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病毒论文
题目:《计算机病毒产生及其危害》
班级:
学号:
姓名: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及其危害
摘要:本文基于目前计算机病毒领域各类研究研究报告及文刊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剖析和概括计算机病毒在当前时代基础的特点以及危害问题。论文在领域先驱的探索和研究中,较为细致的提出作者对于当下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及危害做了着重解析,力图透过起因来启发防治之举措。作者仅是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论文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但由于学生才疏学浅,各方各面都未能达大境界,因而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希冀能得到指正和学习。
Summa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computer viruses all kind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reports and text published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generalization of computer viruses in the current era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vention of problem. Papers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e more detailed of the proposed focus on parsing, trying to do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omputer virus through the prevention of the causes to inspire initiatives. Of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only, the thesis is comple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structor, but because the student Caishuxueqian, on all sides failed to reach the big state, and therefore inevitable errors of omission, hoping to get corrected and learning.
关键字:计算机、病毒、特点、危害。
引言: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此定义具有法律性、权威性。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有三个宏观原因:
(1)计算机系统程序自身的设计、编写缺陷;
(2)人为的病毒制造因素;
(3)有关计算机病毒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正文: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代码程序,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绝对不会是由于系统失误而自发产生的,计算机病毒具有如下特征:
(a)自我复制的能力。它可以隐藏在合法程序内部,随着人们的操作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
(b)它具有潜在的破坏力。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一般不即时发作,而是潜藏在系统中,等条件成熟后,便会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
(c)它只能由人为编制而成。计算机病毒不可能随机自然产生,也不可能由编程失误造成。
(d)它只能破坏系统程序,不可能损坏硬件设备。
(e)它具有可传染性,并借助非法拷贝进行这种传染。
由于计算机病毒带有明显的恶意性和破坏性,因此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许多困扰和危害。
1996年底,我国首例宏病毒在深圳被发现,随后在1997年左右,北京某著名ISP向它的所有用户发送了一份电子邮件,而电子邮件附件中的“台湾一号”宏病毒,而几乎是在一天之内,该ISP的所有用户都被感染了“台湾一号”宏病毒。
宏病毒的出现,是计算机病毒发展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突破,加上Internet范围的普及,使得宏病毒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开。
2006年,一个名为“熊猫烧香”的病毒在国内肆虐横行,在当时流行与一时,造成很多企业、个人计算机用户遭到损害。“熊猫烧香”其实是一种蠕虫病毒的变种,而且是经过多次变种而来的。尼姆亚变种W(Worm.Nimaya.w),由于中毒电脑的可执行文件会出现“熊猫烧香”图案,所以也被称为“熊猫烧香”病毒。用户电脑中毒后可能会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同时,该病毒的某些变种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进而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企业局域网瘫痪,无法正常使用,它能感染系统中exe,com,pif,src,html,asp等文件,它还能中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进程并且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该文件是一系统备份工具GHOST的备份文件,使用户的系统备份文件丢失。
其实,最初“熊猫烧香”病毒只是会更改系统中exe文件的图标,对于程
序本身是没有什么破坏性的,但是由于其在传播过程中多次变种,使得该病毒具有了程序破坏性,甚至能够盗取用户名和密码,因而被设计者将其出售以牟利。
此种带有明显牟利性质的目的,与通常的设计者为了显示其威力、达到炫耀技术高超等目的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带有牟利性质的病毒,其危害性是最为危险的。
透过各种病毒传播感染事件分析,我们可以从其目的危害性来划分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一、编程人员在编写程序过程中因偶然性而编写出的“无危害类病毒”:
此类“病毒”在没有明显的恶意目的下产生,不是设计者最初的想法而产生的,这种“病毒”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病毒,而只能算是程序设计缺陷而导致的错误代码。这类错误代码,并不会对用户造成大范围难以弥补性危害,因此将之归为“无危害类病毒”。
二、病毒设计者为显示其实力,炫耀其技术而编写并传播的“危害类病毒”:
计算机以及Internet的普及,使得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一件很普遍的“家电”设备,而网络的发展发达,使得学习病毒编程技术已经不再是什么神秘的事了,因此,很多计算机爱好者为了显示其计算机编程技术,通过编写、传播计算机病毒来炫耀自身的实力。这一类病毒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是以通过破坏他人计算机为途径的方式进行,是属于“危害类病毒”。
三、以牟利、威胁等性质为目的而编写的“严重危害类病毒”:
通常判断一种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程度在于判断其造成的损失轻重程度,而以牟利、威胁等性质为目的的病毒具有的危害性最深。此类病毒通过盗取客户用户名、密码;破坏系统反病毒软件、防火墙;对企业、个人机密信息程序进行窥探、监视、控制等方式来达到满足病毒设计者牟取利益的目的。这样的病毒往往会造成企业、个人甚至是国家的严重财产损失,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及危害。此种做法属于高科技犯罪,往往是出于利益集团、有组织犯罪团体所为。设计者明知这种做法是属于违法犯罪,但依然知法犯法,是明显的带有巨大利益驱动的行为,因此,以牟利、威胁等性质为目的而编写的病毒,属于“严重危害类病毒”,因为它会造成个人、团体的经济、社会性等各方面损失。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防范、制止“严重危害类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是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而近几年以来,网络安全的问题早已暴露了许多。
从最近的国内知名杀毒软件奇虎360与国内计算机行业巨头腾讯的“QQ360”事件可以看出,网络早已不是安全的。普通的计算机用户对于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对于计算机病毒方面的防护知识更是一窍不通,在面对具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