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1)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诗缘情2.发愤著书3.词别是一家4.尚巧贵妍5.文笔6.文以载道7.意、趣、神、色8.义理、考据、词章9.兴观群怨10.不平则鸣11.风骨12.《南词叙录》13.诗言志14.六观15.以禅喻诗16.幽情单绪17.诗大序18.“文气”说19.性灵说20.小说评点21.以意逆志22.吟咏情性23.别裁伪体24.《花部农谭》二、简答题: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诗始于《三百篇》,而规模体具于汉。
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下至昭代,上下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
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1、以意逆志:这是孟子提出的一种理解诗的方法。
要求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体会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2、知人论世: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指的是要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
3、司马迁“发愤著书说”:这是由司马迁提出的文学创作理论。
指痛苦和不幸可以激励创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心,成为创作的动力。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对孔子“诗可以怨”的具体发明,说明历史上有名的著述都是心有郁积,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成为传世的佳作。
这一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象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等一系列有关怨的诗论就受其影响。
)4、《诗大序》主要文学思想●诗乐舞与情志的关系:诗歌是人们内心的想法和情感的外观。
●关于诗的社会作用──讽谏说:一方面,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一方面,认为诗歌应该对君上进行讽刺劝谏,以改良政治。
●诗六义的提出:将风、大小雅分为正、变。
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之后的作品。
正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品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
(社会政治环境对诗人的感发作用。
)5、魏晋南北朝的主要作者及观点曹丕《典论·论文》:●反对好古贱今,批评当时“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以及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
●鲜明地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主张。
曹丕的“气”一指作家的才情气质,二指与作家气质相通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文体论,作家才能各有所偏,通才全才鲜有所见。
体裁不同,风格也不同。
●文学价值论:肯定文章有崇高的价值,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
陆机《文赋》:●构思论。
构思前的准备:着重强调了玄览、虚静的精神状态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的内容;构思活动的情状:想象活动;灵感在构思中的作用:陆机认识到灵感的作用,认为灵感非人力所能左右,而应顺乎自然。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
、简答:兴观群怨得内涵就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1)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得关于文学作品得社会作用得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就是“引譬连类”,意思就是通过诗歌得想象引发人得思想情感。
“观”就是指诗歌得认识作用,汉代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总得意思就是通过诗歌可以见出社会得盛衰得失与诗人得主观方面。
“群”就是指文学作品得团结、协调作用。
孔安国说就是“群居相切磋”,即通过文学活动达到使人际关系与谐,加强团结得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
孔安国说就是“怨刺上政”、朱熹说就是“怨而不怒”。
(3)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就是现实主义得文学批评理论得源头,对后来得现实主义得文学批评理论与现实主义得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得影响。
二、简答“兴观群怨”就是孔门诗学对《诗》得社会功能得概括。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孔安国认为就是“引譬连类”,《明诗》:“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
”即说“兴”就是一种《诗》中体现出来得手法。
朱熹则从审美角度认为“兴”就是“感发志意”,就是从欣赏诗歌中获得一种感染与审美感受。
“观”,指通过所吟之诗观个人得品行志向。
孔子认为从《诗》可以“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则认为可以“考见得失”,都瞧到了《诗》得对国家社会得反映功能。
“群”,指《诗》可以使人统一思想,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指《诗》有抒写不满,泻导人情之功用。
孔子用“怨”肯定了诗有批判现实得作用。
“兴、观、群、怨”说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得关于文学作品得社会作用得说法。
《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得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得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得享受;观,就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得得失与风俗得盛衰;群,则就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得作用;怨;就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1. 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 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 《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 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 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 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 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 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 《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 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 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 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 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 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 18. 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 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古代文论复习题及答案
19、 的音乐美学论著叫做《声无哀乐论》。
20、《声无哀乐论》的中心思想是阐明 并无必然联系。
21、陆机的文学理论著作是 。
22、陆机所谓 ,指构思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
13、“务实诚、疾虚妄”
14、《楚辞章句》
15、曹丕
16、作家才性与文体特征
17、本同而末异
18、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
19、嵇康
20、音乐与人的情感
21、《文赋》
22、“意不称物”
23、“文不逮意”
24、声律
25、文笔
26、“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
27、“体大思精”
28、作家才性与作品体裁风格
4、齐梁文学重视“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
5、刘知几的《史通》倡导文学的实录精神。()
6、陈子昂提倡“兴寄”,要求诗歌审美意象隐含深刻的思想。()
7、李白的诗歌理论崇尚自然清新。()
8、杜甫《与元九书》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
9、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理论的提倡者。()
23、陆机所谓 ,指文章不能充分表达思维过程中所构成的具体内容。
24、沈约是南朝 派的理论代表。
25、南朝的 之争,目的是为了区分文学与非文学。
26、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文学风格追求,即 与 。
48、原诗
49、理、事、情
50 “三境”
51、《水浒》
52、脂砚斋
53、《闲情偶寄》
54、可以兴
55、可以观
56、可以群
57、可以怨
58、理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
1《典论·论文》:1中国文论史上的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2曹丕在论著中反对古来“文人相轻”之习气,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并提出了“气”说的美学范畴。
2《玉台新咏》:徐陵奉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
全书十卷,选录自汉迄梁的诗歌660余首,其中多为五言四句的小诗,成为后来五绝之前身,风格上宫体情调颇明显。
《玉台新咏》之收录对《文选》有所补充。
3《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是由东汉班固创作。
有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四个部分组成,全书共100篇,八十余万字。
主要记载高帝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的历史,目的是宣扬“汉德”。
汉初史实,多承《史记》之义,并进行一些裁剪、订补。
4《后汉书》:南朝范晔所撰,全书纪十卷,列传八十卷。
范晔其人不满现实,不肯媚事权贵这在其著中表现为“贵德义、抑权势”的进步倾向。
书中首列《文苑列传》,记录后汉作家事迹。
他最自负的是书中序论,骈文体式,笔势纵横,整齐密丽,后多为《文选》收入。
5《诗品》:作者钟嵘,成书于齐梁,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语言骈散相间,把自两汉至梁代的122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一位诗人以扼要品评,指出其诗体的本源。
提出了“自然英旨”、“直寻”的吟咏性情观。
6《文选》:是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
以萧统的文学观为指导,并在其实际主持下完成。
共三十卷,以文体和体裁分类,共分三十七体,收录秦以前至梁代的作家130人,作品514篇(一题数篇按一篇计)。
《文选》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起到保存和流布的作用,而且提供了文学范本,对于推动文学沿着自身的轨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文心雕龙》: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50篇,分为上下两编。
上篇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的规则;下编主要是批评,涉及到作家作品及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发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
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
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寓教于乐: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斯提出。
认为文学的摹仿要达到“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是一种既重视摹仿又重视读者得到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价值阅读: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情致:由黑格尔提出。
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作为认识。
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
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
虚静:中国古代文论概念。
“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文论一、名词解释:1.诗缘情2.发愤著书3.词别是一家4.尚巧贵妍5.文笔6.文以载道7.意、趣、神、色8.义理、考据、词章9.兴观群怨10.不平则鸣11.风骨12.《南词叙录》13.诗言志14.六观15.以禅喻诗16.幽情单绪17.诗大序18.“文气”说19.性灵说20.小说评点21.以意逆志22.吟咏情性23.别裁伪体24.《花部农谭》二、简答题: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诗始于《三百篇》,而规模体具于汉。
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下至昭代,上下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
题库名词解释
题库: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四家诗??? ??《诗经》的传授在汉代主要有四家,一是鲁诗,其创始人为鲁国人申培;二是齐诗,出自齐人辕固;三是韩诗,出自燕人韩婴,四是毛诗,出自鲁人毛亨、毛苌。
鲁、齐、韩三家早出,属今文学家,故称“今文三家”。
毛诗晚出,属古文学家。
????2.?赋比兴????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者,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敷陈。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
?? ?3.?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所谓“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
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首创此体者为屈原,继作者有宋玉、唐勒、景差之流。
?? ??4.?“互现法”?? ???以纪传形式包容宏观的历史是有局限的,为避免平行的人物各传在叙及同一事件的交叉重复,司马迁不得不以“事在某传”而互现详略,这就是后人所称道的“互现法”,“互现法”的运用是对《史记》不能以事为纲的补救,也是司马迁对传统史学体例的创新。
?? ? ?5.“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辞赋家扬雄的哲学着作《法言》。
“劝”是是鼓励、提倡的意思。
“讽”是指讽柬的意思。
“劝百讽一”是说二者在赋中的比例的悬殊,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扬雄认为汉?大赋应该对统治者进行讽谕,使之归于节俭。
但赋中却总是用极大的篇幅和过量的辞藻铺叙他们的奢侈享乐的生活,仅仅在结尾处露出一点讽谕之意,具有极大的虚伪性。
???6.?乐府?? ???乐府原意指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至六朝,人们把乐府制作的采集的可以和乐歌唱的歌诗也称作乐府。
,乐府便由机构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设立乐府机构的记载最早见于秦朝,但真正乐府诗歌的采集始于汉代。
?? ??7.《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文选》。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得《尧典》,就是说“诗就是言诗人之志得”,这个“志”得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就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得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得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得认识,“诗言志”应当就是指诗乃就是人得思想、意愿、情感得表现,就是人得心灵世界得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得感染、教育作用、“兴观群怨”说: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得关于文学作品得社会作用得说法、兴,就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得精神得作用,可以引起人得联想;观,就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得作用,能瞧到世风得盛衰得失;群,就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与谐,起到团结人得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得社会与不良得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得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得作用予以了充分得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得《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得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得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得主旨。
“以意逆志”说就是比较科学得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得批评原则、“大美"“天籁"“天乐”说:出自庄子得《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得“自鸣”之音;“与天与者”即天乐,就是档次最高得文艺。
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得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就是从老子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得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得核心思想。
“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就是讲哲学得认识论,就是说人作为认识得主体,在体认与把握认识得对象特别就是玄妙得“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虚静”说揭示了审美与文艺创作中主题心灵得一个重要特点,即超功利得,就是美学与文学理论上得一个极其重要得现象与规律、“情志统一"说:就是《毛诗大序》提出来得一个诗论观点、情与志就是统一得。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一、先秦部分1 .《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 .《论语》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3 .《论语》“诗可以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
古代乃至现代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内容,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批判黑暗政治的诗歌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
200131中国古代文论答案(专升本)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典论·论文》(魏·曹丕)2、《文选序》(梁·萧统)3、《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与元九书》(唐·白居易)6、《送孟东野序》(唐·韩愈)7、《六一诗话》(宋·欧阳修)8、《雪涛阁集序》(明·袁宏道)9、《文赋》(晋·陆机)10、《诗品》(梁·钟嵘)11、《诗品序》(梁·钟嵘)12、《文心雕龙》(梁·刘勰)13、《沧浪诗话》(宋·严羽)14、《闲情偶记》(清·李渔)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 16、《汉书·艺文志》(汉·班固) 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韩愈) 18、《论诗三十首》(金·元好问) 19、《答洪驹父书》(宋·黄庭坚) 20、《夕堂永日绪论》(清·王夫之)21、《答吴充秀才书》(宋·欧阳修) 22、《仲兄字文甫说》(宋·苏洵) 23、《忠义水浒传序》(明·李贽) 24、《原诗》(清·叶燮) 25、《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 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 27、《文选序》(梁·萧统)28、《答吕姜山》(明·汤显祖)29、《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 30、《楚辞章句序》(汉·王逸)31、《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司马迁) 32、《春秋繁露》(汉·董仲舒) 33、《淮南子》(汉·刘安) 34、《词源》(元·张炎) 35、《市井艳词序》(明·李开先) 36、《西游记题词》(清·幔亭过客) 37、《论文偶记》(清·刘大櫆) 38、《诗式》(唐·皎然) 39、《答李翊书》(唐·韩愈) 40、《录鬼薄序》(元·钟嗣成)41、《论衡·超奇》(汉·王充) 42、《上崔华州书》(唐·李商隐) 43、《上人书》(宋·王安石) 44、《书黄子思诗集后》(宋·苏轼) 45、《论词》(宋·李清照) 46、《岁寒堂诗话》(宋·张戒) 47、《论诗诗》(宋·陆游) 48、《艺苑卮言》(明·王世贞) 49、《曲律》(明·王骥德) 50、《诗归序》(明·钟惺)51、《序山歌》(明·冯梦龙) 52、《鬲津草堂诗集序》(清·王士禛) 53、《儒林外史序》(清·闲斋老人) 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清·袁枚) 55、《花部农谭序》(清·焦循) 56、《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清·周济) 57、《复庄卫生书》(近代·冯桂芬) 58、《古谣谚序》(近代·刘毓崧) 59、《人境庐诗草自序》(近代·黄遵宪) 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近代·裘廷梁)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近代·章炳麟) 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近代·柳亚子) 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1、在《尚书·尧典》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论是指在中国古代,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讨论和研究。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几个重要名词的解释。
1. 文词:文词是指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技巧。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文词是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评价一个作品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
好的文词应该准确、通顺、形象生动,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文词还要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格律:格律是指文学作品中的韵律和节奏。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格律是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格律要求诗歌的音韵协调,表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感,在诗歌的表达上起到加强语感和审美效果的作用。
格律通常有平仄、押韵等要求,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都是不同的格律形式。
3. 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的形象或符号来表示和表达抽象的意象和观念。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象征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通过巧妙运用象征手法,作家可以以简洁的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艺术感。
在《文心雕龙》等经典文论作品中,还详细讨论了象征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 意境:意境是指文学作品给读者带来的情感和思考的氛围和感受。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意境被看作是一首作品最重要的特质之一,也是鉴别一首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意境要求作品能够通过字里行间的意象、语言、氛围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迪,使读者在阅读中沉浸其中,产生共鸣和思索。
5. 修辞:修辞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技巧来加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修辞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修辞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各种手法,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来让作品更加生动,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色,被看作是汉语文言表达能力的高度体现。
中国古代文论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名词,如意象、才情、典故等等。
通过对这些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概念和核心思想,也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一、1.(《毛诗大序》的)“讽谏”说"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
《毛诗大序》提出了 "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
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2.(《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教材的注释说:"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
""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
""比,比喻。
""兴,起的意思。
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
""雅是正的意思。
""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
""题解"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
3.(《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
中国古代文论
8.名词解释:“知人论世说”。
9.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1)阴阳之道。阴阳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的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的事物。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畴如美丑、虚实、动静、形神等,都发轫于《周易》。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等,则是《周易》辩证观念的投影。《周易》对世界本源之“道”的认识,也启发了后人对文学本体的探索。
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27.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原则的是东汉的王充,他是在其《论衡》是书中提出的。
28.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易传》。
29.孔子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是“思无邪”。“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
30.《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第四章明清诗文理论…………………………………………………………………()
第五章明清戏曲理论…………………………………………………………………()
第六章明清小说理论…………………………………………………………………()
第七章近代文学理论…………………………………………………………………()
绪论
基本知识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2.文学:“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子行四教:文、行、忠、信”);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中国古代文论
查看文章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2007年06月28日星期四 09:22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清代近代)一、名词解释:1. “现量”说:在诗歌创作上,王夫之强调主体创作过程的当下性与自发性,他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现量说:对诗歌创作来说,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诗人主体置身于当下情境中,景是眼前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情。
这也就是传统诗论所说的“即兴”。
现量说的“现成”义,指的是创作过程的自发性,所谓“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超思维的,主体不能也不应该人为地强制这一自发过程。
现量说的“显现真实”义,乃是前两方面的必然结果。
当下的情与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运动而构成意象,则情和景必然是真实不妄。
“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象和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2. 王士禛“神韵”说的中心,是诗歌的审美表现问题,主张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必作全面精细的刻画,譬如画龙只画其一鳞一爪,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通过这所画的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可以表现出龙的整体风貌和无边的山水景象。
在情感和物象二者之间,王士禛认为物象应该完全为表现情感服务,物象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不符合现实自然的真实,如王维画“雪里芭蕉”,王士禛称其为“兴会神到”,正是上乘之作。
“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所谓“清”,是一种超脱尘俗的审美情怀;“远”则有玄远之意,也是一种超越的精神。
这种情怀和精神最宜于寄托在山水之中。
3. “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
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的主脑也。
”其所谓“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
4.王国维“境界”说:1.他总结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有关意境的美学特征的论述,指出“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特征,这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土禛的“神韵”一样,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大美”“天籁”“天乐”说: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的“自鸣”之音;“与天和者”即天乐,是档次最高的文艺。
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
“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可打印修改)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 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
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 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
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 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
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 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 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 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
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 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 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 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
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 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 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 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
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 “得意忘言”说
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
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
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 (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 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 法。《庄子·外物》篇说:" 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
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 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 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 致的了。
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 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 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 第二讲 两 汉
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 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 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 二、名词解释题
2020—2021年度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一)
2020—2021学年度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一)第一章:先秦。
1、“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2、“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3、“养气”说: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最本质的人格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以意逆志”的“意”当是指读者之意,而“志”则是作者的思想意志。
就是说读者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但是我们在理解“以意逆志”时要联系孟子说话的整个意思。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即是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诗本意的认识。
应当以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大美”“天籁”“天乐”说: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的“自鸣”之音;“与天和者”即天乐,是档次最高的文艺。
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
“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虚静”说揭示了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题心灵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超功利的,是美学和文学理论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和规律。
“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
情与志是统一的。
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
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
“情志统一”说进一步发展了荀子以来的情志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指出来诗歌通过抒情来达志的特点,情志统一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
“讽谏”说:出自《毛诗序》,“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中包含劝说的意思,这是批评时政、揭露弊端的观点,主要针对的是统治者。
“讽谏”说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老百姓可以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评,而且“言之者无罪”,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为后来进参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敢于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文气”说: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着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
“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风骨”说: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文章道蔽,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陈子昂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
“性情”说:出自钟嵘的《诗品序》,含义是说诗歌的本质是表达人的情感。
“性情”说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对诗歌和人的感情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诗歌是人的感情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人的感情;其二,对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作了正确的解释:指出造成诗人性情摇荡的原因,是自然和社会生活对诗人的感发触动。
“兴寄”说: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兴,指诗歌的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就是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
“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兴寄”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
“为时”“为事”说: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提出“为时”、“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
所谓“为时”、“为事”而作,就是要求诗歌创作要针对社会现实生活而发,能针砭时弊,干预现实,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反映劳动者的苦难。
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刻认识的,看到了有正确内容的诗歌对人的教育感化作用,但又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明显继承传统儒家的诗文论思想,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
“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明确提出的,指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着书”、韩愈的“不鸣则平”一脉相承,不同的是,欧阳修更加强调外界坏境对诗人的感发作用,注重内心情感抒发的浓郁、浑融,反对诗人因为处境困窘过分宣泄怨愤之气。
“妙悟”说: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唯妙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主要强调学诗主要不是靠“学力”,而是靠“妙悟”,把“悟”作为学诗作诗的基本思维方法。
“妙悟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艺术思维与知识积累、理性思维的差别说得非常透彻。
从文学思维的角度看,“妙悟”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直觉或一种直觉的心理机制。
格调说:由沈德潜明确提出,在其作品《说诗晬语》和《唐诗别裁集序》中体现地较集中,他强调作诗者必须“学古”和“论法”,并根据“去淫滥,以归雅正”的原则,在诗歌的体、格、声、调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许多规则所谓“格调”。
与别家的格调论不同的是,沈德潜的“格调”说虽然强调格调,但认为“忠孝”和“温柔敦厚”是格调的最终依据。
境界说: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境界”乃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
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度上来强调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
境界说有以下理论意义:第一,它使众说纷纭的“意境”探讨植根于“本”的求索上而不是着重于“末”的玩味上;第二,它对“意境”之“本”──“情”和“景”作了新的明确界定;第三,它既强调了“意境”之“本”,又“包容”了“意境”之“末”,照顾到作者的体验、作品的表现、读者的感受等方方面面,所以比之“兴趣”“神韵”诸说不但更为切实,而且更为全面。
“思无邪”说:出自《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评价总集《诗经》的着名观点,其含义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来自笔记)“思无邪”说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
“辞达”说: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孔子说:“(说话、写文章)言语能够表达意思就行了。
”“辞达”主要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
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
(来自笔记)孔子的“辞达”,绝非单一的传达、表达或通达、明白之意,而是“达其所欲达以期于达”的简略表述;它涵盖了言语动机、方式方法、目的效果等多个层面,蕴含了传情达意、表达流畅、兼求修饰、通晓易懂等多个意思。
“文质”说: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观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的真实含义是指"周文",核心是道德理性。
而"质"的真实含义是指人生来就有的"朴性"。
文质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时孔子提出"文质彬彬"论是先秦儒家和谐审美观的重要表现内容,它把外在文化艺术修养的"礼"和内在"仁"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文质彬彬"论所蕴含的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辞达”说相联系的是孔子的文质说,即认为文、质要兼备。
“知人论世”说: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释义: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所以“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
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孟子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
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世”的主张。
它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言不尽意”说:出自《·系辞上》,“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以精也。
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
”第一层是“言”和“意”的关系,第二层是“意”和“道”的关系,人的言论和书籍,在表达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只是蹩脚的工具罢了,这就是后世文论中着名的“言不尽意”理论的源头。
“物化”说:出自《庄子·齐物论》,物化是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它发端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
战国时期哲学家的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
《庄子·齐物论》中庄子用寓言来形象地说明他的“物化”意境。
庄子认为,生和死、醒与梦,以及一切事物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
圣人就是根本取消了万物间的差别、对立,而任之自然、随物变化,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
物化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互化,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
物化显现了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理论的巨大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笔记内容(此处略)“六义”说:是关于《诗经》分类的说法之一,出自《毛诗序》。
《毛诗序》承袭《周礼》六诗说,六义说:即《》中的风、赋、比、兴、雅、颂,最早由《周礼春官大师》中提出“六诗说”后,《毛诗大序》发展为“六义说”,风雅颂是对诗经的分类体裁,而赋比兴是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归纳。
《》是“以一国为事,系一人之本”,既通过个人的抒情言志反映一国的政教风格。
《》是“言天下三事,行四六之风”说王政费兴所由,反映国家的治乱盛衰;《》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的诗,主要是歌颂先王公德祈祷神明,赋之善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