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框架下扩展泰勒规则的再检验基于汇改前后及整体层面的比较分析
中国扩展泰勒规则及金融状况指数构建的实证研究

益 的贴 现 , 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也是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的一条重要传导渠道 , 因此本文在新凯恩 斯经 济学框架 下对 中国 19 92—
20 0 9年考虑 资产 价格 的货 币政策反应 函数进行 了实证 检验 , 以此为基础构建 了中国包含 资产价格 的扩展 泰勒规则 , 发现若忽
略资本 市场 资产价格对产出的影 响 , 估计的规则 函数 系数 会偏 大 , 这会导致社 会福利 函数 损失增 大 。基 于此扩展 泰勒规则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1 年 第 3 01 期
中 国扩展泰勒规则及 金融状况指数构 建的实证研究
袁 靖 ( 山东工商学院源自[ 摘统计学院, 山东
烟台 24 0 ) 605
要] 很多学 者对 泰勒规则在 中国的应用 进行了实证研究 , 但都未 将资产 价格 纳入其 中。 由于资产 价格是对 未来 收
建 中国的金 融状况指数 , 对未来通货膨胀有较准确 的预测能 力 , 这一指数 可 以作 为 国内外 投资 者 、 政府 有关部 门判断 中 国金
融状况 的一个指标。
[ 关键词 ] 凯恩斯经济学 ; 新 泰勒规则 ; 金融状 况指 数 ; 资产价格 ; 货币政策
[ 图分类号 ] 0 13 8 中 F 9 .4
72
式( 以下简称缩减式) ( )V R模 型的脉冲响应方 币政策 的中间 目标 比较符合 经 济运 行 的现 实 。 ;3 A 程。大型宏 观模 型一般用于计算 各经 济变量 间关 B l(9 8 和 Ses n( 00 将泰勒 规则 的 a 19 ) l vns 20 ) o 由于实 际汇率影 响净 出 系, 因此用该方法估计 出来 的 F I C 变量的权重较其 研究框架延伸到开放经济 ,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
通过计算中国货币政策中利率的泰勒规则值,并将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表明泰勒规则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之时。
这表明泰勒规则能够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参照尺度,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
泰勒规则的核心理念是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真实产出缺口对短期名义利率进行调整。
在中国,虽然同时期也有其他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如基于基础货币增长率的麦卡勒姆规则等,但泰勒规则是货币政策规则论的代表性成果,不仅在宏观分析的理论框架中广泛使用,而且被许多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规则。
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也可以借鉴泰勒型规则的框架,但在目标变量的选取方面,有必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相应调整。
开放经济中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阀值协整检验

开放经济中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阀值协整检验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背景而设定泰勒规则阀值协整模型,并应用极大似然估计和仿真试验实现阀值协整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协整关系的存在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规则性。
进一步,央行能够根据货币政策的松紧非对称地调节利率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又具有相机决策特征。
调节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央行的上述调节效应很弱,不显著。
由此说明,现阶段以利率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不能保证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
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便更好发挥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泰勒规则 阀值协整 非对称调节实践经验表明,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最优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采取相机决策还是一定的规则却是久争不决的热点课题。
泰勒规则既涵盖了单一规则的理念,又秉承了相机决策的灵活性,因而得到西方学者的青睐,并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所遵循的规则。
从实际背景看,我国在1996年正式引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但实际运行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指标在可控性、可测性以及与最终目标的关联度上均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为此,有些作者提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借鉴泰勒规则,采用利率指标①。
进一步,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人民币汇率有管理浮动范围的放宽, 实施泰勒规则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也正逐步成熟。
国内一些学者已就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本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背景,扩展和改进国内外文献中有关泰勒规则的估计和检验方法,特别是应用非线性阀值协整(下称阀值协整)②,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长期均衡以及利率的非线性短期动态调节,并基于此结果提出货币政策建议。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_随笔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概述 (3)1. 起源与发展 (4)1.1 社会学角度的引入 (6)1.2 心理学与人类学的影响 (7)2. 主要理论流派 (8)2.1 功能主义学派 (10)2.2 冲突理论学派 (12)2.3 象征互动论学派 (13)三、《童年的社会学视野》核心内容解读 (14)1. 童年的定义与特征 (15)1.1 童年的社会学视角 (16)1.2 童年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18)2. 童年社会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19)2.1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1)2.2 学校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22)2.3 社会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塑造 (24)四、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24)1. 全球化背景下的童年变迁 (26)1.1 全球化对童年生活的影响 (27)1.2 跨文化视角下的童年研究 (28)2. 儿童权益保护与教育理念的创新 (30)2.1 儿童权益的法律保障 (31)2.2 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 (32)五、启示与思考 (34)1. 对我国童年教育的启示 (35)1.1 家庭教育方式的优化 (36)1.2 学校教育内容的完善与创新 (3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思考 (38)2.1 深入研究本土化问题 (39)2.2 加强跨文化交流与研究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40)一、内容综述童年是人类个体发展初期的重要阶段,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这本书通过挖掘国外的童年社会学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童年阶段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联。
通过对童年与社会背景的深入探究,该著作展现了在不同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下,童年的面貌和特点也随之改变的现象。
作者从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入手,揭示了这些环境因素对个体童年经历的塑造作用。
还讨论了童年与社会不平等的关联性,深入剖析了社会阶级、性别角色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对童年的潜在影响。
泰勒型规则研究及其新进展

杨 勇兵 , 曾令 华
( 南大学, 南 长沙 401) 湖 湖 10 2
【 摘 要 】 文章对有关泰勒 型货 币政策规则 的有关文献进行 了梳理 , 考察 了对泰勒原 式的拓展及运用 、 价和设 评
计 泰 勒 型 规 则 的理 论 和 实证 问题 , 进 一步 概 述 了该 规 则 的 最 新进 展 情 况 。 并
1 O
是 稳 定 的 , 们 的 研 究 突 出 了在 选 择 利 率 规 则 时 模 型 规 范 的重 他 要性 。也 有部 分 学 者探 讨 泰 勒型 规则 的稳 定 条 件 。Iad等 sr ( 9 9 用 Bac ad和 K b 19 ) l hr n an条件在 一个 非线 性 菲利 普 曲线模 型 中 说 明 原 始 的泰 勒 规 则 的稳 定 条 件 。在 他 们 的模 型 中 期 望 是 前 瞻 性 的 , 型 也 是 前 瞻性 的 。他 们 表 示 , 模 当产 出 达 到 潜 在 产 出 时 原 始 泰 勒 规 则 能 达 到 一 个 独 特 的 平 衡 , 是 当 需 求 严 重 超 出 但 它的水平 时即菲利普 曲线严重倾 斜时 , 始 泰勒规则无 法到达 原 独特的平衡 。因此原始 泰勒规则在 面对低水平 的过度 需求能达 到独特 的均衡 但是 在面对 高水 平 的过度需 求 时不 能达到 独特 的 均 衡 。 Wodo (0 2 为 了 概 括 前 瞻性 泰 勒 规 则 的稳 定 条 件 of d 2 0 ) r 而扩大 了他的分 析 , 出当 O的值 太大 时 , 了应对 预期 的通 得 / 为 货膨胀对 目标通 货膨 胀 的偏差 而引起 的均 衡波 动是 纯粹期 望 的 自我 实 现 这 样 一 个 结 论 。 G ( 0 0 证 明 了一 个 最 高 界 面 的 C G 20 ) O存 在 的 , 然 在 他 们 的情 况 O的 上 界 相 当 高 。 L 虽 L 对货 币政策工具 规则 的稳 健性评 价方法大致 有两种 : 种 一 是 采 用 贝 叶斯 方 法 , 一 种 是 稳 健 控 制 方 法 。 T y r 19 a 运 另 al (9 9 ) o 用 稳 健 控 制 方 法 , 择 了 9个 不 同类 型 的 经 验 模 型 对 五 种 泰 勒 选 规 则 的稳 健 性 进 行检 验 , 果 表 明 , 含 利 率 平 滑 性 、 胀 反 映 结 包 通 参数 大于 1的泰 勒规则在模 型不确 定情形下 是稳健 的 , 且好 并 于 复 杂 政 策 规 则 的稳 健 性 。 L ww (9 9 使 用 四 个 结 构 性 模 型 19 ) 考察 了可供选择 的货币政 策规则 的稳健性 。结 果表 明 , 在模 型 不 确 定 的情 形 下 , 健 的政 策 规 则 具 有 以 下 特 征 : 超 前 一 年 稳 对 的通 货 膨 胀 预 期 和 当 前 产 出 缺 口做 出 反 应 , 具 有 较 大 的 政 策 并 惯 性 。 预 测 区 问 越 长 则 政 策 规 则 的 稳 健 性 越 差 , 容 易 产 生 多 并 重均 衡问题 。L ww(0 3 发现 简单泰勒 规则 与考虑 多变量 的 20 ) 复杂 规则 一样好 , 且非常接近 于最优政 策规则 。I r ,at 而 s dLx n a o 和 Eis n 19 ) 非 线 性 宏 观 经 济 模 型 框 架 下 比较 了 简 单 泰 l s ( 9 在 ao 9 勒 规 则 、 含 利 率 平 滑 的前 瞻 陛泰 勒 规 则 、 阶差 分 的 利 率 规 包 一 则 。结果 发现 , 这些 规则在线性宏 观经济模 型 中表 现很好但在 非 线性 宏 观经 济模 型 中很 难满 足稳 定性 条 件 。O asiSok n t 、t k c (0 2 在 假 定 模 型存 在 误 设 的 情 况 下 , 稳 健 控 制 方 法 分 析 了 20 ) 用 泰勒 规 则 的 稳 健 性 。结 果 表 明 , 大 多 数 情 况 下 , 些 稳 健 的政 在 这 策 比那 些 不 含 有 不 确 定 性 的最 优 政 稿 1 】 0 0 0 — 7 3 期 2 1— 5 1
开放框架下泰勒规则在中国前瞻性扩展的实证研究

开放框架下泰勒规则在中国前瞻性扩展的实证研究作者:王笑余丁凯来源:《软科学》2014年第09期摘要:将传统泰勒规则在开放框架下进行扩展,引入汇率因素与货币因素,并实证检验其后顾性、同期、前瞻性形式的中国情况,具有独有的现实意义。
在仅以通胀率为目标的开放框架下,我国情况符合同期扩展泰勒规则,能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在受到相关冲击后的反应方面,同期扩展泰勒规则中短期利率对于通胀缺口或实际产出缺口的响应与传统泰勒规则中的状况不同。
开放框架下同期扩展泰勒规则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参照。
关键词:货币政策规则;泰勒规则;开放经济;前瞻性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9-0007-04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ForwardlookingAugmented Taylor Rule under the Framework ofOpeneconomy, A Chinese PerspectiveWANG Xiaoyu1, DING Kai2(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2. School of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Abstract: This paper augments the classical Taylor rul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openeconomy, via introducing exchange rate factor and monetary factor, and then, tests its strength in backwardlooking, current, and forwardlooking forms respectively, in a Chinese perspective.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current augmented Taylor rule is able to model the Chinese situation, meanwhile, it is effective under an openeconomy who aims at the inflation target only. When refers to the responses after certain impulses, the short term interest rate reacts to the inflation gap as well as the real output gap differently, under the classical or the current augmented Taylor rule. The current augmented Taylor rule under an openeconomy could be a consulting for Chinese monetary rules.Key words: monetary rules; taylor rule; openeconomy; forwardlooking货币政策规则是货币当局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的原则。
低利率时代的财政政策_记录

《低利率时代的财政政策》读书札记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低利率时代的概念与背景 (2)1.2 财政政策在低利率时代的作用 (3)2. 低利率时代的主要挑战 (5)2.1 经济增长放缓 (6)2.2 通货膨胀压力减轻 (7)2.3 债务负担加重 (8)3. 财政政策应对低利率时代的策略 (9)3.1 提高税收收入 (10)3.1.1 个人所得税改革 (12)3.1.2 企业所得税改革 (13)3.2 优化支出结构 (14)3.2.1 加强基础设施投资 (15)3.2.2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7)3.2.3 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发展 (18)3.3 推动货币政策协调 (19)3.3.1 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沟通与合作 (20)3.3.2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1)4. 中国在低利率时代的财政政策实践 (22)4.1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与应对 (24)4.2 中国财政政策调整的方向与措施 (25)4.2.1 提高税收收入的途径 (27)4.2.2 优化支出结构的举措 (28)4.2.3 推动货币政策协调的尝试 (29)5. 结论与展望 (30)5.1 主要发现与启示 (32)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3)1. 内容简述本书深入剖析了在低利率环境下,财政政策如何发挥其独特作用。
作者详细阐述了低利率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指出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书中首先回顾了低利率政策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其对全球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者转向财政政策的具体讨论,探讨了政府如何通过增加支出或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
书中还结合国际经验,分析了不同国家在低利率时代采取的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作者还对低利率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预警。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低利率时代财政政策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经济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地质领域开放式实体关系联合抽取

Apr. 202#Vol.42 No.4202#年$月 第$2卷第$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地质领域开放式实体关系联合抽取王智广12,文红英12,鲁 强12,申昊错1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数据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摘 要:为解决地质领域实体关系类型复杂且缺乏大量标注语料的问题,建立基于句法结构的开放式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 型CSSEM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extraction model ) …给出一种基于模式的地质领域实体识别方法,解决地质领域缺乏实体标注语料的问题;基于少量标注语料自动学习关系抽取模式,使用基于句法结构的抽取模式从非结构化文本中开放式 地抽取三元组。
基于AUC (area under curve )评价标准,CSSEM 与其它方法在地质领域和通用领域的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上述两个领域取得了更好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关键词:地质领域;句法结构;依存句法分析;实体关系抽取;模式;中文句法结构抽取模型中图法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000-7024 (2021) 04-0996-10doi : #0. #6208/j. issnl 000-7024. 2021. 0$. 015Joint extraction of open entity relation in geological fieldWANG Zhi-guang 12, WEN Hong-ying 12, LU Qiang 12, SHEN Hao-kai 12(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2.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Data Mining ,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 Beijing 102249, China)Abstract :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types of entities and relation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a large number of annotated cor pora in the geologi al field &an open model CSSEM (Chinese syntaQtiQstruQture extraQtion model )of entity relation extraQtion wasestablished &inwhihrelationwasextraQtedbasedonsyntaQtiQstruQture. Apa t ern-basedmethodwasproposedforidentif- yingentitiesinthegeologiQalfield &whiQhsolvedtheproblemoflaQkofentityannotationQorpus. RelationextraQtionpa t erns wereautomatiQa l ylearnedbasedonasma l amountofannotatedQorpora &andsyntaQtiQstruQture-basedpa t ernswereusedto openly extract triples from unstructured text. Based on the AUC (area under curve) evaluation standard, CSSEM and other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e geological and general datas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achieves better pre- cisionandreca l inRhefieldofgeologyandgeneral.Key words : geological field ; syntactic structure ; dependency parsing ; entity relation extraction ; patterns ; CSSEM0引言实体关系抽取是信息抽取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目的 就是从文本中抽取实体及实体间的语义关系,并将其表示 为结构化的三元组(实体1,关系,实体2),用于构建知识图谱或推荐等任务。
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基于新开放经济DSGE模型的分析

6 7
Ma c r o e c o n o mi c s ,NOE M) 将 动 态 随 机 一 般 均 衡 ( D y n a mi c S t o c h a s t i c G e n e r a l E q u i l i b r i u m,
析上 取得 的 巨大 进步 与 DS GE模 型成 为政 策分 析 的工 具 紧密相 关 。DS G E模 型是 一个 强有 力 的 工
具 ,它在经济 的结构特征和简约形式的参数 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集政策分析和政策决策为一体 ,
越来 越多 的 中央银 行通 过 构建开 放 经济 DS G E模 型为 货 币政策 制 定提供 理 论与 经验 支撑 。
汇率 波动与货 币政策 选择
— —
基于新开放 经济 D S G E模 型的分 析
李 霜 ,简志宏 ,邓 伟
( 1 .武汉 轻 工 大学 经济 与 管理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2 3 ; 2 .华 中科 技 大学 经济 学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3 . 中南 财经 政 法 大学 会 计 学 院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3 )
胀 波动进 行 响应 。
【 关键词 】 福利 ;汇率波动;货币政策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 中图分 类号 】 F 8 2 2 .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7 5 7 2 ( 2 0 1 5 ) 0 4 — 0 0 6 1 — 1 1
一
、 V 引言 I
D S G E )的思想扩展到开放经济研究领域。到 目前为止,有关新开放 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按照 时 间顺 序沿 三个 方 面展 开 :一 是基 于福 利 视 角的跨 国货 币政策 合作 ;二 是 汇率 波动 与汇 率 制度 的 选择 ;三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在研究最优的货 币政策和汇率波动问题时,目 前学 术界普遍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的分析方法。在过去的 2 O 年,宏观经济学家在货 币政策分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回顾与研究展望_潘剑英

应用研究 。 基于 该 领 域 研 究 的 前 沿 趋 势 , 本文拟 对国外商业生态 系 统 研 究 进 行 回 顾 与 述 评 , 并对 未来研究方向进 行 展 望 , 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研 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 二、 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M o o r e是第一个系统而又科学地论述商业生 ( 态系统概念的学者 。 M 将商业生态系 o o r e 1 9 9 3) 。后 统定义为一种 “ 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 ” 来, 为了进一步明 确 商 业 生 态 系 统 的 内 在 结 构 特 ( 对自己在1 征和演化机制 , M o o r e 1 9 9 8) 9 9 3年界 定的定义进行了扩展 , 认为 “ 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 由客户 、 供应商 、 主要生产商 、 投资商 、 贸易合作伙 伴、 标准制定机构 、 工会 、 政府 、 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组织或
商业生态系统特征要素汇总 特征要素 ” ) 、 ) 、 ) 、 ) 、 “ 七维度分析框架 , 即人员 ( 场所( 产品( 过程( 结 4 P 3 S e o l e l a c e r o d u c t r o c e s s p p p p p ) 、 ) ) 构( 股东 ( 和社会环境 ( s t r u c t u r e s h a r e o w n e r s o c i e t y 商业生态系统的 1 学习 、 计划 、 系统化 、 网络化 、 安全性 、 关注网络支付、 关注 2 条基本准则 : 购买 、 关注供应商 、 关注物流 、 关注销售 、 关注消费者以及个性化 ) 衡量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三个维度 : 生产率 、 稳健性 ( 和利基创造力 ( r o b u s t n e s s n i c h e ) c r e a t i o n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四 个 基 本 特 征 : 自 组 织 性、 涌 现 性、 共同进化性和适应 性 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包括以创新和商 业 成 功 为 目 的 、 有 意 识 的 选 择、 动 态 性、 受环境变化 参与者众多 、 相互依存 、 交互作用 、 既竞争又合作和共命运 的影响 、 从六个方面来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 企 业 特 征、 企 业 角 色、 网 络 结 构、 网 络 动 态 性、 网 络绩效和网络治理 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七个要素 : 资源 、 活动 、 决策 、 标准 、 角色、 商业实体和 商业模式
开放条件下泰勒规则在我国的扩展研究

作者: 黄雯;李恒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统计与决策
页码: 166-169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5期
主题词: 泰勒规则;时变参数;利率;货币政策
摘要:文章在开放条件下对传统泰勒规则进行了扩展,并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利率对通胀率、产出缺口、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的反应系数都具有时变性,但进入21世纪后变得比较稳定,说明我国已经具备遵循扩展后的泰勒规则的条件。
建议我国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货币政策操作的中间变量从货币供应量逐渐调整到利率上。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泰勒规则及其拓展形式的实证研究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泰勒规则及其拓展形式的实证研究
王宏涛;王晓芳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11(025)004
【摘要】文章从标准泰勒规则的内涵和适用条件出发,应用中国1995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的数估计了标准的线性泰勒规则,逐步从利率平滑、前瞻性变量、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等方面放宽适用条件,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数据对泰勒规则的拓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验证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
【总页数】7页(P54-60)
【作者】王宏涛;王晓芳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西安邮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
【相关文献】
1.开放经济中的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 [J], 王胜;邹恒甫
2.开放经济条件下前瞻性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选择 [J], 屈晓娟
3.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J], 贺根庆;王伟
4.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实证研究——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 [J], 吴远远
5.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实证研究——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 [J], 吴远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放经济条件下前瞻性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选择

随之下降 ,在最后会达到一种稳定均衡的
开 放 经 济 条 件 下
■ 屈晓娟 ( 陕西广播 电视 大学 西安 7 1 0 1 1 9 )
状态 ,因此 ,g一 大于 1 被称作 泰勒 条件 。
( 三 )前瞻性泰勒规 则 泰勒在 1 9 9 8 年, 对过去 的数据进行分
前 瞻 性 泰 勒 规 则 与 我 国 币 政 策 选 择
▲ 课 题 :陕西 广播 电视 大 学科 研课 题 《 开放 经 济条件 下前 瞻性 泰 勒规 则与我 国货 币政策 选择 的思考 》( 1 卜0 2 一 B 0 3)的 阶段 性成果
( 3)
【 4 J
其 中的参数分别为:丌. 表示前若干季 度的通货膨胀率 的平均值 , y g a p 代表某一 国家的GD P 的产生缺 口, 表示名义利率 ,
过调整真实利率来完成 自己的 目标 。 J o h n T a y l o r 教授根据来 自美 国的实际数据提出
.
( 2)
J o h n . T a y l o r 教授通过对物价和经济增 长有影响 的的各项指标研究发现 ,真实利
率是唯一一个长期随着物价和经济增长而 变化的经济指标。他认为货币当局需要通
y g a p = 一 ( i - 一 r ) +
l _ g 十 g y g a p 十 g 0
◆ 中 图分 类 号 :F 8 3 0 文献标识码 : A
调整政策 ,保证经济和社会 指标 的稳定 。
内 容 摘 要 :本 文 首 先 阐述 了泰 勒 规 则 的 内容 , 尤 其 着 重说 明 了 前 瞻 性 泰 勒
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发生转变了吗——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解测算

2024年第1期(总第262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No.1,2024(Tot.No.262)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发生转变了吗?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解测算熊云军1,谢㊀海2(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摘㊀要: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人类共同富裕,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㊂在现有研究中,如何测量居民收入差距,是分析收入差距问题的关键㊂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否由过去的城乡收入差距发生了转变?鉴于此,通过分布函数加总的方法,从理论上将基尼系数按照农村与城镇的群组分解,得到基尼系数由农村内部㊁城镇内部㊁城乡之间与剩余项四部分组成㊂利用2005 2021年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分组数据测算了每一部分的基尼系数及其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并根据每一部分的贡献度来判断各时期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㊂主要结果显示,2012年之前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城乡之间,而2012年之后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城镇内部,这部分比重正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不断扩大,并且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㊂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缩小工资性收入不平等性的政策,例如,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差距;另一方面,加强对低收入人群转移性收入的政策性偏向,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㊂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源;基尼系数;工资性收入中图分类号:F014.44㊀文献标识码:A ㊀文章编号:1000-4149(2024)01-0001-15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24.00.001收稿日期:2022-10-28;修订日期:2023-05-12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测度研究 (20BTJ011)㊂作者简介:熊云军,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谢海(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㊂㊀㊀一㊁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㊂尽管我国居民收入持续上升,但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导致社会经济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1期发展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 ,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1]㊂十九大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㊂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人类共同富裕,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㊂而在现有研究中,如何测量居民收入差距,是分析收入差距问题的重点㊂在早期,当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城乡之间时,大多数研究都采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作为收入差距的代理变量[3-4],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㊂但是,按照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的估计,202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5.22%(按照城镇常住人口算)①,显然,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更大时,继续采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作为居民收入差距的代理变量就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一定能够再度衡量整体居民的收入差距[5-6]㊂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城乡之间,还是主要来自城镇内部?若还未发生转变,则这一转折点什么时候到来?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的二元经济理论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提供了参考依据,从理论上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主要由农村内部㊁城镇内部与城乡之间的差距组成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的早期阶段,由于城镇化率比较低,农业人口占据了全国居民中的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农村内部[7-10]㊂此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渐转变成城市人口,这就意味着收入差距最大的农村人口逐渐减少,而城镇人口逐渐增多,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会逐渐转变成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11-12]㊂有趣的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大部分人口逐渐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可能会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而被严重低估[13]㊂可以设想,总有一个临界点,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由城乡之间转变为城镇内部,这也为本文验证这一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提供了思路㊂基于此,本文收集了中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分组数据,利用分布函数法将基尼系数分解为四个部分,即农村内部㊁城镇内部㊁城乡之间与剩余项,分别测算了每一部分的不平等程度及其贡献度,并通过贡献率判断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㊂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是从收入差距的内部因素分析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可能性,这样可有效避免外生因素的 反作用 影响㊂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是从外生因素来探讨缩小收入差距的可能性,如受教育程度㊁城镇化水平㊁交通设施建设等[4,14-16]㊂实际上,外生因素的冲击往往都具有很强的双向属性,在短期内仍有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使得原本就存在的收入不平等进一步扩大㊂例如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在发挥溢出效应的同时,往往会对偏远地区产生 虹吸效应 ,使得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17];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困地区居民与发达地区居民的人力资本差异,同时也造就了大量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从而使得本身就存在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18-20]㊂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将基尼系数分解为四个部分,测算了每一部分的基尼系数及贡献率,通过贡献率的大小分析基尼系数的主要①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zhuanti/20231hzfgzbg/index.htm熊云军,等: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发生转变了吗?来源,判断这一转折点是否来临㊂本文结论无论是从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选择方面,还是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应建议方面,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㊂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从理论上重新构造了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测算方法,分离了重复计算的交叉项,提高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精度,这也为后续准确测量城乡间收入差距提供了一定的借鉴㊂第三,在研究价值上,本文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分解,从内部因素分析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可能性,避免了外生因素对缩小收入差距的 反作用 ,为政府部门制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㊂㊀㊀二、文献综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对于内需启动㊁贫困缩减㊁社会稳定等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21-22],而关于收入差距的测量,仍是政府部门的核心议题之一㊂从已有文献来看,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方法一般包括基尼系数㊁泰尔指数㊁变异系数等㊂这些方法中,变异系数只能反映地区收入差距的大小,而不能进一步将指数分解,这与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不相符㊂相比于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虽然更适合将收入差距因素进一步分解,但是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泰尔指数再分解的过程中,组间差距贡献率取决于分组的数目,当分组数量较多时,组间差距才会较小㊂同时,泰尔指数的分解使用组内平均值,组内样本之间的差异就被事先平均化了[23]㊂二是泰尔指数的一级分解次序会最终影响收入分配的贡献度,如果先按城乡分解,再按地区分解,就会夸大城乡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反之亦然[24]㊂虽然基尼系数没有这些缺陷,但是正如西尔伯(Silber)所说,将基尼系数的各个部分分解是比较困难的[25],基尼系数在分解过程中仍然会有部分无法全部分解[26]㊂对于基尼系数的分解,学者们进行了不同方向的尝试,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也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分解,主要有如下三种㊂第一种是基于桑德鲁姆(Sundrum)在他‘欠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一书中提到的混合基尼系数算法,该算法将人群分为 富人 与 穷人 两种人群来构造混合群体的基尼系数[27]㊂无论是早期的分层加权法,还是城乡加权法,该算法都具有很强的假设条件,即 富人 与 穷人 两个群体之间没有重叠部分,但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很难符合这一假设条件,因为在某一收入的中间区域段,肯定同时存在 富人 与 穷人 [28-30]㊂同时,该算法在进行收入差距分解时,直接忽略了交叉项,因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关联性[31]㊂董静和李子奈虽然提出了修正的城乡加权法,但居民收入分布存在很强的后尾趋势[29],其假设居民收入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本身就值得商榷㊂第二种是利用黛格姆(Dagum)提出的分解方法[32],该方法将基尼系数分解为组内差距㊁组间差距与超变密度三个部分㊂其中,超变密度是由客观存在的组群间的交叉而对总体收入差距产生贡献㊂虽然该方法解决了群组间交叉问题,但其数据的选择会使得基尼系数的误差很大㊂该公式把各地区的人均GDP的数据按照从低到高排序来计算基尼系数㊂相对一个国家来说,各省或者各地级市的人口基数太大,人均GDP会将高收入与低收入的样本差异平均化,测量出来的基尼系数会比实际基尼系数偏小㊂只有划分单元越小,数值才会越精确㊂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1期第三种是分布函数法㊂分布函数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与城市之间收入重合的问题,只要得到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分组数据,在理论上就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㊂不少学者也利用分布函数法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但基尼系数的值与分布函数的选择有很大关系[33-34]㊂例如程永宏选择的是生物学中的逻辑斯蒂函数[35-36],王亚峰采用的是最大熵分布函数,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大,这就对分布函数的拟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7]㊂总体来说,每一种方法都存在优势与缺陷,从测量精度来看,分布函数法是更好的选择㊂同时,分布函数法利用的是宏观数据,在时间上更具有连续性,能够更好地分析收入差距来源的变动情况,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㊂鉴于此,本文参照科威尔(Cowell)等[26,30,35]的研究,采用分布函数法来修正城乡间收入差距的计算公式,更精确地计算各部分的基尼系数及其贡献率,并通过对贡献率最大的群体进一步分解,得到影响收入差距的主要内因,为政府部门制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提供决策建议㊂㊀㊀三、基尼系数的推导与分解虽然分布函数法较好地解决了城乡两个群组收入分布重合的问题,但由于学者们对群组差异的不同理解,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公式的构造方式有很大差异,这就导致了每一部分对整体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大不相同㊂万广华指出,混合基尼系数的分解取决于组间差距的定义与各部分权重,而主要因素在于组间差距的定义[38]㊂尽管城乡差距的概念经常被提到,实际上并没有人严格地给出衡量城乡差距的标准㊂传统的群组差异通过各组的平均值来衡量,只要平均值相同,就不存在组间差距㊂程永宏认为,一个好的城乡差距指标不仅应该反映在平均值的比较上,还应该反映在群组的分布函数的比较上[35]㊂不少学者也在这方面作了尝试,如程永宏将城乡收入差距公式作为两个群组之间的收入分布函数的差异,即D=ʏ(F1-F2)2d t[35-36]㊂艾小青认为,城乡差距的内涵是群组间的交叉比较,不仅包含了不同群组同一比例层级之间的比较(即城镇穷人和农村穷人㊁城镇富人与农村富人之间的比较),也包含了城镇富人和农村穷人(以及城镇穷人和农村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30],并将两者都视为不同群组之间的差距,即D=ʏ(F1+F2-F1F2)d t㊂表达式不同是因为对总体收入差距的理解不同,那么是否存在一个更好的判断标准,能够准确地估计出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认为不同的理解可能会导致城乡差距测算存在误差㊂程永宏认为,群组间的差异主要来自分布函数的区别,只要分布函数一样,群组间就不存在收入差距[35]㊂如果只对分布函数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减,就会导致城乡差距在群组内的同一比例层级之间进行比较,这样就忽略了来自其他层级之间产生的差异,会低估真实的城乡收入差距㊂而艾小青的研究虽然修正了程永宏的研究[30],但修正的幅度过大,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被高估,因为不同层级之间的交叉比较要谨慎,不同群组之间的差距结果往往是双向的,例如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别和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差别,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而言内涵是一样的,如果不将重复计算的那一部分剥离,势必会造成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被高估㊂因此,本文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了城乡收入差距公式,将总体基尼系数分解为四个部分,并将重复计算的那一部分群组间差距视为剩余项,即城乡间的重合程度㊂本文的结论也正好验证科威尔的猜想,即基熊云军,等: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发生转变了吗?尼系数无法全部分尽,分解始终会存在交叉项(或剩余项)[26]㊂1.基尼系数计算公式推导根据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分布函数拟合的方法得到洛伦兹曲线㊂假设居民收入的分布函数为F (t ),表示收入不超过t 的累计概率㊂为了使结果更具一般性,假设全体居民的最低收入为a ,最高收入为T ,因此,按照分布函数的性质,lim t ңa F (t )=0,lim t ңTF (t )=1①㊂根据厉以宁和秦宛顺[39]㊁程永宏[35]的推论,洛伦兹曲线与分布函数的关系为:y =L (x )(1)x =F (t )(2)㊀㊀洛伦兹曲线的定义为L (p )=1μʏ10t d F (t ),其中,μ为居民的平均收入,并且全体居民的最高收入W 为t =T 时,分布的累计收入为W ,即:W =N ʏTat d F (t )=N (T -a )-ʏT aF (t )d t éëêùûú(3)μ=WN=(T -a )-ʏT aF (t )d t(4)㊀㊀那么,洛伦兹曲线与y 轴围成的面积S 则为:S =ʏ10x d y(5)㊀㊀变换积分区间,并分步积分可得:S =1μʏTatF (t )d F (t )=121μ(T -a )-ʏT aF 2(t )d t éëêùûú(6)㊀㊀因此,洛伦兹曲线与45ʎ直线围城的区域A 的面积为:S A =S -12=121μ(T -a )-ʏTaF 2(t )d t éëêùûú-12(7)㊀㊀根据基尼系数的定义G =AA +B可知,基尼系数为:G =2S A =1μ(T -a )-ʏT aF 2(t )d t éëêùûú-1(8)㊀㊀将公式(3)㊁(4)带入式(8),则:G =2S A =1μʏT aF (t )d t -ʏT aF 2(t )d t éëêùûú(9)㊀㊀至此,我们通过分布函数得到了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㊂2.基尼系数的分解本文主要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来考察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因此,将全体居民按照常住人口分解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㊂按照群组的划分,基尼系数也可分解为农村基尼系数㊁城镇基尼系数与城乡之间基尼系数㊂根据(9)式,农村地区的基尼系数为:①准确来说,分布函数存在两个间断点,即lim t ңa-F (t )=0,lim t ңa+F (t )=1N ,当N 无穷大时,1Nʈ0,同理可知,lim t ңT F (t )=1㊂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1期G 1=1μ1ʏT 1a 1F 1(t )d t -ʏT 1a 1F 12(t )d t éëêùûú(10)㊀㊀城镇地区的基尼系数为:G 2=1μ2ʏT 2a 2F 1(t )d t -ʏT 2a 2F 12(t )d t éëêùûú(11)㊀㊀假设全体社会存在N 个居民,其中农村人口为N 1,城镇人口为N 2,则农村人口占比α=N 1N,城镇人口占比β=N 2N,很明显,α+β=1㊂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布函数为F 1(t ),表示农村居民收入不超过t 的累计概率,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函数为F 2(t ),表示城镇居民收入不超过t 的累计概率㊂根据分布函数的定义,F (t )表示收入不超过t 的累计概率㊂那么,收入不超过t 的农村居民有N 1F 1(t ),收入不超过t 的城镇居民有N 2F 2(t ),全社会收入不超过t 的居民为N 1F 1(t )+N 2F 2(t ),全社会的居民收入不超过t 的累计概率为N 1F 1(t )+N 2F 2(t )N,因此,全社会的居民收入的分布函数为:F (t )=αF 1(t )+βF 2(t )(12)㊀㊀将公式(12)带入基尼系数的公式(9)中,则城乡混合的基尼系数为:G n =1μʏT a[αF 1(t )+βF 2(t )]d t -ʏT a[αF 1(t )+βF 2(t )]2d t {}(13)㊀㊀其中,G n 为混合基尼系数,a 为全体居民收入中的最小值,T 为全体居民收入中的最大值,则a =min(a 1,a 2),T =max(T 1,T 2)㊂为了方便计算,假设a 1<a 2,T 1<T 2,则:G n =1μʏT 2a 1(αF1+βF 2)d t -ʏT 2a 1(α2F12+β2F 22+2αβF 1F 2)d t éëêùûú=1μα2ʏT 1a 1[F 1(1-F 1)]d t +β2ʏT 2a 2[F 2(1-F 2)]d t +αβʏT 2a 1(F 1+F 2-2F 1F 2)d t {}+1μα2ʏT 2T 1[F 1(1-F 1)]d t +β2ʏa 2a 1[F 2(1-F 2)]d t {}(14)㊀㊀根据分布函数的性质,lim t ңT 1F 1(t )=1,lim t ңa 2F 2(t )=0,则ʏT 2T 1F 1(1-F 1)=0,ʏa 2a 1F 2(1-F 2)=0,令M =ʏT 2a 1(F 1+F 2-2F 1F 2)d t ,那么:G n =α2μ1μG 1+β2μ2μG 2+αβμM (15)㊀㊀从公式(15)可以看出,即便农村与城镇之间的收入分布有重叠部分,也可以按照城乡混合的分布函数分解㊂其中,M 可以进一步写成M =ʏT 2a 1[F 1(1-F 2)+F 2(1-F 1)]d t ㊂实际上,农村基尼系数可以写为G 1=ʏT 1a 1F 1(1-F 1)d t ,城镇基尼系数也可以写成G 2=ʏT 2a 2F 2(1-F 2)d t ㊂那么,ʏT 2a 1F 1(1-F 2)d t 可以看作农村与城镇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ʏT 2a 1F 2(1-熊云军,等: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发生转变了吗? F1)d t可以看作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㊂因此,本文定义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为D,其中,D=ʏT2a112[F1(1-F2)+F2(1-F1)]d t,而剩余的那一项,则为城乡间的重合程度,即O n=αβμʏT2a112[F1(1-F2)+F2(1-F1)]d t,正如科威尔所描述的那样,基尼系数无法全部分尽,分解始终会存在交叉项(或剩余项)[26]㊂带有剩余项的城乡混合基尼系数公式为:G n=α2μ1μG1+β2μ2μG2+αβμD+On(16)㊀㊀研究发现,本文的城乡差别指标与程永宏[35]㊁艾小青[30]衡量城乡差别的指标有明显不同㊂程永宏的城乡差别指标为D=ʏ(F1-F2)2d t,只能反映两个群组同一比例层级的差距(例如城市的穷人/富人与农村的穷人/富人之间的差距),而忽略了不同层级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较,因而会低估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㊂艾小青的城乡差别指标为D=ʏ(F1+F2-F1F2)d t,虽然包含了农村与城市分布函数的区别,也包含了农村与城镇之间的交叉比较,但忽略了不同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是双向的,如果不将重复计算的那一部分剥离,势必会造成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被高估㊂而本文的城乡差别指标不仅包含了农村与城市分布函数的交叉区别,也将重复计算的那一部分剥离,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㊂由于α=N1N,β=N2N,N1μ1Nμ=θ1,N2μ2Nμ=θ2,其中,θi(i=1表示农村,i=2表示城镇)表示i地区的居民总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份额㊂同时,由于D是一个绝对指标,因此,D μ为城乡差距的相对指标,令G3为城乡之间的相对差距,则混合基尼系数可以写成:G n=αθ1G1+βθ2G2+αβG3+O n(17)㊀㊀那么,农村内部基尼系数对总体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为αθ1G1Gn,城镇内部与城乡之间的贡献度分别为βθ2G2G n与αβG3G n㊂至此本文完成了混合基尼系数的城乡分解㊂㊀㊀四、基尼系数的分解结果根据理论部分的推导,基尼系数分解的关键在于分布函数的拟合,而拟合的精度直接决定了基尼系数的误差㊂按照‘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3年之前,农村有20组收入累计频率的分组数据,2014年之后按照收入五等份分组公布数据;2013年之前,城镇按照收入等级公布了7组数据,2014年之后也按照收入五等份分组公布数据㊂同时,由于‘中国统计年鉴“只公布了每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本文以每组概率的平均值对应该组公布的收入①,2021年农村㊁城镇居民在各收入段的累计频率见表1㊂①每一个等级频率的中间值,即为对应的相应收入㊂例如城镇等额公布的5组数据,本文按照10%㊁30%㊁50%㊁70%㊁90%的累计频率选择对应的收入㊂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1期表1㊀2021年农村/城镇居民在各收入段的累计频率元地区低收入中间偏下中间收入中间偏上高收入20%20%20%20%20%农村4855.911585.816546.423167.343081.5城镇16745.530132.642489.059005.2102595.8㊀㊀注:数据来源于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㊂由于分布函数的选择对基尼系数的影响很大[33],本文尽可能在提高拟合优度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分布函数㊂根据程永宏的论述,生物学中的逻辑斯蒂函数(Logistic)形式比较适合拟合收入分布函数[35,40],本文与程永宏保持一致,也选择逻辑斯蒂函数来拟合居民的收入分布函数,自变量的参数值设定为0.05㊂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通过Matlab 软件得到分布函数的参数,研究发现,分布函数的拟合优度达到99.7%以上,图1为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分布拟合曲线㊂图1㊀2021年农村和城镇收入分布的拟合曲线分别得到农村与城镇的居民收入分布函数后,按照前面理论部分的推导,我们利用Matlab 估算了农村与城镇的基尼系数㊂同时,为了检验结果的平稳性,仍以2021年数据为例,按照两组数据的平均值估算每一组的组内最高收入㊂并按照20%㊁40%㊁60%㊁80%㊁99.99%的累计概率得到一个基尼系数的分解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数据之间差别非常小㊂同时,本文测算的基尼系数的结果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相差不大,这说明前面对基尼系数的分解是合理的,两组分解的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㊀不同估算方式的基尼系数结果类别累计概率按照平均值估算组内收入按照平均值估算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家庭收入均值(元)21741.356082.021735.856076.3人口份额0.3530.6470.3530.647收入份额0.1740.8260.1750.825各自的基尼系数0.4300.4080.4290.407R 20.99670.99960.99580.9983全国收入均值(元)43959.743954.1混合基尼系数0.4610.460㊀㊀注:收入分组数据与人口份额数据均来源于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因此为了减小收入分配政策变动影熊云军,等: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发生转变了吗?响本文的核心结论,本文对2005年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㊂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分组数据,本文进一步估算了2005 2021年农村与城镇的基尼系数,根据公式(17),我们得到了每一年城乡混合基尼系数的加权公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农村基尼系数㊁城镇基尼系数㊁城乡相对基尼系数与剩余项㊂同时,根据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得到每一部分对城乡混合基尼系数的贡献程度(见表3)㊂表3㊀混合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年份混合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城镇基尼系数城乡相对基尼系数农村贡献率(%)城镇贡献率(%)城乡贡献率(%)20050.4760.3770.3710.61313.223.731.5 20060.5040.3200.3670.6877.925.033.6 20070.5100.3230.3630.6887.025.933.5 20080.5170.3340.3720.686 6.727.233.1 20090.5200.3410.3670.686 6.128.033.0 20100.4610.3180.3600.5727.930.131.3 20110.4540.3160.3470.5637.430.731.0 20120.4470.3130.3320.556 6.831.031.1 20130.4710.4050.3950.5339.334.528.1 20140.4640.4310.3810.5229.734.627.9 20150.4560.4230.3750.5109.135.827.6 20160.4590.4380.3780.5088.737.127.1 20170.4620.4390.3870.5058.238.826.5 20180.4710.4390.4010.5067.540.725.9 20190.4660.4240.4010.497 6.942.125.5 20200.4650.4200.4100.482 5.746.523.9 20210.4610.4300.4080.475 5.747.223.5㊀㊀注:表中贡献率没有包含剩余项,若加上剩余项,总体贡献率为100%㊂从图2的结果来看,从2005年以来,全体社会的基尼系数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再略微上升的阶段,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变动趋势基本一致㊂分开来看,农村内部基尼系数先降低后上升,在2012年达到最低,近几年维持在0.43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小于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1]㊂近几年城镇基尼系数虽然也与农村地区的基尼系数有着相同的趋势,也逐渐达到了0.4的国际警戒线㊂而城乡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数值虽然很大,超过了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但近几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㊂从贡献率来看,农村地区始终保持在10%左右,近几年还略有下降,城乡之间的基尼系数贡献率则是逐年下降㊂与前两者相反,城镇内部的贡献率逐年上升,除了高收入人群的增长快于低收入人群增长的原因外[1],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的居民逐渐转移到了城市,成为城市人口,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并不是中高收入人口,也就是说中低收入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持续扩大了城镇基尼系数㊂在2012年之前,全国基尼系数的主要贡献率为城乡之间的基尼系数,而2012年之后,全国基尼系数的主要贡献率为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①㊂这说明,即便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大于农村与城镇的基尼系数,但由于城镇人口的逐渐增多,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已经从过去的城乡之间转移为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㊂因①2012年的城镇化率为52.57%㊂。
2022年12月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2022年12月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
A.教育法律规范B.教育法律权利C.教育法律义务D.教育法律事实答案:D本题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需要一定条件或根据的。
这里所说的条件或根据,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法律事实。
2.我国在哪一年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A.1997B.1999C.2002D.2004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
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或解聘职务C.撤销教师资格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
A.坚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B.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教师所享有的“管理学生权”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A.组织B.主导C.主体D.领导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
A.生产力B.科学C.人民D.历史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十九大政治报告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
这就要求教育:()。
A.扩大办学规模B.普遍接受高中教育C.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D.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
A.补救合法权益受损害者B.解决法定权益的纠纷C.惩治侵权行为D.维护国家教育法律的尊严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拥有撤销地方性法规权限的机关是()。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政协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教育法制化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我国实现依法治教的关键是()。
“后汇改宏观政策”何处去

“后汇改宏观政策”何处去
陆磊;王长勇;李琰
【期刊名称】《财经》
【年(卷),期】2005(000)016
【摘要】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以公共消费支出和基础性的社会保障拉动消费乃当前环境下“一石二鸟”之举,本外币政策协调依然是中央银行的主要操作手段,抓紧有利时机推进各项改革更应是积极主动的选择。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陆磊;王长勇;李琰
【作者单位】《财经》研究员;《财经》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16
【相关文献】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混沌性研究--基于2005年汇改后与汇改前数据的比较[J], 刘超;刘东
2.人民币汇改后重庆板块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实证研究——基于汇改前重庆23家上市公司指数分析 [J], 税雪;薛丽;邹李航
3.人民币汇改后重庆板块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实证研究——基于汇改前重庆23家上市公司指数分析 [J], 税雪; 薛丽; 邹李航
4."6·19"汇改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彭玉镏; 康文茹
5.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汇率超调吗?——基于汇改后月度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刘永泉; 李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框架下扩展泰勒规则的再检验———基于汇改前后及整体层面的比较分析郭福春 潘锡泉 内容提要:本文在传统泰勒规则的基础上,纳入开放框架下的汇率因素,就汇改前后及整体层面的非线性视角对扩展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重新检验。
研究发现:(1)开放框架下纳入汇率因素的泰勒规则在汇改前后及整体层面呈现较大的异质性,确实存在非线性效应,汇改后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明显,而汇改前及整体层面上的效应并未显现,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区间效应”特性。
这启示货币政策当局采取以利率为中介工具的货币政策在汇改后应该而且急需对汇率波动做出及时反应,这给我国货币当局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2)货币政策规则利率工具对货币因素和通货膨胀的敏感性较大,而对产出缺口并不是很敏感,这要求货币当局制定以利率为中介工具的货币政策时尤其不能忽视对货币因素的影响做出反应,而且更需要盯住通货膨胀目标。
关键词:汇率改革 泰勒规则 开放框架 协整检验作者简介:郭福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310018;潘锡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系助教、硕士,310018。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12)11-0063-07一、引言及文献评述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设计出最优的、时间一致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规则一直是学界和政策层面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学术界提出了诸如货币数量规则、麦克勒姆规则、通货膨胀盯住规则和泰勒规则等在内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规则。
尽管关于采用哪一种规则对于一国货币政策操作是最优的仍未能取得较为一致的定论,但由于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在研究货币政策规则时更倾向于泰勒规则,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似乎更加受各方关注。
自Taylor(1993)提出该规则以来,有关描述短期利率如何对通货膨胀和产出变化做出反应的各种形式的泰勒规则成了学界和政策当局讨论一国货币政策决策参考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利率政策规则。
Taylor(1999)、McCallum(2000)分别运用该规则对美日等发达国家历史数据进行检验,发现规则信息比目标变量对指定的政策工具具有更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在美国,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环境特性符合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呈正相关关系。
与此同时,该规则也很好地反映了近年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德国)成功货币政策的实践。
但问题是,早期的文献对泰勒规则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封闭经济框架,认为央行应根据通货膨胀率(或预期)与产出缺口(或预期)调整利率。
而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外部冲击的存在必然会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这集中体现于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因而使得学界对泰勒规则的传统设定模式产生了质疑,Svensson(2000)就含蓄地对泰勒规则忽视汇率因素提出了批评,他认为3620 Finance &Trade Economics,No.11,2012CPI通胀盯住制更优于泰勒规则,一个重要原因在于CPI通胀盯住制考虑到了实际汇率的因素,而对汇率的考虑和关注使得货币当局能够及时地对外界的变化和干扰做出有效反应,而泰勒规则却排除了对外界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的机会。
不仅如此,Taylor自己也意识到忽视开放经济下汇率因素的冲击而构建的模型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性。
但在提及原始的泰勒规则中忽略汇率因素的原因时,Taylor解释说通过自己对多个国家的模拟表明,如果央行对汇率反应强烈的话,整个经济中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状况就会恶化,基于这个原因,原始泰勒规则没有将汇率因素纳入。
事实上,在Taylor(2001)的研究中,他也已经指出,尽管该规则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施中取得了成功,但这并不能说明汇率对利率没有作用,而可能是由于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高,政策传导机制顺畅,汇率变化已经通过总需求渠道与通胀渠道间接影响了利率,所以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直接作用。
与此相对的是,Mohanty等(2004)对东南亚、南美与中欧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其货币政策操作具有明显的汇率稳定目标,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反馈作用是显著的。
陈晓莉(2008)在泰勒规则基础上引入汇率变动因素的研究,也发现无论是利率还是基础货币都对中美双边汇率变动做出了显著反应。
然而,以Mishkin和Schmidt-Hebbel,Laxton和Pesenti等为代表的学者则反对将汇率以独立的变量纳入到泰勒规则中。
Mishkin和Schmidt-Hebbel(2001)认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到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影响,但不应该把汇率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纳入到货币政策规则中,因为他们认为盯住汇率很可能恶化整个货币政策的作用。
Laxton和Pesenti(2003)利用全球经济模型(GEM)对开放经济国家进行分析时发现,汇率在GEM模型中发挥的作用很小,甚至在短期传递很低的时候,汇率的作用也很一般。
如果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变化反应过于强烈,那么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国内的董艳玲(2007)则通过加入汇率因素的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并不具有显著性。
此外,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金融体制创新改革等外界冲击的影响,部分文献开始探讨货币政策行为中的非线性或非对称性。
较为典型的如Martin和Milas(2005)、Petersen(2007)等,他们研究了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非线性货币政策行为。
种种研究迹象表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可能源自宏观经济模型的非线性(Dolado等,2005),或者中央银行的非线性偏好(Nobay和Peel,2003;Surico,2007a,等),或者是由于两种原因共同作用(Surico,2007b)。
Martin和Milas(2005)对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行为的研究,发现英国货币当局更加倾向于将通货膨胀盯住在一个波动区间内而非单一的通胀目标,而且其对通货膨胀在通胀区间之上时表现得更为敏感。
Petersen(2007)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研究,以及Surico(2007b)对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研究同样表明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行为呈现非线性特征。
国内的赵进文和黄彦(2006)利用前瞻性经济结构和非二次福利函数方式设定的目标函数,测定了中国的最优非线性货币政策反馈规则,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反馈规则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张屹山和张代强(2008b)利用线性回归和门限回归方法对我国利率货币政策的研究表明利率规则能够保证当我国经济运行偏离均衡状态或央行目标时采取正确的政策调整方向。
纵观上述研究,尽管泰勒规则在一些国家的成功实践对于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但细究这些文献,我们发现,依然存在着些许较为明显的不足,主要包括:(1)泰勒规则模型设定上:现有大部分研究均是基于传统泰勒规则进行研究,而鲜有研究涉及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因素对利率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即使存在一些文献,譬如Svensson(2000)、Laxton和Pesenti(2003)、Mohanty等(2004)等等,考虑到开放经济中的汇率因素进行研究,但较为遗憾的是,对于纳入汇率因素的泰勒规则中利率是否需要对汇率波动做出反应存在较大64的争议,未能取得一致的结论。
反观国内,尽管也有少许学者(董艳玲,2007;陈晓莉,2008)试图在泰勒规则中引入汇率因素探究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利率是否需要对汇率波动做出反应,却依然得到较为对立的结论,然而绝大部分学者对货币政策泰勒规则利率效应的研究中,忽视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因素及货币因素对以利率为中介工具的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
问题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汇率因素俨然在某种程度上很可能已经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了影响,若依然对此有所忽视的话,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据此,就目前而言,是否需要将汇率因素纳入到货币政策操作的利率规则中,及货币政策操作中利率是否需要对此做出反应,如果需要做出反应,又是如何反应?显然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和探究。
(2)研究视角上:除极少数研究(赵进文、黄彦,2006;张屹山、张代强,2008b)外,绝大多数研究均将样本期作为一个整体、没有通过划分阶段来对泰勒规则进行检验,而事实上,如果由于受到某种政策制度调正或改革引起的外界冲击,譬如,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等,使得央行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执行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操作,导致货币政策泰勒规则在不同样本期内可能呈现非线性效应,由此引起一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利率对各变量变动产生异质性反应,而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却依然在未进行阶段划分而默认其为同一样本期的基础上就对货币政策泰勒规则进行检验的做法可能会使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误。
据此,本文在传统泰勒规则基础上,将开放框架下的汇率因素纳入,以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为分界点,就汇改前后及整体层面的非线性视角对不同时期的扩展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异质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希望探明汇改是否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了实质性的冲击,我国汇改前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利率对各影响因素变动是否需要做出反应,以及是否存在异质性反应?继而验证汇改前后泰勒规则在我国是否存在非线性特征。
二、计量模型设定及数据处理(一)计量模型设定泰勒(1993)通过一个简单的政策规则来说明短期利率与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也即著名的“泰勒规则”:it=πt+i*+ω(πt-π*)+φyt(1)其中,it为名义利率,i*为名义均衡利率,πt为过去4个季度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π*为目标通货膨胀率,yt=100×(Yt-Y*)/Y*,表示产出缺口。
本文则在上述基本泰勒规则模型设定的基础上,借鉴Svensson(2000)、Mohanty等(2004)的研究,将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因素纳入其中,以检验货币政策操作中利率对汇率是否需要做出应有反应。
同时考虑到Fendel和Frenkel(2006)、Surico(2007b)在分析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时引入了货币供给变量,其研究结果发现,尽管货币供给并不能直接影响央行的政策行为,但货币供给却是一个很好地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工具变量。
因此,本文也将货币因素纳入泰勒规则中,以检验货币因素对货币政策的传递效应。
据此,对传统泰勒规则进行扩展和适度修正,构建本文开放经济下包含汇率因素以及考虑货币因素的扩展泰勒规则计量模型为:it=α+βπt+γyt+ρMt+δet+μt(2)其中,it为利率变量,πt表示通胀缺口变量,yt表示产出缺口变量,Mt表示货币因素变量,et表示汇率因素变量,μt为随机扰动项。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5620利率变量:杨绍基(2005)指出,就目前而言,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是利率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而且两个市场之间均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对彼此之间的利率变化也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