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如何处理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e4242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2.png)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 资源环境的约束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而人口众多且经济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的消耗也急剧上升。
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的约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如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
这些行业在提高GDP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加剧了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3. 资源消耗与外部依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大量资源的消耗,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
然而,国内资源供给有限,中国在许多关键能源和资源领域依赖进口。
这种外部依赖使得中国经济更加脆弱,而且还可能导致资源价格的上升和供应风险。
4. 资源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为了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推动节能减排,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其次,鼓励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第三,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鼓励和支持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推动经济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5.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中国需要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首先,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惩罚力度。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资源环境挑战。
总之,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
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环境。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22f6e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e.png)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篇: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
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
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正文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
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
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
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
为提高粮食产量。
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关键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关键](https://img.taocdn.com/s3/m/33c59d0a76c66137ee06193e.png)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关键摘要:在现今社会的发展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关键是做好人口工作,因此本文从做好人口工作的角度讨论了如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具体陈诉了三个措施来做好人口工作:一、积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二、制定完善的工资协调制度;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我们都知道,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实际上,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求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然而在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如何使经济发展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个人认为解决好人口工作制重中之重。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1]。
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2]。
制定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数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因为人口膨胀过快、过大,严重制约了国计民生的发展。
不可否认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对人口发展和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然而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
因此,当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生育水平已经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人们的生育观念基本有所转变,持有少生的偏好越来越普遍时,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就是一个新的转折点,新的使命。
这个转折点和使命,集中体现在对人口发展的重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
发展经济,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种一切为了人的富有和进步的执政理念,必然要反映在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适应上。
人口与资源、环境相提并论,从一定程度上说,国家行动锁定了人口与资源、环境都是我们未来5年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根本节点。
而经济发展的最终贡献,就是要促进人口的适度发展,包括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良好的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和人口流动,包括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己任的构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包括重视和强化人口早期教育、将人口数量大国建设成为人口素质强国,进而实现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三型”社会的理想。
毛概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论文3000字
![毛概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b5c13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2.png)
毛概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论文3000字环境保护工作要真正有章可循,就必须有完善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可以依循和参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毛概关于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毛概关于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篇一《浅析城镇所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与保护措施》摘要: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城镇环境以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从而使各种环境问题不断的产生,影响了城镇的健康发展。
本文对城镇环境保护的问题与措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探索。
关键词:城镇环境;环境管理体系;环保意识一、城镇环境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一)环境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较严重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企业。
由于城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治污投入少,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
二是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所有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跟不上城镇的发展。
三是面源污染日渐突出。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城镇环境逐渐恶化。
四是监管不力。
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取消了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同时“三同时”的制度没有落实。
(二)城镇领导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经济发展指标,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由于政府对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项工作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盲目的引进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不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小,结果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不得不停产。
(三)环境规划滞后于城镇的发展大部分城镇发展规划中没有将环境保护列入其中,有的即使列入其中,其内容也太多过于简单,不具备可操作性和长远性。
有些城镇环境规划的实施,未与城建规划同等水平、同步进行。
毛概论文-如何处理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毛概论文-如何处理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4bd7d08f12d2af90242e64f.png)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论文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题目如何处理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20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得到空前的快速提高,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一番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到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破坏景象。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因此,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地大物博,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人口素质不高,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环境恶化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1我国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的人口达到13亿之多,据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在随后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这项基本国策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人口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十左右。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的人口净增1400万。
数量庞大的人口需求将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
1.2 我国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占有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经济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等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1.3我国环境现状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由于工业废水、烟尘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的乱排放等问题。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7476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4.png)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在全球化的时代,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何平衡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成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可持续资源利用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来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一、人口增长的挑战人口的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人口增长意味着对资源的需要也在增加。
人们的需求会导致资源消耗的增加,如水、能源等。
其次,人口增长还带来了对土地的需求。
人口扩大会导致城市化的加速,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房屋和基础设施。
这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确保人类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利用已经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和未来。
因此,环境保护必须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优先考虑因素。
只有通过保护环境,我们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并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平衡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键要实现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考虑。
首先,必须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人们需要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明白保护环境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利益。
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媒体等途径进行,让每个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
其次,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并加强执行力度。
政府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和环境规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策应该鼓励可持续的发展和资源利用,限制过度开发和浪费。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惩罚,维护环境的整体稳定。
另外,科技创新也是实现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平衡的重要手段。
新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科技创新还可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怎样处理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怎样处理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f1a6a06b52acfc789ebc9e1.png)
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如何?怎样处理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理论并联系实际来加以回答。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今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 制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
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相协调。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做到统筹安排。
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主要表现为:(一)土地沙漠化。
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尽管近些年来,中国在局部地区开展的风沙治理及生态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但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退化、沙化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约3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二)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对中国土地资源造成破坏的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造成的危害最大。
中国水土流失的总体情况是:局部上有治理,总体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
目前,中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
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地表土,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植被破坏。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三)大气污染。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三。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142d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2.png)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第一篇: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1.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经济大系统中,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所必需,而且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要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转化成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供给。
经济的发展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影响。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各类自然资源。
2.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人口发展。
同时,人口又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的能动要素。
一方面,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
人口资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阻碍作用。
3.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又与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口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使资源利用合理和环境优化;也可以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
可见,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这就要求人口本身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但又不能孤立地发展。
这是因为,离开了资源、环境,就不可能有人类;离开了经济、社会,就不可能有人口发展。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1-是有条件的,不顾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人口增长是不能长久的。
上述诸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只有各方面都能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别的方面创造条件,人类生存和发展才能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
![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ad483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6.png)
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建设也有所突破,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实际发展中,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没能很高效的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环境与经济的大学生毛概论文篇一《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不得不顾及环境保护问题,同时还要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来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对我们国家来讲也是如此,探索和创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也是我国当前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关键字: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共生策略一、前言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是相互影响、制约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都离不开环境的有力支持,而保护环境常常也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甚至导致其在发展中陷入困境的关键因素。
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结合当前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积极地开展共生策略的研究探讨。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一)人口对环境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生存压力的提升,已经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和环境协调发质的关键因素。
所以常常会将人口激增所带来的物资需求转向大量消耗环境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的超负荷运转上。
同时,由于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往往都存在技术与设备较为落后,以及管理科学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各企业这种以牺牲环境为前提来促进自身短期快速发展的做法,也是社会经济发展频频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1](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忽视首先,政府的行政职能往往都具有双重性,不仅要注重社会利益的维护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要为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但是在两者实际发展中出现矛盾时,政府通常都会为了取得短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即使是意识到了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投入的资金也明显不足,不仅难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各种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治理。
浅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x.doc
![浅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x.doc](https://img.taocdn.com/s3/m/f2430c17f7ec4afe04a1dfe6.png)
浅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邢婉地理科学专业1256408067摘要: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形成消费压力和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资源的过度使用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然而经济发展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
因此需要采取重视产业创新等各种措施,更高效地利用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势,,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正文: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涉及到的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目前,发展中国家在为实现工业化和追赶发达国家而努力奋斗,人口增长、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危害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而且还直接地阻碍了经济增长。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多边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关于人口增长是否有碍于经济发展,早在18世纪就存在着争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人口增长看作是经济增长两个主要因素之一。
他的观点是,人口增加使劳动力数量增加,而劳动力增加使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但是,英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观点则与斯密的观点针锋相对。
他认为,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人口增长将会导致人均粮食生产量下降,粮食短缺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长不得不停滞下来。
究其根本,人口问题的实质一是吃饭问题,二是就业问题。
因此,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有最低的要求,由此形成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消费压力(PE1)和就业压力(PE2)。
另一方面,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劳动力)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人口对经济发展又有积极的作用(PE3)。
经济发展对人口的影响(EP)是积极的: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提高,人均收入增加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助于降低人口增长率,接近或达到自然更替水平,这就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理论”。
人口资源与环境论文
![人口资源与环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0225fb770bf78a65295423.png)
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
人口剧增,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也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中国的发展尚未走出“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困境,中国人口的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第一,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沉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
第二,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第三,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以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支撑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现代化道路,更不能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这种“人海战术”来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比较紧张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状况下,要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没有其他领域的相应进展是不可能的。
因此,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各个方面协调配套,相互衔接,兼顾当前和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兼顾当前与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具体来说,经济发展要从以产值为中心的单一经济指标向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的生态经济指标体系转变;要从单纯的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同步发展转变;要从传统的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
从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就是要缓和与解决过剩人口与短缺经济的矛盾,这是中国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增长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持续发展。
关于形势与政策人口问题论文【九篇】
![关于形势与政策人口问题论文【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0508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6.png)
关于形势与政策人口问题论文【九篇】如今,世界人口规模已达77亿,这给地球环境、资源和经济带来了诸多挑战。
公平分配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世界人口高速增长的今天,探讨如何应对人口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人口增长是形势与政策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人口的增长速度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深刻的影响。
过高的人口增长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自然资源短缺、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
因此,人口问题必须得以解决,否则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其次,人口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的支持。
政策应该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人口增长,另一方面是为人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控制人口增长包括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其他措施,如提高教育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以及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一系列计划,鼓励婚姻和家庭等社会价值观念。
第三,人口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全球化的视角。
虽然每个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尽相同,但是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全球性的影响。
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增长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协作,共同应对人口问题的挑战,从而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实现人口问题的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政府采取协调、综合的措施,将人口问题的解决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计划中,进一步加强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同时,每个人也应该增强个人意识,掌握科学知识,从自身做起,为解决人口问题作出努力。
总之,形势与政策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在探求和解决中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通过全球协作,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人类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未来。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a9030ecada38376baf1fae6f.png)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字: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含义。
1. 人口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
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
人口按居住地可以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还可以按年龄、性别、职业、部门等构成划分为不同的群体。
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
由于社会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发展过程不同,人们对人口现象的认识和反映也不同,所以在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人口思想和理论。
1.1资源①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
②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的总称。
如存储器、中央处理机、输入和输出设备、数据库、各种系统程序等。
由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和调度,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何谓资源?《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
"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
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0785bec172ded630b1cb6c2.png)
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三个要素中人口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问题。
它是牵动于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根本性依据。
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国情13亿人口的考虑,这个庞大的人口大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将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于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
早在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人口增长看作是经济增长两个主要因素之一,他认为人口增加使劳动力数量增加,而使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但是英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观点则恰恰相反,他认为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粮食生产下降,粮食短缺将会变得严重,经济增长不得不停滞下来。
其实,人口增长有利还是有害于经济发展,要视具体情况和环境而定。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世界各地人口密度并不大,人口增长对经济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压力,没有国家政府推行政策来控制人口。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巨大进步使得死亡率大大下降,自然生长率急剧上升,人口增长对经济造成的压力越来越明显。
可见,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不是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利的。
只是到了现在,世界人口激增,地球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人类居住环境愈加恶劣时,人口增加才变成一个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的障碍。
如:高速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产生了重大压力;赡养负担沉重,耗费了大量可用于发展的资源;加剧环境恶化;失业问题严重,劳动力素质下降等等。
(二)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绝对缺乏所阻碍,资源缺乏的国家可以从别的国家进口。
例如,日本、新加坡、以色列、瑞士等国家。
人口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ca70cecd15abe23482f4d59.png)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
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
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正文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
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
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
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
为提高粮食产量。
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f8c44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1.png)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人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人口数量的变化对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产生巨大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导致资源的需求增加,例如水、土地、能源等。
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这些有限资源的需求也会急剧上升,进而导致资源的供应紧张和过度利用。
资源利用的过度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贫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需要与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平衡,以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其次,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变化对人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能够满足人口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过度利用资源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对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威胁。
例如,农业的过度化肥使用和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退化,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人口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另外,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排放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给人口的居住环境和健康带来威胁。
此外,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健康。
环境污染和恶劣的居住环境会增加人们患病的风险,影响人口的健康状况。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会导致疾病的频发,增加人口的死亡率和健康负担。
另外,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和居住选择。
例如,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导致人口的迁徙和逃离,造成人口的流动和聚集。
综上所述,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人口数量的变化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巨大,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人口的发展和生存状况。
因此,需要在人口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维护良好的环境,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谈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毛概论文
![谈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毛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90cc0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0.png)
谈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毛概论文近年来,由经济迅速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所产生的问题已日益凸显了出来,环境与经济关系和谐发展极其重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毛概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毛概论文篇一:《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探索》摘要: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做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为发展保驾护航,向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与现实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人们在没有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之前,随传统发展,环境与资源正在急剧的衰退,能为发展提供的支撑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越显得重要;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实现,因为现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仅仅满于物质和精神消费,同时把为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的重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关系;探索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
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
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
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毛概论文
![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毛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fe3d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2.png)
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毛概论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因此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毛概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毛概论文篇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摘要:本文通过对《寂静的春天》的介绍,进而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思索。
从人类以往的历史来看,无论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文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总是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通过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有助于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目前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博弈一、《寂静的春天》介绍《寂静的春天》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强烈地震撼了广大民众。
今天,我们都已经对“环境保护”耳熟能详,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
当时,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
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进程正是基于这种意识而获得的。
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
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向人类几千年的基本意识和社会传统发起了挑战!《寂静的春天》一出版,立即激怒了农药生产商们,疾风暴雨般的诋毁甚至歇斯底里的谩骂很快就如同潮水般向作者蜂拥而至。
事实上,当蕾切尔・卡逊准备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是一个敏感和极易引发争论的话题。
然而对自然所持有的丰富情感,以及她所具有的高度专业素养,使她无法保持沉默。
卡逊迎战的决定性力量有两个:对事实的尊重和非凡的个人勇气。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3778f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3.png)
简要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21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越来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
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已构成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总的说来,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比如要重视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1章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实体承担者,人口同居住工作地区环境发展情况的相对比较水平是一个重要指标。
人口增长过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可能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和经济上的贫因与落后,并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人口的剧增,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而且由此而产生的失业、环境、粮食等问题还使它们面临生存的威胁。
从资源方面来看,人口过多,必然造成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导致资源过度消耗,从而加重资源危机。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发现并创造新资源,但目前人类技术进步还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长,那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不仅有限,而且必须与一定的生态系统共存,其承受能力十分脆弱。
人口通过利用资源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为满足人口群体生产和消费的增加,土地沙漠化,森林和草场的破坏,温室效应等将随之而来。
由此观之,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是全部问题的重中之重,应当着重注意和解决。
第2章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是发展的背景和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中所提供的水,森林,矿石,化石燃料等等资源的利用,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人口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
![人口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04a2df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9.png)
人口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在当今日益严峻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人口与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这些约束下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市场规模扩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人口的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人口过多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过度竞争,从而使失业率上升;人口过多还会带来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从而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平衡的关键是控制人口增长率。
多数发达国家通过出台计划生育政策来缓解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却仍然面临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需要通过改善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来控制人口增长。
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资源与环境的有限性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面临着许多威胁,例如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例如,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方式来改善环境质量。
其次,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等资源的投资力度,并发展节约型社会。
例如,通过发展新的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出行、加强建筑能源节约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需要综合考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影响。
例如,要通过合理规划和经济评估,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并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投入。
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采取环保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推广绿色技术,鼓励公众采取环保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期末论文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如何处理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20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得到空前的快速提高,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一番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到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破坏景象。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因此,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
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人口素质不高,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环境恶化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1我国人口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的人口达到13亿之多,据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在随后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这项基本国策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人口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十左右。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的人口净增1400万。
数量庞大的人口需求将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
1.2 我国资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占有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经济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等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1.3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由于工业废水、烟尘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的乱排放等问题。
经监测的我国78条河流中,有54条已经被污染,在15条靠近大城市的河流中,只有5条河流还能维持鱼类生存,有41个大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我国许多城市空气中颗粒浓度都大大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所规定的标准。
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处在退化或恶化
的状况了。
1.4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经济像是一个服用了兴奋剂的世界冠军,银行通过浪费居民储蓄来推动经济增长。
但这是以长期健康为代价的,是不能持久的。
中国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高投资水平、高资源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和低效率,使得经济成就的代价越来越高。
对中国来说,这就是经济发展的现状。
2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之间的实质是发展问题20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得到空前的快速提高,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一番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到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破坏景象。
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土地退化、全球气候异常、臭氧空洞扩大、自然资源锐减、生物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它们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之间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核心关键因素,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发包括环境、资源、经济状况及社会变动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3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
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
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3.1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994年3月,我国政府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其作为我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这个议程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战略、
对策和行动方案,在1995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中,概括的论述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重大纲领性文献中对全人类取得了共识的新发展观作出了明确的表述,这一纲领性的概述是我国探索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导。
为了实现这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口的发展问题。
这是因为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问题。
因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转变人口增长的方式,将快速人口增长势头降下来。
同时还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目一新提高人口素质,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要,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全民健康、教育普及、技能培训、医疗保健。
其实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数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人口素质将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从而共同促进了人口可持续发展。
3.1.2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目前全国所开采的资源当中,有相当一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资源,面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绝对减少和可再生性资源的相对不足,一个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正提到世人面前。
即人类再也不能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索取,而要在满足发展需要的同时,尽量延长资源可供给年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开辟新的能源和其他资源。
3.1.3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在贯彻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国策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且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但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我们的环保事业最好还是同市场接轨,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还要对所污染的行为做出赔偿;国家应该积极运用经济手段,利用政策杠杆来调节企业,利用价格杠杆来调动人们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积极性,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尤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不能也毋需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要消耗大量的物质产品。
显然,没有经济投入社会是无法发展的。
因此,只有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改进传统教育,加大普及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面,实
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持续利用,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朝着经济发展兼顾生态平衡的方向前进,才能真正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首先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互相协调,然后才谈得上实现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格平,李金昌. 中国人口与环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2] 蔡方.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R].中国人口科学,1996(6)
[3]世界银行. 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联合国[R].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领,1994.
[4] 戴星翼. 中国的持续发展问题[J]. 人口与经济, 1995(5).
[5]田雪原. 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 南方人口,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