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等式和泰勒规则

合集下载

费雪效应

费雪效应

埃尔文·费雪认为,债券的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与金融工具寿命期间预期的价格变动率之和,名义利率r可以表示为:
1+r=(1+R)(1+a)
r=R+a+Ra
式中:R——实际利率;
a——金融工具寿命期间的预计年通货膨胀率。
当通货膨胀率仅处于一般水平时,乘积项Ra会很小,计算时通常忽略不计,因此:
从以上可以看出汇率平价的理论的欠缺是仅仅将货币持有的收益率仅仅和利率联系在一起,但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仅仅作为存款的外国货币的占有量是非常的少的,大部分都是作为商品贸易、直接投资方式存在,这是利率平价的缺点:不符合实际,过于片面。当然和这个平价理论一样的片面的还有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同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出发考虑,但物价的差异也有可能是因为供给和需求变化引起的,而是不仅仅是货币因素。
经济学者对于费雪效应的研究
在平价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是汇率平价,这个理论的观点是;当所有的货币存款都提供相同的预期收益率时,外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用相同货币衡量的任意两种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相等的条件,被称为利率平价条件。(保罗·R·克鲁格曼着《国际经济学》下册,P342下同)
笔者对汇率平价理论并不认可,原因在于,将货币的持有的预期收益率简单的和利率联系不符合实际,持有外国货币或者本国货币的人并不是简单将其当作存款,其作为存款的货币仅仅是货币持有者的所有的货币的其中一种方式,其次之外,货币可以投资于资本市场,也可以投资于实体经济,也可以投资于商业贸易,所以说,货币的收益率仅仅用存款的利率来衡量失于片面。
公式
[编辑本段]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把公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一下,公式就变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江 春
泰勒规则(Taylor Rule) 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的全球化,使货币供应量与一 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变得越来越弱,同时,由于金融衍生产 品市场的发展,使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统计带来了困难,这 些经济金融环境的变革使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应量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困难。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 的货币政策机制遭受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 济学家泰勒(Taylor,1993)提出了著名的泰勒规则,为新形 势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泰勒规则的前提条件
美国以泰勒规则为理论指导的货币政策成功实施的前提。 (1)“中性”货币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预算平衡)相 结合; (2)利率的市场化; (3)政策透明度高且市场灵敏性强,其政策公布即能很快 影响预期并带动市场。 (4)浮动汇率制度 因为只有在浮动汇率下,一国中央银行可以根据产出和 通货膨胀来调整短期利率,而在固定汇率下由克鲁格曼“三 元悖论”可知,一国不能单独决定其短期利率,因为利率的 升高将导致外币的流人对本币形成升值压力(Taylor,1993)。 所以,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泰勒规则实施的一个前提 是浮动汇率制。
* e
着,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一对一地发生变化) 。 最后,将 i i 代入名义利率 i ,物价 p 和实际产出 y 之间的方程式,就得到泰
* e
勒规则的基本公式。
二. 泰勒规则的基本公式
it r * t ( t * ) ( yt y * )
其中, it 为短期名义利率(即中央银行用作工具或政策目标的短期利率,美国为联邦基 金利率); r * 为长期均衡的实际利率(使一国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并扣除通胀影响的利率。 泰勒取值为 2%,这是根据美国无风险金融资产扣除通货膨胀水平后的平均利率计算得出 的); t 为通货膨胀率(表示前 4 个季度的平均通货膨胀率); 为中央银行的目标通货

泰勒规则的名词解释

泰勒规则的名词解释

泰勒规则的名词解释在如今的数字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也涌现出了许多个人和组织,试图获取和滥用用户的个人信息。

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规范数据收集和使用行为,一项被广泛讨论和实施的规则悄然出现,它就是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Taylor Rule)是一种宏观经济学中的一项经济政策工具,旨在通过监控和控制货币政策来保持经济的稳定。

泰勒规则最初由经济学家约翰·泰勒(John Taylor)于1993年提出,并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泰勒规则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设定利率,来实现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水平。

基本上,根据泰勒规则,中央银行应根据当前的通胀率和实际产出水平来调整利率。

具体而言,泰勒规则通常表示为一个方程式:i = r + π + 0.5(π - π*)+0.5(y - y*)其中,i代表利率,r代表实际利率,π代表当前通胀率,π*代表目标通胀率,y 代表当前实际产出水平,y*代表目标实际产出水平。

泰勒规则的本质是将利率设定为目标通胀率与实际通胀率的差异,以及目标产出水平与实际产出水平的差异的线性组合。

这样,当通胀过高或过低时,中央银行可通过调整利率来纠正通胀,并避免经济过热或过冷。

泰勒规则的实施有助于维持经济稳定,有效的货币政策可使市场预期更为稳定,降低通胀风险,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然而,泰勒规则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首先,确定目标通胀率和目标产出水平并非易事。

经济学家对于什么是适当的通胀率和产出水平存在着不同观点和解释。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在制定政策时产生偏差,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

其次,泰勒规则简化了经济体的复杂性。

实际经济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供需关系、政府政策、国际贸易等。

泰勒规则只针对通胀率和产出水平,可能无法全面有效地解决经济问题。

最后,泰勒规则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适用性存在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市场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泰勒规则的实施效果。

费雪指数公式

费雪指数公式

费雪指数公式摘要:一、费雪指数公式的概念和背景1.费雪指数的定义2.费雪指数公式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二、费雪指数公式的推导和计算1.费雪指数公式的基础知识2.费雪指数公式的推导过程3.费雪指数公式的计算方法三、费雪指数公式的应用和影响1.费雪指数在金融领域的应用2.费雪指数对投资决策的影响3.费雪指数在我国的实践和应用正文:费雪指数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通货膨胀的指数公式,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1918 年提出。

该公式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对投资决策和货币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费雪指数公式的概念和背景费雪指数,又称费雪物价指数,是一种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数。

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研究物价波动时提出的,旨在弥补传统物价指数的不足。

传统的物价指数,如零售物价指数(RPI)和消费物价指数(CPI),主要关注商品价格的变动,而费雪指数则将商品价格和货币供应量两个因素综合考虑,从而更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水平。

二、费雪指数公式的推导和计算费雪指数公式的推导基于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和名义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

费雪通过这一理论推导出费雪指数公式:π= M * V / P其中,π表示费雪指数,M 表示货币供应量,V 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 表示物价水平。

费雪指数公式的计算方法是将上述公式中的各个变量代入,计算出费雪指数。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V 通常难以准确测量,因此通常采用经验值进行计算。

三、费雪指数公式的应用和影响费雪指数公式在金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准确地衡量通货膨胀水平,从而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和政策决策。

其次,费雪指数对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费雪指数关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此,央行可以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费雪指数,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在我国,费雪指数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

ppt泰勒规则

ppt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唯一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是真实利率,决定真实利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以通货膨胀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下,如果通货膨胀率偏离既定目标,央行须运用各种手段(工具)调整名义利率,使真实利率保持在一个均衡水平(即,货币政策的名义锚)
泰勒规则指出,联邦基金利率应该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一个“均衡”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再加上两个缺口的加权平均值:(1)通货膨胀缺口,当前通货膨胀率减去目标通货膨胀率,(2)产出缺口,实际GDP与潜在充分就业水平下的潜在GDP估计值之间的百分比偏差。
泰勒原理:货币当局应该将名义利率提升至高于通货膨胀率的升高幅度的水平。
泰勒规则中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可能意味着,联邦储备体系不但需要将通货膨胀水平置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应该减小产出围绕其潜在水平出现的周期性波动幅度,同时关注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
中央银行能否直接遵循泰勒规则:
1.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要求中央银行提前进行预测经济变化
2.经济的真是模型无从获得,需要中央银行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泰勒规则的机械性使其不可能产生最佳货币政策。
3.经济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泰勒规则的模型与系数也是变化的。
4.金融危机期间需要非常规货币政策。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参考答案_201311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参考答案_201311

金融系“专业课”《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货币定义方法及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内容大多数经济学家是根据货币的功能来定义的,即货币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最初的货币是通货即钞票和硬币,后来因为支票也被普遍接受,所以货币定义应该包含一系列东西,而不是某一样东西。

到现代,更多的金融资产能执行货币的支付、储藏甚至交换功能,货币定义发展到更广义的范围。

至于评判标准,则可按下述说法: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就是因为人们需要它。

反过来说,就是凡符合人们需要的都可以充当货币。

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币,并确定货币供应量的范围。

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M2+其它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2.简述弗里德曼的恒久性收入理论在影响货币需求的多种因素中,弗里德曼认为,各种形式的资产总和的财富总额是最重要的变量,但由于财富总额的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故以收入来代替。

又由于年度收入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化,故弗里德曼提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也可以成为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恒久性收入在短期之内波动较小,表明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随产业周期的波动而波动。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

他认为,货币需求也像消费需求一样,主要由恒久性收入决定。

在长期中,货币需求必定要随恒久性收入的稳定增加而增加。

这一结论被他用统计方法的实证研究所证实。

他将一个较长时期周期收入的平均值看作是恒久性收入的近似值。

尽管,恒久性收入在周期内也发生波动,在扩张时期增加,在收缩时期下降,但恒久性收入波动的幅度比现期收入要小得多。

由于恒久性收入在周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幅度变化,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也比较稳定,从而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

3.简述流动性陷阱凯恩斯在指出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说某种临界点的时候,投机性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一、引言货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等目标。

而泰勒规则则是货币政策决策者确定利率的一种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理论支持性。

本文旨在对泰勒规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为货币政策决策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泰勒规则的基本原理与内容泰勒规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提出的一种货币政策确定规则,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测度,计算出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指导货币政策决策者进行利率调控。

具体来说,泰勒规则的数学表达式为:r = π + 0.5(P - π) + 0.5(Y - Y*),其中r代表利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P代表通货膨胀目标,Y代表产出水平,Y*代表潜在产出水平。

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泰勒规则将利率水平分为三个部分,即基准利率、通货膨胀偏差和产出缺口,而各部分的权重比例也固定为0.5。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决策者只需关注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是否达到了目标水平,就可以根据泰勒规则计算出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调节货币政策。

三、泰勒规则的理论基础泰勒规则具有比较牢靠的理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来自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不仅可以影响短期利率,还可以通过长期利率的预期值,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如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

另外,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稳定市场信心是货币政策决策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泰勒规则恰恰符合这一观点,它可以通过制定透明、稳定的利率调整策略,提高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增强市场信心,从而降低市场的风险溢价,促进经济增长。

四、泰勒规则的实践应用泰勒规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货币政策制定中,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以美国为例,美联储自2003年以来一直使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诊断工具,通过计算泰勒规则得到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指导利率决策。

另外,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也采用了泰勒规则,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泰勒规则被广泛应用于货币政策的调控中。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一)泰勒规则的含义泰勒规则也称利率规则,该规则表明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依经济状态而进行调整的方法。

泰勒规则的思想源于: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很密切,理论上可以延伸到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1]。

即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存在如下关系:i=r+ßpe(1)泰勒在上述原始的利率规则中,对滞后反应进行简化,并得到如下线性方程:it=πt+gyt+h(πt-π*)+rf (2)其中,yt是实际GDP,以它与潜在GDP偏离的百分比来衡量;it是短期名义利率,以百分数来衡量;πt是通货膨胀率,以百分数来衡量。

参数π*,rf,g以及h都是正的。

这样,利率就对通货膨胀及其目标值π*以及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偏离做出反应。

当通货膨胀率上升,名义利率就比通货膨胀率上升得更快。

当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利率也上升。

在这个关系中,截距rf是中央银行反映方程中隐含的实际利率。

中央银行采取行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影响货币供应从而影响名义利率。

假定,实际GDP偏离的长期平均值yt等于0,并令长期实际利率为r*,这样从长期来看,it-πt= r*。

在(2)中,同一经济体不同时期的系数g有所变化;不同的货币制度下,(1+h)取值也有所不同,尽管大多数时候为正值。

以下观察4种假设条件下,泰勒公式中有关系数的特征。

1,固定货币增长当货币数量方程中货币为固定增长时,参数g和(1+h)为正数,实际余额和利率成负相关以及与实际产出成正相关。

如果固定货币增长,通货膨胀上升会减少实际余额,并导致利率上升。

或者,假定实际收入上升,货币需求有所上升,不调整货币供给量,利率就会上升。

g和(1+h)为正数的货币政策为固定货币增长的制度。

2,国际金本位制通货膨胀对利率的短期反应(1+h)容易通过休谟(David Hume)的硬币流动机制(specie flow mechanism)得到解释。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若美国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美国就会发生国际收支赤字,并使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费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费雪方程式概述1.费雪方程式是反映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关系的方程。

利率有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之分。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按照承诺的货币价值计算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对名义利率按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修正后的利率。

由于借贷双方更关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而不是货币的名义额,因此实际利率能更准确地衡量借贷的成本和收益。

名义利率的计价单位是货币,实际利率的计价单位则为标准化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

若年名义利率为i,则现在投资1元,1年后将获得1+i元,若当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为π,按照现在的实际购买力计算,1年后的l+i元只相当于现在的(1+i)/(1+π)。

如果实际利率用尺来表示,则应该具有下列关系:l+R=(1+i)/(1+π)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导出:1+i=l+π+R+πR在通货膨胀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如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5%,最后一项πR的数值就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上述关系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i=R+π这就是著名的费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该方程式是由美国伟大的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

费雪方程式表明,名义利率必须包含一个通货膨胀溢价,以弥补预期的通货膨胀给贷款人造成的实际购买力损失。

当实际利率保持稳定时,名义利率就会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而提高。

2.费雪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

20 世纪初 ,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 , 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

费雪效应可概括为:一国的名义利率反映了依该国预期的通货膨胀调整后的真实回报率,也就是说造成各国名义回报率不同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不同。

在投资者可进行自由的国际投资的情况下,各地的预期真实回报趋于相等。

如果出现了不相等的情况,投资者为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就会进行套利活动,而套利的结果又使各地的投资收益率趋于一致。

这一方程式为 :MV=PTM 一一货币的数量 ;V 一一货币流通速度 ;P 一一物价水平 ;T 一一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的思想渊源 泰勒规则的基本公式 泰勒规则的特点 泰勒规则的创新之处 泰勒规则的意义 泰勒规则操作和运用中的问题 泰勒规则的泰勒规则的前提条件
一. 泰勒规则(Taylor Rule) 的思想渊源
泰勒规则实际上是在综合了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货币理论及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 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论或新的货币政策规则。
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变动贴现率等)调节名义利率(联邦基金利率)it ,将联邦基金利率提
高 0.5 个百分点,使名义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高出实际利率 0.5 个百分点,从而使实际利 率下降到均衡水平,否则就会因为利率水平过低而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过大,而造成实际通 货膨胀率偏离目标通货膨胀率更大。反之则反是。
泰勒规则
江春
泰勒规则(Taylor Rule) 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的全球化,使货币供应量与一 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变得越来越弱,同时,由于金融衍生产 品市场的发展,使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统计带来了困难,这 些经济金融环境的变革使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应量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困难。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 的货币政策机制遭受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 济学家泰勒(Taylor,1993)提出了著名的泰勒规则,为新形 势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二. 泰勒规则的基本公式
泰勒比较了利用这一规则计算出的联邦基金利率规则值 与历史实际值。发现这种规则能够很好地拟合美联储20世 纪80年代以来的货币政策操作。只有1987年,当美联储对 股灾做出反应时,规则值与实际值有一个较大的差距。后 来,又检验了1879一1997年间美国的货币政策,发现在通 货膨胀率较低且较稳定的期间,货币政策通常符合泰勒规 则。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江春
泰勒规则(Taylor Rule) 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的全球化,使货币供应量与一 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变得越来越弱,同时,由于金融衍生产 品市场的发展,使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统计带来了困难,这 些经济金融环境的变革使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应量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困难。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 的货币政策机制遭受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 济学家泰勒(Taylor,1993)提出了著名的泰勒规则,为新形 势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六、泰勒规则操作和运用中的问题
(1)潜在产出的测算 对于潜在产出的计算估计方法,理论界一直未形成统一意
见,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有生产函数法和时间序列分解法 (即潜在总产出由实际GDP的对数进行线性趋势拟合而得到) 两大类,每一类在具体计算时还存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可供 选择。估计方式的不统一给政策制定带来不确定性,而且, 不同的潜在产出测算方法得到的利率水平也有差异。 (2)均衡的实际利率水平 最难估计的变量就是均衡的实际利率水平。
泰勒规则实际上将货币主义强调的固定规则思想即主张事先确定货币政策的操作程序及规则并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不随意改变货币政策的操作程序及规则以稳定公众的预期从而保证市场机制的稳定与凯恩斯主义主张的相机抉择思想即主张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规则的约束而是依据经济运行的状况灵活调节逆风向行事平抑经济周期从而稳定经济结合在一起坚持货币政策应对实际gdp和通货膨胀这两者的变化都做出反应而不只是对付通货膨胀
泰勒规则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以公开市场为操作工具,以 短期利率为操作目标,以实际利率为中介目标,以通货膨 胀和经济稳定为政策目标,以“逆风向行驶”为基本原则 的货币政策机制。

货币金融学公式汇总

货币金融学公式汇总

汇总|货币金融学的公式汇总在复习货币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公式需要学习,这里我们对于这两本书中出现的公式做了一个总结归纳,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货币金融学】1.计算现值公式,CF为未来的现金流量,i为利率:2.计算固定支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FP为每年固定偿还金额:3.该公式计算息票债券价格,C为每年偿还利息,F为债券面值:4.该公式计算贴现发行债券(零息债券-仅偿还面值,折现发行),F为债券面值,i 为到期收益率:5.该公式计算永续债券,C为每一期利息,i为到期收益率:6.该公式计算回报率,ic为当期收益率,g为资本利得率:7.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和:8.预期理论,表明n阶段利率等于该债券在n阶段的期限中,所有1阶段利率预期的平均值:9.流动性溢价理论,实现对预期理论的修正,lnt为n阶段债券在时间t的流动性(期限)溢价:10.戈登增长模型,假定股利增长率不变,ke高于g,其中g为股利增长率,ke为股票投资要求回报率:11.ROE为股权回报率,ROE=税后净利润/股权资本,ROA为资产回报率,ROA=税后净利润/资产,EM为股本乘数,EM=资产/股权资本:12.基础货币等于流通中的现金加上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额:13.M为货币供给,m为货币乘数,e为超额准备金比率,rr为法定准备金率,rd为定期存款利率,t为定期存款所占比例:14.泰勒规则,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应该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一个“均衡”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15.交易方程式,P代表物价水平,Y代表总产出(收入),P*Y看作经济体的名义总收入,M代表货币供给,V为货币流通速度:16.现金余额方程式,k=1/V,为常量,由既定水平名义收入PY支持的交易规模决定人们的货币需求量:17.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与名义利率i负相关,与实际收入Y正相关:18.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与永久性收入,预期回报率以及替代性资产影响:19.总需求等于消费支出,计划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公司理财】1.杜邦恒等式,说明ROE受经营效率、资产运用效率、财务杠杆三个因素影响:2.外部融资需要量计算公式,其中PM=净利润/销售额,为销售利润率,d为股利支付率:3.内部增长率为EFN为零时可以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是公司在没有外部股权融资且保持负债权益比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实现的最大增长率:4.实际年利率计算公式,r为名义利率,m为每年按照复利计息的次数:5.分别为复利计息的终值和连续复利的终值:6.永续增长年现值计算公式,r为折现率,g为每期的增长率:7.年金现值计算公式,年金是指一系列稳定有规律、持续一段固定时期的现金收付活动:8.增长年金现值计算公式,C为第一期末开始支付的金额、r为折现率、g为每期的增长率、T为年金支付的持续期:9.通过增长机会计算公司股票价格,NPVGO为增长机会的(每股)净现值,EPS为每股盈利,第一部分时公司满足现状作为现金牛的价值,第二部分时公司将盈利留存并用于投资新项目时新增价值;市盈率PE与增长机会正相关,与风险负相关:10.净现值法,NPV大于零接受项目,小于零拒绝项目:11.内部收益率计算公式,IRR超过必要报酬率时接受项目:12.经营性现金流量计算公式,此外还有三种公式,分别为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和税盾法:13.现值的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EAC为约当年均成本:14.会计利润的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15.经营杠杆(OCF可用EBIT代替):DOL=1+FC/OCF16.CAPM模型公式,Rf为无风险利率,Rm-Rf为市场风险溢价,其中Rm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17.β计算公式,后者为权益β系数计算公式:18.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公式:19.加权发行成本计算公式:20.分别为无税MM定理1和有税MM定理1:21.分别为无税MM定理2和有税的MM定理2:22.调整净现值(APV)法,UCFt为无杠杆企业第t期流向权益所有者的现金流量:23.权益现金流量(FTE)法,LCFt为杠杆企业第t期属于权益所有者的现金流量:2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法:25.期权平价:标的股票价格+看跌期权价格=看涨期权价格+行权价的现值26.二叉树定价(了解):27.Black-Sholes模型(了解):28.信用条件的成本:29.经济订购批量(EOQ)模型(现金需求的平方根公式):30.国际费雪效应,表明各个国家的真实利率应该是相等的:需要注意的是,本篇文章是按照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和罗斯《公司理财》阐释的总结(教材版本不同可能会有差异),大家还要结合相应概念、定理做相应深化。

泰勒规则计算公式

泰勒规则计算公式

泰勒规则计算公式泰勒规则(Taylor Rule)是一种用于描述中央银行如何根据经济状况来设定短期利率的规则。

其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对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等变量的考虑。

先来说说通货膨胀率在泰勒规则中的角色。

通货膨胀率就好比是经济体温表上的数字,如果这个数字过高,就像人发烧了一样,得赶紧采取措施降降温。

比如说,假如现在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目标通货膨胀率,那根据泰勒规则,利率就得往上调,就像给过热的经济泼一盆冷水,让它冷静冷静。

产出缺口呢,是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距。

这就好比是你计划今天要做 10 道数学题(潜在产出),结果只做了 8 道(实际产出),这中间的 2 道题的差距就是产出缺口。

如果产出缺口为正,说明经济过热,利率可能也需要提高;要是产出缺口为负,经济可能有点乏力,利率也许就得适当降低,给经济加把劲。

泰勒规则的计算公式大致可以表示为:利率 = 均衡实际利率 + 通货膨胀率 + 0.5×(通货膨胀率 - 目标通货膨胀率) + 0.5×产出缺口咱就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吧。

假设均衡实际利率是 2%,目标通货膨胀率是 2%,当前的通货膨胀率是 3%,产出缺口是 1%。

那按照泰勒规则来算,利率 = 2% + 3% + 0.5×(3% - 2%) + 0.5×1% = 2% + 3% + 0.5% + 0.5% = 6%这就意味着,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平衡,利率应该设定在6%。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经济研讨会,会上大家就在热烈讨论泰勒规则。

有位专家说,泰勒规则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很好地为货币政策提供指导,但也有其局限性。

比如说,它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金融市场的复杂动态和突发的冲击。

就像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原本按照泰勒规则计算出来的利率策略完全失效了,经济陷入了混乱。

还有啊,现实中的经济数据可不像我们在纸上算的这么简单清晰。

通货膨胀率的测算可能会有误差,产出缺口的估计也充满不确定性。

费雪效应表达式

费雪效应表达式

费雪效应表达式
费雪效应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当某个变量发生微小变化时,会引起其
他变量的相应变化。

其表达式如下:
ΔY = ΔX × β
其中,ΔY表示因变量的微小变化,ΔX表示自变量的微小变化,β表
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敏感度或弹性系数。

具体来说,β可以理解为当自变量增加1单位时,因变量会增加多少
单位。

如果β=0.5,则当自变量增加1单位时,因变量会增加0.5单位。

在经济学中,费雪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分析供求关系、价格弹性等问题。

例如,在一个市场中,如果商品价格上涨了1%,那么需求量可能会下降0.5%。

这就是价格弹性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费雪效应只适用于线性关系。

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
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则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

总之,费雪效应表达式简单明了地表达了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费雪等式和泰勒规则

费雪等式和泰勒规则

假设:投资品数量‎是1,价格是1,则投资品的‎名义价格是‎11*1=。

(1)将1单位的‎投资品进行‎投资,如果实际利‎率是r ,则,下一期的投‎资总收益为‎:r 1r 1*1+=+)(。

(2)将名义价值‎为1的货币‎进行投资,如果名义利‎率是i ,则下一期的‎投资总收益‎为:i i +=+1)1(*1(3)如果本期到‎下一期,通货膨胀率‎为π,下一期的价‎格水平为π+1(4)在均衡状态‎下,两种投资渠‎道的投资收‎益是相等的‎,则:r 11i 1+=++π(5)将上式进行‎整理:ππr r i ++=,因为的值比‎πr 较小,可以忽略,则(6)π+=r i ,费雪等式。

(7)此公式为,在没有宏观‎政策当局干‎涉下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

(8)如果宏观政‎策当局,特别是中央‎银行,要对产出和‎价格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则需要对(6)式进行修改‎。

(9)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主要关注两‎点,产出和就业‎,更准确滴说‎是产出缺口‎和价格缺口‎。

(10)产出缺口:f t y -y ,其中,t y 为实际GD ‎P 增长率,f y 是经济体的‎长期均衡增‎长率或者说‎是充分就业‎水平的增长‎率。

(11)价格缺口:*-t ππ,其中,t π为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在应用中,多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 PI 来代‎替。

*π为长期的均‎衡通货膨胀‎率,或者说是与‎长期均衡G ‎D P 增长率‎相对应的价‎格增长率。

当经济过热‎时,往往意味着‎0y -y f t >,0*-t >ππ。

中央银行的‎应对措施就‎是,提高市场利‎率,收银信贷。

(12)则中央银行‎的操作工具‎就在(6)式的基础上‎,改写为:(13))()(*-b y -y a *r i t f t t πππ+++=,其中a>0,b>0。

此式为泰勒‎规则,Taylo ‎r Rule 。

(14)当不存在产‎出缺口和价‎格缺口的时‎候,央行的操作‎工具就会简‎化为市场均‎衡的费雪等‎式(6)。

谈费雪方程当中的量纲平衡问题

谈费雪方程当中的量纲平衡问题

谈费雪方程当中的量纲平衡问题经济学人玩数学玩出了毛病,经常不是根据概念的定义式推导定律,而是根据一个纯数学的式子去赋予其中变量所谓的含义,“如果把变量X看作是×××的话,则这个式子就表示×××”。

在这种本末导致的研究手法中,由于缺乏逻辑推导,经常性地出现等式两边量纲不一致的问题。

著名的货币量问题的方程“费雪方程”和“剑桥方程”就是典型的例子。

若以方程中量纲必须平衡为原则来看,用来计算货币流通量的费雪方程和剑桥方程是无法成立的。

在消费的预算序列方程I=∑PiQi中,I的单位是货币单位,P是价格单位,而Q是数量单位。

方程本身从纲量核算的角度来看,其成立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单位都是不同的。

比如钢材的数量单位是吨,价格单位对应地就是“货币单位/吨”,布匹的单位是担,对应地其价格单位是“货币单位/担”,土地单位是平方米,对应地价格单位是“货币单位/平方米”等等,货币单位可以不同,仅仅是换算问题。

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由于不同种的物品无法对比大小,不同性质的量之间也无法对比大小,所以,在不同种的商品之间,我们无法得到一个平均数量和平均价格的数值来。

比如,我们给出一组价格数据:布20元/米(指定幅宽)、松木1000元/立方米、楼房1000元/平方米、猪肉15元/KG、青菜2元/KG、感冒药1元/片、电影票10元/张、温泉30元/小时……,你不可能得到一个平均价格的数据来。

其实我们可以对这个预算序列方程进行简化处理。

如何简化?就是通过对Qi的单位的选取,使所有的Pi在量值上都等于1。

比如,大米是2元1KG,我们可以使用“斤(500G)”为单位,就变成1元/斤;猪肉一斤5元,我们可以使用“两”作单位,就成为1元/两;布匹一米100元,我们可以使用厘米来计量,就变成了1元/CM;电信服务价格10元/分钟,可以说成是1元/6秒;出租车服务价格“2元/车公里”可以写为1元/车里。

费雪交易方程

费雪交易方程

费雪交易方程
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该式也可以表示成P=MV/T。

式中,M 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

扩展资料:
该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

费雪认为,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由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长期内比较稳定,视为常数;在充分就业条件下,T相对产出水平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也可以视为常数。

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

这样,交易方程式就转化为货币数量论。

而且,货币数量论提供了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解释:价格水平变动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当M变动时,P作同比例的变动。

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费雪方程式的主要内容

费雪方程式的主要内容

费雪方程式的主要内容费雪方程式是由经济学家费雪于1933年提出的一种经济学模型,用于描述货币的数量、物价水平和货币的购买力之间的关系。

这一模型的核心概念是货币数量论,即货币的数量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在费雪方程式中,物价水平被定义为货币的购买力,表示在特定时间点上单位货币可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货币的数量则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通常用货币供应量来衡量。

费雪方程式的主要内容可以表达为以下等式:M * V = P * T其中,M代表货币的数量,V代表货币的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 代表总交易量。

这个等式表明,货币的数量乘以货币的速度等于物价水平乘以总交易量。

货币的速度(V)表示单位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交易频率。

它可以理解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反映了货币在经济中的使用效率。

如果货币的速度增加,那么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增加,物价水平会上升。

费雪方程式的核心思想是,货币的数量是决定物价水平的关键因素。

当货币的数量增加时,如果物价水平不变,总交易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加了,他们会更愿意进行购买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活动。

相反,如果货币的数量减少,总交易量会减少,物价水平会下降。

费雪方程式的应用领域广泛。

它可以用来解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结果。

当货币的数量增加超过经济的实际需求时,物价水平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反之,当货币的数量减少,物价水平会下降,导致通货紧缩。

此外,费雪方程式还可以用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影响。

通过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央行可以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

然而,费雪方程式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假设货币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但实际上货币的速度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的。

其次,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到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最后,费雪方程式忽略了货币的分配问题,即货币的增加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可能是不均等的。

费雪方程式是描述货币的数量、物价水平和货币的购买力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学模型。

它通过货币的数量论揭示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为理解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什么叫真实的市场利率

什么叫真实的市场利率

什么叫真实的市场利率你知道什么叫市场利率么。

你知道市场利率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么。

下面由店铺为你分享什么叫市场利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真实的市场利率?我父亲在和我母亲恋爱之前,曾有一个童养媳,比他大很多。

如果他的童养媳没有死去,也许就不会有我,或者是另外的一个我。

这个童养媳是指腹为婚的结果,我父亲成人之后,他心目中的媳妇绝对不是这个他还没有生出来就已经许配好的女人。

在很多年之后,他心目中的女人是我母亲。

“童养媳”是我爷爷奶奶“计划”的结果,不是我父亲自由恋爱的结果。

货币资金市场也是一样的。

从理论上说,真实的利率就是货币市场自由“恋爱”条件下形成的均衡利率,也就是在市场资金供求达到平衡条件下的利率。

但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资金供求双方不能在市场进行自由对接,市场资金供求的真实关系乃至真实的利率水平就被掩盖起来。

在这里,官定利率是人为制定的,像“童养媳”,它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情况。

那么,市场上的民间借贷利率,比如,高利贷能反映市场上真实的资金供求状况吗?回答是也不能。

因为在利率管制情况下,民间高利贷利率是一种资金市场机制被扭曲后的利率水平,它也不能代表真实的市场利率水平。

那么,在中国有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真实利率水平,或者相对合理的真实利率区间呢?这个问题有意义吗?是的。

它可以为利率市场化,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为调控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有用的参数。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真实利率古典市场利率理论在市场经济国家,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也就是说,实际利率就是真实利率。

当物价不变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一致的。

利率是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变量,历来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话题,甚至从古巴比伦时期开始,利率也一直是神学、哲学、政治学的重要话题。

直到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rving Fisher)发表了《利息理论》,才首次为利率理论奠定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架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
投资品数量是1,价格是1,则投资品的名义价格是11*1=。

(1)将1单位的投资品进行投资,如果实际利率是r ,则,下一期的投资总收益为:r 1r 1*1+=+)(。

(2)将名义价值为1的货币进行投资,如果名义利率是i ,则下一期的投资总收益为:i i +=+1)1(*1
(3)如果本期到下一期,通货膨胀率为π,下一期的价格水平为π+1
(4)在均衡状态下,两种投资渠道的投资收益是相等的,则:r 11i 1+=++π
(5)将上式进行整理:ππr r i ++=,因为πr 的值比较小,可以忽略,则
(6)π+=r i ,费雪等式。

(7)此公式为,在没有宏观政策当局干涉下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

(8)如果宏观政策当局,特别是中央银行,要对产出和价格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则需要对(6)式进行修改。

(9)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主要关注两点,产出和就业,更准确滴说是产出缺口和价格缺口。

(10)产出缺口:f t y -y ,其中,t y 为实际GDP 增长率,f y 是经济体的长期均衡增长率或者说是充分就业水平的增长率。

(11)价格缺口:*-t ππ,其中,t π为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在应用中,
多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来代替。

*π为长期的均衡通货膨胀率,或者说是与长期均衡GDP 增长率相对应的价格增长率。

当经济过热
时,往往意味着0y -y f t >,0*-t >ππ。

中央银行的应对措施就是,提高市场利率,收银信贷。

(12)则中央银行的操作工具就在(6)式的基础上,改写为:
(13))()(*-b y -y a *r i t f t t πππ+++=,其中a>0,b>0。

此式为泰勒
规则,Taylor Rule 。

(14)当不存在产出缺口和价格缺口的时候,央行的操作工具就会简化为市场均衡的费雪等式(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