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考试复习大纲(最新)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考试复习大纲(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3fdbee281c758f5f61f6734.png)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考试复习大纲自贡公考交流群:151663626自贡事业单位考试交流:263056950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与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五)立法的概念及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程序(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以及法的效力二、宪法部分(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及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体和政体概述及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三)经济制度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三、行政法部分(一)行政法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合法要件等(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主体与原则(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奖励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设定、分类、作用、原则、程序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五)行政合同、行政指导概念、特征与作用(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构成要件等(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范围、方式、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和追偿制度等。
青海省海东地区《综合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
![青海省海东地区《综合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1a1f6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9.png)
青海省海东地区《综合知识》事业招聘考试(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A、5 日B、7 日C、10 日D、15 日【参考答案】B2. 青海盐湖资源是柴达木盆地最具优势的资源,“柴达木”就是“盐泽”的意思,这是()。
A、蒙古语B、藏语C、鲜卑语D、羌语【参考答案】A3. 某市人民政府为兴建一座大型养老院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及时公告,公告载明了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被征收人范某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因对补偿方案不服拒不搬迁,但范某在法定期限内既未申请行政复议,也未提起行政诉讼。
对此,该市人民政府可以()。
A、派出执法队进行拆迁B、委托拆迁公司拆迁C、以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D、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参考答案】D4.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裁决。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仲裁委员会【参考答案】C6.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参考答案】D7.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是()。
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B、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参考答案】D8. ()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A、秦岭B、武夷山C、南岭D、雪峰山【参考答案】C9. 可以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是()。
A、区政府拆除违法建筑办公室B、区公安分局C、区政府法制办公室D、镇司法所【参考答案】B11. 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区建材工业局管理的国有小砖厂出售,小砖厂的承包人以侵犯其经营自主权为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布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布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1819897f5335a8103d2209a.png)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布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考试大纲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布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温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把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与今世中国法的要紧渊源(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五)立法的概念及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程序(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以及法的效力二、宪法部分(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及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体和政体概述及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三)经济制度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三、行政法部分(一)行政法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合法要件等(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主体与原则(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奖励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设定、分类、作用、原则、程序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五)行政合同、行政指导概念、特征与作用(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构成要件等(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范围、方式、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和追偿制度等。
综合知识考试整理
![综合知识考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2af0ed81c758f5f71f6702.png)
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大纲本大纲仅供参加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所用。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题五类。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第一部分法律法律基础知识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法的概念: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法的特征:①法是强调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③法是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法的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法律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①法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②法可以为诚信友爱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③法可以通过确认并保障正义标准的实现,协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公平正义。
④法为激发主体的活力创造制度条件。
⑤法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提供有力保障。
⑥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经济发张于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
法律渊源的含义,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
法律渊源的含义: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
当代中国法律渊源:当代中国法律渊源主要是制定法,主要包括:1、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总渊源。
甘肃省兰州市《综合知识》事业招聘考试
![甘肃省兰州市《综合知识》事业招聘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90ec99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00.png)
甘肃省兰州市《综合知识》事业招聘考试《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下级机关同时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上级领导机关行文,是指()。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达行文【参考答案】B2.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参考答案】C3. 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
行使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参考答案】C4. 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是()支出。
A、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C、社会保险D、社会优抚【参考答案】C5. 所谓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其中,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属于()。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的主观方面D、犯罪的客观方面【参考答案】C6. 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应当积极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
这体现了下列哪个原则()。
A、公平原则B、公正原则C、便民原则D、效率原则【参考答案】D7. 根据教材观点,法律责任是()。
A、法律的否定性评价B、法律上的不利后果C、国家实施的法律制裁D、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参考答案】D8.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条件是()。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B、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C、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D、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参考答案】C9.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参考答案】A10.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2023年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5dac2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d.png)
2023年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但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对此,处理正确的是( )。
A. 应当判决维持原判B.应当改判并可以根据情况加重或者减轻被告人的刑罚C.应当改判但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D.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2.【单选题】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道德养成的长期性和社会转型的( )。
A.长期性B.艰巨性C.复杂性D.必要性3.【单选题】著名画家张大千最擅长于( )。
A.人物画B.风景画C.花鸟画D.画马4.【单选题】事业单位招聘中,以下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方式招聘的是( )。
A.身体健康的退役运动员马某B.曾在某企业工作过的高级工程师李某C.在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小陈D.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符合招聘岗位需要的夏某5.【单选题】某市文化局刘某在四级职员岗位已工作半年,他还须工作( )以上才能符合晋升三级职员岗位的年限要求。
A.1 年B.1 年半D.2年半6.【多选题】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
下列对这一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A.如果采用金属货币作为流通的货币,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B.某种季节性的商品在反季节会出现价格上的上涨,这也是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C.股票市场上持续出现的“牛市”(股票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也是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D.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7.【多选题】船是一种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
在划船的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漂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B.当用力划桨时,船就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D.停止划桨后,船会停下来,说明船失去了惯性8.【多选题】下列有关我国旅游景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eeea2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2.png)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规定,错误的是()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D. 宪法可以随时修改答案:D2.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国务院答案:C3. 关于我国行政区划,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B. 省级行政区划分为市、县、乡C. 县级行政区划分为街道、镇、乡D. 市级行政区划分为区、县、县级市答案:B4.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我国的法律?()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C5. 以下哪项属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计划经济C. 混合经济D. 国有经济答案:A6. 下列关于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错误的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C. 依法治国D. 民主集中制答案:D7. 下列哪个城市不是我国的首都?()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杭州答案:B8.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全国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工作?()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B9.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 财政部答案:C10. 下列关于我国外交政策,错误的是()A. 独立自主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与邻为伴D. 强权政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国务院各部委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A. 公有制B. 非公有制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国有经济答案:ABC14.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教育政策?()A. 九年义务教育B. 高中教育C. 职业教育D. 高等教育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外交政策?()A. 独立自主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与邻为伴D. 互利共赢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大纲(新版)
![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大纲(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b4472fb52acfc789ebc9a6.png)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本大纲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非中小学教师岗位、非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产的处理(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民事责任方式,不承担民事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特殊侵权责任(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十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民事案件的管辖,诉讼参加人,民事诉讼证据,法院调解,第一审普通程序相关规定,第二审程序相关规定,审判监督程序三、刑法(一)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犯罪构成(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三)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刑罚(四)刑罚的种类????????????????????(三)道路通行条件(四)道路通行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规定,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五)交通事故处理方法,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争议的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付七、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具体适用(三)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二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概述(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二)公民道德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了两次特大地震灾害(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综合实力、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和人民生活概况第四部分公文写作一、公文的含义、种类和作用(一)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二)通用公文的类型、用途及特点(三)公文文种的涵义、作用、文种选择的依据,正确区分、选择和使用文种(四)公文的主要作用二、公文的格式规范(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特点和作用(二)公文的组成部分(要素)、排列顺序、标识规则与特定格式三、公文的撰写(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二)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撰写要求五、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二)聘用合同的主要内容、类型和期限(三)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和争议处理(四)违反和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六、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一)岗位的概念、特点、类别和设置原则(二)岗位设置管理的单位范围和人员范围(三)可以申请设置特设岗位的情形(四)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及内部结构比例(五)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聘用条件(七)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八)聘用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第六部分??经济、科技、文化常识一、经济常识(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微观经济常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市场机制与竞争,收入分配(三)宏观经济常识??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二、科学技术及环保常识(一)科技概论???科学与技术,历史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的技术革命,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二)科学前沿??物质的构成,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三)高新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四)农业农村和农业科技??农业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现代农业技术革命,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通过对一年来国内国际时事知识及国策和四川省策的测试,了解应考者获取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
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复习大纲
![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854b204431b90d6c85c7d4.png)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考试复习大纲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与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五)立法的概念及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程序(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以及法的效力二、宪法部分(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及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体和政体概述及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三)经济制度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三、行政法部分(一)行政法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合法要件等(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主体与原则(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奖励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设定、分类、作用、原则、程序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五)行政合同、行政指导概念、特征与作用(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构成要件等(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范围、方式、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和追偿制度等。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综合知识〉笔试考试大纲》2024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综合知识〉笔试考试大纲》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c5a57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a.png)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政治经济学
(三)科学社会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五、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关于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三)关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四)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 (五)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六)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四)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的含义、特征及其类型,公共危机管理及主要环节 (五)管理行为:决策、领导,计划、组织,沟通、协调,控制、监督 第四部分科技、文化常识
一、科学技术常识 (一)科技概论:科学与技术,历史上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二)科学前沿:物质、宇宙、地球的构成,生命、人类的起源,人的智能,人工智能等 (三)高新技术:计算机与通讯,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军事,航空航天,海洋开发,虚拟现实,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等 二、,市场机制与竞争,分配理论 (五)宏观经济学常识: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和 内容二、管理常识 (一)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公共管理涵义及特征、作用、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公共管理范畴与幅度、层次和 主要手段,工作岗位的职位、职责和职权划分 (二)公共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 (三)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功能,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6fc02391ed9ad51f11df22f.png)
四川省属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大纲《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与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五)立法的概念及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程序(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以及法的效力二、宪法部分(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及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体和政体概述及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三)经济制度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三、行政法部分(一)行政法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合法要件等(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主体与原则(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奖励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设定、分类、作用、原则、程序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五)行政合同、行政指导概念、特征与作用(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构成要件等(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范围、方式、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和追偿制度等。
(九)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范围、管辖、程序及参加人等(十)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受案范围、管辖、诉讼程序和参加人以及证据及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和审判监督程序等四、民法部分(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公民和法人(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和分类,代理的概念、和代理关系的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内容和分类,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五)债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分类、履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特征、订立和担保(六)知识产权和着作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及着作权的保护,专利权的概念、客体、内容、专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民事责任方式(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五、刑法部分(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二)犯罪的概念、特征和构成(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五)共同犯罪的概念、种类及其刑事责任(六)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刑罚(七)刑罚的概念和目的(八)刑罚的种类(九)量刑、缓刑、减刑、假释、累犯、数罪并罚、时效以及自首和立功等刑罚的具体运用(十)犯罪的种类及贪污受贿罪和渎职罪的概念、和特征和种类六、劳动法部分(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对人的适用范围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二)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三)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法定劳动管理保护制度(四)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原则、处理方式、程序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五)劳动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和制度七、劳动合同法部分(一)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劳动合同法的宗旨、适用范围、各方义务等概述(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基本规定、种类、必备条款和试用期(三)集体和同和竞业限制等特别规定(四)劳动合同的无效(五)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六)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第二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部分(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社会公德规范(三)职业道德规范(四)家庭美德规范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四川省情省策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一)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分布概况(二)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三)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四)科技文化优势与杰出人才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二)地形地貌与气候(三)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四)“天府之国”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大熊猫故乡与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四川的主要经济(一)主要工业和粮油基地(二)发达的畜牧业、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产业(三)西部最大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四)西部投资热土和西南金融中心(五)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网络四、四川基本省策(一)四川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二)四川跨越发展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四破除,四强化”(三)四川现阶段的发展定位(四)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及“四个优先”(五)四川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规划(六)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建立的城镇体系(七)推进四川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任务和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八)汶川“5.12”大地震及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九)四川奋力推进的“两个加快”和实施的“八项民生工程”第四部分公文写作一、公文的种类和作用(一)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二)通用公文的类型、用途及特点(三)公文文种的涵义、作用、文种选择的依据,正确区分、选择和使用文种(四)公文的主要作用二、公文的格式规范(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特点和作用(二)公文的组成部分(要素)、排列顺序、标识规则与特定格式三、公文的撰写(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二)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第五部分事业单位常识一、事业单位改革(一)事业单位的概念、特点、类别及登记(备案)(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的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三)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公开招聘的原则、方法、基本条件和主要程序,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以及聘用合同的类型、必备条款、订立、变更、终止、续订、解除与违反和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等(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实施范围、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基本条件要求、岗位聘用以及岗位设置的程序和权限、职责和分工等(五)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概念和特点、原则和范围、内容和等次与标准、方法和程序、以及结果的使用和考核的组织管理等二、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一)人事争议的概念与分类、依据和意义、处理渠道和预防、特点和基本原则等(二)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信访等其他相关工作的关系与区别(三)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概念、特点、原则、依据以及人事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和意义等(四)人事争议仲裁的机构、受案、管辖、申请条件与时效第五部分职业能力测试部分通过对应考者的常识与基本技能、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测试,考察应考者的应知应会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数据判断与分析能力。
河北省承德市《综合知识》事业招聘考试
![河北省承德市《综合知识》事业招聘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03bde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8.png)
河北省承德市《综合知识》事业招聘考试《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以下不属于扩大内需的措施是()。
A、提高存贷款利率B、减少国债发行规模C、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开支D、增加财政补贴规模【参考答案】A2. 一种哲学的重大发展不在于或者说主要不在于它对已有的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新的说明,而在于面对时代的要求,它改变了自己提出哲学问题的方式。
它面对时代的新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凝结出新的范畴和新的理论。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哲学所以能对时代发展有所促进,在于它提出了新问题,凝结出新的范畴和理论B.哲学与它所面对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要对时代的新发展提出新问题C.哲学上的重大发展,在于它面对时代要求改变了自己提出问题的方式D.哲学的重大发展不在于它对已有问题的新解释,而在于它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参考答案】C3. 汉族前身基本上是炎帝、黄帝所遗两大族构成,是称“华夏”(也有人认为“华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夏,大也。
有礼仪谓之大;有文章谓之华”)。
华夏是汉族的前身。
汉族的观念产生于“五湖十六国”,固定下来更晚,因此书中常用“华夏以代汉族”。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自周代的“何尊”(六十年代出土于宝鸡)的“余其宅兹中国”。
对这段文字最后一句中“中国”的理解准确的是()。
A.华夏民族生活的中心——中原一带B.华夏民族的居住地C.现今中国的大部分地区D.现今中国大陆【参考答案】A4.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中属于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是()。
A、依法履行公职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C、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D、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受法律保护【参考答案】A5. 东北最大的钢铁中心是()。
A、本溪B、沈阳C、抚顺D、鞍山【参考答案】D6. 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日。
吉林省长春市《综合知识》(通用类专业技术岗位)事业单位国考真题
![吉林省长春市《综合知识》(通用类专业技术岗位)事业单位国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b0696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1.png)
吉林省长春市《综合知识》(通用类专业技术岗位)事业单位考试(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D3.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B、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C、以共同富裕为目标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4.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哪项?()。
5. 甲与乙签订了一项买卖合同。
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 5 万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8万元,后来乙违约,甲打算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种诉讼请求既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的支持?()A、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 万元B、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 万元C、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 万元,同时请求返还定金 5 万元D、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 万元,同时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 万元【参考答案】C7. 信赖保护原则最早确立于()。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参考答案】C8. 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①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③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④位于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A、①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B9. 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A、中止B、终结C、终止D、不影响【参考答案】D10. 在我国,自然人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
A、25 年B、30 年C、50 年D、作者终生及死后50 年【参考答案】D11. 一般情况下,当黄河流域进入雨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参考答案】C12. 季风现象在我国东南半部何种高度上最明显。
2023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知识考试题及答案(B卷)
![2023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知识考试题及答案(B卷)](https://img.taocdn.com/s3/m/96d2dd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f.png)
2023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知识考试题及答案(B卷)一、选择题1.现实生活中,尽管轿车的价格有时候下降很多,自行车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但轿车的价格总是高于自行车,这说明商品价格()。
A、与价值总是保持一致B、由商品的价值决定C、高于商品价值D、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正确答案:B解析: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来决定,同时受到供求状况、宏观调控政策、消费者心理、货币价值的影响,使得商品价格在现实中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因此,尽管商品价格会有波动,但是,它不会脱离价值,因为价值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最核心要素。
故选B。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的《岳阳楼记》。
A、范仲淹B、欧阳修C、柳宗元D、王安石正确答案:A解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意思是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故选A。
3.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以上者,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A、5%B、6%C、7%D、8%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故选C。
4.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从业人员来说,爱岗指的是()。
A、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主动选择工作岗位B、干一行爱一行,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地工作C、在职业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奉献社会,从不考虑个人利益D、在职业活动中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追求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利益正确答案:B解析:爱岗敬业要求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d132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6.png)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一、概述《综合知识》笔试旨在测试应聘者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内容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国情省情等方面。
本考试大纲旨在为应聘者提供复习指导,以便全面掌握《综合知识》的内容,提高笔试成绩。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要点1、政治:考查应聘者对国家基本政治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要点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
2、法律:考查应聘者对法律基本知识、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运用。
复习要点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经济:考查应聘者对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宏观经济运行、微观经济分析、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要点包括: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微观经济分析、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4、管理:考查应聘者对管理基本理论、公共管理、行政管理、领导力和团队建设的了解和掌握。
复习要点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领导力和团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5、人文科技:考查应聘者对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复习要点包括: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的基本知识和观点、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6、国情省情:考查应聘者对中国国情和四川省情的了解和掌握。
复习要点包括:中国和四川的历史、地理、人口、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情况。
三、复习方法及应试技巧1、系统复习:根据考试大纲,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建立知识框架,切勿死记硬背。
2、重点突出: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于重点、难点要加大复习力度,做到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3、做题练习: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提高应试能力。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 《综合知识》大纲(完整资料).doc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 《综合知识》大纲(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29626b9b89eb172ded63b7a0.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本大纲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非中小学教师岗位、非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宪法(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二、民法(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有效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代理的概念、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所有权的内容,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善意取得,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五)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债发生的原因,债的履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特征,合同的订立,格式合同,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以及合同的担保(六)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著作权的概念、内容及保护,专利权的概念、客体、内容,专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产的处理(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民事责任方式,不承担民事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特殊侵权责任(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十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民事案件的管辖,诉讼参加人,民事诉讼证据,法院调解,第一审普通程序相关规定,第二审程序相关规定,审判监督程序三、刑法(一)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犯罪构成(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三)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刑罚(四)刑罚的种类(五)犯罪的种类及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交通肇事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四、劳动法(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二)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三)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法定劳动管理保护制度(四)劳动争议的范围、处理原则和方式五、劳动合同法(一)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劳动合同法概述(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规定,劳动合同的种类、试用期和条款(三)劳动合同的无效(四)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五)集体合同、竞业限制、劳务派遣等特别规定(六)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六、道路交通安全法(一)道交法的立法目的和适用对象(二)车辆和驾驶人(机动车登记制度、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特殊机动车的管理、禁止性行为、非机动车的管理,机动车驾驶人的驾驶证管理、驾驶要求)(三)道路通行条件(四)道路通行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规定,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五)交通事故处理方法,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争议的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付七、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具体适用(三)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二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概述(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二)公民道德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社会公德规范(三)职业道德规范(四)家庭美德规范第三部分国情省情一、国情知识(一)国土与资源概况(二)人口与民族概况、主要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政策(三)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软实力(四)阶段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外交政策二、省情知识(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分布概况,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上的主要历史事件,科技教育优势与杰出人才(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气候,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天府之国”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熊猫故乡,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川战胜了两次特大地震灾害(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综合实力、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和人民生活概况第四部分公文写作一、公文的含义、种类和作用(一)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二)通用公文的类型、用途及特点(三)公文文种的涵义、作用、文种选择的依据,正确区分、选择和使用文种(四)公文的主要作用二、公文的格式规范(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特点和作用(二)公文的组成部分(要素)、排列顺序、标识规则与特定格式三、公文的撰写(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二)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三)调查报告、简报、公务信息、总结等信息反馈文书的特点、作用、分类、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撰写要求(三)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祝贺信、邀请信(请柬)、聘请书、倡议书等日常事务文书的基本结构及写法(四)启事、声明、海报、公示等告启文书的用途、基本结构及写法第五部分事业单位基本常识一、事业单位概述事业单位的概念、内涵、作用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事业单位类别划分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内容及基本规定(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三)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公开招聘制度、竞聘上岗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一)公开招聘的范围、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基本程序(二)应聘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三)回避制度和违纪处理五、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二)聘用合同的主要内容、类型和期限(三)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和争议处理(四)违反和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六、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一)岗位的概念、特点、类别和设置原则(二)岗位设置管理的单位范围和人员范围(三)可以申请设置特设岗位的情形(四)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及内部结构比例(五)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聘用条件(六)聘用管理岗位的学历条件和年限规定(七)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八)聘用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九)岗位设置的基本程序和作用(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变更(十一)岗位聘用的基本要求和规定七、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制度(一)考核的原则、对象、种类、档次(二)考核结果的使用八、事业单位的奖励(一)奖励的原则、情形(二)种类和对象范围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一)给予处分的行为(二)处分的原则、种类、权限、程序、期限和适用(三)处分的解除及程序十、人事争议处理(一)人事争议的概念和分类(二)人事争议处理的渠道和基本原则(三)人事争议协商、人事争议调解的概念及特点(四)人事争议仲裁的特点、原则、依据、受案范围、申请条件和时效(五)人事争议诉讼的概念、特点和依据第六部分经济、科技、文化常识一、经济常识(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微观经济常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市场机制与竞争,收入分配(三)宏观经济常识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二、科学技术及环保常识(一)科技概论科学与技术,历史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的技术革命,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二)科学前沿物质的构成,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三)高新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四)农业农村和农业科技农业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现代农业技术革命,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五)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三、文化常识(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与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和谐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经史子集”。
浙江省温州市《公共综合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
![浙江省温州市《公共综合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e4bfa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9.png)
浙江省温州市《公共综合基础知识》事业招聘考试(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赤潮是指潮汐现象,常出现于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B、流星雨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C、地球一年内至少有 2 次日食,1 次月食D、冻雨是初秋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参考答案】B3. 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A、申请人B、利害关系人C、主持人D、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参考答案】D4. 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地方政府规章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A、六个月B、一年C、两年D、三年【参考答案】B5. 下列诗句,与中国和西域的物质文明交流无关的一组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B、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C、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D、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城郊【参考答案】A6. 我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试验区域的是()。
A、苏州工业园区B、南京化学工业园区C、上海宝山工业园区D、重庆工业园区【参考答案】A7.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
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参考答案】A8.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每一位女子都有一句对应的判词。
其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指代的是()。
9. 依照我国《公务员法》,下述情况,可录用为公务员的人员是()。
A、曾受过行政处分的B、外籍人士C、曾被开除公职的D、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参考答案】A10.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
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及答案
![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18d01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b.png)
《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本大纲供参加乐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非中小学教师岗位、非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第一部分法律一、宪法(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一)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
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这些根本制度,集中反映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因为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都是涉及公民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它便成为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成为母法。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意味着其他一切法律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宪行为要追究违宪责任。
3.宪法要求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由于宪法涉及的都是公民和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
修改宪法的程序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宪法的特征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具有不同于其它法律的显著特征:(l)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制度等根本性问题;(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严格,宪法一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依法成立的特定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制定和修改。
(三)宪法的本质宪法的本质:(1)宪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宪法是政治斗争,特别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统治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影响和决定着宪法的内容,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是宪法发展变化中的重要因素。
(2)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意味着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
社会主义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和体现。
二、宪法的作用(l)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大纲仅供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所用。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题五类。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基础知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法律渊源的含义,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
(三)法律制定的概念、原则和程序。
(四)法律实施的概念、内容。
(五)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概念及种类。
(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二、宪法(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宪法的监督、解释和修改。
(二)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和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三)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四)国家机构的概念,我国国家机构的体系及组织活动原则,我国的国家机构(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民族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三、刑法(一)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刑法的效力范围。
(二)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三)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共同要件。
(四)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五)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六)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特别防卫,防卫过当,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避险过当。
(七)我国刑罚的主刑和附加刑。
(八)量刑的概念及原则,累犯的概念和种类,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的概念和刑法中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的三种情况,缓刑、减刑和假释,追诉时效。
(九)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四、民法(一)民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公民的概念、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概念、种类、基本特征、成立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分类。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有效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条件的法律特点,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期限的法律特点,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后果。
(四)代理的概念、法律特征和种类,无权代理,表见代理。
(五)诉讼时效的概念、适用范围和种类,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六)物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的变动和保护,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取得(善意取得、拾得遗失物、孳息、征收)和转移,共有的概念,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内容,用益物权的概念,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担保物权的概念,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七)债的概念和种类,债的发生和消灭,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
(八)合同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则,合同订立的概念,要约与承诺,合同的成立和效力,缔约过失责任,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合同之债的保全(代位权、撤销权),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担保方式,保证和定金。
(九)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十)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几类主要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十一)继承的概念和种类,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继承权的保护。
(十二)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归责原则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
五、行政法(一)行政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行政主体的概念和职权职责,行政相对人的概念。
(三)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效力和分类,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立法的概念、原则、主体和程序,行政征收的概念、特征和内容,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行政处罚的概念、原则、种类和程序,行政强制的概念和分类,行政裁决的概念、特征和程序,行政给付的概念和类型,行政确认的概念。
(四)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征,行政指导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五)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六)行政违法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行政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种类与方式。
(七)行政赔偿的概念、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方式、赔偿计算标准和赔偿程序。
(八)行政复议的概念、特点、原则、范围、管辖和程序。
(九)行政诉讼的概念、基本原则、受案范围、管辖和程序。
六、劳动合同法(一)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劳动合同的种类和条款,试用期,服务期的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无效和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二部分时事政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基本路线。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内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理论。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论。
二、通过对一年来(从考试当月上推一周年)国内国际时事知识的测试,了解应考者接受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第三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社会公德规范。
(三)职业道德规范。
(四)家庭美德规范。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四川省情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一)行政区划、民族分布概况。
(二)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
(三)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
(四)科技文化优势与杰出人才。
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与气候。
(三)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
(四)“天府之国”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五)大熊猫故乡与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四川基本省策(一)四川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四破除,四强化”。
(三)四川现阶段的发展定位。
(四)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及“四个优先”。
(五)四川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规划。
(六)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建立的城镇体系。
(七)推进四川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任务和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八)汶川“5.12”大地震及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
(九)四川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和实施“八项民生工程”第五部分绵阳市情绵阳市情部分将随时更新,请考生关注绵阳人事考试网。
第六部分公文写作一、公文含义与特点(一)公文的含义(二)公文的特点二、公文的作用与种类(一)公文的作用(二)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三、公文的体式(一)公文的表达方式(二)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以及语言特点(三)公文的构成要素、格式(四)公文的行文规则、行文关系、行文方式(五)公文办理程序四、公文的撰写(一)决议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二)决定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三)指示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四)意见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五)通知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六)通报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七)公报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八)报告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九)请示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批复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一)条例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二)规定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三)函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四)会议纪要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五)命令(令)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六)议案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七)公告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十八)通告的概念、特点、写法、写作要求等第七部分事业单位常识一、事业单位概述(一)事业单位的概念(二)事业单位登记或备案(三)事业单位的特征(四)事业单位的类型二、事业单位主要人事管理制度(一)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的原则、方法、条件、程序及直接考核招聘范围、对象等(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以及聘用合同的类型、必备条款、订立、变更、终止、续订、解除与违反和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等(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实施范围、岗位类别、岗位等级、结构比例、基本条件要求、岗位聘用以及岗位设置的程序和权限、职责和分工等(四)专业技术职称及其特点、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和评聘范围、任职资格评审、职称聘任、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等(五)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概念和特点、原则和范围、内容和等次与标准、方法和程序,以及结果的使用等(六)人事争议的概念与分类、处理渠道和特点、基本原则人事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和意义人事争议仲裁的机构、受案、管辖、申请条件与时效人事争议仲裁的处理程序等。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进展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