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合集下载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有序异质”理论
文莱奇等语言学家提出,语言是一 个“有序的异质体”。这一理论认 为,语言不是一种同质的系统,而 是一种有序异质的结构。 “有序异质”的核心是“有序”。 语言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变异,杂 乱而无序,呈随机分布。
方言
分类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 现在,语言学界通常把方言分为两种:
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 语言和方言的区分标准 关于社会方言的一般结论
同质理论 要求
语言同质理论要求齐整性、对称性和规律性, 害怕语言的变异性,因为变异会破坏结构的 系统性。 比如,索绪尔虽然承认语言共时状态中存在 着变异,但认为变化很小,不重要,因而可 以忽略不计。 又比如,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的核心是替换, 它想用替换的原则,即分布,来控制语言的 变异,使之以变体的面目出现。但语言中的 变异有多种形式,替换的原则无法分析各种 变异。
语言传播
分类:自然传播;有意传播。 语言的自然传播 含义 事实与影响 有意识的传播 语言扩张 语言竞争 传播理论 谱系树模型 “波浪”说 “物种分布”说
语言的自然传播 含义
一个社会为了实现特定的 交际功能而采用某种语言 或语言变体,随着时间的 推移,使用这种语言或语 言变体的规模得以扩大, 这种现象就是语言的传播。
同质理论 实质
“同质说”只着眼于语言 的共时状态,绝对排除历 时的干扰。“同质说”不 能帮助我们找到语言从一 个共时态过渡到另一个共 时态的原因。
同质理论 问题
按照同质理论,语言只能 是一个僵化的系统,缺乏 交际中运转着的语言活生 生的具体内容。 这是不符合语言事实的。
同质理论 出路
只有把语言的各种变异引入 语言研究的领域,从中考察 语言发展的机制和历史上已 经发生变化的特点,才能在 共时状态中找出引起变化的 原因和演变的途径,才能把 共时和历时联系起来。

语言与社会文化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语言与社会文化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谢 谢!
第二章第一节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二可预见性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动态的将语言的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联系起来通过今天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预测该语言未来的发展情况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语言与社会文化
二章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一、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 (一)异质有序性 异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所表现出的差异。 有序:语言的这种差异不是任意的、混乱的, 而是有章可循、有规则变化的。
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二)可预见性
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动态的,将语言的 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联系起来,通过今天语言使 用状况的研究,预测该语言未来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论原则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研究方法上。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整体观,强调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研究中强调了语言与社会、思维、文化的密切联系,揭示了语言演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为解读语言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统一、斗争和发展规律,适用于语言现象的解释和分析,使研究者能够辨别语言中的矛盾和发展趋势。

历史唯物主义则着重于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影响,为研究语言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揭示语言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工具,更在于其对语言学研究的深刻启示和意义,为我们深入探讨语言与社会、思维、历史等方面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研究路径。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语言学研究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历史演变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

马克思主义强调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即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相互作用性。

在语言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分析语言系统的内在结构和演变规律,揭示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还注重实证分析和结构主义方法的结合,即通过对具体语言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揭示语言系统的结构和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现象和解释语言变化。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揭示语言演变的规律,并为解决语言学领域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启示。

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作为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学科,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外语教师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包括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多个分支。

这些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语言的结构和规律,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语音学和音系学关注语言的声音系统。

在外语教学中,准确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通过了解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知识,能够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发音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音规则,纠正发音错误。

例如,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发音特点、重音和语调的规律等,都是语音教学中的重点。

形态学研究词的构成和变化。

学生了解单词的形态变化规则,如名词的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变化等,能够更有效地记忆和运用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形态学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构成和演变,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句法学探讨句子的结构和组成规则。

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有助于他们写出语法正确、表达清晰的句子。

教师可以运用句法学的知识,分析句子的成分和语法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构成和意义。

语义学关注语言的意义。

学生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义不仅仅是记住词典上的解释,更要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通过语义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语境中理解语言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语义理解能力。

语用学则研究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

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使用者的意图。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会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理解言外之意,提高交际能力。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态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

社会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

社会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word

名词解释1.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指一个人除了第一语言之外,另外学习掌握的第二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语言以及通用语。

此外,第二语言亦可与第一语言并列为个人母语。

2.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

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3.复杂代码:那些结构比较完整和复杂、较多使用从句和连接词等复杂句法形式、很好地表现说话者的个性特点和语言修养的语言表达形式,叫复杂代码。

P474.惯用语: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

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

5.宏观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中的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包括语言与民族、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的规范化等,是把语言问题当作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来看待,例如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和少数民族的语言政策。

P56.话语分析:话语分析也作”篇章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

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

7.混合语:混合语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由于接触而混合成的语言。

混合语既不是甲语言,也不是乙语言,而是第三种语言。

P968.借词:借词就是借用其他民族语言中词语的形式而产生的次,又称外来词汇。

P1299.禁忌:禁忌语也是语言魔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P153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

而以之代替的词语。

10.局限代码:英国社会学家伯恩斯坦把那些结构简单、大量使用人称代词和附加问句、句法选择比较易于“预测”(较为普通,缺少个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叫局限代码。

专业的社会语言学与话语分析

专业的社会语言学与话语分析

专业的社会语言学与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运用及其影响的学科。

它探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对语言使用者的活动、语言习惯和社会身份等因素的研究,揭示出语言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与之密切相关的话语分析,旨在通过对话语的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分析,揭示话语中的隐含信息和社会意义,从而进一步理解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

一、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社会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社会方言学、社会差异和语言的变异等。

社会方言学研究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语言差异,比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社会阶层等人群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变异。

而社会差异则探讨的是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使用语言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包括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语用差异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异等。

此外,语言变异研究的是语言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变化,这可以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理论框架方面,社会语言学主要依赖于语言变体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支持。

其中,语言变体学主要用于研究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变异。

社会学则关注语言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研究,揭示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差异和语言行为的规律性。

人类学则通过对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研究,分析语言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使用方式和社会意义。

二、话语分析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方法话语分析主要关注的是对话语进行深入解读,揭示话语中的隐含信息和社会意义。

它通过对话语的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话语如何塑造和反映社会关系、权力结构和文化习俗等。

在话语分析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序列分析、转向分析和话语行为分析等。

序列分析主要关注对话语中的顺序和上下文关系的分析。

通过观察话语的先后次序以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现象,可以揭示出话语之间的关联性和信息传递的方式。

转向分析则关注对话语中的转向和转移的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对话参与者的话语行为,可以揭示话语中的权力关系和信息交流的模式。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LIM) 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列文森(Michael L. Levinson)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社会语言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使用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语言是如何通过社会互动来塑造和反映社会关系和身份认同的。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工具,更是一种社会行为。

语言使用受到社会背景、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2. 语言使用反映社会关系:人们在交流中使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和风格,以展示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

这涉及到语言选择、语言风格和语言变体等方面。

3. 社会关系通过语言建构:语言使用可以帮助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

人们通过使用特定的称呼、谈话模式和说话策略来表达尊重、亲密或权力关系等。

4. 语境对语言理解至关重要:理解语言时需要考虑语境因素,包括非语言环境、上下文和共享知识等。


样的语句可以因为不同的语境而产生不同的含义。

5. 语言变化与社会变化相互影响:社会变化会对语言使用和语言结构产生影响,反过来,语言变化也可能引起社会的变革和重塑。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语言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和反应,探讨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总结

社会语言学总结

社会语言学总结1.定义Socio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 (German Llamas & Peter Stockwell, 2008)社会语言学研究“什么人对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什么时候,说了什么”。

(费什曼Fishman,1972)简而言之,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语言学分支。

详而论之,社会语言学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语言结构,二是社会语境。

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试图透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研讨言语行为,并通过语言使用现象说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问题。

(杨永林,2001)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学科(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查语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社会语言学即联系社会与语言的研究----(英国语言学家)Hudson系统研究语言形式同其社会意义相互之间关系的学说(心理学)Ervin-Tripp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那些只有通过社会及语境关联因素才能得到解释的语言特性。

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系统、言语行为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祝畹瑾2.学科性质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边缘”说,认为社会语言学是“边缘学科”(陈原,1983:1);(2)“应用”说,认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共变、语言与文化共存的一门应用学科”(陈建民、陈章太,1988);(3)基础学科说,这是针对“应用”说提出的,认为社会工程属于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应该纳入“应用语言学”,与其把社会语言学定义为一门应用学科,不如把它看成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郭熙,1999)我们认为:边缘学科的提法符合社会语言学学科产生的历史,也符合社会语言学目前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是社会语言学生存发展的基础。

第六章语言、社会、文化

第六章语言、社会、文化

第六章语言、社会、文化第一节语言、社会、文化的关系一、语言与社会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

它的出现,无论是在语言观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给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从目前看,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队伍日渐扩大且稳定发展,其研究对象明确,成果显著。

在进行相当广泛的社会调查中,社会语言学家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并且提出了具有相当水平的理论。

社会语言学的总任务是要解决语言在社会生活使用中的种种问题(陈松岑: 1985),其包括内容极其广泛,几乎涉及一切与语言学有关的社会因素及语言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祝畹瑾(1992)把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五大类: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按种族、民族、阶级、阶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属性划分的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2) 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语和土语、正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3) 交谈的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4) 社会和不同社会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5) 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

二、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语言是人类行为发生的工具, 又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交往都离不开语言, 人类的信仰及世界观,生产经验及文化知识的世代相传, 也是由于语言, 否则我们的历史将是一片空白。

同时语言本身又是一种文化, 不同文化系统的人, 语言活动有不同的特色。

西方人直率, 东方人含蓄, 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

同样, 未开化民族的语言粗糙,缺乏抽象, 也表现了一种文化模式。

人们见面, 彼此打招呼, 西方人说“早上好” , 中国人问“吃了没有” , 也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

读陈原《社会语言学》

读陈原《社会语言学》

理论视野○读陈原《社会语言学》□张银燕云南教育出版社云南昆明650034摘要:作为中国较早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著名学者,陈原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直接现实”为出发点,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社会与语言这样的根本命题。

即使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这些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如何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语言学方面问题的研究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语言语言,概括地说,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和人类社会生活一样,都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两者始终相伴相随,紧密相连。

但是语言和社会生活究竟呈现一种什么关系呢?《社会语言学》的作者陈原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直接现实。

”为出发点,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社会与语言这样的根本命题。

本书的十六个专题,分别从作为边缘科学的社会语言学、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思想的直接现实、信息系统,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手势语言和原始语言、非语言交际与形象思维、语言的模糊性和非模糊性、语言的相互接触、塔布和委婉语词等方面加以论述。

通过大量的实例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即一方面从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的变化及语言的遗迹入手来探究社会生活的本质。

另一方面从社会生活的变迁来探讨语言,尤其是词汇的出现、变化、派生及消失等变异现象。

本书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说明了语言与社会是一种“共变”的关系,从而揭示出语言的社会本质。

读了陈原的《社会语言学》,至少有三点体会。

一是关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问题。

社会语言学本身是由社会学和语言学发展而来的交叉学科,而社会学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像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民族语言学等,这些学科研究领域,在社会语言学中似乎均有所涉及。

因为无论从何种角度研究语言,都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所提供的种种具体语言现象。

专业的经典语言学理论

专业的经典语言学理论

专业的经典语言学理论经典语言学理论是研究语言的起源、结构、功能和发展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而丰富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并对语言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几个经典的语言学理论,包括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以及社会语言学。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二十世纪中叶到六十年代的主流语言学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语言的结构是语言符号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

这一理论奠定了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并通过对音系、形态、句法和语义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语言系统的内在规律。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

二、生成语法生成语法是由乔姆斯基于19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是一种规则系统,通过这些规则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

生成语法主要关注句子的结构和生成过程,并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和解释语言现象。

生成语法的核心概念是句子的组成结构,通过对短语结构、句法规则和语义解释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语言结构的普遍性原则和语言规则的生成过程。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并对计算机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关注语言与社会和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了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语言变体和语言变异等现象,以及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领域理论、变体理论和语言政治等。

这些理论指导着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律和社会意义的研究,并为解释语言变异、流变和社会认同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个经典的语言学理论,包括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和社会语言学。

这些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语言提供了框架和工具,并对语言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继续探索这些理论的内涵和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推动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入的层面。

社会语言学导论

社会语言学导论
3、英国的语言学家哈立迪(M.A.K.Halliday)则认为社会语言学至少有如下十五个研究领域:
(1)语言的宏观社会学,语言人口统计学,
(2)集团双语现象(diaglossia),多语现象,多方言现象
(3)语言规律、语言发展和规范规范
(4)语言的洋泾洪化和克宫奥耳化现象;
(6)社会方言学,对非标准变体的描写,
第一章 绪 沦
一 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1952年作为美国社会语言学的诞生时间;那年的美国中西部社会学学会上,赫兹勒(He;txlef)首先明确地提
出;要研究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相立影响;言语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相互关系。1964年,美国的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联合举行了—‘次讨论氨正式提出并公认了“社会语言学”这个名称。
从语言学本身的发展历史来看,自从索绪尔(F.de.SaMssure)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强调共时谣言学t内部语吉
学研究的重要性以来,语言学界普遍接受了他的观点。不少语言学家只致力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变异的研究。这种趋向在形式语言学派更为突出。虽然二十世纪以来的语言学发展使我们对语言的内部结构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但是理想对人类语言这么复杂的现象有个全面的认识却不能只停留在对语言内部结构的描述上。特别当这种研究无法解决当前社会生活给我们提出来的有关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语言学家们不能不重新审查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的区分,希望能找到一条把它们重新结合在一起的途径,达就是系统和变异的结合一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如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的发展也为社会语言学提供了不少可以移植或借鉴的概念与方法。于是,社会语言学就带着跨类学科或边缘学科的性质迅速地发展起来了。

略述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

略述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

略述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在美国,中国的社会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经历了初创、迅速发展、稳定深入三个阶段。

虽然在我国社会语言学起步较晚,但是对社会语言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却在很早就已经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典籍中,其中荀子作的正名篇能较集中地反应对语言的看法,其论述至今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一、语言的产生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名,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指的是事物的名称,名无固实是说名称不是固定的指称某一事物的,名称和事物之间本来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名称只是代表了客观事物的符号而已,也就是说语言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本初是任意的。

这和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纲要》里所讲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的这个意思表达是一致的。

虽然在名和实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也并不意味着名就可以任意的指称事物,联系名和实的是约,即是指社会的约定。

异于约谓之不宜,语言和客观事物之间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之后,他们的关系就会固定下来,成为了标准,再就不能任意更改,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正像索绪尔所讲事实上,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形式,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或者同样可以说,约定俗成为基础的。

名无固宜和约定俗成从任意性和强制性这两个方面阐述了语言符号的特性。

任意性指的是语言符号在产生之初是任意的,与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强制性是指语言在社会生活的实际运用当中,就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荀子运用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了约定俗成的理论,开创性的指出了语言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正确的阐述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历时和共时的社会语言观从历时的角度讲,语言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着的系统。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应的发生着变化,荀子在《正名篇》中对此也有比较较深刻的阐述,例如,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que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que
语言影响控制说话人的世界观,从而影响社会。语言对于形成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世界观有重要的影响
(3)社会对语言的影响:
这里讲的社会是广义的社会,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自然环境,这一部分对于语言的影响很明显,它深刻影响语言的构成(比如爱斯基摩人由于生活环境跟雪密不可分,因此用于描述雪的词汇的数量就很大;丹麦瑞典荷兰这些国家由于经常使用驯鹿,因此这些语言里就有丰富的关于鹿的词汇;阿拉伯人由于生活在沙漠中,骆驼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就有很多骆驼的词汇;中国以及很多亚洲国家习惯以米饭为主食,因此在这些国家的语言里,关于米饭的词汇就要比欧洲国家丰富)。

社会方言和地区方言相互之间的关系:社会上层它的地区方言的差别就比较小,社会下层它的地区方言的差别就比较大。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社会上层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高,其方言的标准化程度就越高;而越到底层,其口语化或地方色彩就越浓。
区分语言与方言
传统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具有划一的语音、语法、词汇规则的符号系统,而方言则是语言的分支。其实在许多地方,语言与方言之间的界限并非依据语言系统的结构来划分的。
可是世界上的语言现象和使用语言的人干差万别、纷繁以极。如果不抽象出一些特征,不勾划出一个范围来,研究者简直无从下手去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本章第一节所讨论的语言变体就是分析语言现象时所采用的基本单位,而对群体的语言使用者进行分析所采用的基本单位就是言语共同体。
社会语言学原理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4)持久性(vitality),指具有稳定的操该种语言的言语共同
语言与性别
调查方法
社会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的语言观的差异,
在社会语言学之前无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还是结构主义语言学,都更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探索和研究,忽视语言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忽视社会因素对于语言的巨大影响)

英语社会语言学

英语社会语言学

英语社会语言学
英语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和变化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们是如何运用语言来建立社会关系、表达身份认同、展示权力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来传递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英语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话题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方言学、社会语言变异、言语行为、语言与性别、语言与权力、语言与政治等。

研究者会通过采集和分析语料库来揭示语言的社会功能和特征,并且探讨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意图和目的。

英语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包括社会标记理论、说话人定位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研究社会语言学的基础,并且帮助研究者理解语言在社会交互中的作用和影响。

英语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变异和变化的统计分析、以及语篇分析等。

这些方法旨在收集和分析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社会语境中的语言数据,从而揭示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律和特征。

总的来说,英语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探讨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变化和运用,揭示语言与社会互动的关系。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学术堂为了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站为大家特意收集整理了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总计336个,供大家参考,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汉语言学等类别的论文题目,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共同完善。

原文地址:/ptyuyan/36951.html1、普通语言学论文题目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浅析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评介汉字速记符号的符号学分析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位的思考领属小句的系统功能语法阐释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辩证关系研究普通语言学视野之下的“的”字代县方言中的不经济现象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赵元任与索绪尔之普通语言学和符号学对比研究中国手语的音系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用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研究从加的夫语法看“语法”与“语言学”的关系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对比分析社会发展是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吗2、社会语言学论文题目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视觉语言学视阈下的聋人手语研究粤语提示词“呢嗱”的语用特点关于词类多功能性的思考跨语种交际中话语的解码--无共同使用语言前提下以俄汉语为例论现代流行语中体现的语言美学特质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维度与向度马丁内的功能语言学体系网络语言中的方言因素中西民族语言对话篇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从《正名》篇管窥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符号与跨文化交际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网络流行语研究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美国俚语与美国文化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礼貌角度对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的动态研究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公益广告用语的社会语言学探析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试论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权势关系与话轮转换: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的会话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同志”一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面子: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北京话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语言学分析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研究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中西文化中的礼貌探究言语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3、应用语言学论文题目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论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法的关系语言的机制与第二语言教学应用语言学中几组二分概念的评价与反思认知语境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研究从语言的同一性与特殊性看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韩礼德的机器翻译思想初探翻译中的语言刍议探究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及发展普通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英语语言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探究试析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20年来中国“应用语言学”内涵研究述评结构主义在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应用与应用语言学语境顺应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及英汉翻译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功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20世纪应用语言学评述应用语言学还是教育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的对外汉语教学应用语言学热点及前沿问题探究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谈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的定量型研究方法外语教育语言学理论建构的设想从网络语言研究看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的范围和性质中英文应用语言学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分析与对比关于复杂系统与应用语言学--拉尔森·弗里曼访谈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状况分析综述从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看我国英语应用语言学教学与研究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博士论文文献综述的体裁分析“应用语言学”与“语用学”术语辨析20年来中国“应用语言学”内涵研究述评应用语言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应用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英语阅读能力及其测试:理论与实践隐喻在应用语言学中的特点及运用应用语言学论文各部分中的高频词块分析基于英语学习策略的多维研究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四词词串的研究4、比较语言学英汉主语和话题使用方式的对比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论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意义英汉书写系统比较与普通语言学再思考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趋势透析英汉对比、汉语危机和语言理论话语权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与比较语言学新时期中国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回顾历史比较语言学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中的地位英汉语语法的临摹性和意象性对比英汉对比语言学在我国的最新发展十九世纪中外语言学比较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汉英网络语言比较汉韩礼貌语对比研究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论类型学及其理论框架下的语言比较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重建西方对比语言学史--洪堡特和沃尔夫对开创对比语言学的贡献汉韩语言对比研究状况考察与分析英汉文化动物词语的内涵差异对比分析试论对比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关于中日数字的对比研究--以“一”到“十”为中心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外来语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蒙汉语色彩词“白”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的对比分析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不同的象征意义谈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中日文语序对比分析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漫话俄汉成语语义及结构的对比分析当代比较语言学与原则-参数理论中日趋向动词的比较研究关于英汉对比词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汉维颜色词对比研究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演变比较研究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的中西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影响英汉对比研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评《汉英语对比纲要》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运用从成语看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跨文化的对比语言学浅论满蒙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及特点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汉语语言的任意性汉日反义词的对比研究汉藏语系诸语言关于动物量词“头”的来源从英汉比较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习语特征英汉语味觉词“酸”的语义特征之比较英汉语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研析汉泰语音对比研究与语音偏误标记分析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兼从产生背景,出处,构词法,修辞法与汉语比较德语状语从句、英语状语从句与汉语偏正复句的对比研究5、心理语言学论文题目语言态度对语言行为的影响《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人类语言的精神导航:汉语视角--论洪堡特语言思想的时间轴和空间轴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汉英语言差异的蕴含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研究汉英禁忌语的文化对比分析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理论争议年龄与二语习得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任务型方法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和认知取向流行语与社会文化心理嬗变研究词汇联想与心理词库:词汇深度知识研究现状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形容词、动词重叠对语义认知的影响乔姆斯基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二语习得年龄与高熟练度中英文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输出假设的心理语言学基础汉语主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从双语心理词汇结构论述词汇学习策略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试论句子理解中几个主要的心理语言学模型乔姆斯基心理语言学理论概述英语复合词在英汉心理词典中存储单位的实验研究心理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互补性研究近二十年国内外心理语言学研究综述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中式英语成因汉英人名姓氏的文化心态、来源与命名习俗探微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相互解释初探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变异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影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因素的心理语言学分析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听力教学策略英语听力及其心理语言学依据当代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关于心理语言学:由来、现状与展望第二语言心理词汇表征学习主体的认知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6、汉语言论文题目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现代汉语数量表达问题研究结构主义视阈下的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象声词的语言性质和运用特征语言科技新思维与汉语史研究的现代化基于语言经济原则阐释下的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和传播途径从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角度看汉语补语问题从洪堡特论汉语语法看汉民族文化精神“字本位”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转向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中文危机拷问语言学理论关于古代汉字所体现的语言与意义的关系问题的一点思考洪堡特对汉语及汉民族精神的错误论述民族精神决定汉语的价值取向--洪堡特语言学评介浅谈汉语的句子类型日本学习者习得普通话舌尖后音的语音变异研究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从东方学到汉学--艾约瑟的比较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现代汉语“才”与“就”的母语习得我看汉语的词类汉语体貌系统研究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研究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论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了”的常见偏误分析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汉语构词法研究述评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研究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汉语的时态和时态成分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汉语言隐喻特质现代汉语歧义研究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汉字背景与汉语认知汉语篇章分析的兴起与发展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汉语词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关系浅析汉语称谓的文化透视汉语“通用”社交称谓语的语义研究7、其他语言学论文题目从学理演变视域看20世纪俄罗斯语言学的发展阶段英语语言学课程动态评价探究苏联语言学汉译历史分期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问题小论林语堂西方语言学理论的传播谈公文写作中的“死线抽象”现象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关于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试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荀子对语言的约定性与强制性的认识商务英语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分析从暧昧表达看日本人的“和”意识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从敬语表达看日本人的敬语意识称谓语的多角度研究中国式英语现象的多角度观察和思考论量词的合并与简化广告语言的间接表达近十年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研究综述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实验语音学、生成音系学与汉语轻声音高的研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代词的语篇语法属性、范围及其语义功能分类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语言接触中的文化潜移与认同法语保护政策对我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社会语言学(陈原)

社会语言学(陈原)

《社会语言学》书评【摘要】陈原的《社会语言学》一书是对其《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续篇和发展,是一部全面论述社会语言现象的专著。

该书以现代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探索。

该书主要围绕着“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的变化”和“从语言变化探索社会生活的图景”这两个主题展开论述。

论证有力,材料丰富,部分观点新颖独到。

对我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字】社会、语言、变化陈原的《社会语言学》是一部全面论述社会语言现象的专著。

与往常很多语言学著作的枯燥晦涩不同,这部作品是作者为非语言专业的读者而作,跳出了传统语言学和教科书式表述的框框,因而深入浅出,阐述学术问题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该书以现代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交际工具、思想的直接现实、信息载体兼信息系统为出发点,对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探索。

该书第十章“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的变化”与第十一章“从语言变化探索社会生活的图景”是全书论述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关于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照我的理解,这门学科一方面应当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异,另一方面要从语言的变化或‘语言的遗迹’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

”①最后简单地提及模糊语言的问题,另外对《社会语言学》也有所补充。

一、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由于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兴起的时间不长,而且处在不止一种学科的邻接境地,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或范围至今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界说。

关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作者在书中仅对美国语言学家布赖特在《社会语言学》中提出的“共变论”②展开了讨论,避免对各家定义逐一介绍的繁复,观点鲜明。

“共变论”的主要意思是说语言和社会一样都是变数,并且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社会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化。

而社会语言学正是研究这两个变数的相互关系。

与传统语言学着重解决语言本身构造和语言本身诸要素的规律研究不同,社会语言学更注重研究在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中语言的运动过程。

社会学视角下的语言学

社会学视角下的语言学

社会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重要的文化元素。

语言的使用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也反映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背景。

社会学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思维模式。

语言的本质首先,我们来谈谈语言的本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它有很多特点。

首先,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用单词、语法等规则来表达思想。

其次,语言是可学习的,并且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在社会学中,语言被认为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文化的特征,并且也承载了文化的传承。

此外,语言也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密切相关。

语言的社会化过程在社会学中,语言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化过程。

孩子们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语言,并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掌握语言。

社会化过程中,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和交流,塑造自己的语言能力。

这个过程中,人们习得了语言的发音、结构和用法。

这表明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彼此相互关联。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在不同的文化中,语言的使用也不同。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经常听到"我认为"这种说法。

而在东方文化中,尊重长辈和权威更加重要,因此会出现一些表达尊重和谦虚的语言用法。

这表明不同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我们必须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非常重要,它具有许多作用。

首先,语言可以用来交流信息。

人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获取来自他人的信息。

其次,语言也可以用来塑造社会关系。

人们通过语言的使用建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如"老师","医生"等。

在交往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以适应对方的角色和身份。

第三,语言还可以用来塑造个人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一、语言的社会性社会语言学认为,应该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语言本身存在方式的角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1、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看,语言的生命取决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

语言不仅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法国社会心理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认为,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要想了解语言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变化。

房德里耶斯指出,唯有研究语言的社会作用,才能懂得语言的本质。

弗斯在继承了英国语言学历来重视语言应用研究传统的同时,深受英国功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坚持认为语言研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

在他看来,语言不仅有形式意义,还有情景意义,因此应当在社会环境中描写和分析语言。

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学说,建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语篇、人际功能都与语言的社会环境以及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

2、从语言本身的存在方式看,不同语言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具有社会性。

但这里的社会事实非指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也非指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抽象的、同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集体意识”,即索绪尔所说的“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语言,而言语是无序的,“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它要素,而且正是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其间,才能建立起来。

”但是,特定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对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共同的,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同样掌握了语言系统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语言是不是一个抽象同质的形式系统。

社会语言学认为,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的成员,常常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因此掌握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有差别的,即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

因此,语言的历时性变化不仅明显地表现在不同时代的语言使用者中,而且表现在同一代语言使用者甚至同一个语言使用者身上。

可见,语言的历时变化不仅有语言结构内部和社会外部的原因,而且与语言的共时变异有密切关系。

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的变异研究不排除语言变异的共时描写,把语言事实(语音、词汇、语法等等)和社会事实(社会阶层、性别年龄、职业等等)联系起来,从中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目的是更全面地揭示语言结构、语言变异的特点。

这样一来,复杂的语言变异现象由于跟社会结构联系了起来,因而便进入了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

二、语言变异1、语言的异质有序性。

萨丕尔认为所有的语法都有漏洞,即语言的不规则性。

布龙菲尔德指出,没有一个言语社团曾经是完全统一的。

但他们把不一致的语言形式排除在语言描写和语言结构的分析之外。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和言语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任何一种语言都只能以言语变异的形式存在,而言语中的各种变异又和语言系统以外的某些因素有着规律性的联系,因此,表面上看来无序的言语变异形式就进入了有序的规则系列。

如果语言是杂乱无序的,就会失去最基本的交际功能,如果语言是纯一同质的,就会导致语言功能的缺失。

社会语言学把异质和有序结合起来,并作为语言系统的特性,体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结构观。

2、语言的变化和变异。

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了语言发展变化的观念,但语言的变化总是要受到某些条件的制约,如语音演变只在特定的地域和时间内起作用。

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结构内部和社会外部两方面的制约因素结合起来,将变化和变异结合起来,有效地解释了语言演变的局限性问题。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同质有序的,他们研究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时,主要侧重于语言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语言本身不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比如研究语音系统时,一般都以语音成分之间的对立作为基本原则,至于语音变异,只要不构成意义上的对立,或者说只要不与其它语音形式构成对立,不影响同质的语音结构系统,都可忽略不计。

总之,系统是重要的,变异不计。

索绪尔进一步认为,语言的变化没有目的性,和语言共时状态的系统性无法调和,必须排除在语言分析之外。

社会语言学不仅将语言的共时变异和历时变化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建立了语言变化的解释机制。

3、语言变异的类型和成因。

在社会语言学家看来,历时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共时的变异,共时的变异又体现了历时的变化。

语言变异有语言结构系统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

①内部变异指由于语言结构中某个或某些成分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现象,如汉语浊音清化使大量同音词的产生,导致复音词的增加和声调系统分化。

而且内部变异与外部因素有密切联系。

②外部变异指由于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变异现象,主要有:个体之间的变异,指说话人因社会特征的不同如性别年龄、阶层职业、教育程度等导致的变异,如“女国音”现象发生在女孩中;个体内部的变异,指同一个说话人因交际场合、交际对象、谈论话题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异;纯自由变异,不论社会特征、不论语体形式而发生的变异,这类变异的形成既没有合乎音理的语音条件,也很难说它们与不同语体或说话人的社会特征有何直接联系,这类变异现象值得注意的一是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社团中是否有区别,二是它们是否具有扩散的倾向,是否反映或预示语言中可能出现的变化。

从变异现象在语言社会中的功能看,变异或者可以是言语社团的象征,或者可以起到标记语体的作用,或者具有标记语言发展演变残迹的作用。

4、语言变异的研究。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热衷于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建立语法规则,把变异作为例外现象置之不理。

历史比较语言学主要依靠语言共时描写的成果研究语言中已经发生或者说已经完成的变化。

马丁内(功能语言学家)虽对语言的社会环境方面有浓厚兴趣,但也只是采用经济原则来解释。

社会语言学家不仅看到语言内部异质性的特点,并且找到了观察语言变化的有效途径。

区分了两种变化类型:①自觉的(conscious),指语言使用者不仅意识到了语言的某种变化,而且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推动这种变化。

拉博夫称之为“自上而变”(change from above)。

②不自觉的(unconscious),指语言使用者并没有意识到变化的发生,拉博夫称之为“自下而变”(change from below)。

传统观念一般认为,语言创新形式的扩散大都是从上而下的,社会压力和羡慕心理使地位较低的说话人仿效地位较高的说话人;而地位高的说话人为了维护本集团的身份,则继续创新,甚至借用有权威的外国语。

拉博夫认为,起变的集团未必都是精英阶层,大众未必都是追随高层。

普通人的创新形式在当地人或同等人心目中也能显出威望,为众人所采纳。

总之,不同的社会集团具有不同的标准和规范,语言的变异可能是由于标准体的权威价值与土话的同等价值之间的对立而导致的。

由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具有不同的标准和规范,因此标准变体的权威性和非标准变体的集团认同价值之间的对立是导致语言变异的重要因素。

关于语言变化及扩散方式,社会语言学家主要得出了以下五点认识:①一般情况下,变化常常是从语言中已有的形式中产生出来的;②当一群人有意识或潜意识地以另一群人为榜样并且模仿他们的说话特点时,变化就产生了;③为显示或维护自己的身份特征并与其它社团集团相区别,说话人会有意强化某些变异形式或变异特点,如英国诺里奇市的男性偏爱当地方音并加以强化;④变化可能是通过偶然性的接触,从一群人传播到另一群人,如在交际中有意无意地兼容对方话语,导致学到了对方的一些发音特点;⑤典型的变化是按照“从一群人到另一群人”的方式传播的。

三、社会语言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索绪尔式的矛盾(Saussurian paradox)。

索绪尔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这一区分在有助于明确语言学研究对象、强化语言共时研究的同时,使语言学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领域的言语现象的研究。

要全面研究人们的言语活动,就必须同时考察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这样,研究言语活动与社会相关的一面(语言)的时候,只要观察任何一个人包括语言学家本人的言语活动就可以做到,因为索绪尔认为语言是潜存于每个人脑子里的一套语法系统,是一个内部有序的同质系统,是言语活动的社会方面;而研究言语活动与个人相关的一面(言语)的时候,却要从社会环境中去观察,因为对于个人言语事实的获得,只能从许多个人运用语言的言语行为中寻找。

这就是索绪尔式的矛盾。

有效地解决索绪尔式的矛盾,不仅关系到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对语言学的性质和研究范围的界定,而且直接关系到搜集语料的方法。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应当在社会环境这获取实际使用着的话语作为语言分析的材料,这涉及到:①怎样确定调查对象;②怎样与调查对象交谈;③怎样使谈话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三个方面不仅仅关系到研究者能否有效获得真实可靠的话语材料,而且关系到研究者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方式。

2、观察者的矛盾(observer’s paradox)。

要想获得真实可靠的、正在被使用的语言材料,就需要进行系统有效的观察,而这种观察又常常导致说话人有意改变自己的话语风格或说话的注意力,使得观察者难以获取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可靠的语言材料,即为“观察者的矛盾”。

为了克服这种矛盾,社会语言学家在注意访谈方式和技巧的同时,创造性地采用了各种有效的访谈法、观察法、社会网络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等等。

要获取非正式(自然)语体,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就是改变说话人的注意力。

所谓注意力是指,当被调查者面对陌生的调查者时,当调查者在一方倾听、记录或录制他的话语时,他常常会自觉地使用比较正式的语体。

对于怎样更有效地诱发被调查者说出自然的话语形式并无简单的定式。

3、现代方言地理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二者同样关注语言的实际存在形式和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异,并且也是以活的口语为主要研究对象。

不同在于:①方言地理学主要关心不同方言在历史上的联系,古代语言在方言中保留的残迹以及方言形式本身和它们的历史来源。

社会语言学则更多地关心特定时间内不同社会集团的实际话语状况,与这些话语状况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因素以及它们是怎样制约人们的语言使用的。

②方言地理学在研究方言时,常寻找典型的发音合作人,很少考虑发音人在不同交际场合、针对不同交际对象、为不同交际目的而产生的语言变异。

社会语言学在研究方言时,则总是在具有不同社会特征三人群中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广泛而客观地搜集有代表性的语料。

③方言地理学的研究基本上是定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地域变体以及其它社会变体时一般都是以概率统计的定量方式来说明研究的结果。

4、事实决定理论。

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这种能力对每一个正常人而言都是共同的。

语言能力是本族语言人的语法判断能力,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说话人和听话人所掌握的语言知识。

因此要认识语言知识,就不能通过直接观察的途径,而是要借助于语言运用之外的另一种材料——语感,即语言的直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