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_
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是什么

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是什么
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简称为水性PU,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是由聚碳酸酯和水性聚氨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涂膜、胶粘剂、塑料制品等领域。
首先,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
相较于传统的有机溶剂型产品,水性PU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由此也使得水性PU逐渐成为各行业替代传统溶剂型材料的首选材料之一。
其次,水性PU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
这种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耐酸碱性,还可以有效地抵御紫外线的侵蚀,因此在户外应用中有着良好的保护效果,能够保持长期的外观稳定性,并且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发挥出色的性能。
此外,水性PU还拥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加工性能。
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配方,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水性PU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机械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塑料制品、建筑涂料、汽车涂装等领域。
总的来说,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以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的特点,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型产品,成为各行业的新宠。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保的重视,水性PU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将在各个领域展现出更大的潜力和价值。
1。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
在当今的材料科学领域中,聚合物材料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其中,聚氨酯类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首先,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适用于各种恶劣的使用环境。
这使得该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满足复杂工况下的需求。
其次,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包括高强度、高韧性和耐磨性等特点。
这使得该材料在制造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高强度、轻量化的结构零部件,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此外,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抵御许多常见的溶剂和化学品的侵蚀,保持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使得该材料在化工、医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承担各种复杂的工艺要求。
总的来说,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相信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将在未来的材料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支持和推动。
1。
文摘-聚碳酸酯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维普资讯
刘都宝等 ・ 聚碳酸酯基水 性聚氨酯 的合成 与性 能研 究
碳 酸酯 多元 醇 的种类 有 很 多 ,特选 用 P DLT 55 成革树脂 。 C 一 6 2
段合成的 WP U胶膜 的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 、硬 定 的外 力作 用 下 ,分 子 间易 发生 滑动 ,因此 材料 的 抗拉强度低 ,断裂伸长率较大。 三官能 团 T MP的 度 和 吸 水 率 的影 响 。 引入 ,使分子链间产生交联率下降。但交联度
甲苯 二 异 氰 酸酯 ( TDI:工业 级 ;聚 酯 ( S 、 ) P )
醚( O) P :工业级 ,进 口( 使用 前在 1 O 2 ℃减压脱水 1 3 4 耐 水 解 测 试 . . 2h ;二羟 甲基 丙 酸 ( ) DM P 与 三羟 甲基 丙 烷 A) 取样品放人质量分数 1 % 氢氧化钠水溶液 中 O ( M P) T :工业 级 ,进 口 ;二 月 桂 酸 二 丁 基 锡 :化 浸泡 2 h后 ,放 人 烘箱 烘 干 ,再 在 XL 电子拉 力 4 W
2 结果与讨论
c 口
G
2 1 不 同低聚 物 多元醇 对材料 性 能 的影晌 . 分 别 用 P ME T G、P 、P S O及 P DLT 5 5 作 C 一 62
苎
\
为不 同软段 ,固定 NC / O OH之 比、交联剂用量及
亲水 基 团含 量 ,合成 系列 WP 的性 能 比较见 表 1 U 。
聚醚( O) P 、聚酯 ( ) PS 材料 进行对 比研究 ,同时探 讨交 联剂对 成膜 性 能的影 响 。研究 结果 表 明 ,适度 交
联 可提高胶膜 的拉伸强 度及 耐水性 ,交 联使膜 的断裂 伸长率降低 。液态材料 P D 一 8 合成 的 WP C LT 9 1 U树 脂 的成膜光泽 及断裂伸长 率较 好 ,固态材 料 P DL T 5 5 C 一 6 2合成 的 WP U树脂 的拉伸强度 及耐介质 性能更 佳。4 种多元 醇合成 的 WP U树脂 ,P D C L水性 P U性 能最优 ,有望 取代溶剂 型合成 革树脂 。 关键 词 : 聚碳 酸酯二 醇 ;水 性 聚氨 酯 ;合 成革 树脂 ;性 能
最新聚碳酸酯二元醇产品介绍

聚碳酸酯二元醇产品介绍: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是合成新一代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原料,与传统型多元醇(如普通型聚酯、聚醚等)所合成的聚氨酯材料相比,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耐水解性、耐热性、耐氧化性、耐摩擦性及耐化学品性。
尤其在耐水解及耐老化性方面具有更优越的表现,是目前多元醇品种中综合性能最优秀的品种之一,适合有高耐久性要求的聚氨酯各个领域。
·已开发的产品种类: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目前已成功开发了系列聚碳酸酯二元醇材料,有如下四个品种:·与其他多元醇物性比较:·基本物性比较表1 由各种多元醇所合成聚氨酯材料的基本特性比较较好注: PCDL:聚碳酸酯二醇PTMG:聚四氢呋喃PHA:聚己二酸1.6-己二醇PCL:聚己内酯多元醇·在热塑性聚氨酯应用中与其他多元醇的比较分别以1000分子量的PCDL、PCL、PTMEG与二异氰酸酯MDI反应合成热塑性聚氨酯,以2mm厚薄膜作为物性测试基准,结果如下:机械性能比较·耐热性能比较(在120℃下加热不同时间时各测试样的拉伸强度保持率)·耐湿热性能比较(试样浸泡在85℃热水中经过不同时间,其拉伸强度保持率)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风筝》涞水四中孙建英一、教学内容分析:《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
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水性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水性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王新闻;薛晓武;吴素平;卿宁
【期刊名称】《材料导报》
【年(卷),期】2017(031)0z2
【摘要】水性聚氨酯由于能够实现水性化,有利于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更加符合人们绿色环保、健康实用的理念,而由聚碳酸酯二醇合成的水性聚氨酯拥有更加出色的性能.简要阐述了水性聚碳酸型聚氨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水性聚碳酸型聚氨酯在国内的改性研究.
【总页数】4页(P252-254,262)
【作者】王新闻;薛晓武;吴素平;卿宁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门529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3.8
【相关文献】
1.脂肪族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J], 王全杰;蒋艳云
2.水性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J], 薛晓武; 王新闻; 刘红波; 卿宁
3.水性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J], 王新闻; 薛晓武; 吴素平; 卿宁
4.聚碳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及应用 [J], 郑伟
5.聚碳酸酯二醇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J], 龚云娇; 罗艳; 曾铮; 汪娇宁; 杜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研究进展

p u r p o s e o f a p p l y i n g i n l e a t h e r - m a k i n g i n d u s t y, r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P o l y( c a r b o n a t e u r e t h a n e )
革涂 饰 中 的应 用[ 5 6 , 1 。 聚碳酸 酯二 醇( P C D L ) 结构规 整 ,
o n P 0 l y ( c a r b 0 n a t e u r e t h a n e ) s
L I Q i n -l o n g , Y I N We n -q i n g , WA N G Hu i - q i a n g 2 , WA N G Q u a n -j i e 互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高性能材料。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是一种由聚合物化合物构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橡胶制品、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等。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许多优越的特性,使其成为工业应用中备受青睐的材料之一。
首先,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其次,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柔韧性,能够有效减少冲击和震动带来的损坏。
此外,这种材料还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候性,能够在各种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
在工业生产中,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汽车制造行业,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常被用于制造车身零部件、悬挂系统、密封件等,其优异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能够有效保护汽车整体结构。
在建筑行业,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常被用于制造隔音材料、橡胶密封条等,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隔音性能和密封性能。
此外,在家具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领域,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优越的特性使其成为了许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多的创新。
1。
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上)

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上)简述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的特性、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
阐述了不同原料、配方、合成方法等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还介绍了借助有机硅、纳米材料以及碳纳米管进行改性的方法和UV固化方法。
标签:水性聚氨酯;聚碳酸酯;改性;有机硅;纳米材料;碳纳米管;UV 固化1 研究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起因基于聚氨酯(PU)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和可裁剪性,其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较宽的可调整的范围,被广泛用于弹性体、纤维、涂料、合成革、泡沫塑料、建筑材料、医用材料以及胶粘剂和密封剂等制品。
长期以来,作为胶粘剂、涂料和合成革等使用时均是溶剂型的,释放出的挥发性溶剂极大地伤害制造和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增高PM2.5指数,引起不安全隐患。
于上世纪40年代问世的水性聚氨酯(WPU),以水代替溶剂作介质,极大地降低了挥发性物质的逸出,属环保型制品。
据近期Bayer测算,若全球鞋用胶粘剂全改为水性的,则每年有机溶剂排放量将减少20万t。
经各方努力开发,至70年代WPU成为重要工业品。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各国政府的环保法规也日益严格,进入90年代,德、美、日等国纷纷将WPU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展,由涂料、皮革涂饰和织物整理逐渐扩展到胶粘剂、手套处理、真空吸塑、汽车内饰件粘接、人造板和木材涂装加工、厨房和家具PVC装饰膜贴面、食品软包装膜复合、鞋底/鞋帮贴合以及玻璃纤维集束等,需要量以每年8%~10%速度递增。
这不仅是顺应环保要求,更重要的是在理论指导、合成技术、生产工艺和应用实践等方面均获得长足发展,使WPU产品的某些性能可与溶剂型聚氨酯(SPU)媲美。
鉴此,数个跨国公司纷纷新建或扩建WPU生产装置,以满足今后几年快速增长的需求量[1]。
进入21世纪,溶剂价格飙升,环保法规又日益完善,使WPU应用技术获得进一步重视,且进入一重要发展时期。
10年间其消费量保持6%/a以上增长。
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的作用与用途

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的作用与用途在现代科技领域中,聚合物材料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中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作为一种重要的高性能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的基本特性、作用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的基本特性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其特点包括高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同时,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气性能,能够在不同温度和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
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得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成为一种多功能的高性能材料。
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的作用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其优异的机械性能使其成为制造工程零部件和结构材料的理想选择。
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耐磨损的零部件,如轴承、密封件、齿轮等,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其次,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在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在建筑领域,它可以用于制造耐候性强、防水、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如屋顶材料、隔热材料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零部件和航天器件,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等优势。
此外,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还可以用于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在汽车制造中,它可以制造汽车外壳、车轮、缓冲器等部件;在医疗器械领域,它可以制造耐用、安全的医疗器械和器件;在电子产品中,它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外壳、隔热材料等。
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工程机械领域:在工程机械领域,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重型设备的结构件和耐磨件,如推土机轮胎、液压密封圈等。
12.建筑材料领域:在建筑材料领域,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可以用于制造耐腐蚀、耐高温的建筑材料,如屋顶材料、隔热材料等。
3.医疗器械领域:在医疗器械领域,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可以制造耐用、安全的医疗器械和器件,如假肢、心脏起搏器外壳等。
综上所述,聚碳酸酯改性聚氨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高性能材料,在工业生产、建筑、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和作用,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与聚氨酯的区别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与聚氨酯的区别在塑料领域,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与普通聚氨酯是两种重要的材料。
它们在结构、性能和应用领域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材料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首先,从化学结构上来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和普通聚氨酯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是一种聚合物材料,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聚碳酸酯酯和聚氨酯。
而普通聚氨酯是一种聚合物材料,主要由聚醚或聚酯酯组成。
可以看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中含有碳酸酯基团,而普通聚氨酯中则含有醚或酯基团,这是它们之间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在性能方面,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和普通聚氨酯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溶剂性和耐候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在工程塑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普通聚氨酯则相对柔软,具有较好的弯曲性和延展性,常用于柔性泡沫材料、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
另外,在加工和制备工艺上,这两种材料也有各自的特点。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通常采用热塑性工艺进行加工,可以通过挤出、注塑等方式制备成型;而普通聚氨酯更多采用热固性工艺,通常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固化反应才能得到最终产品。
最后,在应用领域上,由于性能的不同,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和普通聚氨酯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常用于需要较高强度和硬度要求的领域,如汽车零部件、工程结构件等;而普通聚氨酯则更多应用于需要柔软、弹性和绝缘性能的领域,如橡胶制品、泡沫材料等。
综上所述,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和普通聚氨酯在结构、性能、加工工艺和应用领域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应用这两种材料,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1。
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结构及性能

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结构及性能
郭锦棠;林芳茜;刘冰;赵美华
【期刊名称】《化工学报》
【年(卷),期】2006(57)7
【摘要】聚氨酯由于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加上优异的机械强度
和耐挠屈性,很早就作为医用材料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很多研究工作集中在对聚醚型聚氨酯的合成方面,但大量研究表明,聚醚聚氨酯容易在血液中巨嗜细胞所产生氧自由基的作用下氧化降解,导致生理条件下的应力开裂.与聚醚聚氨酯相比,聚碳酸酯聚氨酯(PCNU)在小直径血管和内部血管治疗中,显示出了更好的向内生长能力,且有较低的水透过率,后者对永久人工心脏的制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总页数】6页(P1709-1714)
【作者】郭锦棠;林芳茜;刘冰;赵美华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天
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1
【相关文献】
1.聚氨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Ⅱ.超声波分散对聚氨酯脲/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J], 孙宝全;史振涛;李金艳;王进京;张福涛;李再峰
2.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环氧树脂IPN的性能及结构形态 [J], 陈同蕙;孙仁慧;穆力
3.化学交联对PPDI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J], 张晨;姜秀娟;张立群
4.水性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J], 薛晓武; 王新闻; 刘红波; 卿宁
5.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李菲;江贵长;张凌昊;陈明芬;赵忆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绿色合成工艺探索

ii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roposed through the reaction of carbonate with diols and diamin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feasible to prepare polyurethane and polycarbonate urethanes through this novel green synthesis approach. The results based on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is up to 160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maximum decomposition rate is up to 529℃. Key Words:non-phosgene, non-isocyanate,bisphenol A , dimethyl carbonate , bisphenol A polycarbonate, polyurethane, polycarbonate urethanes
域,而且正迅速地扩展到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领域。同时PC还可与其他塑料共混而形 成共混物,改善其抗溶性及耐磨性等较差的缺点,性能会更加完善,适应更多特定领域要求[3]。
水性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2019,V〇I.3 3 ,N〇. Z1 www. mater-rep. com
水性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薛晓武〃 ,王 新 闻 \刘 红 波 2’® ,卿 宁 1
1 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江 门 529020
2 深工作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水性聚碳酸酯型聚氨酯(WPCU) ,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表征,分析了不同异氰酸酯指数(!= " N C 〇)/ " 〇H ) ) &
关键词 聚 碳 酸 酯 水 性 聚 氨 酯 力 学 性 能 耐 水 性 中图分类号:TQ323.8 文献标识码:A
Preparation and Property of Waterborne Polyuretliane Obtained with Polycarbonate
X U E X ia o w u 1'2 , W A N G X in w e n 1, L I U H o n g b o 2 ^ , Q IN G N in g 1
笋 , 不 穷 。但 完 全 代 替 现 有 的 溶 剂 料 ,还有
诸多问题需 决 ,如水性涂料 性 能 整 体 不 高 、水性树
脂种类较少等。 水性聚氨酯(W P J) 因具有较好的性能而得到大量的研
究 ,其通 用异氰 、聚 或 聚 醚 二 元 醇 、
丙
等原料合成,但 水性聚氨酯存在 强度不 、耐水
〇 引言
1 实验
溶 剂 型 涂 料 具 有 容 易 涂 装 、快 干 、涂 层 性 能 优 良 等 特 点 ,
在涂料 中占有较 额 [1]。但其在生产 装的过程
中 ,不仅对有机溶剂的需
,还 对 态 环 境 产
的
染 。随着人类环
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_

第二章 文献综述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
一般聚氨酯体系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而得,因此根据选用原料的不同得到不同类型的聚氨酯,主要分为线型和体型两大类。
由于性能优异,自20世纪30年代Bayer公司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聚氨酯材料——Durethane U[2]问世以来,聚氨酯产量一直增长很快,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聚氨酯作为生物材料的肇端是上世纪50年代被用作人工乳房[3],由此其在生物医用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获得了广泛承认。
此后,在心脏起搏器绝缘线、人工血管、介入导管、人工关节、人工软骨、神经导管、控制释放载体等等一系列材料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使用效果最终表明:聚酯型聚氨酯易水解[4],聚醚型聚氨酯易于氧化降解[3,5-9]。
因此,按照作为医疗材料必须做出严格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三个方面:(1)血液相容性(2)组织相容性(3)力学相容性。
达到要求的聚氨酯才能广泛应用。
针对以上两种聚氨酯的缺点和医用要求,本文主要根据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它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医用要求。
2.1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结构2.1.1一般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结构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或多元醚反应生成的聚氨酯的主要结构是-NHCOO-,其中氨基甲酸酯链段是重复的结构单元。
根据其结构可以看出,类似酰胺基团及酯基团的存在,使聚氨酯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介于聚酰胺和聚酯之间。
因此,聚氨酯在粘合剂、高档涂料、建筑材料、涂饰剂等[4]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生物医用领域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例如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等,这些无不得益于其优良的微相分离结构。
1966年美国学者Cooper及其同事的“线型聚氨酯的黏弹性”对聚氨酯的聚集态作了比较完整的阐释[5]:(1)聚氨酯均是由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交替连接而成的(AB)n型嵌段聚合物;(2)分子中内聚能很大的刚性链段彼此缔合在一起形成微区的小单元,其玻璃化温度远高于室温,常温下呈现玻璃态,称之为塑料相;构成聚氨酯基质或基体的柔性链段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称之为橡胶相。
脂肪族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W ANG a —i ,J ANG n y n Qu n j 。 I e Ya — u
( . le e ofCh mia 1 Co l g e c lEng ne rn Ya t iUni e st Ya a 6 00 Chi i e i g, n a v r iy, nt i2 4 5, na;
水解 性能较 差 ; 而聚 醚型聚 氨酯 材料在 机械强 度 、 耐
已经 逐步被 水性 聚氨酯 替代 。 由于一般 的聚酯 型水 性 聚氨酯 因在其分 子 中引 入 了亲 水基 团 , 而使 其 耐
用 , 产量 逐年 的增 加L 。其 分 子结 构 中除 含 氨 基 且 】 一
甲酸 酯基 ( NHC O一 ) , 含 有 相 当数 量 的 脲 ~ O 外 还 基 甲酸酯基 、 二脲 等基 团 。结 构 中氨酯键 的存在 , 缩 为氢 键 l 的大量 存 在 提供 了条件 , 得 分 子之 间 内 _ 2 使
po y a h na e p l r t a r n l c d by t e s r c u e o he s f n a d s gm e t , t l c r 0 t o yu e h ne a e i i e h t u t r f t o ta d h r e u n s he
2. Cole fR e o r e a lge o s u c nd Env r n e , a nx ni e st f io m nt Sh a iU v r iy o
Sce e a l c inc nd ' hno o y, 'n 7 0 21,Chi a) e l g Xi 1 0 a n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特种涂料,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
这种涂料是由聚醚型多元醇和聚异氰酸酯预聚物组成,经过特定配方和工艺制备而成。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通常呈现为双组分体系,需要在施工前混合使用。
首先,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
这使得它在户外环境下具有出色的表现,能够长时间保持涂层的颜色和光泽,不易发生褪色和劣化。
同时,这种涂料还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够抵抗酸碱、溶剂等化学介质的侵蚀,保护基材不受损害。
其次,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
这种涂料涂膜坚韧耐磨,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弹性,能够有效保护基材不受外部损伤。
其耐磨性和抗划伤性能出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还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
其涂层表面平整光滑,颜色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装饰需求。
同时,这种涂料还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能够牢固粘附在各种基材表面上,确保涂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特种涂料,在建筑、汽车、船舶、家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信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料将会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提供更优质的涂装解决方案。
1。
多壁碳纳米管改性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研究

能 方面有 所下 降 。 因此 , U 的改性 研 究成 为 行业 WP
的研 究热 点 。 聚碳 酸 酯 二 元 醇 ( C L) 构 规 整 , 对 分 子 PD 结 相 质量 分布 窄 , 由它 合 成 的 聚氨 酯 产 品既 具 有 聚 酯 型
电镜 ( E , M一2 0型 , T M) J 13 E 日本 电子 株式 会社 ; 声 超
( MWC T ) 聚碳 酸酯 型水 性 聚氨酯 ( WP 进行 N s对 C U)
改性 , 就 MWC T 并 N s的 加 入 对 C U MwC T 复 WP / Ns
清洗 器 ,Q 20 K 50 E型 , 山市超 声 仪器有 限公 司 。 昆
C T ) 既保 留 了 聚 氨 酯 材 料 的基 本 性 能 , 能 使 Ns, 又
级 , 津市 福 辰 化 学试 天
剂厂 ; 丙酮 , 分析 纯 , 天津 市北 方天 医化 学试 剂厂 ; 二 月桂 酸 二 丁 基 锡 ( B L) Ⅳ, 二 甲 基 甲 酰 胺 D T 、 Ⅳ_
水性 聚氨 酯 ( U) WP 在涂 料 、 粘剂 等 领 域得 到 胶
了广 泛 的应用 , 由于 其结 构 中引入 了亲 水基 团 , 但 同 时交 联程 度较 低 , 在力 学性 能 、 耐水解 性 能和耐 热性
合材 料 的耐 热 性 能 、 学 性 能 、 水 性 能 等 进 行 了 力 耐
聚氨酯优 异 的机 械性 能 , 又具 有 聚醚 型 聚 氨 酯 较好 的耐水性 j 。用 P D C L代 替传 统 的多元 醇 来 合 成
WP 产 品耐 水性 能将 得到 很 大改善 。 U, 碳 纳 米 管 ( N s 具 有 长 径 比大 、 学 强 度 高 、 C T) 力
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聚氨酯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聚氨酯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性能研究。
聚氨酯材料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原位聚合法、预聚合法和共聚合法。
原位聚合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含有异氰酸酯基团和氢醇基团的物质混合,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聚氨酯。
预聚合法是指先将异氰酸酯和氢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反应生成聚合物预聚体,再与含有氢醇基团的物质反应生成聚氨酯。
共聚合法是指将含有异氰酸酯基团和氢醇基团的物质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反应,生成聚氨酯。
不同的合成方法会影响聚氨酯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聚氨酯材料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耐候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
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包括强度、韧性、硬度等指标。
热性能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能,包括热变形温度、热膨胀系数等指标。
耐候性能是指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抗老化和耐久性能,包括耐紫外线、耐氧化等指标。
电性能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导电性和绝缘性能,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等指标。
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这得益于聚氨酯分子链中含有强韧的醚键和酯键,使得材料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和耐冲击性。
同时,聚氨酯材料还可以通过改变合成方法和添加不同的助剂来调节其力学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热性能方面,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和热稳定性。
这使得聚氨酯材料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而不发生变形或破坏。
此外,聚氨酯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使其在温度变化时不易产生应力,有利于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聚氨酯材料的耐候性能较好,能够在室外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而不发生老化和退色。
这得益于聚氨酯分子链中的酯键和醚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抵抗紫外线的照射和氧化的影响。
同时,聚氨酯材料还可以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等助剂来提高其耐候性能。
在电性能方面,聚氨酯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介电常数。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关 键词 :聚碳 酸酯 型聚氨 酯 ; 异佛 尔酮 二异 氰酸 酯 ; 能 性 聚碳 酸酯 型聚 氨 酯 ( C 是一 种 新 型 的 聚氨 P U) 科威 公 司 , 水 M S 脱 水 2 , 压 蒸 馏 精 制 后 无 gO 4h 减
数为 0 1% 的 D . MF溶 液 , 制 温 度 在 6 I, 应 控 0c 反 =
1 。 加入 交联 剂 T , 温 至 8 = 反 应一 定 时 0h再 MP 升 0c , I
2 0世 纪 9 0年 代 , ar 和 G nta eP H r sR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 u al ik
间, 制得 固体 质 量 分 数 约 为 3 0% 的 P U溶 液 。将 C 反应 物倒 人 聚 四氟 乙烯盘 中 , 放人 8 = 0 c 烘箱 中干燥 I 4 8h成膜 , 膜厚 为 0 3~ . m。合成 C U材 料 的 . 06m P
主要 原 料摩 尔组 成见 表 1 。
表 1 合成 C U材 料的主要原料摩尔组成 P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2 2卷 第 1 期
2 o . 12 o 1 0 7 V0 . 2 N .
聚
氨
酯
工 业
・21 ・
P YU THAN NDU T Y OL RE EI SR
聚 碳 酸 酯 型 聚 氨 酯 材 料 的 制 备 和 性 能 研 究
金属 I n校正 , D C测试 之 前 将 试 样 干燥 至 恒 重 。 在 S 将 5m g试 样 在 密 封 的 铝 盘 中 从 一5  ̄ 0C加 热 到
10C, 后 冷 却 至 一5 c , 后 再 加 热 至 1 0C。 2o 然 0I 最 = 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二章文献综述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
一般聚氨酯体系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而得,因此根据选用原料的不同得到不同类型的聚氨酯,主要分为线型和体型两大类。
由于性能优异,自20世纪30年[2]代Bayer公司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聚氨酯材料——Durethane U问世以来,聚氨酯产量一直增长很快,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3]聚氨酯作为生物材料的肇端是上世纪50年代被用作人工乳房,由此其在生物医用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获得了广泛承认。
此后,在心脏起搏器绝缘线、人工血管、介入导管、人工关节、人工软骨、神经导管、控制释放载体等等一系列材[4]料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使用效果最终表明:聚酯型聚氨酯易水解,聚醚型[3,5-9]聚氨酯易于氧化降解。
因此,按照作为医疗材料必须做出严格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三个方面:(1)血液相容性(2)组织相容性(3)力学相容性。
达到要求的聚氨酯才能广泛应用。
针对以上两种聚氨酯的缺点和医用要求,本文主要根据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它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医用要求。
2.1 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结构 2.1.1 一般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结构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或多元醚反应生成的聚氨酯的主要结构是-NHCOO-,其中氨基甲酸酯链段是重复的结构单元。
根据其结构可以看出,类似酰胺基团及酯基团的存在,使聚氨酯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介于聚酰胺和聚酯之[4]间。
因此,聚氨酯在粘合剂、高档涂料、建筑材料、涂饰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生物医用领域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例如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等,这些无不得益于其优良的微相分离结构。
1966年美国学者Cooper及其同事的“线[5]型聚氨酯的黏弹性”对聚氨酯的聚集态作了比较完整的阐释:(1)聚氨酯均是由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交替连接而成的(AB)n型嵌段聚合物;(2)分子中内聚能很大的刚性链段彼此缔合在一起形成微区的小单元,其玻璃化温度远高于室温,常温下呈现玻璃态,称之为塑料相;构成聚氨酯基质或基体的柔性链段玻璃化温度 2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低于室温,称之为橡胶相。
塑料相均匀分布于橡胶相但是不溶于橡胶相,常温下起着弹性交联点的作用,这种结构现象就是微相分离(如图2-1)。
(3)聚氨酯能否产生微相分离及其程度决定着他的力学性能。
图2-1聚氨酯材料微相分离结构示意图 Fig. 2-1Schematic hard and soft segment of domain structures in polyurethane materials 2.1.2 医用形状记忆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性能要求自二十世纪50年代聚氨酯应用于生物医学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聚氨酯在该领域也获得了愈加广泛的应用:1958年聚氨酯首次用作骨折修复材料,尔后又成功地应用于血管外科手术缝合用补充涂层;7O年代开始,聚氨酯作为一种医用材料已倍受重视;到了8O年代初,用聚氨酯弹性体制造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等等证明了聚氨酯是一种结构精巧、性能优异的生物应用材[5]料。
由于是应用于人体,聚氨酯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要求: 1.无毒副作用,在人体复杂的环境中要保证不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没有致癌致病作用。
2.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人体组织能保证不引起排异反应和炎症等肌体反应。
3.稳定的化学性能,在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能保证材料性能不发生巨大的变化,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耐老化,不变形,不降解,不产生气泡。
4.使用前能经受各种前处理过程(高温煮沸、药液消毒、紫外照射等)。
- 3 -第二章文献综述 5.根据使用在人体不同的部位对材料有不同的形状要求,因此在使用前要能根据具体要求制成不同的形状,这就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此外,还有很多更加苛刻的要求,如作为人工肾脏透析膜时,要求材料有较高的透析效率,作为血管替代物时,要能保证良好的润滑性能并不产生凝血,作为体外用品时,要有良好的透气性,能经受日光照射、汗水侵蚀等一般生活环境,对皮肤无过敏反应等。
2.1.3 形状记忆聚氨酯的研究现状聚氨酯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医用材料,主要是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而能够形状记忆还是与他的微相分离结构有密切关系。
在合成形状记忆聚氨酯的过程中,通过准确控制其软段和硬段的比例,使聚氨酯在链段结构上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比一般聚氨酯有更为广泛的用途。
由于特殊的塑料相和橡胶相的相互作用,在形状记忆的过程中能保证相分离的彻底完全,有较高的回复率。
[6]1988年8月首先合成出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聚自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氨酯以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
[7]1993年Hayashi S等研究了采用PEG和PTMG混合二元醇为软段,BDO和EDO为扩链剂,MDI为硬段的SMPU涂层的水蒸气透过率,发现SMPU在较高温度下,具有高透湿气性,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强的隔热性。
新世纪初英国医疗装置生产商Aortech国际公司利用Elast-Eon材料(TPU)制[8]造新型人工心脏阀门。
该材料把聚氨酯与硅氧烷结合起来,具有耐久性、柔韧性、生物稳定性、血液相容性及在人体内的惰性。
该产品的临床试验及商品化工作已逐步展开,证明了形状记忆聚氨酯广阔的应用前景。
[9]G. Baer通过研究一系列Mitsubishi出品的SMPs,证明其玻璃化转变在2到800兆帕高玻璃橡胶态剪切模量的条件下能在体温范围内很好的使用,拉伸回复试验表明三次循环后形状记忆的滞后效应很不明显,这就保证了在应用过程中性能的稳定性。
国内关于形状记忆聚氨酯的研究也涉及到不同的领域:2002年清华大学于明[10]晰用双酚A环氧丙烷加成物为软段,以BDO,MDI为硬段的SMPU,其形状回复温度在75~90℃间,且该聚合物在100℃的形状回复时间不超过10s。
4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2 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方法研究 2.2.1 预聚法预聚法是由二(或多)羟基化合物和二(或多)异氰酸酯反应合成出一种在链端仍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聚氨酯中间体,该中间体由于仍含有以氰酸酯基团,所以仍然具有活性,它再与含有多个羟基或者胺基的物质反应就可以得到交联的[11-15][16]体型聚氨酯。
现在合成具有记忆功能的聚氨酯一般均用此法。
有研究证明用预聚法合成的聚氨酯与一步法相比拉伸强度增长较大,达到70%左右,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也升高了6℃。
扩脱链泡剂聚合物多元醇脱泡预聚体充分混合多异氰酸酯入磨具固化脱模、后硫化成品机械加工图2-2 预聚体工艺示意图Fig.2-2 Schematic of technology of prepolymer 2.2.2 一步法一步法,顾名思义,就是一次性把聚合物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交联剂、溶剂等一系列参与反应的物质同时按照需要的比例配方添加到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由此可知此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
但由于反应过程不易控制,造成反应物在反应器中分布不均,容易导致微相分离不彻底,最终产物物理化学性质达不到应用要求。
- 5 -第二章文献综述聚合物多元醇后扩链剂模升脱硫充分混合后脱泡具温模化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图2-3 一步法工艺示意图 Fig.2-3 Schematic of technology of one-step process 2.3 生物医用聚氨酯的原料与研究进展医用聚氨酯大多指具有嵌段聚氨酯(SPU)结构特征的聚合物这一类非发泡弹性体。
因此,其主要合成原料无怪乎羟基提供物和异氰酸酯。
目前主要的羟基提供物主要是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以及本文探讨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异氰’---酸酯主要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
下面就这些原料的选择性作大致的说明。
2.3.1 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是反应生成聚氨酯的最主要的原料,其参与反应的主要官能团是异氰酸根(-NCO),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环境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多异氰酸酯合成聚氨酯。
MDI常闻下为固体,贮存稳定性差,使用不便,所以现已开发出多种液化的MDI,方法主要是改变异构比,氨酯改性,碳化二亚胺改性三种方法。
由于TDI含有苯环,与之相比,MDI毒性更小,活性更高,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本实验所采用的IPDI是近年来才广泛使用的二异氰酸酯,其主要结构如下: 6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NCOOCN它能在生物材料领域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它本身的两个异氰酸根活性不同,能按照不同的要求设计反应,同时又具有三个甲基,顺反异构体比例约为3:1,所以与不同的树脂有较好的相容性。
2.3.2 羟基化合物理论上只要是具有羟基的化合物都可以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但反应活性除受两种物质本身结构影响外,还与催化剂、溶剂等因素的影响。
[17]研究表明羟基与异氰酸根的反应是二级反应,随着反应中羟基含量的增多,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也增大;而在反应中增加异氰酸根的含量,对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并无影响。
因此羟基化合物中与异氰酸根反应的活性顺序是:伯醇>仲醇>叔醇。
反应过程中,含羟基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官能度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和官能度,含伯醇基团的比仲醇基团的反应速率大。
除此以外,异氰酸根还能和芳香胺、水等反应。
本实验采用的聚碳酸酯二醇在耐体内氧化等生物稳定性方面显示出更优异[18]的性能,这就有可能将其作为长期植入体内的材料来应。
2.3.3 交联剂聚氨酯在拉力、强度等方面要达到不同的应用要求,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交联,交联剂的选择也是对材料的要求有一个相应的标准。
常用的交联剂有:1,`4-丁二醇(BPO),三羟甲基丙烷(本实验采用,简称TMP),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等。
TMP由于含有三个伯羟基,所以反应活性比甘油大,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CHOH 2CHOHCHCCH232 CHOH2 - 7 -第二章文献综述 2.3.4 作为生物材料的聚氨酯2.3.4.1 聚酯型聚氨酯20世纪50年代末聚氨酯材料开始了在医用领域的使用,其中聚酯型聚氨酯是[3]第一代用于生物材料的聚氨酯——作为乳房假体植入体内,但是由于聚酯分子[19]中软段容易水解,不适合作为长期植入的医用材料。
后来的研究证明:聚酯型[20]聚氨酯在体内因为酶的作用加速了水解,1996年Labrow等将聚酯型聚氨酯与聚醚型聚氨酯用人的嗜中性蛋白酶处理,发现聚酯型聚氨酯的降解速度比聚醚型聚氨酯降解速度快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