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概论
毛概课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课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49bb5af680203d8ce2f24a7.png)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第二章
中共二大: 中国革 命的对象就是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问题: 帝国主义侵华有功吗?
结论: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 的总根源。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为什么要反对封建主义?
第一、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 统治的社会基础。
这是近代者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有人为此画题词:沉沉睡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不同点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
时代特点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属于资产阶 无产阶级社会主 级民主革命 义革命范畴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 马克思主义 主主义
革命前途
相同点
资产阶级共 人民民主专政国 和国 家 主要的任务都是反帝反封; 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族 民主革命
(三)中国为什么形成半封建 社会而非资本主义社会?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但这种刺激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封建制度的根基依然保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联合挤压。
(四)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的性质、两大根本任务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关于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关于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消灭的对象, 只是封建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只是地 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而不是一般地 消灭资本主义。” 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在国营经济领导 下,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 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03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03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854ee0a0740be1e650e9a5b.png)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且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呢?列宁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列宁选集》第2卷,48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近代中国社会充满了十分尖锐的矛盾,孕育着极其严重的危机和巨大的变革要求。
换言之,近代中国之所以爆发如此广泛和深刻的革命,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基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是一种畸形的社会。
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牛封建化进一步加深;1900年的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基本特点: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打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封建势力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c42b9f94693daef5ef73df7.png)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什么时候结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何为半殖民地?何为半封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2)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了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c42b9f94693daef5ef73df7.png)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什么时候结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何为半殖民地?何为半封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2)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了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毛邓三第3张新民主主义重点整理
![毛邓三第3张新民主主义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1de64c2b160b4e767fcf41.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界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衡性所决定的。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关于中国革人民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邓三概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邓三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18132d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0.png)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邓三概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辨析题: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因此,应由资产阶级领导。
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但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中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异常强大,而且互相勾结,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必须有强大的领导阶级,联合各个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2)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重任。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也不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的。
资产阶级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更没有发动农民。
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农民阶级的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
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就历史性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决定了无产阶级能够称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2)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这是因为: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毛邓三概论-第3章
![毛邓三概论-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4a8bab8fd0d233d4b14e6923.png)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特殊优点)
开滦煤矿工人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①性质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称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 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
– 民族的文化 – 科学的文化 – 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 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轮廓。
从1936年12月至1939年12月,毛泽东先后 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 〉发刊词》等文章,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 地论述了中国革命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农 村,而是走相反的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 道路,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和 完善。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毛泽东在解决新民 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的同时,提出了新 民主主义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纲领, 作为贯彻执行新民 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
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 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终极前途:社会主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则成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 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 大开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b817673f242336c1eb95eac.png)
第 3章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 重要思想概论 论
思考习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
第 3章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上所述, 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 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 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 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 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 是我们的敌人. 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 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 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 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 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不定的中产阶级, 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 敌人, 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 但 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 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 了我们的阵线. 了我们的阵线.
第 3章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 2,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 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 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 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 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 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 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 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第 3章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毛邓三第三章课件
![毛邓三第三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ed69a084868762caaed5b8.png)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因为不改变这种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农村生产力就无从发展,广大农民群众 就得不到真正解放。
翻身农民 的土地执照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官僚资本主义具有极强的垄断性、买办性、 封建性和腐朽性。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 方面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又 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也是对 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 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 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三)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逐步走向成熟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作业:
• 请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革命的 一般理论,分析说明中国革命道路的复 杂性。
• 请来自湘、鄂、赣、闽的同学讲述当地 一理、语言环境。
2019/7/31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概论教研室
2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上海工商界庆祝 公私合营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倾向
陈独秀
王明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 领是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胜利的伟大纲领。实 践这一纲领, 就是我们要 造成的新中国。
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是中国近代政治进 步的主要障碍。
毛邓第三章
![毛邓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8157a2ed102de2bd96058861.png)
贫农和雇农
富农 中农 贫农和雇农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的同盟军” 的同盟军”。 第一,农民问题, 第一,农民问题,即消灭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和地主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和地主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二,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 第二,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绝大多数革命 80% 性极强,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性极强,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农村是中国革 命的根据地, 命的根据地,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 战争。 战争。
19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西方资本的入侵,中国的 19世纪60 70年代 伴随着西方资本的入侵, 世纪60- 年代, 部分地主和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投资办厂, 部分地主和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投资办厂,这些 企业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企业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 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 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使得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 展。
(三)实践基础
为了挽救深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挽救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 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 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禁烟运动
洋务运动
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 事实证明, 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旧式的农民战争, 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 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 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 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 种种方案, 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 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毛邓三-第三章(能源管理专科)复习要点
![毛邓三-第三章(能源管理专科)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671205e45c3b3567ec8b5d.png)
第三章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日益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明显优势,名族资本始终没有成为主要形式。
第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世界上少见。
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二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3)新民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就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三大经济纲领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形成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毛邓三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186dd47b307e87101f696af.png)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 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的任务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 毛泽东 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 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 1、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 、 2、受三重压迫 3、分布集中 4、和农民有天然联系 5、开始革命即在共产党领导下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主要内容 3、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教学课时
45分钟× 45分钟×3 分钟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 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 党。”——毛泽东 毛泽东
上述三大法宝,毛泽东在 上述三大法宝,毛泽东在1938年10月4日《 共产党人》发刊 年 月 日 共产党人》 词里做了专门论述。 词里做了专门论述。
毛泽东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 个主要的法宝。 个主要的法宝。”
(右图为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 会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会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认
其过程: 其过程: 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运动 建党—京汉 工人运动—建党 马克思主义传播 工人运动 建党 京汉 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 统一战线、领导权和农民同 盟军问题未解决—大革命失败 八七会议、 大革命失败—八七会议 盟军问题未解决 大革命失败 八七会议、武装起 义—毛泽东开始找到工农割据道路 毛泽东开始找到工农割据道路
[哲学]毛邓三课件第三章
![[哲学]毛邓三课件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345154527284b73f24250a1.png)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1919年五四运 动的爆发为起点,到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结束,历时 30年。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 成、基本内容及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 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教学难点: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必要性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 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 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 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 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 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3、如何看待帝国主义对中国入侵的影响? 他们主要侵占沿海城市,在这些地区进行轻工业
生产,重工业方面,他们没有给我们带来西方先 进的技术和机械;在资金方面,他们摧毁中国的 民族企业。
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各种手段,使中国在 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毛邓三概论课件第三章
![毛邓三概论课件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addd7437ee06eff9aef8071e.png)
21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 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 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 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 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 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 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 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 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09c772eb4daa58da0114ac5.png)
官僚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结合着 的,具有垄断性、买办性和封建性特征。严重束缚着中国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而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形态;既然中国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 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 既然这个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领导过这个革命;既然 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要 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 在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下,中国广大人民群众 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 交迫又毫无政治权利的 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 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 由程度,是世界所少有 的。
江淮一带饥饿的农民
3.建党初期,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
中共二大:
“半独立的封建国家” “中国的资本主义,已发达到一定程度”。
革命对象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本主义
革命任务不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实 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 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消灭资 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
4.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1939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81页PPT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8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7cc0bcf90f76c661371afd.png)
第二阶段: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 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著名论断。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总 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 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 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什么?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和内容是
什么? 5、三大法宝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6、任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手段, 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阻碍了中国 的自主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 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艰苦努力、
不懈探索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一阶段:1921年党的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
1922年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 的纲领。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京汉铁 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面对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不可能取得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毛邓三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邓三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b78fa75784254b35effd340d.png)
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它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 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它对外依附于 帝国主义,成为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对广大劳动人民 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 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 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对象。因此,中国的民族资 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三、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转变
(一)转 必然性:旧主民主主义主革义命革的命到的来失。败,呼唤新民
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为什么要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 请同学们回答 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
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二P633)
——毛泽东
认识了国情才能认清中国为什么要搞新民主主义 革命,认识了国情是弄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
二、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1840一1919)
1.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太平天国起义(农民阶级)、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都失败了。
2.历史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推 到了政治的前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暴发,革命浪潮 迅速席卷全国,清政府顷刻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 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但是资产阶级共和只是 昙花一现。
毛邓三第三章 1
![毛邓三第三章 1](https://img.taocdn.com/s3/m/d870f6b6f524ccbff121847c.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党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 中不懈探索的结果。 • 从 1922 年 7 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 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 1926年前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 1930年前后形成新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 1939-1940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 到成熟,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道德三大法 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从而形成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时代特点 资产阶级软弱 无产阶级特点
“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 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 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 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 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 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 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33页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第二节
• •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辨析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因此,应由资产阶级领导。
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但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中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异常强大,而且互相勾结,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必须有强大的领导阶级,联合各个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2)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重任。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也不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的。
资产阶级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更没有发动农民。
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农民阶级的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
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就历史性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决定了无产阶级能够称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2)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这是因为: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须发动和依靠农民,在政治上推翻地主阶级歌封建统治,在经济上必须消灭封建主义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广大农民即是帝国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也是封建地主阶级直接压榨的对象,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第三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只有与广大农民结成同盟,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中国革命战争实际是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战争。
3.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因此,农民是中国革命
的天然领导者。
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歌封建主义的压迫,而他们压迫的直接对象是农民。
如果农民不奋起打击封建的地主阶级,那么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就不会根本倒塌。
农民补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开展,土地问题不解决,农民就不会拥护革命,就会从根本上影响中国革命的发展,所以,农民问题所以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2)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没有科学思想作为指导,是中国农民有先天的阶级局限性,这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无产阶级受到压迫最深,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纪律性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因此中国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领导。
4.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须发动和依靠农民,在政治上推翻地主阶级歌封建压迫,在经济上必须消灭封建主义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
题,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
(2)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广大农民既是帝国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也是地主阶级直接的压榨对象,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只有与广大农民结盟,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中国革命战争,实际上是无产阶级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战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答案: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中进行的。
封建地主阶级是国内的统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就不会动摇这个基础上的上层建筑,若没有农民奋起打到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势力就不会从根本上倒塌。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农民援助才能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
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广大农民长期受地主阶级的剥削,生活极端贫困,这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这也是中国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和富强的基本障碍。
因此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所有受资产阶级思想的指导,但是事实证明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思想是无法使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3)新旧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答案:毛泽东在1948年《在晋湲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