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复习总结(1—11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1、P5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3、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P11—P27
4、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1—P27
5、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1—P27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28—P34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P8、P32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33
9、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P33
10、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

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P37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P39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41
4、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43
5、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45
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

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6、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P46
7、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P47
8、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P50
9、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要走自己的路?P51
10、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它包括: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坚持实事求是有重大的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进步和发展。

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据
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最终使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而一旦偏离了实施求实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可能受到损失。

如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放弃革命领导权,使得革命受到重大损失。

在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没有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受损严重。

由上可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重大意义,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进步,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1、为什么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制?答:1、哲学基础相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理论品质相同——与时俱进;
3、社会理想相同:共产主义;
4、宗旨相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P57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P62
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5
5、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P70
6、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的巨大贡献?P68
7、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70
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过条件。

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2.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9、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在什么地方?答: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提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0、从中国国情角度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答: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农村是中国革命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而帝国主义国家近代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红色政权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有较好的群众基
础。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而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1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77
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

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P79、P81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83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87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92
6、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

3.二战后的国际形式。

4.由过渡时期条件决定的(经济,政治,思想,干部)。

5.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7、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P96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P100—P105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05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10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深化的认识,也是党实现其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打过,能不能解决号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着,选择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相信它能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

1.只有紧紧抓住这个要务,党才能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承担起历史责任,因为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住过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号都要靠发展2.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想前进,通过多待人的努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得到更多实际利益,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3.也只有靠发展才能税负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社会主义和住过前途的信念和信心。

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08
6、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
相适应的观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直盯计划必须做好物资。

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

7、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1)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共有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季节斗争为刚取代生产力发展,更没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2.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更加突出,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就更重要。

3.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作用,才能自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

(2)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1.社会主义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技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轮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8、谈谈你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认识,并结合现实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
答: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P117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P124
3、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P125—P128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28
5、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P129
6、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P130—P133
7、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P130—P133
8、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P135
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9、三步走战略的特点。

1.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2.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3.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4.提出了战略具有长期性。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P137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39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P140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P143
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P144
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7、“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内容”。

(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P142
8、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

P146
9、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当今的世界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0、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要求,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11、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答: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投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P156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P157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P162
5、结合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P164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173
7、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P174
8、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P177—P186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P157
10、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P159
1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

12、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捷径,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强调共富并不是要否定先富。

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的必然性: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14、分配理论的的发展过程:党十四大以来,提出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

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5、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P178
16、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应该做什么?P178
17、“三农”问题指什么?
答:“三农”问题指农业发展问题、农村稳定问题、农民收入问题。

18、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谓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19、当初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的运行。

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0、对于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做到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级分化,发表你的看法。

文档
21、对完善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你有何建议?文档
2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何区别?文档
23、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哪?文档
24、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文档
25、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文档
26、解读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文档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188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P201
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P206
8、我国现阶段人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共性?P190
9、人民民主专政的个性?P191
10、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个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11、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因为?P198
12、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P204
13、我国的多党合作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14、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会。

1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点是什么?
答: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发挥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