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核封面

任课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注:

1、以提交课程论文、报告为考核形式的,填写此表;

2、填好签字后与提交材料一并送院研究生秘书处;

3、学位课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记分。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人文关怀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展开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它是从关心人的文化角度来关注社会。而灾难新闻是关于不期而至、破坏性的灾难事件的报道,报道的内容往往是人不愿看到的负面内容。因此,灾难新闻更应本着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关键词】人文关怀灾难报道

一、灾难报道

“灾难”作为一个人类并不想其发生的词,却总是时不时地在我们的周围发生。灾难,小到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幸去世,大到一个地区千千万万的人因为一场天灾遇难。灾难具有重大性,从而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因此,对于灾难的关注也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重点。那么,什么是“灾难报道”呢?

1.定义

灾难报道指的是关于天灾人祸的报道,包括各种灾难发生、发展、危害以及人类抗灾、防灾、救灾等题材、它的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可以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社会灾难报道。

2.新闻要素

灾难事件一般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每个人都不愿面对的悲剧性事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给人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其中的新闻要素也是灾难新闻的特点。

(1)急迫性

灾难新闻大多是突发事件的报道。比如:地震、瓦斯爆炸、车祸等。这种突发的紧迫性使得新闻传媒机构要立马组织、开展传播活动,向公众告知有关信息。(2)变动性

一般,一件危机事件的发生总是会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演变过程。比如一场大楼火灾的发生,从开始的发现到最后确定失火原因、死亡人员,所有这些信息都不是一次性能够收集完成的,所以新闻人员往往要一直关注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并将收到的最新消息告知公众。

3.人文关怀定义

人文关怀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展开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它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我认为,在灾难新闻传播中,更应关注人,尊重人。

二、灾难报道与人文关怀

1.灾难报道呼唤人文关怀

(1)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要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意识、有思想,如果新闻报道有强烈的思想附加的意味,那么这种新闻只会得到受众的厌烦。对于受众来说,知道真相是他们的权力。

另一方面,对于暴力、血腥的画面信息则要进行适当掩盖,改用文字或者动画,毕竟有些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强,再加上社会化压力大,人们很容易因为收到的这些画面信息而产生焦虑、紧张、压抑的心理。比如:去年接连爆出的“女大学生失联”的新闻,看着这些恐怖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作为一名女大学生,我当时就很恐惧:“为什么坏人的魔爪总是伸向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女生,而对于失联女生的家庭,这该是多大的灾难啊。”我想:有这种感觉的人,不止我一个吧?所以,在真实信息的报道中减少不良信息也是对受众的人文关怀。(2)传媒生存发展的需要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新闻媒体有监测环境、提供信息的功能。当灾难事件发生时,公众依赖着新闻机构获取信息。如果媒体抛弃人文关怀精神,一味地为了金钱而攀炎附势,那么这样的媒体一定不会得到公众的信赖。比如美国攻打伊拉克,中国新闻就要实事求是地报道,不偏不倚。而不会像美国媒体那样歪曲道理,丧失人文理性。

(3)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灾难报道中,要以人文关怀为引导,关注普通人,表现人性的善良。比如在抗灾救难中,多报道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好事,从而鼓励更多的人互帮互助,团结起来共同降低自然带来的灾害,也推动着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

2.灾难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人”是灾难报道的一切,“人”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离开了“人”,灾

难报道将毫无价值。如何在灾难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我觉得有以下四点。(1)信息告知、服务大众

每一个人都有社会信息的知情权,而新闻媒体的功能就是监测环境、告知信息、服务大众。当灾难事件发生时,媒体机构首先就是要告知灾难信息,让大家都有个底。过去,灾难新闻为了不让公众恐慌,往往采取“对于死伤人员少报、不报”的原则,可是再小的谎在公众的眼皮子底下总是瞒不过去,公众感到被欺骗了,十分不满。现在,新闻机构已经通晓了这个道理,但是有的时候,碍于“喉舌”的管制,也由不得自己。不过,我想未来,灾难信息公开机制一定会比现在更加公开、透明。

(2)发布政府指令、动员社会大众

当灾难事件发生后,政府往往会启动紧急预警系统,传媒机构变成了一个核

心的信息发布机构。比如08年汶川地震,灾区面临着断水、断电、交通瘫痪的

危机,面对这种情况,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各省级卫视纷纷发布应急预案信息:积极动员水电部门、官兵、志愿者、护士等救援当地受困群众,疏散人员,使救援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3)利用媒体资源、构建支持援助的平台

重大灾难事件爆发后,光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媒体应该运用自身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帮助受灾地区。比如,地震后,媒体公布的捐款捐物电话往往能得到很好的响应,这些钱财能够解决灾区救援人员和受困人员的吃喝问

题,这也是媒体支持的一种方式。

(4)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预防能力

灾难后,往往谣言四起。比如汶川地震之后,有不法分子散步其他各省市发生地震的时间,往往使得不明真相的人恐慌。这时候,媒体就该担负起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责任,从而让公众了解真相,这样那些意图作祟的人也不能怎么样了。

三、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体现

1.及时准确的信息播报

关注灾难事件本身,及时地把有效信息传给民众。对灾难的舆论引导、协助政府稳定民心、上传下达救灾活动,客观真实地把灾难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样的媒体一定会得到公众的信任。

2.“情感与生命”为上

灾难往往破坏着不幸者的生命和财产。因此,对灾难事件中报道中,一定要关注他们的生命状况、情感状态。告诉他们即时身处不幸,但他们的幸存就是活下去的最好理由。同情是每一个人必备的社会道德,一个记者只有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报道。媒体的这种功能,往往能激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情心,大家一起帮助受灾地区的群众。比如:很多城市的家庭收养了08年汶川地震的遗孤们,让他们有了好的生活环境,接受着更好的教育。以“情感与生命”为源泉,形成了社会的一股暖流。

3.新闻仿真图的使用

新闻仿真图是为了配合新闻报道,运用三维软件的仿真性而制作的模拟现实真实事物或场景的新闻视图。在灾难报道中,这种新闻仿真图立体、清晰,能够形象地反映真实的新闻事件或事物。新闻使用仿真图替代现实图片往往能够降低对受众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并且有提升传播效果的作用,体现了对受众的人文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