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题目:《关于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实践报告唤醒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方针。在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下,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突出“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使地方经济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趋势。
调查方式:走访、听问、以及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范围:富源县黄泥河镇。
时间:2007年8月18日
主要内容:(一)腾飞的“旱码头”,(二)、奇特的气候,丰收的农民,(三)、云贵高原上的“江南水乡”,(四)、滇东能源重镇,(五)、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深思。
一、腾飞的“旱码头”
黄泥河镇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东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处,是云南省的东大门(云南省通向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的必经之路)。其境内有南昆线、320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通过,特殊的区位优势(距贵州省兴义市仅39公里,距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的盘县仅95公里,距曲靖市罗平县仅65公里,距县城仅88公里)还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气候资源等为滇东小镇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素有“八宝之乡”美誉之称的富源,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经济发展迈入了一个飞跃的时代。依靠能源优势和地方经济特色走出了一条以“打造全国煤电强县为发展目标,以大河乌猪和魔芋”加工为品牌的经济发展道路。
黄泥河镇是地处河谷地带的山间坝子,境内有两条河分别自西向东和自北向南流,并相汇于其境内,形成两河相汇的壮观景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昔日的“旱码头”今天已变成:“全国50个重点建设的示范小城镇”,“滇东能源建设的重镇(山东电建二公司投资125亿的滇东电厂以建成并投产),“滇东煤炭外运的中转站”(占地500多亩的黄泥河铁路货场已经投入运营)。此外,黄泥河距国家铁路二级组站——威舍站,仅三公里并修通了长 4.5公里的过境公路(由云南通向外省的交通干线),还有城镇的建设,投资环境的改善都为昔日的“旱码头”注入了腾飞的力量。
二、奇特的气候、丰收的农民
富源县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变化显著属于典型的高山气候(局部地区),但是黄泥河特殊的地形造就了其特殊的气候类型——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气候特征是:夏季雨热同期,冬季温暖湿润。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富源县地处云贵交界处受“昆明准静止风”(位于东经104度,北纬24—25度;形成的原因:来自西南孟加湾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东南沿海的暖湿气流相汇,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冬半年的云贵高原多阴雨天)的影响。因此富源又有“风雨判云贵”的美誉,其见证地是位于富源城郊的胜境关,位于胜境关的两头石狮就是判断云贵的主要见证物。两头石狮
以其独特的外表划断云贵两省,主要表现为:靠近云南的石狮是干燥洁白的,而靠近贵州的石狮表面常年湿润,长满了苔藓类植物。
二、由于黄泥河地处河谷地带、山间坝子且是全县海拔最低的一个乡镇,所以黄泥河有“富源粮仓”的美誉。
由于特殊的地形和奇特的气候,造就了黄泥河不一样的农业特色:“形成了以水稻、玉米、小麦等为主的粮食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的经济作物,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此外黄泥河还是富源的“水果之乡”,主要以柑橘、西瓜、梨子、李子、葡萄、板栗------为特色,更为重要的是黄泥河镇是曲靖地区唯一能产优质柑橘的乡镇,可见其气候的独特性。近年,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成功引进了生姜深加工的企业一家,西瓜种植户若干名,这些优越条件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并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激情。
三、云贵高原上的“江南水乡”
昔日的“旱码头”,如今以变成了云贵高原上的“江南水乡”。依山傍水的小镇,不仅有“青龙”和“白虎”两座大山,还有“朱雀”和“玄武”两桥,如此奇特的现象铸就了人杰地灵的高原小镇。
两条河流(大河自北向南而流,小河自西向东而流,两条河流相会于东门村)环绕着小镇,其中小河把小镇分成两半并成带状分布。特殊的地形,奇特的河流走向造就了云贵高原上的“江南水乡”。黄泥河由北向南而流在罗平长底与多依河相汇流如南盘江,最终汇入珠江,造就了中国第三大河。
由于小镇沿河而建,所以以前的小镇经济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导,商业只是一种副业。然而在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南昆铁路、滇东能源的开发等重大工程的影响下,小镇的经济发展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昔日的石拱桥已经不能承载今日的经济发展速度,不能承载车水马龙的现代经济社会。而经济发展方向已经由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向以能源、交通为主的商品经济。
在方圆仅三公里的小镇上就有两条河流环绕着小镇,可想云贵高原是多么的神奇。但更神奇的是小镇上共有桥梁十一座,其中古老的石拱桥三座,钢筋混泥土桥梁八座。因此,小镇当之无愧的可以称作云贵高原上的“江南水乡”。
四、滇东能源重镇
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投资环境,促使位于滇、黔、桂边界上的小镇——黄泥河已经发展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金三角”。昔日的黄泥河以传统的手工艺和农业为经济支柱,到20世纪80 年代转变为以淀粉加工为主。可谁也没有想到昔日的“旱码头”会变为今天的“能源重镇”。当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小镇的经济以由传统的手工艺和农业转为以能源和交通为主的经济发展目标。
曾经的黄泥河脏、乱、差,今日的黄泥河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前的面貌。南昆铁路的通车以及黄泥河货场的竣工等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素有“滇东煤海”之称的富源是一个能源大县,而以黄泥河相接的老厂和十八连山以及富村等乡镇又是云南优质无烟煤的主产区,此外黄泥河还以“西南煤海”的六盘水相接壤,这些都足以证明一个新新的能源小镇正崛起于滇东大地。
随着西电工程的启动,黄泥河迎来了发展的第二的春天——投资125亿的滇东电厂落户于黄泥河,并投资数亿元开掘与电厂相配套的白龙山煤矿。滇东电厂的落户,不仅提升了煤炭的价值,还促进了煤炭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以煤炭销售、加工为主的富源经济,已经转变为以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主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