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内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年6月实验一1。

实验名称:网络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2。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socket通信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一个聊天程序了解TCP/IP的基础知识,发现TCP与UDP的优缺点以及在网络通信的应用.3.实验原理: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进行端到端的通信时,只有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下三层的功能。

从IP层来说,通信的两端是两个主机,IP数据报的首部明确的标志了这两个主机的IP地址.但是严格的讲,两个主机进行通信就是两个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互相通信。

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需求,运输层需要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即是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UDP。

在使用这两个协议时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的网络核心的细节,它使应用进程看见的就是好像在两个运输层实体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但这条逻辑通信信道对上层的表现却因运输层使用的不同协议而有很大的差别.当运输层采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时,尽管下面的网络是不可靠的,但这种逻辑通信信道就相当于一条全双工的可靠信道。

但当运输层采用无连接的UDP协议时,这种逻辑通信信道仍然是一条不可靠信道.由于我在课程设计中采用的是UDP协议进行通信的,这里就只简述一下一些关于UDP的内容,UDP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远地主机的运输层在收到UDP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

虽然UDP不提供可靠的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UDP却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为此当我们使用UTP协议使两个计算机中的进程要互相通信,不仅必需知道对方的IP地址(为了找到对方的计算机),而且还要知道对方的端口号(为了找到对方计算机中的应用进程)。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500208810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开课学期 3周数1周总学分 1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并修课程数据结构课程简介这是一门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建议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计算机网络》(第2版),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二、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的是立足于课堂讲授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能追踪网络技术最新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等知识,能够并能分析网络的性能以及发现网络中的问题。

本课程设计分为软件基本操作和网络分析两个阶段,共6个任务。

三、内容与时间安排1.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0.5天)2.Wireshark软件的安装与使用(0.5天)3.考察802.3协议的操作和以太网帧格式(1天)4.利用分组嗅探器(ethereal)分析协议HTTP和DNS(2天)5.探究TCP(0.5天)6.IP路由实践与应用(0.5天)四、作业(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封面、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实验过程分析、课程设计总结(如有创新点,在该处说明)等。

五、考核方式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六、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分两部分,设计报告占80%,自主创新占20%。

七、必要的说明有关题目的选择,原则上为教师事先制订,但经过申请,在指导教师的严格审核之下,可以自行选取更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或者真实项目也可。

制订人:李相海审订人:齐立磊批准人:张晓民2012年7月26日《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506107180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开课学期 4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0 )总学分 3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并修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布线、PHP网站编程技术等课程简介这是一门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分析和设计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分析和设计

笔 者认 为 , 基于 网络澡程 自身的特殊性 , 以把理 论和 实 可
验分为两个独立 的课程来 讲解 , 因为一般 网络课程 的教 学为 6 0
在 网络 实验教 学 中, 还有一 个比较特 殊的问题 , 就是 教师
本身的问题 。 教师并不都有接触网络的经 历 , 或者有设计 、 管理
课时左 右 , 论占用 4 多课 时 , 理 { ) 而实验 部分只 占用 l 0多个 课 时, 根本无法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 。独立 没课后理论课程结 束 就可进入实践 课程 的教学 。独立 没课的 另一好处是使学生认识 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 改变重理 论 、 轻实验的思想。实验 中若遇 到
O 引言
笔者从事网络教学多年 , 深感 目前《 计算机 网络 》 门课程 这
问题 , 学生必 然回头 寻求 理论 上的深入 了解 , 样还深化 了理 这
论 和 实践 的结 合 。
的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均不尽人意 。主要表现为 : 教 学知识严重滞后于技术的发展 、 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 节严
学过程 中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通过计算机 网络 实验 ,
将计算机 网络实验 作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就必须 设计一套 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 如相关的实验大纲 、 实验 计划 、 实验 ()实验大纲 和计划 的编 写应该尽 量结合 网络 理论知 识 、 1
重脱节 。计算机网络是一 门应用性和 实践性很 高的学科 , 在教 教 材等。在编 写配套材料 的过程 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
理、 网络互连 、 网络安全等 。 但对 实际的网络连接 、 测试 、 互 网络 连设备 ( 如交换机 、 由器等 ) 路 的基本 配置 、 合布线 、 综 网络安 全 检测 等介绍很少 。即使是 《 网络实验 指导》 一类 的实验指导 用 书。 内容大多为 : 网线接入 、 N2 0 WI 0 0的安装 、 拨号配置等 , 与网

四川大学16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9013》课程设计

四川大学16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9013》课程设计

四川大学16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9013》课程设计四川大学16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9013》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大纲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耍求本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网络的工作方式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安装和配置Windows和Linux网络操作系统并对他们进行配置,进行简单的组网联网,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使用网络。

二、本课程实验内容体系和实验类型实验类型学时实验名称选题要求验证型实验2实验1双机互联通讯必做2实验2 交换机的管理必做2实验3由器的管理必做设计型实验4实验4简单局域网的设计与组建必做综合型实验SWindows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必做6LINUX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必做6基T- INTERNET的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必做三、实验项目内容安排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1实验项目双机互联通信时数项目性质实验内容及要求认识网络实验室的和拓扑结果,并制作一根线缆将两台设备连接起來, 达到通讯的目的,要求,成功地连接两台设备2验证结合设计演示V2实验项目交换机的管理时数项目性质实验内容及耍求熟悉交换机的命令行,并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HTTP, TELNET和CONSOLE的方式对交换机进行管理2验证结合设计演示V3实验项目由器的管理时数项目性质实验内容及要求熟悉由的命令行,对由进行简单的配置,理解由器中主要的show命令的含义2验证结合设计演示4实验项目简单局域网的设计与组建时数项目性质实验内容及耍求设计一个简单的局域网,采用静态由,使局域网之间互通4验证结合设计演示J5实验项目Windows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时数项目性质实验内容及要求学会安装和配置windows2021 server,并提供需要的服务:DNS,FTP, o制作并发布简单的个人主页。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8验证结合设计演示7 6实验项目LINVX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时数项目性质实验内容及要求学会安装和配置Linux系统,并学会在Linux下配置ema订,DNS等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华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华电)

课程设计报告( 2012--2013 年度第2学期)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互联网模拟院系:计算机系班级:计科学号:学生姓名:华电老朱家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1周成绩:日期: 2014 年 6 月 28 日《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目的将网络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用于实际,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培养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设计思路、网络拓扑图、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1.网络设备认知及基本配置操作(1)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结构。

(2)完成以下实验,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的配置方法,理解相关网络协议。

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③OSPF基本配置;④RIP v2配置;⑤静态路由配置;⑥跨交换机实现VLAN;⑦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⑧广域网协议的封装。

2.互联网的模拟(1)结合实验环境,提出模拟网络互联需求,设计并完成组网,要求尽最大可能利用实验资源。

①网络物理拓扑结构设计及IP地址分配;②网络逻辑拓扑结构设计;(2)网络设备配置实现按步骤(1)所设计的网络拓扑进行设备连接并配置。

配置内容包括路由选择协议OSPF配置,VLAN划分等,并进行测试。

3.基于模拟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分析。

在上面设计并实现的网络环境下,完成如下协议分析:①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帧格式分析;②网络层分片;ICMP协议分析;③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④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⑤FTP协议分析;HTTP协议分析。

三、进度计划四、设计成果要求1.网络配置拓扑图准确,配置结果测试成功;2.网络协议分析准确;2.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

五、考核方式考勤、验收和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6月23日实验一网络设备认知及基本配置操作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步骤2:把剥除了外包皮的网线放入到信息模块中间的空位置
步骤3:对照所采用的接入标准和模块上所标注的色标把8条芯线依次初步卡入到模块的卡线槽中。在此步只需卡稳即可,不要求卡到底。
步骤4:用打线工具把已卡入到卡线槽中的芯线打入到卡线槽的底部,以使芯线与卡线槽接触良好、稳固。对准相应芯线,往下压,当卡到底时会有"咔"的声响。注意打线工具的卡线缺口旋转位置。
WWW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之上的。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Telnet是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网络的登录和仿真程序。Telnet是一个将所有用户输入送到远方主机进行处理的简单的终端程序。它的一些较新的版本在本地执行更多的处理,于是可以提供更好的响应,并且减少了通过链路发送到远程主机的信息数量。
5.1.4实验步骤……………………………………………………….………….5
5.2信息模块制作……………………………………………………………….6
5.2.1实验目的………………………………………………………………….6
5.2. 2实验设备………………………………………………………………….6
5.2.3实验任务………………………………………………………………….6
2.域控制器
要求:DNS和活动目录的安装;客户端计算机加入域;域用户的漫游设置。
3. IP地址分配方式
自动分配:DHCP服务;
手动分配:涉及到子网的划分。
4. IIS的安装和使用
5. FTP的使用
要求:掌握FTP的工作原理,利用IIS自带的FTP架设服务器;用Serv-U 6.0架设FTP服务器。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目 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网络通信基础 •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 局域网技术 • 广域网技术 • 网络互联技术 • 网络管理与安全 • 网络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地理上分散的、 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 和线路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支持下 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02
环型拓扑
节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环, 数据在环中单向传输。优点是 数据传输方向一致,缺点是任 何一个节点的故障都会导致整 个网络中断。
03
总线型拓扑
04
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条公共传输 线上,数据在总线上双向传输。 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 是总线故障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且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性能 会逐渐下降。
特点
令牌环网具有高速、低延 迟和确定性的优点,适用 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 用。
无线局域网技术
定义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一种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计算机之间通信的网络。
标准
无线局域网主要遵循IEEE 802.11系列标准,如802.11a、 802.11b、802.11g、802.11n等。
网络管理工具
包括网络管理系统(NMS)、网 络监控工具、网络配置工具等, 用于实现网络管理的各项功能。
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
网络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网 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 用于实现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 管理。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 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掌握因特网一些重要协议和常用网络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复杂系统工作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和综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际,灵活利用所学原理与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络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为学习计算机、通信、信息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今后从事……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
三、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一)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利用率、丢包率的概念和单位。
(二)时延的类型(重点)
1、在路由器的节点时延示意图;
2、处理时延;
3、排队时延;
4、传输时延;
5、传播时延;
6、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的比较。
(三)丢包率(增加)
导致丢包的原因、拥塞的基本概念。
四、网络协议和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在学生的知识空间中“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过程。因此,对于每个知识点在授课中应强调知识点在整个体系结构中的位置,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授课过程中,注重阶段性总结,每章结束时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将该章内容关联起来建立起计算机网络某一层的知识结构,然后再放入到整个网络体系结构去,这样学完整个课程后在每个学生掌握的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和技术原理。
七是网络安全。先介绍网络安全的内容,然后介绍网络安全服务的各种机制,最后简要介绍典型的网络安全协议和系统。
实践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提高操作技能和面向实用技术为设计原则,以组网技术和构建网络应用服务为核心设计实验内容。具体包括简单局域网组网、网络协议分析、路由器配置、典型应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简单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实用性较强的实践内容。部分实验内容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选做。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计算机网络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网络设计、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包括 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协议栈。

2、掌握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3、熟悉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主要协议(如IP、TCP、UDP、HTTP、FTP 等)及其工作机制。

4、具备网络规划、设计和实现的能力,能够构建简单的局域网和广域网。

5、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能够进行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

6、学会使用网络工具和软件进行网络性能测试、故障诊断和分析。

二、课程内容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网络的性能指标,如带宽、延迟、吞吐量等。

2、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协议栈的层次结构和功能。

数据在各层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3、物理层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的特性和应用。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

4、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如帧封装、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以太网协议和 MAC 地址。

5、网络层IP 协议,包括 IP 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路由选择算法。

ICMP 协议和 ARP 协议。

6、传输层TCP 协议和 UDP 协议的特点和工作机制。

端口号的概念和用途。

7、应用层HTTP、FTP、SMTP、POP3 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原理和应用。

DNS 域名系统的工作原理。

8、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防范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加密技术和数字证书。

9、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功能和模型。

SNMP 协议的原理和应用。

10、网络实验构建简单的局域网,包括网线制作、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

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传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2.课程代码:XXXXXX3.学分:X4.学时:XX5.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6.授课对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二、课程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关键知识;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术;4.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与挑战-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2.数据通信基础-信号与信号表示-数据传输方式与传输介质-数据编码与数字信号传输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概念与分类-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栈-IP协议与路由选择-TCP协议与可靠传输-UDP协议与数据报传输4.网络接口与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技术与MAC地址-交换机与局域网配置-VLAN与虚拟局域网-链路层的错误检测和纠正5.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功能与分类-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与优化-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6.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威胁-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认证与加密技术-网络性能监测与管理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实验练习:设计实验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现与应用。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案。

4.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行课程设计,体验计算机网络的规划与实施。

五、教材、参考书籍及其他参考资料教材:。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的入门课程。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各层协议的功能和实现方式、网络设备的原理和配置以及网络安全等知识。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2.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3. 课程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完成以下任务:3.1 任务一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网络拓扑图,在GNS3软件中完成网络拓扑搭建。

要求将所学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进行组网,并配置各种协议(如STP、VLAN、Trunk、NAT、ACL等)。

3.2 任务二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网络拓扑图,利用Wireshark软件进行网络数据包的抓取与分析。

要求学生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理解每个协议的特点和功能。

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安全性改进方案。

3.3 任务三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业务需求,搭建一台Web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部署一个自己编写的网站,并将该网站与本地网络进行互动,要求实现基本登录验证和数据交互功能。

4.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任务,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以下部分:4.1 拓扑设计包括网络拓扑图、各设备配置信息、协议配置信息和端口映射信息。

4.2 数据包分析包括数据包抓取过程、分析结果、协议特点和网络安全方案。

4.3 网站部署包括网站设计思路、代码实现过程、本地网络交互实验和相关技术细节。

5. 课程设计总结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提高。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更能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会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和原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协议、网络安全等。

- 掌握 OSI七层模型,复用/分用技术等。

- 理解网络编程,设计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

- 知道最新网络技术和发展趋势。

教学大纲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功能、分类与重要性。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拓扑结构、通信方式和分类。

- OSI/RM和TCP/IP网络模型。

第二章物理层- 物理层概述,物理层提供的服务。

- 传输介质,数字传输系统,模拟传输系统。

- 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

- 信道复用技术,传输介质的高级技术。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概述,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 帧的概念,MAC协议,CSMA/CD协议和轮流协议。

- 环路拓扑结构,ATM网络,令牌环网技术。

- 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与错误控制。

第四章网络层- 网络层概述,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 网络层的组网方法,IP协议,路由选择算法和协议。

- 网络地址层次结构,子网化,NAT技术。

- 网络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第五章运输层- 运输层概述,运输层提供的服务,运输层实体间的逻辑通信结构。

- TCP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可靠连接实现、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协议原理。

- UDP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 运输层拥塞控制与质量服务(QoS)。

第六章应用层- 应用层概述,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程序的体系结构。

- 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

- 分布式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Web技术。

- 构建网络应用程序模型和实践。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自学,研究网络基础概念和原理。

- 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搭建、网络安全实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安排:理论课48 学时,实验课16 学时4.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及网络编程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2. 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拓扑结构的选择与设计原则3. 网络协议与分层模型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常见网络协议及其作用4.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与设备数据链路层的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数据帧格式5. 网络层与传输层网络层的基本概念与路由算法传输层的基本概念与传输协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课,使学生熟悉网络设备的使用、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编程技术。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计算机网络》(第几版),作者:X。

2. 辅助教材:推荐阅读《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几版),作者:X。

3. 网络资源:介绍一些相关网站和在线教程,供学生自主学习。

4. 实验设备:网络实验箱、路由器、交换机等。

5. 软件工具:Wireshark、Packet Tracer 等网络分析与模拟软件。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理论课:每周2学时,共16周,共计32学时。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安排: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4.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5.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和常见网络设备,具备网络设计与维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2. 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模型各层的功能和常用协议端到端通信与分层设计原则3. 网络通信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PPP等网络层协议:IP、ICMP、IGMP等传输层协议:TCP、UDP等应用层协议:、FTP、SMTP等4.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的作用和配置5. 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需求分析网络拓扑设计网络设备选型和配置网络性能评估与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实验:操作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参数,验证理论知识。

3. 讨论:分组讨论网络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网络案例,提高网络设计和管理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著。

2. 实验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

3. 辅助资料:教学PPT、实验指导书、网络技术文档等。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堂讲授:每周4学时,共计12周,完成课程基本理论的教学。

2. 实验课程:每周2学时,共计6周,完成实验技能的培训。

3. 课外作业:每周安排一次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期中考试:在第8周进行,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5. 期末考试:在第16周进行,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实验功能要求
• 构建可视化的网络拓扑显示,包括交换机、连 接线以及主机三种基本图元,网络拓扑的编辑 方式可自由选择; • 实现交换机连接的跨接树协议,消除连接回路; • 跨接树随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刷新 • 可视化显示跨接树;
课程设计功能要求
• 实现课内实验的所有要求 • 规划主机的以太MAC地址; • 构建和维护交换机的端口地址映射表,并可随 时查看; • 主机构建以太帧数据,并通过交换机向目标主 机发送,包括单播和广播两种发送方式; • 数据发送过程在拓扑图上能够可视化展示; •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即可);
目的
• • • • • 了解以太网交换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学习模拟程序的编写 掌握链路层数据存储转发的工作流程 掌握生成树的基本实现过程 • • • 熟悉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 熟悉以太网、交换以太网工作过程 熟悉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流程 了解以太网数据帧格式 了解多线程编程 熟悉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内实验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过程模拟实现
意义
●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工作机制、协议控制流程 以及网络功能实现的有效途径 ● 对所学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协议等知识全面、 系统的总结、巩固和提高的一项课程实践活动 ● 独立完成布置得课程设计,一方面提高程序设 计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计算机 网络及相关协议的工作过程,为以后的学习和 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验收时间、地点安排
• 课程设计与课内实验必须在本学期完成。 • 由于计算机系中心机房是面向所有的课程开放, 因此,本课程设计的上机时间无法预先确定, 只能灵活安排。 • 程序验收后还需要提交设计电子文挡(设计报 告、源程序清单、可执行文件、原始数据文件。 • 原来未选修《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同学如 愿意选修,只要实现课程设计的要求并在课程 设计报告的最后明确指出即可,以后不再接收 03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选修。
考核方式
• 可分组实现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最多4人一 组,组成员越多则相应的考核标准越高; • 编写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模拟程序,开发环境不 限(建议使用Java语言); • 现场运行所编写的程序,并能够回答老师的即 席提问; • 编写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 计目的和意义;模拟程序的功能说明;程序的 主要数据结构和关键算法;开发环境与运行环 境介绍;调试结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