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设计CAD实验报告

电子设计CAD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管放大电路原理图绘制一实验目的1 掌握原理图元件库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原理图编辑器菜单以及工具栏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绘制如图单管放大电路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1 新建项目文件1)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执行完后在Project工作面板中将出现如图1所示项目文件。

2)执行菜单命令File/ Project Save AS ,弹出保存路径菜单,确定保存路径和输入项目文件名为“单管放大电路” 保存。

如图2所示。

图1 新建项目文件图2 保存项目文件2 新建原理图文件1)执行菜单File/New/Schematic,在Project工作面板的项目文件下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Sheet1.Schdoc,保存为“单管放大电路.Schdoc”保存后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新建并命名原理图文件新建并命名原理图文件 图4 原理图图纸设置对话框原理图图纸设置对话框3 原理图图纸设置原理图图纸设置执行菜单Design/Document Options ,弹出Document Options 对话框。

对话框。

如图如图4所示,图纸类型设置为A4,显示标准标题栏,可视栅格、捕捉栅格均设置为10,电气栅格设置为8。

4 装载原理图元件库装载原理图元件库 单管放大电路中所包含的元件类型有:电阻、单管放大电路中所包含的元件类型有:电阻、电容、电容、电容、三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这些常用的元件在集成库这些常用的元件在集成库Miscellaneous 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 Devices.IntLib 中都可以找到。

默认情况下,创建原理图文件时,该库会自动加载,若在库列表中无此元件库,可通过下面方法加载。

加载,若在库列表中无此元件库,可通过下面方法加载。

1)在Libraries 工作面板上单击,弹出如图5所示对话框。

所示对话框。

2)单击选项下方按钮,选择添加Miscellaneous 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Devices.IntLib ,单击打开添加库完成,如图6所示。

电子CAD实训报告

电子CAD实训报告

电子CAD实训报告•相关推荐电子CAD实训报告(通用11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子CAD实训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电子CAD实训报告篇1一、课程实习的目的:把握Auto CAD用于工程制图的基本操作,了解工程图纸绘制的格式和要求,能够用Auto CAD绘制二维的工程图纸。

二、课程实习的任务:1、学习Auto CAD的基本绘图操作。

2、绘制平面工程图纸。

3、了解工程图纸的一般要求和格式三、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课程实习以CAD软件为例,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和应用,并作一定的实践操作。

要求学生了解Auto CAD的主要功能,把握Auto CAD用于工程制图的基本操作,了解工程图纸绘制的格式和要求,能够用Auto CAD绘制二维的工程图纸。

四、意义:随着传统CAD系统在工业界的应用以及现代设计问题的复杂化、智能化,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用计算机取代人进行手工绘图。

所幸随着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基础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协同设计等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使得CAD系统也由单纯二维绘图向三维智能设计、物性分析、动态仿真方向发展,参数化设计向变量化和VGX(超变量化)方向发展,几何造型、曲面造型、实体造型向特征造型以及语义造型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CAD软件复杂程度的增加和各个不同应用系统间互操作的现实需要,人们希望CAD系统具有极佳的开放性,同时又能“搭积木”似的自由拼装形成不同的功能配置,软件工程技术非凡是组件开发技术的研究应用和逐渐成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平面图的画图步骤:1、建立建筑模板2、绘制轴线和墙线3、绘制窗体结构4、绘制门结构5、绘制柱结构6、绘制楼梯结构7、标注尺寸8、标志图号9、打印出图六、心得体会: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对CAD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开始觉得它不是一个轻易学好的软件,觉得用处不是很大。

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软件的界面操作和基本工具使用;2. 学习并掌握CAD绘图的基本命令,如绘制直线、圆、矩形等基本图形;3. 学习并理解CAD绘图中的图层管理和尺寸标注方法;4. 掌握CAD软件中的打印输出和文件保存的相关操作。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CAD软件,完成简单的二维图形绘制;2. 学会运用CAD软件进行图形的编辑与修改,提高绘图效率;3. 学会运用图层管理功能,对图形进行有序组织;4. 学会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注释,使图纸表达清晰、准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CAD技术在现代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加强引导和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目标所设定的知识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具体学习成果的达成,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CAD软件概述- CAD软件的定义与应用领域- CAD软件的界面认识与基本操作方法2. CAD基本绘图命令- 绘制直线、圆、矩形、多边形等基本图形- 使用辅助工具如捕捉、正交、极轴等提高绘图精度3. 图形的编辑与修改- 选择、移动、复制、旋转、缩放图形- 删除、修剪、延伸、打断、合并图形4. 图层管理- 图层的创建、删除、重命名- 设置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属性5. 尺寸标注与文字注释- 设置标注样式- 进行线性、径向、角度、坐标等尺寸标注- 添加文字注释和多重引线6. 打印输出与文件管理- 设置打印样式和页面布局- 打印预览与输出- 文件保存、另存为、导出等操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CAD软件概述及界面认识第2-3周:基本绘图命令学习与实践第4-5周:图形的编辑与修改第6周:图层管理第7周:尺寸标注与文字注释第8周:打印输出与文件管理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第3章“CAD基本操作与绘图技巧”和第4章“图形编辑与尺寸标注”相关,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

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

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2.1振荡电路的模拟和仿真。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用模拟的示波器观察输出的信号,熟悉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proteus的基本操作,和各元器件的查找。

2.2 8051单片机用80c51单片机完成以下功能:(1)构成流水灯的控制电路,使八个流水灯轮流点亮。

(2)构成音乐播放的简单电路。

(3)构成串口通信电路,完成信息在单片机和串口之间的传播。

(4)构成8255键盘显示模块。

(5)构成A/D和D/A 转换模块。

首先用模拟器件构成基本电路,然后在单片机中加入驱动程序,运行仿真,最后对电路进行调整校正,完成相关功能。

熟悉单片机实现相关功能的基本原理,对单片机有个框架的了解。

学习用proteus仿真单片机电路中不同模块间的组合,扩展单片机电路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设计原理3.1.1振荡电路仿真的原理振荡电路原理:555管脚功能介绍:1脚为地。

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

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

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0.4V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子线路CAD软件,了解电子线路的设计与仿真过程,掌握电子线路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能使用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仿真和分析。

二、实验器材与软件1.个人电脑2. 电子线路CAD软件(如Protel、Multisim等)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所需的电子线路CAD软件,安装并打开软件。

2.实验步骤(1)了解软件界面(2)新建电路文件在软件界面中选择“新建电路”选项,创建一个新的电路文件。

根据实验需求和要求,确定电路的基本参数和拓扑结构。

(3)设置元件(4)连线使用软件提供的连线工具将各个元件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线路。

保证连线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5)仿真与分析对已经设计好的电子线路进行仿真与分析。

设置仿真参数,运行仿真程序,观察电路的工作状态和输出结果。

根据仿真结果,对电子线路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优化。

(6)保存电路文件在完成仿真与分析后,保存电路文件。

可以选择保存为原始源文件,以便后续修改和使用;也可以选择保存为图像文件或PDF文件,方便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使用电子线路CAD软件,我们成功设计并仿真了一个基本的电子线路。

通过仿真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电子线路的工作状态和输出情况。

根据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判断电子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使用电子线路CAD软件,掌握了电子线路的设计与仿真过程,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电子线路CAD 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掌握了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的方法和技巧。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电子线路CAD软件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使用软件,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电子线路的设计和仿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软件还提供了各种分析工具和功能,可以对电子线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实验1 Protel 99SE使用基础一、实验目的(1)掌握Protel 99SE的启动和退出方法;(2)熟悉Protel 99SE的操作环境(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以及系统菜单等);(3)掌握创建和打开设计数据库文件的方法;(4)掌握启动原理图编辑器、印制电路板编辑器以及其他编辑器的基本方法;(5)掌握不同编辑器之间的切换方法;二、实验步骤1.启动Protel 99SE并设置字体为Times New Romans,9号2.创建设计数据库文件(My Design.ddb)3.打开设计数据库文件4.启动原理图编辑器(Sheet1.Sch)5.启动印制电路板编辑器(PCB1.PCB)6.不同编辑器之间的切换三、实验结果四、思考题(1)试用3种不同的方法启动Protel 99SE。

答:在Windows桌面选择“开始”/“程序”/“Protel 99SE”文件夹/“Protel 99SE”选项直接双击桌面上的“Protel 99SE”图标直接双击自己创建的数据库文件(2)如何在不同类型的编辑器或相同类型的不同文件之间进行切换?答:在工作窗口上部会有相应地不同的标签,用鼠标单击选中这些标签就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编辑器或相同类型的不同文件之间自由切换实验2 Protel 99SE原理图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各类窗口的打开、关闭和切换方法;(2)掌握各种工具栏的打开和关闭(或隐藏)方法;(3)掌握绘图区域的放大与缩小方法;(4)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创建、打开、保存、关闭和删除原理图文件等);(5)熟悉画原理图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并掌握绘制原理图的相关操作(设置图纸、放置和调整元件、原理图的布线和调整);(6)熟悉画图形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并掌握在原理图上添加注释文字和图线的方法;实验步骤1、启动原理图编辑器,并创建原理图文件2、设置电路图纸包括图纸参数、文件信息3、放置和调整元件(装载元件库、选取和放置元件、编辑元件属性、调整元件)4、原理图的布线绘制导线Place/Wire、设置网络标号Place/Net Label、放置线路节点Place/Junction、放置电源及接地符号Place/Power Port、绘制总线Place/Bus、绘制总线分支Place/Bus Entry、制作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口Place/Port5、调整、检查和修改实验结果(图见附录)用Protel 99SE绘制下列图中所示的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电路原理图1、单片机最小系统2、PS/2键盘接口电路3、直流/交流转换电路4、部分人机界面接口电路5、手动/自动触发信号产生电路6、系统电源电路7、信号复现模块电路思考题(1)在命令状态下,放大、缩小和刷新画面的快捷键分别是什么?答:放大快捷键是Page up、缩小快捷键是Page down、刷新画面快捷键是end(2)可见栅格、锁定栅格和电气栅格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它们进行设定?(答案来自百度知道)答:可见栅格就是画面中的方格,目的是帮助对齐。

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CAD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子CAD软件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制图。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子CAD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功能特点;技能目标包括熟练掌握电子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制电路图和制作PCB;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子CAD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CAD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实践。

具体包括电子CAD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功能特点;电子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制电路图和制作PCB;电子CAD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CAD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参考书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扩展知识;多媒体资料将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电子CAD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验证实验。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进行评分;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和提交时间进行评分;考试将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评估标准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定,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电子CAD课程实验报告示例

电子CAD课程实验报告示例

课程实验报告题目 Protel 电路设计课程名称电子CAD 技术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 10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上课地点 C208实践学时 24指导教师刘旭明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目录实验一 (1)实验二 (4)实验三 (8)实验四 (15)实验五 (20)实验一实验项目名称:PROTEL DXP基本操作实验学时:4同组学生名称:无实验地点:C208实验日期:2011.9.6实验成绩:批改老师:刘旭明批改时间: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PROTEL的启动,了解各功能模块;2.了解各区域的基本用途,创建工作空间,项目及原理图文件的方法;3.掌握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及图纸的设置;4.掌握基本元器件的调用及属性设置,学会如何搜索555定时器。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装有PROTEL软件的PC机三.实验过程1.双击桌面,进入protel主界面,了解各个功能模块。

2.创建工作空间,项目及原理图文件。

(1)执行File→New→Design Workspace新建工作空间,按File→Save Design Workspace As保存在E盘,保存名为0921118036;(2)执行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创建项目,选择项目按右键点击Save project As保存在E盘,保存名为放大电路;(3)执行File→New→Schematic创建原理图文件,选中右击安Save As保存在E盘,保存名为放大电路;文件创建的最终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文件创建3.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及图纸的设置。

(1)按可以使文件工作区版面缩进,按恢复原状。

(2)按键盘Page Up键,放大绘图区域,按PageDown键可以缩小绘图区域;也可以执行View→Zoom In或Zoom Out放大╱缩小原理图。

(3)右击图纸options→Document Options(或执行Design→Document Options命令)可以选择原理图的纸张大小与颜色,如图1-2与1-3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

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

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2.1振荡电路的模拟和仿真。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用模拟的示波器观察输出的信号,熟悉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proteus的基本操作,和各元器件的查找。

2.2 8051单片机用80c51单片机完成以下功能:(1)构成流水灯的控制电路,使八个流水灯轮流点亮。

(2)构成音乐播放的简单电路。

(3)构成串口通信电路,完成信息在单片机和串口之间的传播。

(4)构成8255键盘显示模块。

(5)构成A/D和D/A 转换模块。

首先用模拟器件构成基本电路,然后在单片机中加入驱动程序,运行仿真,最后对电路进行调整校正,完成相关功能。

熟悉单片机实现相关功能的基本原理,对单片机有个框架的了解。

学习用proteus仿真单片机电路中不同模块间的组合,扩展单片机电路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设计原理3.1.1振荡电路仿真的原理振荡电路原理:555管脚功能介绍:1脚为地。

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

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

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0.4V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5脚是控制端。

7脚称放电端,与3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7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3脚称为实高(或低)、7脚称为虚高。

接通电源后,电源VDD通过R2’和R3’对电容C充电,当Uc<1/3VDD时,振荡器输出Vo=1,放电管截止。

当Uc充电到≥2/3VDD后,振荡器输出Vo翻转成0,此时放电管导通,使放电端(DIS)接地,电容C通过R2对地放电,使Uc 下降。

当Uc下降到≤1/3VDD后,振荡器输出Vo又翻转成1,此时放电管又截止,使放电端(DIS)不接地,电源VDD通过R1和R2又对电容C充电,又使Uc从1/3VDD 上升到2/3VDD,触发器又发生翻转,如此周而复始,从而在输出端Vo得到连续变化的振荡脉冲波形。

脉冲宽度TL≈0.7R2C,由电容C放电时间决定;TH=0.7(R2’+R3’)C,由电容C充电时间决定,脉冲周期T≈TH+TL。

图3.1 555振荡器3.1.2 8051单片机的原理3.1.2.1 单片机简介:按照单片机的特点,单片机的应用分为单机应用与多机应用。

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只使用一片单片机称为单机应用。

单片机的单机应用的范围包括:(1) 测控系统。

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各种不太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 达到测量与控制的目的。

(2) 智能仪表。

用单片机改造原有的测量、控制仪表, 促进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综合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3) 机电一体化产品。

单片机与传统的机械产品相结合, 使传统机械产品结构简化, 控制智能化。

(4) 智能接口。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 特别是在较大型的工业测、控系统中, 用单片机进行接口的控制与管理, 加之单片机与主机的并行工作,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

(5) 智能民用产品。

如在家用电器、玩具、游戏机、声像设备、电子秤、收银机、办公设备、厨房设备等许多产品中, 单片机控制器的引入, 不仅使产品的功能大大增强, 性能得到提高, 而且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单片机按应用范围可分成通用型和专用型。

专用型是针对某种特定产品而设计的,例如用于体温计的单片机、用于洗衣机的单片机等等。

在通用型的单片机中,又可按字长分为4位、8位、16/32位,虽然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在几乎是32/64位的天下,8位、16位的微处理器已趋于萎缩,但单片机情况却不同,8位单片机成本低,价格廉,便于开发,其性能能满足大部分的需要,只有在航天、汽车、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需要高速处理大量数据时,才需要选用16/32位,而在一般工业领域,8位通用型单片机,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单片机。

3.1.3 proteus软件介绍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又增加了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

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

Proteus基本操作:1、选择要使用的元件在Pick Device窗口双击相应元件名称,即可将元件添加到主界面左侧的列表中2、放置元件到绘图区单击列表中的元件,然后在右侧的绘图区单击,即可将元件放置到绘图区。

(每单击一次鼠标就绘制一个元件,在绘图区空白处单击右键结束这种状态)3、删除元件右击元件一次表示选中(被选中的元件呈红色),选中后再一次右击则是删除。

4、移动元件右击选中,然后用左键拖动。

5、旋转元件左下角旋转工具栏6、元件连线在引脚上鼠标指针变成X状,单击,移动到目的引脚,再次单击。

7、删除连线同删除元件8、绘制电源和地单击工具栏上的左起第8个工具(Inter-Sheet Terminal),左侧工具栏显示TERMINALS,可在其中选择POWER或GROUND,像放置元件一样放置到绘图区。

Proteus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1.Proteus可提供的仿真元器件资源:仿真数字和模拟、交流和直流等数千种元器件,有30多个元件库。

2.Proteus可提供的仿真仪表资源: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虚拟终端、SPI调试器、I2C调试器、信号发生器、模式发生器、交直流电压表、交直流电流表。

理论上同一种仪器可以在一个电路中随意的调用。

3.除了现实存在的仪器外,Proteus还提供了一个图形显示功能,可以将线路上变化的信号,以图形的方式实时地显示出来,其作用与示波器相似,但功能更多。

这些虚拟仪器仪表具有理想的参数指标,例如极高的输入阻抗、极低的输出阻抗。

这些都尽可能减少了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Proteus可提供的调试手段 Proteus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测试信号用于电路的测试。

这些测试信号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在PROTEUS绘制好原理图后,调入已编译好的目标代码文件:*.HEX,可以在PROTEUS的原理图中看到模拟的实物运行状态和过程。

3.2 proteus电路原理图设计3.2.1多谐波震荡电路原理图3.2.2 8051单片机的仿真原理图3.3仿真方法和结果分析3.3.1振荡电路仿真方法和结果分析图3.3.1振荡电路操作步骤:1.搜索—键入battery,找到直流电源,修改属性,为12v。

2.键入ne555,为555定时器。

3.键入POT,找到滑动变阻器,修改属性为1k。

键入相应阻值,找到一般电阻,键入1u,找到电容。

4.按照原理图连接电路。

5.在左侧虚拟仪表模式中找到示波器。

接入信号。

运行结果:图3.3.1示波器3.3.2 80c51开发板仿真3.3.2.1 CPU模块的仿真图3.3.2.1 CPU模块操作步骤:1.新建文档文件—新建设计—LANDSCAPE A3—命名---点击确定2.点击搜索—键入关键字80c51—双击3.在左边工具栏中选择“终端”—GROUND,接地。

4.终端—POWER,电源VCC。

5.搜索---button,按钮开关。

键入CAP,找到一般的电容,修改电容的属性,改为22pF.键入10uF,找到相应电容。

键入crystal,找到晶振电容。

6.键入电阻阻值,找到相应电阻。

7.在“终端”中选择default,是输出输入的端口。

8.在左侧选择总线模式,绘制总线。

在连接总线和芯片管脚是,总线端点击ctrl 键,画成斜线。

9.对于和一系列连续接线的命名,可以借助“属性分配工具”。

在字符串中键入net=LED#(LED为接线的名称,#代表序号),增量默认为1,动作为“赋予”,应用到为“点击”,确定后,逐次点击需要标注的的接线即可。

3.3.2.1 集体标号3.3.2.2 键盘显示模块的仿真3.3.2.2 键盘显示模块操作步骤:1.搜索8255a,找到相应芯片。

2.键入DISPLAY,找到四位显示七段数码管。

键入DIPSW-8,找到8位开关。

3.按图连接电路。

3.3.2.3 蜂鸣器模块的仿真图3.3.2.3蜂鸣器模块3.3.2.4二极管显示模块的仿真操作步骤:1.键入LED,选择合适的led灯。

2.键入330R,找到电阻。

3.画总线,用属性分配工具命名接线。

4.点击左侧的“二D图形文本模式”,调节字体大小,添加相应文本。

图3.3.2.4流水灯3.3.2.5 A/D和D/A模块的仿真图3.3.2.5 A/D转换模块操作步骤:1.键入74ls373,adc0808找到相应模块,键入NOR-3,找到三接入的与门。

键入not,找到非门。

图3.3.2.5 D/A转换模块操作步骤:1.键入74s00,找到与非门。

键入74ls273,dac0808构成D/A转换模块。

3.3.2.5 串口通信模块的仿真图3.3.2.5串口通信模块操作步骤:1.键入compim,找到串口。

在虚拟仪表模式中,找到虚拟终端VIRTUAL TERMINAL。

2.键入SWITCH,找到单刀双掷开关。

○1创建串口○2设定波特率为2400,进行串口信息的发送,输入1234567890,虚拟窗口输出相同数据。

○3由单片机发送信息ABCDEFG。

接受区出现相同结果。

3.4设计和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首先是元器件的查找,不熟悉器件的分类,从网上下载了元器件英汉对照表。

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2.总线的绘制及与总线相连的接线的命名。

绘制总显示应先选择总线模式,与总线相连的接线处要画成斜线。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需借助ctrl键。

接线的命名较为繁琐,可借助属性分配工具,预设接线名,设定步距,逐个点击接线,自动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