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美国独立战争1.1 教学目标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事件和影响1.2 教学内容介绍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美国讲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爆发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战役和结果讨论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影响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美国独立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1.4 教学评估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总结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事件和影响第二章:法国大革命2.1 教学目标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掌握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2.2 教学内容介绍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和问题讲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爆发分析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阶段讨论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法国大革命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2.4 教学评估制作时间轴,让学生总结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阶段第三章:工业革命3.1 教学目标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3.2 教学内容介绍工业革命前的农业社会和手工业生产讲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和推动力量分析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变化讨论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工业革命的图片和视频实地考察,让学生亲眼目睹工业革命留下的遗产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4 教学评估制作海报,让学生展示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1 教学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和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和影响4.2 教学内容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讨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作用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和理论成果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理论辩论赛,让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实际意义4.4 教学评估制作手抄报,让学生总结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和影响第五章: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背景和发展掌握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事件和影响5.2 教学内容介绍国际工人运动的起源和原因讲解国际工人运动的重要事件和组织分析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和意义讨论国际工人运动对当代工人运动的影响5.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国际工人运动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工人运动的重要事件和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5.4 教学评估制作时间轴,让学生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事件和组织第六章:俄国十月革命6.1 教学目标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6.2 教学内容介绍俄国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和问题讲解俄国十月革命的起因和爆发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事件和阶段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6.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俄国十月革命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6.4 教学评估制作时间轴,让学生总结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事件和阶段第七章:第一次世界大战7.1 教学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事件和影响7.2 教学内容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关系和紧张局势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进程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战争结果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7.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7.4 教学评估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事件和影响第八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原因掌握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影响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近代史前的社会状况和问题讲解中国近代史的起因和爆发分析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阶段讨论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影响8.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中国近代史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8.4 教学评估制作时间轴,让学生总结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阶段第九章:第二次世界大战9.1 教学目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事件和影响9.2 教学内容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局势和冲突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进程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战争结果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9.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9.4 教学评估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事件和影响第十章:冷战与当代世界格局10.1 教学目标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掌握冷战的主要事件和影响10.2 教学内容介绍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对抗讲解冷战的主要事件和重要战役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和冷战结束后的变化讨论冷战对当代世界的影响和遗产10.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冷战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感10.4 教学评估制作时间轴,让学生总结冷战的主要事件和阶段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俄国十月革命补充说明: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矛盾,列宁的领导作用,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革命的深远影响。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中华书局版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中华书局版

第12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了解海峡两岸的交往史实,知道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析港澳得以回归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教学重点】祖国统一大业的不断推进【教学难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举世聚焦的一瞬:1997年7月1日零时整,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式上,随着蓝底英国米字旗缓缓垂落,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两年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讲写的壮丽史诗!教师:1、举例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的领土学生: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师:2、想一想:为何骨肉分离?学生: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

教师:、议一议: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学生:①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侵华的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主权问题,外交问题。

②台湾问题是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教师:4、议一议:“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学生: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教师:5、什么是“一国两制”、有何意义?学生:意义: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成为我国重大国策.教师:6、港澳回归后,现行的什么不变?学生:现行的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制度法律国际地位不变二、香港、澳门回归教师:1、说一说香港问题由来?学生: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教师:2、澳门问题是怎样来的?学生: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K12学习】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

【K12学习】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导入新中国建立,广大人民群众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到来了严重危害。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怀着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面貌的强烈愿望,忘我工作,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表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

观察讲述体验一.“铁人”王进喜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图片反映的故事。

指导学生看书,讲讲王进喜的事迹,读一读王进喜的诗。

讨论: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是在什么情况下打出来的?二.“两弹元勋”邓稼先师或生讲述邓稼先如何回国、如何进行科研(国际、国内环境)的事迹后,提问:.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原子弹的研究的?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说明了什么?3.邓稼先身上反映出的是什么精神?(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艰苦创业…)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学生阅读教材,讲述焦裕禄的故事。

讨论:他身上反映出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品质?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巩固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来说说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他们的精神对我们初中生有什么启示?3.填写下表:大庆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延伸课堂完成学习测评,指导阅读“史海拾贝”。

心得与疑问反思第6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课程标准】简述文革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其严重的空难。

【课程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对“文革”造成的动乱,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奋力抗争;“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它使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二、过程与方法:研究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由表及里、去芜存精,提取有效信息,正确剖析历史事实,客观归纳“文革”原因和危害。

初中初二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初二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初二历史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历史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包括重要事件、人物和地理位置等。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能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次备课的内容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第一章节: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三、教学重点1. 夏商周三代的基本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夏商周三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3.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传承和演变。

四、教学难点1. 不同朝代之间的交替和演变。

2. 夏商周三代之间的历史联系和发展脉络。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讨论:老师讲解历史事件的基本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视频解说:播放历史故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3. 图表分析:通过图表的呈现,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六、教学准备1. 复习教材知识,准备教案和教具。

2. 提前准备视频资料和图表,以备课堂使用。

3. 制定课堂组织方案,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七、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或视频展示等方式引入本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老师讲解夏商周三代的基本情况,突出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

3. 分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和展示成果。

4.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

5. 图表分析:通过图表呈现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脉络和关系。

6. 结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梳理重要内容并留下问题展开思考。

八、板书设计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夏、商、周的基本历史背景和特点- 重要人物和事件- 文化传承和演变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备课、教学和课后总结,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认知水平。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课程标准](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武装力量强大的意义。

[教学思路]、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3、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八年级历史下册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

(2)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隋唐时期的历史概览1. 隋朝的建立和灭亡2.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3. 隋唐时期的著名人物和故事第二章:宋元时期的历史变迁1. 宋朝的建立和发展2. 元朝的统一和统治3.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第三章: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1. 明朝的建立和灭亡2. 清朝的兴盛与衰落3.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第四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2. 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3.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第五章: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胜利2. 解放战争的进程与胜利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集体备课:教师们在备课时,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共同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2. 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答案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等。

3. 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2012年(DOC)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2012年(DOC)
作业
完成练习册
完成课本30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失误3、纠正失误~1961年调整经济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956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党和人民的任务:
2、失误~1958年“总路线”1、建设成就
1)总路线内容:
2)出现失误的原因:2、模范人物
3)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导入
复习提问:
1.“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别?
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新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结合土地改革的情况,阅读课本,分析回答:
提问: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第24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
2、“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私”指什么?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民族复兴责任感。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唯物史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小结
绘制知识线索图
作业
完成课本21页“练一练”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建国初的经济状况1、时间:1954年9月
2、第一个五年计划2、制定机构:
1)目的:3、性质:
2)基本任务
3)主要成就
起止时间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教案 川教版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教案 川教版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历史意义和取得的成效。

(2)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资料和其它手段来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分析教师提供的材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对历史事件概述的能力,也培养学生提高材料得出结论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国经过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认识到我国要制定改革措施,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最大限度地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教学重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必要性。

2.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课下搜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哪个地方最先成为农村改革的领头羊?我国农村和城市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呢?各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本课我们共学习两个板块:家庭联产引向富裕路城市改革打破旧体制学生:齐读两个板块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这次是怎样展开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家庭联产引向富裕路师:包产到户是怎样把农民引向富裕路的呢?哪个地方最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呢?(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师:在改革前农村是个什么情况呢?1.农村改革前背景:课件展示材料:改革前的农村状况,见第5张PPT。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设计人:车军、聂林山【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了解识要点基础知识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阅读资料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能力训概括表达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练过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对比鉴别方法会首次会议的异同讨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情感态爱国情感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度价值观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民族团结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2、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3、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学生观看第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

3、简答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时间和意义?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抗美援朝》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

其承接上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史实,主要讲述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

抗美援朝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志愿军入朝鲜作战的原因。

(3)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简单经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朝鲜战争的学习,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背景的分析,共同探讨对中美关系和事件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材料:几乎每位同学小时候都会在课桌上划出一道“三八线”来与同桌隔开,那么你们知道真正的“三八线”的由来是怎样的吗?2.学生思考回答:“三八线”意味着什么?二、讲授新课(一)中国出兵的原因1.展示图片材料:美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学生根据课本总结原因1: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2.展示图片材料: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学生根据课本总结原因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3.展示数据材料: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得出结论:全国支援抗美援朝(二)战争的经过1.引导学生回答:展示图片,读课本,说说战争的经过。

初二下学期历史备课教案5篇

初二下学期历史备课教案5篇

初二下学期历史备课教案5篇初二下学期历史备课教案5篇教案中提供的不同教学活动和任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兴趣的学生的需求,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并取得进步。

下面给大家分享初二下学期历史备课教案,欢迎阅读!初二下学期历史备课教案篇1一、学生分析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永和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养:(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配套K12】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1

【配套K12】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1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1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x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课程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x藏的和平解放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插图,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讲述史实。

提供思考的方向,讨论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解放x藏,认识问题的复杂性,理解x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

三、知识与能力:一届政协的召开及其内容,强调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为什么确定这些内容的?分别是什么含义?引入“一届政协”的教学。

认真观察,组内、班上讲开国大典的盛况。

阅读,记忆。

三、中国人民政协的召开、问题:为什么要召开“一届政协”,主要内容是什么?2、政协有何作用?它的召开与开国大典有何关系?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你能从历史和现在、未来的角度,以及国内与世界几个角度、去思考吗?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朗读书上的结论。

2、中国革命何以能取得胜利呢?当时,全国领土是否解放?五、x藏和平解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问题:为什么说x藏自主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向x藏进军又力争和平解放?和平解放的大致过程怎样?x藏和平解放有什么重要的意义?2、整理知识点。

师小结其意义。

阅读、思考,找出答案,得出结论积极思考、讨论,归纳,发言。

落实在书上。

讨论、归纳进入下一目的学习。

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发言、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认真听,落实知识点。

四、学习反思:要求学生再回头看看本课的内容,清理思路,发现新问题。

然后指导学生思考、结论。

认真复习、思考,参与讨论。

五、小结:巩固与作业:学习测评P7-8;收集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书面作业。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团结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团结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团结学案(新课标人教版)12民族团结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原因:中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

各民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内容:在__________________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况:全国建立了_____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长期以来,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发展情况:x藏地区:20世纪60年代初期废除__________________,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今天,x藏已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逐步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务。

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主要内容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一五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四、重点难点:1、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2、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资料,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一五计划的成就。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旧版1分钱的纸币正面主景图案,提问:1分钱的图案上有什么?学生:一辆汽车。

教师:这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你们知道这辆汽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成就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两个板块:(一)一五计划领风骚、(二)宪法制定利人民。

板块(一):一五计划领风骚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八年级历史组下册电子教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基础知识掌握阅读资料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概括表达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对比鉴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异同讨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团结爱国情感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知识线索,按第2页“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纲要信号”:┢────────────民主主义革命────────────┓上溯到184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30年以来————————————→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年以来解放战争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三大战役胜利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今天我们接着了解,当年怎样在组织机构上完成建国工作。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学生根据第1页“导入框”,讨论回答:·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开国大典 1、让学生观看第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

教师过渡:在开国大典上,人们听到国歌、看到了国旗,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怎样确定下来的呢?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的。

2 、这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提醒学生看课文注解]4 、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哪些国家象征?A、根据第5页“自阅读卡·国旗的诞生”回答: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B.根据第3页“动脑筋”回答: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B、教师联系旧课提醒学生,近现代中国首都的变迁:清政府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沦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重要事件。

(2)掌握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和特点。

(3)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采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改革开放的进程和重要事件1.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原因2. 改革开放的起步和重要事件3.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第二课时: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和特点1. 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和成就2.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特点3. 民主法制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三课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确立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进程和重要事件,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和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2.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原因,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具体情况。

3. 采用讨论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PPT,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课文内容,收集相关历史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 课堂讲解:(1)讲解改革开放的进程和重要事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成果。

(2)分析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1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1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1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揭开了中国现代史崭新的篇章。

短短的三年内,新中国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整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胜利,极大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不仅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独立,恢复国民经济,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为下一步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好了准备。

在国际上,随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相继建立,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抗衡,使世界笼罩在“冷战”阴云中。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x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知识与能力:知道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x藏和平解放。

通过学生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指导学生讨论x藏解放的策略,培养其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分小组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x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认识历史问题特别是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1901年的中国与XX年的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百年巨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开国大典国做的准备工作。

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得到周恩来和其他与会者的肯定。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革命已经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不应当再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选用这首歌作国歌,也要修改歌词。

后经代表们讨论,决定还是用原来的歌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八年级历史组下册电子教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基础知识掌握阅读资料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概括表达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对比鉴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异同讨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团结爱国情感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知识线索,按第2页“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纲要信号”:┢────────────民主主义革命────────────┓上溯到184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30年以来————————————→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年以来解放战争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三大战役胜利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今天我们接着了解,当年怎样在组织机构上完成建国工作。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学生根据第1页“导入框”,讨论回答:·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开国大典 1、让学生观看第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

教师过渡:在开国大典上,人们听到国歌、看到了国旗,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怎样确定下来的呢?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的。

2 、这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提醒学生看课文注解]4 、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哪些国家象征?A、根据第5页“自阅读卡·国旗的诞生”回答: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B.根据第3页“动脑筋”回答: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B、教师联系旧课提醒学生,近现代中国首都的变迁:清政府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沦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

国民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改北京为“北平”,其中南京也曾在1937年沦于日寇铁蹄之下,被屠杀30万人以上。

新中国决定以北平为首都,从建国起,恢复名称为北京。

C、教师联系旧课提醒学生,古今中国纪年方法的变化:“夏历”→帝王“谥号”→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年号”→“民国”纪年→新中国的公元纪年5 、会议怎样产生新的国家机构和领导人?教师指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政治协商成为新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则是根据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召开的,除了时间先后承继外,会议内容也是先后承继的——前者是“纲领性”的,后者是具体“执行性”的。

6 、组织学生完成第4页“练一练”应选A。

7 组织学生进行第5页“活动于探究·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了表示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还做出了什么决定?B.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C.新中国的成立使世界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建立确实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在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分裂的状态,于西藏的和平解放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藏和平解放 1 、西藏在什么时候和平解放?2 、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3 、根据第5页“活动与探究·2”:毛泽东两边的西藏代表分别是谁?教师总结:新中国建立起来了,祖国大陆也实现了统一。

但是,国内外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必然要处心积虑进行破坏活动。

所以,年轻的政权必须经受住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才能生存和巩固下来。

下一节课就是讲这方面内容的,建议同学们预习之练习巩固1 、完成作业:填充图册第2——3页。

2 、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一、开国大典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二、西藏和平解放教学后记: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阅读资料获取信息讨论探索学习英雄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自觉拥军加强国防我们学习的榜样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

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

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更不高兴了。

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3.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 、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2 、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3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4 、根据第9页“动脑筋”: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 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B. 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

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练习巩固1、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应选C2 、根据第7页“动脑筋”:A、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B、他们谁说得对?C、为什么?·教师指出:从1950年10月到1953 年7月,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陷进了可怕的泥潭。

他们的将军克拉克最终作为一个“美国没有获胜的战争指挥官”,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宣告了正义者的胜利。

3 、完成《历史填图册》3——4页习题。

其中最后一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A. 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英明睿智;B. 广大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C. 朝鲜军民密切配合;D. 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质;E. 国际正义力量大力支持等等。

)板书设计一、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二、战斗英雄黄继光与邱少云教学后记: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目标基础知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识掌握整理资料形成概念讨论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爱国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辩证唯物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

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

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

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

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

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

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

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1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土地改革的意义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 、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课后总结本课时主要承继了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通过土地改革再次完成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巩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练习巩固1 、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2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4页“自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等。

3 、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