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有3 7 头 牛 发病 。乡畜 牧 站 的科 技人 员 采取 了及 时 、有效 的防 预和 5 . 3 治 疗 治疗 措 施 ,疫 情 得到 有效 控 制 。3 7 头 牛发 病 ,死 亡 2 0 头 ,死亡 率
磺胺 嘧 啶钠 或卡 那霉 素 注射 液 ,0 . 5 ~1 m l /k g 体重 ,2  ̄ r , J d 。 同时 ,用 青霉 素 、维 生素 c 、维 生素 B 、5 % ~1 0 %的葡 萄糖 静脉 滴
注 ,1 次, d 。
为5 4 . 1 %,治愈 1 7 头 ,治 愈率 为4 5 . 9 %。
2 临 床 症 状
链 霉 素0 . 1 e Ag 与镇 痛灵 0 . 5 —1 r n l / k g 混注 ,l  ̄ , / a ,连注 3 d 。 病 牛体 温 升高 至4 1 ℃~ 4 2 ℃ ,精 神沉 郁 ,低 头 弓背 ,反应 迟 钝 ,肌 肉震 颤 ,呼 吸加 快 ,结 膜潮 红 ,食 欲废 绝 ,出现 下 痢并 混 中华神力或天成精品0 . 5 ~1 m g 体重注射 ,1 次, d ,同时用混 有粘 液及 血 液 ,牛 头 部 和 颈 部 、胸 部 发 生 水 肿 ,特 别 是 咽 喉 部 感 专 治 、维生 素 c 及5 %的葡 萄 糖静 注 ,1 次, d 。通 过 1 个疗 程 的 治
3 病理剖检变化
要坚 持 “ 预 防为 主 ”的 方针 ,在 发病 疫 点及 周 边地 区 每年 春 病 牛 内脏 器 官充 血 ,大 部器 官 和组 织 有 出血 点 。淋 巴组织 呈 秋两 季必 须做好 牛 出败 苗 的预防 工作 。
水肿 状 。病牛 水 肿部 皮 下组 织 呈现 浆 液浸 润 ,切 开 水肿 部 分 流 出 6 . 2 产地 检 疫 深 黄色 透 明液 体 并有 腥 臭 味 ;肺有 肝 变 区及 坏死 病 灶 ,肺 切 面呈 加强 动物 产地 检疫 ,确 保病 畜不 出村 ,不 上市交 易 。 大理 花样 状 。 6 . 3 加 强 饲 养 管理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牛出血湘鼬牛出血性败血症又称牛出败,属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生率较高,病牛的败血症表现极为明显,各组织器官有血性炎症病变,如未能及时对症的治疗以及干预,极易导致患牛死亡,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很严重。

1流行病学1.1病原特点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短杆菌类型,该病菌的形状为细小球状且病菌两端的形态为钝圆形,以分散形式存在,且无鞭毛,无芽泡。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抵抗力较弱,如将其放置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下,仅能够存活2〜3d,在病牛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血液之中的存活时间能够延长至6〜10d,在腐败尸体中则可存活1〜6个月。

阳光对其直射,几分钟之内即可死亡,且大部分的消毒液均能杀除该病菌。

1.2易感动物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感染范围较广,家禽、家畜以及各类野生动物均可感染,但牛的易感性明显较高,猪、羊、兔也可感染,驴、马、骆驼以及犬类动物的感染率较低。

1.3传播途径患牛的排泄物以及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病死牛尸体中也有大量病菌,如健康牛群与上述物质接触后可发生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并出现出血性败血症。

该病症可以通过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进行传播,牛的饮水水源受该病菌污染之后,极易导致牛群中出现大面积感染发病。

1.4流行特点该病呈地方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且在牛类之间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病菌的侵袭性较强,但不同动物之间大多不会出现交叉感染,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但气候变化速度较快及多雨潮湿时期的发病率较高。

2临床症状2.1败血型该型病牛的尿液以及鼻孔中会有带血,体温快速升高到41〜42°C,随后出现腹泻、腹痛,患病初期病牛会排出稀粥样的粪便,随着病情发展,粪便变为液态,且掺杂大量的血液粘液以及脱落的胃肠壁黏膜,粪便恶臭难闻,腹泻后病牛的体温水平会有所下降,如未能及时干预和治疗,会导致病牛失血量增加,败血型病牛的病程只有12〜24h。

2.2水肿型水肿型病牛主要表现为头颈部、咽喉部、胸前部位出现炎性水肿,通过触诊可感受到该部位有明显的肿块,且手术部位能够明显感觉灼热异常,病牛会出现呼吸困难,且会有明显流涎表现,所以,又称“清水症”。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控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控

2020年第11期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侵袭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的特点。

牛一旦感染会造成大量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分析了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方案,提出了具体的防控策略,供参考。

1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该病牛的头颅、咽喉、胸部等组织器官大量出血,引发局部水肿,病情进展与传播速度较快。

该病的传播途径广泛,如污染的饲料与水源经牛的消化道、呼吸道会感染致病菌,引发牛出血性败血症。

再比如,蚊虫叮咬、外伤也会造成该病的流行。

该病不受牛的年龄、性别、季节、地区限制,发病范围极广,所以为了避免该病大面积暴发,需要对病情及时诊断。

根据患病牛的临床表征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败血型、水肿型、肺炎型。

(1)败血型常见于幼龄牛,主要的临床表征为幼龄牛体表温度上升、精神状态较差、体弱多病、眼睛常有泪液流出。

一些幼龄牛在颈部甚至会出现水肿且排便异常,常带有血丝或黏液,散发出恶臭味,在2d 之内感染的幼龄牛就会死亡。

(2)水肿型常见于幼龄牛、牦牛、水牛,主要是在患病牛的头部、咽喉部等组织处出现水肿,初期发病肿胀部位会出现高温疼痛感,随后相应症状会减轻,但是相继而来的是呼吸异常、舌头肿大等症状,病死率极高。

(3)肺炎型是最常见的疾病种类,首发症状为干性、疼痛性咳嗽,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呼吸障碍,对胸部进行挤压,有疼痛感出现,且流出脓性的鼻液。

疾病发展到末期,会出现血便、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在一个月内会使病牛死亡。

所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重点观测患病牛的临床症状,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需要考虑病牛是否患有牛出血性败血症。

(1)涂片镜检收集病死牛的各项组织器官进行涂片,在革兰氏染色与瑞氏染色后,可显微镜下观察确诊。

(2)细菌培养,将病料接种于培养基,培养基类型主要为鲜血琼脂与麦康凯琼脂,在培养箱内放置20h 左右,观察培养的菌落形态与大小,其中病死牛的菌落呈现出光滑性、半透明性以及原整性,菌落大小中等,用折射光进行照射,出现荧光反应。

牛出血性败血症及防控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症及防控措施

2020年第10期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较为急性的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感染巴氏杆菌属中特定血清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发生,其主要特征为败血症与炎性出血。

临床表现牛全身皮肤出现局部性出血。

若牛感染后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或治疗过程不规范,则很有可能导致死亡,严重的还会危害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养殖户的稳定发展。

本文分析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的临床特征以及主要防控对策,供参考。

1流行病学分析对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有效控制,必须充分掌握其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据调查分析,牛出血性败血症呈世界性流行,该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感染初期很难被发现。

病牛与带菌牛是传染源。

通常该病只在牛群传播,不能感染其他牲畜,但不同的牛群也会存在一定的感染几率有所不同。

病牛主要通过自身的分泌物与排泄物、污染牛群的生长环境与水源以及饲料等感染其他牛群,从而实现传播。

与此同时,该病还能通过飞沫传染,若养殖户没有及时做到隔离工作,会严重影响整体牛群的健康。

改病主要感染黄牛、水牛以及牦牛等相关牛群,不分年龄和性别都易感,其中幼龄牛以及抗体较弱的牛群更易感,会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需引起养殖户重视。

该病通常以散发形式传播,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主要以春、夏季多发,原因是春夏季气候存在一定的变化,会导致牛生长的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对牛群进行消毒和清洁,导致滋生病菌而感染该病。

此外,养殖场通风条件与温度相对较低,缺乏一定的营养,易导致牛处于疲劳的生长情况,牛抵抗力低下,易感染病菌引起牛出血性败血症。

2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7d ,主要症状是牛结膜充血,脉搏跳动的次数不断增加,同时还会出现懒惰、运动异常的现象,经检测牛体温会不断提升。

若没有及时治疗,牛会因呼吸困难以及体温升高而病死。

剖检病死牛可发现其口鼻以及相关部位有流血现象,且病程较长时临床表现三种类型。

牛会突然发病,表现食欲不振以及肌肉震荡,同时还有腹泻现象,且腹泻中混杂血液。

牛体温会急剧降低或突然上升,进而影响牛的正常生长,随病情发展出现虚脱以及不进食的现象,最终导致死亡。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与防控措施摘要:在牛场养殖中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牛群病症,其发生不但具备一定的致死率也具备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做好对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研究分析,论述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防控对策就极为必要。

关键词: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与防控措施1.牛出血性败血症基本概念牛出血性败血症俗称锁喉风,属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其发生原理是基于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感染源头多见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等导致的生牛感染。

牛出血性败血症基于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的特性,因此在病发情况下病菌可在病畜周身存留,包括周身组织、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能检出病菌存在,少部分病畜可能存在病菌局限于肺脏器官和上呼吸道器官的情况。

而根据现有研究可见,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但一般情况下阴雨天气、气温闷热、季节交替等都是较为常发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时期[1]。

2.牛出血性败血症诊断治疗牛出血性败血症相对于其他疾病具备较为突出的特征表现,因此在相关专业兽医医师诊断和专业养殖户判断下可以实现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快速精确确诊。

而根据现有的诊断经验和病理学研究,可以将牛出血性败血症根据其具体的症状、病畜情况等归结为三种类型的牛出血性败血症。

2.1牛出血性败血症病情表现1)败血型。

败血型牛出血性败血症多见于抗病能力弱和免疫能力不足的犊牛。

在发生败血型牛出血性败血症时,多见病牛体温升高至41~42℃,心跳加速、精神萎靡、饮食停滞等,在外在表现上多表现为黏膜潮红、鼻镜干燥并伴随浆性黏液流出,部分病牛可见血丝伴随流出。

败血型牛出血性败血症病牛在排泄物表现上多呈现腹泻症状,粪便质地细软且伴随黏液及肠胃细胞脱落。

若败血型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症时间较长,就容易出现水肿表现,并且有死亡的可能性,一般犊牛更容易因为败血型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而死亡。

2)水肿型。

水肿型牛出血性败血症也是牛出血性败血症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一般情况下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水肿型病症发生,多存在于抗病能力较弱的生牛中,且多以水牛为多发牛种。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2021年第02期牛出血性败血症又称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牛的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疾病,病牛表现为高热、肺炎、急性肠胃炎、内脏器官出血等,多发于犊牛,也被归类于B 类疫病。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同牛体的应激有关。

对此,饲养人员要加强日常管理,增强牛体的抵抗性,改善诱发性因素,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应用抗生素药物,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1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在2~5d ,发病后最明显的症状是体温升高达40℃以上,伴有反刍停止,没有食欲,且呼吸沉重急促,头部、颈部、咽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初始会有轻微的热感,触摸会感到坚实且硬,然后逐渐变冷,牛的疼痛感也会慢慢减少。

咽喉部和周围组织会出现高度红肿的现象,观察牛舌会发现其呈暗红色。

发病后期,病牛就会出现高度呼吸困难症状,且眼泪不停,伴有磨牙、流涎现象,且咽部的视黏膜发绀。

部分牛还会出现腹泻、便秘的症状,粪便中带有明显的黏液、血液,且散发出恶臭味。

还有牛的鼻孔会流出带血的分泌物,发病后会在3d 左右死亡。

2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和病原可以诊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与预防工作。

(1)镜检无菌取病死牛的心脏、肝脏等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放显微镜下现象,可见成群的亮红色短杆菌,两极染色非常浓烈,并且两端为顿圆形,再经过瑞士染色,能够发现大量呈蓝色的短杆菌,两极染色非常浓烈,并且两端为顿圆形。

初步判断为出血性败血症。

(2)分离培养无菌取病料,分别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17~25h 。

如果是急性死亡的病牛,其病料在培养后会产生圆形平整且光滑的菌落,菌落的大小中等,并呈现出半透明,使用折射光线能够发现菌落出现荧光色。

如果培养的是慢性病牛病料,经37℃培养24h 后,在血琼脂培养基上会发现有轻微浑浊不透明且表面粗糙的菌落,且菌落体积较小,不溶于血,呈灰白色,较为粘稠。

可确诊为出血性败血症。

3治疗方法在对病牛进行治疗之前,应当及时发现病牛并有效隔离,禁止病牛与健康牛一起圈养,否则会引发大规模地传染。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定血清型引起牛和水牛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发病突然、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性出血。

本病多见于犊牛。

一、病原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本菌为球状小杆菌,独立或偶尔成对存在,在人工培养基上呈多形性。

革兰氏染色阴性,呈两极着色。

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

在急性败血症的病例中,细菌有荚膜,可产生内、外毒素。

溶血性巴氏杆菌细胞壁来源的内毒素可协助致活补休和凝血过程。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抵抗力不强,60℃经10分钟即死亡;在干燥、直射阳光下迅速死亡;1%石炭酸、1%漂白粉、5%石灰乳的杀菌效果良好。

二、流行病学病牛排泄物、分泌物和带菌(包括健康带菌和病愈后带菌牛)为传染源。

一般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同种动物能相互传染,一般不同动物种间不易互相传染。

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多发。

巴氏杆菌可存在于健康牛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中,饲养管理不良、气候聚变、营养缺乏、寄生虫等可诱发牛出血性败血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为牛(成年牛和犊牛)上呼吸道的常在菌,牛扁桃体带菌率为45%,一般不呈致病作用。

溶血性巴氏杆菌不易从正常牛的上呼吸道分离出来,有时以非致病性的血清Ⅱ型存在于上呼吸道。

在应激因素(如牛舍通风不良、运输、拥挤等)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非致病性的溶血性巴氏杆菌血清Ⅱ型有机会在下呼吸大量繁殖或由血清Ⅱ型转变为具有较强毒力的血清Ⅰ型。

多杀性巴氏杆菌常可与昏睡嗜血杆菌、支原体和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

一旦发病,病牛会不断排出强毒菌感染健康牛,造成牛场、或整个地区的牛出血性败血病流行。

三、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1、急性败血型临诊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精神浓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黏膜发绀,鼻流带血泡沫,腹泻,粪便带血。

一般于24小时因虚脱而死亡,甚至突然死亡。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治

肉丰厚 的部 位 ,触诊其 柔 软 , 有
明显 的捻 发 音 , 气肿 疽 多 发于 4 岁 以下 的牛。 性水肿 系发生于 恶 外伤和 分娩 之后 , 其肿 胀 部触诊 柔软 , 有捻发 音。
4 防治
外 , 暗红 色。 患畜高度 呼 吸 困 呈
难 , 泪 、 涎 、 牙 , 出现 急 流 流 磨 并
流行 。
2 临床 症状及 诊 断
咽软 骨韧 带黄色胶样浸润 ,咽淋
巴结和 前颈 淋 巴结高度 肿 胀 , 上
呼吸道 黏膜卡他性潮红 。 24 肺 炎型 . 主 要呈 纤 维 素 性 潜伏期 2 5 , ~ d病
21 临床 症状 .
43 发 生 本 病 时 ,立 即将 病 畜 _ 或可 疑病畜 隔 离治疗 , 并对 健 畜 进 行 观 察 、 温 , 要 时 用 高 免 测 必
及 周围 组织 高度肿 胀 , 舌伸 出齿
液 抹 片 , 检 , 带 荚 膜 的 炭疽 镜 见
杆菌。
气 肿 疽 的肿 胀 主 要 见 于 肌
血流, 引发内源性传染。 有毒力的
病 菌通 过排 泄物 、 泌物 不断排 分
出, 污染 饲料 、 水 、 具和 外界 饮 用 环境 , 经消化道 引起传 染 , 菌 或 病 在病畜 咳嗽、 喷嚏时排 出, 打 通过
牛 出血 性败 血 病 呈地 方 性
别。 炭疽 的肿胀 除发 生在颈部 和 胸 前 外 , 见 于其 他 部 位 ; 牛 还 患 濒 死 时天然 孔 常出血 , 液呈 暗 血 紫色且 凝 固不 良 ; 牛死 后尸体 患 迅 速腐 败 ; 检 , 急性肿 大 , 剖 脾 血
流行 , 常与 气肿疽 病 并发 。饲养 环境 不 良,牛遇 寒冷 、 闷热 、 潮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控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控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控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牛肠道内的革兰阴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病,其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军团菌和沙门菌等。

牛出血性败血症严重威胁到牛的健康和生产力,因此其诊断和防控非常重要。

一、诊断1. 临床表现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厌食、乏力、腹泻、腹胀、呕吐、发冷和体温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有些患牛还有出血倾向,如鼻出血、腹腔出血、腹泻时有血便等。

2.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受感染的牛常常表现出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计数降低和血小板减少等异常现象。

(2)血液和其他体液细菌培养:对疑似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患牛进行血液、粪便和尿液等体液细菌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种类和数量,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3)病理学检查:对病死牛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其是否有出血倾向、内脏是否有病变等。

二、防控1. 改善环境卫生牛舍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积极开展消杀工作,定期对牛舍、饮用水和饲料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和生长繁殖。

2. 加强饮水卫生管理牛的饮用水应保持清洁卫生,水源应保证不受粪便和废弃物的污染,定期清洗和更换饮水器具,防止水源传播病原菌,减少牛发生感染的机会。

3.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管理是防止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重要措施,要根据牛的品种、年龄、体重、季节等因素,合理配置饲料,避免出现饱食、饥饿、营养不良等情况,同时也要避免饲料发霉和污染。

4. 防止动物群聚动物群聚是疾病传播和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要避免牛的过度密集和长时间长期隔离,保证其在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减少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5.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避免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要给牛进行预防接种,定期对牛进行免疫,保证其身体健康。

同时,可加强营养管理,给患病牛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元素,协助其恢复健康。

总之,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致命率极高的疾病,其诊断和防控对于牛的健康和生产至关重要。

我们要从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管理、防止牛的过度密集和长时间长期隔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等方面入手,全面防控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确保牛的健康生产。

牛出血性败血症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牛出血性败血症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牛出血性败血症怎么治疗,用什么药?牛出血性败血症怎么治疗,用什么药?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更准确的名称为牛败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以败血症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的超急性传染病。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牛群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牛出血性败血症怎么治疗,用什么药?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更准确的名称为牛败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以败血症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的超急性传染病。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牛群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牛出血性败血症传播途径1.本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通常会存在家畜的体内,当收到外界环境刺激或感染寄生虫后,病菌可经淋巴进入血液发生内源感染;2.可通过带菌的饲草、饮水、饲养器具等经消化道发生感染;3.经咳嗽、喷嚏形式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4.可由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染。

牛出血性败血症用什么药?1、抗出血性败血病血清,大牛60-100ml,小牛20-40ml,皮xia注射或静脉注射。

注射后12-24小时内病情未见好转,可重复应用1次。

2、青霉素,200万-300万IU,肌内注射,每日4次。

3、10%磺胺嘧啶(或磺胺噻唑)钠注射液200-300ml,静脉注射,1日2次。

直至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后,再继续用药2日。

犊牛剂量减半;15岁以上老牛剂量酌减,与方1合并用药效果更好。

4、盐酸土霉素,5-10ml/kg体重,肌内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1日2次,量加倍,连用3-5日。

5、新生霉素钠,2-5mg/kg体重,注射用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或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日2次。

牛出血性败血症怎么治疗?本病死亡率高,养牛人应提高警惕,预防管理,对感染该病的牛应立即对症治疗。

1、发病早期,治疗可用高免血清皮下注射100~200mL,每天1次,连用2-3天。

另外,对于临床感染的牛,也可用敏感药物治疗,如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

早发现,早治疗,本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2、对于发病严重的患牛,可用磺胺药物治疗,同时肌注青霉素钾、四环素。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第1期(总第409期)2024年1月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No.1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措施冯刚1,王海敏1,付涛2,刘欢欢1(1.唐山动物园,河北唐山063021;2.天津动物园,天津300381)摘要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现代规模化养牛场常见的一类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征,对牛健康及养牛业发展影响甚大,如何有效防控牛出血性败血症成为行业工作者及广大养殖场户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诊断要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可行的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病学;诊断要点;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1.043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asteurella InfectionFeng Gang 1,Wang Haimin 1,Fu Tao 2,Liu Huanhuan 1(1.Tangshan Zoo,Tangshan 063021,Hebei,China;2.Tianjin Zoo,Tianjin 300381,China)Abstract :Pasteurella Infection is a common acut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in modern large-scale cattle farms,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infectiveness,fast transmission speed and high fatality rate,which has great impact on cattle health and cattle industry de ‐velopment.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Pasteurella Infec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concerned by industry workers and farmer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pidemiology and diagnosis of Pasteurella Infection,feasibl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 ‐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cattle;Pasteurella Infection;epidemiology;key points of diagnosis;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牛出血性败血症也称为牛巴氏杆菌病,是目前危害养牛业的重大疾病之一。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4年第01期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急性、热性、细菌性传染病,病牛的症状包括体温升高、情绪不安、水肿、咳嗽、流眼泪、流鼻液、眼结膜发绀等。

病原体传播途径广泛,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吸血昆虫。

该病通常由淋巴回流障碍引起,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牛的内脏器官会出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病牛容易因气温骤变、过度劳役、环境不良等原因出现急性死亡。

1流行特点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形态为细长的杆状菌。

在革兰染色中,其细胞壁不定形,不易染色,呈现为淡紫色或无色。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缓慢,需要较长时间(48~72h)才能形成灰白色、凹陷的菌落。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性很强,可引起严重的人类和动物感染病。

它是多种动物和人类疾病的病原菌,如牛羊病、流感、败血症等。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环境适应性很强,可以在动物体内和外部环境中生存繁殖,对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条件的变化适应能力强。

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抗药性,使得治疗相对困难。

因此,预防和控制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避免与感染动物接触,同时加强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导致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致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菌体内毒素。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细胞壁和外毒素能够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和休克等症状。

其中,内毒素可以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聚集和凝集等症状,从而导致牛体内的血管损伤和出血。

(2)菌体外毒素。

多杀性巴氏杆菌还可以分泌多种外毒素,如肺炎毒素、脂多糖、溶血素等,这些毒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细胞,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牛体内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最后,免疫逃避。

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避能力,能够通过改变自身表面的抗原性质,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和清除。

这也是导致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广泛动物体内和外部环境常在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如牛、羊、猪、狗等。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健康养殖·诊疗2020.20 畜牧业环境93摘 要:在牛养殖当中,出血性败血症是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对牛的正常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在本文中,将就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牛出血性败血症;诊断;防治1 前言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导致形成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表现方面主要为组织器官出血与败血症,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则将使牛出现大量死亡问题,也是实际牛养殖当中常见的疾病。

除了牛以外,该类病菌该会对其他家畜动物造成感染。

对此,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该病症的诊断与防治工作,最大程度保障养殖安全。

2 临床症状牛在发病后,体温将快速升高,达到41℃以上,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急促以肌肉震颤等等,不愿意活动。

之后,将表现出腹泻症状,粪便当中存在黏液与血液,其胸前、颈部将表现出水肿情况,开始该位置温热,在经过触摸后牛会感到疼痛感,之后水肿位置逐步变硬。

随着病症的发展,很可能最终窒息而死,病症一般处于2~3d以内。

3 病理变化在对病死牛进行解剖处理后,发现牛内脏存在水肿充血情况,其皮下组织与咽喉位置表现为出血性胶羊浸润,在将其切开之后,将流出深黄色透明液体,淋巴结出血肿大,胸腔积液。

在病死牛的胸膜以肺脏位置,可以发现具有一定数量的散状出血点,具有纤维素渗出液的附着,肺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变区变化,小叶间淋巴管淤血。

所有病死牛的尖叶以及心叶位置,将存在一定的点状出血点,隔叶上具有坏死病灶,在将其以横向方式切开后,可以发现表现为大理石样,前肩淋巴结以及咽喉位置肿大,淋巴结颜色为深紫色,具有较多的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在无菌环境下,将病死牛水肿位置的渗出液进行去除,在使用新鲜血液将其制作涂片之后,通过革兰氏染色对其进行镜检处理,可以发现存在两端细小、钝圆的球杆菌,不存在鞭毛以及芽孢,无法运动,在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后为阴性。

之后,将病料实现对鲜血溶脂荣堂以及培养基的接种,在37℃环境下进行为期48h的培养,之后在培养基上可以发现生长出湿润光滑、灰白色表现为露珠状的小菌落,在经过涂片染色镜检后,确定为小球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表现为阴性,且肉汤具有浑浊以及均匀的特点。

牛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及治疗

牛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及治疗

牛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及治疗
1、症状:
病牛常发生头颈、咽喉及胸部炎性水肿,民间将此病称为牛肿脖子、牛响脖子、锁口癀等。

牛出败是常见的一种牛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一般为散发或小范围爆发性流行。

2 、类型:
牛出败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

根据临床症状,可将牛出败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三种:① 败血型:病牛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常来不及查清病因和治疗牛就死亡;② 水肿型:除有体温升高、不吃食、不反刍等症状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头颈、咽喉等部位发生炎性水肿,水肿还可蔓延到前胸、舌及周围组织,病牛常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常因此而窒息死亡;③ 肺炎型: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发生胸膜肺炎,病牛呼吸困难,有痛苦的咳嗽,鼻孔常有粘液脓性鼻液流出,严重病牛呼吸困难,头颈前伸,张口呼吸,肺炎型病程较长,常拖至一周以上。

3 、预防:
牛出败病的预防,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

经常发生牛出败的地方,要坚持注射牛出败疫苗。

确定牛发生牛出败病后,对村寨里的牛,也要进行紧急预防注射,防止扩散。

4 、治疗:
病牛可用【香港龙达的金牛康肽】。

病牛厩舍及周围环境要用石灰水或3%的来苏儿液消毒。

病牛和死尸必须在防止细菌扩散的原则下宰杀或处理,内脏作深埋处理,牛皮要用消毒液浸泡后才能出售,牛肉切成小块原地高温煮熟后才能食用。

牛出血性败血症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牛出血性败血症

牛出血性败血症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牛出血性败血症

牛出血性败血症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牛出
血性败血症
当养殖的牛出现了血样稀便,并且眼睛翻红那很可能是牛出血性败血症了,如果同时还有肌肉震颤的情况那肯定就是了,这是死亡率比较高的牛病,对养殖户收益的影响非常巨大,那么牛出血性败血症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牛出血性败血症
一、临床表现
初期阶段以高烧为主,可达41℃~42℃,病牛表现出腹痛、下痢(粪便起初为粥样,后为流状,常合并黏液、血液,散发恶臭,偶见鼻内、尿中带血,颈部、咽喉部等部位出现炎性水肿,舌伸出齿外为暗红色、呼吸困难、便秘等。

二、病理分析
经大量死牛解剖分析得出3种病理:第一,内脏器官出血且淋巴结水肿、胸腹腔内存有大量渗出液;第二,胸膜炎、格鲁布氏性肺炎,胸腔内留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第三,咽喉、颈下留有浆液浸润,切开浮肿部流出深黄色透明液体。

三、治疗
针对病牛、可疑病牛的治疗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病牛:以药物治疗为主,一般来说,主要采用西药,前提是在掌握病牛的实际病情、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西药进行治疗,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以便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针对高烧病牛的治疗,可以采用0.1毫升/千克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0毫克/千克安乃近、1000单位/千克硫酸链霉素进行肌注治疗;水肿且呼吸困难病牛的治疗,应该静脉注射250~1000毫升的5%碳酸氢钠注射液、20毫升的20%安钠咖、100毫升的50%葡萄糖液、20毫升氢化可的松,并加以肌注10毫升麻黄碱、1万国际单位/千克硫酸链霉素,保证病牛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可疑病牛:以预防为主,配以适当药物治疗,如肌注0.1毫克/千克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次/次,连续治疗3日。

同时加强落实疑病牛的免疫接种工作,即结合牛自身体重确定牛出败氢氧化铝甲醛菌苗的注射剂量,确保药物得到良好吸收。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怎么判断牛是不是败血症?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怎么判断牛是不是败血症?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怎么判断牛是不是败血症?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平常所说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这种疾病一般的类型是有三种,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病程一般可达三天或一周左右。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平常所说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这种疾病一般的类型是有三种,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病程一般可达三天或一周左右。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潜伏期2—5天,病程可分为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败血型:病初发高烧,达41—42°C,随之出现全身症状,稍轻时,病牛表现为腹痛、开始下痢,粪便初为粥样,后呈流状,其中混有粘液,粘膜片及血液,恶臭,有时鼻孔内和尿中有血。

拉稀开始后体温下降,迅速死亡。

病期多为12—24小时。

浮肿型:除呈现全身症状外,在颈部、咽喉部及胸前部皮下出现迅速扩展的炎性水肿,同时伴有舌及周围组织的高度肿胀,舌伸出齿外,呈暗红色,患畜呼吸高度困难,皮肤和粘膜普遍发绀,也有下痢和某一肢体发生肿胀者,往往因窒息而死。

病期多为12—36小时。

肺炎型: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畜便秘,有时下痢,并混有血液,病程一般可达3天或一周左右。

怎么判断牛是不是败血症?病死牛经过数小时可见体内凝血不良,全身组织器官都出现大面积出血。

剖检能够发现有大量的蛋花样液体积聚在胸腔内,肺脏与心包、胸膜发生黏连,肺组织发生肝样病变,切面呈灰白色、灰黄色或者红色,且有小坏死灶散布,小叶间质略有增宽,发生纤维索性胸膜肺炎。

如果病牛出现腹泻,还可见胃肠黏膜严重出血。

鉴别诊断恶性水肿:通常是奶牛分娩以及存在外伤感染等容易发生,伤口周围发生气性、炎性肿胀,且切面呈苍白色,肌肉呈暗红色,存在轻微捻发音。

气肿疽:通常是4岁以下的牛只容易发生,在肌肉丰满部位通常形成气性、炎性肿胀,且肿胀部位比较柔软,进行触诊能够听到明显的捻发音。

切开肿胀部分,发现呈黑色,且有泡沫状液体流出,呈污红色,并散发酸臭味。

另外,肌肉上发生肿胀的部位存在坏死病灶;肌纤维的肌膜之间由于存在气体而形成裂隙,横切面呈海绵状。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控研究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控研究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控研究牛出血性败血症是常见的牛接触性传染疾病,如果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导致疾病的大范围蔓延,甚至会造成牛死亡。

该病的病原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这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也是牛体内的常在菌,基于相互抑制条件下多种致病菌可同时共存,不会对牛的健康造成影响。

当牛的免疫力下降或受到强烈刺激后,巴氏杆菌会产生致病性,造成败血症的发生。

1 病原特征与流行特点1.1 病原特征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卵圆形,大小为0.2μm×0.5 μm 以上,美兰染色后可见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两端颜色较深,且该病菌经常单个存在,偶尔会有短链排列的形式出现。

新分离的毒株有黏液性荚膜,培养后荚膜会消失。

病菌不会形成芽孢,体外培养要求严格,需在培养基内加血清,使菌落呈灰白色,表面光滑且不会溶血。

常温下相对湿度<30%时,多杀性巴氏杆菌耐不过72 h,阳光直射时会在几分钟后灭亡,60 ℃的水浴内20 min 即可失去感染力。

1.2 流行特点出血性败血症在各个地区均有流行,病症传播范围广泛。

自然条件下,败血症会在牛的相互接触后传播,经过牛的呼吸道、消化道与伤口处进入体内,且败血症没有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都会感染。

如果养殖场内环境卫生较差,牛群饲养密度大,或者消毒工作不到位,通风情况不良好,将会引发败血症的产生。

除了牛,羊、猪或家禽等动物也会感染败血症,不同动物在感染后的毒株血清型有所差别,比如豚鼠对巴氏杆菌的抵抗力较低。

在牛群养殖中,急性发病的牛一般从呼吸道分泌物、肝脏等器官内分离到病原。

外界强烈刺激下,应激反应会对出血性败血症产生促进作用,例如气温大范围下降,暴风雨天气时,犊牛断奶之后长途运输,一旦未提前做好抗应激反应工作,犊牛将会在24 h 内产生呼吸道症状,呼吸道中致病菌扩散并增加,致病菌内的巴氏杆菌会对犊牛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从而引发败血症。

地势低洼的养殖场因通风不良也会有较高的发病率。

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特点?牛败血症能治好吗?

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特点?牛败血症能治好吗?

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特点?牛败血症能治好吗?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特点?牛败血症能治好吗?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杆菌引起的。

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菌,可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健康牛经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感染,吸血昆虫叮咬也可传播该病。

健康牛上呼吸道也有巴氏杆菌,当突然受寒冷袭击,或其他因素导致抵抗力降低时,也能发生自体感染。

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特点?牛败血症能治好吗?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杆菌引起的。

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菌,可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健康牛经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感染,吸血昆虫叮咬也可传播该病。

健康牛上呼吸道也有巴氏杆菌,当突然受寒冷袭击,或其他因素导致抵抗力降低时,也能发生自体感染。

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特点?本病对各种家畜都有影响,如果某种动物发病,其它动物也同样受到威胁,家畜中以牛猪羊发病较多,其它动物发病较少,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多发病,几乎每年都有少部分牛死于本病,在死亡的牛只中,中小牛占多数,这说明小牛对本病更敏感,在我镇多数以零星散发形式流行,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闷热,潮湿,多雨季节交多发。

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饲料突变,过度疲劳,长途运输,寄生虫感染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水牛、黄牛间可互相传染,也有的动物通过排泄物、分泌物不断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传染给其它动物。

牛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发病牛的主要症状:大牛体温升高到41°C、干咳、呼吸困难、背成弓形、有脓性鼻液,头颈值伸,小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精神高度兴奋烦躁不安、狂奔乱跳、常发喘鸣、时而呻吟,呈伏卧式,后倒地不起,头颈值伸,难以转动,数小时内死亡,有一头小牛没有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死后嘴里、鼻孔吐着白沫。

牛败血症能治好吗?病牛和疑似病牛都要隔离,并采取抗菌消炎以及对症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受寒、相互拥挤,促使机体抗病力提高,尽可能消除导致抗病力降低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更准确的名称为牛败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以败血症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的超急性传染病。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牛群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1~7d,多数为2~5d。

该病可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迅速死亡。

急性型表现为突发高热(41~42℃),精神极度沉郁,咽部水肿,大量流涎及猝死,病程通常少于24h。

水肿型同样表现为急性发病,头部、咽部、胸部、会阴及四肢中的一肢或多肢可发生热痛性水肿,严重者头部和咽部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并最终死于窒息而不是败血症。

牛出血性败血症如何治疗
早期应用高免血清有较好的效果,可皮下注射100~200mL,每日1次,连用2~3天。

在体外,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菌药物均敏感,在理论上,用这些治疗临床感染病例是可行的。

青霉素400万IU,链霉素300万IU,联合应用,每日2次。

也可同时用磺胺类药物,如用5%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每千克体重40~60mL剂量,静脉注射,可缩短疗程。

急性病例可用抗生素(四环素)加入葡萄糖盐水,静脉注射。

国外用头孢噻呋按每千克体重 2.2m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效果很好。

大群治疗时,可将四环素族、泰乐菌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混在饮水或饲料中,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