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

合集下载

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论文

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论文

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又有所上升,特别是发病年龄年轻化,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对宫颈癌的致病因素、筛查方法、筛查方案及其预防措施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字】宫颈癌;预防;筛查【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45-01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在2005年约26万妇女死于宫颈癌。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又有所上升,特别是发病年龄年轻化,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宫颈癌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100%,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宫颈癌的发病机理及其预防与筛查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1 宫颈癌的致病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宫颈糜烂、性紊乱和性卫生不良为我国妇女官颈癌的三大危险因素。

1.1 高危致病因素1.1.1 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官颈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

宫颈糜烂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与宫颈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1.1.2 性紊乱、性卫生不良。

研究认为,性生活过早和多个性伴侣是年轻人的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早有研究发现,小于20岁有性交并有多个性伙伴者较大于20岁无性伙伴者官颈癌的危险度高5—6倍。

1.2 微生物学致病因素1.2.1 人乳头瘤病毒(hpv)hpv[1]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最起始原因和必要因素,没有hpv,宫颈癌就不可能发生。

但并非所有的hpv感染者都必然发展为宫颈癌。

实际上,绝大部分感染都在2年内自然消失,只有在免疫功能不足以控制或清除感染,或有其他促进因素(如吸烟)存在的情况下,hpv感染持续并产生染色体组的不稳定,最终导致内皮细胞的恶性转化,易感妇女的正常官颈可以在12—15年才演变成为宫颈癌。

1.2.2 巨细胞病毒(hcmv)研究认为[2]hpv是宫颈癌的致癌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致癌因素,单独的hpv尚不足以引起正常鳞状上皮充分恶变,当有协同因子共同作用时就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论文

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论文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摘要】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约80%的患者把放射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腔内近距离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是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适合于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子宫颈癌,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随之日益革新,下面对宫颈癌放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述。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2-02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约80%的患者把放射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腔内近距离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是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适合于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子宫颈癌,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随之日益革新,下面对宫颈癌放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述。

1 腔内放疗技术的进展传统腔内后装治疗采用低剂量率射线的腔内治疗,随着辐射与防护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多采用高剂量率射线治疗宫颈癌,放射源有152ir和252cf等,具有治疗时问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肿瘤消退快等优点,此外,放射源的微型化使得近距离治疗更为方便。

目前国内多采用易于防护、半衰期短的192ir为放射源,推广较好。

20世纪7o年代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开始252cf后装治疗官颈癌的临床工作。

252cf中子射线具有与伽玛γ射线和x射线不同的放射生物学特点,其传能线密度(let)高,没有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和亚致死性损伤修复,对处于不同增殖周期的细胞没有选择性,各期肿瘤细胞对中子射线都敏感,对含氧细胞和乏氧细胞均有杀伤力,射线氧增效比(oer)低,较好地克服了γ和x射线对恶性肿瘤内乏氧细胞不敏感的缺陷,与普通光子线比较,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更强,其生物效应剂量(bed)是普通光子线的1.6倍以上。

2002年,俄罗斯m ina l2 等报道了60钴137铯、 252锎后装放疗治疗ⅲ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

毕业论文题目宫颈癌的防治

毕业论文题目宫颈癌的防治

毕业论文题目宫颈癌的防治电大毕业论文参考、自考毕业论文范文-本科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题目宫颈癌的防治----师兄说;这方面论文找[ 更多范文来自于:写作保过—中国知识写作网] 保过关的。

摘要:提起梅艳芳,我相信大家都深知宫颈癌的危害,子宫颈癌是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中最多的一种,40-49岁的妇女发病率最高。

早婚、早育(18岁以下)及多产易患子宫颈癌。

多次结婚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亦容易患子宫颈癌。

子宫颈鳞状上皮癌一般只发生在有过性生活的妇女中。

本论文着重介绍了宫颈癌的预防以及治疗,旨要带动广大女性朋友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

关键词:宫颈癌预防治疗1008-1879(2012)07-0094-021 概述宫颈癌是目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范围统计,在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占10%,每年有471000例新发病例以及215000例死亡病例,近年来,宫颈癌患病呈上升和年轻化走势,现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大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探讨所的探讨结果表明人乳头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HPV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年轻性活跃的女性HPV感染率非常高,子宫颈至少感染一种HPV的终生累积机会非常高,可达70-80%。

HPV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危及生命。

2 癌变理由子宫颈癌是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中最多的一种,40-49岁的妇女发病率最高。

早婚、早育(18岁以下)及多产易患子宫颈癌。

多次结婚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亦容易患子宫颈癌。

子宫颈鳞状上皮癌一般只发生在有过性生活的妇女中。

近年的探讨发现子宫颈癌与疤疹病毒Ⅱ型感染及宫颈慢性疾病,如宫颈糜烂、宫颈裂伤等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宫颈癌筛查的首要检测是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测,其中HPV检测主要是去确定筛查对象目前是否感染了HPV病毒,特别是高危型HPV病毒,以而分流高危人群即HPV阳性患者和普通人群,此外也是治疗前后判断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的临床指标。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1],且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依照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全世界的妇女估计有528,000个新发子宫颈癌病例,其中266,000人死于该病,其中约85 %的新发病例和87 %的死亡人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已急剧下降[3]。

例如,在美国,随着成功而全面地筛查工作的开展,其中最有效的筛选方法包括巴氏涂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检测,结合全国教育活动,以及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4],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已比过去60年下降了70 %。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可持续宫颈癌防治计划受到低收入和有限医护资源的限制,其发病率依然很高。

我国也是子宫颈癌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13.15万新发病例。

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很高,是该民族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次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1979年为590/10万(和田地区),1991年为459/10万(喀什地区),2004年为527/10万(和田地区)[5];并且维吾尔族妇女的发病率有一下几个特点:(1)明显高于本地区其他民族如: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2)发病年龄早,平均年龄为45.04岁(汉族为50.85岁);(3)有80%左右的维吾尔族妇女,当诊断出子宫颈癌时已经往往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目前,子宫颈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的是阴道细胞学检查、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的阳性率为70%,有很多的微小及隐匿性的病变用这些方法很难发现,还需要依靠病理医生的经验。

因此,如果能在子宫颈癌的检查中发现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将不仅可以大大的减轻子宫颈癌患者创伤性活体检查的痛苦,而且还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进而有望提高子宫颈癌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

宫颈癌124例临床论文

宫颈癌124例临床论文

宫颈癌124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047-01【摘要】目的:通过对124例宫颈癌的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以便早期治疗,改善愈后。

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24例宫颈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宫颈癌的期别及治疗方法。

结果:124例宫颈癌中0期10例,ⅰ期43例,ⅱ期26例,ⅲ期43例,ⅳ期2例,其中,0期-ⅱa 期治疗以手术为主,ⅱb-ⅳ期患者部分转上级医院放化疗、手术治疗等,部分放弃治疗。

结论:建议对有性生活史的妇女进行妇科防癌普查,尤其是有自觉症状及绝经后期的妇女,酌情做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阴道镜、宫颈活检等检查,有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以便早期治疗,改善愈后。

【关键词】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近40年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因就医条件受限,宫颈癌防癌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农村妇女,导致就诊时临床期别过晚,愈后差。

现将124例宫颈癌的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我院从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共收治妇科病人4939人,宫颈癌124例。

所有宫颈癌均经病理证实。

发病年龄29-91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40以下的29例。

已婚已育妇女中孕次5次及5次以上的42例,其中有一患者年龄73岁,孕次达21次之多。

分娩次数3次及3次以上的27例,分娩次数最多的达9次,患者年龄91岁。

病理分类:①鳞状细胞癌105例,其中高分化鳞癌40例,中分化鳞癌41例,低分化鳞癌24例。

②腺癌9例。

③原位癌10例。

临床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标准,本次124例宫颈癌临床分期见下表。

124例宫颈癌临床分期(figo分期)临床表现:接触性出血43例,不规则阴道流血46例,阴道排液15例,不规则阴道流血排液15例,经期延长1例,经期延长伴经量增多1例,血性白带2例,无自觉症状要求妇查1例。

精品毕业论文-宫颈癌-术前术后护理

精品毕业论文-宫颈癌-术前术后护理

论文题目:宫颈癌-术前术后护理姓名:专业:护理年级:级本科入学时间:20年03月目录前言……………………………………………………………………………………关键词…………………………………………………………………………………2.论文主体……………………………………………………………………………2.1资料与方法……………………………………………………………………..2.2护理措施…………………………………………………………………….2.2.1术前护理2.2.1.1心里护理2.2.1.2静脉护理2.2.1.3骨髓抑制护理2.2.1.4其它化疗副作用护理2.2.1.4.化疗恢复期的护理2.2.2术后护理2..2.2.1留置尿管的护理2..2.2.2手术切口护理及对症护理2..2.2.3医护配合2.3护理体会2.4致谢2.5参与文献前言子宫颈癌简称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宫颈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宫颈浸润癌为50~55岁。

目前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性活跃、早育、多产或与高危男子(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患有子宫颈癌)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②病毒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及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另外,吸烟可增加HPV感染效应。

宫颈癌好发于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和复层鳞状上皮的交界处,即移行带区,其组织的发生可由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而形成宫颈浸润癌。

宫颈浸润癌的病理分类:80%~85%为鳞状细胞癌,15%~20%为腺癌,3%~5%为鳞腺癌。

宫颈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少见。

关键词:子宫颈癌术前术后护理护理体会临床资料:宫颈癌手术患者150例,年龄28~65岁,平均42岁。

病程5~1 8个月。

医学论文范文_临床医学毕业论文5000

医学论文范文_临床医学毕业论文5000

医学论文范文_临床医学毕业论文5000医学论文范文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活检【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方法,探讨前哨淋巴结对盆腔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31例,术前宫颈癌周注射亚甲蓝,次日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蓝染的淋巴结即为前哨淋巴结,分析前哨淋巴结(SLN)在盆腔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SLN识别率为84%(26/31),SLN对盆腔淋巴结状况预测的灵敏性为86%,准确性为96%;假阴性率为14%. 影响SLN识别率的相关因素为肿瘤直径及术前治疗. 结论: 使用亚甲蓝识别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技术是可行的,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关键词】宫颈肿瘤;前哨淋巴结;亚甲蓝 0引言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宫颈癌手术的标准术式,但资料显示I和II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16%和24.5%~31%,腹主动脉旁转移率分别为0~2%和1%~19%[1]. 对大部分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而言,不仅经历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同时承受着因行系统淋巴清扫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故早期子宫颈癌行淋巴清扫术的价值长期存在着争议. 随着肿瘤治疗愈来愈强调个体化原则,如何避免过度治疗,重视生活质量,恰如其分地实施淋巴结清扫术,成了肿瘤治疗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前哨淋巴结(SLN)研究在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癌瘤治疗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宫颈癌SLN的研究亦逐渐展开. 我们使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通过对31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探讨其检测宫颈癌SIN的结果,分析SLN在盆腔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其在SLNB中的临床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xx08/20xx12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31例,术前均经病理活检确诊、身体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拟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据FIGO(2000)分期标准为宫颈癌Ⅰb1Ⅱb期,其中I期23例,Ⅱa期7例,Ⅱb期1例;年龄31~62(中位44)岁. 鳞癌28例,腺鳞癌2例,腺癌1例. 其中术前行后装放疗9例. 1.2方法示踪剂用亚甲蓝(北京永康制药厂). 术前当日清晨,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及消毒宫颈,用亚1甲蓝共2~4 mL分4点分别注射到宫颈瘤周,注射深度为0.5~1.0cm. 注射后90~120 min常规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观察淋巴结是否蓝染,蓝染淋巴结为SLN. SLN及其他淋巴结分开常规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参照美国Louisville 大学SLN活检术评价标准. SLN阳性:SLN有转移;SLN阴性:SLN及NSLN均无转移;假阴性:NSLN有转移,而SLN无转移. 灵敏性计算方法为(SLN阳性病例数/盆腔淋巴结转移病例数)×100%;准确性计算方法为[(SLN 阳性病例数+SLN阴性病例数)/SLN识别病例数)]×100%;假阴性率计算方法为(假阴性病例数/盆腔淋巴结转移病例数)×100%[2]. 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LN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在31例患者中26例成功检测到SLN,SLN识别率为84%(26/31). 26例患者共检出SLN 59枚,每例1~5(平均2.3)枚. 其中1枚者5例(19%),2枚者14例(54%),3枚以上者7例(27%,表1).表1宫颈癌31例临床资料和SLN检出结果 2.2SLN的分布26例识别SLN 的患者中9例来自1侧盆腔,其余17例分布于双侧盆腔. SLN 主要分布在髂内和闭孔,分别是左闭孔组14例(23.7%),右闭孔组12例(20.3),左髂内组10例(16.9%),右髂内组11例(18.6%),左髂外4例(6.8%),右髂外5例(8.5%). 左髂总2例(3.4%),右髂总1例(1.7%). 2.3术中发现和术后病理的符合率术后病理提示共有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占19%,其中SLN阳性者6例,SLN阴性19例,假阴性即NSLN有转移,而SLN无转移者1例. SLN对盆腔淋巴结状况预测的灵敏性86%,准确性96%;假阴性率14%. 2.4SLN 检测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本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 内尿液均呈淡蓝色,此外未发现感染、过敏等相关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3讨论 SLN的概念最早于1977年提出. 当时Cabanas在阴茎背侧进行淋巴造影时发现了发生肿瘤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 Cabanas将此种淋巴结命名为前哨淋巴结. 并提出通过SLN活检可了解整个淋巴引流区域的肿瘤转移情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型生物活性染料的问世及核医学技术的发展,SLN活检的临床研究在乳腺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外阴癌等浅表恶性肿瘤方面已逐渐成熟,尤其是乳腺癌10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SLN检出率现可达90%~100%,假阴性率为0~10%. SLN正在被推广到大肠癌、肺癌以及头颈部鳞癌等领域,其应用价值在宫颈癌的研究已有5年余的历史[3],国内外2的临床医生正在探索SLN活检取代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这是当今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目前SLN活检方法有3种:染料法,核素法和联合法. 这3种方法的检出率依次提高. 但核素法设备要求较高,操作较复杂,且放射性污染的特点限制了其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相对而言染料法简单实用,无放射污染,无需特殊设备,易于推广我们采用美蓝作为染色剂,早期宫颈癌的SLN识别率为84%(26/31),该结果与Di Stefano等[4]报道相似. 我们发现局部肿瘤直径≥4 cm的宫颈癌患者其SLN检出率为63.6%,远低于肿瘤直径<4 cm者的95.0%检出率. 该结果与Malur等[5]的报道相符. 在国际多项研究中,SLN 主要分布在骼内、外及闭孔区,宫旁SLN 占很小比例. 我们共取得SLN 59枚,主要分布在髂内和闭孔,其中无1枚宫旁淋巴结,分析原因,可能与宫旁淋巴结体积较小,且解剖位置靠近宫颈,手术当中通常不单独分离,病理检查也容易忽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6]. Altgassen等[7]使用稀释5倍的专利蓝作为示踪剂,与未稀释的专利蓝组相比,宫旁SLN识别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也将尝试使用稀释染料注射来获得宫旁SLN.3。

宫颈癌159例论文

宫颈癌159例论文

宫颈癌159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缓解112例(70.4%),部分缓解32例(20.2%)稳定15例(9.4%),总有效率90.6%。

生存期>1年者136例(87.2%),生存期>3年者103例(64.8%),生存期>5年者68例(42.8%)。

结论应用术前放疗,结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宫颈癌,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子宫颈癌;手术治疗;放疗[中图分类号] r711.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89-01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危害着女性的身心健康[1]。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清扫术并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159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59例,均经宫颈活检或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宫颈癌。

年龄24~69岁,平均42岁;本组已婚156例,未婚3例,全部有性生活史;初次性交年龄≤20岁者60例,初次分娩年龄≤20岁者48例,孕次仅1次者12例。

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临床分期[2]:ⅰa期93例,ⅰb期39例,ⅱa期19例,ⅱb 期8例;肿瘤形态:菜花型79例,结节型18例,糜烂型35例,溃疡型27例;病理类型:鳞癌97例,腺癌53例,腺鳞癌9例。

1.2 治疗方法:术前均接受放疗,全盆腔(15~18)cm x(16~20)cm野照射,前后交替照射,200cgy/次,5次/周,总剂量30gy。

放疗后3周进行手术。

手术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术中腹水或冲洗水查找癌细胞。

对年龄≤40岁的患者经患者同意,术中快速病理提示卵巢正常者,行卵巢移位术,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并对其中部分患者行阴道延长术。

宫颈癌关键在预防论文

宫颈癌关键在预防论文

宫颈癌关键在预防【关键词】子宫颈癌;hpv感染;传播途径;“三早预防”【中图分类号】r 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113- 02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

据who 报道世界每年新发现宫颈癌病例约有50万, 而其中我国占近1/3 。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了广大妇女的生存质量和患病率。

为此,应高度重视对宫颈癌的预防,做好宫颈癌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宫颈癌早期局限于宫颈,还没有向周围其他组织蔓延时,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宫颈癌早期症状,同时治疗的成本低预后好且将其患病率控制在最低程度,是提高妇女生存质量和生命的重要措施,现将子宫颈癌按照癌症的三级预防原则进行评述如下:1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是针对宫颈癌的病因和发病相关因素进行的预防。

1.1 防止病毒感染已知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几乎所有的宫颈癌标本中都可以找到hpv感染的证据。

hpv基因结构中的两个早期转录单位e6、e7可分别与p53和prb(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使这两种抑癌基因失活达到其致癌的结果。

根据hpv的致病力的大小,hpv分为低危险型和高危险型两大类。

低危险型多导致cini及外阴生殖器湿疣,主要类型包括hpv6、11、30、42、43等。

高危型主要导致cinii及宫颈癌的发生,主要类型包括hpv16、18、31、33、45等,在cinii和子宫颈癌组织中,hpv16和18型感染率最高。

多数hpv 感染为一过性,其自然清楚时间一般为7到12个月左右。

一些研究指出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必要条件,持续感染者有更高的风险发生宫颈癌。

为防止病毒感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1.1 控制传染源 hpv的传染源是所有感染了hpv的人,包括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丈夫为hpv感染者,要及时治疗,以免感染配偶。

一些研究说明男性性行为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宫颈癌患者的配偶大多有各种性病史;夫妻关系和睦能从一定程度上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不同类型宫颈癌临床治疗分析论文

不同类型宫颈癌临床治疗分析论文

不同类型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应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患有不同类型宫颈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86例宫颈癌患者,其中包括43例腺癌患者和43例鳞癌患者,分别定义为甲组和乙组,且均采用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乙组患者的宫颈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存活率明显高于甲组;病情恢复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略短于甲组。

结论应用手术治疗方式宫颈鳞癌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宫颈腺癌,且鳞癌患者的存活率较高。

【关键词】手术治疗;宫颈癌;不同类型;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45-02宫颈癌指的是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出现的一种恶性肿瘤类疾病。

宫颈癌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疾病,该病的临床实际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但患者的病死率在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却高居首位[1]。

本次研究对不同类型的宫颈癌患者应用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抽取86例宫颈癌患者,其中包括43例腺癌患者和43例鳞癌患者,分别定义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中已婚患者28例,未婚患者15例;患者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5.2±1.4)岁;患病时间4-15个月,平均患病时间(7.4±0.5)个月;乙组中已婚患者26例,未婚患者17例;患者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5.4±1.3)岁;患病时间5-13个月,平均患病时间(7.2±0.6)个月。

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婚姻状况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 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双(单)侧卵巢移位术进行治疗。

宫颈癌手术护理论文

宫颈癌手术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宫颈癌手术护理论文1临床资料自2007年6月~2009年6月采用介入治疗宫颈癌25例,年龄在28~6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病理切片证实为宫颈鳞癌。

按临床分期,Ⅰb期3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2例。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首次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由于缺乏介入医学知识,同时考虑到治疗效果与手术费用等问题,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心理[2]。

针对这种心态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工作,并详细说明治疗方法、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对担心介入治疗能否成功、担心并发症的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方法及各种安全措施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2.2术前准备配合医师完善各种化验检查,如有漏检项目或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检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双足背动脉搏动,并做好记录。

术前1天做好皮肤准备,以股动脉穿刺的备皮范围,上至平脐、下至大腿中外三分之一、两侧至腋中线。

应双侧备皮,以便一侧插管困难时更换对侧,并协助患者清洁皮肤,做好泛影葡胺及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前6小时禁食、上导尿管。

3术后护理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同时观察有无造影剂副反应,如全身发冷、肢体发凉、面色苍白,呕吐,胸闷、心慌等症状,如有上述症状及时地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或肌肉注射,密切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做好记录。

3.2卧位指导回病房后指导并协助患者平卧,1/ 3术侧腹股沟处压沙袋8h,平卧制动24h。

患者卧床期间,做好基础护理。

密切观察局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和周围皮肤有无淤血或血肿,指导患者可左右挪动患肢,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做有效处理。

宫颈癌早期诊断进展论文

宫颈癌早期诊断进展论文

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摘要】通过宫颈细胞学尤其是tct运用及tbs报告系统连同高危型hpv检测,结合阴道镜对病变部位直接观察、选点活检,颈管搔刮及宫颈锥切技术补充利用,提高了宫颈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子宫颈癌诊断早期预防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43-02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虽然现在子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以前下降,但发病年轻化却呈上升趋势。

现在我们认识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明确的致癌因素,由于子宫颈处于暴露部位,可肉眼观察,便于取材检查,并且早期子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所以规范检查方法、程序,重视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对于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意义重大。

我院通过宫颈的细胞学检企、病毒学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层层筛查,提高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通过以上检查方法检出多个外观正常的宫颈癌变,甚至手术时发现病变已经转移的病例。

1 宫颈细胞学检查对于30岁以上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一年内未行防癌涂片者给予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实现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第一道关,其检查质量非常关键。

宫颈细胞采集应避免在月经期,如果在采集标本时发生出血应将领管擦拭干净后再采集,采集之前24h内不能同房、用药,能阴道冲洗,宫颈细胞刷在宫颈管和宫颁外口鳞柱上皮交界处轻轻刮一圈。

以往应用宫颈刮片涂片方法获取的细胞数,制片也模糊不清,应用人工检测由于检测人员水平不齐故这种方法的假阴性率较高。

应用先进的细胞学技术,推行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tct),该制片技术是将采集细胞的小毛刷在细胞保存液中充分漂洗,送细胞病理实验室应用自动制片机制片。

该制片后可使细胞分布均匀,滤出血液、黏液等杂质背景良好细胞保留全面。

由于传统的巴氏五级分类未能与组织细胞学诊断名词相对应,也未包括非癌的诊断,对癌前病变也无明确规定,主观因素较多等,现已被tbs分类所取代。

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得到了明显的进展。

本文主要分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

一、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宫颈癌通常表现为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临床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变区域:宫颈癌通常在宫颈阴道交界处发生,可以
涉及到外环和内环多层上皮。

2、肿瘤分化程度:根据组织学特征分为高度分化型、低
度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病理类型包括鳞癌和腺癌两种。

3、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的淋巴转移是常见的,常见转移
路径为盆腔淋巴结、髂淋巴结等。

二、宫颈癌的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对早期病变,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全切除+双侧附睾切除,经阴道手术等。

2、放疗:针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可放置在盆腔内、盆腔外或盆腔内外同时放疗。

3、化疗:化疗一般结合放疗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

4、中药辅助治疗: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具有良好的辅助
治疗效果,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三、宫颈癌的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可及时发现宫颈癌的病变。

2、HPV疫苗: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过度吸烟等,可减
少宫颈癌发生的机率。

总之,对于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防治宫颈癌关键环节论文

防治宫颈癌关键环节论文

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437-01【摘要】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曾是女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1]。

近年来,子宫颈癌在年轻妇女中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早期发现子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液基细胞学(liguid-basedcytologic test,lct)是一种先进、无创的细胞学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妇科患者5437例做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将其中的阳性病例进行病理学诊断,根据其结果符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及bethesda 系统(tbs)在妇科门诊筛查子宫颈癌的价值,以达到积累经验、提高日常工作中细胞学诊断准确性的目的。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液基细胞学宫颈癌居全球妇女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已公认,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2],子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是威胁广大妇女生命和健康的第二大杀手。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新发子宫颈癌,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亚洲约38万例,中国约15万例。

由于子宫颈癌筛查工作的不完善,发展中国家子宫颈癌的发生率为发达国家6倍,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

全世界每年约 23万妇女死于子宫颈癌,其中亚洲约19万,中国约8万。

有研究显示,子宫颈癌威胁妇女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3]且预后更差的腺癌发生率有所上升。

在所有的癌症中,子宫颈癌是最容易预防的一种,因为绝大多数可能导致癌症的宫颈细胞病变都可以在早期发现和治疗。

大多数情况下,最初发现的最轻微的细胞异常变化发展成癌症需要?5~10年的时间,而最严重的细胞异常变化发展到癌症也需要2年的时间。

所以定期进行子宫颈防癌检查,可以检测到子宫颈细胞微小的极早期变化,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远离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定期做妇科检查才能发现。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综述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综述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综述摘要:宫颈癌为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死亡率比较高,可对女性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危害。

在当前的医学领域研究中,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

对此,本文主要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进行详细探究,并对宫颈癌预防治疗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宫颈癌;HPV;免疫机制宫颈的形状为圆锥形,在女性非孕期,宫颈的长度在2.5cm至3cm之间,与子宫和阴道相连接。

宫颈是由子宫内膜的腺上皮细胞以及宫颈阴道部鳞状细胞所组成的,二者之间的交接区域即为宫颈移行区,这一区域肿瘤发生率比较高。

宫颈癌是造成女性死亡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显著提升,并且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对女性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危害。

宫颈癌患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对此,本文将对宫颈癌患者的几种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一、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很多专家学者均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是诱发宫颈癌的关键因素,另外,病毒感染、家族史遗传、性生活紊乱等均会对宫颈癌的发生产生较大影响。

(一)人乳头瘤病毒(HPV)。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发病机制,HPV为球形双链闭环DNA病毒,在人体感染HPV后,其能够直接作用于鳞状上皮细胞,并且不断增殖,进而诱发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尖锐湿疣。

德国科学家HaraldZurHause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与持续性感染HPV具有较大关联,HPV-16、HPV-18以及HPV-31等均属于高危型HPV,是诱发宫颈癌的关键要素。

现如今,HPV的基因亚型显著增加,对于HPV的基因组,可划分为3个功能区,包括早期转录区(E区)、晚期转录区(L区)以及晚期基因区(UPR)[1]。

(1)早期编码区。

E区具体指的是E1~E7,其长度为4500bp,E区的作用在于对病毒生命周期、DNA复制、细胞骨架重组、病毒蛋白质翻译等发挥调节作用,HPV致癌蛋白指的是高危型E6以及高危型E7,是癌变的关键因素。

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

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

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以剥式为主的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即宫颈癌根治术,综合治疗,5年内随访并观察患者的生存率及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中死亡3例,因各种原因失访5例,复发4例;患者的平均生存率约为82.5%。

结论:目前手术是治疗宫颈癌较为常用,也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采取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

针对患者病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以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因素;宫颈癌根治术【中途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15-01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妇科癌症疾病首位,且近几年发病情况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目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宫颈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我院依据文献,采用子宫切除手术方法治疗宫颈癌,并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2±2.5)岁,其中小于或等于40岁的21例,大于40岁47例;已婚64例,未婚4例,其中4例有性生活史;已绝经患者15例。

按病理类型分类,患者中鳞癌52例,腺癌12例,腺鳞癌4例;按细胞形态进行高、中、低分化病理分级,高分化8例,中分化51例,低分化9例;根据妇科检查肉眼判断患者肿瘤大小,直径大于或等于4cm的12例,小于4cm的56例;显微镜下见宫颈外三分之一肌层受肿瘤侵犯为深肌层浸润15例,无深肌层浸润53例;有宫旁浸润7例,无宫旁浸润61例;患者手术后切缘全部为阴性;有淋巴结转移18例,无淋巴结转移50例,转移率为26.5%。

宫颈癌护理研究论文

宫颈癌护理研究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宫颈癌护理研究论文【关键词】经皮双侧骼内动脉造影/灌注化疗;经皮双子宫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放射介入[摘要]经皮双侧髂内动脉造影/灌注化疗,经皮双子宫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疗效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护理起举足轻重之作用,护理的配合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关键词]经皮双侧骼内动脉造影/灌注化疗;经皮双子宫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放射介入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经皮双侧髂内动脉造影/灌注化疗,经皮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放射介入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具有微创性、可复发性、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得到了临床认可,我院自2004年以来成功治疗宫颈癌36例,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并广泛采用,而患者的护理是放射介入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院护理由单一的临床模式向医技影像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尤其是DSA的出现给现代护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介入治疗技术操作的成败和患者的愈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放射介入护理意义之重。

1心理护理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微创手术,是一门新型高科技术,难以让患者甚至医务人员了解,因此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首先要从心理上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与疑问。

由于介入治疗各种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

有必要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优越性。

目的意义、操作过程、配合要点、术1 / 4中有哪些不适、如何克服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个大概了解,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并加以疏导,以消除因紧张恐惧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管痉挛,同时对家属交代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意外,了解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程度,做好保密性护理工作,使患者详细了解这项高科技术的优越性,从心理上充分接受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1],且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依照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全世界的妇女估计有528,000个新发子宫颈癌病例,其中266,000人死于该病,其中约85 %的新发病例和87 %的死亡人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已急剧下降[3]。

例如,在美国,随着成功而全面地筛查工作的开展,其中最有效的筛选方法包括巴氏涂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检测,结合全国教育活动,以及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4],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已比过去60年下降了70 %。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可持续宫颈癌防治计划受到低收入和有限医护资源的限制,其发病率依然很高。

我国也是子宫颈癌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13.15万新发病例。

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很高,是该民族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次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1979年为590/10万(和田地区),1991年为459/10万(喀什地区),2004年为527/10万(和田地区)[5];并且维吾尔族妇女的发病率有一下几个特点:(1)明显高于本地区其他民族如: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2)发病年龄早,平均年龄为45.04岁(汉族为50.85岁);(3)有80%左右的维吾尔族妇女,当诊断出子宫颈癌时已经往往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目前,子宫颈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的是阴道细胞学检查、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的阳性率为70%,有很多的微小及隐匿性的病变用这些方法很难发现,还需要依靠病理医生的经验。

因此,如果能在子宫颈癌的检查中发现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将不仅可以大大的减轻子宫颈癌患者创伤性活体检查的痛苦,而且还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进而有望提高子宫颈癌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

子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发展至原位癌,这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6]。

它又根据子宫颈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分为 3 级:CIN1 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II 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III 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低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同于CINⅠ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同于CINⅡ、CINⅢ级,各级CIN 均有发展成浸润癌的趋势,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的机会就越多。

子宫颈癌的病因包括:HPV感染,女性性生活过早和性生活紊乱,以及与高危男子性接触(包括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以及有包皮垢的男子)。

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的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环境因素。

侵袭性子宫颈癌的患者,甚至99%以上都被证实有过HPV的感染,拉莱•苏祖克等在90年代就以提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与HVP,特别是HVP-16的感染有关[7]。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子宫颈癌有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在近些年被研究者们证实,例如:C-erbB-2、c-myc、c-fos、Bcl、p53、Rb等[8]。

但是,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多因素的过程,以上学说并不能明确完整的解释其发病机制。

综上所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筛查方法,寻找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自从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分子生物基础上的研究,如基因研究已进入现代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领域,特别是近十年,微小RNA——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参与者,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到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中[9]。

2001年研究人员在C线虫体内发现了lin-4和let-7基因,这是最早发现的microRNA"它们在控制细胞发育速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lin-4和let-7失活时,特殊的上皮细胞发生异常的分裂进而取代正常的细胞分化[10]。

从此microRNA作为一种新的小分子RNA成为了许多研究的着眼点。

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约18-25 个核苷酸(nt)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它的合成过程首先在细胞核内由DNA在RNA聚合酶Ⅱ或RNA聚合酶Ⅲ作用下形成70-90nt具有发卡结构的单链RNA的前体(Pre-micrRNA) ,再由Exportin5转运出细胞核,在细胞质内经Dicer酶加工成RNA二聚体,二聚体解链后,一条被降解,一条形成成熟的microRNA[11]。

成熟的microRNA可以选择性的整合入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RISC 通过与靶mRNA的3’端羧基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结合,导致靶基因降解或抑制其蛋白质翻译。

它的特点是具有物种间高度保守型、表达时序性以及组织特异性。

截止到2011年4约,Sanger microRNA 序列数据库已发现的成熟的miRNAs和miRNAs产物共19724条,涵盖153个物种。

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中,通过剪切或抑制靶mRNA 的翻译,介导基因转录后的负性调控。

关于miRNAs的功能研究表明,miRNAs在生物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分化。

目前通过计算和实验结果预测miRNAs 至少调节了3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约有超过50%的miRNAs基因定位于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组脆弱位点,即易发生断裂、移位、缺失或重复的区域。

这些都提示miRNAs可能是促进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且有可能通过作为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来调节肿瘤的发展。

例如,研究者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miRNAs微阵列芯片等技术证明miRNAs广泛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

一些miRNAs可通过调控靶基因来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如miR-7,miR -128[12]已经被证实在肿瘤中是低表达的,可作为肿瘤的抑癌基因;miR- 17和miR- 21[13]已经被证实在肿瘤中高表达,可作为原癌基因在肿瘤中出现。

这些研究表明,miRNAs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肿瘤中miRNAs的表达是不同的。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研究人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miRNAs微阵列芯片、Western blot、Northern bolt等方法来分析人类不同肿瘤中不同miRNAs 的异常表达,来证明miRNAs广泛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其中包括如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也存在miRNAs的异常表达。

还有一些研究是关于子宫颈癌与miRNAs,国外研究者发现miR-34a,miR-146a,miR-155等早子宫颈癌中表达上调[14],miR-126,miR-143,miR-218等却在子宫颈癌中表达下调[15]。

miR-199a可作为子宫颈癌潜在的治疗靶标。

国内却尚未见到有关miRNAs与宫颈癌的研究报道。

MicroRNA的表达谱已被证明在运用于人类癌症各种各样的诊断,分类或结果预测中是很前途的生物标志物[16],它的临床价值正如上所述,在子宫颈癌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本实验的前期工作中,我们应用了miRNAS微阵列芯片技术, 检测了miRNAS在3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和3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结果发现有12种差异表达的miRNAs,它们在子宫颈癌中均为表达下调,分别为has-miR-101,has-miR-572,has-miR-424,has-miR-409-3P,has-miR-365,has-miR-675,has-miR-187 .,has-miR-1247,has-miR-634,has-miR-1224-3p,has-miR-1238,has-miR-125a-5P。

[17]提示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s可能参与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这些microRNAs不仅在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早期参与了癌变,在中晚期子宫颈癌中也持续表达异常,这些都提示上述miRNAs可能在正常的子宫颈细胞转变为子宫颈癌的发展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前期我们又通过Real-time PCR实验发现miR-101在子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表达丰度平均值为 1.41士0.84和.19士0.9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结果提示miR-101在维吾尔族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明显降低趋势,可能参与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本实验我们选取了miR-101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它来进一步探索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MiR-101是miRNAs家族中的一员之一,它是一类由单链核糖核酸负调控作用的基因表达产生的非编码小RNA。

其基因序列是UGCCCUGGCUCAGUUAUCACAGUGCUGAUGCUGUCUAUUCUAAAGGUACAGUACUGUGAUAACUGAAGGAUG GCA,基因家族共有43个成员,而在人类中出现的仅有has-miR-101-l和has-miR-101-2(miRbase数据库)[18]。

MurakamiY[19] 通过构建miRNA真核表达的载体,进而详细研究了的miR-101的结构:他发现miR-101前体是一个长为75nt的非编码单链RNA,它的茎环结构是不完全互补的,经过存在于细胞质中的RNasem家族成员:Dieer/Diee like酶进一步加工和剪切最终转化形成成熟的miR-101。

成熟的miR-101长度为23nt,经过现代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素酶活性的测定,miR-101的靶序列位于EZH2和EED的3’UTR, miR-101可通过抑制其EZH2蛋白来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抑制肿瘤基因。

miR-101与其他miRNAs一样也参与了一系列的细胞活动,例如细胞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等。

近年来,一些已发表的研究已经表明,miR-101在一些类型的癌症中是低表达的,包括乳腺癌[20],肺癌[21],前列腺癌[22],卵巢癌[23],结肠癌[24]和肝癌[25],这些证据表明miR-101的表达下调在多种肿瘤恶性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