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解析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解析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持续高速增长,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负担变得越来越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的供需关系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食物、水、土地以及能源等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人们需要更多的农田来种植粮食以满足食物需求,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来供给生活和农业用水,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建设住房和基础设施,需要更多的能源来满足工业和交通的需求。
然而,资源的供应是有限的,过度的资源需求将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
二、环境的负担增加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首先,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活动导致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地破坏等环境问题。
其次,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更多的垃圾和废物产生,难以有效处理和回收,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再次,人口增长会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失去平衡,如过度采伐森林、过度捕捞等,危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解决方案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投入,鼓励人们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限制环境污染的产生。
其次,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利用效率。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人们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并普及可持续发展思维和行为方式。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
各国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共同承担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责任。
最后,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合理的人口政策。
人口增长是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只有通过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压力。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田雪原自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引起理论界关注。
具有较多共识的是:以人为本是总的思想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和当前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阶段,剩下来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以为,可持续发展侧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谐社会侧重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公平问题,不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资源占有上的公平;制度是关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和健全对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公平制度;重点是向弱势群体倾钭,保证各阶层群体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发展的条件;前提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保障。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打好这个基础,和谐社会就建立不起来或者建立起来也不能巩固。
因此,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坚持并切实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结构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
这五者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立足于环境,主张“生态核心论”者有之;强调人口因素的作用,主张“人口中心论”者有之;认为经济是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的基础,主张“经济决定论”者有之,等等。
我们以为,这五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可如下图1所示:图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和关系上图1中,实线“——”表示要素之间直接作用关系,虚线“……”表示要素之间间接作用关系。
宏观上可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则是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节器。
谈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中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
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增长,而财富要用资源生产出来,还要有创造财富的环境条件。
未来的下一个30年中,我们如果不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模式,7%—9%的经济高速增长,要满足13.33到15.5亿人口水平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还包括他们就业手段和场所的投资和建设,中国目前现有,甚至是全球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能满足吗?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说,显然是支撑不住的。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严峻。
人口规模太大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两难人口超过适度规模太多。
按照主流人口和经济学家们的测算,中国国土的人口承载容量在6 .5—10亿之间,适度人口规模应当在这个范围内。
2009年底中国人口规模已达13 .34亿人,2040年保守估计可能会达到15 .5亿。
目前,中国人均耕地排在世界倒数第6位,农业劳动力劳均耕地排在孟加拉和越南之后,为倒数第3位。
中国供生活和发展的优良国土比例不大,从云南腾冲到黑龙江黑河划一条直线,只有5%的人口生活在西部64%的国土上,而95%的人口生活在东部36%的优良国土上。
如果仅按东部人口密度计算,每平方公里364人,排在孟加拉(1102人)和印度(393)之后,为全球第三位!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两难选择。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至今少生育了3—4亿人口,为平衡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未来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对其进行适当调整,看来存在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改变政策,放开生育,2040年人口规模可能达到16 .5亿,甚至更多,从而形成就业、资源、环境等方面更大的压力,国力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在城市中长时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未来也会存在人口年轻的红利下降,养老成本上升的问题。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与平衡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与平衡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紧密相连的议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也在增加。
本文将探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寻找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的途径。
一、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人口的快速增加将给水资源、能源、耕地等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首先,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许多地区已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其次,能源的需求也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
以石化能源为例,其开采和利用所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再者,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也面临不断的减少,这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的增长影响着环境的可持续性。
首先,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扩张和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加,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对土地的破坏成为了常态。
其次,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工业和交通的增加,进而产生更多的废气、废水和垃圾排放,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此外,大规模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还会引起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为了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人口管理和控制是关键。
通过合理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教育提升,可以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其次,加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也至关重要。
通过推动能源的清洁转型、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倡循环经济等措施,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平衡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挑战。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并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各国应该通过加强人口管理、推动可持续资源利用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努力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统一规划部署的四大都市区之一。金华市 委市政府抓住这一促进金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积极优化都市区规划体 系。结合图示信息,你认为该规划体系可能包括( D ) ①打造便捷交通,完善配套设施 ②做大民营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③依托各自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④加强区域合作,组团协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D ) A.地形以平原、山地、高原为主 B.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无自然灾害 D.河网稠密,长江横贯东西,水运便利 7.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 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B ) A.增加灌溉水源 B.修复生态系统 C.促进工业发展 D.发展水产养殖
住
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
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 行
拼车或合乘
可持续发展的பைடு நூலகம்个维度
三个维度
具体要求
生态持续 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和种资源,
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经济持续 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能以
发展
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
社会持续 社会发展过程需要兼顾地区之间、代际之
4.我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 “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5.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D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3、措施
(1)中国政府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根据中国的国情,坚持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环境与资源(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摘要如今,全世界的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了七十三亿的这个关口,人口的暴涨使得地球的负担越来越严重。
每个人都要占用和消耗地球的一部分资源,但是地球的资源又是有限的,那么人均资源就非常少了。
当地球的资源开始少了,我们就又会对地球进行开采挖掘,获取更多的资源,与此同时,就会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
到最后,地球能源会枯竭,生态环境被破坏,那么地球上的人类也将会消失。
因此,我们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地球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引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都是属于人类面临着的巨大问题。
人口问题: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许多问题,主要造成了就业难、住房难、交通拥挤等问题,而且也导致了人均的占有资源越来越少,对于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国家的人口过度地增长,也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使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
资源问题: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飞腾发展,从而导致了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继而造成了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资源短缺就意味着缺乏物质基础,那么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了。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活动会导致周围环境的质量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健康造成影响。
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有个居住的地方,必定会将自然环境改造为社会环境。
但是,如果大量地改造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与环境就会不断地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产生出环境问题。
正文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总人口数量大约为7 340 085 068人,平均折算一下,即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每年增长约8296万人。
试想一下,一秒就会出生四个人,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啊,这也就意味着,在一秒钟的时间,资源又要分出四份给四个人,但是地球又只有那么大,是不可能总是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资源的,况且现在地球上的资源已经出现匮乏现象了。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密切,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也相互依存。
在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人口对资源的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食物、水、能源、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将增加。
例如,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导致农业面积的扩大,这将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的压力。
同时,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这将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人口增长的空间。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如果资源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退化。
例如,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导致了水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问题,过度的土地开垦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和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开发也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这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如,工业化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污水污染了大气和水体,城市的扩张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煤炭和石油的开采和燃烧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口管理,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通过合理的人口政策和措施来平衡人口的需求和资源的供给。
其次,要加强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浅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浅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和调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
因此,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首先,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决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数量的增多会导致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食物、水源、能源等。
而如果资源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就会出现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人口,控制资源的使用,以确保资源供应与需求的平衡,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关系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如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农业的过度开垦等,这些行为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而环境的破坏又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就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人口、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才能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
人口问题与贫困、教育、卫生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人口的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的分配不均,增加了社会贫困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同时,人口的增加也会给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通过合理调控人口数量和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福利,才能实现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人口、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只有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才能为人类的未来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_概述及解释说明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指人口的增长和发展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状况产生的影响以及资源和环境对人口发展和生存条件的影响。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并且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引发了许多与之相关联的挑战与问题。
因此,深入探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并寻找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主题展开论述。
首先概述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解释说明了这些关系背后存在的互动机制;然后通过分析一些因素及应对策略来探讨影响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因素;最后进行结论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描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复杂而密切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机制,并提出相应应对策略。
通过明确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合理应对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问题所在,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与讨论,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重视,并积极思考与探索未来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2.1 人口对资源的影响人口对资源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会提高。
首先是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耗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其次是水资源,在许多地区,人口增长导致了对淡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此外,复杂社会系统中还包括土壤、森林和农田等自然资源,这些都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剥夺。
2.2 资源对人口的影响资源对人口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
充足的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然而,若资源匮乏或利用不当,则可能导致贫困、饥饿和失业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
2.3 环境对人口和资源的影响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口和资源。
恶劣环境条件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生活品质下降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
论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关系
论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今人口过剩,资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当代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
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现状,针对人、资源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协调人与资源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
标签:人;资源与环境;关系;和谐发展人寓于资源,环境中,三者一直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系统。
人是系统的主体,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而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
1 对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认识1.1 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系内涵人类不仅是社会的人,同时也是受自然环境限制的人。
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
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
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尊重生物,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在发展社会经济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2 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人类长期习惯于以“大自然主宰者”的地位思考问题,对大自然的索取能力和数量大增,加深了人与自然资源再生的长期性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矛盾。
矛盾结果产生了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 学历案
《人口、资源、环境》学历案一、人口问题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当今世界,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首先,过多的人口意味着对资源的需求增加。
例如,粮食、水资源、能源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可能会面临短缺。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开发新的水源和能源,但这往往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人口过多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往往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和就业不足。
失业人口的增加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还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另外,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会给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带来巨大的挑战。
学校、医院和住房的建设可能无法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医疗服务不足和住房紧张等问题。
然而,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问题,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比如,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
这会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经济的发展。
二、资源问题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着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利用的严峻问题。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但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同时,水污染也使得可用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
在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能源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运转至关重要。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储量有限,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寻找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成为了当务之急。
但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其开发和利用还面临着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
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基础。
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1)
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
“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使中国人口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中国人口的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第一,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沉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时起,就处于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增长最快的人口倍增的局面。
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新的人口生育高峰已经来临,降低人口出生率的难度较大。
•人口众多,且人力投资微薄,致使中国人口素质低下。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但文盲半文盲却占世界人口1/4,平均文化程度不足5年。
随着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文盲半文盲等低素质人口群还在大量增长,仍处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人口低质量循环模式,这种状况不仅难以发挥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而且已成为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沉重包袱。
•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中国的就业压力也十分沉重,且长期存在。
单位:万人总人口(年末)按性别分按城乡分年份男女城镇乡村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20031292276655651.5031688426267148.4968311585237640.5302297517685159.46977024920041299886697651.5247561316301248.4752438695428341.7600086167570558.23999138420051307566737551.5272721716338148.4727278295621242.9899966357454457.01000336520061314486772851.526372048.485828844.3428666677316055.65713333320071321296804851.56408148.56063345.8897149654.11120081328026835751.476444548.536240346.9891333337039953.010866667200913345068646.6851.4464803.3248.566451248.3426893851.658201013409168748.455751.2765342.544348.736697849.956711350.0520111347356906851.266566748.746907951.276565648.73•第二,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分析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的增长会加大对资源的所取和对环境的破坏,而环境和资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口的数量。
一、耕地人口增长使耕地退化、产量减少,乃至挪作他用。
随着人均粮食面积的缩减,越来越多的国家承受着失去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危险。
二、淡水不断扩延的缺水或许是当代世界最被看轻的资源问题。
但凡是人口还在增长的地区,人均淡水供给量都在减少。
河流干枯和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作水资源紧缺的证据.缺水国家必将减少农业用水,以满足居民和工业的用水需求,中国和印度被认为世界两个灌溉农业大国,将要大量减少灌溉供水。
三、气候变化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碳排放增加速度几乎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使大气层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集度升高。
矿物燃料使用的碳排放量占世界碳排放量的绝大部分。
在经济活跃及相应用能增长最快的地方,有出现区域性碳排放增长的倾向。
如此一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越来越多,气温也会越来越高。
这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四、能源当人均能耗居高不下时,即使人口低速率增长也可能对总的能源需求有重大的影响。
目前石油仍然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燃料,未来的油价仍会大幅上升。
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长,能源消耗也随之增长。
因此,森林、矿物燃料储备和水资源等能源资源方面正面临巨大压力;五、废弃物废料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
人口增长增加了社会处理废弃物的头痛事——垃圾、污水和工业废料必须得到处理。
即使在人口基本稳定的地区--------废弃物流入垃圾填埋场和河沟,也通常在持续增加。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发展路上,经济和人口都在快速增长,难以处理的废弃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有很多问题伴随着发生,比如人口过剩,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这是当今社会最为突显的三大问题;人口越来越多就会导致更多的自然资源的匮乏,也会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而人口过剩也会导致当今社会的就业面临更多的压力;反过来,资源的匮乏以及环境的污染也会导致人口的限制,所以必须要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此时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的发展,它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所以必须要使得当今社会的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使得人口的质量与经济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必须要提高当今社会的人口质量与素质。
一:中国人口过剩问题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过剩问题成为主要问题,而人口数量的激增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匮乏,使得一些资源严重短缺,人口数量的激增还会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而这三项问题成为当今时代最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中国人口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中国人口持续增长,就业面临重大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而且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素质也随着下降,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中国人口会激增,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伴随发生,会增加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如住房,工作,交通,资源等方面。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会导致总体人均素质下降,文化素质及环境素质都会下降,调查显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而文盲与半文盲人群确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文盲与半文盲的人口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使得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劣势难以弥补。
第二,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也会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得自然资源已经到达所能承受的极限,中国的国土面积为世界第三,但是重要资源的面积人均占有量不足,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森林面积,人均草原面积以及人均矿产面积都出现严重性的不足,使得中国人均资源短缺,如一些优等自然资源天然气,石油短缺,而一些劣等资源比较丰富,如煤矿资源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对于各类自然资源的人均需求量会大幅度上升,就会导致各类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持续下降;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持续下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自然资源的短缺问题的到缓解,但我们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的短缺,还要考虑资源的结构性短缺。
社会思品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考点32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原卷版解析版)
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2.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坚持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二、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1)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
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发展问题。
(2)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日益恶化,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发展变化(如数量、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引发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3)资源是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4)发展是PRED问题的核心。
三、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人与自然休戚与共,自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人类活动反过来也影响着自然;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
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通过协调发展,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017年浙江省义乌市】阅读如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
【解析】通过图表可以看出,0——14岁的人口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也就是新出生的人口越来越少,这是计划生育的结果,②是正确的,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可见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②④是正确的,①③的表述在图表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
2.【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今年2月起,我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V类水承攻坚战。
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水环境保护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等。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人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人口数量的变化对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产生巨大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导致资源的需求增加,例如水、土地、能源等。
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这些有限资源的需求也会急剧上升,进而导致资源的供应紧张和过度利用。
资源利用的过度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贫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需要与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平衡,以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其次,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变化对人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能够满足人口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过度利用资源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对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威胁。
例如,农业的过度化肥使用和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退化,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人口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另外,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排放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给人口的居住环境和健康带来威胁。
此外,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健康。
环境污染和恶劣的居住环境会增加人们患病的风险,影响人口的健康状况。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会导致疾病的频发,增加人口的死亡率和健康负担。
另外,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和居住选择。
例如,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导致人口的迁徙和逃离,造成人口的流动和聚集。
综上所述,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人口数量的变化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巨大,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人口的发展和生存状况。
因此,需要在人口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维护良好的环境,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人口数量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影响,而资源和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
因此,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处理。
首先,人口数量的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食物、水源、能源等基本生存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人口众多的地区往往要面对农田减少、水资源匮乏、能源供给不足等问题。
人口增长带来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也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甚至生态系统的破坏。
比如,过度的森林砍伐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土壤流失和水源枯竭;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
其次,资源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
资源的稀缺和环境的恶化会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影响到人口数量和质量。
例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造成健康问题,降低人口健康水平;食物和水源的不足会导致人口营养不良和疾病的传播。
此外,资源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人口迁徙。
面对缺乏资源和恶劣的环境条件,人们往往会选择迁徙到资源较为丰富和环境较好的地区,这会导致人口过度集中或人口稀疏现象,进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需要寻求一种平衡点。
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人口政策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政府可以通过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这可以避免人口过度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高人口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来提高人口质量,进而减少对资源的过度消耗。
另一方面,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保护资源和环境。
国家和社会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
此外,还应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打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
总之,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背景下,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
人口的快速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而资源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口的发展和生活质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发表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发表记
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加上日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尽管中
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人口和环境的负担,但是现实情况
仍然十分严峻。
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人口的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加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之一,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特别
是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很多新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能源,这些资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十分显著。
第二,环境状况对人口健康的影响十分重要。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
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会威胁人民的健康,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人口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
中国政府在推进人口发展方
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促进经济发展、扶持农村、鼓励计划生育等,这
些都对环境有着未知的影响。
例如,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大量资源的消耗和
环境的污染,而扶持农村和计划生育则可能减轻一部分压力。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加强人口管理与环境保护
之间的协调。
例如,要从源头上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优化城市规划,发
展清洁能源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减轻环境负担,保障
人民的生命健康。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考点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国家
• 坚持科学发展观 •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
关系。 • 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 •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
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 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考点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考点39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 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 决定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保 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考点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方面:人口是关键因素
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具 体措施:晚婚晚育,优生优 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 口素质。
坚持“五用”生活原则 弃用:放弃使用一次性产品 代用:自备购物袋,代替使用塑料袋 节用:节省利用能源、资源 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纸张 重用:把废物重新使用,如废物回收或把废物 再做成有用的物品
资源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 命的基本条件
实行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具体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开发和节约并 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环境方面: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各 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 础。
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具体措 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 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 题。
人类社会关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认知现代理
人类社会关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认知现代理
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
二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加强,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
有资料表明,城市人口的人均生活排污量大大高于乡村,如果这些排污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活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虽然没有理由把人口数量增长完全等同于生产活动扩大的原因,但人口数量增长应该说是生产活动增加的推动力之一。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产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田雪原自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引起理论界关注。
具有较多共识的是:以人为本是总的思想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和当前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阶段,剩下来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以为,可持续发展侧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谐社会侧重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公平问题,不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资源占有上的公平;制度是关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和健全对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公平制度;重点是向弱势群体倾钭,保证各阶层群体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发展的条件;前提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保障。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打好这个基础,和谐社会就建立不起来或者建立起来也不能巩固。
因此,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坚持并切实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结构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
这五者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立足于环境,主张“生态核心论”者有之;强调人口因素的作用,主张“人口中心论”者有之;认为经济是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的基础,主张“经济决定论”者有之,等等。
我们以为,这五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可如下图1所示:图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和关系上图1中,实线“——”表示要素之间直接作用关系,虚线“……”表示要素之间间接作用关系。
宏观上可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则是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节器。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
从资源角度审视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都可归结为资源的物质变换:自然资源的物质变换,社会资源的物质变换,更多的是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物质变换。
因而没有资源的物质变换便谈不上发展,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
人口——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没有人类参与的自然资源进行的物质变换,是自然进化;只有人类参与并且按照人的目的进行的物质变换,才称上我们所说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按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会员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代际关系上定义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多共识,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宗旨。
发展是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紧紧同人口变动,包括人口数量、质量、结构联系在一起。
通过人口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改变着资源和环境,形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类型。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
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和人们进行物质变换手段的增强,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突飞猛进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使人们不得不反省自己的传统发展方式:如此发展下去后果怎样,发展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于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率先在一系列国际环境会议上,提出和讨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最早由环境问题引起。
环境是不同发展方式结果的警示器,可持续发展归根结蒂是为了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环境。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节器。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相协调,依靠什么途径协调呢?依靠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现有资源物质变换的能力和环境的状况,是以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果,环境总是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调整和整合,改变资源变换的方式和环境的质量,使之向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人口——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上述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结构看出,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立场处理人类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在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中,得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的良好状态。
因此,人口在全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全方位的适度人口;从当今世界和中国人口实际出发,基本的要求是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的方略。
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
世界人口变动的历史表明,二次世界大战后迎来的“婴儿高潮”,创下20世纪60年代人口年平均增长2.0%的记录;70年代略有下降,80年代和90年代继续有所下降。
尽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减慢,但是增长的势能依然存在,依据联合国的中位预测,世界人口可由2000年中的60.71亿,增加到2025年的78.51亿,2050年的89.19亿,2100年的94.59亿。
五种预测的增长趋势,如下图1所示①: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切实加强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90年代中期总(和)生育率(TFR )下降到2.1更替水平以下,净再生产率(NRR )下降到1.0以下,步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不过超载的“人口列车”并未停止下来,按照我们的预测,总人口可由2000年的12.78亿,增加到2030年最高峰值时的14.65亿, 2050年回落到14.02亿,2100年回落到10.24亿。
未来50年低、中、高3种预测,如下图3所示①:比较上图2与图3可以看出:尽管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弱于世界,2030年人口总数达到接近15亿时即可实现零增长;但仍将比2000年增加近2亿,控制人口数量是需要长期坚持①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The 2002 Revision, New York, 2003。
① 本预测参数由田雪原、王金营确定,上机由王金营完成。
图2 2000~2100年世界人口增长预测(百万)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100低位低中位中位中高位高位的一项战略任务。
达到人口零增长以后,届时再根据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状况,作出最终理想适度人口的抉择。
提高人口质量作为人口发展战略的组成部份,是理所当然的。
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人口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已下降到28‰,世界在56‰左右;男女合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中国在71岁,世界在67岁左右。
人口文化教育素质经过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已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正是人口素质提高推动人力资本积聚的不断增强,才支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同时也要看到,无论身体素质还是文化教育素质,同发达国家比较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是21世纪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
调整人口的结构主要是调整人口年龄、性别自然结构和城乡、地区分布等非自然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人口学依据总体人口的年龄结构状况,区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基本类型。
目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开始步入老年型,这是实现人口零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
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在加速推进,防止过度老龄化是左右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法码,需要着力解决的支撑点;当前出生性别比升高,目前在120左右,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调整人口城乡结构,推动人口城市化健康发展,在人口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
2003年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40.53%,落后于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结构,更落后于按产值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需要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人口地区分布结构的调整,需要做出具体分析。
按人口密度划分,自西向东逐步加大,成“三大平台”分布:目前西南、西北10省、区、市人口密度(人/km 2)为53,中部9省、区人口密度为56,东部沿海12省、区、市人口密度为413,东部为中部的2.7倍,为西部的7.9倍①。
不过这种“三大平台”式分布,是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作用的结果,可持续发展并不要求平均分布。
正在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西部缺少的也不是人口的数量,而是人口的质量和人力资本的积聚。
江西省人口状况怎样?以几项最主要的人口数字比较,2003年出生率全国为12.41‰,江西为14.07‰,;自然增长率全国为6.01‰,江西为8.09‰,江西分别高出全国1.66和2.01个千分点。
人口素质中,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2000年全国为71.40岁,江西为68.95岁,比全国低2.45岁;意义为平均所受教育年限的人口文化教育素质指数,2003年全国为7.32,江西为7.68,比全国高0.36。
年龄结构2003年全国0-14岁占20.34%,15-64岁占71.16%,65岁以上占8.51%,江西分别占23.23%、69.81%、6.96%,年龄结构相对要年轻一些,目前过渡到接近老年型,增长势能比全国要强一些;性别结构相差不大,2003年全国①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图3 2000-2050年高、中、低三种方案人口预测100000110000120000130000140000150000160000170000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7.44,江西为108.74,略高1.30;城乡结构,2003年全国非农业人口比例全国为29.70%,江西为24.95%,低4.75个百分点。
总起来看,江西人口大体上处于同全国相当水平,增长势能略强于全国,人口素质基本持平,人口结构稍落后于全国水平。
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的人口发展战略,适用于江西,并且数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还要重一些。
三、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关于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定义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笔者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将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即为资源。
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资源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主要是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
二是资源的价值属性,任何资源均有其可开发、利用的价值。
三是资源的物质属性,虽然科学院正在探索是否存在非物质和反物质,但是现存世界的统一性仍在于它的物质性;有的社会资源,象管理一类被称为“看不见的资源”,然而这种“看不见”或储存在人的大脑之中,或储存在大脑的物化形态计算机、书刊资料中,以看得见的物质载体存在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