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数学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数学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浙江宁波江东第二实验小学胡春颖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广大教师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进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特别是数学课,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我想: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色就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不仅包括指定学习的计划和学习的目标,还包括和“促进者”一起指定课程计划和管理方式,使学生亲临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因此教师应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仲裁者变成促进者,由实施者变成开发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由教书匠变成研究者,并由教学大纲的执行者变成决策者。下面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的促进者。
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实践经验带到数学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愉快中学习,掌握新知识。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小学一年级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上,我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边的桌子和墙壁上,摆挂了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本子、橡皮、皮娃娃等,分别明码标价。我“给”每个孩子三元钱,让孩子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孩子们拿着买了的东西,要说明三元钱是怎么用的,当然有“小售货员”监督。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别开生面。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在愉悦的氛围中张扬了个性。这时,一个“小售货员”向我举报:“老师,他买得不对。”“怎么回事?”我询问。“他用了三元钱,拿了三元多的东西。”举报的孩子回答。没等我再询问,那个买得不对的学生已经开口了:“打折。”他把买的东西和打折的价格计算得分文不差。你能说这孩子调皮吗?不能。这是孩子的童趣,是他在发挥着聪明才智,我连忙说说:“哦,可以打折。”我没有否认那个想出打折的孩子,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打折”,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这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个性张扬。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中谦虚的探究者。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为人师者而言,我们一直在勉励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只是带有某种传统的灌输式的
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即使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怎么办?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事实上,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神话早已被学生打碎了。如果教师再去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地位,只能被新课程无情地淘汰。在小学一年级的新课程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这样的题目,比如让小朋友把小动物身上的算式与相应房子上的得数连一连,其中会碰到其中有一两道是没有得数可以连的,细心的小朋友发现有问题回叫嚷道:老师有一道不能连。如果这时教师说:“不能连就别连了”那也就过去了。相反,如果这时教师能把自己当作与学生共同的探究者,问一问那怎么办呢?小兔不是没有家了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这样,小朋友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改一下小兔身上的算式;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改一下房子上的得数,有的小朋友还会想出给小兔重新建一座房子写上正确的得数等等许多我事先想不到的办法,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而且也能自己解决问题。因此,能不能与学生一起探究,依然是一个新课程的理念问题,依然是一个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角色定位问题。教师只有确立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角色,才能与学生一同成长,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三、教师应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习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中心,通过相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学生发现的反思,参与学生开放式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研究方法和步骤。在教学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教师不在缠绵于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倾心于教学情况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者。例如:一年级新教材“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插图导入新课,让学生扮演小白兔买铅笔,“15根铅笔,卖出9根,还剩几根?”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尝试解题列式,在小组中发言交流,然后由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人向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其一,15根铅笔一根一根地减,减至9根,得6根。其二,把15根铅笔分成10和5,10-9=1,1+5=6。其三,把9分成5和4,15-5=10,10-4=6。其四,也可能这样做:9+6=15,15-9=6。还可能出现其它算法,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给予鼓励或实际指导。这样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使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上,教师在自己的运动衣上贴了许多“小红星”,这是为了赏识孩子们而准备的。在课堂上,哪个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老师就会把“小红星”贴在该生的额头上。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不断出现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