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语文课程改革
中国语文课程发展历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新课程目标价值体现
语文新课程标准几个重要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蕴含的新理念
本章思考题
谈谈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结合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及语文课程标准的
要求,谈谈如何作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新课程标准与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的矛盾中国语文课程发展历程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中国近代语文课程中国现代语文课程中国当代语文课程建国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建国初语文名称的确定及语文教育改革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新时期的语文教育21世纪语文教育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出台背景指导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新课程目标价值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几个重要转变语文课程标准蕴含的新理念本章思考题谈谈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中国当代语文课程
建国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
建国初语文名称的确定及语文教育改革 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 新时期的语文教育 21世纪语文 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第四章 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把握新世纪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 教学重点: 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教学难点: 新课程标准与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的矛盾
中国语文课程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语文课程
中国近代语文课程 中国现代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改革二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
第40卷第1期Vol.40 No.1长春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2021年1月Jan.2021语文课程改革二十年:成就㊁问题与展望刘㊀茜ꎬ周可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ꎬ重庆400715)[摘㊀要]从理念建构到实践探索ꎬ再到如今的深化发展ꎬ语文新课改已走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ꎬ在价值取向㊁课程内容㊁课堂生态㊁课程实施㊁教材建设㊁教师专业发展上取得了重要成就ꎬ但仍存在课程理念模糊㊁课程内容缺失㊁课程实施虚化㊁课程评价固化等问题ꎮ本文立足现实对语文课程的未来改革进行展望ꎬ从坚持正确语文课程取向㊁完善语文课程内容㊁落实语文课程实施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等七个方面描绘出语文课程改革的美好前景ꎮ[关键词]语文ꎻ课程改革ꎻ成就ꎻ问题ꎻ展望PH[中图分类号]G623ꎻG633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7602(2021)01-0136-07我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已走过二十年ꎬ课程改革成为一种常态ꎮ语文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ꎬ遇到过许多艰难和险阻㊁非难与争议ꎮ本文力图在回顾中梳理语文课程改革的脉络ꎬ明晰改革的问题ꎬ并对未来的改革进行展望ꎮ一㊁语文课程改革二十年:历程与特点(一)基本历程1.启动与理念建构期(2001 2003)语文课程经过既往的七次改革ꎬ已经取得显著成果ꎮ与此同时ꎬ处于世纪之交的语文课程站在过去积攒的经验之上ꎬ面对时代所提出的新型人才培养需求ꎬ发现原有的语文课程目标已无法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求ꎬ进行新一轮改革刻不容缓ꎮ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改革任务ꎮ教育部于同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ꎬ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ꎬ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也随之展开ꎮ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设计思路打开了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纪元ꎬ形成了新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ꎬ明确了新一轮语文课改的方向ꎬ语文素养成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关键词ꎮ语文课程的性质被定义为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ꎮ[1]语文课程形成了知识与能力㊁过程与方法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ꎮ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ꎬ语文课堂教学开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ꎮ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一脉相承ꎬ秉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ꎬ构建了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ꎬ为高中学段语文课程提供了一个总框架ꎮ其中ꎬ选修课程体系凭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设计与构想ꎬ成为此版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ꎮ这一时期ꎬ教科书以 一纲多本 的形式编写ꎬ教材的数量与选文内容均十分丰富ꎮ[收稿日期]2020-10-11[作者简介]刘茜ꎬ女ꎬ教授ꎬ博士ꎬ硕士生导师ꎬ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ꎻ周可心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从事课程改革研究ꎮ㊀㊀2.实践探索期(2004 2011)这一时期是课程标准所蕴含的理念转化为课程改革实践的关键时期ꎬ全国范围内的语文课程改革在遵循课程标准的情况下逐步展开ꎬ成就与问题突出ꎬ认可与质疑并存ꎮ总体上看ꎬ课程与教学观念受到较大冲击ꎬ语文课程大环境得到较大改善ꎮ但是ꎬ 由于课程改革没有遵照 先实验㊁后推广 的原则ꎬ而是实行 边实验ꎬ边推广 的方针ꎬ并引进所谓 芬兰经验 ꎬ又明显水土不服ꎮ新课程一直在争议中曲折前进ꎬ步履维艰ꎮ [2]这一时期ꎬ对语文课程性质并未形成统一认识ꎮ对语文素养这一核心理念的界定也莫衷一是ꎬ导致 泛语文 倾向的出现ꎮ随着语文课程在改革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ꎬ为进一步优化语文课程整体框架ꎬ提升语文课程的时代性与适切性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应运而生ꎮ新课标 既是对十年语文课程改革经验和教训的一个总结ꎬ也是引领语文课程改革继续前行的航标 ꎮ[3]课程性质上ꎬ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作出调整ꎬ保留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ꎬ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ꎮ课程内容上ꎬ更加重视语文学科的特征ꎬ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㊁写字㊁阅读㊁写作㊁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ꎮ教学实施上ꎬ删除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4]ꎬ以纠正语文知识出现的错误倾向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ꎬ学习理论㊁建构主义教学论㊁多元智能理论等从国外引入的教育理论广泛传播并逐渐深人人心ꎬ课堂教学中讨论法㊁表演法等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得到迅速推广ꎬ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课堂ꎮ[5]3.深化发展期(2012 2020)从党的十八大开始ꎬ 立德树人 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ꎬ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ꎮ2012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状况调研ꎬ开始为修订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做准备ꎮ高中语文课标的修订工作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ꎬ总结了过去十多年来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ꎬ特别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完善[6]ꎮ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研究制订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ꎬ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体现出来ꎮ新版高中语文课标阐明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及其形成㊁发展机制ꎬ是对 语文素养 概念的补充和完善[6]ꎬ进一步凸显了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ꎮ这一时期ꎬ语文教科书编写取得了巨大成就ꎬ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ꎮ2012年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编写工作正式展开ꎬ并于2016年完成ꎮ到2017年秋ꎬ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起始年级语文科已采用统编教材ꎮ到2019年ꎬ语文统编教材已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ꎮ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的出现ꎬ实现了从 一纲多本 到统编㊁统审㊁统用的转变ꎬ探索出一条教科书编制的新路径ꎮ现阶段ꎬ学术界对语文课程的研究围绕语文课程建设㊁语文教学改革㊁语文教师教育㊁语文考试改革等方面展开ꎮ将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与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有机结合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ꎮ(二)整体特点1.在实践中深化经过二十年的蜕变ꎬ语文课程的所有要素都在新课程改革的反思性实践中得到深化发展ꎮ每一份改革文件的出台都是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ꎬ每一版课程标准的修订都是对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ꎮ从传授语文知识到在言语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ꎬ是语文知识观不断转变与重建的过程ꎬ也是语文课程实践性更加突出的过程ꎮ2.在发展中整合吸收各方合理的意见ꎬ不断整合多元课程理念ꎬ融通各种课程实践模式ꎬ是此次语文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ꎮ语文课程改革的整合是多方面同步进行的ꎬ语文学科知识的编排从固定走向灵活ꎬ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生活化ꎬ语文课堂教学由单向度传授转化为师生双向互动ꎬ语文课程评价更发展为以多维目标为导向的综合评价ꎮ3.在守正中创新语文课程在二十年的改革历程中借鉴国外的课程改革理念ꎬ拓展了课程视野ꎬ提供了改革新思路ꎮ但是ꎬ语文课程改革究竟走哪条路ꎬ必须由我国自身的国情决定ꎮ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并未割裂与以往改革的联系ꎬ而是在继承中发展ꎬ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ꎬ保留了我国语文课程的优良传统ꎮ同时ꎬ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时俱进的新动态ꎬ做到了坚守语文课程根基之上的破与立ꎬ实现了守正基础上的创新ꎮ二㊁语文课程改革二十年:成就与反思(一)主要成就过去二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受到质疑与争议ꎬ但向前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ꎮ现阶段ꎬ有必要以整体视野关照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ꎬ厘清改革思绪ꎬ肯定既有成就的同时重新审视存在的问题ꎮ1.秉持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推行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ꎬ构建正确的语文课程理念ꎮ语文课程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上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做到了立足于课程本身而非立足于对课改问题的纠偏ꎮ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大方向是正确的ꎬ2011版课标提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ꎬ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ꎬ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ꎬ将思想情感的教育ꎬ渗透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过程之中ꎬ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ꎮ [4]在语文素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语文核心素养 作为一个高度浓缩的概念ꎬ成为语文课程改革再出发的新引擎ꎬ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新目标ꎮ语文课程不仅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目标ꎬ同时也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个性化发展ꎬ体现出学科本位与学生本位的融合ꎮ此外ꎬ新课标将语文课程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ꎬ赋予了语文学科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ꎬ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ꎮ2.调整与重构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内容问题的提出是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前提ꎬ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调整是语文课程更大程度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ꎮ本轮新课改之前ꎬ语文课程内容的表述有所缺失ꎬ由此衍生了许多教与学的问题ꎮ新课改激活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ꎬ语文课程内容的问题被有意识地提出来ꎬ使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ꎮ目前ꎬ关于语文课程内容的讨论主要围绕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要素与课程内容的开发路径两个主题展开ꎮ在课程内容上ꎬ强调要有意识地将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结合起来ꎬ而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ꎮ因此ꎬ语文知识的科学编排成为课程内容重构的重要方面ꎮ从人教版等版本教材以及最新的统编版教材来看ꎬ混合编排成为当前语文知识编排的主流形式ꎮ同时ꎬ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新增课程内容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内容重构的路径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既是当代阅读的新要求ꎬ又是我国学生语文学习的弱项ꎮ新课标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要求ꎬ无疑是与时俱进的突出表现ꎮ整体而言ꎬ语文课程内容的变革体现了综合中有分化㊁分化中有整合ꎬ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历史过程ꎬ这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辩证法ꎮ[7]3.建设良好课堂生态良好的语文课堂生态是以学生发展为要义的教学情境ꎬ民主㊁平等的课堂环境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ꎬ营造自由和谐的教育氛围ꎮ新课改以来ꎬ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由师生间知识上的差异变成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障碍ꎮ[8]随着教学矛盾发生变化ꎬ指令性教学形式被淘汰ꎬ对话教学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ꎮ对话性质的课堂形态为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平台ꎬ良好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逐渐显现ꎮ语文教师以平等的对话取代知识的灌输ꎬ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发展促进者ꎬ由课堂主导者转变为课堂引导者ꎮ随着课堂话语霸权被打破ꎬ学生的话语权逐渐在课堂中得到显露ꎬ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具有了更多意义建构与情感生成的意味ꎮ同时ꎬ语文课程正走向教育回归生活的道路ꎮ在遵循语文学科内在规律的基础上ꎬ服务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成为课程生态的重要导向ꎮ4.创新教材编写机制新课改以来ꎬ语文教材遵循 一纲多本 的编写原则ꎬ催生了不同的版本ꎬ成为课改以来最直观的现实成果ꎮ现阶段ꎬ统编版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取代了人教版教材ꎬ成为主流教材ꎬ实现了从 一纲多本 到 一纲一本 的转变ꎬ成为探索教材编写路径的最新成果ꎮ统编版语文教材在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特征ꎮ教材编写立意高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ꎬ以 有机渗透㊁润物无声 的方式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总目标ꎮ编写方式具有科学性ꎬ采用编研结合的形式ꎬ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ꎬ为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服务ꎮ教材内容上ꎬ重建语文知识体系ꎬ语文知识与能力被融入到教材的各个板块ꎬ以隐形的方式存在ꎮ教材结构上ꎬ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两条主线组织单元结构ꎬ兼顾了人文性与语文教学的梯度ꎮ选篇上ꎬ既保留经典性ꎬ又彰显时代性ꎬ从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需要出发ꎬ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ꎬ增加传统文化的篇目ꎮ5.整合与落实课程实施语文教学方式的革新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给语文课程实施带来的新变化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ꎬ倡导自主㊁合作㊁探究的方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ꎮ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在生动的课堂环境中围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展开ꎮ整合后的语文课程实施由预定性转为生成性ꎬ由求同㊁统一变为个性㊁多元ꎮ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注重积累㊁感悟和实践ꎬ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发挥语文对学生兴趣㊁情感㊁个性的影响ꎬ揭示出语文学科在学习方式上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ꎮ6.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ꎮ语文课程改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ꎬ一方面源于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性ꎬ另一方面源于一线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ꎮ为适应新课改ꎬ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计划ꎬ实施了多项教师培养工程ꎬ其中 国培计划 成效显著ꎮ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ꎬ基本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㊁梯级日趋清晰㊁结构日趋合理㊁具有持续发展特征的语文教师群体ꎮ[9]新课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语文教师的发展方式ꎬ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ꎮ教师首先要成为反思型学习者ꎬ才能培养出 学会学习的学生 ꎮ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发展进步ꎬ成为反思型学习者和终身学习者ꎮ7.实行课程分级管理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两个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ꎬ语文课程改革也遵循这一指令开始施行分级管理ꎮ三级课程管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最显著的成就是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㊁研制与实施ꎮ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环节ꎬ是语文学科焕发生机与活力的主要路径ꎬ是语文课程生态圈和谐发展的推动力量ꎮ整体上看ꎬ我国的语文校本课程以国家课程目标为准则ꎬ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引ꎬ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依据ꎬ以现实的课程资源为依托ꎮ不同地方㊁不同学校在实施统一的国家课程上存在差异ꎬ实施校本化语文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力补充ꎮ目前ꎬ我国语文校本课程已形成学科型与综合型两大类ꎬ并且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是逐步增强㊁分层推进的ꎮ[10](二)反思与问题1.课程理念:模糊与宽泛课程理念的模糊主要表现为部分课程理念带有宽泛性ꎮ新课改至今ꎬ每一版课程标准的出台与修订都有专家学者进行解读ꎮ一方面ꎬ对课程标准的不同解读有益于了解课程标准各方面的变化ꎮ另一方面ꎬ部分学者站在自己的学术立场上对其进行解读ꎬ有失偏颇ꎮ一部数万言的 标准 需要数十万言的 解读 ꎬ反映出我们的 标准 清晰度不高ꎮ[11] 语文核心素养 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ꎮ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是怎样的?如何确定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程度?各学段之间的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如何衔接?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仍无定论ꎮ专家学者对新课标中 综合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等其他概念的解释也众说纷纭ꎬ至今未形成统一的看法ꎮ部分语文课程理念的模糊与宽泛加大了语文教师在认识上的偏误ꎬ纷繁复杂的学术论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师对课标的准确认识ꎮ二元对立的思维使矫枉过正㊁顾此失彼的非理性倾向时有发生ꎮ2.课程内容:守旧与空缺人们逐渐意识到目前语文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本体论 问题ꎬ即语文课程内容问题ꎮ课程内容是确定教学方法㊁实施教学的依据ꎬ建构明确㊁清晰的语文课程内容理应受到重视ꎮ有学者在课改初期就提出ꎬ语文课程改革是在本体论没有创新的情况下进行的ꎮ[8]反观现阶段的课改现状ꎬ本体是否创新?是否纠正了改革初期存在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ꎮ现实的情况是ꎬ新课标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组合在一起ꎬ以 课程目标与内容 的形式出现ꎬ但仍从单方面对课程目标作出阐释ꎬ并未对语文课程内容作出确切说明ꎮ从根本上来说ꎬ这种变化缺乏实质意义ꎬ语文课程内容的缺失问题仍未得到解决ꎬ制约了课程改革的突破性进展ꎮ3.课程实施:虚化与偏差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关键环节ꎬ将课改理念的美好预期转化为教学实践是语文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ꎮ目前ꎬ语文课改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仍然存在ꎬ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ꎮ其一ꎬ过分强调人文性ꎬ出现泛语文倾向ꎮ新课改以来ꎬ人们错误地理解了语文的人文性ꎬ导致各种泛语文现象屡屡发生ꎮ人文性不是指语文课文所反映的人文内容ꎬ而是指语文本身的人文本质ꎮ许多语文教师混淆了两者的概念ꎬ使语文课程实施附加了许多不属于学科本质的范畴ꎬ伪人文的内容进入课程致使课程实施充斥非语文现象ꎮ这种围绕非语文内容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偏离了语文课程的中心点ꎮ其二ꎬ出现弱化训练倾向ꎮ语文新课改急于抛弃过去的一些偏激做法ꎬ从过度训练转向抛弃训练ꎮ语文教学的效率被明显降低后ꎬ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抛弃训练的做法是否得当ꎮ新课改初期的 抛弃训练 倾向与如今的 肯定训练 倾向交织在一起ꎮ在没有明确的标准化说明的情况下ꎬ教师难以把握语文学习的训练程度ꎮ其三ꎬ多元感悟与尊重文本发生冲突ꎬ出现反文本倾向ꎮ新课改以来ꎬ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实现多元化感悟成为文本阅读的新理念ꎮ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发散性思考ꎬ强调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ꎬ往往偏重学生自身的理解ꎬ忽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真实内涵的把握ꎬ导致学生和文本之间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对话ꎮ这种开放的态度和过于宽泛的解读逐渐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与文本的客观性割裂开来ꎮ事实上ꎬ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无边界的ꎬ而教师的教学是有边界的ꎮ文本意义的确定性是学生进行解读的前提ꎬ也应成为教师教学的边界ꎮ其四ꎬ 自主合作探究 缺乏实质内容ꎮ自主合作探究方法使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ꎬ但前提是明确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ꎬ是否有必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ꎮ目前ꎬ缺乏教师使用这一学习方式的标准ꎮ课程实施中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ꎬ部分课堂出现合作变形㊁探究变僵的局面ꎮ无意义的自主合作探究会影响教学进程ꎬ使学生难以在空洞的课堂中取得实质性收获ꎮ4.课程评价:固化与偏离新课改以来语文课程评价进入全方位㊁多角度的评价视野ꎬ但新课标所提倡的诸多评价理念在现实中的开展情况远不如预期ꎮ评价主体上ꎬ单一化的评价对象没有发生实质上的改变ꎮ新课标赋予学生评价者的身份ꎬ但在现实评价中学生依然处于被评价的角色ꎮ评价内容上ꎬ新课标以概括性的方式说明各部分内容的主要评价方面ꎬ然而具体评价细则的缺失导致课程评价缺少针对性和确切性ꎬ导致评价内容空泛且贫乏ꎮ当前ꎬ以应试为导向的终端评价机制对课程改革的束缚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ꎮ考试评价只是语文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ꎬ却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ꎬ导致其他评价方式被人们习惯性地忽视ꎬ使课程评价蕴含的 导向㊁甄别㊁激励 等功能无法得到发挥ꎬ进而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全面发展受到影响ꎮ三㊁语文课程改革二十年:前瞻与展望(一)树立辩证㊁融通的课程意识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线性的过程ꎬ改革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具有包容冲突与多样化以及接纳非预期情况的应变能力ꎬ在各种预期与非预期的变化中继续推进下一阶段的改革ꎮ正如富兰所提出的: 有成效的教育变革的核心并不是履行最新政策的能力ꎬ而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发生预期的或非预期的千变万化中能够生存下去的能力ꎮ [12]预期的变革是蓝图ꎬ而实践中的变革更考验着我们的应变能力ꎮ语文课程的终极学习目标不在于了解语言㊁文字等语文学科的理论体系ꎬ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学会运用㊁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ꎮ因此ꎬ语文课程改革亟需树立辩证㊁融通的课程意识ꎬ摒弃两极化的思维方式ꎬ秉持 拒绝泛语文ꎬ回归真语文 的信念ꎬ彰显正确语文观的导向作用ꎮ新课改的推进要坚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ꎬ按照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继续前进ꎮ(二)建构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强化语文课程的本体论是未来改革的重中之重ꎮ语文知识的创新成为完善语文课程内容的前提ꎬ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是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支撑ꎮ目前语文课程内容已经不存在需不需要知识的争论ꎬ选择何种语文知识才能推动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才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ꎮ在人工智能时代ꎬ语文课程内容改革必将沿着弥合不同学科界限的道路前进ꎮ因此ꎬ有必要在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审视已有的语文知识ꎬ打破孤立的学科结构ꎬ从知识㊁能力㊁价值三个维度整合学科内容ꎬ删去不合时宜的陈旧知识ꎬ提升语文知识的适切性ꎮ同时ꎬ语文课程内容需融入智能时代所必须的素养与能力ꎬ其结构样态的现代化将成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语言运用的重要条件ꎮ(三)回归真语文的课程实施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理解㊁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ꎬ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ꎮ[13]因此ꎬ课程实施应找准学科定位ꎬ师生的教与学应紧扣语文课程的主航道ꎮ不顾此失彼㊁不矫枉过正应成为语文课程实施的原则ꎮ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从本质上要求课程实施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限ꎬ走向社会ꎬ回归生活ꎮ 通过语文课程的 学得 有效促进课外的 习得 ꎬ做到 得法于课内ꎬ收益于课外 ꎬ最终在中学阶段ꎬ养成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和习惯ꎬ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成为我们共守同趋的一个现实目标ꎮ [14]现阶段ꎬ多种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语文课程实施形态的变化提供了优渥的土壤ꎮ语文课程的实施形态在智能时代得到重塑ꎬ语文课堂在深度学习的动态交互环境中进行ꎮ围绕语文主航道展开的课堂教学必将与智能时代的新兴技术碰撞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火花ꎮ(四)善用大㊁小语文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一切学科课程实施的基础保障ꎮ新课改以来ꎬ语文教育逐渐走向生活化㊁信息化ꎬ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呈现相同趋势ꎮ语文课堂内外资源的互联互通逐步将课程边界隐形化ꎬ语文学科的学习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优化ꎮ课堂教学中的小语文与社会生活所蕴含的大语文相结合ꎬ既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ꎬ也是未来改革延续的方向ꎮ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会为语文课程带来更多蕴含开放性和交互性的课程资源ꎬ也必然会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个性化生长空间ꎮ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是我们必须把握的新机遇ꎬ不断更新语文课程资源观㊁拓展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成为今后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ꎮ(五)探索弹性化的评价方式随着国家教育考试的改革ꎬ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以及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方面ꎮ语文课程评价改革要真正落实评价理念ꎬ考虑弹性与变化ꎬ兼顾过程与结果ꎬ在发挥工具性判断意义的基础上追求发展性的教育意义ꎮ考试评价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ꎬ也是未来改革的突破口ꎮ在没有形成更科学㊁客观的评价方式之前ꎬ考试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评价方式ꎮ可以预见ꎬ语文课程改革将持续面临发展型质性评价与量化考试评价的衔接问题ꎮ如何慎重推进评价方式的转变ꎬ尤其是如何在语文考试评价改革上有所突破ꎬ让语文考试更具科学性ꎬ是语文课程改革要继续破解的难题ꎮ(六)加强专业化的教师发展新时代语文教师是课程变革的主要推动力和落实改革的关键角色ꎮ建设具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ꎬ培育优秀的语文教师群体ꎬ对促进语文课程改革㊁提高语文教育水平有重要作用ꎮ现阶段ꎬ语文教师亟需从知识型教师转向智慧型教师ꎬ从 教知识 变为 用智慧教学 ꎮ要实现这一转变ꎬ针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
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
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
中国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改革也在不断发展。
首先,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改革应以社会发展为基础,重视现代社会的需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文化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纳入语文教材中。
其次,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改革应注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引入新的教材,注重学生的发现式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三,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将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内容纳入语文教材中。
最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将实践能力纳入教材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改革及其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不断发展中,应当注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
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语文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一门课程。
下面将从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现代特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
一、历史背景语文课程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封建社会,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经典文化,如《论语》、《诗经》等。
韩愈、柳宗元等文人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认为学习语文是为了传承和发扬道德伦理规范。
到了近代,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国家的内忧外患,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这个时期的语文课程内容开始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注重科学素养和实用性。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更是推动了语文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变革,红昭愿提出“白话文运动”,让学生学会运用现代白话表达和思考。
二、发展过程语文课程从传统经典到现代白话的变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进程中,语文课程内容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更新。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文字能力,课本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红色经典。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语文课程内容逐渐多样化和开放化。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为目标。
课程内容也开始引入了国际文学和跨文化交流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文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电子书籍和网络资源的普及,让学生可以广泛获取和分享各种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
课程内容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评估信息。
三、现代特点当前,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化: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传统文学和经典作品,也包括现代文学和当代作品,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作品。
还融入了科技、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
2. 实用性:课程内容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对“先学后教”语文教学模式的价值透视
对“先学后教”语文教学模式的价值透视【摘要】“先学后教”作为中国本土原创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旨在变革传统语文教学中“师本学末”的师生关系为“学本师辅”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真正主体,而教师则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辅助者。
“先学后教”理念自提出后,对我国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影响颇大。
具体表现为: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深刻变革;对语文“授课方式”的抉择扬弃;对语文“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对语文“实施效能”的有力提升。
【关键词】先学后教;语文;教学模式;价值透视【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先学后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创生于中国本土,并在近几十年广泛传播的一种教学模式。
所谓语文“先学后教”,就是指变革传统语文教学中“师本学末”的师生关系为“学本师辅”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真正主体,而教师则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辅助者。
“先学后教”理念自提出后,对我国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影响颇大。
在当下语文课新课改中几乎呈现出一种“风行”的态势,实践证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本身存在“多元”的价值表征。
一、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深刻变革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直暗在地秉承一种理念,即学生在语文课堂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
这样,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上的“真正”主体,便变得理所当然、毫无疑义,从而遮蔽了真正主体学生的存在价值。
但语文课程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语文知识都能靠单纯地教与受来完成。
哈贝马斯在《知识与人类兴趣》一书中指出,人类的“理性活动”源于其自身创造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任何“理性活动”都以满足人类某种需求为旨归。
基于此,他把知识划分为三种类型,包含了人类所有理性认知活动的基本需求。
它们是:技术的知识,即旨在满足人类认知物质生活世界的本质与规律的知识;实践的知识,即旨在理解所掌握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价值意义的知识;解放的知识,即致力于解放人类长期受统治与压抑的知识。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国际透视
一
标 。显然 , 这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人才发展形势需要
的明智 之举 。
、
2 0 1 1 版课 标的价 值取 向
课程标准的编制在整个课程改革中是一个核心
2 0 0 9 年, 上海 市参加世界经济合 作与发展 组织
O E C D ) 国际学生评估项 目( P I S A ) 测试 , 成绩 在所有 环节 , 各 国课程改革对此都非常重视。国家课程标准 ( 0 % 的非 ( 有 国家 仍沿 用 “ 教 学大 纲 ” ) 基 本 反 映 出 国家 课 程 改 参 与 国家及地 区中排 名 第 一 。但 在 占试 题 3 上海学 生得 分率并 不 高。 革 的价值 追求 。就母语课 程 改革 而言 , 体现 共 同的发 连续性 文本 阅读 单 项 中, I S A阅读评估 , 始于 2 0 0 0 年, 旨在评估各 国 1 5 岁( 初 展趋势 : 在价值取 向上 , 明确要求在母语教育 中渗透 P
金 荷 华
( 江苏教育学院 中文系 , 江苏 南京 2 1 0 0 1 3 ) 务教 育语文课程标准》 , 在课 程定位上体现 国际母语课 程改革发展 趋 势, 突出语 文 学科本 质
属性 ; 在文化取向上强化在母语教 育中坚持 民族立场与 国际视 野相结合 的理 念和价值追求 ; 在 内容结构 上体现 当代 国
I S A阅读评 估 的 范 畴包 括 : 获 取 信息 , 形 成广 性的选择、 阅读和思考 ; 能够运用多种策略、 资源和技 靠前 。P 整体 的理 解 ; 形 成 完 整 的解 释 ; 反 思 评 价 文 章 内 巧来阐释、 选择和组合信息 ; 能够理解多种 文本 的语 义 、
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可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文革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教材实行“国定制”人教社独家编写的。
63年与56年颁布的大纲是一脉相承,规定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
其次文革后始于78年的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背景,教材管理实行“审定制”教材多样化,但基本上都是训练体系的。
87年的大纲是在78年的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提出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强调了理解语言文字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结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阶段与文革前比有很大发展。
世纪之交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改革,我国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教育部制定了《纲要》,确定了改革的新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新标准,200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多套新课程教材出现了。
第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用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训练,并强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掌握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
这对于普及、繁荣祖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的本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尚无清醒认识。
第二阶段1978年文革以后新颁布的大纲以及由人教社编写的一套崭新的教材对语文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大纲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并且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教学指导思想。
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
语文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新教法
• 在合作中学习(合作模式)、在交流中分享 (分享模式)、在互动中深化(互动模式);
• 面向社会学习(交往模式)、重视整合方法 (综合模式)、培养对话意识(对话模式)。
附3:温州中小学十种教学模式:
• 1、讲授——演示型 • 2、自主——探究型 • 3、自学——辅导型 • 4、任务——驱动型 • 5、实验——探索型
附1:我国中小学基本教学模式
• 传授式:复习—授新—巩固—应用 • 学导式:自学—质疑—诱导—练习 • 发现式:诱导—提问—研究—解决 • 体验式:设境—活动—体验—感悟 • 师徒式:示范—模仿—练习—迁移
附2:语文新课程教学模式
• 在启发下接受(接受模式)、在活动中探究 (探究模式)、在网络上搜寻(选择模式);
• 新课程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 新课程重视隐性课程 • 新课程重视活动课程 • 新课程重视综合课程
• 新课程重视选修课程
• 新课程重视非学术性课程
• 新课程重视拓展课程
• 新课程重视应然课程(理想课程) 与现实课程(教材—教师课程—学 生课程)的统一。
2、新课程设计的特点:
• 泰勒的课程设计四个基本原理: • 一是了解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经验 • 二是教师如何组织这些经验 • 三是这些经验如何传授给学生 • 四是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检查这
• (3)“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 学论。
3、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 这是目前成为热点和时尚的课程理 论。建构主义有许多流派,其中认 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对教育 产生了重要影响。
• (1)“知识建构”的教育和课程理 念;
• (2)创设“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 思想;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改小结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改小结2024年,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进行了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对2024年的小学语文新课改进行小结,以展示新课程的特点和带来的变化。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采用了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首先,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践和操作。
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小品、小讲解、听写等,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演讲技巧和表达能力。
其次,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进行各种类型的写作训练,如读后感、记叙文、议论文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此外,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听写、口头表达等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强调文学阅读与理解能力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课堂教学将更加注重文学阅读,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如文学经典、诗歌、童话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通过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
此外,新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如快速阅读、精读、泛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新课程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列为重要目标之一。
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学习古诗词、成语、谚语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新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学习世界各国的文化,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国际视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新课程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
首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误尽语文是折腾——课改和语文教材大变脸
误尽语文是折腾——课改和语文教材大变脸误尽语文是折腾——课改和语文教材大变脸文/涂国文对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我有这样一个基本评价:它最大的功绩,就是加强了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之前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从未如此活跃过;此外,就是它催生了一大批教学“名师”——这些教育新贵们藉此获取了赖于晋身的教育资本、政治资本乃至真金白银的经济收益。
中国语文教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过、热闹过。
中国当代的语文教育教学,迎来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名师”如云的时代。
然而,尽管各种教学研讨活动风起云涌、此消彼涨,各种“名师”如雨后春笋、哔剥拔节,中国语文教育教学却并未发生任何质的改观,面貌依然故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获得多大提高,人文精神并没有获得多少强化,他们对母语的兴趣还在继续丧失。
学生到底从这次课改中得到了什么?我想完全可以借用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来形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无疑是轰轰烈烈的。
这是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界的又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国人的“运动”情结早已深入骨髓,连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这种最需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地进行的事业,也要来一场暴风骤雨式的运动。
犹记课改刚刚启动的时候,不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在各种会议上放言“课程改革,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逆之则忘”,俨然手中握有了一把对教师进行生杀予夺的“尚方宝剑”。
然而,“顶峰论”的破产不是某副统帅的专利。
正剧可以改编为喜剧,却最终难逃闹剧一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第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们最有发言权。
只要我们问问他们,第八次语文课改推行后,他们的教学负担到底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不断忙于准备公开课或者赶观摩课秀场动给他们带来的究竟是心灵的愉悦还是精神的折磨,语文课堂除了变热闹了之外还发生了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等等,就不难得出结论。
第八次语文课改,与中国的体改、医改、房改等“改革”一样,无疑都是一场折腾。
为了“创新”而“作秀”?——透视语文教学中的“课改”误区
但 是 随 之也 出现 了一 系 列 过 分追 求 所 谓 “ 新 ” 忽 视 基 创 而 础教 育 , 以及 一 概 否 定 传统 教 育 模 式 的现 象 , 些 教 师 不 自觉 有 地 把 “ 统 教 育 ” 同 于 语 文 教 育 中 的种 种 不 合 理 、 后 的 代 传 等 落
的 要 求 , 是 事 实 : 是 不 可 否认 的是 , 现 实 生 活 中 , 统教 这 但 在 传 育 的 种种 观念 仍 然 在 影 响 着 我们 。 当今 教 育 所 面 临 的许 多 问
题 , 可 以 在 中 国教 育 史 中找 到 问 题 的 由 来 、 源 所 在 。 中 国 都 根
■
为 了 “ 创 新’ 而 ’ “ 作 秀 " ?
透视 语 文教 学 中的 “ 改 ” 区 课 误
陈 洁
( 熟 市 滨 汀 职业 技 术 学校 , 苏 常 熟 常 江
摘 要 : 文 透 析 了新 时期 语 文课 堂教 学 中过 于 追 求 形 本 式 化 而 出现 的 一 连 串“ 秀 ” 象 。 求切 实 有 效 的 新 语 文教 作 现 探
学方 法 。 关键 词 : 文教 学 创新 作 秀 语 长期 以来 , 文 一 直 是 我们 不 可或 缺 的交 际 工 具 , 人 类 语 是 文 化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语 文 作 为一 门基 础 学 科 及人 文学 科 , 包 含着 极 其 丰 富 的 内涵 。随 着 新 课 程 改 革 在 全 国 教育 系统 的推
传 统 教育 的许 多 智 慧 , 比如 “ 人 皆可 为 圣 贤 ” 人 的教 育 理 想 , 灵 活 多 变 的教 学 方式 .循 循 善 诱 ” 因材 施 教 ” 教育 方 法 , 材 “ “ 的 教 编 制 的 自主性 等 何 尝 不 是一 种 财 富 呢 ?面 对 时 代 提 出 的新 要 求 、 标 准 . 们 在 改 进 教 学 模 式 时 . 妨 借 用 鲁 迅 先 生 的一 新 我 不 句 话 来对 待 传 统 的 教学 方 式 , 就 是 : 其 精 华 , 其糟 粕 。 那 取 弃 二 、 堂教 学 成 时 尚 秀 场 课 为 了 检验 课 改 的 成 果 , 课 交 流 、 作 组 活 动 、 弟 学 校 听 协 兄 观摩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有些 教师 对 此 如 临 大敌 . 了取 得 别 出心 为 裁 的 感官 效 果 , 大 量 的时 间 和 精 力 制 作 多媒 体课 件 , 至在 花 甚 些 学校 出现 了“ 多 媒 体 不 成 公 开 课 ” “ 优 课 一 定要 用多 无 、评 媒 体 ” 局 面 。平 心 而 论 , 师们 对 待 自己 的工 作 是 负 责 而认 的 教 真的. 多媒 体 教 学 在 有 些 时候 也 确 实 收 到 了一 定 的 效果 。 可是
中国语文教材变革的史脉与沉思(1)
幸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21l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历史发展与实践变革研究”及“当代中国社 会的教育基础及其改造”的课题成果之一。
∞——————————————————————弋墨塑丝丝堕丝∑毫题酮讨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教育·
三、言文之用 由于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白话文是今人的
又做了修订,但不脱老解放区课本的框架。选文偏重 政治思想性及政策观念,“注重与斗争实际、群众生
1958年的“大跃进”狂潮,中止了语言和文学的 分科实验,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文学作品被大量政
式的习题。此后成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对这些教材 治时文取代。1959年6月5日,上海《文汇报》开辟
[j受逦a眄砸巫堕崾圃
毫HlilliT]丛丝丝塑螋厂—————————————————川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教育·
十、世纪之问 20世纪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每十年左右就要 “折腾”一次:如五四运动后,因推行国语、白话文教 学,产生了“文白之争”;到1934年,恢复文言教学 呼声大涨,从而引发了关于文言、白话、大众语的论 争;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关于“中学生国文成绩低 落”问题的讨论;40年代初期有关于“抢救国文”问 题的讨论;50年代初学习苏联,开始《红领巾》观摩 教学的讨论;1956~1958年试行“汉语”、“文学”分科 教学;50年代末期开始持续到60年代的“文道之 争”;十年内乱时期的“文乖道废”。1978年3月吕叔 湘在《人民日报》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 题》,开始了“文革”之后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和讨论; 到80年代对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与现代化问题、语 文教学的人文性与科学性问题进行探索;90年代从 “淡化语法”的讨论、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延续到语 感问题及文学教育问题等的论争,此起彼伏。 20世纪末,语文教育遭遇更大的危机:1997年 第11期《北京文学》推出一组三篇文章:邹静之的 《女儿的作业》、王丽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薛毅的 《文学教育的悲哀》,集中批评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的 问题,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羊城晚报))1998年3 月27日头版头条刊载洪禹平、杨东平的文章《误尽 天下苍生是“语文”?》。文章在历数语文教育中存在 的问题时,引用一位从事半个世纪文字工作的老编 辑的话说,这已不是误人子弟的问题,而是“一件误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方案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案。
一、课程设置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应综合考虑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应用等多方面内容。
除了传统的阅读、写作、听说训练,还可以适度增加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如实践性写作、实践性阅读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四个方面出发。
首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小学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准确、流利、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等综合素养,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启发性、探究性和合作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和能力。
启发性教学是指通过给学生一个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他们从自身的实际经验、思考和感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教学是指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或情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合作性教学是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
四、教材选择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选择应该注重质量和适用性。
教材应该具备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内容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该尽量多元化,既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传承,也应该涵盖当代社会的实际问题和热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变化
5.增加了学习方法指导: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提高学习效果。以上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变化的主要内容。这些变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
近年来,语文新课程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变化:
1.强调思维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倡学生通过考、探究和实践来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2.引入阅读素养:新课程标准将阅读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面语言,也要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会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小学语文的改革趋势
小学语文的改革趋势
小学语文的改革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传统的汉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外,还加强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 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新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
3. 强调课程与实际生活的关联。
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经验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情境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加强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学习古诗词、经典著作等文化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之,小学语文的改革趋势是从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向注重学生素质发展的转变,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的发展。
同时,也强调了语文教育与学
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的结合,以及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培养。
21世纪以来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综述
21世纪以来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综述21世纪初,在新一轮的世界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国务院为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
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课》和高中各科课程标准。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语文课程阶段进行基本规范的纲题的依据。
,是编写教材、进行课程、教学评估以及考试命程方案的纲领性文件。
在这个新世纪的课程标准中,在工具性人文性方面的讨论,由刚解放的突出文学性,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到重视工具性,再到今天的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改革在曲折中发前进着。
我国的课程标准在理念上更加的贴近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根据其特点,注重丰富了人文内涵,在它的表述中,似乎更加的注重人文性,因此,不但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而在课程目标这方面则围绕一个目标,三个维度而建构。
即“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更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
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
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改革另一方面是同时实施一纲多本的政策,结束全国一套课本的局面,在高中采取不同版本的教材。
浅谈《语文课程标准》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导向
浅谈《语文课程标准》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导向[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纷繁世界中完善自我的精神指引。
作为社会发展推动力的教育,也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其表现在于民族传统教育早已成为一个民族育人之根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作为核心课程的母语课程更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国也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中国语文课程设置的性质与中国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中国语文课程改革必将在接受现代精神的感召的同时回应中国传统文化,以下我就《语文课程标准》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导向问题作以分析。
一、《语文课程标准》关键词语中“文化”“传统文化”高频出现“文化”“传统文化”等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繁出现。
如: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课程目标中指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由此看来,“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势必失其形,也失去其魂,其改革就极有可能迷失方向。
”根据我国的实际,思考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其中除应坚持先进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生机的语文课程外,“关注传统,宏扬民族文化,强调入文精神的培养,吸收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
”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导向之一。
这种强调,透视出语文课程改革对教育与文化密切关系的关注,可以说教育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的精神命脉依靠教育来延续,文化的继续发展也要依靠教育的传承,当然,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作用是无法抵挡的。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更是深远。
既然教育与文化具有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那么如何利用教育来认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时代意义;如何利用教育来张扬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如何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影响和指导教育等问题将成为课程改革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
语文课程改革的问题透视
文课程目标、 结构, 到课程内容、 评价等都体现了当今 f 使得刚有所平静的性质之争又掀起风浪。 在各种语文 时代的特征和要求, 为古老而又年轻的语文学科注入 I 性质的争执中, 人们常常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 语文
了新 的生命力。但喜悦之后冷静地思考 , 语文新课改 : 就是母语课。这是最基本的事实 , 课 不论人们一厢情
多 ,新课改没有一个坚实 的理论 根基 ,犹 如建 立在 l
“ 浮沙”之上的大厦岌岌可危。 只有将理论本 土化 , ・ 根
据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探索 I 适合国情的改革途径, 才能夯实这座建在 “ 浮沙” 1 之
上 的理 论 大 厦 。 二、 语文 课 程 标 准 问题 I l
到很多人赞同与支持, 但实际上并没有使理论界对语 f
新课改以来 , 各种教育理论如潮水般涌来, 空气
文含义达成共识 。围绕语文是什么这一 中心话题 , : 人 里弥漫 的浓厚的理论气息让人有点窒息。 不暇接的 目
们对语文课程性质也存在不同的理解, 工具性 、 J 如, 人 理论让人看到了新课改的一派繁荣景象, 却也蒙蔽人 文性、 基础性、 实践性、 思想性等等。其中最主要的争 { 们的眼睛, 看不到繁荣背后的危机。细细盘点这次新
一
、
语文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问题
迷失 , 使语文教学在左右摇摆 中误人歧途。在当下各
1 . 无休止的性质之争
一
I 执一词的情况下, 也许更加实际地讨论语文怎样教的
语文是什么学科?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这是 I 问题要 比 争论语文性质要有意义得多。更何况, 上述
直争论的问题 ,也是每次课程 改革 备受关注 的问 那些语 文的性质是从不同角度 、不 同层面总结出的 ,
对语文考试命题现状的分析透视
考试可以考查 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综合能力, 引导教 师从应试教 育转 向素质教 育。
关键词 : 文命题 语 现状 透视 分 析
当前 新 课 程 改革 举 步 维艰 。表 面 上 热 热 闹 闹 ,
考试本身来思考 问题 , 考试本身 中找到一条 出路 从
而实际上则还是 旧瓶装 新酒 , 穿新 鞋走老路 , 以 可 说, 语文教学并没有多大的改观。造成这种现象 的
…
…
…
……Leabharlann …濑 对语 文考试 命题 现状 的分析 透视
甘肃 省 山丹 县陈户 学 区 甘肃省 山丹 县清 泉学 区 何永 国 何 永科
摘
要: 考试 改革是语文课 改的前提和保证 。 目前教 育现状和社会 实际情 况来说 , 消考试都是不现 就 取
实的。 因此 , 大考试改革力度势在必行 。 加 面对语文课程的 实际, 语文进行 开卷考试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 开卷
查 出 学生 的 阅读 能 力 。 们 的考 试 和 阅 读 教学 一 样 我
…………………… 0磷
的死板 。就一篇文章来分析解读 , 至在 阅读文章 甚
中出 现 字 词类 的题 型 。 以说 从 现 有 的 语 文 考 试 题 可
中看 不 出有 多 少 能 力 考 查 的题 , 不 能 不说 是 我 们 这
原 因 自然 是 多方 面 的 。但 是 , 认 为最 关 键 的还 是 我
吗?答案是肯定的 。
那 么 考 试 方 面 怎 么 来 改 ,就 目前 语 文 考 试 来
说 , 能 说 没有 在 进 行 改 革 。 是 , 不 但 考试 改 革 并 没 有
长 期 以来 形 成 的考 试 模 式 , 种 考 试 模 式 严 重 地 制 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视中国语文课程改革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一中国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论层面,而是出在课程论层面,要从课程论层面寻找问题的症结。
课程是怎样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编制的教育内容。
”钟启全《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p177“课程”和“教学”区别的是:课程决定教育的方向和内容,规定“教什么”的问题,而教学是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怎样教”;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设好了的,而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编制课程的决定权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有的只是选择教学过程或手段的权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较多的是研究教学层面的问题,而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恰恰是比较集中在课程层面上。
因此,仅仅从教学层面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无论是用传统的“谈话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还是用新一轮课改提倡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方法,似乎均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事实上是“以阅读为中心”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语文课本是以阅读为中心编写,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翻开语文课本,从第一课开始到最后一课,都是供阅读的课文,阅读是构成教材基本框架,而“听、说、写”往往成为课文的附属;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课文阅读为中心组织的,阅读是主线,识字、听、说、写穿插期间,其轻重取舍必须服从阅读活动的需要;从教学时间看,阅读的课时数一般超过语文总课时数的四分之三,有些学校课程表中甚至找不到“语文课”,上面只写“阅读课”和“作文课”,因为大家明白,“语文课”即“阅读课”,“阅读课”几乎成了“语文课”的代名词;从学生的学习活动看,语文课上除了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学生主要就是读课文,或者是听教师讲课文。
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以“阅读”为中心的特点非常明显。
其实,国外许多国家初等教育阶段的母语课程并非以“阅读”为中心展开的。
比如日本的语文课称“国语课”。
日本非常明确地认定国语教育的性质为“从言语教育的立场出发的国语教育”,即国语教育首先是言语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为此,日本文部省1998年颁发《学习指导要领》,特意将原指导要领中“培养正确的理解国语和适当的表达国语的能力”这一目标中“理解”与“表达”的前后位置做了调整,明确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在国语课程中的首要地位。
付宜红《日本语文教育研究》北师大出版社 2003.9 日本国语课程注重三领域一事项的教学,三领域即听说领域、写作领域、阅读领域,一事项即“语言知识事项”。
日本国语教材完全是按照“三领域一事项”的目标编写的,国语教材呈现的不单是阅读教材,而是非常地道的“语文”教材。
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光村版《国语》第2册教材共9个单元,有四个单元侧重于阅读,每个单元编选一篇课文,全册教材编选课文仅4篇;而偏重于写作的单元有3个,偏重于语言学习事项的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单元各1个。
与一年级教材相比较,五年级第二册则更加重视综合性的语文学习。
全册教材只有四个单元,前三个单元包括了“听说”、“习作”、“阅读”和“语言事项”这“三领域、一事项”中的三项,最后一个单元呈现的是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确定研究题目,写一份研究报告。
按学习领域统计,全册课本中词汇学习5次,明确的写作练习多达6次,听说练习2次,阅读课文加上一篇诗歌欣赏共5篇,写作和听说训练量远远超过了阅读。
光村图书《国语》(2004版)日本语文课程强调“言语教育”,将“表达能力”放在“首要地位”,与我们“以阅读为中心”的课程取向,差异十分明显。
美国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
初等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有些学校称为“英语”课,有学校称“语言艺术”课或“表达”课,尽管课程名称不完全一致,但课程取向大多侧重于“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强调通过连贯的教学,培养学生在读写说听技能方面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并重视将这些技能训练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之中。
”纽约奥尔巴尼市小学《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转引自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编译》江苏教育出版社p294 美国英语课教材也选编供学生阅读的课文,但课文数量不多,据美国目前使用面比较广的英语课本《SRA Open Court Reading》二年级教材统计,一年三个学期,共21篇阅读课文,每学期仅七篇,但配合课文,另外设计有大量词汇练习、句子练习、听说练习和写作练习,每册教材中还设计有综合性的主题活动。
我们曾经研究过一个英语课教学案例,案例中用于课文阅读的时间仅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词汇、句子的学习和侧重于口头、书面表达的实践活动。
从中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美国英语课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训练的倾向。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英语课程除语言艺术课外,一般还专门设置“阅读课”,但这种阅读课与我们所理解的以讲读课文为主的阅读课完全不一样。
主要是让学生进图书馆或阅览室阅读,以学生自主阅读或组织成读书小组合作阅读为主,教师用于指导阅读的时间很有限,和我们的课外阅读更加接近。
他们的“阅读”课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阅读材料大多由学生和教师自选。
据了解,美国威斯康星州每天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四、五年级):拼写45分钟,语言艺术45分钟,阅读45分钟。
朱绍禹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p235 很清楚,可见用于语言学习和表达练习的时间远远超过用于阅读的时间。
俄罗斯语文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1952年由苏联专家组织的“《红领巾》教学观摩讨论”以及1956年我国语文课程模仿苏联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对我国以后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直接结果是:我国的语文教学开始大量渗透“文学因素”和“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或称“语文因素”)”的教学,逐渐形成了以“文章分析”(不只是“内容分析”)为特征的阅读教学模式。
因此语文教育界人大多认为,我国现行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模式滥觞于苏联“文学课”。
其实苏联(包括俄罗斯)语文课程除了“文学课”之外,还另设“俄语课”,而小学阶段主要是以俄语课为主。
俄语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有关俄语的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读说听写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口语和书面语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
朱绍禹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p180 而且俄语课主要是实践性的,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积累实际语言材料,初步学习基本语法知识和正字法知识,教会学生读和写,而所有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服从于一个主要目的──发展语言。
我国语文课程引进的主要是苏联“文学课”的教学模式,而对“俄语课”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如何训练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技能,如何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等,却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
因此,我国的中小学阅读课教学模式从出生伊始就存在先天不足,因为它是从“文学课”演变而来,而不是“语言课”教学模式,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文学教学痕迹,而忽略语言课所承担的教学任务。
观照上述各国的语文课程,我国中小学语文“以阅读为中心”的课程取向非常鲜明。
这种课程取向当然也有优点:主要是能够比较充分地保证了学生课内阅读量,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强化对学生道德品质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是容易造成语言学习不到位,学语言关键不在理解,而在运用,然而阅读文章重在语言的理解,容易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二是难以保证“表达”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位置,其实“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难点,也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但在我们的语文课程中大量的阅读活动挤压了“说”、“写”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现在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教学的意见是学生“话说不好”,“文章写不通”,主要集中在表达能力方面,而我们语文课程却始终坚持“以阅读为中心”,始终没有将提高表达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岂非咄咄怪事?语文课程取向上的错位现象如果不能加以纠正,那么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许永远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二中小学语文课程分设“阅读”课和“作文”课,阅读课侧重文本语言的吸收,作文课侧重于语言的运用。
这样的课程设置人们习以为常,似乎无可厚非。
然而建国五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结果表明,这样的语文课程设置容易产生误导,并且会给儿童语言学习留下隐患。
一般认为,反映个体语言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其所掌握并能运用的词汇数量。
现行英语的等级考试,其划分英语水平等级的基本依据就是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
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也是词汇量快速增长时期,新词语的不断获得,也包括各种句型的不断积累,能直接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并且为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实,作文课在儿童词汇量增长方面是难有所作为,因为学生在作文时能够运用的是已经掌握语言。
假定作文前学生掌握的语汇量指数是10,文章写完后,学生的语汇量指数仍然是10 ,因为学生作文时不可能运用没有掌握的词语或句子。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
《叶圣陶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作文对学生语言的通顺连贯,对语言的组织加工,对学生书面表达技能的熟练,有着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新语言材料的获得,包括词汇的增长和句型的丰富等方面,却是无能为力的。
按照我国语文课程设置的构架,新的语言材料获得的任务主要是由阅读课来担当。
然而我国目前中小学阅读课的目标取向主要不在语言材料获得方面,而是严重地倾斜于思想内容理解和人文素养培养方面。
一本比较权威的语文教学法教材将阅读教学任务界定为:“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和学习体验,逐步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的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儿童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同时还要教给儿童基本的读书方法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①高惠莹麻凤鸣小学语文教学法北京师大出版社 1982年 p192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如果单从阅读行为这一视角考察,这样表述阅读目标似乎是不错的;然而我们考虑问题时必须关注中国语文课程以阅读课代替语文课,并且没有单独设置语言课这一客观现实,如果从语文课程所承担的语言学习任务看,这样表述阅读教学的目标会对语文教学实践产生严重误导,并且进而造成语文课程中语言学习任务的缺失。
而对以学语言为主要任务的语文课程而言,这样的缺失实在是非常致命的。
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来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阅读过程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的同时,就在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包括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句子段落,以及文本内含的语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