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棉导热系数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伴热公式

伴热公式

316.6666667 193.3333333 1200 780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30 30 50 50 30 30 50 50 50
20.578932 10.27251 54.37224 105.3156 23.00364 5.0868 66.80664 237.7608 68.89788
加热时间 所需总功率
类别
数据
0.5 50 0.8 50 12 0.46 199.789408 3281.30 0.91 0.88 0.23 3.82 6.453146253 105.9851421 36 164.7810912
单位
KCAL/Kg*℃ cm cm ℃ ℃ KCAL/Kg*℃ KCAL KCAL g/cm3 g/cm3 KW KW W W
W/m W/m
管道饶距计算 缠绕比例 管道直径 缠绕间距 1:
6.5 0.102 5.0 必须为整数 m cm
760 410 1587 826
50 65 100 150
10.0 10.0 10.0 10.0
-27 -27 -27 -27
1655 727 1443 2236 1850 360 1773 5048 1219
小时
备注
1KCAL/Kg*℃= 4.2KJ/Kg*℃
硅酸钙 岩棉板 岩棉管壳 岩棉缝毡 泡沫石棉制品 矿渣棉 超细玻璃棉 玻璃棉 发泡塑料 聚氨酯 石棉绳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橡塑海绵
30 30 50 50
9.450144 5.7933 59.79816 38.9046
9.5 5.8 60 39
0.01

保温棉热传导公式

保温棉热传导公式

保温棉热传导公式保温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可有着不小的作用呢!说起它,就不得不提到热传导公式。

咱们先来讲讲热传导是咋回事。

想象一下,大冬天里,你坐在没有暖气的房间,是不是感觉冷风一个劲儿地往屋里钻,屋里的热气也很快就跑没了?这就是热传导在“捣乱”。

热传导,简单说就是热量从温度高的地方往温度低的地方跑。

那保温棉为啥能发挥作用呢?这就得看热传导公式啦。

热传导公式就像是个“指挥家”,决定着热量传导的速度和量。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工厂参观,那是个生产保温材料的地方。

我看到工人们在认真地检测一批新生产的保温棉,他们拿着各种仪器,测量着温度、厚度等等数据。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其中一个工人师傅:“师傅,这保温棉咋知道它好不好啊?”师傅笑着跟我说:“这就得看热传导的情况啦,得用公式算一算。

”这个热传导公式是这样的:Q = kAΔT/d 。

这里面的Q 代表热流量,就是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k 是材料的热导率,不同的材料这个值可不一样哦;A 是传热面积;ΔT 是温差,也就是温度高的地方和温度低的地方的温度差;d 是材料的厚度。

就拿保温棉来说吧,它的热导率 k 比较小,这意味着它不太容易让热量通过。

比如说,同样的温差和传热面积,普通的金属材料可能很快就把热量传走了,而保温棉就能把热量“拦住”,让热量不那么容易跑掉。

咱们在生活里也能感受到这个公式的作用。

比如家里的暖气管道,如果外面包裹的保温棉质量不好,或者厚度不够,那冬天屋里的温度可能就上不来,暖气散发的热量都跑掉啦。

再比如说,夏天的时候,我们想让冰箱里的冷气别跑出来,这时候冰箱门的密封层就像是一层保温棉,要是密封不好,冰箱就得一直工作来保持低温,费电不说,制冷效果还不好。

所以啊,这个热传导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它真的很重要。

它能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节能。

总之,保温棉的热传导公式虽然只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小知识点,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常用材料导热系数

常用材料导热系数

常用材料导热系数273646349发表于2008年11月22日10:33阅读(loading.)评论(0)分类:[url=javascript:;]个人日记[/url][url=javascript:;]举报[/url]导热系数方程:导热系数方程:条件:70+_5℃玻璃棉制品:0.032+0.00012t岩棉制品:0.032+0.00016t常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硅酸铝纤维:0.047~0.057W/m.k岩棉板及管壳:0.037~0.049W/m.k玻璃棉管壳及板:0.035~0.046W/m.k岩棉类类别密度(kg/m3)适用温度(oC)常温下的导热系数[W/(m·K)]抗压强度(MPa)岩棉板100~250-268~7000.033+0.00015△t(0.038+0.00015△t岩棉管壳100~150268~7000.033+0.00015△t(0.038+0.00015△t岩棉缝毡100~120268~7000.032+0.00015△t(0.037+0.00015△t泡沫石棉制品50~605000.038+0.0002△t碳酸镁石棉140=4500.04(0.047)硅酸镁石棉450=7500.06(0.070)一、耐火制品轻质粘土砖物理指标表项目指标NG-1.5NG1.3aNG-1.3bNG-1.0NG-0.9NG-0.8NG-0.7NG-0.6NG-0.5NG-0.4体积密度,g/cm3不大于1.51.31.31.00.90.80.70.60.50.4常温耐压强度,MPa不小于5.884.413.922.942.452.451.961.471.180.98重烧线变化不大于2%的试验温度,oC1400140013501350130012501250120011501150导热系数W/(m·K),平均温度350±25oC,不大于0.700.600.600.500.400.350.350.250.250.25注:(1)砖的工作温度不超过重烧线变化的试验温度;(2)表内导热系数指标为平板法试验数量。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保温材料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传热系数1. 什么是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保温材料传热系数是衡量保温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也称为导热系数、热传导系数或λ值。

它表示单位厚度的材料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通常以W/(m·K)为单位,其中W表示热功率,m表示厚度,K表示温度差。

2. 为什么重要?保温材料传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舒适性。

较低的传热系数意味着更好的隔热性能,这将降低冷暖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能源消耗。

因此,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以及了解其传热系数对于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3. 常见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保温材料及其典型传热系数:•矿棉板:0.035-0.045 W/(m·K)•聚苯板:0.024-0.028 W/(m·K)•聚氨酯泡沫板:0.020-0.028 W/(m·K)•聚乙烯泡沫板:0.030-0.040 W/(m·K)•聚氨酯喷涂泡沫:0.020-0.030 W/(m·K)•玻璃棉板:0.032-0.045 W/(m·K)•气凝胶保温材料:0.012-0.020 W/(m·K)这些数值只是一般范围,实际数值可能会因材料密度、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4. 如何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4.1 传热系数首先要考虑的是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

较低的传热系数意味着更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

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区和要求,选择具有适当传热系数的保温材料。

4.2 密度和厚度保温材料的密度和厚度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较高密度和较大厚度的保温材料通常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但也会增加成本和重量。

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当的密度和厚度。

4.3 耐久性保温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长时间保持其隔热性能。

一些材料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发生老化或损坏,从而影响其传热系数。

因此,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稳定性的保温材料是重要的。

保温棉的性能指标

保温棉的性能指标

保温棉的性能指标保温棉是一种用于建筑保温的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阻止热量的传递和损失。

以下是保温棉的一些常见性能指标。

一、热导率热导率是衡量保温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

保温棉通常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可以有效地减缓热量的传递,降低能耗。

常见的保温棉热导率为0.035-0.045W/(m·K)。

二、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材料单位厚度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得热量,与温度梯度之比,即单位热流经过单位面积时产生的温度降;它反映了热传导的速率和强度。

保温棉的导热系数通常在0.045-0.065W/(m·K)之间。

三、导热均匀性导热均匀性是指保温材料内部热量传导的均匀性。

保温棉具有较好的导热均匀性,能够确保热量在材料内部均匀分布,避免热桥的产生。

四、吸湿性能保温棉的吸湿性能会影响其保温效果。

吸湿性能好的保温棉能够快速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扩散和释放到空气中,保持材料的干燥,避免水汽对保温效果的影响。

五、水分透过率水分透过率是指保温材料抵抗水分渗透的能力。

保温棉具有一定的抗水渗透性能,可以有效阻止外部水分的渗透,保持建筑结构的干燥。

六、耐压性能耐压性能是指保温材料在承受外力和压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保温棉通常具有一定的耐压性能,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荷而不发生破坏。

七、耐火性能耐火性能是指保温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性能。

保温棉通常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能够阻燃、耐高温,起到防火的作用。

八、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是指保温材料在不同化学物质作用下的稳定性能。

保温棉通常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会与周围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溶解或分解。

九、环境友好保温棉通常采用无机材料制成,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无毒无害。

同时,保温棉可回收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

以上是保温棉的一些常见性能指标。

不同类型和品牌的保温棉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购买时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保温棉导热系数执行标准

保温棉导热系数执行标准

保温棉导热系数执行标准一、定义及术语保温棉是指一种用于保温的材料,通常由纤维、泡沫颗粒或其它轻质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导热系数(k)是表示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是衡量保温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试验方法导热系数的测量通常采用热流法、稳态法或非稳态法进行。

其中,热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材料两侧温差和热流密度,计算出导热系数。

稳态法和非稳态法也可以用于测量导热系数,但应用范围较窄。

三、影响因素导热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孔隙率、含水率等。

此外,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等也会对导热系数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四、材料特性保温棉的材料特性主要包括密度、压缩性、回弹性、吸湿性等。

密度越小,材料的重量越轻,适合用于轻质结构;压缩性和回弹性越好,材料的缓冲效果越好;吸湿性越小,材料的耐久性越好。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这些特性对使用效果的影响。

五、结构特性保温棉的结构特性主要包括纤维排列、孔隙结构、保护层等。

纤维排列越整齐,孔隙结构越合理,保护层越完善,材料的保温效果越好。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这些特性对使用效果的影响。

六、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

温度越低,湿度越大,风速越快,材料的保温效果越差。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使用效果的影响。

七、能耗问题保温棉的使用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但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能源消耗问题,尽可能选择低能耗、高效率的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建筑外保温材料计算公式

建筑外保温材料计算公式

建筑外保温材料计算公式建筑外保温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外墙或屋顶保温的材料,其作用是减少建筑物热量的散失,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在选择建筑外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保温性能、成本和施工难度等因素。

为了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选择建筑外保温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

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λ = (T1 T2) / (A ΔT)。

其中,λ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T1为室内温度(摄氏度),T2为室外温度(摄氏度),A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厚度(米),ΔT为室内外温差(摄氏度)。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从而评估其保温性能。

导热系数越小,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热阻计算公式如下:R = A / λ。

其中,R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热阻(m²·K/W),A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厚度(米),λ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热阻,从而评估其保温性能。

热阻越大,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U = 1 / R。

其中,U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W/m²·K),R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热阻(m²·K/W)。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从而评估其保温性能。

传热系数越小,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热阻和传热系数,以及材料的成本和施工难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筑外保温材料。

同时,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的类型,以达到最佳的保温效果。

除了以上计算公式外,还需要考虑建筑外保温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能、环保性能等方面的因素。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 —围护结构热阻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 = 厚度δ(m) / 热阻值R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燃烧等级

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燃烧等级
0.70
不燃A
改性膨胀珍珠岩(XR无机保温材料)
0.52
不燃A
引自《建筑科学》2008、2杂志“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安全性分析”一文
附录B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
表B
材料类别
级别
材 料 举 例
各部位材料
A
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B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地面材料
B1
硬PVC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
B2
半硬质PVC塑料地板、PVC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引自《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2001年修订版)
装饰织物
B1
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B2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
其他装饰材料
B1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氰胺、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燃处理的各类织物等。另见顶棚材料和墙面材料内中的有关材料
B2
经组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钢、化纤织物、木制品等
顶棚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墙面材料
B1

岩棉计算公式

岩棉计算公式

岩棉计算公式岩棉是一种常用的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设备和管道等领域。

在使用岩棉进行保温设计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条件进行计算,以确保保温效果的达到预期。

岩棉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导热系数、导热阻和保温厚度的计算。

下面将介绍这些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一、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导热系数是衡量岩棉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通过材料的能力。

通常用λ表示,单位是W/(m·K)。

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λ = (λ1 × t1 + λ2 × t2 + ... +λn × tn) / (t1 + t2 + ... + tn)其中,λ1、λ2、…、λn分别表示岩棉不同组分的导热系数,t1、t2、…、tn分别表示相应组分的厚度。

通过将不同组分的导热系数和厚度加权平均,可以得到岩棉的总导热系数。

二、导热阻的计算公式导热阻是指材料单位厚度内的导热阻力,表示热量通过材料的难度。

通常用R表示,单位是m²·K/W。

导热阻的计算公式如下:R = t / λ其中,t表示岩棉的厚度,λ表示岩棉的导热系数。

通过导热系数和厚度的比值,可以得到岩棉的导热阻。

三、保温厚度的计算公式保温厚度的计算通常是根据预期的保温效果和环境条件来确定的。

保温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t = (Ti - To) × R / Q其中,t表示保温厚度,Ti表示室内温度,To表示室外温度,R表示岩棉的导热阻,Q表示单位面积的热量损失。

通过将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乘以导热阻再除以单位面积的热量损失,可以得到岩棉的保温厚度。

岩棉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使用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保温设计方案。

此外,岩棉的计算公式还需要结合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范进行使用,以确保保温效果的合理和可靠。

在进行岩棉的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保温材料计算公式

保温材料计算公式

保温材料计算公式保温材料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保温效果、材料热传导性能以及墙体面积等因素来确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保温材料的计算公式。

1.热传导计算公式热传导计算公式可以用来确定保温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即材料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λ)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传热的热流量与温度差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越好。

热传导计算公式如下:q=λ*A*(T1-T2)/L其中q为传热的热流量(单位为W或J/s);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为W/(m·K));A为传热面积(单位为m²);(T1-T2)为传热的温度差(单位为K或℃);L为热传导路径的长度(单位为m)。

2.保温效果计算公式保温效果计算公式可以用来确定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即保温材料的热阻值。

热阻值(R)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传热的温度差与传热面积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热阻值越大,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保温效果计算公式如下:R=L/λ其中R为保温材料的热阻值(单位为m²·K/W);L为保温层的厚度(单位为m);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为W/(m·K))。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保温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和保温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温性能、耐久性能、安全性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不同的保温材料有不同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

综上所述,保温材料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热传导计算公式和保温效果计算公式。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得到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和保温效果,有助于进行保温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

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

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概述保温层是建筑物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层,其主要功能是减少热量的传输,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在保温层中,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描述了保温层外表面与大气之间热量传递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放热系数定义放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也称为传热系数或导热系数,是描述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与温度差之比。

对于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它表示了单位时间内通过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传递的热量与室内外温度差之比。

影响因素1. 材料导热性能材料导热性能是影响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的重要因素。

常见用于建筑物保温层中的材料有聚苯板、岩棉、聚氨酯等,它们的导热系数不同。

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也会相应减小。

2. 保温层厚度保温层的厚度也是影响放热系数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保温层越厚,其隔热能力越强,放热系数越小。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确定合适的保温层厚度。

3. 表面特性保温层外表面的特性也会对放热系数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保温层外表面光滑而亮度较高,则会增加辐射传热的比例,从而提高放热系数。

相反,如果表面粗糙或涂有特殊材料,则辐射传热比例减小,放热系数减小。

4. 外界环境条件外界环境条件如风速、空气湿度等也会对放热系数产生影响。

风速较大时,对流传热的比例增加,放热系数增大;空气湿度较高时,水蒸气的传热作用增强,放热系数也会增大。

计算方法计算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ℎ=qA⋅(T in−T out)其中,ℎ为放热系数(W/(m2·K)),q为通过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传递的热量(W),A为保温层外表面积(m2),T in和T out分别为室内和室外温度(℃)。

应用与优化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中,合理选择保温材料、控制保温层厚度、优化外表面特性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

平面双层保温热吸收量计算公式

平面双层保温热吸收量计算公式

平面双层保温热吸收量计算公式本题中,“1”表示第“+1层”保温层,“4”表示第“+4层”保温层。

保温材料是指两层以上保温层,以一定厚度的板材或其他制品为基本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制备或成型各种制品的一种结构和材料,并由一定方法将它固定在某一固定点上。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以热膨胀系数(W/m2)表示的单层和双层保温热吸收量,用单层和双层保温热吸收量表示的层数。

由于单层或两层均为固定点,根据计算公式可将单层或二维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2)表示为:其中 W为导热系数(W/m2); k为厚度;ρ为绝热性能;φ t是绝热层厚度标准值。

需要说明一些注意事项:.计算公式中不同标号或标识符号所表示的各保温热吸收总量均为不同单位面积的材料,因此要注意标号与标量之间关系问题;.数值计算过程中若有多个小数值之差等于标量值之间的差额,要特别谨慎判断,以免发生误读。

.计算公式中不含二次温度补偿原理,具体情况参照本题中第“1”“2”两个保温层中具体保温材料。

1.本题考查平面双层保温热吸收量的定义、计算和应用,掌握各保温层的定义;掌握相关概念;掌握计算公式的含义;分析常见的计算错误原因和解决方法等。

1)基本定义:采用热膨胀系数 W/m3表示材料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对每一层做保温处理。

2)计算:按公式对所需保温层做一次保温处理,其中 P为导热系数(W/m2), K为绝热性能,ρ、ρ均代表密度。

3)应用:保温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均与保温层有关。

4)判断:当保温材料厚度为1.2 mm时,其导热系数为0.894;当保温层厚度为1.7 mm时,其平均绝热性能为0.965=.037 (kJ/m2);当保温层厚度2.6 d时,其平均绝热性能为-0.947=.038/(1+ k) m=1。

5)确定:若保温层的表面温度小于150℃,则取值2℃;若符合上述定义,再取4 h/8 h,则取值2℃。

6)计算: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将各保温层的厚度和单位面积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加以取整;根据各保温层表面温度、时间等因素求出各自表面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和量、以及所需保温材料数量。

保温厚度计算

保温厚度计算

Q
石灰石浆密度(含固量30%)kg/m³
ρ
单位面积管道的长度 m
L
单位面积下的体积 ㎥
V
单位体积下的质量 m kg
m
温度变化 △t ℃
T
保温厚度计算(最大热损失方法计算) 备注
在无衬里时,取介质的正常运行温度 可查表或公式计算 Tm=(Ts+T0)/2 或查表 λ =λ 0+0.00018*(Tm-70) λ 0=0.044
5 28.39628235
140 0.281169822 0.361334123
0.59 4.2 129.465 1233 1.591549431 1lnD1/D0 (室内保温) D1lnD1/D0 (室外保温) 保温厚度 m
单位(W/m2)
保温厚度 m
T0 Ts Tm λ D1 D0 Ta
as w as'
Q
δ δ
石灰石的比热容 kj/(kg.℃)
C
水的比热容 kj/(kg.℃)
C
单位面积损失的热量 Q 单位(W/m2)
Ta=0~150℃时,室内总给热系数as=8.1+0.045(Ts-Ta)
风速大于5时as'=(as+6sqrt(w))*1.163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查表1 查表2
Q=C*m(△t)
L=1/π d V=π *d²/4*L m=V*ρ
540 37.6 125 0.0539 0.55 0.2
25 8.667
管道保温厚度计算(最大热损失方法计算)
管道外表面温度 ℃ 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 保温层平均温度 ℃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m·℃(岩棉)
保温层外径 m
管道外径 m

绝热保温计算表

绝热保温计算表

保温厚度计算与核算
圆筒形管道单层绝热厚度
二 .保温层表面至周围空气间的总给热系数as计算
室内条件下室外
1.室内且(Ta=0~150℃)条件下
,保温层表面至周围空气间的总给热系数as
as =8.81145W/ m2.℃
选择实际条件下的选择的总给热系数as=28W/ m2.℃
三,最大允许热损失量
按右表选择保温层外表面最大允许热损失量
表面温度To =200℃
选择
「Q」=140W/m2
四.计算厚度δ
=0.131558(D1为保温层外径)
D0=108mm
试值法求取δ
试δ=50mm
=0.136325
所以
δ=60mm
核算保温层外表面温度是否与取值相近:
D1=228mm
Q=108.7978W/m2 Ts=23.88564℃
室外条件下
2.室外有风条件下,在风速=5m/s条件下
保温层表面至周围空气间的总给热系数as
as=27.23328W/ m2.℃
件下的as。

不同容重保温岩棉的热传导系数

不同容重保温岩棉的热传导系数

不同容重保温岩棉的热传导系数摘要:一、引言二、保温岩棉的容重与热传导系数的关系三、不同容重保温岩棉的热传导系数四、保温岩棉的优点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保温岩棉作为一种常见的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等领域。

其保温性能与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容重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不同容重保温岩棉的热传导系数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了解和选择。

二、保温岩棉的容重与热传导系数的关系保温岩棉的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用kg/m表示。

容重越高,表示材料的密度越大,热量传导的难度越大,因此导热系数就越小。

也就是说,容重和导热系数是成反比的关系。

三、不同容重保温岩棉的热传导系数1.低容重保温岩棉:低容重保温岩棉通常指容重在60-80 kg/m之间的岩棉。

这类岩棉的热传导系数在0.035-0.045 W/(m·K)之间,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2.中容重保温岩棉:中容重保温岩棉的容重在80-120 kg/m之间。

这类岩棉的热传导系数在0.045-0.060 W/(m·K)之间,保温性能较佳。

3.高容重保温岩棉:高容重保温岩棉的容重在120 kg/m以上。

这类岩棉的热传导系数在0.060-0.080 W/(m·K)之间,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

四、保温岩棉的优点保温岩棉除了具有较好的热传导系数和容重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抗潮湿性能:岩棉在相对湿度很大的环境下,体积吸湿率小于0.2%,质量吸湿率小于0.3%,具有较好的抗潮湿性能。

2.无腐蚀性:岩棉的化学性质稳定,pH 值为7-8,呈中性或弱碱性,对碳钢、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均无腐蚀。

3.安全、环保:岩棉不含有石棉、CFC、HFC、HCFC 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且已被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不致癌物质。

五、结论综上所述,不同容重保温岩棉的热传导系数有所不同,容重越高,导热系数越小,保温性能越好。

建筑保温材料热工换算方法

建筑保温材料热工换算方法

建筑保温材料热工换算方法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要求越来越重视,各种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衡量和计算其热工性能的方式也不同,今天主要对热工性能的表示以及换算方法与大家做个简单介绍,以方便在建筑保温材料选择时进行热工换算。

衡量保温材料热工性能主要有两个指标: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钟内(1S),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

是衡量匀质材料热工性能的参数,如:挤塑聚苯板(XPS)导热系数为0.028~0.03 W/(m·K)、砂加气导热系数为0.1~0.2 W/(m·K)、岩棉的导热系数为0.038~0.044 W/(m·K)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s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是衡量复合材料热工性能的参数,如:复合保温砌块、复合保温板、夹心保温材料等。

涉及到外墙保温节能要求时需根据建筑结构的相关数据来选择保温材料,当需要不同材料时是需要通过热工换算公式来换算的。

根据行业标准JGJ/T 323-2014换算公式为:1.材料热阻(R)=材料厚度(d)/导热系数(λ)2.材料热阻(R)=1/传热系数(K)可以得出:导热系数(λ)=传热系数(K)×材料厚度(d)其中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以及墙体构成不同需要选取相关的修正系数以保证节能满足要求。

以上就是关于不同保温材料热工的换算简单方法,具体算法需参见标准JGJ/T 323-2014 或其它相关的标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