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年鉴数据:2-4各区、县级市年末人口数(2005-2014年)--(2005-2014)

合集下载

201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3年3月18日)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2012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5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5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72亿元,增长3.3 %;第二产业增加值4713.16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8617.33亿元,增长11.1%。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3∶34.78∶63.59。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5.2%和64.3%。

财政收支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00亿元,增长8.1 %。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533亿元,增长6.7%;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219亿元,增长6.2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102.25亿元,增长12.5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343.76亿元,增长13.3%。

价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3%,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2%。

表1:2012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2-22164-1-26-134678910气和天然气,其中液化气、人工煤气按天然气热值折算),增长1.8%。

全市污水处理厂31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13.7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04%,下降0.76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全年全市刑事立案数11.51万宗;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2.96万宗。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2455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889人,损失折款1081.12万元,分别下降7.9%、4.4%和上升18.7%。

广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来源:发表日期:2000-04-28浏览次数:保护视力色:字体大小:大中小2000年,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要求,坚持“开拓进取、稳中求快、加强管理、有效增长”的经济发展思路,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需求扩大,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提前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目标,“九五”计划目标圆满完成,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据初步统计,2000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38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42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11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1247.54亿元,增长16.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51: 45.67: 49.82调整为3.96:43.69:52.3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45万元,增长12%,按当年国家平均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提前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列入国家考核的122户重点脱困企业脱困率为93.4%,高于考核目标27.4个百分点;市考核的275户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制率为80.7%,高于考核目标10.7个百分点;757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为11.1%,低于考核目标8.9个百分点;648户中小型企业转制率为87.5%,高于考核目标2.5个百分点。

成功实施了一批大型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组建了广州机电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四个资产授权经营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

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表1:201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广州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5.02.25【实施日期】2005.02.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 2005年2月25日)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综合经济经济实力: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15.81亿元,比1999年翻一番;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5.0%,高出预期发展目标3个百分点。

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GDP为5.63万元,增长13.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68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继续向“二、三”产业并重、“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调整优化。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50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0亿元,增长13.8%。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3.02∶43.13∶53.85调整为2.81∶44.16∶53.03,第二产业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1.2%和47.7%。

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有效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全年广州地区组织的财政收入达1307.98亿元,增长17.3%。

其中,国税收入776.37亿元,增长21.3%;地税收入363.51亿元,增长10.7%。

全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302.82亿元,增长19.2%。

其中,含增值税52.84亿元,增长40.8%;营业税79.35亿元,增长22.1%;房产税16.89亿元,增长15.5%;企业所得税32.66亿元,增长21.7%;个人所得税16.74亿元,增长9.3%。

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6年3月10日)2015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一、综合2015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786.21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6.11亿元,增长9.5%。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6:31.97:66.7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29.0%、和70.6%。

—1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0.5%,服务项目价格上升4.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2%,其中,能源类下降9.4%,高技术类下降0.2%;轻工业下降0.2%,重工业下降4.7%;生产资料下降5.4%,生活资料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3%,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10.9%,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10.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6.8%,化工原料类下降6.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

—2 —表12015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56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11万人,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0%,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4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3 —人员就业率达71.86%。

年末,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44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5.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2万人。

广州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年)

广州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年)
制定相关政策,包括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引导和支持建制镇 的社会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政策执行机制
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为建制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 保障。
推进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培育市场主体
加大对建制镇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支持和鼓励农民、私营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参与建制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建制镇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0%以上。
收入分配改善
建制镇的收入分配状况得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镇级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年均增长11.2%。
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小城镇建设加速
指标体系的构成与解释
经济指标
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限额以上企业营业收入 、限额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等指标 ,用于反映建制镇的经济发展水 平和经济效益。
社会指标
包括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 ,用于反映建制镇的人口和社会 发展状况。
广州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年)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 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未来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展望
01
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建 制镇的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 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将成为主 导产业。
公共服务设施不断 完善
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 服务需求,建制镇的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设施将不断完善。

广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广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16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127008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99430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757800人,增长27.74%。

年平均增长率为2.48%。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3684370户,家庭户人口为1006895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1人减少0.48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637247人,占52.26%;女性人口为6063553人,占47.7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70上升为109.46。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56396人,占11.47%;15-64岁人口为10403534人,占81.91%;65岁及以上人口为840870人,占6.6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3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442075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91141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58845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99710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9309人上升为19228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0443人上升为2292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7068人下降为3612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3968人下降为15724人。

2017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9
4.9
鲜菜
92.7
-7.3
在外餐饮
104.0
4.0
二、衣着
100.0
持平
三、居住
103.3
3.3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6
0.6
-2-
其中:家用器具 五、交通和通信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七、医疗保健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95.6
-4.4
101.6
1.6
103.6
3.6
107.0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 2.3%,其中,消费品价 格上升 1.6%,服务项目价格上升 3.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 升 2.3%,其中,能源类上升 1.5%,高技术类上升 1.5%;轻工 业上升 1.4%,重工业上升 2.8%;生产资料上升 3.8%,生活资 料上升 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升 8.8%,其中,燃料、动 力类上升 13.7%,黑色金属材料类上升 12.7 %,有色金属材料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收入 5947.00 亿元,增长 14.0%。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 3812.00 亿元,增长 21.0%;地税部门 组织收入 1465.00 亿元,增长 0.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533.06 亿元,可比增长 10.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185.99 亿元,增长 1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 5459.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2%。 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6.2%,其中,医药 制造业增长 3.5%,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 4.5%,电子及通信设
7.0
102.4
2.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33.35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117.3 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20.96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为 2.40%,同比下降 0.01 个百分点。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 员实现再就业 15.36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 73.27%。 年末,全市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共 1026 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 技能晋升培训 4.85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 4.66 万人。

广州市城乡差异中的城乡一体化现状分析

广州市城乡差异中的城乡一体化现状分析

广州市城乡差异中的城乡一体化现状分析郦锋【摘要】通过对广州市城乡的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针对广州市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的城乡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等基本指标对广州市城乡一体化的现状进行了测量,判断其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

分析得出目前该市广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处在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城乡差异;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指标指数【作者】郦锋【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1(一)地理位置。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

广州是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同时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二)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置,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后的调整了行政区划。

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广州市辖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10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

(三)广州市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10年广州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10604.48亿元,同比增长13%,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1105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预计人均生产总值超10万元,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1万元以上,比2005年增长74%。

财政总收入334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同比增长24.2%,分别是2005年的2.23倍和2.35倍。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3953.96亿元和16284.31亿元,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