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败血症

合集下载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叫兔病毒性败血症或兔出血性肺炎,俗称兔瘟。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成毁灭性流行,发病急,发病率低,可达70¥-100%,死亡率可达90%-100% 。

1、症状:本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最急性:多见于流行初期,病兔未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或仅在前数分钟内突然尖叫、冲跳、倒地与抽搐,部分病兔从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

急性:较最急性发病较缓,病兔出现体温升高,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急促等等症状。

慢性:多发生在1-2月龄的幼兔、出现轻度的体温升高,精神不良,食欲减退,消瘦及轻度神经症状。

病因多发在2日左右,2日以上不死者可逐渐恢复。

2、诊断: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快,青年兔和成年兔子多为急性死亡,幼兔多为慢性,哺乳仔兔一般不发病或很少发病。

3、防治:本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预防本病的发生,做好日常卫生防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病兔及被传染的饲料和兔产品,对新引种兔做好隔离观察。

定期接种灭活兔瘟疫苗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6月龄以上成兔颈部皮下注射1-2毫升,幼兔1毫升,新断乳幼兔初免在35日龄前后接种为好,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一般接种后5-7天产生免疫力。

成兔每4-6个月免疫一次。

一旦发生本病流行,应尽早封锁兔场,隔离病兔,死兔应深埋或烧毁,兔舍、用具彻底消毒,必要时对未传染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鳟鱼常见病及其防治

鳟鱼常见病及其防治

THANKS
汇报人
鳟鱼常见病及 其防治
演讲人
目录
01. 鳟鱼常见病 02. 鳟鱼病害防治方法 03. 鳟鱼病害防治注意事项
鳟鱼常见病
1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烂鳃病:由细 菌感染引起,症状为 鳃丝腐烂、充血
细菌性败血症:由细 菌感染引起,症状为 全身性败血症状
细菌性肠炎:由细菌 感染引起,症状为肠 道充血、发炎
细菌性皮肤病:由细 菌感染引起,症状为 皮肤红肿、溃疡
死亡等。
鳟鱼病毒性腹水病:病原体为鳟鱼 病毒性腹水病病毒,主要感染鳟鱼, 症状包括腹水、贫血、内脏器官病
变等。
鳟鱼病毒性败血症:病原体为鳟鱼 病毒性败血症病毒,主要感染鳟鱼, 症状包括败血症、贫血、内脏器官
病变等。
鳟鱼病毒性皮肤病:病原体为鳟鱼 病毒性皮肤病病毒,主要感染鳟鱼, 症状包括皮肤病变、贫血、内脏器
消毒剂:针对环 境消毒,如聚维 酮碘、苯扎溴铵 等
中草药:针对多 种疾病,如大黄、 板蓝根等
鳟鱼病害防治注 意事项
3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 A
换新水
保持适当的溶氧量,避 C
免缺氧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 E
防止对鳟鱼造成伤害
B 控制水温,避免水温过
高或过低
D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
质达标
饲料管理
官病变等。
鳟鱼病害防治方 法
2
预防措施
2018
定期对养殖设 备进行消毒
2020
定期对鳟鱼进 行体检,及时
发现病害
2022
01
02
03
04
05
加强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
2019

乌鳢主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乌鳢主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乌鳢主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乌鳢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但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

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防治是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主要介绍乌鳢常见的病害、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乌鳢的常见病害1. 病毒性出血败血症(HSV-2)乌鳢感染HSV-2后,鱼体表面会出现出血、溃疡等症状。

深入病变组织的细胞内会看到感染病毒的细胞包涵体。

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水源和被感染鱼体。

2. 细菌性败血病(爱德华氏菌病)细菌性败血病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是鳢鱼体表和鱼肌上生有一些脓疮,严重时会导致鱼体腐烂。

该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和鱼体传播。

3. 眼球突出症乌鳢感染眼球突出症后,鱼体眼睛会变得肿胀并突出,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该病主要通过感染鱼的眼部组织传播。

4. 寄生虫病害乌鳢常见的寄生虫有吸虫、鳃膨虫等。

寄生虫感染会引起乌鳢食欲不振、消瘦、死亡等症状。

5. 肠胃疾病肠胃疾病是由饲料问题、水质问题等引起的,表现为进食障碍、消化不良、腹泻等。

1. 临床症状观察通过观察乌鳢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外观异常等,可以初步判断乌鳢是否受到病害的影响。

2. 病理解剖将死亡的鱼进行病理解剖,观察鱼体各个器官的病变情况,如溃疡、脓疮、肿胀等,以确定具体的病害类型。

3. 实验室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测,如病毒载体检测、细菌培养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病害的具体病原体。

1. 加强环境管理和水质控制保持水质清洁、适宜,避免污染源的进入,定期清理养殖池塘和投喂设备。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投喂饲料,注意饲料品质和消毒,并避免过度投喂,防止肠胃疾病的发生。

3. 引进疫苗接种根据具体病情,引进适用于乌鳢的疫苗,进行规定的接种程序,提高乌鳢的抗病能力。

4. 消毒措施定期对养殖设备、工具、水源等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5. 使用药物防治针对不同的病害,可以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如抗病毒药、抗菌药等。

总结:乌鳢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工作。

兔出血症病毒

兔出血症病毒
仍须注射兔瘟疫苗。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兔瘟的传播途径
•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 兔和带毒兔。传播途径 主要由病兔或带毒兔与 健康兔接触而感染,也 可通过被排泄物、分泌 物等污染的饲料、饮水 、用具、空气、兔毛以 及人员来往间接传播。
兔瘟的预防
• 幼兔在35-40日龄时首次免疫注射兔瘟疫苗,每兔 皮下注射2ml,60~65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注射 ,每兔皮下注射1 ml。此后每6个月免疫1次,即可 达到较满意的预防效果。 • 种母兔最好一次免疫注射2头份,以期提高仔、幼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兔出血症病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HDV致兔出血性败血症,临床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 我国俗称“兔瘟”,是1984年我国最先发现的兔的 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后相继发现于 欧洲各国。
单击此处添的方法都是加内容
兔瘟的临床症状
• 最急性型:多见于非疫区或流行初期。常发生于夜 间。无任何前兆或仅表现短暂兴奋,而后突然倒地 ,抽搐,尖叫数声而死。 • 急性型:病兔表现食欲减少或拒食,精神沉郁,被 毛粗乱,结膜潮红,体温升高达41℃以上,稍稽留 后急骤下降,临死前病兔瘫软,不能站立,但不时 挣扎,撞击笼架,高声尖叫,抽搐,鼻孔流出泡沫 性液体,死后呈角弓反张。 • 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潜伏期和病程 较长,精神不振,采食减少,迅速消瘦,衰弱而死 。有的可以耐过,但生长缓慢,发育较差。
兔的母源抗体水平,保护30~45日龄的幼兔。
兔瘟的紧急预防
• 一旦发生本病时,应及时对未发病的受威胁兔用兔 瘟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每兔皮下注射4-5ml。 死兔应立即深埋。环境和用具应严格消毒。 • 病兔可注射抗兔瘟血清,以每千克体重2毫升皮下 或静脉注射,可多次注射,对潜伏期和早期患兔疗

常见鱼病介绍范文

常见鱼病介绍范文

常见鱼病介绍范文鱼病是指鱼类患上的各种疾病,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鱼类体内异常状态,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等。

以下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鱼病。

1.寄生虫鱼病寄生虫是常见的鱼病原体,它可以附着在鱼体表面或进入鱼体内部,导致鱼体出现各种异常症状。

例如,鳃黏虫病是由鳃黏虫寄生在鱼的鳃上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鳃的组织受损,使鱼无法正常呼吸。

鳃虱病是由鳃虱寄生在鱼的鳃上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的鳃严重受损,引起鳃炎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细菌性鱼病细菌性鱼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列氏杆菌病和鲈病。

列氏杆菌病是由列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体出现溃疡和红斑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死亡。

鲈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鲈鱼出现腹胀和浑浊的眼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死亡。

3.病毒性鱼病病毒性鱼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鱼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和鱼病毒性脾胃炎。

鱼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是由鱼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体出现皮下出血和肌肉出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死亡。

鱼病毒性脾胃炎是由鱼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体出现食欲减退和腹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死亡。

4.真菌性鱼病真菌性鱼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鱼鳃真菌病和鱼体真菌病。

鱼鳃真菌病是由真菌寄生在鱼的鳃上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鳃出现白色棉絮状物质和炎症等症状。

鱼体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体出现白色斑块和溃疡等症状。

5.环境因素引起的鱼病环境因素也是引起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水质污染和温度变化等。

水质污染可以导致鱼体出现呼吸困难和鱼体表面炎症等症状。

温度变化可以导致鱼体出现应激反应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鱼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水质、合理饲养和饮食、定期清洁鱼缸和过滤器,并且及时处理鱼体表面出现的异常症状。

如果发现鱼患上疾病,可以使用适合的鱼病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治疗鱼病时要根据具体的病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兔病毒性败血症及其防治

兔病毒性败血症及其防治

膜有出血点。淋 巴结肿大 ,切面外翻,多汁有出血点。
3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 ,临床特点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初步诊 断。确诊应做病毒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等。
1 症状症状
1 . 1 最急性型 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有的兔子正在吃食 ,突然尖叫倒地 抽 搐死 亡 ,两鼻孔 流 出鲜血 或血样 泡 沫 。 1 . 2 急 性 型 病兔体温升高,呼吸、心跳次数加快,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 沉郁,鼻部及可视粘膜发绀,有 的肚胀便秘 , 有的腹泻排出胶样粪 便 。病 兔常 几小时到2 d 内死 亡 , 死亡前尖 叫、抽搐 、兴 奋、打滚 。
( 上接第1 1 6 页) 临床兽医常常遇到 ,注射疫苗怕激发更多的羊只发病 ;不注射疫 苗会不断有羊只发病 ,甚至死亡。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 如可用 药 物治疗 ,可对全 群先 用药 物进行 治疗 性预 防 。1 周后 ,进 行全 群 免疫 接种 。或者 立 即进行 全 群免 疫 接种 ,对 发病 者 进行 治 疗 。这样做 ,可大大缩短疫病的流行时间,减少损失。如疫病 尚 无有 效 治疗 ,可 立 即进 行免 疫 接种 ,对 发病 者 对症 治疗 ,加强 护 理 ,缩短 病程 ,减 少损失 。 4 . 1 . 3 弱毒疫苗 避免在怀孕初期的1 个月内注射弱毒疫苗 ,否 则 ,有可 能引 起流 产和胎 儿 畸形 。 4 . 2 驱 虫 每年春季剪毛后1 —2 周内药浴1 次 ,间隔1 周再药浴1 次,驱除 体外寄生虫。每年春秋驱虫2 次,口服或肌肉注射驱虫药驱出体内 外 寄生虫 ,对 寄生 虫发 生较重 的地 区 ,要 增加 驱虫 次数 。 常用药物包括螨净 、巴胺磷、溴氢菊酯等,配成溶液在药浴 池 进行 药浴 。
临 床 兽 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说说几种鱼类疾病

说说几种鱼类疾病
墨 _ l 旦 塑旦 回 固堕 夔

过去 的一个世纪 以来 ,关于各类水生动物疾 病的 报道有很多 。不过 ,大部分是非传染性的 ( 如肿瘤 ) 疾


鱼卵传到 了西欧 以及东亚的不少 国家 。虹鳟在这些 国 家是一种 引进 品种 ,IN H 对虹鳟养 殖造成 了严 重 的经 济损 失 。同弹状病 毒 (h b o ii a ) R a d v r d e 科粒 弹状 病毒 (o i hb o iu ) 的其 他成 员相似 的是 ,IN 为 N v r a d vr s 属 HV 单 负股 R A 毒 ,病 毒 基 因 组 由 i0 0 核苷 酸 组 N病 i0 个 成 ,编码 6 个蛋 白,病毒 粒子呈子弹状 。遗传 进化分 析显示 ,北 美地 区分离 到 的 IN 毒 株 的基 因变 异程 HV 度较低 。而在欧洲、 日本 以及韩 国的虹鳟 中分离到 的 IN 毒 株 的差异 却较 大 ,这显示 出病 毒在 引入 上述 HV 几个地 区之 后是 各 自独立 遗传进 化 的 。IN H V出现 的
三 、传染性鲑鱼贫血症 传 染 性 鲑 鱼 贫 血 症 (n e to s s l o n e I f c i u am n a a — ma S) i ,IA 是人工养殖 的大西洋鲑鱼 (a m a a ) S lo s lr 中 新 出现 的一种疾病 。引起该病 的病 原传染性鲑鱼 贫血
2 世 纪 8 年 代之前 ,V S 被 认为是 只存在 于淡水鱼 0 0 HV 类 中的一种病毒 ,最为易感 的是虹鳟 。不过 ,随后对
病毒 能够 通过 垂直传 播 的方式 从母代 传 给子代 。不 过,同一些禽类疾病类似的是,洄游 性鱼 类能够 远距 离地携带并传播病毒。随着 全球水产养殖 和捕捞 范围

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经济 损失 。病 毒性 出血性 败 血症 病毒 (i l e r 基 础 。 vr mo— ah
ra i spie avr s VHS 是 该 病 的 致 病 因 h gc e t mi iu , c V)
子, 属于 弹状病 毒科 粒外 弹状 病毒 属 。迄今 为 止 , 由
摘要
通过逆转 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T P R 获得 编码病毒性 出血性败血症病 毒 ( ia e rh gcsp R -C ) V r l mora i e — h
t e avrs VHS 核蛋 白基 因, i mi iu , c V) 将其克 隆至原核 表达载体 p T2a 并在 E oiB 2 ( 3 中得 到表达 , E 8, cl L 1 DE ) 用 S SP E与 Wetr-lt D - AG s nbo 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 明, e 通过 R -C T P R扩增获得长度为 1 2 p核蛋 白基 1b 2
氧化 物酶 测定方 法 , 明核蛋 白在 激 发 宿 主 的免 疫 聚合酶 、 4D 表 T NA 连接酶 、 种 限制 性 内切酶 以及小 各
反 应 时 也 具 有 较 好 的 抗 原 性 。C rl a等 L 用 量胶 回收试 剂盒 、 粒 提取 试 剂 盒 购 自大 连 宝 生 物 aoi n g j 质
收稿 日期 : 0 10 8 2 1 72 基金项 目: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 目(0 0 0 2 ) 2 1 1O O 杜 娟, 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 : 水产动物疾病.Emal jad 18 @1 3 cm - i:u n u 9 7 6 .o 陈孝煊 , 教授. 研究方 向: 水产微生物学.Ema :hn x - i ce x @malha . d .n l i zu e u c . 通讯作者 :兰文升, 博士 , 医师.研究方 向:水生动物疾病.E mal ln h o a o. o c 兽 - i aws a@yh o t m.n :

兔子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兔子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兔子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兔子常见的疾病有哪些?最佳答案:一、兔瘟。

又名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本病以损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龄兔为主,病发率高达100%,近年来有幼龄的趋势。

症状最急性的往往俄然抽搐惨厉几声而死;急性的病兔体温升高到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数钟头后体温急剧下降,气急,惊厥、蹦跳,倒地抽搐。

剖检败血症变化,以各脏器粘膜出血为主。

预防弄好免疫接种,用兔瘟疫苗免疫,其免疫程序为:断乳首免,用兔瘟灭活苗,每兔2毫升(加倍颈部皮下注射,为兔受母源抗体的影响),60日龄再用兔三联或兔温疫苗免疫一次,以后每过4-六个月免疫一次。

发生疫病后,必需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消毒措施,对疫区以及受威吓区可用兔瘟疫苗加倍紧急预防注射。

治疗可用高免血清注射,同时注射抗菌素等药物,防止继发传染。

二、兔巴氏杆菌病。

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症状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呼吸困难,流粘液脓性鼻涕,打喷嚏,体温升高,最后因孱弱以及衰竭而死。

病变上呼吸道粘膜充血以及出血,气嗓粘膜充血,肺淤血、出血以及水肿,并有许多坏死小点,心内膜有出血斑点脾脏及淋巴肿大、出血,肠道粘膜充血、出血。

预防除加强办理,减少应激因素外,兔每年用兔巴氏杆菌灭活苗预防接种,发生疫情时可对疫区以及受威吓区紧急预防注射。

治疗庆大霉素每只兔4万单位肌肉注射,天天2次,连用3天,或用抗菌灵肌肉注射。

同时用增效菌灵散或百病治混料。

这个之外,家畜养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以及兔速灵增强兔体抗病力。

3、兔结肠杆菌病是一种突发性、死亡率很高的肠道传染病。

病变胃膨胀,多量液体以及气体,胃粘膜出血,肠粘膜以及浆膜充血、出血、水肿,内充满半透感光材料冻样液体。

预防平时弄好兔舍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定期投服痢特灵以及土霉素等药物。

治疗用氯霉素或抗菌灵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百病治以及增效菌灵散,连用3天。

四、球虫病首要分为肠球虫病以及肝球虫病。

症状食欲骤减或拒食,精神沉郁,病兔由于肠膨气,膀胱充满尿液或肝大而呈现腹围增大。

鱼类病毒性疾病

鱼类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
细菌性败血症流行原因
病原体因素:1病原菌的生长温度和pH范围是其流行范围广,流行时间长的前提条件;2养殖水体种类繁多,养殖户没有防病意识;3国内尚未实行搬运检疫制度,为病原体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环境因素:1疾病的预防工作没作好;2水质管理不好
机体因素:1长期近亲繁殖,体质下降。

2商品饲料质量不好,营养不全面,使鱼体抵抗力下降。

细菌性败血症治疗注意事项:
必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治疗前必须先杀体外寄生虫,杀虫要有针对性;必须外泼杀菌药和内服药相结合;要使病鱼能吃到足够的药量:稳定性好, 投药饵量计算要正确,内服药不能过早停药,每天分两次投喂,注意投喂方法;外用药的质量要好,要注意保存,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不能用金属容器溶解和泼药,泼洒均匀;生石灰不能与漂粉精、优氯净、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铁等同时使用;治疗期间及治好后不要大量换水、加水或捕鱼;科学处理病死鱼及发病池的工具。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与类似症鉴别及治疗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与类似症鉴别及治疗

虹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与类似症鉴别及治疗O孙克年虹鱒鱼的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临床表现的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等症状,许多虹鱒其它病同样出现这些症状,这给养殖者目测诊断本病带来困扰”本文笔者将虹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与其类似症在临床鉴别与中西药治疗方法作肤浅介绍,供参考”一、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临床表现虹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也称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该病主要危害虹鱒幼苗”幼苗开食后2-3周发病率最咼,死亡率可高达100%,水温10-14T时最流行,10T以下或15T以上发病率低”患病鱼昏睡,体色发黑,眼球突出,鳍条基部出血,腹部膨大,多数病鱼肛门拖黏液便”在水中游动迟缓,回旋游,濒死前病鱼旋转狂奔、上下窜动”病死鱼剖检,可见肠道内充满透明或乳白色黏液,呈卡他性炎症”胃幽门部胰脏组织有出血斑,胰脏肿大,质地脆弱,胰表面呈点状出血,肝脾苍白”二、类似症临床表现1.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疾病(IHNV)”该病主要危害2月龄左右幼苗,其他年龄段鱒鱼也能患此病。

该病死亡率高达50%-100%,发病水温4-13T,水温8-10T时发病率最高,水温15T以上停止发病”该病鱼临床表现: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鳍基充血,肛门悬挂不透明黏液状粪便,鳃丝褪色,体侧部明显肿胀”剖检:病鱼显著贫血,肝、脾、肾色泽褪色或苍白,体侧肌肉呈“V”字形出血或有出血斑块”2.病毒性出血败血症(别名艾特韦病)。

病原为弹状病毒科的艾特韦病毒,主要危害虹鱒和溪鱒的鱼漁業致富指南2021-11-59-种和1龄以上鱼”传染源为病鱼、带毒鱼及受污染的水,水温6-12C发病较多,水温14-15C发病减少及逐渐消失”本病临床分三种类型:急性型,发病快、死亡率高,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眼眶结缔组织和口腔上瓠充血、鳃苍白或花斑状充血,胸鳍部有时充血;慢性型,病程长、死亡率低,病鱼体黑,眼球突出,鳃丝肿胀;神经型,病鱼体较黑,眼球微突出,在水中出现激烈旋转,时而静止或沉入水底等神经性的运动异常”3.疱疹病毒病(又名病毒性表皮增生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

坏死杆菌病
本病由坏死杆菌引起兔唇部、口腔粘膜、 头、颈、掌、跖等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 溃疡及脓肿,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 (1)预防兔笼内要除去锐利物、铁丝和易 擦伤皮肤的物件。防止互相斗咬。如果 发现外伤,涂抹5%碘酊。兔舍保持清洁 卫生,干燥。
治疗
①口腔粘膜患兔,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 酸钾液冲洗口腔,涂抹碘甘油(碘酊和甘油等量 混合)。 ②皮肤坏死时,用福尔马林液冲洗患处,一般 1次可愈,个别严重者,1周后再冲洗1次。 ③青霉素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 日2次,连用4天。
兔病毒性出血症
该病又叫兔出血性肺炎或兔病毒性败血症, 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最急性 型,兔在吃食时,突然尖叫,倒地抽搐,很 快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2℃,不 食、精神沉郁,呼吸140次/分,患兔数小时至 2日内死亡;温和型,常发生在3个月龄之内 的幼兔,有体温升高和神经症状,部分病兔 可以恢复。
(1)预防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灭能疫苗,仔 兔断奶后接种1次,成年兔每年进行2次 接种,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1~2毫升。 病毒性出血症和A型魏氏梭菌二联灭能疫 苗,断奶仔猪皮下注射2毫升,成年兔每 年2次皮下注射,每次2毫升。
巴氏杆菌病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兔急性败血症、 传染性鼻炎、地方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 睾丸炎及脓肿等,是危害养兔业的重要疫病之 一。 (1)预防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甲醛苗,皮下注射 1毫升,免疫期4~6个月。兔巴氏杆菌和魏氏 梭菌二联菌苗,未断奶兔皮下注射1毫升,其 余兔2毫升,4~6个月,进行第二次注射。
治疗
①青霉素10~20万单位,链霉素10~20毫克,肌肉注射, 每日2次,连用2~3天。 ②环丙沙星注射液0.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 用3天。 ③2.5%恩诺沙星注射液0.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连用3天。 ④磺胺嘧啶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克,肌肉注射,每 日1次,连用3天。 ⑤对脓肿患兔,待其变软成熟,切开排脓,用3%过氧 化氢冲洗,再涂紫药水和金霉素软膏。 ⑥对患鼻炎的兔,用氯霉素注射液滴鼻,每个鼻孔5滴, 每日3次。对重病者,还要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肌肉 注射,每日2次,连用5天

几种鱼类出血病原因分析

几种鱼类出血病原因分析

几种鱼类出血病原因分析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生病出血情况主要有下面四种:应激性出血、中毒性出血、细菌感染性出血、病毒性出血。

有时会有两种、三种情况并发现象。

1、应激性出血当养殖鱼类受到撒网、拉网捕捞而惊吓且剧烈活动、天气突变、雷暴雨、池塘大量换水或加水时水流量太大、长途运输等情况时,会出现全身性体表(尤其是腹部)和鳃部出血现象,严重者短时间便会出现大量死亡。

即使未死亡,也表现为生命垂危、全身发红、僵硬,体表少粘液、手感粗糙,失去商品价值。

发病主要原因1、放养密度过高;2、池塘长期溶氧不足;3、饲料营养水平过高,鱼类生长太快,鳃部、体表毛细血管脆而薄;4、个别饲料厂家生产不规范,违规添加抗生素、促生长剂等;2、中毒性出血(充血)发病主要原因1、过量使用消毒剂、絮凝剂以及不合格的改底调水产品;2、过量泼洒或投喂杀(驱)虫药;3、饲料生产时违规添加三聚氰胺、氧化酸败的劣质油脂、抗生素、促生长素,饲料原料霉菌毒素、重金属离子超标;4、池塘水体蓝藻大爆发。

5、池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

症状表现中毒性出血主要表现为头部、口腔、鳃盖、鳃丝出血或充血,腹部出血。

对病鱼解剖,都会有肝脏、肾脏等出血或充血现象,无一例外。

3、细菌性出血病1、单一养殖品种细菌性出血病池塘底质污染恶化、气温、水温过高导致池塘水体中有害细菌如嗜水气单胞菌、各种弧菌、链球菌(主要危害罗非鱼、石斑鱼等)、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鮰鱼引起套肠病)等大量滋生繁殖,感染并危害鱼类,导致鱼类体表、上下颌、口腔、鳃盖、鳍条、肠道等严重出血,尤以腹部和头部出血最为严重,甚至肌肉、肠道等充血、出血。

有的病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有腹水。

解剖可见肝、脾、肾脏肿大,严重出血,瞟充血,肠粘膜出血、肠道发炎出血。

2、多品种爆发性出血病(败血症)在高温期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引起的一种爆发性疾病,症状同上,危害面更大。

池塘中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鲮鱼、鲢鱼、鳙鱼等所有鱼类均会爆发感染,而且死亡率能高达80%以上。

兔瘟

兔瘟
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增多, 被毛粗乱、无光泽,迅速消瘦,
多数衰竭致死,少数可耐过、康复。
病理剖检变化
全身器官的淤血、出血、水肿为特征!
气管黏膜出血、潮红,有出血环、血斑或带有气泡的粘液
肺脏淤血、水肿,有出血点或弥漫性出血



尿
脾脏肿大、呈紫黑色
肾脏肿大、被膜下有出血点
临 床 症 状
最急性型
死前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短暂兴奋,往往突然倒地, 抽搐尖叫几声后猝死,少数鼻孔流血。
急性型
• 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饮水增多,病程12~48h, 死前表现呼吸急促,兴 奋,挣扎,狂奔,啃咬 兔笼,体温先高后低, 全身颤抖,最后抽搐或 尖叫而死;孕兔流产或 死胎
病死兔少数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肛门松弛,周围被 少量淡黄色胶样物沾污,粪球沾有淡黄色胶样物。
• • • •
兔瘟与急性巴氏杆菌的鉴别
• 共同特征:兔瘟和巴氏都可引起兔子败血症,最急性的都
无明显症状,突然抽搐、鸣叫死亡,病程慢点的,体温升 高,精神萎靡、绝食、呼吸急促、1--2天内出现抽搐、鸣 叫倒地死亡。解剖病兔可发现,气管及各个脏器(尤其是 肺)有明显的充血、出血症状。

区别在于:1,兔瘟多是爆发型的,成群发病,传播快, 死亡率高,高达90%以上。用药无效。巴氏多是零星发 病,用抗菌素及时抢救有一定的效果。2,巴氏病兔鼻腔 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有的伴有腹泻。兔瘟没有此类 症状,但死亡时,兔口、鼻、肛门时有淡红色液体流出来。 3,解剖可见,巴氏气管呈环状出血,肺部除明显出血水 肿外,有时还会有脓肿病灶,胸、腹腔和肺部往往还有乳 白色的絮状物。兔瘟整个气管呈糜散型出血,肺上无脓肿 和絮状物覆盖,最为明显的是,脾脏肿大变形,呈黑紫色, 肾脏多数肿大明显,呈紫色。

兔瘟

兔瘟

简介兔瘟(兔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家兔均易感。

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高达95%以上),断奶幼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

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48~72小时。

临床症状可分为3种类型。

最急性型:无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死前多有短暂兴奋,如尖叫、挣扎、抽搐、狂奔等。

有些患兔死前鼻孔流出泡沫状的血液。

这种类型病例常发生在流行初期。

病兔突然精神沉郁,不吃,趴卧不动,有的趴卧时四肢向左右伸开一数小时后呼吸突然急促、惊厥、不安、骚动.最后倒地抽搐呜叫死亡急性型:精神不振,被毛粗乱,迅速消瘦。

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

死前突然兴奋,尖叫几声便倒地死亡。

血性分泌物。

散发,呈零星死亡,病死率100%。

以上2种类型多发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患兔死前肛门松弛,流出少量淡黄色的粘性稀便。

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或断奶后的幼兔。

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爱吃食,爱喝凉水,消瘦。

病程2天以上,多数可恢复,但仍为带毒者而感染其他家兔。

萎靡不振病理变化病死兔出现全身败血症变化,各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和水肿。

肺高度水肿,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切面流出多量红色泡沫状液体。

喉头、气管粘膜淤血或弥漫性出血,以气管环最明显;肝脏肿胀变性,呈土黄色,或淤血呈紫红色,有出血斑;肾肿大呈紫红色,常与淡色变性区相杂而呈花斑状,有的见有针尖状出血;脑和脑膜血管淤血,脑下垂体和松果体有血凝块;胸腺出血。

出血实质性器官出血病例1a)发病情况2005 年8 月25 日, 临沂市某养兔场王某饲养的300余只,3~4 月龄新西兰肉兔,其中约20只突然发病开始患病兔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从鼻腔中流出粘性分泌物,打喷嚏,体温升高,进而呈现呼吸困难\抽搐\倒地而死等临床症状。

根据经验,随即用庆大霉素进行肌肉注射,但效果不理想。

兔出血性败血症及其诊断与治疗

兔出血性败血症及其诊断与治疗

我国是养兔大国,兔养殖量居全球首位。

但由于养殖技术水平较低,且大多数为农户散养,养殖密度高,卫生环境差,各种疫病时常暴发,对养殖场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兔出血性败血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兔病毒性传染病,虽然已经有了成熟的商品化疫苗,但该病在我国的主要兔养殖地区仍然呈现出地方流行性。

一、兔出血性败血症1.流行病学。

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兔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多型性、散发性的地方性传染病,该病可以引起9周龄到6月龄的不同年龄段的兔死亡,感染对象没有年龄特异性。

其病原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以长期潜伏于健康动物体内,当动物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动物发病并死亡。

巴氏杆菌可以感染包括牛、鸡、兔和猪在内的多种畜禽,并且呈散发性的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病可以通过发病兔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传播到健康动物,发病兔及其排泄物是其最主要的传染源,吸血节肢动物也可充当有效的传播媒介,且该病无季节特异性,全年皆可发病,但气候骤然变化是该病主要诱因,因此该病主要发生于冷热变化交替剧烈的潮湿多雨季节。

2.临床症状。

由于不同个体、卫生环境及病原致病性的不同,该病潜伏期长短不定,较为常见的是数小时到5天不等。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该病可以分为鼻炎型、流行性肺炎型、败血症型、子宫积脓型、睾丸炎兔出血性败血症及其诊断与治疗文│郭明佳 王智波(山东省龙口市畜牧兽医站)型、中耳炎型及结膜炎型等多种不同类型,其中鼻炎型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病兔外鼻孔被毛潮湿并缠结、打喷嚏、咳嗽,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

患鼻炎型兔病症延长可以转换为肺炎性,肺炎性兔常表现为食欲废绝、精神不振、体温增高,偶尔会表现出腹泻和关节肿大。

出血性败血症型兔病程较短,死亡较早因此无明显临床症状。

中耳炎型病兔常表现出斜颈现象。

结膜炎型病兔常见流泪,结膜充血、红肿,眼内有分泌物。

生殖系统型病兔一般表现为子宫肌炎、子宫积脓、阴道炎和睾丸炎等。

3.病理学特征。

病程较短的患病兔剖检仅能观察到轻微的病理学特征,但病程较长的患病兔病理变化以败血性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