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教案及PPT课件
合集下载
热力学全套课件pptx2024新版
物体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同时吸收 其他物体发射的电磁波的现象。
辐射传热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 律等,描述了辐射传热的基本规律和特性。
辐射传热的应用
在太阳能利用、红外测温、激光技术等领域广泛 应用。
综合传热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综合传热问题
涉及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的复杂问题,需要考虑多种 传热机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03
开放系统
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 质交换的系统。
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01
状态参量
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如体 积、压强、温度等。
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各部分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的状态。
02
平衡态
热力学第零定律与温度概念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与第三个系统各自 处于热平衡,则它们之间也必定 处于热平衡。
热力学全套课件pptx
目录
•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力学过程与循环 •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 • 理想气体性质与应用 • 相变与化学反应热力学 •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机制剖析
0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01
孤立系统
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 系统。
02
封闭系统
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物 质交换的系统。
范德华方程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低压、中低温条件下的真实气体行为描述。在高压或低温条件下,需要考虑更复 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量子效应。
05
相变与化学反应热力学
相平衡条件及相变潜热计算
相平衡条件
在相变过程中,物质各相之间达到平衡 状态的条件。包括温度、热计算
辐射传热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 律等,描述了辐射传热的基本规律和特性。
辐射传热的应用
在太阳能利用、红外测温、激光技术等领域广泛 应用。
综合传热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综合传热问题
涉及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的复杂问题,需要考虑多种 传热机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03
开放系统
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 质交换的系统。
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01
状态参量
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如体 积、压强、温度等。
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各部分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的状态。
02
平衡态
热力学第零定律与温度概念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与第三个系统各自 处于热平衡,则它们之间也必定 处于热平衡。
热力学全套课件pptx
目录
•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力学过程与循环 •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 • 理想气体性质与应用 • 相变与化学反应热力学 •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机制剖析
0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01
孤立系统
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 系统。
02
封闭系统
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物 质交换的系统。
范德华方程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低压、中低温条件下的真实气体行为描述。在高压或低温条件下,需要考虑更复 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量子效应。
05
相变与化学反应热力学
相平衡条件及相变潜热计算
相平衡条件
在相变过程中,物质各相之间达到平衡 状态的条件。包括温度、热计算
热力学基础超经典ppt课件
M Qp MmoC l p(T2.T1)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等体、等压和等温过程
的应用
V2
依据:Q=E+ PdV
V1
1、 等体过程:
以及
PV M RT Mm o l
(1)特征: (2)计算:
dV=0 ∴ dA=0
QVEM M mol2i RT
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气体内能。
.
M QV MmoC l V(T2T1)
.
dQ pdE PdV
C Pd dP Q T d E dPTdC V VR
CPCVR
迈耶公式
说明:
在等压过程中,1mol理想气体,温度升
高1K时,要比其在等体过程中多吸收8.31
J的热量,用于对外作功。
.
CP(2i 1)Ri22R
1.33 多原子
摩尔热容比:
CP CV
i 2 i
1.40 1.67
开尔文
卡诺 .
克劳修斯
R 电源
本章对热力学系统,从能量观点出发, 分析、说明热力学系统热、功转换的关 系和条件。
.
内容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气体摩尔热容
三、绝热过程
四、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意义
七、卡诺定理 克劳修斯熵
八、小结
.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安徽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
dV0, 系统对外作正功;
dV0, 系统对外作负功; dV0, 系统不作功。
.
A V2 PdV V1
P A
功的大小等于
P~V 图上过程曲
PdV
线P=P(V)下的面 积。
《热力学三定律》课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将不断探索新的热力学理论和定律,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 自然现象。
热力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
未来热力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交叉学科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 创新和突破。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成为热力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助 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表述
克氏表述指出,不可能通过有限个绝热过程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 不产生其他影响;开氏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 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
在封闭系统中,自发反应总是向着熵 增加的方向进行,即向着无序程度增 加的方向进行。
熵的概念
熵增原理的应用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增原理说明 了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 体,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 温物体。
能源利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能源利用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损 失和废弃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热力学第三定律
定义与表述
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 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另一种表述是:不可能通过有 限步骤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 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还有一种表述是:不可能制造 出能完全吸收热而不产生其他 影响的机器。
热力学第三定律则解释了绝对零度无法达到的原因,即物质的熵永远不 会降为零。
三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能源利用方面,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
的利用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降
低环境的熵增加。
在制冷技术方面,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和环
热力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
未来热力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交叉学科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 创新和突破。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成为热力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助 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表述
克氏表述指出,不可能通过有限个绝热过程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 不产生其他影响;开氏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 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
在封闭系统中,自发反应总是向着熵 增加的方向进行,即向着无序程度增 加的方向进行。
熵的概念
熵增原理的应用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增原理说明 了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 体,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 温物体。
能源利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能源利用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损 失和废弃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热力学第三定律
定义与表述
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 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另一种表述是:不可能通过有 限步骤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 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还有一种表述是:不可能制造 出能完全吸收热而不产生其他 影响的机器。
热力学第三定律则解释了绝对零度无法达到的原因,即物质的熵永远不 会降为零。
三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能源利用方面,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
的利用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降
低环境的熵增加。
在制冷技术方面,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和环
(精品)工程热力学(全套467页PPT课件)
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 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 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 占13.5%,天然气占3.0%,水电等占7.9%。
我国能源现状
据预测,目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 采比分别为约80、15和50,大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 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 速度。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绪论
工程热力学属于应用科学(工程科学) 的范畴,是工程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工程热力学 是一门研究热能有效利用及 热能和其 它形式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
工程热力学所属学科
工
工程热力学
程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热
流体力学 Hydrodynamics
工程热力学是节能的理论基础
能量转化的一般模式
一
次 能
热能
源
电能 机械能
问题:下面哪些是热机,哪些不是?
燃气轮机、蒸气机、汽车发动机、燃料电池、制冷机、 发电机、电动机
能量转化的一般模式
风 能
燃
水 能
化 学 能
料 电 池
风 车
水 轮 机
水 车
燃 烧
核 能
聚裂 变变
热
生物质
地太 热阳 能能
利 光转 用 热换
大气压(at),毫米汞柱(mmHg),毫米水柱(mmH2O)
1 kPa = 103 Pa
1bar = 105 Pa
换 1 MPa = 106 Pa
算 关
1 atm = 760 mmHg = 1.013105 Pa
我国能源现状
据预测,目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 采比分别为约80、15和50,大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 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 速度。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绪论
工程热力学属于应用科学(工程科学) 的范畴,是工程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工程热力学 是一门研究热能有效利用及 热能和其 它形式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
工程热力学所属学科
工
工程热力学
程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热
流体力学 Hydrodynamics
工程热力学是节能的理论基础
能量转化的一般模式
一
次 能
热能
源
电能 机械能
问题:下面哪些是热机,哪些不是?
燃气轮机、蒸气机、汽车发动机、燃料电池、制冷机、 发电机、电动机
能量转化的一般模式
风 能
燃
水 能
化 学 能
料 电 池
风 车
水 轮 机
水 车
燃 烧
核 能
聚裂 变变
热
生物质
地太 热阳 能能
利 光转 用 热换
大气压(at),毫米汞柱(mmHg),毫米水柱(mmH2O)
1 kPa = 103 Pa
1bar = 105 Pa
换 1 MPa = 106 Pa
算 关
1 atm = 760 mmHg = 1.013105 Pa
热力学三大定律PPT课件
第29页/共95页
研究可逆过程的意义: ① 可逆过程与平衡态密切相关 ② 计算某些状态函数的必需 ③ 判断实际过程的极限和效率
第30页/共95页
1-5 恒容热、恒压热与焓 一、恒容热(Qv):在恒容、非体积功 为零时,系统和环境交换的热。
封闭系统 U Q W
W’=0
U Q W体
恒容过程 V1=V2 Qv U
第26页/共95页
3.准静态过程(guasistatic process)
在过程进行的每一瞬间,系统都接近于平衡状态, 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极接近平衡的状态 所构成,这种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上例无限缓慢地压缩和无限缓慢地膨胀过程可近似 看作为准静态过程。
1、热力学方法特点
•研究对象是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研究 宏观性质,所得结论具有统计意义。 •只考虑变化前后的净结果,不考虑物质 的微观结构和反应机理。
•能判断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进行到什么程 度,但不考虑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2、热力学方法的局限性
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 质,只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2、焓(enthalpy) 定义: H = U + p V
Qp H
(封闭系统、恒压过程 w’=0)
第33页/共95页
焓的性质:
1、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广度性质,具有 能量的量纲。 2、焓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导出函数), 无法测定其绝对值。
第34页/共95页
*为什么要定义焓?
为了使用方便,因为在恒Q压p 、Qp不作非膨胀 功的条件下,焓变等于等压热效应 。容易 测定,从而可求其它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
2、状态函数:描述系统状态的系统的各 宏观性质(如温度、压力、体积等)称为 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又称为状态函数。
研究可逆过程的意义: ① 可逆过程与平衡态密切相关 ② 计算某些状态函数的必需 ③ 判断实际过程的极限和效率
第30页/共95页
1-5 恒容热、恒压热与焓 一、恒容热(Qv):在恒容、非体积功 为零时,系统和环境交换的热。
封闭系统 U Q W
W’=0
U Q W体
恒容过程 V1=V2 Qv U
第26页/共95页
3.准静态过程(guasistatic process)
在过程进行的每一瞬间,系统都接近于平衡状态, 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极接近平衡的状态 所构成,这种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上例无限缓慢地压缩和无限缓慢地膨胀过程可近似 看作为准静态过程。
1、热力学方法特点
•研究对象是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研究 宏观性质,所得结论具有统计意义。 •只考虑变化前后的净结果,不考虑物质 的微观结构和反应机理。
•能判断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进行到什么程 度,但不考虑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2、热力学方法的局限性
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 质,只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2、焓(enthalpy) 定义: H = U + p V
Qp H
(封闭系统、恒压过程 w’=0)
第33页/共95页
焓的性质:
1、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广度性质,具有 能量的量纲。 2、焓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导出函数), 无法测定其绝对值。
第34页/共95页
*为什么要定义焓?
为了使用方便,因为在恒Q压p 、Qp不作非膨胀 功的条件下,焓变等于等压热效应 。容易 测定,从而可求其它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
2、状态函数:描述系统状态的系统的各 宏观性质(如温度、压力、体积等)称为 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又称为状态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
的两绝热活塞将汽缸分为f、g、h三部分,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初
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现通过电
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
A.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
B.f与g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C.f与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D.f与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
6、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汽缸上端开口,汽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
184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了电流通
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即焦耳定律。
焦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
焦耳
—热功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
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焦耳的实验
绝热过程
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
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
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
壁均绝热,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
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汽缸中的气体,直至活
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
增加,A 项正确;ab 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气体对外界不做功,
C 项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仅由温度决定,bc 过程发
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变化到b状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有(
)
A.外界对气体做功
B.气体对外界做功
√
C.气体向外界放热
D.气体从外界吸热
√
BD
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现通过电
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
A.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
B.f与g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C.f与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D.f与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
6、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汽缸上端开口,汽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
184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了电流通
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即焦耳定律。
焦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
焦耳
—热功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
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焦耳的实验
绝热过程
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
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
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
壁均绝热,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
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汽缸中的气体,直至活
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
增加,A 项正确;ab 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气体对外界不做功,
C 项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仅由温度决定,bc 过程发
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变化到b状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有(
)
A.外界对气体做功
B.气体对外界做功
√
C.气体向外界放热
D.气体从外界吸热
√
BD
大学物理热学完整ppt课件
大学物理热学完整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气体动理论与统计规律 • 热传导、对流与辐射传热方式 •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及应用 • 热力学循环与制冷技术基础 •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巧分享
01
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温度与热量定义
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假设
01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碰撞是弹
性的。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
02
描述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特征,如分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
等。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03
介绍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以及麦克斯韦速率分
布律的内容和应用。
气体分子碰撞与能量交换
气体分子的碰撞
分析气体分子间的碰撞过程,包括弹性碰撞和 非弹性碰撞。
数学表达式
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Q表示系统吸收 的热量,W表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 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 增量总是大于零。
数学表达式
对于可逆过程,有dS=(dQ/T);对于不可逆过程,有dS>(dQ/T),其中S表示熵 ,T表示热力学温度。
利用统计规律研究气体分子的热 运动特征、速率分布、碰撞频率 等问题。
03
统计规律与热力学 第二定律的关系
探讨统计规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在 描述自然现象方面的互补性。
03
热传导、对流与辐射传热 方式
contents
目录
• 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气体动理论与统计规律 • 热传导、对流与辐射传热方式 •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及应用 • 热力学循环与制冷技术基础 •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巧分享
01
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温度与热量定义
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假设
01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碰撞是弹
性的。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
02
描述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特征,如分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
等。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03
介绍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以及麦克斯韦速率分
布律的内容和应用。
气体分子碰撞与能量交换
气体分子的碰撞
分析气体分子间的碰撞过程,包括弹性碰撞和 非弹性碰撞。
数学表达式
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Q表示系统吸收 的热量,W表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 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 增量总是大于零。
数学表达式
对于可逆过程,有dS=(dQ/T);对于不可逆过程,有dS>(dQ/T),其中S表示熵 ,T表示热力学温度。
利用统计规律研究气体分子的热 运动特征、速率分布、碰撞频率 等问题。
03
统计规律与热力学 第二定律的关系
探讨统计规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在 描述自然现象方面的互补性。
03
热传导、对流与辐射传热 方式
物理化学(pmph)1.1热力学概论PPT课件
熵总是趋向于增加,即系统的无序程度会不断增加。这一原理对于理解
热力学循环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03
热力学性质计算与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参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即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 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应用
通过测量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可以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密度、摩尔质量 等物理量。同时,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础。
04
热力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基本概念
介绍温度、压力、热量、功等 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其在化学反 应中的意义。
热力学第一定律
阐述能量守恒原理,解释化学 反应中的热效应及其计算方法 。
热力学第二定律
引入熵的概念,讨论化学反应 的方向和限度,以及热力学第 二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材料相变热力学分析
相变现象与分类
阐述材料中常见的相变现象,如固-固 相变、固-液相变、液-气相变等,及 其分类方法。
相变热力学基础
材料相变热力学应用
举例说明相变热力学在材料制备、加 工、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介绍相变过程中的热力学基础,如相 平衡条件、相变驱动力等。
材料热力学性质计算与模拟
热力学性质计算方法
微观尺度下热力学现象探索
微观尺度热力学概述
01
研究在微观尺度下,如纳米、分子等层面上的热力学现象和规
律。
微观尺度热力学理论
02
包括统计热力学、量子热力学等,用于揭示微观尺度下的热力
学本质和机制。Leabharlann 微观尺度热力学应用03
在纳米科技、生物医学、能源转换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如纳米
《工程热力学》课件
理想气体混合物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理想气体混合物具有加和性、均匀性、 扩散性和完全互溶性等性质。
VS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计算
通过混合物的总压力、总温度和各组分的 摩尔数来计算混合物的各种物理量。
真实气体近似与修正
真实气体的近似
真实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近似为理想气体。
真实气体的修正
由于真实气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因此需要引入修正系数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 修正。
特点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需要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定律 和公式,同时还需要了解其在工程实 践中的应用。
工程热力学的应用领域
能源利用
工程热力学在能源利用领域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如火力发电、核 能发电、地热能利用等。
工业过程
工程热力学在工业过程中也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如化工、制冷、 空调、热泵等。
稳态导热问题
稳态导热是指物体内部温度分布不随时间变 化的导热过程,其特点是热量传递达到平衡 状态。
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
对流换热的基本规律
对流换热主要受牛顿冷却公式支配,即物体 表面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的热量与物体表面温 度和周围流体温度之间的温差、物体表面积 以及流体性质有关。
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
辐射换热主要遵循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即物体发射的辐射能与物体温度的四次方成
正比,同时也与周围环境温度有关。
传热过程分析与计算方法简介
要点一
传热过程分析
要点二
计算方法简介
传热过程分析主要涉及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 和辐射)及其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物性参数、几何形 状、操作条件等因素。
常用的传热计算方法包括分析法、实验法和数值模拟法。 分析法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传热问题;实验 法需要建立经验或半经验公式;数值模拟法则通过计算机 模拟传热过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01
02
空调制冷技术原理:利 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 发吸收室内热量,再通 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 成高温高压气体,经冷 凝器散热后变成低温低 压液体,如此循环实现 制冷。
节能措施探讨
03
04
05
采用高效压缩机和换热 器,提高制冷效率。
优化控制系统,实现精 准控温和智能节能。
采用环保制冷剂,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
反应热的概念及分类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及 实例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及意义
盖斯定律在化学热力学中应用
盖斯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盖斯定律在相变热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方向判断依据
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判据
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自由能变化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目 录
•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量传递与热平衡 • 气体性质与过程分析 •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 • 化学热力学基础 • 热力学在能源工程领域应用
0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孤立系统
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 换的系统。
开系
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 系统。
04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
相变现象及分类
相变现象
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如固、液、气三相之间的转变。
分类
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一级相变涉及 热量的吸收或释放,体积发生变化; 二级相变无热量交换,体积不变。
相平衡条件与克拉珀龙方程
相平衡条件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各相之间达到动 态平衡,各相的性质和组成不再发生变 化。
(2024年)热学ppt课件共21文档
热电联产技术原理
解释热电联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同时产生热能和电能的过程。
2024/3/26
热电联产系统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热电联产系统,如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内燃机热电 联产等。
应用前景
分析热电联产技术的应用前景,如在分布式能源、工业余热利用等 领域的应用潜力。
27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
06
巧
2024/3/26
热力学循环与效率
04
计算
2024/3/26
18
卡诺循环原理及效率计算
卡诺循环基本原理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 绝热过程组成的可逆循 环。
2024/3/26
效率计算公式
η=1-T2/T1,其中T1和 T2分别为高温热源和低 温热源的温度。
应用实例
热机、制冷机等热力学 系统的理想循环。
19
斯特林循环特点及应用
2024/3/26
12
物质热性质与变化
03
规律
2024/3/26
13
物质比热容及其影响因素
1 2
比热容定义
单位质量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
影响因素
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
3
比热容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物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对比热容有影响。
2024/3/26
14
相变潜热和汽化潜热概念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非稳态 法测导热系数
2024/3/26
30
物质热性质测定实验方法
热性质参数
比热容、热导率、热扩散率等
测量方法
量热器法、激光闪射法、热线法 等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
析
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误差传 递等
2024/3/26
解释热电联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同时产生热能和电能的过程。
2024/3/26
热电联产系统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热电联产系统,如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内燃机热电 联产等。
应用前景
分析热电联产技术的应用前景,如在分布式能源、工业余热利用等 领域的应用潜力。
27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
06
巧
2024/3/26
热力学循环与效率
04
计算
2024/3/26
18
卡诺循环原理及效率计算
卡诺循环基本原理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 绝热过程组成的可逆循 环。
2024/3/26
效率计算公式
η=1-T2/T1,其中T1和 T2分别为高温热源和低 温热源的温度。
应用实例
热机、制冷机等热力学 系统的理想循环。
19
斯特林循环特点及应用
2024/3/26
12
物质热性质与变化
03
规律
2024/3/26
13
物质比热容及其影响因素
1 2
比热容定义
单位质量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
影响因素
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
3
比热容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物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对比热容有影响。
2024/3/26
14
相变潜热和汽化潜热概念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非稳态 法测导热系数
2024/3/26
30
物质热性质测定实验方法
热性质参数
比热容、热导率、热扩散率等
测量方法
量热器法、激光闪射法、热线法 等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
析
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误差传 递等
2024/3/26
《工程热力学》PPT课件
n从到0,放热→0 →吸热;等温线右内能增加,左内能减少。 例如压缩机压缩过程:K>n>1
第五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重点掌握: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2、热力循环的热效率; 3、卡诺循环的热效率。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1、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不付任何代价的由一个低温物 体传至高温物体。—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冷物体转移到
K= cp/cν:绝热指数
3、参数间的关系: 由 Pvk=常数 →P1v1k=P2v2k →P1/P2=(v2/v1)k 又 Pv=RT →P=RT/v →Tvk-1=常数 →T1/T2=(v2/v1)k-1 →T2=T1(v1/v2)k-1 =T1εk-1 4、过程量的计算: 推出: w=-u q=w+ u q=0
一、定容过程
1、定义: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容积(比容)保持不变
的过程。
2、过程方程式:ν =常数 3、参数间的关系: 由 PV=RT 知,P/T=常数, 所以: P1/P2=T1/T2, P1/T1=P2/T2 4、过程量的计算: 又 q=Δ u+w, 由 W=∫PdV, 且 dV=0
→ w=0
→ q=Δ u
热力系统从一个平衡状 态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变 化历程。
力过程。
二、膨胀功W(J)
气体在热力过程中由于体 积发生变化所做的功(又 称为容积功)
规定:热力系统对外界做功为正,外界对热
力系统做功为负。 由δ W=PdV得: dV>0,膨胀,δ W>0, 系统对外界做功; dV<0,压缩,δ W<0, 外界对系统做功; dV=0,δ W=0, 系统与外界之间无功量 传递。
四、课程的特点、要求、学时分配、考核
特点: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无多少实物供参照,课堂上的 讲授以理论分析和推导为主。
《热力学的发展》课件
05
热力学的应用
热力学的工业应用
热力学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能源转换、制冷技 术、热泵技术等。
热力学理论在工业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如锅炉、汽轮机、压缩机等。
热力学原理被用于优化工业生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和降低能耗。
热力学为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如防止 热力设备故障、控制污染物排放等。
热力学原理被用于研究生物体内的热量转移和能 量转换过程,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
THANKS。
热力学的现代发展
非平衡态热力学
01
非平衡态热力学是研究非平衡态热力学系统的重要理论,主要研究系 统在非平衡态下的性质和行为。
02
非平衡态热力学主要关注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 ,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03
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发展对于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 重要的意义。
《热力学的发展》ppt课件
目录
• 热力学的起源 • 热力学的经典理论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 热力学的现代发展 • 热力学的应用
01
热力学的起源
早期的热现象观察
观察火和燃烧
人类很早就开始观察火和燃烧现 象,发现加热可以改变物体的状 态和性质。
热膨胀和冷收缩
观察到物体在加热时会膨胀,在 冷却时会收缩,这表明温度对物 质状态有影响。
02
热力学的经典理论
热力学的四个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 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 化为另一种形式。
熵增原理,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自发过 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向 着更加混乱无序的方向进行。
工程热力学全部课件pptx
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 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
热力学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状态。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 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循环
由一系列热力学过程组成的闭合路径,如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 等。
02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原理
1
能量不能自发地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 换为另一种形式。
2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3
能量转换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在数量上保持 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Q = ΔU + W
其中,Δ(mv^2)/2表示系 统动能的变化量;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可表示 为:Q = ΔU + Δ(mv^2)/2 + Δ(mgh) + Δ(mΦ)。
Δ(mgh)表示系统势能的 变化量;
03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 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热力学系统内的不可逆过程总是朝着 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具有加和性
理想气体基本过程
01
等温过程
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如等温膨胀 和等温压缩
等容过程
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如等容加热 和等容冷却
03
02
等压过程
压力保持不变的过程,如等压加热 和等压冷却
绝热过程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 如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
04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有足够时间恢复新平衡 准静态过程
精选ppt课1件82021
18
准平衡过程的实质
温差
温差
压差
压差
平衡点1
平衡点2
平衡点3
不平衡
不平衡
压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p (p e x F A )t 0或 p 者 p e x F A t
温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T ( T T e) x 0 或 tT T e 者 xt
• 边界:
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线)。
6
精选ppt课件2021
6
三、热力系分类
1、 按系统与外界质量交换 闭口系(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7
精选ppt课件2021
7
2. 按能量交换
绝热系—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精选ppt课1件72021
17
1-5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准平衡过程的定义
若过程进行得相对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坏后 自动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即所谓弛豫时间又很 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 显著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准平 衡过程。
破坏平衡所需时间
恢复平衡所需时间
(外部作用时间) >> (驰豫时间)
平衡的本质:
不存在不平衡势差,即同时处于热平衡、力 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精选ppt课1件52021
15
平衡与稳定
稳定: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稳定但存在不平衡势差 去掉外界影响,则状态 变化
稳定不一定平衡,但平衡一定稳定
精选ppt课1件62021
16
化学热力学全PPT课件
第44页/共123页
1.3 焓
1 定容热QV
若系统的变化是在等容下进行的,则dV=0, W = -PdV =0,
V 0
U Q +W
QV U
说明:U是状态函数(其微小变化用dU来表示) ,
而Qv是过程量(其微小变化用δ来表示) 。它们在 恒容、不作非体积功的过程时仅仅只是在数值上是 相等的。
第45页/共123页
U UB UA
第36页/共123页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由实验论证,热、功、内能三者的关系
例1:把100克0℃水放在一绝热套中,内有电阻丝。
水和电阻丝为系统,绝热箱和电池为环境。
第37页/共123页
H2O(l,0℃) 始态A
H2O(l,50℃) 终态B
U1 UB U A W1
”
功(W): 除热量之外,系统与环境交换
的其他能量。 功的符号:
环境对系统做功 W > 0,“+” 系统对环境做功 W < 0,“-”
第20页/共123页
W = We + Wf
总功
膨胀功、 体积功
(Expansion Work)
非膨胀功、 非体积功
(work except expansion work)
第15页/共123页
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的关系
➢ 每单位广度性质即强度性质
V / n = Vm
Cp / n = Cp, m
➢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 = 强度性质
m/V=ρ
➢ 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 广度性质
第16页/共123页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 系统的一系列物理量的总和,系统性质的综合表现。
1.3 焓
1 定容热QV
若系统的变化是在等容下进行的,则dV=0, W = -PdV =0,
V 0
U Q +W
QV U
说明:U是状态函数(其微小变化用dU来表示) ,
而Qv是过程量(其微小变化用δ来表示) 。它们在 恒容、不作非体积功的过程时仅仅只是在数值上是 相等的。
第45页/共123页
U UB UA
第36页/共123页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由实验论证,热、功、内能三者的关系
例1:把100克0℃水放在一绝热套中,内有电阻丝。
水和电阻丝为系统,绝热箱和电池为环境。
第37页/共123页
H2O(l,0℃) 始态A
H2O(l,50℃) 终态B
U1 UB U A W1
”
功(W): 除热量之外,系统与环境交换
的其他能量。 功的符号:
环境对系统做功 W > 0,“+” 系统对环境做功 W < 0,“-”
第20页/共123页
W = We + Wf
总功
膨胀功、 体积功
(Expansion Work)
非膨胀功、 非体积功
(work except expansion work)
第15页/共123页
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的关系
➢ 每单位广度性质即强度性质
V / n = Vm
Cp / n = Cp, m
➢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 = 强度性质
m/V=ρ
➢ 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 广度性质
第16页/共123页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 系统的一系列物理量的总和,系统性质的综合表现。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T,p) dS(T S)pdT(Sp)Tdp
dHTdSVdp
T( T S)pdTT( S p)TdpVdp
S
S
T(T)pdT [T(p)TV]dp
S
V
T(T)pd T[T(T)pV]dp
15
比较,得定压热容量:
Cp
H (T)p
S T(T)p
焓态方程:
H S
V
(p)TT(p)TV T(T)pV
TdS
VdP
dF 正方向为正,反方向为
负).
SdT
PdV
dG SdT VdP
9
(2) 8个偏导数的记忆
• 规律:特性函数对 某个独立变量的 偏导数(此时另一 独立变量固定不 变,做下标)等于该 独立变量直线所 指的参数(正方向 为正,反方向为负).
T
(
h S
)
P
T
(U S
)V (u y)x(y x
)
y
(
u x
)
y
3.若系统只有体积变化功,则在等温等容过程中,系统的自由能永 不增加。可逆过程自由能不变,不可逆过程自由能减小,当自由 能减小到最小值时,等温等容系统达到平衡态。
F0
3
二.吉布斯函数 1.对于等温等压条件,由1.16.2,有
SBSAUBU TAWUBUApT (VBVA)W 1
U A T A p S A U V B T B p S B V W 1
5
三.状态函数的全微分
dUTdSpdV
UU(S,V)
由 HUpV dHdU Vdppd VTdSVdpHH(S,p)
由 FUT,S dFdU TdSSdTSdTpdVFF(T,p)
由 GFpV , (d特G 性d函F 数p,自d 然VV变量d)pSdTVdpGG(T,V) 6
四.麦克斯韦关系式
d
四.运用雅可比行列式进行导数变换
设: uu(x,y),vv(x,y)
u 定义: ((u x,,vy))(( xvx))yy
u
(y)x ( yv)x
(ux)y( yv)x(uy)x( xv)y
性质:(1)( u x
)
=
y
(u, (x,
y) y)
证明:
(u, (x,
y) y)
(
u x
)
y
(
y y
)
x
例一.理想气体 pV=RT,( U V)TT ( T p)VpTV Rp0
例二.对于范氏气体
an2 (pV2 )V ( nb)nRT
nRT an2
p
Vnb V2
p (T)V
nR Vnb
U nRT an2 (V)T VbpV2
14
二、焓态方程,选T,P为参量
HH(T,p) dH(H T)pdT(H p)Tdp
都有箭头或都没有箭 头时为正
一有一无时为负
11
公( 式VT )变S 换
(
P S
)V
(T P
)S
(V S
)P
(P T
)V
( S V
)T
V
S
( T
)P
( P
)T
12
§2.2 麦式关系的简单运用 一.能态方程,选T,V为参量
UU(T,V) dU ( U T)VdT ( U V)TdV
SS(T,V) dS( T S)VdT( V S)TdV
dUTdSpdV
S
S
T(T)VdT T(V)TdV pdV
T( T S)Vd T[T( V S)Tp]d V
S
p
T(T)Vd T[T(T)Vp]d V
13
比较,得定容热容量: CV(U T)VT(T S)V 能态方程: ( U V)TT ( V S)TpT ( T p)Vp
温度不变时内能随体积的变化率与物态方程的关系。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1
§2.1内能、焓、自由能、吉布斯函数及其全微分
一.自由能 1.对于等温条件,由1.16.2,有 SBSAUBU TAW U A TA S U B TB S W
引入态函数自由能
FUTS
有
FAFBW
2
2.最大功原理:系统自由能的减少是在等温过程中从系统 所能获得的最大功。
)T
V
(T V
)S
(p S
)V
(T p
)S
(V S
)p
( S V
)T
( p T
)V
(V T
)p
(S p
)T
V
T
F
U
G
H
S
p
7
麦克斯韦关系
H P
S U(E) V
G
F
T 8
(1) 4个基本方程的记忆
dU • 规律: 特性函数两侧是 TdS PdV
其独立变量,其前面的
dH 系数为独立变量直线
所指的参数(前面符号:
U (U S)VdS ( U V)SdV(
U S
)V
T;
dH (H S)pdS(H p)Sd,p(
H S
)p
T
;
dF ( F T)VdT ( V F)TdV , (
F T
)V
S;
dG ( G T)pdT(G p)Td,p(
G T
)p
S;
( U V
)S
p
( H p
)S
V
( F V
)T
p
( G p
V
(
h P
)
S
V
(
G P
)T
S
(F T
)V
S
(G T
)P
P
( F V
)T
P
(U V
)S
10
(3)麦氏关系记忆
• 规律:相邻3个变量为一组,按顺序(顺、逆时 针都可以)开始第一变量放在分子,中间变 量作分母,末尾量放在括号外作下标,构成一 偏导数.则此偏导数等于第4个变量按相反方 向与相邻的另两个量构成的偏导数(符号:第 4个变量与第1个相同为正,方向相反为负).
温度不变时焓随压强的变化率与物态方程的关系。
例一.理想气体 pV=nRT,
( H p)T T( V T)pVnpR V T 0
16
三.求CpCp CVCV 由 S ( T ,p ) S ( T ,V ( T ,p ) ) S ( T ,p )
而对于复z 合 z(x函 ,y),y数 y(x,v) 有: ( xz) ( xz)y ( yz)( x yx)
引入吉布斯函数
G U T S p V F pV
对于体积变化功,有
GAGBW1
4
2.最大功原理: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减少是在等温等压过程中, 除体积功外从系统所能获得的最大功。
3 .假如只有体积功,在等温等压过程中,系统的吉布斯函数永不增 加,
GAGB0
可逆过程吉布斯函数不变,不可逆过程吉布斯函数减小,当吉布斯 函数减小到最小值时,等温等压系统达到平衡态。
( T S)p ( T S)V ( V S)( T V T)p CpC VT( T S)pT( T S)V
因C 而 p C V T ( V S )( T V T )p T ( T p )V ( V T )p V T2 T
对于理想气体,
C pC VT ( T p)V ( V T)pTn VR n p R nR 17
dHTdSVdp
T( T S)pdTT( S p)TdpVdp
S
S
T(T)pdT [T(p)TV]dp
S
V
T(T)pd T[T(T)pV]dp
15
比较,得定压热容量:
Cp
H (T)p
S T(T)p
焓态方程:
H S
V
(p)TT(p)TV T(T)pV
TdS
VdP
dF 正方向为正,反方向为
负).
SdT
PdV
dG SdT VdP
9
(2) 8个偏导数的记忆
• 规律:特性函数对 某个独立变量的 偏导数(此时另一 独立变量固定不 变,做下标)等于该 独立变量直线所 指的参数(正方向 为正,反方向为负).
T
(
h S
)
P
T
(U S
)V (u y)x(y x
)
y
(
u x
)
y
3.若系统只有体积变化功,则在等温等容过程中,系统的自由能永 不增加。可逆过程自由能不变,不可逆过程自由能减小,当自由 能减小到最小值时,等温等容系统达到平衡态。
F0
3
二.吉布斯函数 1.对于等温等压条件,由1.16.2,有
SBSAUBU TAWUBUApT (VBVA)W 1
U A T A p S A U V B T B p S B V W 1
5
三.状态函数的全微分
dUTdSpdV
UU(S,V)
由 HUpV dHdU Vdppd VTdSVdpHH(S,p)
由 FUT,S dFdU TdSSdTSdTpdVFF(T,p)
由 GFpV , (d特G 性d函F 数p,自d 然VV变量d)pSdTVdpGG(T,V) 6
四.麦克斯韦关系式
d
四.运用雅可比行列式进行导数变换
设: uu(x,y),vv(x,y)
u 定义: ((u x,,vy))(( xvx))yy
u
(y)x ( yv)x
(ux)y( yv)x(uy)x( xv)y
性质:(1)( u x
)
=
y
(u, (x,
y) y)
证明:
(u, (x,
y) y)
(
u x
)
y
(
y y
)
x
例一.理想气体 pV=RT,( U V)TT ( T p)VpTV Rp0
例二.对于范氏气体
an2 (pV2 )V ( nb)nRT
nRT an2
p
Vnb V2
p (T)V
nR Vnb
U nRT an2 (V)T VbpV2
14
二、焓态方程,选T,P为参量
HH(T,p) dH(H T)pdT(H p)Tdp
都有箭头或都没有箭 头时为正
一有一无时为负
11
公( 式VT )变S 换
(
P S
)V
(T P
)S
(V S
)P
(P T
)V
( S V
)T
V
S
( T
)P
( P
)T
12
§2.2 麦式关系的简单运用 一.能态方程,选T,V为参量
UU(T,V) dU ( U T)VdT ( U V)TdV
SS(T,V) dS( T S)VdT( V S)TdV
dUTdSpdV
S
S
T(T)VdT T(V)TdV pdV
T( T S)Vd T[T( V S)Tp]d V
S
p
T(T)Vd T[T(T)Vp]d V
13
比较,得定容热容量: CV(U T)VT(T S)V 能态方程: ( U V)TT ( V S)TpT ( T p)Vp
温度不变时内能随体积的变化率与物态方程的关系。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1
§2.1内能、焓、自由能、吉布斯函数及其全微分
一.自由能 1.对于等温条件,由1.16.2,有 SBSAUBU TAW U A TA S U B TB S W
引入态函数自由能
FUTS
有
FAFBW
2
2.最大功原理:系统自由能的减少是在等温过程中从系统 所能获得的最大功。
)T
V
(T V
)S
(p S
)V
(T p
)S
(V S
)p
( S V
)T
( p T
)V
(V T
)p
(S p
)T
V
T
F
U
G
H
S
p
7
麦克斯韦关系
H P
S U(E) V
G
F
T 8
(1) 4个基本方程的记忆
dU • 规律: 特性函数两侧是 TdS PdV
其独立变量,其前面的
dH 系数为独立变量直线
所指的参数(前面符号:
U (U S)VdS ( U V)SdV(
U S
)V
T;
dH (H S)pdS(H p)Sd,p(
H S
)p
T
;
dF ( F T)VdT ( V F)TdV , (
F T
)V
S;
dG ( G T)pdT(G p)Td,p(
G T
)p
S;
( U V
)S
p
( H p
)S
V
( F V
)T
p
( G p
V
(
h P
)
S
V
(
G P
)T
S
(F T
)V
S
(G T
)P
P
( F V
)T
P
(U V
)S
10
(3)麦氏关系记忆
• 规律:相邻3个变量为一组,按顺序(顺、逆时 针都可以)开始第一变量放在分子,中间变 量作分母,末尾量放在括号外作下标,构成一 偏导数.则此偏导数等于第4个变量按相反方 向与相邻的另两个量构成的偏导数(符号:第 4个变量与第1个相同为正,方向相反为负).
温度不变时焓随压强的变化率与物态方程的关系。
例一.理想气体 pV=nRT,
( H p)T T( V T)pVnpR V T 0
16
三.求CpCp CVCV 由 S ( T ,p ) S ( T ,V ( T ,p ) ) S ( T ,p )
而对于复z 合 z(x函 ,y),y数 y(x,v) 有: ( xz) ( xz)y ( yz)( x yx)
引入吉布斯函数
G U T S p V F pV
对于体积变化功,有
GAGBW1
4
2.最大功原理: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减少是在等温等压过程中, 除体积功外从系统所能获得的最大功。
3 .假如只有体积功,在等温等压过程中,系统的吉布斯函数永不增 加,
GAGB0
可逆过程吉布斯函数不变,不可逆过程吉布斯函数减小,当吉布斯 函数减小到最小值时,等温等压系统达到平衡态。
( T S)p ( T S)V ( V S)( T V T)p CpC VT( T S)pT( T S)V
因C 而 p C V T ( V S )( T V T )p T ( T p )V ( V T )p V T2 T
对于理想气体,
C pC VT ( T p)V ( V T)pTn VR n p R nR 17