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案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4节一、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

2. 噪声的等级: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表示,分贝是衡量声音强度的一个单位。

3. 噪声的危害:长期生活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导致听力下降、心理烦躁、睡眠质量下降等。

4.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主要包括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三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等级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

2. 重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贝计、噪声源(如收音机、手机等)、噪声控制设备(如隔音板、耳塞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并讨论这些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介绍噪声的定义、等级和危害。

3. 示范演示:使用分贝计测量不同噪声的分贝值,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噪声的等级。

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控制噪声,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噪声控制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具进行实际操作。

6. 成果分享:各组汇报自己的噪声控制方案,其他组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噪声的定义:无规律、刺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

2.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表示。

3. 噪声的危害:长期生活在高噪声环境中,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4. 噪声的控制: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噪声控制方案,减少学校附近的噪声污染。

答案:可选用隔音板、植树等方式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要求学生上课期间关闭手机等电子产品,减少声源处的噪声;鼓励学生佩戴耳塞,减少人耳处的噪声。

5八年级物理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5八年级物理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保护“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和难点:1重点:能分辨噪声和乐音。

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2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 什么是噪声?2 用什么来表示噪声的等级?噪声有什么危害?3 如何控制噪声?(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1 噪声(1)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AB C D E F G如上各种波形中,ABCF是乐音,DEG是噪声。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如: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睡觉时蚊子的嗡嗡声;电钻工作发出的声音;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燃放鞭炮发出的声音;深夜邻室的钢琴演奏声;教室外的叫卖声等。

(2)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施工噪声。

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分贝:用分贝表示声音强弱(响度)的等级,符号是dB。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则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70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为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所谓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 控制噪声的办法(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2)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的消声器;医院“静”的标识;禁止车辆在市区鸣笛;开会时禁止接打电话;严禁市区燃放鞭炮;禁止休息时装修房子。

2.4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案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2.4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案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第四节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2022年版课标要求】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防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波器、录音机、乐音与噪声的音源文件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设计】课前预习(一)引入新课[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乐音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噪声(二)进行新课一、乐音与噪声教师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制造一段刺耳的噪声,让学生认识乐音与噪声。

教师补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只要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防治指导学生读表:书第52页(或用投影仪打出)环境噪声限值适用区域白天环境噪声/dB夜晚环境噪声/dB特别需要安静的康复疗养区5040居民、文教、行政办公区5545商业中心区、商业与居民混合区6050工业中心区6555交通干线道路(公路、航道)两侧7055铁路干线两侧7060通过阅读表格,让学生感受到:噪声是我们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

教师指出:在现代化都市中,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公害,减弱噪声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针对上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几个途径减弱噪声?总结出可以从三条途径减弱噪声污染。

并分别举例:安装消音器或隔音罩;植树造林(重点讲解其优越性);戴耳塞等。

学生参与:列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

请同学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布置作业】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板书】第四节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1.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防治(1)来源①物体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强弱的单位及噪声的等级划分;2.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定义;3.知道噪声的来源,控制噪声的途径及方法;4.了解现代技术中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物理中,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要点诠释:噪声和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

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

2、噪声的强弱等级(1)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常见环境下的噪声等级(如图)3、噪声的危害(1)>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2)>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3)>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4、控制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的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要点诠释:1、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

2、噪声的减弱我们常常采取“隔”、“吸”和“消”的方法。

如隔声墙、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机器减震等。

要点二、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1)声与声音: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声音相对而言要窄的多,它仅指人耳能听到的部分声。

可以利用声音(或回声)的音调、响度变化来传递信息,利用辨听声音的音色确定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如: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古代大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2)回声定位:蝙蝠靠超声波在夜间捕捉昆虫,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回声定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减弱噪声的思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哭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目标导学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教师引导: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录像,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目标导学三:控制噪声(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鼓膜振动引起听觉(2)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的消声器;医院“静”的标识;禁止车辆在市区鸣笛;开会时禁止接打电话;严禁市区燃放鞭炮;禁止休息时装修房子。

②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公路旁的塑料板;公路旁的花草树木;学习时关闭房间的门窗;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如:工厂的防噪声耳罩;。

2.4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2.4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2.4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噪声的防治。

趣味导入请同学们欣赏音乐《梁祝》片段。

同学们听了前、后半段音乐,有什么感受?一段是优美动听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一段是是杂乱的声音——噪声,则令人心烦意乱。

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哪些危害?怎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或减弱噪声?任务一噪声及其危害1.噪声的定义噪声和乐音都是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它们的振动规律相同吗?实验:观察噪声的波形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噪声的波形(图乙),并与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甲)做比较。

仔细观察并交流讨论,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实验表明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律,是杂乱无章的,音叉声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讨论:有规律的振动可不可以成为噪声?(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注意: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乐音也会令人厌烦,成为污染环境的噪声。

2.噪声的来源:在我们周围,噪声通常来自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电机、机床等工业机械,以及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分析课题与课标、教材的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的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以及声音的利用,这对过渡到本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包括三部分:(1)噪声的来源;(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控制噪声。

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危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2019年的环境投诉中,将近一半的投诉来自噪声投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视和兴趣,主要从环境角度出发,要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控制噪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以及声音的利用。

1.该班学生认真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生活中影响我们生活的噪声并录制视频。

2.后期学生自行剪辑视频,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展示成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声音、观察声音的波形图判断该声音是否属于噪声,学生能判断出声音是否属于噪声,对噪声有了初步的认识。

2.通过观看微课:噪声的等级。

完成自学任务单,了解噪声的等级。

3.通过网络查询、小组讨论,学生能自己查询到噪声的危害并能筛选查询到的内容,知道噪声的危害。

4.通过观看微课:噪声的控制。

网络查询、小组讨论、制作控制噪声的ppt,学生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5.通过网络查询,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利用噪声的实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

课堂小结提问:本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呢?利用平板抢答进行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学习到的知识点,抢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授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结合本质认识噪声的本源和危害;2.经过自己领悟并本质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路子。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和体验、研究实验,认识防治噪声的路子和思路。

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看法。

授课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授课难点联系本质,追求减弱噪声的路子,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授课设施闹钟、泡沫塑料垫、空塑料包装盒、棉花、耳塞等。

授课方法自主学习、实验研究授课法。

授课过程一、创立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请学生先听以下声音资料,再谈听了后的感觉:1.播放视频《茉莉花》利用示波器显现并比较上述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使学生认识噪声波形。

2.播放课件你更喜欢哪一种声音教师指出:噪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是今世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本堂课让我们围绕“噪声”来认识三个问题:(1)噪声的本源;(2) 噪声的等级与危害;(3) 控制噪声的路子。

(板书本课题及小标题)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1.噪声的本源(1)播放噪声的本源课件,学生谈论、解析,找出噪声的主要本源: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声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华声等。

(2)师生总结、板书: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学生自学活动:阅读本课文第二部分,解决下面问题:①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0dB 的意思是什么?②不同样样级的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怎样的?③认真理解 P26 的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人教版八年级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一、引入1. 导入话题现代社会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噪声对我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危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噪声以保护我们的健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2. 目标导入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了解噪声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危害。

•理解噪声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二、理解噪声的危害1. 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人耳能听到但无法感知其规律性的声音。

噪声通常由机器、交通、建筑工地、音乐、人声等产生。

2. 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噪声污染对人体有以下危害:•听力受损: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下,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失聪。

•心理健康问题:噪声会引发焦虑、失眠、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血压升高: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免疫力下降:噪声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3. 噪声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噪声对学习和工作有以下影响:•学习效果下降: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降低学习效果。

•工作质量下降:噪声会干扰人们的集中力和判断力,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

•产生错误决策: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能力,容易产生错误的决策。

三、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1. 噪声控制的原则噪声控制的原则是“控制源头、隔离传播、个体防护”。

•控制源头:减少噪声的产生,例如选择低噪声的设备、控制机器噪声等。

•隔离传播:通过屏障、隔音设施等手段,减少噪声的传播。

•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具,降低噪声对个体的影响。

2. 噪声控制的具体措施•车辆噪声控制:提升发动机和车辆的噪声控制技术,减少车辆噪声的产生。

•建筑噪声控制:采用隔音材料,设计合理的隔音结构,减少建筑噪声的传播。

•社区噪声控制:通过严格控制社区内噪声源的产生,减少社区噪声问题。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dB;听力受到影
响的声强为 dB
⑵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 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3、噪声的危害
播放录像了解
㈢ 控制噪声
1、阅读讨论
⑴ 声音从产生到一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⑵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2、情况汇报
⑴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5、声音的等级以什么来划分?6、噪声可以从哪几方面去控制?
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再播放一段噪声。 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
心烦意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
㈠ 噪声 1、阅读讨论 ⑴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⑵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⑶ 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2、情况汇报 ⑴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⑵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 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⑶ 喇叭声、汽车刹车声等。 3、问题讨论
(三)课堂小结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我设计这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噪声的概念,了解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讲授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噪声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的来源;2. 让学生了解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噪声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量化,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并引发学生对噪声的思考。

接着,我向学生介绍噪声的概念和来源,以及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二、理论讲解(15分钟)我使用电脑和投影仪,向学生讲解噪声的量化方法,以及噪声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三、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方法的实际效果。

四、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噪声控制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

活动重难点:重点: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噪声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量化,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噪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噪声的危害,也掌握了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

但我认为,在实验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更深入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噪声控制方法的实际效果。

我还想拓展一下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在我国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参与到噪声控制中来。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课中,我发现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噪声的概念和来源,这是理解噪声问题的基础;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这是让学生认识到噪声问题严重性的关键;噪声的量和噪声控制方法的优缺点,这是让学生掌握噪声控制技术的核心。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自学学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自学学案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生自学学案作者:于海龙课题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自学过程一、噪声1.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2.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分贝时从响度的角度定义的。

2.噪声强弱的三条界线:>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3.控制噪声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定义角度乐音噪声环保悦耳愉快厌烦打扰物理振动规则振动无规则课前导学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是从环保的角度讲2、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符号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课堂导学1、小实验:先敲击音叉发声,并用示波器显示其波形;再用铁钉刮擦玻璃,用示波器显示波形,把两种声音的波形作一对比,得出噪声的物理学含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思考讨论: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吗?师生共同讨论并得出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噪声是2、学生自己阅读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了解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的危害是什么。

(1)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符号是;(2)对人的危害:如90 dB以上的会150 dB会3、控制噪声:同学们从听到声音的条件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归纳如下:听: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控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2. 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3、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1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人教八上物理 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教案

人教八上物理 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教案

§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理解防治噪声的方法;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进步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1、噪声的危害;2、进步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小段轻音乐,感受一下音乐的美妙吧。

〔手机播放一段轻音乐〕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刻的你正悠闲的躺在家里温馨的小床上,听着这样的轻音乐,很轻很轻……你就要睡着了……突然,你家隔壁传来这样的声音〔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此时的你有什么感觉?【生】很不舒适。

【师】是的。

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心情舒畅,而吵闹繁杂的声音使得我们心情烦躁。

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许多不悦耳或者说是影响了我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声音。

通常我们会将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叫做——噪声。

这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定义的,既是: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同学们翻开书25页,把噪声的概念勾一下。

〔板书: 噪声的概念:1、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师】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角度去定义噪声。

第一节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噪声也是声音,只不过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

(板书:2、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师】由噪声的定义看来,噪声的来源是非常之广泛的,对吧?那么这些噪声是从哪来的呢?同学们理解的有哪些地方会产生噪声?【生甲】街道上车的声音。

【生已】建筑工地机器运作声,还有工厂里的机械运作声。

初三九年级物理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初三九年级物理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
噪声的来源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三、控制噪声
物理学角度: 1、分贝: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1、防止噪声产生环境保护角度: 2、噪声的危害 2、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
意识。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

同时,在日常生
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义。

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示。

对学生的展示,教师不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是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精选五篇)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精选五篇)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精选五篇)第一篇: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噪声的等级自主学习【学点一】噪声的来源和分类教师演示:1、用录音机放一段音乐2、然后用钉子刮玻璃声。

学生思考: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听音乐,音乐声对听老师讲课有没有影响?说明理由。

阅读课本P42噪声的来源部分,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Ⅰ.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①从物理学角度上讲,发声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②从环境部保护角度看,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Ⅱ.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

音叉的波形规则Ⅲ.噪声的来源:⑴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⑵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⑶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⑷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等【学点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仔细研读课本P43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部分,并对照小资料中表格,完成下列问题:1、记住噪声的等级单位__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dB;为了保护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dB。

2.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先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展示)【学点三】控制噪声自学课本P44控制噪声部分,完成下列题目:(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展示)1.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况加分。

30 分钟交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1.用小锤轻敲一块铁板,听它发出
的清脆声. 2.用铁板刮擦黑板或地
面,听它发出的刺耳的声音.
拓展提升—点将答题
二.新课:对学、群学后展示
探究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噪声?用什
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探究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
声的三种途径
点将答题,答
对一题得3
分,答错不扣
分,机会留给
别的组抢答。

(每人只有
一次发言机
会。

自由发
言,酌情加
分。

对学、群学后
大展示
5
分钟巩



(一)基础题
1.如


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
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多媒体展示
题目,组长交
叉检查。

当堂
完成交给对
子检查对误。

小组全对得5
四、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在学校周边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在学校周边种树。

B、在高噪声房工作的人员
佩戴耳机。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D、在录音棚装隔音设备。

3.空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
(二)提高题
(多选)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分,有错误不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噪声的危害和控
制教学案
召陵区实验中学师生共用教学案
课题: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执笔:宋凯鹏审核:八年级物理组课型:概念规律时间:2013年8月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生活中哪些声音属于噪声?噪声的来源有哪些?
2.生活中有效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哪些?噪声对人体会产生哪些危害?
二、课堂探究:
1、声音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声音对我们是有用的,我们应该加以利用,但有一些声音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应该控制和消除这些声音。

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它的波形是规律的。

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它的波形是规律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想一想: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现象?
2、噪声的来源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产生噪声,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制造噪声的吗?3、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
人们把噪声称做“隐形杀手”,因为噪声除了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外,还有哪些伤害,阅读课本第43页内容,结合你自己的了解,把你知道的说出来。

4、噪声的控制
由于噪声的危害较大,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在生活中有以下情况:课本44页图2.4-3
想一想,上述的三种情况分别用什么方法来控制噪声的?
分析以上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防止,阻断,防
止。

或者表达为:在处减弱;在中减弱;在处减弱。

5、阅读“想想做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将相同的一个小闹钟分别放进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中,它们的隔声性能一样吗?
你能按照隔声性能的不同将它们排序吗?
与你的同学总结交流,什么样的材料隔声性能较好?
三、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

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的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

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城市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举出两例)
解析:⑴回忆课本内容可知,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或杂乱无章的)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⑵由上文可知,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

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搞好城市绿化植树,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教育公民不制造噪声等。

四、书面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
度看,凡是______人们正常休息,______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____________的声音产生
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来往机动车辆的_______声,发动机________声.
3.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刚刚能听到最弱声—听觉下限.
4.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____dB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dB贝.
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___
处减弱.摩托车发动机减弱噪声的办法之一是安装____________.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办
法,可以戴防噪声的__________,或在耳朵中塞一小团__________.
6.公路两旁植树,除了绿化环境外,还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1-5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图可知图甲
是的波形,理由是
;图乙是的波形,理由是。

8.居民区,清晨有一家饭店大声播放优美动听的流行甲

音乐,这种音乐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图1-5
9.有效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防止噪声的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防止噪
声进入______。

10.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
数为53.26的数据,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当有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
的数据将会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
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 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
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12.关于0d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dB时物体没有振动
B.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
C.0dB是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
D.0dB是指没有声波产生
13.假如你住在马路边,经常有令人心烦的噪声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下面哪种措施是无效的 ( )
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
B.将门窗关紧
C.用一团棉花堵住自已的耳朵
D.将马路与住宅间的围墙砌高些
14. 下列所给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
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火车的鸣笛声
D.公园里悠扬的音乐声
E.汽车的喇叭声
F.人们的吵闹声
G.在会议室里人们发表讲话时的声音
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不属于
...噪声的是()
A.车辆刹车声
B.冲击钻发出的声音
C.优美的小提琴声
D.音响设备发出的震耳的歌声
16.有一闹钟正在响铃,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使其响铃声音减弱,这是()
A.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为了使闹钟的使用寿命延长
17.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
D.在纺织车间工人带上耳罩1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9.下面是小明的一则日记:
10月15日星期三晴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放学了。

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大街上。

街上人来人往,喧闹非凡,叫卖声、车铃声、汽笛声仿佛汇
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回到家里,放下书包,躺在软软的沙发上,觉得上了一天的课有些疲劳。

当我打开录音机欣赏那优美的轻音乐时,全身的每一个毛孔别提有多舒服了。

“小明,把录音机关掉!”这是爸爸的声音,他在书房里看书,我的心里不解,心也凉了半截……
(1)针对日记,请提出几个与声音现象有关的问题.
(2)小明的爸爸不允许小明欣赏轻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帮助小明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都能两全其美吗?
2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
为。

【收获和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主要知识、技能、方法、感悟等)?还有哪些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