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理化学处理(2)
中和法
用CO2气体中和碱性废水时,为使气液充分接触反 应,常采用逆流接触的反应塔(CO2气体从塔底吹入,以 微小气泡上升;而废水从塔顶喷淋而下)。 用CO2做中和剂的优点在于:由于pH值不会低于6左 右,因此不需要pH值控制装置。
第三章 污水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
第一节
第三节
中和法
化学沉淀法
第一节
中和法
一、概述
定义:
中和法是利用碱性药剂或酸性药剂将废水从酸性 或碱性调整到中性附近的一类处理方法。
酸性废水的成分包括:
无机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磷酸等 有机酸:醋酸、甲酸、柠檬酸等 金属盐:水解后导致的酸性
碱性废水的成分:
一、概述
2、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
对于酸含量小于5~10%或碱含量小于3~5% 的低浓度酸性废水或碱性废水,由于其中酸、碱含 量低,回收价值不大,常采用中和法处理,使其达 到排放要求。 此外,还有一种与中和处理法相类似的处理操 作叫pH调节。若将pH值由中性或酸性调至碱性, 称为碱化;若将pH值由中性或碱性调至酸性,称 为酸化。
三、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1、药剂中和法
2、过滤中和法
3、利用碱性废水和废渣的中和法
4、利用天然水体及土境中碱度的中和法
1、药剂中和法
药剂中和法最常采用的碱性药剂是石灰(CaO),有
时也选用苛性钠、碳酸钠、石灰石、白云石、电石渣 等。选择碱性药剂时,不仅要考虑它本身的溶解性、 反应速度、成本、二次污染、使用方便等因素,而且 还要考虑中和产物的性状、数量及处理费用等因素。 当投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时,Ca(OH)2还有凝聚作 用,因此对杂质多、浓度高的酸性废水尤其适宜。
2、过滤中和法
化工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化工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第一章概述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化工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化工废弃物的特点、处理方法、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废弃物的特点及分类化工废弃物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
它们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物质,具有有毒、危险、腐蚀等性质。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废弃物可分为危险性废弃物和非危险性废弃物,其中,危险性废弃物是指具有可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的废弃物,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
第三章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废弃物的处理是指采取各种方式把危险废弃物或非危险废弃物转化成无害物质,达到安全、环保、节能等目的的过程。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处理方式。
3.1 埋填废弃物埋填是指将废弃物填埋于土地之中,并通过固废填埋的排水和渗滤系统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污染土壤、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3.2 焚烧焚烧是指将废弃物通过高温氧化分解的方式处理掉。
这种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也存在烟气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
3.3 物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是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弃物转化成可无害化的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处理成本较高。
第四章资源化利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指对废弃物进行再加工、再利用的过程,目的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提高其经济价值。
目前针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回收再利用针对某些品种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将其变成有价值的资源。
例如,废旧电池中的铅、锌等金属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提取和回收。
4.2 能源利用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沼气等。
通过生物质气化、沼气发电等方式,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
第五章废弃物的管理化工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措施。
环境化学-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对于其他金属碳酸盐则可写为: -lg[Me2+] =0.5p Ksp -0.5pα2 由2 [Me2+] + [H+] = [HCO3-] + 2[CO32-] + [OH-]得: (Ksp/α2)1/2 (2 – α1- 2α2) + [H+] – Kw/[H+] = 0
当pH > pK2 时,α2≈1,CO32-为主,lg[Ca2+] = 0.5 lg KSP
四、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平衡对水环境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具有重要意义。水体中氧化还原的类型、速率和平衡,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中主要溶质的性质。例如,厌 氧型湖泊,其湖下层的元素都将以还原形态存在;碳 还原成-4价形成CH4;氮形成NH4+;硫形成H2S;铁 形成可溶性Fe2+。其表层水由于可以被大气中的氧饱 和,成为相对气体性介质,如果达到热力学平衡时, 则上述元素将以氧化态存在:碳成为CO2;氮成为 NO3-;铁成为Fe(OH)3沉淀;硫成为SO42-。显然这种 变化对水生生物和水质影响很大。
发生吸附的表面净电荷的符号 - 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 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 发生吸附时要求体系的pH值 吸附发生的位置 对表面电荷的影响 反离子
阳离子交换 配位体交换 >零电位点 任意值 扩散层 无 内层 负电荷减少 正电荷增加
(2)吸附等温线和等温式:在固定温度下,当吸附达到平 衡时,颗粒物表面的吸附量(G)与溶液中溶质平衡浓度
达到临界状态,就可以发生快速凝聚。
三、溶解和沉淀
溶解与迁移 实际溶解沉淀过程的复杂性 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氧化物可以视作氢氧化物的脱水产物 Me(OH)n (s) Men+ + n OH根据溶度积: Ksp= [ Men+ ] [ OH- ]n 可转化为: [ Men+ ] = Ksp / [ OH- ]n = Ksp[ H+] / Kwn -lg [ Men+ ] = -lgKsp – n lg [ H+ ] + n lgKw pc = pKsp- n pKw + n pH = pKsp – n pOH 可以做 pc-pH 图,斜率等于 n,即金属离子价; 截距是 pH = 14 - (1/n)pKsp。
物理化学习题 第三章 化学势 (2)
第三章 化学势一、基本要求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与偏摩尔量的加与公式及其应用。
3.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与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掌握Roult 定律与He nry 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与不同之处。
6.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与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混合物就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 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
一般就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与溶质的处理方法。
先就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与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就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
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偏摩尔量的下标就是等温、等压与保持除B 以外的其她组成不变(C B ≠)。
化学势的下标就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与保持除B 以外的其她组成不变。
唯独偏摩尔Gib bs 自由能与狭义化学势就是一回事,因为Gibbs 自由能的特征变量就是,T p ,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 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B d n 时所引起的相应热力学函数值的改变。
最后一项中化学势B μ就是常数,说明B d n 的改变并不就是随意的,在数量一定的系统中只发生了B d n 的变化,或在数量很大的系统中改变了1mol,这样才能维持B μ不变。
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
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 (2)1.1 工业废水处理现状 (2)1.2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3)第二章工业废水预处理技术 (3)2.1 物理预处理方法 (3)2.2 化学预处理方法 (4)2.3 生物预处理方法 (4)第三章主体处理技术 (5)3.1 物理处理技术 (5)3.1.1 格栅筛网处理 (5)3.1.2 沉淀池处理 (5)3.1.3 油水分离器处理 (5)3.2 化学处理技术 (5)3.2.1 中和处理 (5)3.2.2 氧化还原处理 (6)3.2.3 凝絮沉淀处理 (6)3.3 生物处理技术 (6)3.3.1 好氧生物处理 (6)3.3.2 厌氧生物处理 (6)3.3.3 混合生物处理 (6)第四章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6)4.1 膜分离技术 (6)4.2 吸附技术 (7)4.3 氧化技术 (7)第五章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7)5.1 设施运行维护 (7)5.2 污染物排放监测 (8)5.3 处理效果评估 (8)第六章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概述 (8)6.1 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8)6.2 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 (9)第七章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技术 (10)7.1 再生水处理技术 (10)7.1.1 概述 (10)7.1.2 物理处理技术 (10)7.1.3 化学处理技术 (10)7.1.4 生物处理技术 (10)7.2 回用技术 (10)7.2.1 概述 (10)7.2.2 预处理技术 (10)7.2.3 深度处理技术 (10)7.2.4 回用系统 (10)7.3 再生水利用途径 (11)7.3.1 工业生产用水 (11)7.3.2 生活用水 (11)7.3.3 农业灌溉 (11)7.3.4 环境用水 (11)第八章工业废水污泥处理与资源化 (11)8.1 污泥处理技术 (11)8.2 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法 (11)第九章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12)9.1 案例一:某化工园区废水处理项目 (12)9.1.1 项目背景 (12)9.1.2 项目目标 (12)9.1.3 废水处理技术方案 (12)9.1.4 项目实施及效果 (12)9.2 案例二:某纺织企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 (13)9.2.1 项目背景 (13)9.2.2 项目目标 (13)9.2.3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 (13)9.2.4 项目实施及效果 (13)第十章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与标准 (13)10.1 国家政策法规 (13)10.1.1 法律框架 (14)10.1.2 政策措施 (14)10.1.3 政策实施效果 (14)10.2 行业标准与规范 (14)10.2.1 标准制定 (14)10.2.2 标准实施 (14)10.2.3 标准修订 (14)10.3 政策与标准发展趋势 (14)10.3.1 政策导向 (14)10.3.2 标准修订 (15)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1.1 工业废水处理现状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业废水处理已成为环保行业的重要任务。
物理化学第三章化学平衡
恒压下两边对T求导得
rG m / T T
R
d ln K dT
rH T
2
m
即
d ln K dT
rH m RT
2
――等压方程微分式
3-5 化学反应等压方程―K 与温度的关系
二、积分式 设ΔrHm 不随温度变化,前式积分得:
ln K T
为比较金属与氧的亲和力,不是用氧化物的ΔfGm 而
是用金属与1mol氧气作用生成氧化物时的ΔGm :
2x y
M (s) O 2 ( g )
2 y
M xO
y
常见氧化物的 G m T 参见下图。
Gm T
3-8
0 -100 -200 -300 -400
图及其应
Fe3O4 Co K Zn Cr Na Mn V C CO Al Ni
3-2 复相化学平衡
(1)ΔrGm (298)==178-298×160.5×10-3=130.2(kJ/mol)
p(CO2)/p = K = exp(-
130 . 2 1000 8 . 314 298
)=1.5x10-23
p(CO2)= 1.5×10-18(Pa)
(2) ΔrGm (1110)=178-1110×160.5×10-3=0
3-7 平衡组成的计算
二、已知平衡组成计算平衡常数
例题:在721℃、101325Pa时,以H2 还原氧化钴(CoO) ,测得平衡气相中H2的体积分数为0.025;若以CO还原 ,测得平衡气相中CO的体积分数0.0192。求此温度下 反应 CO(g)+H2O(g)=CO2(g)+H2(g) 的平衡常数。 分析:乍一看所求反应与题给条件无关,但将两个还 原反应写出来,可以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物理化学 3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内容提要只要指定两个强度性质便可以确定单组分体系的状态。
在多组分体系中,决定体系状态的变量还需包括组成体系的各物质的量。
在多组分体系热力学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1、偏摩尔量(1)定义:设X 代表多组分体系中任一容量性质,在等温、等压、组成不变的条件下,体系中B 物质的容量性质Z 对B 物质的量n B 的偏微分称偏摩尔量,表示为Z 。
Z =(∂Z∂n B )T,p,nB(B ≠B )偏摩尔量是强度性质,和体系的总量无关,和组成体系各物质的浓度有关。
(2)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1B B B Z n Z多组分体系的广度性质等于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与该物质偏摩尔性质的乘积之和。
(3)吉布斯-杜亥姆公式01=∑=B BB dZn该式表述了当发生一个无限小过程时,体系中各组分偏摩尔量变化值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在均相体系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2、化学势(1)定义:偏摩尔吉布斯能G B,称为化学势,用μB 表示,单位为J·mol -1。
μB =(∂G∂n B )T,P,nB≠B广义的化学势:μB =(∂U ∂n B )s,v,nB(B≠B ) =(∂H ∂n B )s,p,nB(B≠B ) =(∂F ∂n B )T,V ,nB(B≠B ) =(∂G ∂n B )T,P,nB(B≠B ) (2)多组分组成可变体系的四个热力学基本公式:dU=TdS-pdV+B BBdn ∑μdH=TdS-pdV+B BBdn ∑μdF=sdT-Vpd+B BB dn ∑μdG=sdT-Vpd+B BBdn ∑μ(3)化学势的一些关系式 化学势集合公式∑=BB B n G μ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势的吉布斯-杜亥姆公式∑BB Bd nμ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μB∂T )p,nB=-V m ,B ) 化学势与压力的关系(∂μB ∂p )T,nB =v m ,B3、化学势判据等温、等压、W'=0条件下0≤∑B BB dn μ(1)相平衡:在等温、等压、W'=0的条件下,组分B 在α、β、…等各相达到平衡的条件是μB (α)=μB (β)=…在上述条件下,如果μB (α)>μB (β),则组分B 自发地从α相向β相转移。
物理化学: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
dU TdS - pdV BdnB
B
B
U nB
S ,V ,nj B
二、广义化学势和热力学基本公式
同样的方法,按H=f(S,p,n1,n2……),F=f(T,V,n1,n2……) 及H、F的定义进行处理,可得化学势的另一些表示式:
B
U nB
S ,V ,nj B
H nB
S , p ,nj B
二广义化学势和热力学基本公式对于组成可变的系统四个热力学基本公式为???bbbddddnvpstu??bbbddddnpvsth????bbbddddnvptsf???bbbddddnpvtsg三温度压力对化学势的影响bbbbb????????????????????????????????????????????????????????????????????????????????????????????????????jiijinptntntnptntpgnngppvpgt????????????????????代入上式得压力对化学势的影响
(与等温、等压下某均相体系任一容量性质的全微分比较)
得 dX = n1dX1,m n2dX2,m … nidXi,m=0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nBdXB,m =0
B
当一个组分的偏摩尔量增加时,另一个组分的偏摩尔量必将
减少,其变化是以此消彼长的方式进行。偏摩尔量之间是具
有一定联系的。某一偏摩尔量的变化可从其它偏摩尔量的变化
B
三、温度、压力对化学势的影响
B
p
T ,ni
p
G nB
T
,
p
,n
j
B
T
,ni
nB
G p
T ,ni T , p ,nj B
物理化学-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①μa = μb ②μc < μd ③μe > μf ④μa < μd ⑤ μb < μd ⑥ μd > μf
4. 化学势判据及应用举例 恒温、恒容
封闭系统,W′=0
恒温、恒压
分别代入
dG SdT Vdp B α dnB α αB
封闭系统,W′=0
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
化学势判据
化学势 判据
系统某广度量 X表现为温度 T、压力 p 及系统各组 分物质的量 nB、nC、nD、…等的函数:
X (T , p, nB, nC , nD ,)
恒温恒压下,系统中每一组分物质的量增加相同的倍数λ , 则其广度量也增加同样的倍数:
X T , p, nB , nC , nD , X T , p, nB, nC, nD,
解: 由题意得:水和甲醇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35ml/mol和
39.01ml/mol. 由集合公式可得,混合后溶液体积为:
nBVB V
V=0.4mol× 39.01ml/mol+0.6mol×17.35ml/mol=26.01ml
未混合前,甲醇和水各自体积的加和为:
V
n甲醇M甲醇
甲醇
n水M 水
S ,V ,nC
H nB
S , p,nC
A nB
T ,V ,nC
保持上述四个基本热力学函数U/H/A/G的特征变量和除B 以外其它组分物质的量不变,某热力学函数随组分B的物质 的量的变化率称为化学势。
注意不同的下标变量:不能把任意的热力学函数对nB的 偏微商都称为化学势,一定的限制条件。
任一化学反应,假定系统已处于相平衡,
任一组分B在每个相中的化学势都相等:
Bα B
第三章(2)合成氨-1
—到十九世纪末叶,物理化学得到蓬勃发展,建立了 化学热力学、反应动力学的概念,大力开展基础 理论研究后,才使氨的合成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 进行。
—1901年,吕·查得利第一个提出氨的合成条件是高压、 高温,并采用适当的催化剂。
—1904—1905年,哈伯研究氨的合成和分解,并且计 算了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氨平衡含量。
—首先在原料构成上,由于以气体、液体燃料为原料 生产合成氨不论从工程投资、能量消 耗、生产 成本来看,都有着明显优越性。因此,很快得到 各国的重视;
—开始由固体燃料转移到以气体和液体燃料为主;
—其中天然气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随着石脑油蒸汽转化催化剂试制成功;在这期间、 缺乏天然气的国家发展了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合 成氨的方法;
(5 )
主反应是我们所希望的,副反应是需抑制的。这
就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寻求生产上所需的最
佳工艺条件。
(1)烃类蒸汽转化是吸热可逆反应、在
高温下进行反应有利。但即使在1000℃的反应速 率也很慢,必须用催化剂来加快反应。
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要求:
——耐高温性能好; ——活性高; ——强度好; ——抗析碳性能优。
30
目前工业转化催化剂都采用镍催化剂,镍是其唯 一的活性组分。
在制备好的镍催化剂中.镍是以NiO状态存在, 含量以4%~30%为宜。一般镍含量高的催化剂活性 也愈高。
为使镍晶体尽量分散、达到较大的比表面积及阻 止镍晶体的熔结,常用A12O3、MgO、CaO等作为载 体,这些组分同时还有助催化剂作用,可进一步改善 催化剂的性能。
——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氨的水溶液是弱碱性,易挥发; ——液氨或干燥的氨气对大部分物质没有腐蚀性,但在
有水的条件下,对铜、银、锌等金属有腐蚀作用; ——氨自燃点为630℃,在空气中燃烧分解为氮气和水;
物理化学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由下式计算在263.15K下的实际途径的凝固热:
H (T 2) H (T 1)T T 1 2 CpdT
26.13K 5
H(26.13K 5)H(27.13K 5)
(3.7 67.5 3)dT
27.13K 5
60 2(30.7 67.5 3)2 ( 6.13 527.13)5 J
56J4Q 3(系 ) 40
Second kind of 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3
第三页,共49页
2. 两种表述是等效的。
证明
热量转化成功的最高效率是多少? 此即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第四页,共49页
卡诺循环
4
§3.2 卡 诺 循 环 Carnot cycle
1.热机: 就是通过工质(如气缸中的气体)从高温 热源吸热做功,然后向低温热源放热复原 ,如此循环操作,不断将热转化为功的机 器。
27
第二十七页,共49页
2.凝聚态物质变温过程熵变的计算
H 2O (l) H 2O (l)
101.325kPa 50℃
200kPa 100℃
QnCP,mdT,
dSQnCP,mdT TT
S T2nCp,mdT(液体或固体)变温
T1
T
TS0
(液体或 恒固 )温体
28
第二十八页,共49页
(4)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凝聚态物质变温过程熵变的计算295传热过程例74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例6303相变熵的计算1可逆相变过程在无限趋近相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相变化为可逆相变化平衡温度和平衡压力演示图片1312不可逆相变过程不可逆相变化
物理化学第三章热 力学第二定律
1
第一页,共49页
物理化学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2
QR TdS
(可用于任何可逆过程) (不能用于等温过程)
Q CdT
§ 3. 7
熵变的计算
等温过程的熵变 变温过程的熵变
化学过程的熵变
用热力学关系式求熵变
一、等温过程的熵变 (1)理想气体等温变化
U 0,QR -Wmax
p1 QR V2 ) S nR ln( ) nR ln( T V1 p2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均适用,但要将不可逆过程设计 为可逆过程 (2)等温等压可逆相变(若是不可逆相变,应设计 H (相变) 可逆过程) S (相变)
T (相变)
(3)理想气体(或理想溶液)的等温混合过程,并 符合分体积定律,即 x B VB
V总
mix S R nB ln xB
第三章
3.1 3.2 3.3 3.4 3.5
3.6
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热力学第二定律 卡诺定理 熵的概念 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热力学基本方程与T-S图 熵变的计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3.7 3.9
3.10
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3.11 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3.12 3.13 3.14
根据卡诺定理: R > I 则
Qc Q h 0 Tc Th
推广为与多个热源接触的任意不可逆循环得: n Qi ( ) <0 (3.11) T i 1
i i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的关系: 可推导出:
S (SB S A ) > ( T
i
Q
)
I , A B
(3.12) (3.13)
B
这几个熵变的计算式习惯上称为熵的定义式, 即:熵的变化值要用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值来衡量。
物理化学第七版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B1
常见偏摩尔量如下:
VB ,m
V ( nB
)T , p,n jB
U B ,m
U ( nB
)T , p,n jB
H
H B,m
( nB
)T , p,n jB
S SB,m ( nB )T , p,njB
F FB,m ( nB )T , p,njB
G
GB,m
( nB
)T , p,n jB
注意:1、只有广度性质才有偏摩尔量,偏摩尔量是 强度性质的状态函数。
广义化学势:保持特征变量和除B以外其它组分不变 时,某热力学函数随物质的量 nB的变化率称为广义化 学势。
注意:任意热力学函数的偏摩尔量并不都是化学势, 只有偏摩尔吉布斯能才是化学势。
二、化学势与温度及压力的关系(自学)
G f (T , p, n1, n2 , ...) 组成恒定时 dG -SdT Vdp
dG SdT Vdp BdnB
恒温恒压下: dG BdnB
化学势判据:恒温恒压且不做非体积功时:
dG BdnB 0
dG BdnB 0
k
dG BdnB 0 B1
自发进行 可逆或平衡 不能进行
1、化学势在相平衡中的应用
恒温恒压下,dnB摩尔的B物质由 相转移到 相:
dG=dG+dG 相 dnB
H* m,A
(s)
RT 2
dT
ln
xA
fus
H* m,A
R
1
Tf
1 Tf*
Tf
RTf*Tf
fus
H* m,A
ln xA
K f
ln
xA
K f
ln(1
xB )
物理化学第三章 第二定律(72)
0
结论: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为零,该结论又被 称为克劳修斯原理
根据高数中的积分原理,若沿封闭曲线的环积分为零,则 所积变量应当是某函数的全微分。 即:(δQr/T)的积分值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过程 的具体途径无关,这是典型的状态函数的特征! (2)熵的定义
Q dS r
★熵是状态函数
思考:下式Qir T
1 Qir 2 T
★根据克劳修斯不等式可知只有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才等于 过程熵变,因此求熵变必须依据可逆途径!
★克劳修斯不等式也被看成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思考题:理想气体从某一始态出发,分别进行绝热可逆膨 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能否到达相同的终态?为什么?
p
(3)恒温可逆压缩过程
T1 Q1 T2 Q2
p2,V2,T1 2
Q/=0
4 p4,V4,T2
3 p3,V3,T2
Q// 0 W // U // nCv,m (T1 T2 )
V
由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推得: V2 卡诺循环的热机效率:
W Q1 Q2 Q1 Q1
Qsys,实际 Tamb 12387.86 J K 1 41.57 J K 1 298
Siso Ssys Samb 26.67J K 1
(5) 绝热过程熵变的计算 绝热可逆过程: Qr 0
S 0
绝热不可逆过程 :
Q 0
U W
ΔS < 0
ΔS > 0 ΔS < 0
3.3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
将克劳修斯不等式用于绝热系统: Q 0
Q 不可逆 dS 0 或 S 0 不可逆 dS T 可逆 可逆
水质工程学 第三章 水处理方法与原则
水质工程学1 XX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教研室教研室水质工程学1第3章水处理方法与原则1主要单元处理方法2水处理工艺流程3水处理反应器3.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水处理过程是改变水的性质,即改变水中杂质组成的过程。
一个水处理过程可以由若干基本工艺环节组成,每个基本工艺环节就是一个单元过程。
各个单元过程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按技术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3.1主要单元处理方法 1、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沉淀、过滤、气浮、离心分离、萃取、膜分离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消毒、电解絮凝、凝聚、离子交换、吸附活性污泥法(厌)、生物膜法(厌)、自然生物处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化法3.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悬浮杂质—— 沉淀方法去除;胶体状态存在水中的杂质—— 混凝沉淀过滤去除;离子、分子状态存在水中的杂质——生成沉淀物将这种杂质去除或离子交换、蒸馏法、电渗析、反渗透。
有机物—— 用活性炭吸附或其它新技术;微生物、细菌等—— 消毒方法。
除臭、除味—— 取决于水中臭和味的来源。
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给水处理的主要水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常规的地表水处理以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和细菌、病毒为主,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澄清和消毒工艺组成,典型的水处理流程如下所示: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有机物:上世纪80年代以后,对有机物的污染特别关注。
已发现在给水水源中有机物种类在2000种以上;饮用水中有700多种。
美国确立了117种优先控制有机物。
我国也确定了12类,58种。
病原微生物:新的病原微生物:如贾第虫(Giardia Lamblia)、隐孢子虫等。
管网水二次污染:细菌繁殖――水质变差、管道堵塞原有的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满足水质要求,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按污水种类可分为: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水处理;按处理后的水的去向可分为:排放和回用等;不同的污水及不同的用途,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流程。
物理化学03章_热力学第二定律-1
V 任意可逆循环
证明如下:
p
(1)在任意可逆循环的曲
线上取很靠近的PQ过程
R
T
V
PO Q
W
(2)通过P,Q点分别作RS和
X N
TU两条可逆绝热膨胀线, (3)在P,Q之间通过O点作 等温可逆膨胀线VW
M O' Y
S
U
V
任意可逆循环
使两个三角形PVO和OWQ的面积相等,
这样使PQ过程与PVOWQ过程所作的功相同。
设始、终态A,B的熵分别为SA 和 SB,则:
SB SA S
B A
(
Q T
)R
或
S
对微小变化
i
(
Qi Ti
)R
S
dS
Q ( T )R
i
(
Qi Ti
)R
0
这几个熵变的计算式习惯上称为熵的定义式,
即熵的变化值可用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值来衡量。
§3.4 熵的概念 Entropy
从Carnot循环得到的结论: 即Carnot循环中,热效应与温度商值的加和等于零。
Qc Qh 0 Tc Th
对于任意的可逆循环,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 小Carnot循环。
先以P,Q两点为例
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
p
R
T
V PO
PVO = OWQ
Q
W MXO’ = O’YN
X N
M O' Y
S
U
T1
T2
T3
T4
i
(
Qi
Ti
)R
0
δ Q
T
R
物理化学 傅献彩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01-0608-09
Th
Qc
高温热源
高温热源
Qh
今令一个Carnot机在高温和低 温热源间工作,从高温热源吸收 Qh,对外做功W,向低温热源放 热Qc,根据假设从 低温热源
Qc自发传递
R
Qc
W
高温热源
Tc
低温热源
第二类永动机示意图
热力学第二定律
循环净结果为: 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Qh- Qc 体系对外做功:-W= Qh- Qc Carnot机从单一热源吸取的热 量全部变为功,而留下任何变化变 化。 ----第二类永动机
(1)引入了一个不等号 的方向问题;
I R ,原则上解决了化学反应
(3)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函数S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4 熵的概念
一、熵的导出 1. Carnot循环热温商
Qc Qh 0 Tc Th
热效应与温度商值的加和等于零。
2.任意的可逆循环热温商
可以分解为无数多个小Carnot循环。 先以P,Q两点为例
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
p
R V P
O
PVO = OWQ
T
Q W
X
M
O'
S
N
Y
U
MXO’ = O’YN
任意可逆循环
V
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
证明如下: (1)在任意可逆循环的曲线上取很靠近的PQ过程 (2)通过P,Q点分别作RS和TU两条可逆绝热膨胀线, (3)在P,Q之间通过O点作等温可 p R 逆膨胀线VW V 使两个三角形PVO和OWQ的面 积相等,这样使PQ过程与PVOWQ过程 所作的功相同。 同理,对MN过程作相同处理, 使MXO’YN折线所经过程作功与MN 过程相同。 VWYX就构成了一个Carnot循环。
物理化学第二、三章习题及答案
主要计算公式
总结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dU Q W 或 U Q W
适用于封闭体系中的单纯PVT变化、相变化、化学变化
2. 恒容热和恒压热
Qv U
Qp H
适用于dV=0,W’=0条件下的三类反应
适用于dP=0,W’=0条件下的三类反应
3. 摩尔定压热容和摩尔定容热容之间的关系:
n= 1 mol T1=300.15K P1=101.32 KPa V1
dT 0 n= 1 mol T2=300.15K P2 V2
习题
n= 1 mol T3=370.15K P3=250.00 KPa V3 = V2
dV 0
因为V2=V3,则p2/T2=p3/T3, p2=p3T2/T3=250.00×300.15/370.15 kPa=202.72 kPa nRT p 1 W2=0 W p (V V ) nRT p nRT ( 2 1)
vap H m 1 1 p2 ( ) 克-克方程 ln p1 R T2 T1
可用来计算不同温度下的蒸气压或摩尔蒸发热。
热力学第一定律
习题
1、 1 mol 某理想气体于27oC ,101.325 kPa 的始态下,先受 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至平衡态,再恒容升温至97oC , 250.00 kPa。求过程的W,Q, △U, △H。已知气体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
n= 5 mol T1=300 P1=200 KPa
dTV 0 n= 5 mol T2=300K P2=50 KPa
习题
T3 P3=200 KPa
Qr 0 n= 5 mol
整个过程由于第二步为 绝热过程,计算热是方 便的,而第一步 为恒温可逆过程,则: U1 0 Q1 W1 , Q1 -W1 V2 p1 Q Q1 Q2 W1 0 nRT ln nRT ln V1 p2 (5 8.314 300 ln 200/ 50) J 17.29kJ W U Q (15.15 17.29)kJ 2.14kJ
物理化学知识点
物理化学知识点第⼀章⽓体的pVT 关系理想⽓体状态⽅程 PV=nRT摩尔⽓体常数 11314472.8--??=K mol J R理想⽓体:在任何温度、压⼒下均符合理想⽓体模型,或服从理想⽓体状态⽅程的⽓体理想⽓体的微观特征:分⼦间⽆相互作⽤⼒分⼦本⾝不占有体积低压⽓体可做理想⽓体处理(1)摩尔分数 ∑=AAB B B n ny x )(或(2)质量分数 ∑=AAB B m m w(3)体积分数 ∑**=AAB B V V ? 分压⼒:每种⽓体对总压⼒的贡献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体的总压⼒等于组分单独存在于混合⽓体的温度、体积条件下所产⽣压⼒的总和将处于⽓—液平衡时的⽓体称为饱和蒸⽓,液体称为饱和液体,饱和蒸⽓所具有的压⼒称为饱和蒸⽓压,以P *表⽰,*表⽰纯物质。
当饱和蒸⽓压与外界压⼒相等时,液体沸腾,此时相应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通常将101.325kPa 外压下的沸点称为正常沸点。
第⼆章热⼒学第⼀定律系统: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环境(外界):系统以外与之相连的那部分物质隔离系统(孤⽴系统):与环境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封闭系统:与环境没有物质交换,但可以有能量交换敞开系统(开放系统):与环境既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状态函数的重要特征:系统状态的函数的微⼩变化所引起的状态函数X 的变化⽤全微分dX 表⽰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具体途径或经历⽆关⼴度量:与物质的数量成正⽐的性质,体积、物质的量、热⼒学能、熵等强度量:与物质的数量⽆关的性质,温度、压⼒等任何两种⼴度量之⽐得出的物理量为强度量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条件:热平衡,⼒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功和热是系统状态发⽣变化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能量的两种形式,单位为焦⽿(J )⾮体积功:除体积功以外其他⼀切形式的功热(Q):系统与环境因温度不同⽽交换的能量,系统吸热Q>0;系统放热Q<0功和热都是途径函数热⼒学能(内能,U):系统内部所有粒⼦全部能量的总和,是⼴度量,单位为焦⽿(J)绝热W U U U =-=?12热⼒学第⼀定律热⼒学第⼀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原理,即隔离系统⽆论经历何种变化,其能量守恒热⼒学第⼀定律的表述:第⼀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封闭系统热⼒学第⼀定律数学表达式:W Q U +=? W Q dU δδ+=恒容热 )0,0('==?=W dV U Q V 恒压热 )0,0('==?=W dp H Q p 焓状态函数⼴度量单位焦⽿ pV U H +=)(热容C dT Q =δ )(定容热熔V V C dT Q =δ)(定压热熔p p C dT Q =δ)(,摩尔定容热熔m V V C n C = )(质量定容热熔V V c m C = )(,摩尔定压热熔m p p C n C =)(质量定压热熔p p c m C =只要是理想⽓体发⽣变温过程都可以⽤:RC C T nC H TnC U m V m p m p m V =-?=??=?,,,,理想⽓体单纯pVT变化TnC H Q T nC U Q m p p m V V ?=?=?=?=,,凝聚态物质T⼀定时,只要压⼒变化不⼤ dT C n H Q T T m p p ?=?=21, H U ?≈?尽管凝聚态物质便问过程中系统体积改变很⼩,也不能认为是恒容过程,更不能⽤dT C n U Q T T m V ?=?=21,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Q/v 1 q 100% 100% 100% F Q / q 1000 1000v
大阻力配水系统构造尺寸计算的依据
f f 0.29 o na
式中:ω0 —干管截面积,m2 ωa —支管截面积,m2 f—配水系统孔口总面积,m2
6、配水系统 常见的配水系统有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 系统、中阻力配水系统等三种。 其作用:
①反冲洗时,均匀分布反冲洗水;
②过滤时,均匀集水。
反冲洗时配水不均匀的危害:
①滤池中砂层厚度分布不同; ②过滤时,产生短流现象,使出水水质下降; ③可能导致局部承托层发生移动,造成漏砂现象。
(1)大阻力配水系统的原理 a、构造 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构造如图3-6和图3-7所示。
无烟煤 无烟煤 石英沙 石英沙 石榴石
均质滤料
3、 过滤方式 (1)恒速过滤 在恒速过滤状态,由于滤层逐渐被堵塞,水头损失 随过滤时间逐渐增加,滤池中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 上升到最高水位时,过滤停止以待冲洗。无阀滤池与 虹吸滤池是典型的恒速过滤滤池。 (2)减速过滤 在过滤过程中,如果过滤水头损失始终保持不变, 孔隙率逐渐减小,必然使滤速逐渐减小。在普通快滤 池中一般不可能出现。移动罩滤池属于变速过滤滤池。
f f 0.1348 2 0.1348 ( ) ( ) 2 0.25 0.29 o na 0.85 0.85 60 5.03 103
' '
2
2
q 14 0.268% 符合配水均匀性达到95%以 ' 1000v 1000 5.45 上的要求。
例:设滤池的平面尺寸为7.5m×7.0m=52.5m2,设计
大阻力配水系统。
解:冲洗强度采用q=14L/s· 2, m
冲洗流量Q=14×52.5=735L/s=0.735m3/s
1 干管 采用钢筋混凝土渠道。断面尺寸:850mm×850mm, 长7500mm。起端流速
0.735 v0 1m / s 0.85 0.85
3 孔口
孔口流速采用5.6m/s,孔口总面积 f 配水系统开孔比
0.13152.5 0.25%
0.735 0.131m 2 5.6
孔口直径采用9mm,每个孔口面积=6.36×10-5m2。 孔口数m=0.131/(6.36×10-5)=2060个。
干管顶端开2排孔,每排40个,孔口中心距e1=7.5/40=0.187m
五、过滤
在常规水处理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 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 过程。
过滤的功效,不仅在于进一步降低水的浊度,而且 水中有机物、细菌乃至病毒等将随水的浊度的降低 而被部分去除。残留的细菌、病毒在失去附着物的 保护和依附后,在滤后消毒中也容易被杀死。
1. 工作过程
每根支管孔口数=(2060-80)/60=33个,取34个,分两排布 置,孔口向下与中垂线夹角45°交错排列,每排17个孔,孔 口中心距e2=2.9/17=0.17m
4 配水系统校核
实际孔口数 m’=34×60+80=2120个 实际孔口总面积 f’=2120×6.36×10-5=0.1348m2 实际孔口流速 v’=0.735/0.1348=5.45m/s
c b
支管 a
45° 45°
进水
干管
图 3-6 穿孔支管孔口位置 9-13
图 3-7 9-14 穿孔大阻力配水系统
大阻力配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①干管起端流速为0.2~1.2m/s,支管起端流速为 1.4~1.8 m/s,孔眼流速为3.5~5 m/s。 ②支管中心距为0.25~0.3 m,支管长度与其直径之比一 般不应大于60。 ③孔口直径约为9~12 mm,设于支管两侧,与垂线呈 45O角向下交错排列。 ④干管横截面与支管总横截面之比应大于1.75~2.0。当 干管直径于300mm时,干管顶部也应开孔布水,并 在孔口上方设置挡板。 ⑤孔口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称为开孔比,其值可按下 式计算:
Fs3
滤层含污量(g/cm2) 1
无煤烟
单层滤料
Fs2
双层滤料
力示意
图 3-4 滤料层含污量变化 9-4
石英砂
滤 层 深 度 (cm)
石英砂
Fs1
2
滤层含污能力:单位体积滤层中的平均含污量称 为“滤层含污能力”,单位g/cm3或kg/m3。 采用单水冲洗的石英砂滤料滤池,其含污量随 深度的变化见图3-4曲线1。 为了改变上细下粗滤层中杂质分布严重不均匀 的现象,提高滤层含污能力,出现了多层滤料、混 合滤料及均质滤料等。 多层滤料滤池接近理想滤料滤池,最常见为双 层和三层滤见图3-5。双层滤池其含污量随深度的变 化见图3-4曲线2。 (b) (c) (a)均质滤料过滤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实现,如V 型滤池。要实现均质滤料过滤,反冲洗时滤料层不 图 3-5 几种滤料组成示意 9-5 能膨胀。
双滤料
<1.7
<1.5 <1.7
450
230 70 18~20 20~25
三层滤料
(4)承托层
承托层的作用: ①防止滤料层从配水系统流失; ②均匀布置反冲洗水。 表3-2
1 2 3 4
快滤池大阻力配水系统承托层粒径和厚度
粒径(mm) 2~4 4~8 8~16 16~32 厚度(mm) 100 100 100
4 5
6
重质矿石(如石榴石、磁铁矿等) 砾石
砾石
4~8 8~16
16~32
50 100 本层顶面高度至少应 高于配水系统孔眼 100mm
5、 滤池冲洗
常用的反冲洗方法有以下2种: ①高速水流反冲洗: 具有一定的膨胀度,形成上细下粗的水力分层, 需水量大。 ②气-水联合反冲洗; 利用 上升气泡的振动,将滤料表面污物破 碎、脱落,再由水冲带出池外。水冲强度可 降低,可减少水冲水量,提高滤池冲洗质量。 冲洗时滤层不一定膨胀或仅轻微膨胀,冲洗 结束后滤层不产生或不明显产生上细下粗分 层,即保持原来滤层结构。
砂粒级配对滤池的运行的影响 :
砂样颗粒大小K80越大,则大小颗粒差别越大,
颗粒越不均匀。这对过滤和反冲洗都会产生不利
影响,因为K80较大时,大小颗粒掺杂的结果,过 滤时会降低滤料层的孔隙率,影响滤层的含污能 力以及增加过滤时的阻力,反冲洗满足细颗粒膨 胀要求,粗颗粒将得不到很好清洗;若为满足粗
颗粒膨胀要求,则细颗粒可能被冲出池外。
层次(自上而下)
本层顶面高度至少应 高于配系统孔眼 100mm
表3-3
层次(自上 而下) 1 2 3
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材料、粒径与厚度
材料 粒径 (mm) 0.5~1.0 1~2 2~4 厚度 (mm) 50 50 50
重质矿石(如石榴石、磁铁矿等) 重质矿石(如石榴石、磁铁矿等) 重质矿石(如石榴石、磁铁矿等)
2 支管
支管中心距采用0.25m。支管数n=7.5/0.25×2=60根(每侧30根)。 支管长(7.00-0.85-0.30)/2≈2.93m,取2.9m。式中0.3m为考虑渠 道管壁厚及支管末端与池壁间距。 每根支管进口流量=735/60=12.25L/s,支管直径采用80mm, 支管起端流速va=2.43m/s
(3) 直接过滤 原水不经过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的过滤 称为“直接过滤”。直接过滤有两种方式: ①原水加药后只经过混合就直接进入滤池过 滤,称为“接触过滤”。也可称为“直流过 滤”,图中(a)与(b)所示;②原水加药 后经过混合和微絮凝池后进入滤池过滤,称 为“微絮凝过滤” ,如图中(c)与(d)所 示。
( 3)最大粒径、最小粒径 表3-1 滤料级配与滤速
类别 单层石英砂 滤料 粒径 (mm) dmax=1.2 dmin=0.5 无烟煤 dmax=1.8 dmin=0.8 石英砂 dmax=1.2 dmin=0.5 无烟煤 dmax=1.6 dmin=0.8 石英砂 dmax=0.8 dmin=0.5 重质矿石 dmax=0.5 dmin=0.25 滤料组成 不均匀系数 K80 <2.0 <2.0 <2.0 厚度 (mm) 700 300~400 10~14 400 14~18 滤速 (m/h) 8~10 强制滤速 (m/h) 10~14
气-水联合冲洗具有下述特点: ①冲洗效果好; ②节约反冲洗水量; ③冲洗结束后,滤层不产生或不明显产生上细下粗的分层现 象; ④气-水联合冲洗操作较为麻烦,池子和设备较复杂,需增 加鼓风机或空压机、储气罐等气冲设备。 气-水联合冲洗有3种操作方式: ①先气洗,后水洗; ②先气水混合洗,再用水洗; ③先气洗,再气水混合洗,最后用水洗(或漂洗)。 气-水联合冲洗时,总的反冲洗时间约在10min左右。
②采用聚合物为混凝剂或助凝剂。 直接过滤要求: ①原水浊度和色度较低且水质变化小,常年原水浊 度低于50度;
②直接过滤中的滤速应根据原水水质决定,浊度偏 高时应采用较低滤速,当原水浊度在50度以上时, 滤速一般在5m/h左右。
4、 滤料与承托层 (1) 滤料的要求 a.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b.具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c.具有一定的颗粒级配和适当的孔隙率 d. 能就地取材、价廉。 石英砂是使用最广泛的滤料,双层和多层滤 料中,常用的还有无烟煤、石榴石、钛铁矿、 磁铁矿、金刚砂等。轻质滤料有聚苯乙烯及 陶粒等。
由过滤与反冲洗两部分组成。
浑水流经滤料时,水中杂质被截留,随着滤料层 中杂质截留量的逐渐增多,滤料层中的水头损失 也相应增加,当水头损失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 使滤池产水量减少,或滤过水质不符合要求时, 应停止过滤进行冲洗。 冲洗水自下而上穿过承托层及滤料层,均匀分布 于整个滤池平面上,滤料层处于悬浮状态,滤料 得到清洗。
2 2
上式说明:①大阻力配水系统配水的均匀性只与干管 截面积、支管截面积、支管个数、孔口总面积等有关, 而与其它因素无关。②当滤池面积过大时,滤池中砂 层和承托层的铺设、冲洗废水的排除等的不均匀度都 将对冲洗效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