m H ,
成正比,随m H 增大而增大。
② 将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为2s ∆:
02
221s R y s m
m
⎪⎪⎭
⎫
⎝⎛=∆
式中:10s s s ∆+=,即0s 为投影归算边长,m y 为归算边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m R 为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
投影边长的相对投影变形为
2
221⎪⎪⎭
⎫
⎝⎛=∆m
m R y s s
2s ∆值总是正值,表明将椭球面上长度投影到高斯面上,总是增大的;2s ∆值随着m
y 平
方成正比而增大,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其变形愈大。
(2)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工程测量控制网不但应作为测绘大比例尺图的控制基础,还应作为城市建设和各种工程建设施工放样测设数据的依据。
为了便于施工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由控制点坐标直接反算的边长与实地量得的边长,在长度上应该相等,这就是说由上述两项归算投影改正而带来的长度变形或者改正数,不得大于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
一般来说,施工放样的方格网和建筑轴线的测量精度为1/5 000~1/20 000。
因此,由投影归算引起的控制网长度变形应小于施工放样允许误差的1/2,即相对误差为1/10 000~1/40 000,也就是说,每公里的长度改正数不应该大于10~2.5cm 。
投影变形的处理方法
(1)通过改变m H 从而选择合适的高程参考面,将抵偿分带投影变形,这种方法通常称为抵偿投影面的高斯正形投影;
(2)通过改变m y ,从而对中央子午线作适当移动,来抵偿由高程面的边长归算到参考
椭球面上的投影变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3)通过既改变m H (选择高程参考面),又改变m y (移动中央子午线),来共同抵偿两项归算改正变形,这就是所谓的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工程测量中几种可能采用的直角坐标系
(1)国家 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当测区平均高程在l00m 以下,且m y 值不大于40km 时,其投影变形值1s ∆及2s ∆均小于2.5cm ,可以满足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放样的精度要求。
,在偏离中央子午线不远和地面平均高程不大的地区,不需考虑投影变形问题,直接采用国家统一的 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工程测量的坐标系。
(2)抵偿投影面的 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这种坐标系中,依然采用国家 3带高斯投影,但投影的高程面不是参考椭球面而是依据补偿高斯投影长度变形而选择的高程参考面。
在这个高程参考面上,长度变形为零。
02122
2
=∆=∆+∆=⎪⎪⎭
⎫ ⎝⎛+s s s R H R y s m m m 令于是,当m y 一定时,可求得: R
y H m 22
=
∆
则投影面高为:H H H m ∆+=投
算例:某测区海拔m H =2 000(m ),最边缘中央子午线100(km ),当s =1000(m )时,则有
)
m (313.01-=⋅-
=∆s R H s m
m )m (123.022122
2=⎪⎪⎭
⎫
⎝⎛=∆s R y s m
m
而 )m (19.021-=∆+∆s s
超过允许值(10~2.5cm )。
这时为不改变中央子午线位置,而选择一个合适的高程参考面,经计算得高差:)m (780≈∆H
将地面实测距离归算到:)m (12207802000=-
(3)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这种坐标系中,仍把地面观测结果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但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不按国家 3带的划分方法,而是依据补偿高程面归算长度变形而选择的某一条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
这就是说,在(8-173)式中,保持m H 不变,于是求得
m
m H
R y 2=
算例:某测区相对参考椭球面的高程m H =500m ,为抵偿地面观测值向参考椭球面上归算的改正值,依上式算得
)km (805.063702=⨯⨯=
y
即选择与该测区相距80km 处的子午线。
此时在m y =80km 处,两项改正项得到完全补偿。
但在实际应用这种坐标系时,往往是选取过测区边缘,或测区中央,或测区内某一点的
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而不经过上述的计算。
(4)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这种坐标系中,往往是指投影的中央子午线选在测区的中央,地面观测值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按高斯正形投影计算平面直角坐标。
由此可见,这是综合第二、三两种坐标系长处的一种任意高斯直角坐标系。
显然,这种坐标系更能有效地实现两种长度变形改正的补偿。
(5)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当测区控制面积小于100km2时,可不进行方向和距离改正,直接把局部地球表面作为平面建立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时,起算点坐标及起算方位角,最好能与国家网联系,如果联系有困难,可自行测定边长和方位,而起始点坐标可假定。
这种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只限于某种工程建筑施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