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论文:浅谈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论文:浅谈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摘要:“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价值观,而且也是一种实践观。中国目前倡导的“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以人为本”有不同的诠释,特别是在当代,“以人为本”从观念认识上应该得到更高的升华。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国社会;价值取向;执政理念
1、“以人为本”的本质界定
“以人为本”是指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核心和根本,历史活动要充分反映人的愿望、需求,人创造了历史,人也是历史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1.1 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基础。
1.1.1 人是历史的前提,人从自然界中、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类存在物,是生物进化和社会劳动的结果。这种结果,是历史形成的起点。
1.1.2 人是历史的基础,不同的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不同的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基础上的,由于人的不断发展,才导致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其结果必然是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和旧的社会形态的消亡。
1.2 人是历史的动力。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阶级斗争的开展,改革的实行和深化,归根到底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所以,人、而且只有人,才是创造并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
1.3 人是历史的目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追求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全面的进步,其最终仍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将社会发展的目的落实到经济增长的“物”上,还是落实到“人”上,即人的全面发展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人的个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即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坚持经济、社会与人协调发展的新战略,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增长,更要注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物质财富的丰富,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是社会历史的最高目的。
2、当代中国实现“以人为本”的关键
经过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国人已经越出了马克思称之为“第一大社会形态”
的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人对人依赖的状态;中国人正在向马克思称之为“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大生产的、市场经济的、人在对物质依赖的同时又具有充分独立性的状态过渡。当代中国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
2.1 提升人的素质。
2.1.1 注重市场经济过程中人的现代文明素质的提升。现代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科技文化的竞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观念愈益碰撞的今天,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资源和基础动力。
2.1.2 注重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对人文价值的追求,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终极价值取向。
2.1.3 提升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培养社会成员的民主能力。小生产心理的久远影响,不仅直接渗透于经济文化领域,而且极为顽固而复杂的影响到政治上层建筑,由于小生产社会心理长久积淀而形成的社会行为和政治行为,是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最广泛也是最严重的人文政治障碍。
2.2 必须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克服历史上社会价值取向的片面性,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反复强调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要讲政治;提出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保证全社会健康而长远的发展;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当代中国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是以人民为本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以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最有力地表明了革命事业的利他性和奉献精神。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宗旨凝聚成一句极为简约而又内涵极为深刻丰富的著名口号——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在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地位和条件的变化,在许多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官僚主义的作风,出了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甚至贪赃枉法、腐败堕落的现象。面对这个新的
现实,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袖们甚至从准备走上执政地位之前就对此问题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全党不断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如毛泽东非常著名的“两个务必”的告诫。而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把人民的生活、利益、命运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发展等,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宗旨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进一步推进。在承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党中央又出台了更多人性化的法规,“以人为本”成为治国方略的重要原则。江泽民在阐述党如何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时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实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里提出的五大统筹发展,其核心是解决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建立“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机制。让发展更科学、让社会更和谐。坚持执政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